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二号简介
嫦娥二号卫星
嫦娥二号卫星嫦娥二号卫星(简称:嫦娥二号,也称为“二号星”)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由长三丙火箭发射。
但是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CCD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它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翔实。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发射梗概2010年9月29日,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发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和火箭已完成发射场区的测试和检查,测试结果正常,完全满足发射的技术条件。
将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9时整起飞。
如果遇到气候等原因,不能在第一窗口时间发射,还选择了10月2日和3日择机发射。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345毫秒,嫦娥2号点火,19时整成功发射。
在飞行后的29分53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
19时56分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
目前已飞入指定轨道。
发射时间据发射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嫦娥二号最终将从2号塔位发射升空。
26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移动塔开始向2号固定发射塔靠拢。
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已经正式宣布,嫦娥二号将于10月1日的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到月球,开始了月球之旅。
嫦娥二号发射火箭残骸在10月1日19时11分坠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周围的村子。
发射准备发射次日再行开放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门外,大院内宽敞的林阴道上少有人迹,偶尔会有几辆挂着军牌的车辆进出,驻地泽远乡派出所的一辆警车在附近不间断巡逻。
发射中心大门侧边的一条通村公路入口,昨日开始由军人把守,其间有一位当地老乡,驾驶一辆贴着通行证的面包车试图开进,但被查出车上载有多名持外地身份证的人而被拦住。
在发射中心门外的水果摊上,发现几位身穿天蓝色工装的青年人。
他们身后的“航天一院”4个字,表明他们来自北京,是火箭测试队的工作人员,他们身挂的出入吊牌上,不仅贴着各自的近照,写着各自的姓名,而且还有出入证的编号。
嫦娥二号简介
嫦娥二号简介一、发射概况;2010年9月29日,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发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和火箭已完成发射场区的测试和检查,测试结果正常,完全满足发射的技术条件。
将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9时整起飞。
如果遇到气候等原因,不能在第一窗口时间发射,还选择了10月2日和3日择机发射。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345毫秒,嫦娥2号点火,19时整成功发射。
在飞行后的29分53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
19时56分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
目前已飞入指定轨道。
二、主要任务;据了解,“嫦娥二号”是继“嫦娥一号”圆满完成任务后,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卫星,是嫦娥三号的先导星。
它的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任务将持续半年。
此卫星上搭载的CCD照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
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
三、发射过程;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三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地将嫦娥二号卫星送上了太空。
在飞行后的1534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
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拖着橘红色火焰的长征三号丙火箭直冲云霄,将嫦娥二号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嫦娥再奔月,举国同关注。
多名新华社记者先后奔赴远望号测量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等地,以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段从不同角度见证了嫦娥二号发射的全过程。
镜头1:进入发射倒计时发射前1个多小时,记者来到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群山深处的卫星发射场。
乌云密布的天空下,高耸的塔架上,一枚乳白色的长征运载火箭,稳稳托举着2480公斤重的嫦娥二号,静待发射。
火箭上端,雾气缭绕——第三级火箭使用的燃料液氢液氧,储存温度是零下253摄氏度和零下186摄氏度。
嫦娥二号工程技术手册
嫦娥二号工程技术手册摘要:一、前言二、嫦娥二号任务背景与目标三、嫦娥二号工程技术特点1.轨道设计2.探测器构造3.推进系统4.通信系统5.科学仪器四、嫦娥二号任务执行过程1.发射阶段2.轨道飞行阶段3.任务成果五、嫦娥二号任务意义与展望正文:【前言】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继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后,实施探月工程的第二颗卫星。
