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一)_优美语句
高中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100条
![高中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100条](https://img.taocdn.com/s3/m/cfb2974e581b6bd97f19eaa5.png)
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100条1、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
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易混淆的成语辨析及例句
![易混淆的成语辨析及例句](https://img.taocdn.com/s3/m/97394c38852458fb760b5661.png)
中考成语专项复习(一)易混淆成语辨析及例句1. 别具匠心别出心裁别具匠心——指文学或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别出心裁——侧重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1)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古寺,那别具匠心的建筑,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2)这间利用宝特瓶盖成的休闲屋,以它别出心裁的设计夺得金牌。
2. 五光十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强调色彩鲜艳,样式繁多。
五彩缤纷——强调色彩的繁多艳丽。
(1)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会场上的展品五光十色,琳琅满目。
(2)五彩缤纷的灯挂满树梢,充满了节日的气息。
3. 随心所欲随机应变随心所欲——强调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随机应变——突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灵活应对。
(1)我们不能时时都随心所欲,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控制自己的情绪。
(2)由于发言人临时缺席会议,会长就随机应变换了个话题。
4.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侃侃而谈——形容说话时神态从容不迫。
夸夸其谈——指说话的内容不切合实际。
(1)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2)夸夸其谈之人总是行动最少之人。
5. 变化多端变化无常变幻莫测变化多端——突出变化的多而大。
变化无常——强调变化的无规律性。
变幻莫测——突出不可预料性。
(1)天上的云,变化多端,有的像羽毛,有的像绵羊,有的像鱼鳞,还有的像高耸的宝塔。
(2)他这人总是变化无常,一会生气,一会开心。
(3)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6. 融会贯通融为一体融会贯通——侧重指把知识、道理融合了之后还能够从中有所领悟。
融为一体——指事物融合为一个整体,彼此不分。
(1)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2)湖面平静,水清见底,山光水色融为一体,洁白一片,仿佛置身于仙境之间,流连忘返。
7. 风餐露宿风尘仆仆风雪载途风餐露宿——形容野外工作生活的艰辛。
风尘仆仆——指人经长途跋涉后劳累的样子。
易混词语辨析
![易混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cc95ec5f0e7cd1852536dc.png)
易混词语辨析首先,要准确认识词语的概念义。
(大量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生最重要的现实遭遇和实践行为,便是争取科举致仕。
)其次,要辨清词语的附加色彩。
(“死亡"是中性词。
“仙逝”:褒义,文言、道家意味。
“翘辫子”有嘲弄的含义。
口语、方言、非正式场合)最后,对容易混淆的词语还要细加辨析。
一是辨析词义的侧重点,抓住不同语素的差异;二是辨析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异;三是辨析使用对象、使用范围的区别;四是辨析词性上的区别.这里我们重点辨析出版物中20组容易混淆的词语。
1。
以致以至都可以表示因果关系,但有差异。
“以致"强调某种原因引起的后果,多是消极的、不好的,如“他一路沉思,以致错过了班车”;“造纸厂开错了阀门,以致有毒液体排放进了河道”“以至”,相当于“一直到”,所引导的分句强调、显示事情的程度。
如“老板太胖了,以至连车门都进不去",“她太高兴了,以至不知道说什么才好".2。
传颂传诵都有广泛传播的意思。
辨析要点:第一,侧重点不同。
“传诵"是诵读;“传颂”是颂扬,给予高度评价.第二,对象不同。
“传诵”的对象一般是诗词、文章等。
“传颂”的对象一般是人的事业、品行、功业、功德等.3。
沿用延用“沿用”,沿袭以前的,不加以改变,对象是方法、制度、法令等;“延用”是“延期使用”的缩略,指超过预定时间继续使用,对象是设定了使用期限的药物、电器、购物券、电子卡片等.4。
因缘姻缘“因缘”泛指人与人之间的一切机缘、缘分。
不论性别,只要相互之间有了某种机缘,都可以叫“因缘”。
“姻缘”专门指婚姻的缘分。
男子与女子之间的因缘发展到了婚嫁的地步,结为夫妻,这就叫“姻缘”。
5。
启示启事1)语素“启"的含义不同。
“启示”的“启”,指开导、启发;“启事”的“启”,含义为告知、表白。
2)词义不同。
“启示”,指经过启发而使人领悟,如“这则故事启示了一个道理”;“启事”是公开声明某事的一种文体,如“征文启事”、“招生启事”6。
中考语文 易混淆的词语(包括成语)辨析
![中考语文 易混淆的词语(包括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16343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9.png)
易混淆的词语(包括成语)辨析1.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如:声明立场。
②声明的文告。
如:发表联合声明。
申明——郑重说明。
如:申明理由。
2.时势——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
