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附习题)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③表现: 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 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 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相关史事: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 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获利 颇丰。除纱厂外,张謇还创办了垦牧公司、轮船公 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把挣来的 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创立了学校、图书馆、 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机构,有些 在国内还是首创的,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1.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1)表现: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
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 工具相继传入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的修筑, 水上、空中航线的开辟,新式马路的修建,传 统街道的改造,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发展。
(2)影响: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逐渐改变了人们 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表现 ①风俗习惯的变化: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 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
握手礼;
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 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辛亥革命后军警 为行人剪辫子
民国初年发式变化的实质: 从清朝初年的强令剃发留
辫到民国时期颁布“剪辫令”, 表面上是发式的变化,实质是 中国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从生活封建化到 生活近代化的转变。辫子的剪除,不仅具政治 革命意义,还具有深刻的社会主义,对社会生 活的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堂练习
1.中国近代提出“实业救国”主张的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 D)
A.詹天佑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练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请看下面一则材料:“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难道他这个状元在办实业方面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吗?”材料中的“状元”是()A.张之洞B.张謇C.荣宗敬D.周学熙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A重工业部门B轻工业部门C第三产业部门D交通运输部门3.中国的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是在()A.甲午战争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4.南京临时政府不失时机地颁布了许多有利于振兴实业的政策法令,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清政府时期束缚民族资本发展的障碍。
与此同时,在革命势力活跃的上海、湖北、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地方政府也制定一些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为民族资本的发展营造了有利的氛围.这说明()A。
民国政府支持民族工业发展B.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C。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曲折D。
中国缺少工业发展环境5。
以下是八年级一班“历史学习园地”里展示的某人物简历,请你推断该人物是()1857年至1873年,就学于私塾,攻读四书五经1894年,考中状元1896年,筹办大生纱厂1905年,创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1915年,专事实业、教育和慈善A.李鸿章B.荣德生C.张謇D。
范旭东6。
哲学家李泽厚强调:“辛亥革命至少带来了平等的观念.”下列史实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A。
改称呼 B.剪辫子C。
易服D。
禁缠足7.以下为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表。
出现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外商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B.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力雄厚8。
右面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B.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C.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D。
部编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练习)(教师版)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练习一、选择题1. 依据下图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A. 轻工业B. 重工业C. 农业D. 服务行业【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使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黄金时期,主要行业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题干“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与重工业发展示意图”中显示的也是轻工业发展突出,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2.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可见其救国主张是()A. 三民主义B. 中体西用C. 民主科学D. 实业救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实业救国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业救国是张謇的救国主张。
A项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的救国主张; B项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主张; C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3.19世纪末,张謇提出并积极倡导“实业救国”,结果却行不通。
“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封建制度的阻碍 B. 科学技术的落后C. 经营管理不善D.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因此张謇等人倡导的实业救国行不通。
其他三项不是“根本原因”,故选D项。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选择题1.老舍《茶馆》中的台词:“把本钱拢在一块儿,开工厂!”“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这与下列人物的思想最相近的是()A. 林则徐B. 曾国藩C. 张謇D. 梁启超2.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回顾历史张謇的“中国梦”是()A. 民主共和B. 平均地权C. 变法图强D. 实业救国3.19世纪末,身为状元的张謇弃官从商,选择了创办实业的道路,“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
下列由张状元创办的企业是()A. 汉阳铁厂B. 江南制造总局C. 大生纱厂D. 上海轮船招商局4.张謇所创的大生纱厂《厂约》中载:“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
通产之棉……为日厂所必需。
……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售我,无异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
”这说明张謇投资实业的宗旨是()A. 开放国内市场,引进外资B. 立足国内市场,发展地方经济C. 改善民生,限制对外贸易D. 发展民族经济,抵御外国经济侵略5.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再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A.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B. 百年屈辱,民族抗争C. 国家分裂,民族交融D. 曲折前进,民族复兴6.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是在()A. 辛亥革命后B.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C.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7.“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
”(1888年《申报》)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A. 外国资本主义进入中国B. 中国近代工业兴起C.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 实业救国思潮出现8.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较大变化,观察表格,分析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1913 689家33亿元27万多1920 1795家50亿元55万多A. 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助力C. 民族工业打败了外国资本D. 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9.如图展示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人教部编版初二历史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练习
人教部编版初二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练习填空题状元实业家___________创办___________,走上“___________的道路。