本文主要介绍嫦娥二号卫星的工程技术特点及任务执行过程。
【嫦娥二号任务背景与目标】嫦娥二号卫星任务的主要目标是进行月球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为我国后续月球探测任务奠定基础。
【嫦娥二号工程技术特点】【1.轨道设计】嫦娥二号卫星采用了地月拉格朗日L2 点的环绕轨道,以实现对月球的长期观测。
【2.探测器构造】嫦娥二号卫星探测器结构分为两部分:平台和载荷。
平台部分包括卫星主体、电源系统、热控系统、通信系统等;载荷部分包括相机、激光高度计、微波探测仪等科学仪器。
【3.推进系统】嫦娥二号卫星采用了液体推进剂发动机,用于调整卫星轨道、进入月球轨道和月球表面软着陆。
【4.通信系统】卫星配备了X 频段和S 频段通信系统,以实现与地面站的实时通信。
【5.科学仪器】嫦娥二号卫星搭载了多台科学仪器,用于获取月球表面地形、地质构造、物质组成等信息。
【嫦娥二号任务执行过程】【1.发射阶段】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 年10 月1 日由长征三号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2.轨道飞行阶段】嫦娥二号卫星经过约112 小时的飞行,进入地月拉格朗日L2 点的环绕轨道。
【3.任务成果】嫦娥二号卫星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完成了月球表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为我国后续月球探测任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嫦娥二号任务意义与展望】嫦娥二号卫星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我国月球探测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探月发展史
中国探月发展史一、引言中国探月发展史是中国国家航天局自2003年开始实施的一项重要计划。
该计划的目标是在探测器着陆月球表面并进行科学勘测,以推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并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更多的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持。
二、嫦娥一号——中国首次月球探测中国的探月计划始于2003年,当时中国国家航天局计划利用嫦娥一号探测器进行月球探测。
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环绕月球旋转。
这是中国首次月球探测,也是中国航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三、嫦娥二号——月球表面软着陆嫦娥二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在嫦娥一号任务成功之后推出的第二个月球探测器。
该探测器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升空,成功实现了月球表面的软着陆,并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勘测。
这标志着中国探月计划取得了重大突破。
四、嫦娥三号——月球车首次登月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在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任务成功之后推出的第三个月球探测器。
该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发射升空,成功实现了月球表面的软着陆,并首次将月球车送上月球。
嫦娥三号任务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的国家。
五、嫦娥四号——月球背面的探测嫦娥四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在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和嫦娥三号任务成功之后推出的第四个月球探测器。
该探测器于2018年12月8日发射升空,成功实现了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并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勘测。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也是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
六、嫦娥五号——月球样品返回任务嫦娥五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计划于2020年发射的一项重要任务。
该任务的目标是实现月球样品的采集和返回,这将是人类首次从月球上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并为后续的月球探索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持。
七、未来展望中国的探月计划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中国国家航天局将继续推进探月计划,计划实施更多的月球探测任务,包括月球样品返回、月球基地建设等。
嫦娥二号工程技术手册
嫦娥二号工程技术手册摘要:一、前言二、嫦娥二号任务背景与目标三、嫦娥二号工程技术特点1.轨道设计2.飞行器结构与能源系统3.导航与控制技术4.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5.科学仪器与有效载荷6.地面支持系统四、嫦娥二号发射与运行过程1.发射阶段2.轨道飞行阶段3.科学探测阶段4.数据处理与分析阶段五、嫦娥二号任务成果与展望1.取得的科学成果2.工程技术水平的提升3.对未来深空探测的影响与启示正文:【前言】嫦娥二号是我国继嫦娥一号之后,成功发射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
作为我国深空探测的重要一步,嫦娥二号工程技术手册详细介绍了任务背景、目标、技术特点及实施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嫦娥二号任务背景与目标】嫦娥二号任务是在嫦娥一号任务基础上,对月球进行更加深入的探测。
