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的波谱分析06

合集下载

脑肿瘤磁共振波谱和灌注成像

脑肿瘤磁共振波谱和灌注成像
脑肿瘤的磁共振波谱和灌注成像
➢病理生理和神经化学 ➢成像技术和脉冲序列 ➢临床应用
能给出病理和代谢信息 对常规MRI进行补充 有助疑难疾病的诊断
脑肿瘤MR波谱和灌注成像病理生理和神经化学
➢ 血管直径增加 管壁增厚 数量增多 血容量增加
毛细血管直径 内皮细胞厚度
正常脑 3-5μm 0.26μm
胶质瘤 3-40μm 0.5 μm
中等回波(135-144ms) 颅内肿瘤多用
-1.3/1.4ppm 脂肪中分出乳酸和丙氨酸 双波J-耦合/倒置 -基线平 少扭曲 -无“假NAA” 2.0-2.05仅NAA 2.05-2.5ppm无Glx复合物 -脂质出现比短波更有意义 -易重复 准确 尤其肿瘤特性主峰 Cho和NAA
长回波(270-288ms)
出血 钙化 辐射坏死区等
脑肿瘤MR波谱和灌注成像病理生理和神经化学
➢ 脑肿瘤中NAA
确切功能不清 神经元密度和发育标志--神经元特性 也见于不成熟少突胶质细胞 原始星形细胞 轴突 NAA 降低-肿瘤代替或破坏神经元
➢ 正常脑内乳酸很少检出 乳酸明显升高
有氧反应失去 无氧糖酵解取代 缺氧 代谢紊乱 巨噬细胞聚集(炎症区)
3.2 3.0 2.4 2.0
1.3
Normal MR Spectrum
Hunter’s angle
1 2
2
1
GM
WM
脑肿瘤MR波谱和灌注成像病理生理和神经化学
➢ 脑肿瘤基本代谢改变 Cho lactate lipids 升高 NAA Cr 降低
➢ 脑肿瘤中Cho 改变
Cho水平 与肿瘤细胞密度 肿瘤级别 有无坏死有关 Cho升高 见于肿瘤
-波谱不确定 可能残余肿瘤和放 射变化 Cho升高 -在6至8周随访 Cho继续抬高 肿 瘤复发 NAA / Cr减少及乳酸

脑膜瘤的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护理课件

脑膜瘤的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护理课件
脑膜瘤的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护理 课件
目录
• 脑膜瘤概述 • 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 • 脑膜瘤患者的护理 • 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在脑膜瘤护理中的展

01
脑膜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膜瘤是一种起源于脑膜组织的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 较长。
分类
脑膜瘤根据其发生部位和特点可 分为颅内脑膜瘤和椎管内脑膜瘤 ,其中颅内脑膜瘤较为常见。
理服务。
未来研究方向将包括优化质子磁共振波 谱分析的参数设置、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和特异性,以及探索该技术在脑膜瘤护
理中的新应用领域。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 发展,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的数据处理 和分析将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有助于
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提高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在脑膜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在脑膜瘤护理中的应用已经从临床研究逐步走向临 床实践,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将该技术应用于脑膜瘤患者的护理中 。
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在脑膜瘤护理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质子磁共振波谱 分析在脑膜瘤护理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和深入。未来,该技术有望实现更快速 、更准确的检测,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
THANKS
感谢观看
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在脑膜瘤中的应用
脑膜瘤定性诊断
脑膜瘤治疗监测
通过分析脑膜瘤组织内的代谢产物, 如胆碱、肌酸、乳酸等,有助于对脑 膜瘤进行定性诊断。
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可以监测脑膜瘤 治疗过程中的组织代谢变化,为治疗 效果评估提供依据。
脑膜瘤分级与预后评估
根据脑膜瘤的代谢产物变化,可以对 脑膜瘤进行分级,并评估患者的预后 情况。
配合手术操作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病理分型及波谱表现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病理分型及波谱表现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侧脑室内肿瘤

发生于侧脑室的肿瘤小儿占其脑室肿瘤的25%,成人占其脑室肿瘤的50%。
额角区:少见。儿童多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成人则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多发
生于20岁左右。其次为中枢神经细胞瘤(多发生于20-40岁)及室管膜下瘤和室管膜下巨细胞瘤伴结节性 硬化,后二者儿童也可发生。另外此区淋巴瘤和生殖细胞瘤成人较小儿常见。大多数额角肿瘤起源于邻 近结构如尾状核头部,透明隔或孟氏孔区。
• 4、可见脑膜尾征。 • 5、患者为中年女性。
鉴别诊断:
• 1、垂体瘤:典型呈“8”字征。 • 2、颅咽管瘤:多为囊性,实性也有,但多向后生长,强化也没有脑
膜瘤如此明显。
病理诊断:鞍结节脑膜瘤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天幕脑膜瘤
男性,42岁,头痛、头晕1月,加重伴走路不稳8天。
增强扫描示幕下 病变明显强化, 冠状面(图2)与 小脑幕广基底相 连,可见脑膜尾 征(图2箭头)。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MRI表现
(三)部分病变被移位了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似假包膜, 构成了脑膜瘤特征性表现。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MRI优点
• MRI优于CT之处是能够提供多方位图像,冠状位适 宜显示中颅窝或大脑半球凸面的脑膜瘤。此外还能 显示脑膜瘤与血管结构的关系。
3、占位性病变周围右侧额叶脑实质见低密度水肿带,脑室 及中线结构移位。
病理诊断:右侧额叶镰旁“囊性脑膜瘤伴瘤内出血”
鉴别诊断:主要和胶质瘤进行鉴别,胶质瘤的总体强化程度不如脑膜瘤, 其病灶密度较低且常不均匀。
2020/7/9