此外还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答案】张謇大生纱厂实业救国【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末年,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此外还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因此填写(1)张謇(2)大生纱厂(3)实业救国填空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时期发展状况原因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洋务运动的开展甲午中日战争后发展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的黄金时代短暂的春天1、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2、___________的推动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发展受挫,凋谢、萎缩1、帝国主义卷土重来2、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答案】辛亥革命【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因为:(1)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2)辛亥革命的推动。
因此填写辛亥革命填空题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121页最后一段落后原因:民族工业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压迫。
【答案】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落后原因: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因此填写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填空题社会生活的变化(1)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方便了人民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___________,劝禁女子___________;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___________”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题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选择题1.请看下面一则材料:“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难道他这个状元在办实业方面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吗?”材料中的“状元”是()A.张之洞B.张謇C.荣宗敬D.周学熙2.作为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他的梦想是“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修铁路”。
学成回国后,他用京张铁路圆了自己的梦。
这里的“他”应是A.詹天佑B.张謇C.严复D.侯德榜3.孙中山主张革除清朝“老爷”“大人”之类的官场称呼,主要是因为它()A.不符合民主共和制度下人人平等的要求B.不能真实地反映官员的职务C.不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D.“先生”、“君”是我国固有的称呼4.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C.《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洋油”和“洋布”5.下表是八年级一班“历史学习园地”里展示的某人物简历,请你推断该人物是()1857年至1873年,就学于私塾,攻读四书五经1894年,考中状元1896年,筹办大生纱厂1905年,创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1915年,专事实业、教育和慈善A.李鸿章B.荣德生C.张謇D.范旭东6.哲学家李泽厚强调:“辛亥革命至少带来了平等的观念。
”下列史实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A.改称呼B.剪辫C.禁缠足D.易服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外因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B.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南京临时政府提高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D.日本支持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8.如图,该服装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辛亥革命D.抗战胜利9.1899年5月,张謇的大生纱厂开张,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八单元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后习题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后习题一、选择题1.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下列人物中,积极倡导和实践实业救国的是()A.孙中山B.李鸿章C.梁启超D.张謇2.1897年张謇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他由此弃官经商,开始倡导()A.实业救国B.维新变法C.民主革命D.民主科学3.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南通大生纱厂、上海福新面粉公司等组史料。
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中国近代()A.民主政治的进程B.新式教育的出现C.民族工业的发展D.社会生活的变化4.下图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B.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C.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D.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5.下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
该图反映了()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6.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法令,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称呼。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目的是去除或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B.盲目学习推行西方礼节C.社会习俗在短时间内得到完全改变D.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7.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
“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
”促使春节习俗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西方文化和民主思潮的影响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革除陋习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8.19世纪,西方的星期作息制传入中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时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时训练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单项选择1.有“状元实业家”之称的张謇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创办的企业中最为著名的是()A.轮船××局B.福新面粉公司C.江南制造总局D.大生纱厂2.“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生动写照。
说它“畸形”,是因为部门主要集中在()A.轻工业B.重工业C.造船业D.冶铁业3.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
该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之一是C.禁缠足D.易服7.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下表反映的是()类别时期发式服饰称谓礼节脚形辛亥革命前剃发留辫顶戴花翎长袍马褂“大人”“老爷”跪拜作揖缠足辛亥革命后强令剪辫中山装旗袍“先生”“某君”鞠躬握手天足A.大众传媒的发展B.习俗风尚的变革C.交通工具的更新D.通信设施的完善8.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
从总体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的特征是()A.闭关自守、崇尚礼教B.不思进取、保守狭隘C.崇洋媚外、全盘西化D.新旧并呈、多元发展二、组合列举9.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____________的大城市。
(2)19世纪________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3)在时装、烫发流行之际,旗袍、________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
三、材料解析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在移风易俗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革命派希望从各方面获得人们身心的解放,因为造就一代身心健康的国民是建立和维护乃至巩固共和制度最基本的前提。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习题(含答案)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1.1899年,状元实业家张骞创办了江苏南通大生纱厂。
初期,厂子有长足发展;一战期间,有进一步发展;一站后,纱厂履遭挫折,最后被吞并。
对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最合理的解释是()A.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出现民族工业B.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C.近代的中国民族工业难以得到正常发展D.张骞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等教育机构2.1912年12月,南京临时政府工商部颁布《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规定工艺品的发明者有权申请专利;后又颁布了《公司条例》《农商部奖章规则》等。
南京临时政府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B.促进文化生活的变迁C.推动社会习俗的变化D.推进新式教育的发展3.下表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C.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如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 F2是它发展的阻力。
下列哪一史实客观减少了F2?()A.国民党发动内战 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C.一战后,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D.官僚资本主义的形成5.小红在历史课上搜集了如下史料“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大生纱厂”,推断她学习的主题是()A.洋务企业的产生B.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C.一五计划的成就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6.“1866年,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
