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26.《西门豹治邺》人教部编版
西门豹治邺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词语2、朗读课文。
能按顺序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复述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巧妙之处,并受到尊重科学、为老百姓办好事等方面的教育。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积极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继续学习运用“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及所蕴涵的感情”这一方法,巩固“从内容体会思想”的训练重点。
教学准备:文字材料的幻灯片a、学生调查报告b、主问题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交流调查情况,确定主题研究1、引出课题: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西门豹治邺》(板书:西门豹治邺)。
我们知道,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生接答)。
(板书: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面对这样的景象,他会怎么想?(生:这是怎么回事?生:为什么会这样呢?生:恩,这事得好好调查。
)……板书:于是,他立刻展开了调查。
昨天,大伙儿跟西门豹一起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都认真地填写了一份调查情况表。
这节课就先让我们一起看看你们的调查表,哪些同学想来展示呢(学生举手)2、展示报告,推动学生主动思维,主体参与因时间关系,咱们就选一份为例子,请同学们对照自己的调查表,看一看这位同学的调查表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你又有什么修改意见。
(放投影:学生调查情况表)学生小结: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及调查结论有:a、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B、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
C、有女儿又没钱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d、还有一个原因是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
(鼓励):你们读书真仔细。
那么,如果更简洁些,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生答:天灾人祸)(板书:天灾人祸)3、拓展思维,进行小结,确定主题。
看来同学们都已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门豹明白吗?(生答:明白了)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该怎么办呢我们做这样的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的官员,该官员也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他会怎么做(生:如果是贪官的话,会与巫婆、官绅一起骗老百姓的钱。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6、《西门豹治邺》(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6、《西门豹治邺》(教案)教学内容《西门豹治邺》是一篇描绘战国时期西门豹治理邺城的历史故事。
课文通过西门豹巧用智谋,解决邺城水患,展现了其深谋远虑、勤政爱民的执政风范。
故事不仅富有教育意义,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通过西门豹的形象,教育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并能够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西门豹的形象,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解决问题的品质,增强对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认识。
教学难点1. 理解西门豹治理邺城的策略及其背后的智慧。
2. 分析西门豹的形象特点,理解其在历史背景下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西门豹治邺》。
2. 西门豹治理邺城的历史背景资料。
3. 白板、白板笔。
4. 学生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西门豹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西门豹治理邺城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3. 精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西门豹治理邺城的策略及其智慧。
4. 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西门豹的形象特点,以及其在历史背景下的意义。
5. 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6. 情感教育:通过西门豹的形象,教育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解决问题,增强对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认识。
板书设计1. 《西门豹治邺》2. 主要内容:西门豹治理邺城的历史背景、策略及其智慧。
3. 西门豹的形象特点:勤于思考、善于解决问题、勤政爱民。
4. 教育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解决问题的品质,增强对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认识。
作业设计1. 朗读并复述《西门豹治邺》的故事。
2. 写一篇关于西门豹治理邺城的短文,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3. 设计一道关于西门豹治理邺城的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课堂点评

目录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第一课时)教学及点评 (2)活用词语由繁至简 (2)一、认识西门豹,了解事情概况 (2)二、运用四字词,概括故事大意 (4)三、提取关键词,概括主要情节 (10)四、借助表格,练习简要复述 (16)五、引出连环画,升华人物形象 (19)【总评】 (19)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第一课时)教学及点评活用词语由繁至简一、认识西门豹,了解事情概况师:今天,咱们学习一个历史故事,名字叫——生:西门豹治邺。