主要目标包括:对月球表面进行详细测绘,探测月球地形、地壳厚度等信息;探测月球表面元素分布及资源;探测月球表面物质成分;探测月球磁场及空间环境;为我国未来月球及深空探测奠定基础。
【嫦娥二号工程技术特点】1.【轨道设计】嫦娥二号采用了地月拉格朗日L2 点转移轨道设计,使飞行器能够稳定地环绕月球进行探测。
2.【飞行器结构与能源系统】嫦娥二号采用了高性能的复合材料,以降低重量、提高结构强度。
能源系统采用了太阳能帆板和锂离子电池,保证飞行器长时间运行。
3.【导航与控制技术】嫦娥二号采用了星载惯性导航、测速测距、太阳系天体观测等多种导航技术,实现高精度轨道控制。
4.【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嫦娥二号使用了S 频段、X 频段等多种通信技术,实现与地面的高速数据传输。
5.【科学仪器与有效载荷】嫦娥二号搭载了地形相机、激光高度计、X 射线谱仪等多种科学仪器,用于探测月球表面及空间环境。
6.【地面支持系统】地面支持系统包括任务规划、遥控、遥测、数据接收处理等环节,为嫦娥二号任务提供全方位支持。
【嫦娥二号发射与运行过程】嫦娥二号于2010 年10 月1 日成功发射,经过约112 小时的飞行,进入月球轨道。
嫦娥二号工程技术手册
嫦娥二号工程技术手册
(实用版)
目录
1.嫦娥二号工程背景
2.嫦娥二号工程技术手册内容概述
3.嫦娥二号工程的技术特点与创新
4.嫦娥二号工程的意义与影响
正文
嫦娥二号工程是我国探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继嫦娥一号之后的第二颗绕月卫星,它的研制和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这颗卫星,嫦娥二号工程技术手册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这本技术手册的内容及其背后的工程技术特点与创新。
首先,嫦娥二号工程技术手册主要包括了卫星的设计、研制、发射、飞行控制、轨道控制、数据传输等方面的技术内容,全方位地阐述了嫦娥二号卫星的特点和性能。
手册中详细介绍了卫星的结构、功能、参数等方面的信息,为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嫦娥二号工程的技术特点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卫星采用了许多新型材料和结构设计,使其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减轻了重量;二是卫星的轨道设计更加优化,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月球的观测和探测;三是卫星搭载了多种先进仪器和设备,如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月球地形测绘相机等,为月球探测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数据和信息。
嫦娥二号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在科学技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而且对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为我国后续探月任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此外,嫦娥二号工程还带动了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科技
进步和创新。
总之,嫦娥二号工程技术手册是一本集工程技术、科研成果和创新实践于一体的珍贵资料,对于了解我国探月工程及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嫦娥一号至三号简介
嫦娥一号至嫦娥三号资料简介嫦娥一号简介“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任务“嫦娥”命名。
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嫦娥一号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嫦娥一号”的探月过程:1.升空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直冲云霄,奔向遥远的月球,成功地进入环绕地球的预定轨道(即16小时轨道)。
2.环绕地球运行(1)第一次变轨。
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按照预定计划,向在太空飞行的“嫦娥一号”卫星发出变轨指令,对其实施远地点变轨。
指令发出130秒后,卫星近地点高度由约200公里抬高到约600公里,变轨圆满成功。
这次变轨表明,“嫦娥一号”卫星推进系统工作正常,也为随后进行的3次近地点变轨奠定了基础。
这次变轨是“嫦娥一号”卫星在约16小时周期的大椭圆轨道上运行一圈半后,在第二个远地点时实施的。
(2)第二次变轨。
26日17时33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嫦娥一号”卫星发出指令,开始实施第二次变轨。
这是卫星的第一次近地点变轨。
11分钟后,远望三号测量船传来消息,卫星变轨成功。
变轨前,北京飞控中心对轨道参数及控制参数进行了精确计算,随后向在太空飞行了3圈处于近地点的“嫦娥一号”卫星发送了高精度控制指令,卫星主发动机准时点火,使卫星进入24小时周期椭圆轨道,远地点高度由5万多公里提高到7万多公里。
这次变轨为卫星在预定时间到达设计的地月转移入口点创造了条件。
(3)第三次变轨。
29日18时01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变轨,这也是卫星入轨后的第二次近地点变轨。
嫦娥二号工程技术手册
嫦娥二号工程技术手册嫦娥二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探月探测器,是中国第一颗成功登月的航天器。
嫦娥二号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中国航天探测器首次实现"绕、落、回"任务目标。
为了帮助你制作一份关于嫦娥二号工程技术手册,以下是一份2000字的手册内容供你参考。
第一章嫦娥二号概述嫦娥二号,全称“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是中国国家航天局自主研制的月球探测器。
嫦娥二号任务旨在继续深化我国月球探测活动,进一步推进我国探月工程步伐,实现绕月、软着陆和返回任务,在实现月球软着陆、巡视、探测的基础上,展开月球科学探测,实现“绕、落、回”目标。