如:时势造英雄。
时事——最近一段时间的国内外大事。
如:时事政治。
3.施行——指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
如:《广告法》从即日起施行。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
如:实行责任制。
4.实验——实地验证。
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试验——试探观察。
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5.不和——不和睦,侧重于关系处理得不好。
如:夫妻不和、家庭不和。
不合——合不来,侧重于性情不相投,不能相处。
如:我俩脾气不合。
6.查访——侧重于通过打听进行调查,其对象一般是与案情有关的人,其目的是弄清案情,为断案结案做准备。
如:查访有关人证物证。
察访——调查手段除访问之外,还有观察,也不限于对案情的调查,其调查对象自然要广泛得多。
如:经过长期察访,终于弄清了这一事件的真相。
7.处世——泛指人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
如:人心不古,处世不易。
处事——处理事务的意思,一般是指对具体事务的处理。
如:他处事不力。
8.出生——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
如:甲子年出生。
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家庭经济情况属于(某阶层);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经济情况所决定的身份。
如:工人出身。
9.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如:对本报告内容或外观的窜改属非法行为。
10.度过——通常用于时间方面。
如:度过美好的春天(青春时代、岁月)。
渡过——常用于通过江河等,或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侧重于空间方面。
如:渡过难关。
11.恶运——侧重指坏的、带有凶险的运气。
如:交了恶运。
厄运——侧重指不幸的遭遇。
如:想不到他中年丧妻,遭此厄运。
12.遏制——侧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对象通常是情绪、敌人或某种力量。
关于小升初语文词语辨析
![关于小升初语文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2b5ed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6.png)
关于小升初语文词语辨析语文词语辨析是小升初语文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考察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词语辨析题目及解析,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词义辨析1.「优美」「美丽」区别「优美」是形容事物美好、和谐、流畅的意思,指某种艺术或文学作品给人以美的感觉。
如:这幅画的线条流畅、色彩协调,十分优美。
「美丽」是形容女性、花草树木、建筑物等外表漂亮、动人的意思。
如:她是一个美丽的姑娘。
2.「愁苦」「愁闷」区别「愁苦」指由于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困难与压力而感到痛苦、烦恼。
如:由于家境贫困,他一家生活十分愁苦。
「愁闷」指因为忧愁、烦闷而情绪低落。
如:他心情不好,一整天都感到愁闷。
3.「着急」「焦急」区别「着急」表达时间紧迫,急于达到目的的意思,强调急躁、急切的心情。
如:他着急地赶去开会。
「焦急」表示由于某种原因而感到担忧、烦躁,强调对特定事情的焦虑和不安。
如:他因为孩子失踪而焦急万分。
4.「勇敢」和「英勇」区别「勇敢」表示有胆量、有勇气,不怕困难和危险。
如:勇敢的战士冲向了敌人。
「英勇」指在面临危险、困难时能够奋勇作战、勇敢无畏的行为。
如:他在火灾中表现得非常英勇。
二、词语搭配1.「迷惑」「困惑」搭配「迷惑」指被某种困惑或误导,对事情不能理解或无法取舍的状态。
如:他对这个问题感到非常迷惑。
「困惑」指因为某种疑惑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感到困扰、烦恼。
如:他对这个数学题感到困惑。
2.「激动」「激昂」搭配「激动」指由于内心的情绪起伏而表现得兴奋、激烈。
如:当他听到好消息时,激动得无法自持。
「激昂」指由于情绪激发而表现得慷慨、慷慨激昂。
如:在国庆游行中,人们高举着国旗,激昂地歌唱着。
3.「反抗」「抵抗」搭配「反抗」指对于某种压迫、限制的抵触、反对。
如:这些士兵奋不顾身,毫不犹豫地反抗敌人的进攻。
「抵抗」指对于外来侵略、攻击进行反击、保卫的行为。
如:我们要坚决抵抗敌人的入侵,保卫我们的家园。
1.「差距」「距离」辨析「差距」指在某一方面上的差异或差别。
易混淆的词语辨析
![易混淆的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d400836529647d272852ec.png)
寥寥与了了 寥寥 , 指稀少之意。了了, 指十分明白、 清楚之意。
界 线与界 限 界线 , 指两方面 的边界 线 。界 限 , 是指 不同事物 的分界 。
及格与合格 及格 , 是指学习、 考试成绩达到最低标准。合格, 是指符 合标准或适合一定的程度资格等。 明显和明确 明显 , 指清楚地显露出来, 容易看出、 感觉到。 明确 , 指清
工 夫和功 夫 工夫 , 指时间或 时候 。功夫 , 指本领 和成就 。
时事和时势 时事 , 指最近国内外发生的大事。 时势, 指某一时期的客
观形势 , 代潮流 。 时
反 映与条 件 、
事 物影 响而产 生的 反响 、 变化 。 重 新与从新 重新 , 指曾经 有过 的 , 二次从 头开 始 。从新 , 是 第 指没 有 过 的 , 开始 。 从头
SHUoW EN EZ JI
字
斟
句
易混 淆 的词语 辨析
国事和 国是 国事 , 指国家 大事 , 有关 国家 的事 情 。 国是 , 国家 大计 。 指 抚 养和扶 养 抚 养 , 护并教 养 , 于长辈 对晚 辈 。扶 养 , 即保 多用 即扶助
酌
并养护 , 多用于同辈之间。 声明和申明 声明。 指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申明, 指郑重说明。
情 发展 的结果 。 必须 和必需 必须 , 指事 理或情 理上 的必要 。必需 , 指一定 要有 , 可 不
或 缺的 。
( 供稿 刘纪东 李冬梅 )
晰 明 白而确定 不疑 。