脑膜瘤的磁共振(MRI)诊断分析

脑膜瘤的磁共振(MRI)诊断分析

脑膜瘤的磁共振(MRI)诊断分析黄震萍【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脑膜瘤患者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方法以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脑膜瘤患者128例作为观察对象,先采用MSCT检查,没有获得肿瘤与脑膜全面的具体位置关系,再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

结果这128例患者中,通过MRI检查,脑膜瘤位于大脑凸面71例,大脑镰有27例,蝶骨嵴有3例,小脑桥脑角7例,乙状窦1例,矢状窦1例,鞍旁有18例,两次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膜瘤应用MRI诊断联合MSMSCT诊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Objective The diagnosis of meningioma patients,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of the clinical signiifcance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discussion and analysis.Methods June 2012-June 2014 into the hospital treated 128 cases of meningioma patients as the observed object, ifrst use of MSCT examination, did not get the speciifc location of the tumor comprehens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meninges, and then checked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echnology. Results This 128 cases of patients by MRI, located in the cerebral convexity meningioma 71 cases, 27 cases falx, sphenoid ridge there are three cases, cerebellopontine angle seven cases, one case of sigmoid sinus,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1 cases, there are 18 cases of side saddle, checked twice a statistically signiif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MRI diagnosis of meningioma diagnosis joint MSMSCT signiifcant effect worthy of reference and promotion.【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4(000)030【总页数】2页(P4-4,5)【关键词】脑膜瘤;MRI诊断;诊断意义【作者】黄震萍【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泰州225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脑膜瘤[1]主要发病于脑膜中的内皮细胞组织,包括蛛网膜颗粒和蛛网膜绒毛位置等,脑室内脑膜瘤又与脉络组织密切相关,患者均具有头晕、头痛症状特点。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
一、引言
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其影像学诊断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以期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脑膜瘤的病理学特点
⒈组织学类型:脑膜瘤主要包括脑膜上皮瘤、脑膜肉瘤和脑膜间皮瘤等多种组织类型,不同类型的脑膜瘤在影像学上具有一定差异。

⒉肿瘤位置:脑膜瘤可发生于颅内各个部位,常见于大脑凸面和脑基底区。

三、脑膜瘤的影像学特征
⒈ X线平片:脑膜瘤在X线平片上呈现为颅内透亮阴影,密度均匀且边界清晰。

⒉ CT扫描:脑膜瘤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晰,常有强化表现。

⒊ MRI扫描:T1加权图像上,脑膜瘤呈等或低信号。

T2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边界清晰。

增强扫描后,脑膜瘤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⒋血管造影:脑膜瘤可显示血供丰富的特点,常伴有发育异常的血管。

四、脑膜瘤的鉴别诊断
⒈脑膜瘤与脑膜炎鉴别:脑膜瘤与脑膜炎在影像学上有一定相似性,但脑膜瘤边界更清晰。

⒉脑膜瘤与其他颅内肿瘤鉴别:与其他颅内肿瘤相比,脑膜瘤的影像学特点有其独特之处,可通过综合分析不同影像学表现进行鉴别。

五、结论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具有一定的特点,可以通过X线平片、CT 扫描、MRI扫描和血管造影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六、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见附件部分。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详见附件部分。

脑膜瘤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脑膜瘤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 明显降低, /# 峰值减低 <=>。脑膜瘤起源于脑膜 8
不含正常的神经元细胞 8 而 :;; 是神经元的内在 标志 8 故其 @A(0- 波谱中没有 :;; 峰。/# 降低与
?
由于肿瘤细胞快速增殖而致能量耗竭和缺血有 关。 /9" 是细胞膜磷脂代谢成分之一, 反映细胞膜 的转运功能, 它的含 量 与 细 胞 膜 的 磷 脂 代 谢 、 细胞 密度及细胞增生有关。目前较一致的看法是, 在肿 瘤组 织 存 在 的 地 方 , 由 于 肿 瘤 的 高 细 胞 密 度 、 细 胞 合 成 和 降 解 的加 快 以及细 胞 膜 的 转 换 加 速 8/9" 值会明显升高 。 脑膜瘤 @A(0- 波谱的重要特征是
为 1 种: 一种是 “激 励 回 波 采 集 法 ” (.I%>L,+I$) $*N4;’ >")$E-=PQ() E 其本质是梯度回波序列, 对水、脂肪抑制更有效,适宜于短 =P 代谢物的检
出, 但信噪比低, 对运动敏感。另一种 “点分辨波谱”
!"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 ($)%*+, -*%$’*$. /,%’%*+, 0+)%","&%*+, !+.*%*,$ 1223 (+#4 15 617
的标准。脑膜瘤属于脑外肿瘤8/9" 、 :;;、 /# 的半定 量值和正常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差别 8/9" 明显升高 8
肿瘤增殖 ?CR28 恶 性 脑 膜 瘤 /9" L :;; 增 大 到 ?2CB, 的 /9" L /# 和 /9" L :;; 比 值 随 恶 性 度 的 增 高 而 升 高。 X"’$"Y+ 等 <?=>对接受 =C2 V (0 设备检查的经手 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病人研究发现, /9" 在复发脑 膜瘤中明显高于原发脑膜瘤 8 且前者在 ?C=O?CB 化学 位移处的波峰亦高于后者。(I#E9Z 等<?B>的研究发现 恶性肿瘤 M%E 相应出现增多,可能是由于进行性生 长肿 瘤 边 缘 的 巨 噬 细 胞 吞 噬 不 移 动 的 脑 脂 质 和 坏 死肿瘤细胞, 进而分解代谢产生。从组织学来看8 脑 膜瘤 的 瘤 周 脑 水 肿 有 利 于 与 侵 袭 相 关 的 细 胞 基 质 及黏附分子的运 动 8 从 而 促 进 肿 瘤 细 胞 的 浸 润 生 长。 因此8 分析影像学表现中瘤周脑水肿的化学构成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等<?J>研究认为围绕在 良性脑膜瘤周围的单纯水肿区不产生异常波谱8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