嫦娥二号搭载了成像光谱分析仪、γ射线激发荧光光谱仪、磁场探测仪、粒子探测仪、中子α谱仪、高能α谱仪等多种科学载荷,成功在月球表面开展多项科学勘测,实现了自主软着陆机动、器飞行图像捕获、三维地形地貌获取、地形遥感、地下成分矿物构造勘探、遥感定位、相关科学载荷工作,为我国未来深空探测和异星资源勘察等多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二章组成和结构嫦娥二号探测器由轨道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
轨道器主要负责绕月飞行,进行对月球表面的观测和探测。
着陆器负责软着陆并在月球表面展开科学载荷进行勘测。
巡视器则负责在着陆点周围进行巡视和探测。
整个探测器的组成结构紧凑、功能布局合理,各部分配合密切,形成了高效的科学探测系统。
第三章技术特点嫦娥二号探测器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包括自主软着陆技术、多波段立体成像技术、高精度定位和遥测控制技术等。
自主软着陆技术是中国航天工程的重大突破,为我国进行未来深空探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多波段立体成像技术则使嫦娥二号能够实现对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观测,为科学家提供了丰富的观测数据,从而揭示了月球地表的细部地貌和成分构造。
高精度定位和遥测控制技术保证了探测器在远距离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科学成果和意义嫦娥二号探测器在实现了绕月、软着陆和返回任务的还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科学成果。
【四年级】“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四年级】“嫦娥二号”发射成功“嫦娥二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和发射的一颗月球探测器,于2010年10月1日20时59分成功发射。
这次发射是中国继“嫦娥一号”之后的又一次探月行动。
“嫦娥二号”是中国在2007年发射的“嫦娥一号”之后继续发射的一颗月球探测器,它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一颗重量为413千克的小型月球探测器。
与“嫦娥一号”相比,它的综合性能有了很大提高。
它具备了月面成像返回、月面测绘与地形分析、月面物质组成分析以及月球背面照相等多种探测功能。
“嫦娥二号”的发射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完成。
长征三号乙是我国一种中型运载火箭,它具备了将航天器运送到月球轨道的能力。
发射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进行精细的计算和调试,确保探测器能够顺利进入轨道。
探测器发射以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飞行才能够到达目的地。
科学家将探测器送入月球轨道之后,通过计算和调整,计算出它进入月球轨道的最佳时机,并将其放置在正确的位置。
然后,探测器会开始执行各种科学任务。
根据计划,“嫦娥二号”在月球背面进行基础探测,对月面进行详细的成像和分析。
科学家们计划使用“嫦娥二号”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和探测活动。
探测器将进行地形分析和月面测绘,将月球表面的各种山脉、河流和火山等地貌特征都记录下来。
它将对月球的物质组成进行分析,研究月球上的岩石、土壤以及它们的构成成分。
探测器还将进行背面照相,将月球背面的景象拍摄下来。
这次探月活动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通过这次探月行动,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月球的地貌和成分,为未来的月球探测和人类登月奠定基础。
这也是中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团队的辉煌成就,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实力和水平。
对于我国的小学生来说,这次的探月行动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更加了解航天知识,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并且为将来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打下基础。
“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中国登月知识点总结
中国登月知识点总结中国的登月计划始于2004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了“三步走”月球探测工程的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在2036年前后将人类登上月球的使命。
中国的登月探测项目包括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和嫦娥五号等多项探测任务,成功地完成了一系列的实践任务,为中国的登月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嫦娥一号嫦娥一号是中国首次的月球探测任务,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升空,是中国首次绕月飞行的探测器。
嫦娥一号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为后续的月球探测任务做准备工作。
嫦娥一号在太空中飞行了16天,成功地执行了预定的所有任务,并通过拍摄月面图像和收集月球数据等方式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
嫦娥二号嫦娥二号是中国第二次月球探测任务,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主要任务是对月球进行高分辨率的遥感观测和地形测绘,为后续的月球探测任务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