本领和本事 本领 , 指需要经过学 习才能掌握的较高的、 较复杂的技 能。本事 , 一般i I力、 ' I 技能之意。 I
学 历和学 力 学 历 , 曾在哪 些学校 毕业或 肄业 。 指 学力 , 问上达 到 指学 的程度 。
中考重点必会词语辨析
![中考重点必会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1106b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b.png)
中考重点必会词语辨析一、同音词辨析1. 棉(mián)与免(miǎn)【例句】- 这件衣服是纯棉的,质地很好。
- 我们可以免了这一章节的内容,以节省时间。
【辨析】- 棉(mián)指的是一种植物纤维,也可以指代棉花或由棉花制成的物品。
- 免(miǎn)表示不再做某事,避免、不需要或豁免。
2. 嗅(xiù)与休(xiū)【例句】- 狗的嗅觉非常敏锐,能够闻到一般人闻不到的气味。
- 明天是休息日,我们可以休息一整天。
【辨析】- 嗅(xiù)表示闻、闻到、嗅到的动作或能力。
- 休(xiū)表示歇息、休息、放假等意思。
3. 蔬(shū)与书(shū)【例句】- 妈妈强调我们要多吃蔬菜,保持健康。
- 弟弟正在看一本有趣的书,他很喜欢读书。
【辨析】- 蔬(shū)表示蔬菜、蔬果等的意思。
- 书(shū)指的是书籍或书本。
二、形近词辨析1. 发(fā)与法(fǎ)【例句】- 他每天都在练习发音,希望可以准确地说英语。
-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辨析】- 发(fā)表示发出声音,或者特指发音。
- 法(fǎ)指的是法律、法则等。
2. 空(kōng)与孔(kǒng)【例句】- 外面的空气很清新,我喜欢在户外呼吸新鲜的空气。
- 他用一根细棍在纸上敲打出了孔,方便装订文件。
【辨析】- 空(kōng)指的是没有物体存在的状态,或者指代没有被占用的地方。
- 孔(kǒng)表示孔隙、洞口,有形容有洞的意思。
3. 劝(quàn)与圈(quān)【例句】- 爸爸劝我多读书,他说知识可以改变我的人生。
- 妈妈给小狗戴上了一只圈,以防它跑远了。
【辨析】- 劝(quàn)表示劝导、劝说。
- 圈(quān)是一种闭合的形状,也可以指代一种用绳或线等制成的带环装置。
三、近义词辨析1. 容易与简单【例句】- 这个数学题很容易,我很快就能解出来。
- 制作火锅的步骤很简单,只需要准备好材料就可以了。
易混易错词语辨析
![易混易错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659e33eefdc8d376ee3242.png)
易混易错词语辨析一、常考的易混淆词汇:1. 表示―花费‖的动词:cost,spend,pay和take。
2. 表示―借‖的动词:borrow,lend和keep。
3. 表示―到达‖的动词:arrive,get和reach。
4. 表示―穿衣服‖的动词:dress,put on,和wear。
5. 可译成―看‖的动词:look,see,read和watch。
6. 表示―携带‖的动词:bring,take,carry和fetch。
7. 表示―死亡‖的单词:die,dead,death和dying。
8. 表示―说话‖的动词:speak,say,talk和tell。
9. 与―寻找‖有关的词语:look for ,find和find out。
10. 表示―听‖的动词:listen,listen to和hear。
11. 表示―输赢‖的动词:lose,fail,beat和win12. 表示―参加‖的动词:join,attend和take part in。
13. 表示―变化‖的连系动词:turn,get,grow和become。
14. 与―落下、丢失‖有关的动词:lose, forget和leave15. 表示―穿过‖的介词:across和through16. 表示数量的little, a little, few, a few17. –ing形容词和-ed形容词常考的易混淆短语:1. have/ has gone to和have/ has been to2. used to和be used to3. a number of和the number of4. would like 和like5. maybe和may be6. go on doing和go on to do7. too much和much too二、中考常考重点易混单词详解:1. 表示“花费”的动词:cost,spend,pay和take。
这四个动词是近义词,汉语意思都是―花费‖,但用法不一样:cost表示某物花费某人的时间或者金钱,主语是表示―物‖的名词或者代词,句型是:Something costs somebody some time/ money。
中考语文 易混淆二字词语辨析
![中考语文 易混淆二字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cc1d29844769eae009ed40.png)
中考语文易混淆二字词语辨析1. 安适安详安适——重在强调环境的“舒适”性。
安详——多用来形容人的神态平静、举止从容稳重。
(1)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恒久的幸福,只有瞬间的惬意和安适。
(2)我们时常可以见到三五成群、满头白发的老人们凑在一起晒太阳、下棋,阳光洒在他们满是皱纹的脸上,看上去是那样的从容而安详。
2. 斑斓斑驳斑斓——灿烂多彩。
斑驳——多形容颜色的杂乱。
(1)童年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
(2)夏夜,院子里的槐树沐浴在月光的清辉里,投下斑驳的碎影。
3. 迸射迸发迸射——强调了放射的强烈。
迸发——主要强调发出的突然。
(1)一道道闪电不时迸射而出,吓得我在墙角瑟瑟发抖。
(2)教室里迸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4. 诽谤非议诽谤——突出说人坏话以致损人名誉。
非议——责备,侧重无端地指责。
(1)生活中总有被人嘲笑,被人诽谤的时候,不要让其成为你人生的绊脚石,而要让它成为你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2)在一个热爱动物的国家里,有许多人几乎用同样的方式悼念宠物的离去,而这些人的情感表达偶尔也会引发非议。
5. 讪笑嗤笑讪笑——突出笑的勉强。
嗤笑——带有轻蔑之意。
(1)女生抬头看见了一张惊讶而且平凡陌生的脸后,讪笑着后退。
(2)他不理会内行的嗤笑,始终坚持自己的写作,最终成了一个颇有希望的半路出家的作家。
6. 崇尚崇拜崇尚——客体一般指抽象的“正义”“道义”等。
崇拜——主要是对英雄人物而言。
(1)许多人崇尚理想主义,但它往往带来失望或烦恼。
(2)肖邦是我最崇拜的钢琴作曲家,在他的音乐中,渗透着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憧憬、对爱情的体验。
7. 诚恳诚意诚恳——主要形容主体对象的态度。