肿瘤内或周围 1.6 %10 %
肿瘤变性
黏液性变 瘤内
分泌型脑膜廇 分泌液体 瘤内
陈旧性坏死囊腔
瘤内
肿瘤周围增生的胶质细胞主动产
生液体
瘤周
肿瘤囊变原因(2)
瘤周水肿的脑组织或脱髓鞘变性 或水肿组织的含液间隙融合囊腔, 位于瘤周 蛛网膜下腔夹在肿瘤与脑组织之 间,引流不畅囊腔,位于肿瘤 与脑组织之间
天幕脑膜瘤
起源于近天幕缘或横窦和窦汇区 沿天幕缘向天幕上下及两侧生长 可引起横窦和窦汇的血栓形成
脑室内脑膜瘤
好发于侧脑室三角 稍高于脑组织密度的肿块 增强后为中等度强化 肿瘤边缘光整,不侵犯脑内, 无水肿
脑室内脑膜瘤 21F
脑膜瘤的血管造影表现
供血动脉 肿瘤染色 引流静脉
脑膜瘤的CT表现
肿瘤本身CT表现 平扫:高或等密度、均匀 钙化 20%25% 砂粒体→整个肿瘤钙化 CT值60Hu 增强CT:均匀明显强化CT值 ≥36Hu 钙化肿瘤,强化甚微 坏死、囊变 低密度
脑膜瘤的CT表现
脑膜尾征 瘤周脑膜强化 细、短、规则
瘤周水肿 低密度
脑膜瘤的MRI表现
T1W 等信号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
脑膜瘤定义
源于脑膜成分中 只有含蛛网膜细胞 或含向蛛网膜细胞分化的细 胞的肿瘤才可归类为脑膜瘤
病理
巨检:多数球形、分叶形、质地 坚硬、血供丰富 包膜完整,分界清晰 少数:扁平、盘状,质地较软, 沿脑表面蔓延 范围较广
病 理 WHO分类
上皮型,纤维型,移行型,砂粒型 血管瘤型,微囊型,分泌型,透明 细胞型,脊索样型 淋巴浆细胞型,化生型,非典型性, 乳头型横纹肌样、间变性脑膜瘤
低信号
T2W 高等信号 低信号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脑膜瘤是指起源于脑膜的一类肿瘤,它的影像学诊断是脑膜瘤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

1. CT扫描1.1 低密度平扫表现脑膜瘤在CT平扫上呈现为低密度影像,最常见的位置是脑膜窦附近。

脑膜瘤的形态多样,有囊性、实性或混合性表现。

囊性脑膜瘤呈现为边缘光滑、均匀低密度的囊肿,内含液体或凝胶状物质。

实性脑膜瘤呈现为均匀低密度的软组织肿块。

混合性脑膜瘤则表现为囊性和实性的特点。

1.2 强化表现脑膜瘤在增强扫描上常呈现为显著强化的特点。

囊性脑膜瘤的壁可呈现为薄而均匀的强化,实性脑膜瘤则呈现为整个肿瘤均匀强化。

强化的程度与血供丰富度有关,通常脑膜瘤的血供较为丰富。

2. MRI扫描MRI是脑膜瘤影像学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比较CT,MRI具有更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脑膜瘤的形态和内部结构。

2.1 T1加权影像脑膜瘤在T1加权影像上呈现为等或稍低信号,与周围脑组织相比较。

囊性脑膜瘤内的液体表现为高信号,实性脑膜瘤则呈均匀等信号或稍低信号。

2.2 T2加权影像脑膜瘤在T2加权影像上呈现为高信号,与周围脑组织相比较。

囊性脑膜瘤的囊壁和内部结构呈现为低信号,而实性脑膜瘤则呈现均匀高信号。

2.3 强化表现脑膜瘤在增强扫描上常呈现为显著强化的特点,与CT扫描相似。

囊性脑膜瘤的囊壁可呈现为薄而均匀的强化,实性脑膜瘤则呈现为整个肿瘤均匀强化。

3. 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是脑膜瘤影像学诊断的辅助方法之一,可以评估脑膜瘤的血供情况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脑膜瘤脑供血主要来自于脑膜动脉和脑动脉,血管造影可以显示这些血管的异常扩张和畸形。

以上是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通过CT扫描、MRI扫描和血管造影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准确诊断脑膜瘤并进行治疗的选择和规划。

如何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进行脑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

如何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进行脑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

如何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进行脑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摘要】:目的:探究对脑肿瘤患者应用磁共振波谱的诊断准确率和鉴别准确率。

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脑内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病理诊断均确诊为脑内肿瘤。

所有患者均采用磁共振波谱,对其脑肿瘤进行诊断,并分析其类型,评价所有患者的磁共振波谱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之间的差异。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本次研究中,采用磁共振波谱进行脑肿瘤诊断的准确率为89(89.00%)。