嫦娥二号执行了30天的任务,成功地完成了月球表面巡视和月球地形测绘的工作,为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嫦娥三号嫦娥三号是中国首次的月球软着陆探测任务,于2013年12月2日成功发射,主要任务是实现月球探测器的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同时进行月球表面巡视和科学实验。
嫦娥三号历时30天,成功地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在月面上留下了中国的国旗和探测器的车辙,取得了重要的科学成果。
嫦娥四号嫦娥四号是中国的第一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任务,于2018年12月8日成功发射,主要任务是实现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同时进行月球表面巡视和科学实验。
嫦娥四号历时27天,成功地实现了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收集了大量的月球背面的科学数据,为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取得了重大的科学成果。
嫦娥五号嫦娥五号是中国的首次月球样品返回任务,于2020年11月24日成功发射,主要任务是实现月球自动试样的采集、装箱、起飞、自动交会对接、样品装提取、试样存储、航天器返回逃逸等一系列的任务,最终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为月球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样本。
嫦娥二号
嫦娥二号敬爱的党组织:在举国欢庆祖国母亲61周岁的生日之际,我国“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号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探月卫星,这标志着中国的“太空雄心”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还记得我高三那一年,我国的“嫦娥一号”也在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腾空飞起,破雾穿云,成功送入太空。
在那一刻,全世界的中国人屏息凝神,共同见证这个历史瞬间。
那一年,“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成为中国人攀登世界的一大壮举。
而今天,我看着“嫦娥二号”发射的电视直播。
通过观看直播我认识到:这次“嫦娥二号”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具体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要害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
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再一次证明了中国的航天技术发展迅速。
但航天事业的发展只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在短短的61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一个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一个团结统一、繁荣富强、生气勃勃的新兴大国,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
回首这不同平常的61年,可以清晰地看到,61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甘共苦、破浪前行的奋斗历程,全国人民同心协力、与时俱进的精神面貌。
看到我们祖国的发展历程,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是将来社会的中坚力量。
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授予我们的科学知识,掌握好前辈们开创的科学技术,还应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才能,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今天成为国家的支柱,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知识是根本,责任是义务。
在科学进步,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应该增强国家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有一颗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博心。
让社会发展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更加安定和谐,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长期以来,我院坚持“小社会,大课堂”的办学理念,着重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
严格遵守“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的校训。
坚决拥护党,拥护党的纲领和政策。
嫦娥系列飞船发展历程
嫦娥系列飞船发展历程嫦娥系列飞船是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研发的一套探测月球的航天器。
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2007年,当时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是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于2007年10月发射升空。
它搭载有一台高分辨率成像相机、一台显示中子和γ射线的光谱仪以及一台高分辨率的雷达遥感仪。
嫦娥一号成功地绕月飞行了一个月,期间拍摄了大量月球表面的高分辨率图像。
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完成月球探测任务的国家。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发射升空,是嫦娥系列的第二个航天器。
它旨在进一步探测月球并进行着陆实验。
嫦娥二号搭载了一台多光谱相机、一个激光高度仪和一台绕月环绕仪。