师:这个故事中有一个主要人物,那就是——生:西门豹师:“西门”是一个复姓,“豹”是他的名字。
读过这个故事的同学,高举你的小手。
(生举手)谁来说一说故事中的西门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西门豹给我留下了正义、勇敢的印象。
生:不迷信、尊重科学。
生:我感受到了西门豹的聪明。
生:我觉得他很关心爱护老百姓。
师:粗粗读就能对人物留下这样的印象,不简单。
其实西门豹的人物特点正是通过一件事情——生:治邺。
师:对,通过这样一件事情感受到的。
今天咱们就走进这个故事。
再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师:关于课题中的“治”,周老师给同学们几个选项,你们认为选择哪个意思,用手势告诉我。
(随机出示选项,生用手势指1)①治理②指安定或太平③惩办④医治⑤从事研究师:所以题目是什么意思?生:西门豹治理邺县。
师:对了,治理包含“整治、管理”的意思。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生:邺县。
师:他就成了邺县的——生:县令。
【点评:揭示课题板块语文含量很高。
一是结合题目解释了“西门”是复姓,二是有机渗透了查检字典选择义项的训练,三是帮助学生理解邺的所在地以及西门豹的职务。
请仔细读读学生对西门豹这个人物形象的讨论。
从发言中说明四年级学生通过初读课文,自己不仅可以读懂故事内容,而且对主要人物能够做出初步判断:西门豹“给我留下了正义、勇敢的形象”“不迷信、尊重科学”“聪明”“很关心爱护老百姓”。
这些评价都是正确的。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六课《西门豹治邺》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导语】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今河南安阳市北,河北临漳县西)那个地⽅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的官绅和巫婆勾结在⼀起危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并⼤⼒兴修⽔利,使邺地重⼜繁荣起来。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第⼆⼗六课《西门豹治邺》课⽂原⽂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
西门豹到了那个地⽅,看到⽥地荒芜,⼈烟稀少,就找了位⽼⼤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
⽼⼤爷说:“都是河神娶媳妇给闹的。
河神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个年轻漂亮的姑娘。
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把⽥地全淹了。
” 西门豹问:“这话是谁说的?” ⽼⼤爷说:“巫婆说的。
地⽅上的官绅每年出⾯给河神办喜事,硬逼着⽼百姓出钱。
每闹⼀次,他们要收⼏百万钱,办喜事只花⼆三⼗万,多下来的就跟巫婆分了。
” 西门豹问:“新娘是哪⼉来的?” ⽼⼤爷说:“哪家有年轻的⼥孩,巫婆就带着⼈到哪家去选。
有钱的⼈家花点⼉钱就过去了,没钱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孩被他们拉⾛。
到了河神娶媳妇那天,他们在漳河边放⼀条苇席,把⼥孩打扮好了,让她坐在苇席上,顺着⽔漂去。
苇席先还是浮着的,到了河中⼼就连⼥孩⼀起沉下去了。
有⼥孩的⼈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所以⼈⼝越来越少,这地⽅也越来越穷。
” 西门豹问:“那么漳河发过⼤⽔没有呢? ⽼⼤爷说:“没有发过。
倒是夏天⾬⽔少,年年⼲旱。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
下⼀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到了河神娶媳妇的⽇⼦,漳河边上站满了⽼百姓。
西门豹带着卫⼠,真的来了,巫婆和官绅急忙迎接。
那巫婆已经七⼗多岁了,背后跟着⼗来个穿着绸褂的⼥徒弟。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
西门豹⼀看,⼥孩满脸泪⽔。
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
⿇烦你去跟河神说⼀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天就送去。
”说完,他叫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优质课教案

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西门豹治邺》是国家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根据汉代史学家褚少孙补写的《史记•滑稽列传》中的相关章节改写的。
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路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歌颂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全文结构清晰,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三个情节环环相扣,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表现了西门豹的智慧,巫婆和官绅的奸诈。
【教学目标】1.认识“豹、芜、娶”等12个生字,会写“豹、魏、派”等13个生字,理解“田地荒芜、担心吊胆、磕头求饶”等词语。
2.通过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3.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4.品格培养目标:通过课堂学习环节、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师生互动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责任和诚信等品格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门豹是如何破除迷信的?通过西门豹言行的句子体会办法的巧妙。
难点:根据提醒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1.一生上台讲故事。
2.该生自评。
3.生生评价:从语速、声音、感情、仪态等方面进行评价。
【预设评价语:谢谢你们精彩的展示!刚才同学们倾听认真,点评中肯,这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品质,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一、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6课《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地方官,姓西门,名豹。
豹是本课的一个生字,看这是它古代的样子,左边部念豸,古书上说它的意思是张着大口的猛兽,右边的勺是形容猛兽的爪子,豹字的撇画较多写的时候应注意长短的不同。
(板书豹)好,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单学生对人物介绍已有了解,所以直接导入课题。