诚意——侧重真诚的心意,是名词。
(1)诚恳的态度虽然可以后天养成,但也是一种天性使然。
(2)爱朋友,喜欢朋友,用诚意去对待朋友,但不要依赖朋友,更不要苛求朋友。
能做到这几点,你才可以享受到交友的快乐。
8. 纯粹纯正纯粹——侧重于指材料、思想的不混杂。
容易混淆的成语及辨析
![容易混淆的成语及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fbd44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3.png)
容易混淆的成语及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及辨析成语作为汉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引人深思的意义。
然而,由于某些成语的用法和含义相似,容易造成混淆。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容易混淆的成语,并进行辨析。
1. 良莠不齐和褒贬不一这两个成语都是形容事物或人的好坏参差不齐,但含义有所不同。
良莠不齐强调了好与坏的混杂在一起,意思是品质参差不齐,好坏不一;而褒贬不一则强调了对同一事物或人的评价存在差异,既有褒义也有贬义。
例如:“这个饭店的服务员素质良莠不齐,有的服务态度很好,有的却非常冷漠。
”与之相比,“对这本书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觉得很好,有人觉得一般。
”2. 不可思议和难以置信这两个成语都表示某事超乎想象,但语气和使用场景有所不同。
不可思议更强调人们对某事感到难以理解或解释,常用于形容匪夷所思、离奇的情况;而难以置信则更侧重于人们对某事感到难以相信,强调被事实或事件震撼。
例如:“他的骗术实在是不可思议,我们完全无法理解他是如何做到的。
”与之相比,“他的成绩提高得如此之快,简直难以置信。
”3. 秋高气爽和秋老虎这两个成语都与秋天的天气有关,但表达的意义截然不同。
秋高气爽是形容秋天天气凉爽、宜人的景象,意味着秋天是一个适合户外活动的季节;而秋老虎则指的是在秋季仍然炎热的天气,意味着秋天的某段时间仍然像夏天一样闷热。
例如:“今天的天气真是秋高气爽,适合出门散步。
”与之相比,“这几天的天气真是秋老虎,热得让人无法忍受。
”4. 好高骛远和高瞻远瞩这两个成语都与远大的目标和眼光有关,但含义截然不同。
好高骛远指的是人们追求过高、超出现实的目标,缺乏实际可行的办法;而高瞻远瞩则强调人们具有远见和眼光,能够看到事物的长远发展趋势和潜在的机会。
例如:“他总是好高骛远地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结果一事无成。
”与之相比,“他的决策总是高瞻远瞩,能够及时抓住市场的机遇。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容易混淆的成语及其辨析。
了解这些成语的区别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运用它们,并避免在表达中发生误解。
易错易混好词积累和意思和造句
![易错易混好词积累和意思和造句](https://img.taocdn.com/s3/m/e81c0c5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3.png)
易错易混好词积累和意思和造句1、耸人听闻、骇人听闻都有使人听后感到震惊之意。
前者指歪曲、捏造事实或故意夸大事态,所指的事不一定是坏的;后者指卑劣、残暴的事实坏到了使人吃惊的程度,所指之事是坏人坏事。
2、自鸣得意、自得其乐都有很得意之意。
前者侧重自以为了不起;后者侧重感到很有乐趣。
3、不求甚解、囫囵吞枣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
前者表示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后者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
4、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都有受到影响不知不觉发生变化之意。
前者指经常耳听目视而受到影响;后者指人的思想、性格受环境或他人的感染、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
5、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都有亲自做出榜样之意。
前者侧重于在关键时刻自己带头去做,走在群众的前头;后者仅指自己作出榜样。
6、别具一格、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但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7、病入膏肓、不可救药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但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8、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生。
9、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但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10、不识好歹、不识抬举都表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但前者含有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器重、称赞、提拔;后者表示不懂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11、鞭长莫及、望尘莫及前者比喻力量达不到;后者指赶不上。
12、另眼相看、刮目相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作横向比较,表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作纵向比较,表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3、深入人心、耳熟能详前者指政策等已被人们认可;后者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易错词语辨析
![易错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43060a336c1eb91a375d7c.png)
词语辨析随意随便随意:指任凭自己的意思。