而整出结果中与病理诊断结果吻合度较高。

结论:在对临床脑肿瘤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能够采用磁共振波谱方式,对患者的脑肿瘤以及类型进行鉴别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是一种积极的诊断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脑肿瘤;诊断方案;肿瘤鉴别脑肿瘤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且严重的肿瘤类型,主要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健康威胁,严重时甚至可能剥夺患者的生命。

所以不仅在治疗时需要采用积极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也需要,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明确,才能保证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

磁共振波谱分析是目前临床上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案,对于分子结构具有较强的解析能力,所以在对患者进行脑内肿瘤的诊断时,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脑内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脑肿瘤患者应用磁共振波谱的诊断准确率和鉴别准确率,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中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脑内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患者44例,患者年龄为36~68岁,平均年龄为(48.52±5.29)岁。

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病例检查后确认为脑内肿瘤,并经行磁共振波谱检查诊断为脑内肿瘤患者,其中顶叶肿瘤患者36例、颞叶肿瘤患者28例、丘脑肿瘤患者13例、脑内其他部位肿瘤患者为23例。

脑内肿瘤应用核磁共振波谱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脑内肿瘤应用核磁共振波谱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脑内肿瘤应用核磁共振波谱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目的:分析脑内肿瘤应用核磁共振波谱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診的80例脑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诊断结果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根据对比发现NMR和病理结果比较可知,NMR检测的结果和患者的病理诊断吻合度为97.9%,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结论:核磁共振波谱诊断在实际的脑内肿瘤的诊断中具有准确度高的优势,对于脑内肿瘤诊断的诊疗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标签:脑内肿瘤;核磁共振波谱;临床价值;诊断价值肿瘤一般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

良性肿瘤切除手术之后基本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痊愈,但是恶性肿瘤一般在早期发现病灶之后及时进行切除手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长患者的生存年限。

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一些常见的恶性肿瘤仍旧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发病率[1-3]。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患者如果能够尽早进行诊断并且发现人体内部的病灶癌变的相关性信息和控制其发展成为了提升患者生存概率的重要方式。

患者在肿瘤形成之后,诊疗人员能够有效掌握肿瘤组织出现癌变病程的相关性发展信息,使用对应的治疗方案,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速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肿瘤的临床诊断过程中,一般治疗人员都会是一肿瘤切片的细胞学相关鉴定来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但是这种方式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很难及时获取癌变的相关信息。

但是,核磁共振波谱能够对于分子结构产生极强的解析能力,在测定离体组织器官以及细胞等的NMR情况下,能够在肿瘤的早期诊断过程中及时发挥重要作用。

本组抽取了80例脑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脑内肿瘤应用核磁共振波谱诊断的临床价值。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80例脑内肿瘤患者,男50例、女30例;年龄15~75岁,平均年龄45岁;对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来发现患者颅内病变的实际部位。

脑膜瘤的典型影像学诊断分析

脑膜瘤的典型影像学诊断分析

脑膜瘤的典型影像学诊断分析摘要:总结典型脑膜瘤在X线平片、C T 和磁共振成像( M R I ) 及脑功能成像检查的影像学表现, 对典型脑膜瘤的影像诊断进行了对比分析,以进一步认识脑膜瘤各种影像学检查的影像表现及诊断意义。

关键词:脑膜瘤影像学诊断分析流行病学:脑膜瘤是颅第2 常见的肿瘤,脑膜瘤占颅肿瘤的15% ~20%,中年以上多见。

脑膜瘤是颅最常见的非胶质细胞起源的肿瘤,可以发生在颅有脑膜或脑膜细胞残余的任何部位, 但其发生与蛛网膜颗粒密切相关。

50%的脑膜瘤位于矢状窦或附着于矢状窦,其他好发部位有外侧裂旁、蝶骨、鞍结节和鞍旁。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脑膜瘤在普通平片诊断的基础上, 发展到C T 和磁共振成像( M R I )成为该肿瘤的主要检查方法。

CT 和磁共振在脑膜瘤的诊断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典型的脑膜瘤在CT 和磁共振图像上都有典型的表现。

临床表现:1.脑膜瘤绝大多数属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

有报道称脑膜瘤早期出现症状平均2.5年,少数可达6年之久。

但少数脑膜瘤呈恶性生长,发展较快,病程较短。

2.颅压增高症状出现较晚,尤其在高龄病人。

由于肿瘤生长缓慢,神经组织有充分的时间来适应肿瘤的生长,所以往往肿瘤长得很大,而症状仍然较轻。

患者可以有严重视乳头水肿或者已经有明显的继发性视神经萎缩,但是没有明显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

高龄病人由于常常存在老年性脑萎缩,颅代偿空间较大,所以颅高压症状出现更晚。

但当肿瘤长得很大,神经系统失代偿时,可以出现病情迅速恶化乃至脑疝。

3.一般多先有局灶神经刺激症状。

癫痫等刺激症状往往出现在神经麻痹症状(如偏瘫、失语、视野缺损等)之前,这是由脑膜瘤大多呈膨胀性缓慢生长的特点决定的。

4.颅骨受累表现。

脑膜瘤可以引起邻近颅骨的增生或破坏。

可引起颅骨板的增生增厚,少数可以引起局部骨板变薄和破坏。

某些病例肿瘤可以长至头皮下方,形成包块。

典型脑膜瘤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脑膜瘤异常表现包括颅压增高、松果体钙斑移位、骨质改变、肿瘤钙化和血管压迹改变。