该任务实现了人造卫星对月球背面的着陆,成功地将一个月球车放置在月球表面,开启了中国空间科学探索的新篇章。
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发射升空,是嫦娥系列的第三个航天器。
它是中国首次进行月球探测的重要一步,也是该系列航天器的里程碑之作。
嫦娥三号搭载了一台全景相机、一台进月显影相机,以及一台地形摄影机。
此外,还携带了一次月球切割探测器的着陆和随后的探测工作。
成功的月面着陆任务完成了中国航天器历史上的首次探测器着陆,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强大实力。
嫦娥四号是该系列的第四个航天器,于2019年1月发射升空。
这次任务着重于对月球背面的探测。
嫦娥四号携带了一台低频射电计、一台全球导航定位仪和一台气象仪器。
这次任务实现了人类史上第一次在月球背面的着陆和探测,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重要突破。
未来,中国计划继续发展嫦娥系列航天器,并计划在2023年发射嫦娥五号,实现月球样品带回任务,这将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重大里程碑。
总的来说,嫦娥系列飞船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强大实力和追求创新的精神。
通过嫦娥系列的探测任务,中国正在积极发掘月球的奥秘,并致力于丰富人类关于宇宙的认识。
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嫦娥系列飞船在探索太空的道路上取得更多突破。
中国探月工程史
中国探月工程史自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就开始了自己的探月之旅。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中国探月工程在不断发展壮大,迈向了国际舞台。
下面将为大家概述中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
一、嫦娥一号:成功的第一步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次探月任务嫦娥一号成功发射。
嫦娥一号是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将人造卫星送入月球轨道的国家。
嫦娥一号的主要目标是进行月球绕飞和拍摄月面影像,为后续的探测任务提供数据支持。
二、嫦娥二号:实现着陆探测2010年10月1日,中国的嫦娥二号成功发射。
这次任务的重点是在嫦娥一号的基础上,实现着陆探测。
嫦娥二号携带了月球车“玉兔”,成功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并成功展开探测设备。
这是中国首次实现月球着陆和月面巡视任务,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三、嫦娥三号:成功落地2013年12月2日,中国发射嫦娥三号,成功实现了月球的软着陆。
嫦娥三号任务的重点是在嫦娥二号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月球表面巡视和探测工作。
嫦娥三号携带的月球车“玉兔”成功行驶并展开了各种科学探测工作,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图像。
四、嫦娥四号:首次登陆月球背面2018年12月8日,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壮举。
嫦娥四号携带的探测器和巡视车成功落地,展开了一系列科学探测和实验。
这次任务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进入了新的阶段,为未来的月球探测奠定了基础。
五、嫦娥五号:成功采样返回2020年11月24日,中国嫦娥五号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
嫦娥五号携带着月球样品返回舱,在月球上进行了采样工作,并成功返回地球。
这是世界上自1976年以来,第一次有国家成功地从月球上获取到样品并带回地球。
六、中国探月工程的未来展望中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中国将继续推进探月工程,计划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等探测器,进一步深入探索月球,开展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四年级】“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四年级】“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今天是令人激动的一天,中国的“嫦娥二号”成功发射!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颗卫星,目的是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嫦娥二号”吧。
“嫦娥二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于2010年发射的一颗探月卫星。
它继承并承担了“嫦娥一号”的任务,主要目标是进行月面准确定位和高精度测绘,为后续探测任务提供数据支持。
它也携带了很多科学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月球的磁场、地热等。
在发射前,科学家们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他们首先要保证卫星能够顺利进入轨道,所以他们计算出了发射的起点和角度。
然后,他们还要确定卫星的轨道,这样才能准确地实现卫星的发射和飞行。
当所有准备工作都完成后,科学家们宣布了发射的时间。
在发射现场,大家看到了巨大的火焰和刺耳的轰鸣声,随着一阵轰鸣声,“嫦娥二号”如一道闪电一样准确地穿破云层,腾空而起。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个卫星叫做“嫦娥”吗?在中国的民间故事中,有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嫦娥的女子在月宫中生活的故事。
她因为偷吃了仙丹,被贬到了月宫。
虽然她离开了人间,但她对人间的美丽和爱依然没有改变。
科学家们将这个卫星命名为“嫦娥”,寓意着人们对月球的探索和对太空的热爱。