如:请大家随意点菜。
随便:指按照某人的方便。
如:去不去你随便。
信服佩服信服:相信并佩服。
如:这些科学论据实在令人信服。
佩服:感到可敬而心服。
如:这姑娘真能干,我不禁暗暗地佩服她。
委屈委曲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如:没来由地受到埋怨,她感到很委屈。
委曲:指(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曲折。
如:委曲的溪流。
翻来覆去屡次三番翻来覆去:除了表示次数多,还表示来回翻身,用来形容人睡觉的状态。
如: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屡次三番:侧重于形容反复多次。
如:我出门之前,母亲屡次三番地叮嘱我注意身体。
憔悴枯槁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如:他病了一场,显得憔悴多了。
枯槁:可以形容人瘦弱,还可以形容草木干枯。
如:连续十几天的干旱,禾苗已经枯槁了。
坚定坚决坚定:形容(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
如:各级领导要坚定地贯彻群众路线。
坚决:形容(态度、主张、行动等)确定不移,不犹豫。
如:认识了错误就要坚决改正。
平静宁静平静:形容(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或动荡。
如:他终于使自己躁动的心平静了下来。
宁静:形容(环境、心情)安静。
夜的草原是这么宁静而安详。
贵重名贵贵重:形容价值高;值得重视。
如:我们不能收这么贵重的礼品。
名贵:形容著名而且珍贵。
如:这块表很名贵。
祷告祈祷祷告:想神灵祈求保佑。
如:她向神祷告。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如:在心中祈祷。
遮拦遮掩遮拦:指遮挡、阻挡。
如:防风林可以遮拦大风。
遮掩:指遮蔽、掩盖、掩饰。
如:她极力掩饰内心的不安。
繁杂嘈杂繁杂:形容事情多而杂乱。
如:繁杂的家务劳动让她疲惫不堪。
嘈杂:形容声音杂乱;喧闹。
如:声音嘈杂刺耳。
情景情境情景:指具体场合的景象,对象多是感人的场面,动人景色等。
如:比起广州来,北京的冬天另是一番情景。
情境:指情景;境地。
如:这首诗营造出了的欢乐的、令人陶醉的情境。
易混词语辨析[精选5篇]
![易混词语辨析[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b9b47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e.png)
易混词语辨析[精选5篇]第一篇:易混词语辨析易混词辨析【爱护爱惜】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伤害的意思。
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
【安闲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
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安置安顿安排】安置:重在“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对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
安顿:重在“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
安排:重在“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包含饱含包涵】三者都有含有的意思,但含有的浓度或对象不同。
包含:仅指里边含有,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饱含: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饱含着深厚的阶级感情”。
包涵:指客套话请人原谅,如“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包藏饱藏】包藏:指包含,隐藏,如“包藏祸心”。
饱藏:指深深地隐藏着,如“他那双贼圆的眸子里饱藏着杀机”。
【报复抱负包袱】报复:指对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进行反击,贬义,如“他善于对提意见的人打击报复”。
抱负:指远大的志向,褒义,如“青年人应该有理想,有抱负”。
包袱:比喻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如“思想包袱”。
【报道报到】报到:动词,指向组织报告自己已经来到,如“新生入学报到处”。
报道:也写作“报导”,名词,指新闻稿,如“他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动词,通过媒体把新闻告诉群众,如“报道消息”。
【爆发暴发】爆发:①指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迸出,如“火山爆发”;②指通过外部冲突而发生的质变,如“爆发革命”;③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或事变突然发生,如“会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暴发:①指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②指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本领本事】本领:侧重于工作的技能,特殊的技巧。
本事:着重于活动的能力,如“他有本事”。
【把持操纵】把持:是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活动。
操纵: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颁布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
对外汉语常用易混淆词语辨析
![对外汉语常用易混淆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3d854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3.png)
对外汉语常用易混淆词语辨析1. 复杂和困难:- 复杂(fùzá)指事物由多个因素组成,结构繁杂,难以理解或分析。
- 困难(kùn nán)指事物做起来费劲,需要克服困难、努力才能完成。