建厂时,只有一座打熔炉,四五个工人。
19世纪70年代,这家工厂发展很快,已经能够制造小火轮船,但是,它制造的小火轮船的发动机均为英国制造。
进入80年代,发昌机器厂受到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于被英商开班的耶松船厂吞并。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有()①民族工业在起步时期资金少,规模小②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③民族工业行业、地区分布不均匀④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⑤民族工业受到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剥削。
2023-2024学年人教初中历史8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八单元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体验·夯实】1.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
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A.重商轻农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实业救国2.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实业救国3.如图反映了某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B.企业管理制度的进步C.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中国工业基础发展壮大4.下列选项中,对如图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戊戌变法期间B.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C.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艰难曲折D.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是图中“3”处出现“黄金时期”的内因5.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
这些习俗的变化主要体现出()A.经济发展的新气象 B.民主与科学的倡导C.陈规陋习彻底废除 D.自由平等的新风尚6.上海《时报》曾发《新陈代谢》一文,称:“新礼服兴,翎顶礼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应该归功于()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7.1912年,《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
《大公报》也有描述:“东装西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
这反映了当时()A.民主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B.民众广泛接受西方服饰C.社会变革影响服饰变化 D.传统风俗习惯坚如磐石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对进口棉纺织品对国内手工业的压力,并且有着建立工业经济的愿望,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政治家和资本家寻求用国内生产取代进口的办法……张謇是全球南方诸多思想家的一员,他们认为工业进步等于国家进步,建立棉纺厂不折不扣地就是“一项爱国事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 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1.毛泽东在谈到中国工业发展时说过:“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那么,张謇对近代工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 )A.提出“自强求富”,创办汉阳铁厂B.提出“实业救国”,创办一系列企业C.提出“救亡图存”,进行维新变法D.提出“师夷长技”,掀起洋务运动2.“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人民解放战争期间3.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 )A.交通的变化B.通信的变化C.文化的变化D.社会习俗的变化4.如果你想根据右图写一篇图说历史的小文章,最佳题目是( )A.抓盗贼,保平安B.易服饰,新风尚C.改称谓,平等观D.剪辫子,去陋俗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6 年)据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经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二1895—1898 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 多家,棉纺织厂最多。
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 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行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政策。
1928—1937 年, 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
1936 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1)根据材料一,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动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1895—1898 年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1898 年以后纱厂亏损的原因有哪些?(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影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5.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 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 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这段材料说明近代中 国( C ) A.风俗习惯已经发生深刻变化 B.休闲娱乐方式出现崇洋媚外的趋向 C.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 D.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3)根据材料三,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大生纱厂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原因。 主张:实业救国。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 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国 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实业救国的 热潮等。
材料三 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 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 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年至1921年这八 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 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 境艰难,濒临破产。
材料二 《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 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 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 口岸开设工厂等。”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关条约》中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发展的是哪一条款。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慈禧 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 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现象从本质 上说明( ) A.慈禧对汽车的好处了解不够 B.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达标训练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且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是(B)A.卢作孚 B.张謇 C.张之洞 D.侯德榜2.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救国。
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还有一个人是张謇,他选择的道路是(A)A.“实业救国”B.师夷长技C.戊戌变法D.民主科学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行业集中在( C )A.采矿业 B.机器制造业C.轻工业 D.造船业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的地区主要在( C )A.东北地区 B.北京周边地区C.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D.铁路沿线地区5.下列哪项不是近代交通和通信变化带来的影响(A)A.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B.方便了人们的出行C.有利于信息的传达 D.促进了商品的流通6.2019·玉林市二模辛亥革命时期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习俗改良是(B)A.废除跪拜礼B.断发易服C.简化婚礼D.推行白话文7.甲午战争后,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人是( B )A.张之洞 B.张謇 C.荣宗敬 D.范旭东8.【2019·玉林市一模】民国初,“老妈子、丫头、堂役”等一律改称“服务员”;“邮差”改称“邮递员”;“老爷”改称“先生”;“拘票”改称“逮捕证”。
上述称谓的改变说明(C)A.民国时期崇洋思想严重 B.民国社会风俗得到全面更新C.平等理念正在改变社会 D.中国已经实现民主共和制度9.张謇在创办第一家工厂时,引起了轰动。