脑膜瘤的波谱分析06

脑膜瘤的波谱分析06

短TE MRS(TE=20-40ms)的 Lip和Lac峰
有Lac,无Lip时,Lac呈现为 1.27ppm,1.36ppm处双峰。
Lip,Lac同时存在, Lac为主时 1.3ppm处出现一双峰或一不齐、 不清或隐蔽的双峰,.9ppm处出 现一小峰。
只有Lip或Lip,Lac同时存在,, Lip为主时 1.3ppm处出现一单 峰,0.9ppm处出现一小峰。
脑膜瘤的MRS表现
TE=144ms
仿 Majos C 等,Euo Radiol 2003;13:582-591.
脑膜瘤的MRS表现
华山TE=35ms
侧脑室上皮型脑膜瘤(例1)
MRI T2WI
MRS TE=35 ms
MRS TE=144 ms
平扫病灶呈等高信号,TE=35ms,MRS波谱显示Cho、Glx、GSH、Gly峰升 高,Cr峰降低,NAA峰消失,并见Ala峰;TE=144ms,显示Ala峰倒置。
乳酸为无氧糖酵解的产物,正常脑组 织内含量很少,不能被MRS所测得。 Lac峰高低与Ki-67(MIB-1)染色指 数成正比。如脑膜细胞增殖较快, 相对缺血/缺氧后,发生无氧糖酵解, 产生乳酸,则出现Lac峰。
脑膜瘤的肌醇峰(MI)
肌醇为星形细胞的标记物,故脑膜瘤 无MI峰或MI峰甚低。 出现于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I峰常较 高,高于良性脑膜瘤者。 甘氨酸(Gly)峰位于3.56 ppm 脑膜 瘤Gly增多时,与MI峰增高相仿。
脑膜瘤的峰脂质(Lip 1.3和0.9ppm )
正常脑组织内,脂质以大分子的形式存在于 细胞膜和髓鞘内,不能被MRS所测得。 病理情况下(如瘤组织坏死、脑膜瘤细胞脂 肪细胞化生等),脂质转化为流动脂质 (mobile lipid),可被MRS所测得。 脑膜瘤瘤组织坏死为恶性征,而化生性脑膜 瘤为良性,故应参考Lip部位、峰高,以及 其它指标和MRI表现判断良恶(不少学者认 为Lip峰提示恶性)。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一)2024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一)2024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一)引言概述:脑膜瘤是指起源于脑膜的肿瘤,是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影像学诊断在脑膜瘤的早期发现、定位、评估病情和指导手术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将从影像学的角度对脑膜瘤的诊断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一、磁共振成像(MRI)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1.1 脑膜瘤在MRI上的典型表现1.2 不同类型脑膜瘤的MRI特点1.3 MRI对脑膜瘤的定位和分期诊断的意义1.4 MRI在诊断复发和转移脑膜瘤中的价值1.5 MRI在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2.1 CT在脑膜瘤诊断中的优势和限制2.2 CT对脑膜瘤的特征表现的描绘2.3 CT灌注成像在脑膜瘤评估中的应用2.4 CT引导下脑膜瘤活检的价值2.5 CT与MRI在脑膜瘤诊断中的综合应用三、脑膜瘤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3.1 放射治疗在脑膜瘤治疗中的地位和适应症3.2 影像学在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的意义3.3 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的技术要点3.4 影像学评估放射治疗后的疗效3.5 放射治疗后的影像学随访策略四、介入放射学在脑膜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4.1 经颅超声引导下的脑膜瘤穿刺活检4.2 经动脉插管脑膜瘤灌注治疗的可行性4.3 经静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脑膜瘤的效果4.4 介入放射学在脑膜瘤手术前后的辅助作用4.5 介入放射学在脑膜瘤随访中的价值五、新型影像学技术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5.1 弥散张磁共振成像(DWI)在脑膜瘤诊断中的意义5.2 脑膜瘤的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特征5.3 弥散张CT(DTCT)在脑膜瘤中的应用5.4 弥散张MRI(DWI-MRI)在脑膜瘤细胞活性评估的作用5.5 脑膜瘤的PET/CT诊断评估总结:影像学在脑膜瘤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MRI和CT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脑膜瘤的详细特征信息。

放射治疗和介入放射学技术对于脑膜瘤的治疗和随访也具有重要价值。

此外,新型影像学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脑膜瘤的诊断准确性和评估效果。

脑膜瘤的波谱分析[荟萃知识]

