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洗钱风险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洗钱风险管理

作者:赵琳琳

来源:《理财·财经版》2018年第12期

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客户身份识别是较为关键的内容,金融机构中,通过客户身份识别执行,其效果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日常管理质量与效果。基于此,主要对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与洗钱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分析。

客户身份识别作为金融机构中反洗钱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内容。客户身份识别工作质量关系到反洗钱工作的开展进度与效果。客户身份识别工作贯穿整个洗钱过程,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现阶段,风险管理属于一种合规性的管理内容。人们在实践中根据违规风险制度进行反洗钱等内容的分析,然后确定了有针对性的工作制度以及操作规范,然后,虽然制度得到了制定,但是,这些制度和措施仍然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要更进一步地进行系统分析。

一、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洗钱风险管理内容与基础原则

所谓洗钱风险,主要是指一些从事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参与、纵容或为洗钱活动提供条件而导致金融机构产生的风险问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相关金融机构中因为行业特殊性的关系,一直是此种风险的高发领域。一些政策性的银行具有安全、便捷的特征,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这样就会提升洗钱风险。随着国家对洗钱问题的重视,现阶段逐渐通过法律约束金融机构的各种行为,对其进行监督管理,金融机构也逐渐意识到风险管理与预防的重要性。

(一)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内容

金融机构要系统开展洗钱风险客户的分类管理,在实践中要有对应的分类参数系统、评估计量系统、控制系统等。金融机构在构建这些系统时,必须要基于以下几点合理构建。

第一,实现全面、真实以及持续的动态化管理,分析、监督存在的各种洗钱风险问题。根据具体的状况以及程度合理划分客户群体,对客户的身份信息进行系统分析,了解风险控制的具体程度,进行持续的控制与监督。第二,预防管理。综合客户的具体状况以及客户群体风险等级进行合理控制,对于风险等级相对较高的客户,要进行重点分析,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可疑问题,加强对可能会发生的洗钱风险的控制。第三,要基于金融机构为主要内容,结合风险因素进行风险管理制度的构建,从而为风险控制以及管理提供支持。在实践中基于洗钱风险重视客户身份识别,做好分类管理,可以全面提升客户身份识别工作的有效性,为银行合理地规避风险问题奠定基础,提供完善的信息支持与参考。

(二)金融机构客户分类管理基础性原则要求

金融机构在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合理规避洗钱风险,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在实践中要根据客户的具体信息,分析客户涉嫌洗钱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以及相关活动的特征因素。利用识别、分析等方式精准分析,合理地进行等级划分,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制定完善的控制措施与手段。这是一项重要的风险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地预防洗钱风险,提升反洗钱工作质量,合理配置各项资源。

1.综合性基础原则

对有洗钱风险的客户进行分类管理要基于了解客户的基础之上,要综合分析客户所在的地域、行业,其身份、交易目的以及交易特征等因素。

2.定量以及定性结合的原则

以客户的行业、职业以及国籍等定性指标为基础进行分析,分析客户资金流量、客户交易规模以及频率等定量因素,精准评估客户存在的洗钱风险等级与状况。

3.持续性原则

因为政治、经济以及市场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金融机构可根据洗钱风险客户的基本分类,进行风险等级的确定,并按照分类的标准等进行合理处理。为了保障客户洗钱风险的等级划分得精准、客观,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其在风险控制以及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洗钱风险中的客户分类进行动态化的管理。

4.保密性基础原则

对洗钱客户分类标准的分析系统作为金融机构内部的信息保密系统,主要就是对风险因素、评分标准等内容进行分析,其会影响客户的风险分类等级,因此金融机构要避免这些信息外泄,从而避免被犯罪分子恶意利用。

二、金融机构在洗钱风险客户分类中采取的管理措施

因为金融机构客户身份是关乎洗钱风险的重要内容,因此笔者对客户身份识别内容进行了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总及研究。在金融机构中,为了提升不同用户的体验,应该结合用户洗钱风险的等级进行具体分析,如对客户交易以及种类制度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上报可疑的交易信息,从而从根本上控制洗钱风险。

(一)正常类客户分类管理

在对正常类别的客户业务办理现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金融机构要通过标准型尽职调查措施进行身份识别处理,根据机构常规业务程序对客户申请的业务进行办理。对于正常类型的客户,金融机构应该定期对用户身份的识别信息、资金交易以及资金审核等进行分析,并基于具

体情况调整客户洗钱的具体风险等级,可以综合金融机构具体状况按照一定的频率对此类客户进行定期审核。对于正常类别的客户风险等级评定中出现周期活动异常的现象,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全面、客观地进行客户洗钱风险的分析,科学判断客户洗钱的风险等级,并及时向相关的监督部门进行上报,提高对风险因素的控制。

(二)关注类客户的洗钱风险管理措施

在金融机构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为关注类别的客户办理活动业务,在为此类客户办理业务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交易风险度,通过相关内容的分析,确定客户的身份识别状况,并实现对本机构特定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处理。对于关注类的客户业务,在关系存续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应该掌握客户的资金来源、用途、经济以及经营状况等,要密切关注客户的活动状态。而且,在这些客户中,金融机构应该定期进行用户身份信息的核查,根据具体的核查结果,进行客户身份的定期更新,并按照综合具体状况确定客户洗钱等级。定期审核的频率可以综合各个金融机构活动的具体状况确定,但要高于正常类别的客户审核频率。通过对关注类客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类客户通常会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出现风险等级评价周期性的问题,金融机构要根据具体状况,通过科学的方式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对客户洗钱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分析,适度调整客户的洗钱风险等级,合理控制用户的具体交易种类以及交易额度。在核查之后对于发现的可疑问题,要根据国家法律以及规定要求上报相关机构,金融机构应该结合关注客户洗钱的风险等级进行事件内容的调查,其中相关的服务工作应该在监察部门审批之后才可以执行。

(三)可疑类客户分类管理措施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在对可疑类客户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当为其办理业务时,应该加强自身的责任感,通过用户身份识别,对用户背景、经营范围以及资金来源进行确定,并加强对其日常交易状况以及操作行为的监督控制。对于可疑类的用户,金融机构需要通过半年左右的时间进行用户身份信息、交易状况的审查,然后根据结果更新资料信息,从而实现对用户洗钱风险等级的系统分析。

对于可疑类的客户以及金融交易活动存在风险的客户,金融机构应该科学确定风险评定周期,当出现评定异常时,通过可行性的措施进行调查与处理,并重新的评估客户洗钱风险,判断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合理控制用户的具体交易种类以及额度等。对于核查之后还是存在可疑问题的,要根据规定进行上报审批。

(四)禁止类客户分类管理

金融机构为禁止类客户办理业务活动,要经过总部的批准。金融机构要禁止与此类客户办理业务,对于已经建立业务关系的客户,必须要对其交易种类、额度等进行加强型禁止调查,对其每一笔业务进行全面的调查,并根据机构特定的业务处理流程开展相关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