2. 重要和紧要:- 重要(zhòng yào)指某件事具有重大的意义、价值或影响。
- 紧要(jǐn yào)指某件事情时间紧迫,需要立即处理或解决。
3. 宽敞和广阔:- 宽敞(kuān chang)指空间较大,可以容纳较多的人或物品。
- 广阔(guǎng kuò)指空间广大,范围广泛。
4. 严肃和庄重:- 严肃(yán sù)指态度严谨且认真,不轻浮或嬉笑。
- 庄重(zhuāng zhòng)指态度庄重、肃穆,不轻易放松或开玩笑。
5. 浪费和挥霍:- 浪费(làng fèi)指不合理地使用或消耗资源、时间、财物等。
- 挥霍(huīhuò)指以奢侈、无节制的方式使用或消耗财物。
6. 平静和安静:- 平静(píng jìng)指内心或环境没有波动或烦躁,保持安宁或平稳。
- 安静(ān jìng)指没有噪音或杂音,非常安寂或静谧。
7. 分享和交流:- 分享(fēn xiǎng)指将自己的喜悦、体验、知识等与他人分享。
- 交流(jiāo liú)指与他人互相沟通、交换观点、信息等。
8. 生气和愤怒:- 生气(shēng qì)指因为受到委屈、冒犯等而感到不快或愤怒。
- 愤怒(fèn nù)指极度、强烈的愤慨或愤怒情绪。
9. 辛苦和努力:- 辛苦(xīn kǔ)指付出很大的努力或经历了一些艰辛、辛苦的过程。
- 努力(nǔlì)指为了达成目标而使出的努力和付出。
10. 甜美和温柔:- 甜美(tián měi)指味道或感觉带来的愉悦和美好。
易混淆词语辨析
![易混淆词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b3c9b7c77da26925c5b078.png)
05年下半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考了"起用"和"启用"的用法区别,笔者现将易混淆的词语整理如下常见易混词辨析1.【必须必需】必须,副词,侧重于“应当怎样”;必需,动词,侧重于“不可或缺”。
2.【包含包涵】“包含”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
3.【篡改窜改】“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如:他将“望洋兴叹”窜改成“望山兴叹”。
4.【出生出身】“出生”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
如:甲子年出生。
“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身份。
如:工人出身。
5.【度过渡过】“度过”用于与时间推移有关的情况;“渡过”专指从此岸至彼岸,也引申至“渡过难关”等。
6.【遏止遏制】“遏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遏制”是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
7.【尔后而后】“尔后”着重指从此以后,常作句首状语。
“而后”着重于然后,在某事之后,在句中作状语。
8.【反应反映】“反应”多指由外界刺激(包括言论、事物或纯粹是物理刺激)而引起的主体相应活动,带有某种“被动”色彩;“反映”则指主体把客观存在的情况(包括言论、意见或某种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表现出来。
9.【分辨分辩】“分辨”着重在区分、辨明差别;“分辩”着重在解释清楚理由。
10.【富余富裕】“富余”是动词,指把东西剩下来;“富裕”是形容词,指东西多,手头宽裕。
11.【抚养扶养】“抚养”兼指保护,教养和供养,一般说来指长辈对子女或晚辈的保护和教养;“扶养”,帮助,扶助养活,一般用于平辈之间。
12.【肤浅浮浅】“肤浅”局限于表面,常指学识浅薄,理解不深不透等;“浮浅”着重于浮在表面,指认识浅薄,不扎实。
13.【分子份子】“分子”属于某一阶级、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
如知识分子、积极分子。
高中语文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高中语文常见易混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1a80d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3.png)
高中语文常见易混成语辨析1.【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同: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爱财如命一毛不拔】同: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3.【爱憎分明泾渭分明】同: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异:前者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4.【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同: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守本分;后者侧重于墨守成规,不敢变易。
5.【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同: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异: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6.【暗箭伤人含沙射影】同: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异: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7.【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同: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
异:前者表示只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后者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不加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