教搜豹的字意及写法,让学生能够感受字的演变。
二、检查预习1.检查词语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来看看这些词语会读吗?(1)两字词语排火车领读,全班跟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6 、西门豹治邺(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6、西门豹治邺(教案)教学内容《西门豹治邺》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6课《成语故事》单元的精读课文。
本文以生动的笔触,讲述了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的情况,设计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又繁荣起来。
本文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做主,为民除害的古代地方官形象。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豹、娶”等9个生字,会写“豹、娶”等13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带着问题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并能简要复述课文;积累“人烟稀少、荒无人烟”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感受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的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事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学难点1. 理解西门豹是如何一步步破除迷信,制服官绅和巫婆的。
2. 体会西门豹在破除迷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智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 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门豹吗?他是谁?有什么样的故事?2. 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西门豹的文章,看看他是如何治理邺地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 学生细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理解西门豹是如何一步步破除迷信,制服官绅和巫婆的。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西门豹的智慧和勇气。
四、总结提升,情感教育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西门豹的形象特点。
2. 学生谈感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26.《西门豹治邺》人教(部编版)

26.《西门豹治邺》课堂实录师生问好。
课前板书:26 西门豹治邺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是《西门豹治邺》。
孩子们,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古代战国时期,有位地方官,他的名字就叫西门豹。
(PPT:出示课题)他虽然官职不大,却被后人一直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
拿起你的课文,听老师来读课文。
一边听,一边用笔把你读不准的字音标在课文上。
师范读全文。
师:读不好的字音都标好了吗?生:标好了。
师:那下面请你自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开始吧。
生自由读文,师巡视。
师:我看到好多同学都已经读完课文了,字音读准了吗?读准了我可要考考你了,看看这几组词,你能读对吗?(PPT:天地荒芜人烟稀少娶媳妇旱灾老百姓眼睁睁巫婆扑腾官绅跪下渠道收成)指名分组读课文。
师:真好,好极了,非常准确。
这几组词我看同学们都读得非常准,那这里有一个字“跪”(PPT:跪下),这个字比较难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看老师来写写这个字。
(范写,指导说):口的第一笔要往里收,足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右边的危,上小下大,竖撇要压过竖中线,最后的两笔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有勾,看清楚了吗?来,在你的作业纸上写写这个字。
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师:有的同学写好了,那你就把笔放下。
师:我看到同学们写字都非常认真,那我们这些字的读音都读好了,难写的字也解决了,那你们能不能用我出示的这几组词,来说说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儿?你来——生:课文说的是战国的时候魏王派西门豹来管理漳河边上的邺,西门豹来到漳河边,看到这里天地荒芜,人烟稀少,西门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找一个老大爷问,每年巫婆都来给河伯找媳妇,西门豹说,也来送送新娘,结果,他那天带来好几个卫士,西门豹说新娘不漂亮,于是就把巫婆扔下了漳河。
从此以后再也不给河伯娶新娘了。
师:他用上老师给的这些词,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表述得清楚不清楚?生:清楚。
师:的确是这样。
西门豹来到了邺县,发现这里天地荒芜,人烟稀少,于是他就展开了调查,他向一位老大爷提了四个问题,那你赶快找一找,提了哪四个问题?老大爷是怎么回答的?生在文中找答案。
26西门豹治邺 课堂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四上26西门豹治邺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情节,学会简要复述;2、通过标题法增强概括能力;3、感受人物品质与性格,体会语言的话外之音。
教学重点合作探究,运用标题法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人物品质与性格,学习听懂话外之音。
教学过程一、从情节入手,整体感知1. 自由读故事,抓住主要内容师:同学们,请大家自由阅读这个故事。
读完后,试着说说:今天我读到了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学生自由阅读后)生:我觉得是一个关于西门豹的故事。
师:嗯,不错。
还有其他想法吗?生:我认为是关于西门豹治理邺县的故事。
生:老师,我觉得这是一个惩恶扬善的故事。
师:很好!你们都抓住了故事的重点。
这个故事确实包含了西门豹、治理邺县和惩恶扬善这些元素。
实际上,这个主要内容是由几个小故事组成的。
我们接下来就来探索一下这些小故事。
2. 识别印象深刻的情节师:在这个故事中,哪个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呢?(学生思考片刻)生:老师,我印象最深的是西门豹把巫婆扔到河里的部分。
师:很好!为什么这部分给你印象最深呢?生:因为这部分很惊险,也很解气。