脑膜瘤的波谱分析[荟萃知识]
脑膜瘤的质子 磁共振波谱分析
陈星荣 沈天真
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
专业精制
1
脑膜瘤的常规CT、MRI诊断
5-20%的脑膜瘤常规MRI、CT出现不典型
表现,因而可能误诊为其它肿瘤或非肿瘤性病
变。
Philippon J,Cornu P, The recurrence of
meninigiomas. In Al Mefty(ed):Meningioma.
为非典型性脑膜瘤伴脑浸润。专业精制
18
非良性脑膜瘤的Lip峰
3例间变性脑膜瘤和2例不典型性脑膜瘤 全部(100%)出现较高、较多Lip峰。 26例中5例(19.2%)良性脑膜瘤出现 Lip峰,常较低、较少。 脑膜瘤中出现Lip峰者,特别是Lip峰较 高、较多者提示为间变性脑膜瘤或不典 型性脑膜瘤的可能性较大。
专业精制
3
质子磁共振波谱分 析测得之代谢物
专业精制
4
MRS测得之代谢物
N-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2.04 ppm)
含胆碱的化合物 (Cho:3.22 ppm)
肌酸和磷酸肌酸 (Cr:N-CH3 3.0 ppm 和 N-CH2 3.9 ppm )
谷氨酸/谷氨酰氨(Glu 2.2-2.4, Gln 3.63.8 [Glx])
所致(MRS能测出者) 。
专业精制
12脑膜瘤的肌酸和磷酸肌酸来自Cr)脑膜瘤常不显示、或仅显示很低的Cr峰。
肌酸和磷酸肌酸(Cr)对脑细胞内的生物
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在ADP/ATP之间
进行磷酸传递,Cr的含量和细胞内的代谢
状况有关的。
对一般脑肿瘤的Cr峰降低的意义虽不甚清
楚,但认为可能和缺氧和/或低灌注有关,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
脑膜瘤的 影像诊断
脑膜瘤—常见的颅内肿瘤
颅内≠脑内
脑膜瘤可发生于颅内任何部位
• 常见于:矢状窦旁、大脑镰、脑凸面、嗅沟、 鞍结节、蝶骨嵴、三叉神经半月节、小脑幕、 小脑桥脑角、斜坡、颅颈连接处等。典型征象•来自肿瘤基底部较宽。典型征象
• 发生于靠近硬脑膜 及颅骨的肿瘤。
典型征象:
• 可导致颅骨增厚、破坏、变薄。
瘤征象。 • 平扫多数为稍高密度。 • 肿瘤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周围有水肿。 • 增强扫描为均匀强化,密度增高明显,
边缘锐利。
小结:MRI
• T1WI多为等、低信号,T2WI可为高 信号、等信号、低信号。
• 肿瘤内部信号不均匀,表现为颗粒状、 斑点状、轮辐状。
• 周围有水肿,T1WI为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
• 鼠尾征或者硬膜尾征。
谢谢
典型征象
• 肿瘤内部信号不均 匀,可表现为颗粒 状、斑点状、轮辐 状,与钙化等有关。
典型征象
• 肿瘤周围可有水肿: T1WI低信号,T2WI 高信号。
典型征象
• 脑膜尾征:肿瘤邻 近脑膜发生鼠尾状 强化,称硬膜尾征。
小结:CT
• 肿瘤以宽基底靠近颅骨或者硬脑膜。 • 可有颅骨增厚、破坏、变薄等脑外肿
典型征象
• 肿瘤平扫大部分为稍高密度,少数为等密度、低密 度。
典型征象
• 肿瘤密度均匀,边 界清楚,周围可有 脑水肿。
典型征象
• 增强扫描:均匀强 化,密度升高明显, 边界锐利。
典型征象
• 肿瘤内钙化占 10%~20%。
典型征象
• MRI:T1多为等信号, 少数为低信号。
典型征象
• T2可表现为高信号、低信号、等信号。

脑肿瘤应用磁共振弥散联合波谱分析技术诊断的准确性探讨

脑肿瘤应用磁共振弥散联合波谱分析技术诊断的准确性探讨

脑肿瘤应用磁共振弥散联合波谱分析技术诊断的准确性探讨【摘要】目的分析脑肿瘤应用磁共振弥散(DWI)联合波谱分析技术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70例脑肿瘤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1月-2021年11月,70例患者均给予DWI联合波谱分析技术检查,分析其诊断结果。

结果 DWI联合波谱分析技术的星形细胞瘤、脑转移瘤和脑膜瘤检出率与手术病理结果均基本一致(P>0.05);星形细胞瘤、脑转移瘤和脑膜瘤发病部位的ADC值均明显高于对侧正常组织(P<0.05)。

结论给予脑肿瘤患者DWI联合波谱分析技术检查,能够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清晰描述脑细胞结构变化,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脑肿瘤;磁共振弥散;波谱分析技术脑肿瘤又被称之为颅内肿瘤,主要分为继发性肿瘤和原发性肿瘤两种类型,原发肿瘤的发生部位主要为颅内脑膜、血管、神经、脑附件以及颅骨等,恶性肿瘤经由患者机体其他部位扩散到脑部被称之为继发肿瘤或者转移性肿瘤。

该病可发生于任意年龄段,其中成人所占比例约为85%。

常规磁共振技术辅助检验作用,但是其具有局限性,波谱分析技术具有非侵入性,该技术能够有效测定出脑部相关区域存在的代谢产物浓度,并对其波谱参数进行分析,提供精准、全面的组织病理信息和生理信息[1]。

本次研究以脑肿瘤患者为对象,分析DWI联合波谱分析技术的诊断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70例脑肿瘤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1月-2021年11月,70例患者中有男33例,女37例,年龄为22-78岁,平均年龄(57.18±5.89)岁。

70例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为有28例为星形细胞瘤,有17例为脑转移瘤,有25例为脑膜瘤。