8.【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同: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异: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9.【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同: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异: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10.【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同: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异: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11.【不刊之论不易之论】同: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异: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12.【不识好歹不识抬举】同:都表示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高中语文-50组容易混淆的常考词语辨析(一)
![高中语文-50组容易混淆的常考词语辨析(一)](https://img.taocdn.com/s3/m/7f56c25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d.png)
高中语文-50组容易混淆的常考词语辨析(一)01保障/保证【例句】①这种制度绝不能保障劳动人民的自由权利。
②该校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每一个教师有一定的时间进修业务,提高专业水平。
【辨析】保障强调保护(生命、财产、权力),使不受侵犯和破坏。
保证指担保,确保既定的要求标准,不打折扣。
02包含/饱含/包涵【例句】①文章的这一段落包含着好几层意思。
②他的胸中饱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辨析】包含是事物本身所含有的意思。
饱含是充满的意思。
包涵是客套话。
03必须/必需【例句】①他们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四万多元资金,就添置了各种必需的设备,建起了一座小化工厂。
②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的任务提到首要地位。
【辨析】必须副词,表示事实上情理上必要;一定要。
在句子中作状语。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不可少。
在句子中可作谓语中心语、定语。
04暴发/爆发【例句】①1919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②山洪暴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辨析】暴发是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可引申为发财得势之意,多含贬义;暴发不能带宾语。
爆发本指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如火山爆发,可引申为力量、情绪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爆发可以带宾语。
05摈弃/抛弃【例句】①摒弃旧观念,接受新思想。
②为了金钱,他抛弃了家庭,这种做法为人唾弃。
【辨析】摈弃有抛弃意,但多用于抽象。
抛弃多用于具体。
06波及/涉及【例句】①对伊战争所耗费的大量军费开支必然波及美国经济的发展,继而引起全球经济的震荡。
②这起案件涉及好几个人。
【辨析】波及强调影响到,涉及强调关联到。
07不止/不只【例句】①他恐怕不止六十岁了。
②水库不只要修,而且一定要修好。
【辨析】不止是超出一定数量或范围,动词。
不只是不但的意思,属连词,用在递进关系得复句中。
08不齿/不耻【例句】①此人坏事做绝,为大家所不齿。
②他虽是著名学者,但却不耻于向别人讨教。
【辨析】不齿指不与同列(表示鄙视),如人所不齿。
不耻指不以之为羞耻。
易混淆成语辨析
![易混淆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95c16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3.png)
易混淆成语辨析易混淆成语辨析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因为有些成语的词义和用法非常相似,很容易混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易混淆成语辨析:1. “望洋兴叹”和“望尘莫及”这两个成语都有“望到”的意思,但是它们的含义不同。
“望洋兴叹”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也指做事时因为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望尘莫及”形容远远落在后面。
2. “无微不至”和“无所不至”这两个成语都有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考虑到的意思。
“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无所不至”揣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
3. “形影相吊”和“形影不离”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完全相反。
“形影相吊”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4. “一笔勾销”和“一笔抹杀”这两个成语都有全部消去之意。
“一笔勾销”泛指把以前的事情全部了断,不再计较。
“一笔抹杀”比喻对成绩、优点等轻率地全部否定。
5. “按图索骥”和“按部就班”这两个成语都有按照一定的步骤或计划进行的意思。
“按图索骥”比喻按照线索或图示寻找事物,也比喻按照某种模式或计划行事。
“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步骤或顺序进行,强调有条不紊。
6. “半斤八两”和“旗鼓相当”这两个成语都有“差不多”的意思,但它们的含义不同。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分上下,多用于贬义。
“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相当,不分高低。