师:没错,这确实是一个很戏剧性的场景。
还有其他同学想分享吗?生:我觉得西门豹惩罚官绅的部分也很印象深刻。
师:你们说的这些印象深刻的部分,其实就是故事中的重要情节。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这些情节。
3. 定位核心情节师:刚才有同学提到把巫婆扔进河里的情节。
这个情节在文中的哪里呢?大家翻翻课本,找一找。
(学生翻阅课本)生:老师,我找到了,是在第10到14自然段。
师:非常棒!你找得很准确。
这个情节确实是故事的核心和关键部分。
现在,谁能给这个情节取个简短的名字?生:可以叫"惩治巫婆"。
师:很好!"惩治巫婆"这个名字概括得很到位。
大家注意,这个"惩治巫婆"的情节,其实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
在整个《西门豹治邺》的大故事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小故事或情节呢?4. 梳理故事结构生:还有调查情况的部分。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26.《西门豹治邺》人教(部编版)

26.《西门豹治邺》课堂实录师生问好。
课前板书:26 西门豹治邺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是《西门豹治邺》。
孩子们,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古代战国时期,有位地方官,他的名字就叫西门豹。
(PPT:出示课题)他虽然官职不大,却被后人一直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
拿起你的课文,听老师来读课文。
一边听,一边用笔把你读不准的字音标在课文上。
师范读全文。
师:读不好的字音都标好了吗?生:标好了。
师:那下面请你自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开始吧。
生自由读文,师巡视。
师:我看到好多同学都已经读完课文了,字音读准了吗?读准了我可要考考你了,看看这几组词,你能读对吗?(PPT:天地荒芜人烟稀少娶媳妇旱灾老百姓眼睁睁巫婆扑腾官绅跪下渠道收成)指名分组读课文。
师:真好,好极了,非常准确。
这几组词我看同学们都读得非常准,那这里有一个字“跪”(PPT:跪下),这个字比较难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看老师来写写这个字。
(范写,指导说):口的第一笔要往里收,足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右边的危,上小下大,竖撇要压过竖中线,最后的两笔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有勾,看清楚了吗?来,在你的作业纸上写写这个字。
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师:有的同学写好了,那你就把笔放下。
师:我看到同学们写字都非常认真,那我们这些字的读音都读好了,难写的字也解决了,那你们能不能用我出示的这几组词,来说说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儿?你来——生:课文说的是战国的时候魏王派西门豹来管理漳河边上的邺,西门豹来到漳河边,看到这里天地荒芜,人烟稀少,西门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找一个老大爷问,每年巫婆都来给河伯找媳妇,西门豹说,也来送送新娘,结果,他那天带来好几个卫士,西门豹说新娘不漂亮,于是就把巫婆扔下了漳河。
从此以后再也不给河伯娶新娘了。
师:他用上老师给的这些词,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表述得清楚不清楚?生:清楚。
师:的确是这样。
西门豹来到了邺县,发现这里天地荒芜,人烟稀少,于是他就展开了调查,他向一位老大爷提了四个问题,那你赶快找一找,提了哪四个问题?老大爷是怎么回答的?生在文中找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六课《西门豹治邺》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篇一】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十六課《西門豹治鄴》課文原文戰國時期,魏國的國君派西門豹去管理漳河邊上的鄴縣。
西門豹到了那個地方,看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爺來,問他是怎麼回事。
老大爺說:“都是河神娶媳婦給鬧的。
河神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
要不給他送去,漳河就要發大水,把田地全淹了。
”西門豹問:“這話是誰說的?”老大爺說:“巫婆說的。
地方上的官紳每年出面給河神辦喜事,硬逼著老百姓出錢。
每鬧一次,他們要收幾百萬錢,辦喜事只花二三十萬,多下來的就跟巫婆分了。
”西門豹問:“新娘是哪兒來的?”老大爺說:“哪家有年輕的女孩,巫婆就帶著人到哪家去選。
有錢的人家花點兒錢就過去了,沒錢的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女孩被他們拉走。
到了河神娶媳婦那天,他們在漳河邊放一條葦席,把女孩打扮好了,讓她坐在葦席上,順著水漂去。
葦席先還是浮著的,到了河中心就連女孩一起沉下去了。
有女孩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所以人口越來越少,這地方也越來越窮。
”西門豹問:“那麼漳河發過大水沒有呢?老大爺說:“沒有發過。
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乾旱。
”西門豹說:“這樣說來,河神還真靈啊。
下一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
到了河神娶媳婦的日子,漳河邊上站滿了老百姓。
西門豹帶著衛士,真的來了,巫婆和官紳急忙迎接。
那巫婆已經七十多歲了,背後跟著十來個穿著綢褂的女徒弟。
西門豹說:“把新娘領來讓我看看。
”巫婆叫徒弟把那個打扮好的姑娘領了來。
西門豹一看,女孩滿臉淚水。
他回過頭來對巫婆說:“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神不會滿意的。
麻煩你去跟河神說一聲,說我要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
”說完,他叫衛士架起巫婆,把她投進了漳河。
巫婆在河裏撲騰了幾下就沉下去了。
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的頭子說:“巫婆怎麼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
”說完,又叫衛士把官紳的頭子投進了漳河。
西門豹面對著漳河站了很久。
那些官紳都提心吊膽,大氣也不敢出,西門豹回過頭來,看著他們說:“怎麼還不回來,請你們去催催吧!”說著又要叫衛士把他們扔下漳河去。
【2019最新】四年级上册:26 西门豹治邺教学实录-优质课课堂实录-部编人教版

4、指导朗读
师:假如你就是当时的西门豹,你会怎样对他们说?我们先看与巫婆的对话。(出示句子)
生:西门豹不满意地说:“。。。。。。”
生:。。。。。。
(再出示其他句子,小组商量读)
师:通过同学加的这么词, 丁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聪明幽默机智的西门豹正在那惩治恶人呢。现在我们来合作读读这几句话,丁老师读旁白,你们就是一个个西门豹大人。
(生表演)
师:西门豹为何不立刻放他们,还要再等一会儿呢?