原因是( A )①张謇的身份和他的举动按当时的社会观念看,反差太大②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开办工厂是风险很大的事情③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在当时是新生事物④为了取得广告效应,张謇事先做了大量宣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辛亥革命后改变的愚昧习俗中,专属妇女解放的一项是(D) A.易服饰B.剪发辫 C.改称谓 D.劝禁缠足1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出现在( C )A.抗日战争胜利后 B.大革命期间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洋务运动期间12.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变落后的习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禁止缠足 B.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C.取消“先生”、“君”之类的称谓 D.强令男子剪掉辫子13.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带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八上历史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训练1.下图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的刺激B.“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C.清政府为了增加税收,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2.据《一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表》显示,中国境内,战前(1914年8月前)注册的本土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本土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
这一变化()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出超的局面B.加剧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膨胀C.得益于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因为清政府放宽兴办实业的限制3.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倾销东北的洋布锐减,而大生纱厂的棉纱已占东北用纱量的一半,因而获利丰厚。
1917年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大生纱厂因此全年获利银两76万。
这表明大生纱厂阶段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实业救国开始兴起B.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最终解体C.辛亥革命推翻帝制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李大钊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礼节上,有的鞠躬,有的跪拜,有的脱帽,有的作揖”,“在婚姻上,一面立禁止重婚的刑律,一面许纳妾的习俗”。
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在社会习俗变迁中()A.民主平等普遍实现B.顽固保守抗拒潮流C.崇洋媚外追求新潮D.新旧并行多元发展5.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之前50年的投资总额。
这可以用来说明A.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B.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C.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加大对华侵略D.国民党官僚资本出现后急剧扩张6.如图是上海小校场年画《上海新造铁路火轮车开往昊淞》,描绘了1876年昊淞铁路开通时的情景,此年画反映了A.中西方文明在碰撞中相互渗透B.中国民众生活方式已完全西方化C.西方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飞速发展7.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给该厂带来了“黄金时代”。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17部编)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练习题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基础知识】知识点 1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民族工业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
2.民族工业的发展(1)时间:甲午中日战争后到辛亥革命。
(2)发展的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1)时间:辛亥革命后到一战期间。
(2)发展的原因①____________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______________”。
4.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时间:一战后到解放前。
(2)曲折发展的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②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__________________的摧残。
5.著名实业家:状元实业家________,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________”的道路。
此外,还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6.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
知识点 2 社会生活的变化1.新式交通、通信工具的出现: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方便了____________,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辛亥革命后)(1)装束:剪辫、易服、劝禁缠足。
(2)礼节: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堂练习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选择题1.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臂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A.发展教育B.重视国防C.实业救国D.民主共和2.下表反映了1911-1919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时间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资本(万元) 日产量(万袋) 1911年10 约600 4.31919正120 约4500 18.8①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④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动写照。
说它“畸形”,从行业看,是因为主要集中在A.轻工业B.重工业C.造船业D.大城市4.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
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②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又义深A.①②③④B.①②③C. ②③④D.①③④5.1912年3月5日《时报》上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曾这样生动地描述:“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引起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的提倡B.辛亥革命的推动C.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D.洋务运动的兴起6.清末毅然退出官场走上“实业救国”之路的状元实业家是()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謇7.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但也曾出现过一个“短暂的春天”,这个“短暂的春天”出现于()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8.下表显示的是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情况。
导致1914—1918年间年份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厂家数622 689 941 1275 1641973 23 1965 17954AC.外资企业大量投资D.中国民族工业排挤了列强在华企业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3-2024学年人教初中历史8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八单元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选择题1.下图是一位同学制作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
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国民党官僚资本的扩张增加了动力F1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减小了阻力F2 C.国民党发动内战减小了阻力F2 D.三大改造的完成增加了动力F12.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
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的54.67%,湖南次之,占 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
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莫定了基础,“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政府北伐 B.日本开始侵华 C.日本全面侵华 D.全面内战爆发3.近代新派诗人刘大白在《卖布谣》中这样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
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
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民族工业濒临灭亡C.外商企业发展困难 D.国有资本极度膨胀4.[北京朝阳区期末] 对以下两幅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它们是洋务派创办的企业B.它们建立起中国重工业的体系C.它们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D.它们改变了中国经济落后的面貌5.下面是1876—1949年我国铁路里程及分布图(单位:千米)。
该图可用于研究( )A.近代公共设施分布不平衡B.多元发展的近代思想文化C.新旧并呈的近代社会习俗D.近代新式军队的曲折发展6.[中华民国推行的下列措施中,直接体现了民主、平等精神的有( )①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②严格查禁鸦片,对种植者予以重罚③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兴办实业④取消“大人”“老爷”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下图是民国初年中国轻重工业比例统计情况,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A.资金少并且技术差B.地区布局很不合理C.以轻工业部门为主D.深受三座大山压迫8.由下图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特点是(历史解释)( )A.发展历程艰难曲折B.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C.地区之间很不平衡D.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10.20世纪初,上海的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修身课所用的《女诫》《列女传》等教材,她们对包办婚姻的态度由争论变为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课后习题 第8单元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知能演练提升1.(云南昆明中考)他是晚清状元,甲午中日战争后,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怀抱“实业救国”的理想,回乡创办大生纱厂、面粉厂等产业,还投资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