通过“嫦娥二号”的发射,中国再次向世界宣示了自己在航天领域的实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相信未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贡献。
“嫦娥二号”发射成功,让我们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感到自豪!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小朋友加入到航天事业中,为我们国家的太空梦添砖加瓦!。
嫦娥二号卫星
嫦娥二号卫星嫦娥二号卫星(简称:嫦娥二号,也称为“二号星”)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由长三丙火箭发射。
但是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CCD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它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翔实。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2012年12月13日16时30分09秒,是地球首次对“战神”进行近距离探测。
发射梗概嫦娥二号卫星是利用嫦娥一号备份星研制的,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345毫秒,长征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19时整成功发射。
在飞行后的29分53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
19时56分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
飞入指定轨道。
发射时间据发射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嫦娥二号最终将从2号塔位发射升空。
26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移动塔开始向2号固定发射塔靠拢。
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已经正式宣布,嫦娥二号将于10月1日的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到月球,开始了月球之旅。
嫦娥二号发射火箭残骸在10月1日19时11分坠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周围的村子里。
深空探测2011年06月09日下午4时50分05秒嫦娥二号飞离月球轨道,飞向150万公里外的第2拉格朗日点进行深空探测。
此次嫦娥二号主要测试深空探测能力,当前嫦娥二号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到达预定的区域,证明中国目前已经有能力到达那里,为以后进行火星等其他深空探测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储备一些宝贵的信息材料。
成为第一颗直接从月球轨道飞向深空轨道的卫星。
2013年1月5日23时46分,刚刚成功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的嫦娥二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突破1000万公里,这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飞行控制能力得到新的跃升。
据了解,与近地飞行器8万公里、嫦娥一号卫星38万公里的距离相比,此次1000万公里是中国航天器迄今为止到达的最远距离。
此前,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精确控制嫦娥二号卫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进入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远的日地系统拉格朗日L2点环绕轨道,成功飞越700万公里外的图塔蒂斯小行星。
嫦娥二号
2010年10月17日星期日晴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10月1日18时59分57秒345毫秒,嫦娥2号点火,19时整在西昌卫星中心成功发射。
在卫星飞行后的29分53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
19时56分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
“嫦娥二号”原本是“嫦娥一号”的备份卫星,因此两颗星在形状和重量上并没有太大差别。
不过它的绕月飞行轨道将由嫦娥一号时的200公里高度降低到100公里,这样它就能把月球看得更清晰了。
为此,科研人员为它安装了分辨率为10米的CCD相机,这就比嫦娥一号120米分辨率的相机拍得更清晰、更详细。
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相比有几点不同,详细体现在着陆方式与相机分辨率等方面。
嫦娥二号还将延续嫦娥一号的科学目标,对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做更进一步的科学探测。
嫦娥二号是技术创新的突破,它的发射成功证明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实力,证明了我国的快速发展。
嫦娥二号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开始。
想起旧社会的我们总是被外国人利用、侵占、剥削,现在谁还会无视我们。
我们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嫦娥二号就是最好的见证。
我相信以后的我们会更加强大,会向更深更远的地方去迈进、探索。
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万里长空且为“嫦娥二号”舞--“嫦娥二号”系列报道之一
陈 求发 : 嫦 娥一 号任 务取得 圆满成功 的基 础上 , 0 8 在 20 年 2 1 国 务 院 正 式 批 准 探 月 工 程 二 期 立 项 , 成 立 了 由 月 5 H, 并 国防科 工局 牵头 , 家发 改委 、 技部 、 政部 、 育 部 、 国 科 财 教 总 装 备 部 、 国科 学 院 、 国 工 程 院 和 中国 航 天 科 技 集 团 公 司 中 中 等 参 加 的 探 月工 程 专 项 领 导 小 组 , 由我 担 任 组 长 。 记 者 : 身上 的 担 子 很 重 , 这 也 体 现 了国 家 对 您 的 信 您 但