生:他想让他们得到深刻教训,让百姓明白 这是迷信。
师:这时怎么就叫他们起来不再等等呢?
生:他们已经知错了。
师:我们看下西门豹的前三段话中都出现了一个客气的词,对那些恶人怎么那么客气啊?
生:他是故意的,想让巫婆和官绅不好拒绝。
师: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通过这次送新娘,你觉得西门豹是怎样的人?
师:西门豹真会演戏!
生:。。。。。。
(3)生: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
师:可以看出西门豹是个怎么样的人?
生:幽默机智。
(4)生: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师:西门豹在什么情况下说“好吧,再等一会儿。”
生:官绅一个个。。。。。。
师:真是害怕极了,假如你是那些官绅,你会怎么磕头求饶啊?
5、学习第15段
师:通过西门豹送新娘这件事,老百姓明白了什么?齐读本段,谁来说?
生:老百姓明白了河伯是骗人的。
生:。。。。。。
师:真厉害,现在就让我们回到20xx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你就是漳河边上的一名普通百姓,你师:现在人祸解决了,那天灾呢?(出示段落齐读)
生: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西门豹治邺》教案和板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西门豹治邺》教案和板书设计26 西门豹治邺教学目标:1.会认“芜、巫”等12个生字,会写“豹、魏”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管理、人烟、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磕头求饶”等词语。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借助文本,多角度地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巧妙所在。
4.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借助文本,多角度地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巧妙所在。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围绕人物,理清思路1、读题质疑:围绕课题,你想知道什么?2、自读课文:课文围绕人物,重点写了什么?(自读课文要到位,要求能把课文读正确。
)3、理清思路:课文哪一部分写惩治恶人?哪一部分是起因?哪一部分是结果?二、创设情景,自读研究1、创情景:老师扮西门豹,你们就是我的谋士,咱们就要分头调查。
2、定组名:讨论调查小组的名称。
3、明要求:(1)你们想调查什么?交流,提示。
(2)阅读课文前半部分,讨论并填表。
(3)小组调查报告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三、汇报交流,点拨展开1、帮助释疑:你们在调查和写报告过程中碰到了什么困难?重点理解“闹”:都是河神娶媳妇给闹的。
(造成)他们每闹一次都要收几百万。
(举办)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发生)2、交流报告:(重点交流调查结果)四、小结提升,设悬延伸1、通过调查,你们有什么想法?2、大家说,“我”下一步该怎么办?这几句话?谁来学西门豹?你觉得他的朗读怎样?为什么?(朗读引导:三个“不”读得坚决,“麻烦”、“漂亮”等词语得稍客气又含有命令口气。
)教师评价:你们抓住了西门豹的语言读出了话外之音,读懂了西门豹惩治办法的巧妙,真不错!5、迁移:像这样,西门豹巧妙的话还有很多。
你们读懂了吗?学生交流随机出示另两次语言:“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官绅头子)“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官绅)(1)逐句朗读,体会心情,为什么这样读?(随机理解人物的动作和神态)(2)比较西门豹的两次语言,你发现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来?A、“麻烦”到“请”,从有商量的口吻到命令的口气,重话轻说,轻话重说,巧妙之一。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6.西门豹治邺优秀教学案例

4.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课内外的相关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邺城的图片和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西门豹治理邺城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梗概,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1.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通过问题链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自主地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澄清思路,引导学生正确地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6.西门豹治邺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西门豹治理邺城的故事,展现了西门豹的聪明才智、敢于担当和为民除害的精神风貌。课文通过具体事例,体现了西门豹治理邺城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他对于百姓的关爱和对于社会的责任感。
3.小组合作:教师设计了小组讨论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和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了小组合作的效果和质量。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6.西门豹治邺》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6.西门豹治邺》人教(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26. 西门豹治邺》是一篇描写古代治理故事的课文。
本课主要讲述了西门豹在邺地任县令时,通过了解,发现那里年年遭受旱灾,原因是官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
西门豹依靠智慧,设计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使邺地重获生机。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古代故事有一定的兴趣,但对于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式可能会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引导学生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增强学生对社会贡献者的敬仰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式。
2.难点:深入理解西门豹的智慧和勇气,感受对社会贡献者的敬仰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治理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勾画出关键词语和句式。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5.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对社会贡献者的敬仰之情。
7.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阅读相关故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课文主题。