7. “包罗万象”和“一应俱全”这两个成语都有“全都有”的意思。
“包罗万象”指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无所不有。
“一应俱全”指应该有的东西都齐全了,形容很完备。
8. “画蛇添足”和“画龙点睛”“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画龙点睛”比喻在事物的关键或重要之处加上精彩的点子或语句,使其更加完美。
9. “顾影自怜”和“顾影自怜”这两个成语都有“自怜”的意思。
“顾影自怜”形容孤独、寂寞,自我欣赏。
“顾影自怜”形容孤独、寂寞,自我欣赏。
小学语文易混淆常用词辨析
![小学语文易混淆常用词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783d935acfa1c7ab00cc26.png)
必要一定必要:必不行少的。
例:生活必要。
一定:必定要那样做。
例:一定照办。
暴发迸发暴发:①突然发生。
例:山洪暴发。
②突然发达。
例:暴发户。
迸发:①岩浆迸出。
例:火山迸发。
②突然发生。
例:迸发战争。
长年常年长年:一年到头,全年。
例:长年在野外工作。
常年:①终年,长久。
例:常年保卫。
②平时的年份。
例:常年收成较好。
成规旧规成规:久已通行的规则。
例:故步自封。
旧规:不合用的旧规章。
例:旧规恶习。
窜改窜改窜改:用作伪的手段变动或误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例:窜改历史。
窜改:变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例:窜改原文。
制止截止制止:使劲阻挡。
例:革命大水不行制止。
截止:控制,制止。
例:截止激动的感情。
发奋奋发发奋:信心努力。
例:发奋用功。
奋发:抖擞起来。
例:奋发有为。
阻碍阻碍阻碍:阻挡。
例:阻碍交通。
阻碍:有害于。
例:阻碍健康。
分辨辩解分辨:鉴别,剖析差别。
例:分辨真假。
辩解:辩解,解说争辩。
例:就地进行辩解。
扶养抚育扶养:帮助,奉养。
例:由他扶养长大。
抚育:爱惜,修养。
例:抚育儿女。
贯穿贯穿贯穿:头尾连结而相通。
例:这一思想贯穿全书。
贯穿:穿过,连涌。
例:这条路贯穿了5个省。
灌输贯注灌输:浇进,注入。
例:把铁水灌输到模型里。
贯注:①连结,通连。
例:一气贯注。
②(精神、精力)集中。
例:聚精会神。
涣然焕然涣然:形容(嫌隙、疑虑、误解等)全除去。
例:涣然冰释。
焕然:形容有光彩。
例:面目一新。
急流激流急流:湍急的水流。
例:急流险滩。
激流:湍急的水流,受阻而涌起。
例:激流勇进。
简短简捷简短:说话、写文章简洁简要。
例:文笔简短。
简捷:斩钉截铁。
例:说话简捷有力。
坚苦艰辛坚苦:坚毅勤苦。
例:艰辛卓越。
艰辛:困难困苦。
例:奋发图强。
检察检查检察:审察被举报的犯罪事实。
例:检察案情。
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专心查察。
例:检查身体。
截止截止截止:(到一按限期)停止。
例:报名在昨天已经截止。
截止:截止到(某个时候)。
例:报名日期最迟截止本月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一)
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一)
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
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18、年轻?年青:“年轻”指①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
②指事业学问的开创的时间不长。
而“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
19、连播?联播:“连播”指连续播出(节目)。
而“联播”指同时转播其他电视台或电台的节目。
20、终止?中止:“终止”指结束,停止。
而“中止”指因故中途
停止。
21、捉摸?琢磨:“捉摸”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的意思。
而“琢磨”指①雕刻和打磨(玉石);②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③思索,考虑;例:老张的话我琢磨了很久。
22、妨害?妨碍:“妨害”指有害于。
而“妨碍”指阻碍,不能顺利进行。
23、变换?变幻:“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
而“变幻”指无规则地改变,令人捉摸不定。
24、供品?贡品:“供品”指供奉神佛祖宗用的瓜果酒食等。
而“贡品”指古代属国或本国臣民献给帝王的礼物。
25、淹没?湮没:“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被声音盖过。
而“湮没”指名声和成就被埋没。
26、泄漏?泄露:“泄漏”指专指液体、气体慢慢流出。
而“泄露”指不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
27、树立?竖立:“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
而“竖立”指物体垂直而立。
28、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常被误用来形容其它美好事物。
29、炙手可热:只能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常被误用来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
30、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
常被人误用来“首要”“首先”和“理所当然”之意。
31、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是敬辞,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绵薄之力”才是谦词。
32、蓬荜生辉:敬辞。
表示别人使自己生辉。
33、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34、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常被误用于表毫不犹豫地做与正义无关的事。
35、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多用于否定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