1.2方法70例患者均给予DWI联合波谱分析技术检查:选取飞利浦1.5TMR机以及16通道头颈联合线圈。

先给予患者常规磁共振扫描,然后展开质子波谱分析。

设置SE序列参数:T1WI序列:将TE设置为15ms,TR设置为500ms;设置FSE序列参数:T2WI序列:将TE设置为103.5ms,TR设置为3800ms;将FOV参数设置为20cm,层厚为5mm,矩阵为256×256,层间距为1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质(-CH2 1.3ppm和-CH3 0.9ppm )
MRI T1WIC+
MRI T2WI
MRS TE35
MRS TE144
转移性肺癌,TE=35ms时,Lip 1.3 和Lip0.9 ppm分别显示为单峰, 提示无Lac 峰或只有较低的Lac峰重叠。TE=144ms时, Lip 1.3ppm仍然显示为单峰,Lip 0.9ppm未能肯定显示,未见倒置的 Lac 1.33 ppm,表明无或只有很低的Lac 1.33 ppm 。
脑膜瘤的质子 磁共振波谱分析
陈星荣 沈天真
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
脑膜瘤的常规CT、MRI诊断
5-20%的脑膜瘤常规MRI、CT出现不典型 表现,因而可能误诊为其它肿瘤或非肿瘤性 病变。 Philippon J,Cornu P, The recurrence of
meninigiomas. In Al Mefty(ed):Meningioma. New York; Raven Press, 1991;pp81-105.
不 典 型 性 脑 膜 瘤
HE染色(X 100)
KP-1染色(X 100)
HE染色显示灶性坏死,坏死灶内及其周围含泡沫性组织细胞;KP1染色显示泡沫性组织细胞染成棕色,表示含有脂质。病理诊断 为非典型性脑膜瘤伴脑浸润。
非良性脑膜瘤的Lip峰
3例间变性脑膜瘤和2例不典型性脑膜瘤 全部(100%)出现较高、较多Lip峰。 26例中5例(19.2%)良性脑膜瘤出现Lip 峰,常较低、较少。 脑膜瘤中出现Lip峰者,特别是Lip峰较 高、较多者提示为间变性脑膜瘤或不典 型性脑膜瘤的可能性较大。
TIWI C+显示病灶增强,呈囊、实性。MRS 病灶内波谱显示 Cho 峰明显升高,Cr、NAA峰无或甚低,出现GHS、Gly峰。虽肿瘤呈 分叶状,但囊性区(体素4)不见Lip峰,提示为囊变而非坏死, 且无明显瘤周浸润,故应诊断为良性囊性脑膜瘤。
良性脑膜瘤的Lip峰
化生性脑膜瘤:脑膜瘤(上皮型或过渡 型脑膜瘤等)的瘤细胞脂肪细胞化生, 或者黄色瘤样化生。 血管瘤性脑膜瘤:可能为血脂通过薄壁 血管渗透入瘤组织,脂质被吞噬细胞吞 噬形成泡沫细胞所致。 微囊性脑膜瘤:特殊染色可见胞浆内偶 然有少量的脂质。
良性脑膜瘤的Lip峰
HE染(X100)
脑膜瘤的肌酸和磷酸肌酸(Cr)
脑膜瘤常不显示、或仅显示很低的Cr峰。 肌酸和磷酸肌酸(Cr)对脑细胞内的生物 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在ADP/ATP之间 进行磷酸传递,Cr的含量和细胞内的代谢 状况有关的。 对一般脑肿瘤的Cr峰降低的意义虽不甚清 楚,但认为可能和缺氧和/或低灌注有关, 并预示着对于放疗、化疗的反应较差,也 被认为是预后较差的一个因素。脑膜瘤似 乎并非如此。
脑膜瘤的峰脂质(Lip 1.3和0.9ppm )
正常脑组织内,脂质以大分子的形式存在于 细胞膜和髓鞘内,不能被MRS所测得。 病理情况下(如瘤组织坏死、脑膜瘤细胞脂 肪细胞化生等),脂质转化为流动脂质 (mobile lipid),可被MRS所测得。 脑膜瘤瘤组织坏死பைடு நூலகம்恶性征,而化生性脑膜 瘤为良性,故应参考Lip部位、峰高,以及 其它指标和MRI表现判断良恶(不少学者认 为Lip峰提示恶性)。
脑膜瘤的谷胱甘肽峰 (GSH)
GSH溶液的MRS
患者的MRS(TE=35ms)
Opstad KS, et al.Magn Reson Med 2003;49:632-637
Ala、GSH、Glu、Gln的代谢关系
Ala
Gln Glu
GSH
Opstad KS, et al.Magn Reson Med 2003;49:632-637
脑膜瘤
MRS测得之代谢物
脑膜瘤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
仅见于神经元和轴索,为神经元标记物。 脑膜瘤为起源于非神经元的脑肿瘤,故应 不显示NAA,如显示NAA峰,可能为部分容 积效应所致,或混有其它化合物的波峰。 坏死、囊变区内2.04 ppm处如显示波峰, 应是NAA以外的其它波峰,或是部分容积效 应所致。
脑膜瘤的MRS表现
TE=144ms
仿 Majos C 等,Euo Radiol 2003;13:582-591.
脑膜瘤的MRS表现
华山TE=35ms
侧脑室上皮型脑膜瘤(例1)
MRI T2WI
MRS TE=35 ms
MRS TE=144 ms
平扫病灶呈等高信号,TE=35ms,MRS波谱显示Cho、Glx、GSH、Gly峰升 高,Cr峰降低,NAA峰消失,并见Ala峰;TE=144ms,显示Ala峰倒置。
MRS测得之代谢物
MRS测得之代谢物
乙酸盐 (Acetate [Ac] 1.92)