四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26.西门豹治邺》教案 课堂实录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6.西门豹治邺》教案课堂实录直接导入同学们好,你好,请坐。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第26课——《西门豹治邺》。
二、复述情节【出示填空】好,大家还记得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谁来回忆一下。
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候,西门豹治理邺县时,破除了河神娶媳妇的迷信,惩治了巫婆和官绅的同时,并兴修水利、造福百姓的事。
【出示判断题】那我想问一下同学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复述课文内容一样吗?不一样。
对呀,它们是不一样的,那请问两者有什么区别呢?概括文章它就是比较简短,把主要内容,就是每个部分都是一样的,讲的都是一样的。
复述课文的话就是把主要内容给写的很详细, 把该省略的省略掉,也就是说概括文章比较简短,复述课文比较长一些,同意她的说法吗?同意。
但是刚才她说每部分一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每部分一样。
其实我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意思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时候,把文章里边的各个部分的段落、大意或者是他们的小标题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你是不是想这么说、这么表达,结果最后表达出来的是每个地方是一样的,这就不妥了哈。
所以我们在表述的时候不要着着急啊,通常嘴巴会转得比脑子快啊,所以呢我们要稳, 不急啊。
【出示课后填空】那么谁来试着完成填空?复述一下课文。
蔡云西。
这个怎么写?这其实是我们的课后练习题,对不对?第一个空是调查民情。
然后呢?第二个是惩治巫婆、官绅头子。
那你能就这个来复述一下课文吗?第三个就是兴修水利了。
生沉默。
那请问刚才你说的是官绅头子,那其他官绅没有惩治吗?有。
所以我们应该把头子两个字去掉就更妥点。
那你能看着这个来复述一下课文吗?魏国国君太西门豹去治理邺县,西门豹到达邺县,他先是调查民情,得知邺县……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原因是有天灾、人祸。
天灾指的就是什么呀?【板书:天灾人祸】天灾指的是夏天雨水少,年年干旱。
人祸是当地的官绅,还有巫婆。
干嘛呀?闹出了河神娶媳妇的迷信。
到了河神娶媳妇的日子,这个西门豹豹也来到了漳河边上。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教学资源包-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精品】.doc

2019新版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教学资源包,包括相关资料说课稿课堂实录教案1教案2类文《西门豹治邺》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弄明白邺这个地方越来越穷的原因,读好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重点找出邺这个地方贫穷的原因,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基本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揭题: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
2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西门豹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了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起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根据预习要求,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四、朗读课文1想一想哪些内容讲的是事情的起因,哪些内容是经过,哪些内容是结果。
2学生讨论交流。
3统一看法。
起因(1-9自然段),经过(10-15自然段),结果(16自然段)。
五、学习1-9自然段1问题: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以后是怎样“摸清底细”的?读后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四次问答的内容。
2在学生自读、讨论及教师点拨的基础上,概括出西门豹四次发问的主要内容:(1)了解原因。
(2)了解作恶的坏人及其头目。
(3)了解受害者。
(4)了解漳河的情况。
3分角色朗读四次对话。
4引导学生探究。
(1)从哪里可以看出西门豹已“摸清底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2)西门豹说“河伯还真灵啊”,你认为他真这么想吗?为什么?(3)西门豹说“我也去送送新娘”,他真的是去“送”新娘吗?六、课堂练习1熟读课文。
2记忆、书写生字词。
2019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教学资源包-教案-说课稿-课堂实录

2019新版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教学资源包,包括相关资料说课稿课堂实录教案1教案2类文《西门豹治邺》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弄明白邺这个地方越来越穷的原因,读好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重点找出邺这个地方贫穷的原因,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基本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揭题: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
2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西门豹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了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起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根据预习要求,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四、朗读课文1想一想哪些内容讲的是事情的起因,哪些内容是经过,哪些内容是结果。
2学生讨论交流。
3统一看法。
起因(1-9自然段),经过(10-15自然段),结果(16自然段)。
五、学习1-9自然段1问题: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以后是怎样“摸清底细”的?读后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四次问答的内容。
2在学生自读、讨论及教师点拨的基础上,概括出西门豹四次发问的主要内容:(1)了解原因。
(2)了解作恶的坏人及其头目。
(3)了解受害者。
(4)了解漳河的情况。
3分角色朗读四次对话。
4引导学生探究。
(1)从哪里可以看出西门豹已“摸清底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2)西门豹说“河伯还真灵啊”,你认为他真这么想吗?为什么?(3)西门豹说“我也去送送新娘”,他真的是去“送”新娘吗?六、课堂练习1熟读课文。
2记忆、书写生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西门豹治邺》课堂实录
师生问好。
课前板书:26 西门豹治邺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是《西门豹治邺》。
孩子们,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古代战国时期,有位地方官,他的名字就叫西门豹。
(PPT:出示课题)他虽然官职不大,却被后人一直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
拿起你的课文,听老师来读课文。
一边听,一边用笔把你读不准的字音标在课文上。
师范读全文。
师:读不好的字音都标好了吗?