这位“状元实业家”是( )A.卢作孚B.张謇C.荣宗敬D.荣德生2.“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人民解放战争期间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这三座大山是( )①帝国主义②封建主义③官僚资本主义④共产主义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其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的推动②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掠夺③实业救国潮流的影响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下图为20世纪初上海街道行驶的有轨电车和汽车,它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方面的变化( )A.交通B.通信C.文化D.教育6.我国废除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是在(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后C.戊戌变法后D.辛亥革命后7.如果你想根据右图写一篇图说历史的小文章,最佳题目是( )A.抓盗贼,保平安B.易服饰,新风尚C.改称谓,平等观D.剪辫子,去陋俗8.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
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如果你是一名导演,准备拍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为背景的影片,下列情形不应该...在影片中出现的是( )A.男子留着长辫B.女子不用缠足C.吃西餐喝洋酒D.穿时装逛公园10.(云南中考)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根据材料三,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大生纱厂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原因。 主张:实业救国。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 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国 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实业救国的 热潮等。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 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 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摘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写出材料一中“这场运动”的名称,并根据材料归纳这场运 动的作用。 洋务运动。 作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5.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 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 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这段材料说明近代中 国( C ) A.风俗习惯已经发生深刻变化 B.休闲娱乐方式出现崇洋媚外的趋向 C.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 D.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下艰 难成长起来的。下图所示材料反映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发展特点是( D ) A.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B.海外华侨们竞相投资 C.地区分布极为不平衡 D.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3.辛亥革命后,荣氏兄弟逐渐成为“面粉大王”。20世纪30年 代又发展为“棉纱大王”。但是九一八事变后,荣氏企业 逐渐负债累累。其原因不包括( D ) A.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B.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 C.封建主义的压迫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限制令
【解析】材料为“外国杂货”的广告,强调的是外国,用品涉 及“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 洋竹篮仔”等比较丰富的新式物品,这反映了近代随着列强的 入侵,大量外来的新式物品传入中国,使中国物质生活时尚 发生变化。材料未提及自然经济的瓦解和社会阶级分化加 剧,虽提到一份《上海新报》,但未对中国办报事业进行其 他描述。 【答案】C
3.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废除了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 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 “先生”“君”等称呼。这说明( ) A.中国的社会习俗得到完全改善 B.民国政府只注重形式上的东西 C.民主平等思想得到传播 D.传统习惯完全被打破
【解析】民国政府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 的鞠躬、握手礼;取消“大人”“老爷”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 生”“君”等称呼,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说明民主 平等思想得到传播。 【答案】C
材料三 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 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 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年至1921年这八 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 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 境艰难,濒临破产。
材料二 《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 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 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 口岸开设工厂等。”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关条约》中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发展的是哪一条款。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要动力是( A )
A.政府的推动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西方思想的影响 D.西方列强的侵略
1.【核心素养:历史解释】1862 年 6 月 26 日,《上海新报》登 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 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 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第八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如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其中在 1919年民族工业出现高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B.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D.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答案】B
6.“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 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 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变化应最早出现 在( C )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新文化运动后
7.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
令,推动社会风气的改良。这说明推动社会风气改良的主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 “慈禧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是受封建观念的影响。由此 可以看出,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答案】B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图二 剪发辫
(1)写出材料一中图一与图二之间的历史联系。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发型的变化是 其表现之一。
材料二 天津通商之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 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 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 的必需品。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直接受哪一因素影 响。这一因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使中国社会积贫积弱,人民生活贫困。
(3)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20世纪初的年轻人,那么,请分别从 三个不同的方面说说你的生活。 答案略。(可从生活用品、交通、衣着、礼节等方面进行 回答)
(4)从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社会要进步,如果制度跟不上,就要去改变;对待外来文 明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慈禧 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 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现象从本质 上说明( ) A.慈禧对汽车的好处了解不够 B.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2.下表反映了1911年和1919年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出现 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时间
面粉厂和机
日产量(万
资本(万元)
器磨坊(家)
袋)
1911年
10
约600
4.3
1919年
120
约4500
18.8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