丁二酸盐 (琥珀酸盐 Succ 2.24 ppm)
厌氧酸(1.5 ppm) 天门冬氨酸( Asp 2.65,2.82 ppm) 丝氨酸(Ser 3.83, 3.94, 3.98 ppm)
MRS测得之代谢物
丙酮酸盐(Py 2.36 ppm,见于寄生虫 囊肿) r-氨酪酸 (r-氨基丁酸 GABA 多峰: 1.89, 2.28, 3.01, 选择性GABA测量: 多峰中心为3.01) 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Val,Leu,I-Leu 0.95-1.05与MM重叠, 2.26与GABA重叠,3.6与MI重叠,见于 脑脓肿)
MRS测得之代谢物
甘氨酸(Gly 3.56 ppm) 脂质 (Lip 1.3 ppm ,Lip 0.9 ppm) 乳酸 (Lac 1.33 ppm) 丙氨酸(Ala 1.47, 0.9 ppm) 大分子化合物(MM 5.4, 2.9, 2.25, 2.05, 1.4, 0.87 ppm) 谷胱甘肽 (GSH 约2.9,3.8 ppm)
脑膜瘤的含胆碱化合物(Cho)
脑部Cho峰主要源于胆碱、磷酸胆碱和甘 油磷酸胆碱、乙酰胆碱。 脑部肿瘤的Cho峰增高的原因:1,细胞 膜转换加速(肿瘤细胞破坏或增生加速) 2,高细胞密度,3,射线照射后。 脑膜瘤常显示Cho峰增高,其原因尚不甚 清楚;可能脑膜瘤能将磷脂酰胆碱,即卵 磷脂(MRS测不出者)转变为游离的胆碱 所致(MRS能测出者) 。
脑膜瘤的MRS表现
良性脑膜瘤 (I 级 ) 的 Cho/Cr=2.56+/-1.26, 非 良 性 脑 膜 瘤 的 Cho/Cr=7.85+/-3.23, 二 者有显著差别(p=0.0002)。 5例非良性脑膜瘤(非典型性脑膜瘤和乳 头型脑膜瘤)中,4例组织学检查发现坏 死灶者,均出现Lip峰。 5例出现Lac峰的病例中,2例为良性脑膜 瘤(I级) ,它们的MIB-I SI高于其他良性 脑膜瘤(I级) 者。
短TE MRS(TE=20-40ms)的 Lip和Lac峰
有Lac,无Lip时,Lac呈现为 1.27ppm,1.36ppm处双峰。
Lip,Lac同时存在, Lac为主时 1.3ppm处出现一双峰或一不齐、 不清或隐蔽的双峰,.9ppm处出 现一小峰。
只有Lip或Lip,Lac同时存在,, Lip为主时 1.3ppm处出现一单 峰,0.9ppm处出现一小峰。
脑膜瘤的丙氨酸峰(Ala)
丙氨酸为脑膜瘤的谷氨酸氧化能量代谢 变化的最终产物,故部分脑膜瘤(4079%)在1.47 ppm 处显示一代表Ala的双 峰。 在短TE MRS,代表Ala的双峰向上;长TE (135-144ms) MRS,代表Ala的双峰为 倒置,TE=270-288ms时仍为正峰。
脑膜瘤的乳酸峰(Lac)
脂质(-CH2 1.3ppm和-CH3 0.9ppm )
FLAIR MRS TE=144 MRS TE=35 胶母细胞瘤,短TE时,Lip 1.3 ppm 与Lac 1.33 ppm 重叠,显示为一 不规之双峰;长TE时, Lip 1.3 ppm不能显示,Lac 1.33 ppm 倒置, 证实确有Lac存在。低NAA峰、高Cho峰和高CNI 为胶母细胞瘤的特徵; TE不同,Cho等代谢物的峰高是不同的,故CNI等值也将不同。
脑膜瘤中II,III级者占1.4-11.1%,它们用 常规MRI、CT较难明确诊断。
脑膜瘤采用DWI、PWI、MRS的指征
脑外征象不肯定。 囊性脑膜瘤(坏死区?) 脑膜转移瘤可疑。 瘤周水肿严重。 青少年脑室内肿瘤。
质子磁共振波谱分 析测得之代谢物
MRS测得之代谢物
N-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2.04 ppm) 含胆碱的化合物 (Cho:3.22 ppm) 肌酸和磷酸肌酸 (Cr:N-CH3 3.0 ppm 和 N-CH2 3.9 ppm ) 谷氨酸/谷氨酰氨(Glu 2.2-2.4, Gln 3.6-3.8 [Glx]) 肌醇 (MI:3.27、3.52、3.61 ppm)
脑膜瘤的脂质峰(Lip 1.3和0.9ppm )
脂质的T2磁豫时间甚短,比MRS能测得的 其它主要代谢物短之甚多,故在某些肿 瘤用短TE MRS序列测得脂质峰的机会较 多,而用长TE MRS序列时则测得的机会 较少。 用短TE MRS序列时,脂质峰可与乳酸峰 和/或丙氨酸峰重叠,为确定后二者常需 用长TE MRS序列(TE=135-144ms)。
乳酸为无氧糖酵解的产物,正常脑组 织内含量很少,不能被MRS所测得。 Lac峰高低与Ki-67(MIB-1)染色指 数成正比。如脑膜细胞增殖较快, 相对缺血/缺氧后,发生无氧糖酵解, 产生乳酸,则出现Lac峰。
脑膜瘤的肌醇峰(MI)
肌醇为星形细胞的标记物,故脑膜瘤 无MI峰或MI峰甚低。 出现于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I峰常较 高,高于良性脑膜瘤者。 甘氨酸(Gly)峰位于3.56 ppm 脑膜 瘤Gly增多时,与MI峰增高相仿。
KP-1染色(X100)
HE染色显示上皮型脑膜瘤表现,KP-1染色显示部分肿瘤细胞染 成棕色,表示含有脂质。病理诊断为上皮型脑膜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