生:标好了。
师:那下面请你自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开始吧。
生自由读文,师巡视。
师:我看到好多同学都已经读完课文了,字音读准了吗?读准了我可要考考你了,看看这几组词,你能读对吗?(PPT:天地荒芜人烟稀少娶媳妇旱灾
老百姓眼睁睁巫婆扑腾
官绅跪下渠道收成)
指名分组读课文。
师:真好,好极了,非常准确。
这几组词我看同学们都读得非常准,那这里有一个字“跪”(PPT:
跪下),这个字比较难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看老师来写写这个字。
(范写,指导说):口的第一笔要往里收,足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右边的危,上小下大,竖撇要压过竖中线,最后的两笔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有勾,看清楚了吗?来,在你的作业纸上写写这个字。
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师:有的同学写好了,那你就把笔放下。
师:我看到同学们写字都非常认真,那我们这些字的读音都读好了,难写的字也解决了,那你们能不能用我出示的这几组词,来说说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儿?你来——
生:课文说的是战国的时候魏王派西门豹来管理漳河边上的邺,西门豹来到漳河边,看到这里天地荒芜,人烟稀少,西门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找一个老大爷问,每年巫婆都来给河伯找媳妇,西门豹说,也来送送新娘,结果,他那天带来好几个卫士,西门豹说新娘不漂亮,于是就把巫婆扔下了漳河。
从此以后再也不给河伯娶新娘了。
师:他用上老师给的这些词,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表述得清楚不清楚?
生:清楚。
师:的确是这样。
西门豹来到了邺县,发现这里天地荒芜,人烟稀少,于是他就展开了调查,他向一位老大爷提了四个问题,那你赶快找一找,提了哪四个问题?老大爷是怎么回答的?
生在文中找答案。
师板书:调查
师:找到了吗?那好,现在我想来当当西门豹,你们来当当老大爷,行吗?注意哦,老大爷说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语气啊?什么样的语调,什么样的动作,什么样的表情呢?这位老大爷,邺县这里天地荒芜,人烟稀少,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生:老大爷说,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河伯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
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
师:是吗?这话是谁说的?
生:巫婆说的。
地方上的官绅每年出面给河伯办喜事,硬逼着老百姓出钱。
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办喜事只花二三十万,多下来的就跟巫婆分了。
师:那新娘是哪儿来的?
生: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子,巫婆就带着人到哪家去选。
有钱的人家花点儿钱就过去了,没钱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儿被他们拉走。
到了河伯娶媳妇那天,他们在漳河边上放一条苇席,把女孩儿打扮好了,让她坐在苇席上,顺着水漂去。
苇席先还是浮着的,到了河中心就连女孩儿一起沉下去了。
有女孩儿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所以人口越来越少,这地方也越来越穷。
师:那么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
生:没有发过。
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师:你瞧瞧,西门豹这一问接着一问,问得可真够——怎么样啊?
生:问得可真够仔细。
师:真够仔细,真够——
生:真够详细。
师:真够详细,真够细致啊。
那经过了这一位位老大爷的回答,我现在可明白了,为什么邺这个地方越老越穷,你们明白了吗?