的 “ 想 ”工 作 。力 争 在 卫 星 、 箭 进 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火
术 试验 , 累工程 经验 , 在 嫦 娥一 号 积 并 任 务基 础 上继 续 月球 科 学 的探 测 和 研 究 。 娥 二号卫 星在 嫦 娥 一 号 备 份 星 嫦
发 射 场 系 统 : 心 组 织 、 障 到 精 保 位 、 试 规 范 、 保 安 全 、 时发射 。 测 确 准 测 控 系统 : 踪 完整 、 量准 确 、 跟 测 指令 无误 。
任 。 您谈 谈 这 次嫦 娥 二 号 发 射 成 功 的 意 义 在 哪 里 ? 请
航 天科 技 , 次成 功 发射 嫦 娥 一号卫 星 , 现 了对月球全 球 首 实 性与综 合性 环 绕探 测 , 成了探月工 程 “ 、 、 ” 展 规 完 绕 落 回 发 划 的 第 一 步 。 是 继 人 造 地 球 卫 星 、 人 航 天 飞 行 取 得 成 功 这 载 后 , 国航 天事业 发 展 中的又・座 里 程碑 。 为 中华 民族千 我 它 年 奔 月 梦 想 的 实 现 打 下 了 基 础 , 启 了 中国 人 走 向 深 空 探 索 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嫦娥二号简介
一、发射概况;
2010年9月29日,中国探月工程新
闻发言人发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和火箭
已完成发射场区的测试和检查,测试结果
正常,完全满足发射的技术条件。
将于10
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
中心点火发射,19时整起飞。
如果遇到气
候等原因,不能在第一窗口时间发射,还
选择了10月2日和3日择机发射。
2010
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345毫秒,
嫦娥2号点火,19时整成功发射。
在飞行
后的29分53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
轨道。
19时56分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
目前已飞入指定轨道。
二、主要任务;
据了解,“嫦娥二号”是继“嫦娥一号”圆满完成任务后,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卫星,是嫦娥三号的先导星。
它的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任务将持续半年。
此卫星上搭载的CCD照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
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
三、发射过程;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三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地将嫦娥二号卫星送上了太空。
在飞行后的1534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
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拖着橘红色火焰的长征三号丙火箭直冲云霄,将嫦娥二号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嫦
娥再奔月,举国同关注。
多名新华社记者先后奔赴远望号测量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等地,以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段从不同角度见证了嫦娥二号发射的全过程。
镜头1:进入发射倒计时发射前1个多
小时,记者来到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
群山深处的卫星发射场。
乌云密布的天空
下,高耸的塔架上,一枚乳白色的长征运载
火箭,稳稳托举着2480公斤重的嫦娥二
号,静待发射。
火箭上端,雾气缭绕——第
三级火箭使用的燃料液氢液氧,储存温度是
零下253摄氏度和零下186摄氏度。
尽管燃料贮箱进行了极为严密的保温设计,火箭周围的空气还是被迅速冷凝为水汽;为了防止结冰,要不停地用氮气吹除,直至发射前的最后时刻。
离发射塔架500米处的燃烧池内,大火熊熊燃烧——在常温下不断汽化的液氢和液氧,会使贮箱的压力越来越高,而一粒玉米从一米高处落下产生的能量就能引起爆炸,因此需要一边加注一边泄压。
从发射前负8小时液氢液氧开始加注的那一刻起,两条专用的管路就要不停地把汽化的燃料导入燃烧池烧掉,而燃料的加注也会持续到发射前4分钟。
18时20分许,发射场上空飘起零星小雨,发射场内仍有工作人员在忙碌。
为了确保嫦娥二号成功发射,从7月起,各大系统就陆续进入发射场,进行产品质量和技术状态的测试,并对推进剂加注、高空作业、高压气体等29项重大危险源的特性及其主要伤害程度进行了分析,判定风险等级,逐项采取严密的预防措施。
“航天发射是高风险事业,‘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对发射任务造成巨大影
响。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孙保卫说。
18
时40分许,发射塔塔架缓缓打开。
这时,雨滴
渐渐变大,很多人开始担心能不能准时发射。
镜头2:火箭点火静谧的山谷间,强烈的灯光
照射着群山环抱着的长征火箭。
人们屏着呼吸,
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发射场,期待着那个时刻的
大厅,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所有人睁大了眼睛,
娥一号一样,中国探月卫星的再次发射,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8、7……3、2、1,点火!”18时59分57秒,就在指挥员鄢利清喊出点火口令的同时,发射控制台主操作手郝军用力按下红色的点火按钮。
一道喷薄而出的橘红色火焰,托举着高大的长征三号丙火箭,
刺苍穹。
一声仿佛空气被撕碎的声音瞬间爆发,
国在成为与美国、俄罗斯一样的航天大国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法新社:中国发射了第二颗探月卫星——这是中国朝着实现成为第二个载人登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