PPT:我知道邺这个地方越来越穷的原因了:
原因一:原因二:
师:明白了。
那谁能说说?
生:是因为巫婆说要给河伯娶媳妇,所以这地方越来越穷了。
师:这是原因之一。
板书:细致
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还有一个原因是每年巫婆都要每家给河伯娶媳妇出好多钱。
师:还是为了给河伯娶媳妇。
还有吗?
生:每年夏天都闹旱灾,收成不好。
所以越来越穷了。
师:是啊,你看看邺这个地方,人祸加上天灾,它能不穷吗?这人祸要大于天灾,怎么能不穷啊。
PPT:原因一:人祸
原因二:天灾
孩子们,此时此刻,我们明白了原因,明白了真相,你最想干的一件事是什么?告诉我。
生:我想除掉巫婆。
师:你们想吗?可是你们看看那西门豹,他却——不紧不慢地说,
“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
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这是怎么回事啊?
生:其实他心里已经想好办法了,所以他会跟老大爷这样说
师:他其实并不是真的要去送新娘。
已经想好了办法。
你看看,这西门豹此时此刻已经摸清了底细,心里早就有数了,可是还是不动声色说,河伯还真灵啊。
下一回他娶媳妇,并且要亲自去送送新娘。
你们说这西门豹怎么样?挺有——
生:挺有智慧的。
师:挺有智慧,真聪明。
好戏开始了,这西门豹是如何用他的智慧巧妙地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请你读一读下文,找一找体现西门豹巧妙解决问题的句子,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开始吧,把你找到的句子画下来。
生默读圈画,师板书:机智
师:有的同学已经画好了,也把自己的感受写好了。
很多同学都已经写好了,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来,孩子们咱们来交流一下好吗?说说你画了哪句话,把你画的那句话读给大家听听,来,你来。
生: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还有,“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
师: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发现西门豹很聪明。
师:聪明在哪?
生:把姑娘给救了。
师:同时还把——
生:巫婆给除掉了。
师:是的,把巫婆给惩治了。
很好,孩子,能把你的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来,就读这一句。
PPT: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生读西门豹的话。
师:还有想读的吗?
生2读。
师:孩子,别急着做。
我听出来了,你把这三个不字读得很重,为什么这样读?
PPT:不字变红。
能说说吗?我提示你一下,这个姑娘是真的不漂亮吗?
生:这个姑娘很漂亮,西门豹是想找个借口把这个姑娘救了。
师:找个借口把姑娘救了,可是还不能让谁听出来?
生:不让巫婆听出来。
师:所以西门豹在说这番话时就要很——
生:很坚定。
师: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坚定,读出他的成竹在胸。
一起来,他回去头来对巫婆说。
生接读。
师:刚才这个同学他抓住了西门豹的语言来体会西门豹想办法的巧妙,其实,在这段文字里,还有西门豹的动作,也能看出他的巧妙来。
我们来看看这几句话,你自己先读一读。
PPT: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说完,他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看看我变红的这几个字,它们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吗?来,你来说。
生:第一个他叫把巫婆扔进漳河,第二个它看没有动静,又叫把官绅的头子扔进漳河。
最后他又想把其他的官绅扔进漳河。
师:你说又想把,你从哪个字看出他是想把其他的官绅扔进漳河?
生:我从要字。
师:一个要字。
前面两句说的是西门豹说完就叫卫士把——巫婆和官绅扔进了漳河,那这一句是——想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你们说,扔了吗?
师:他是真想扔吗?为什么不扔呢?
生:不扔是有原因的,因为那些官绅……
师:你看,扔下去的都是什么人?
生:巫婆和官绅的头子。
生:巫婆想的馊主意。
师:他们是这件事的罪魁祸首。
其他人是——
生:其他是帮凶。
他们也是无辜的。
不应该扔进河里。
师:他们不是无辜的,他们是帮凶,但是他们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还是会变好。
你能不能联系下文来看看,他们还能变好。
生:我从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都不敢出。
说明他们能改过。
已经知道自己错了。
师: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西门豹已经起到了惩罚他们的作用。
同时,你再看看下文,老百姓们呢?你来说。
生: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熄妇,漳河也没有发大水。
师:是啊,通过这件事,西门豹不仅惩治了官绅,还让老百姓们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骗人的。
同时也破除了老百姓心中的那份迷信。
你看,一举两得。
西门豹用他的机智,巧妙地解决了人祸这个重大的难题。
那么天灾的问题怎么解决呢?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告诉了我们,这个问题我们留到下节课再来解决,好吗?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