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初中化学第6单元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第6单元复习教案
一、复习目标:
1. 复习本单元重点概念:化学键、分子、离子、离子键、共价键等。
2. 复习本单元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
3. 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二、复习内容:
1. 化学键的概念及种类
2. 分子和分子的性质
3. 离子和离子键的形成
4. 共价键的形成及性质
三、复习方法:
1. 常规复习:通过课堂讲解、习题训练等方式对本单元知识点进行复习;
2. 实验复习: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等方式对实验内容进行复习;
3. 综合复习:通过综合性的习题训练或小组讨论等方式对本单元知识点进行综合复习。
四、复习习题:
1. 如何区分离子键和共价键?
2. 请描述一下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3. 请解释一下离子的性质?
4. 用实验方法证明氯气分子分子式为Cl₂。
5. 请问在氯化钠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是如何形成的?
五、总结反思:
通过本节课程的复习,学生应该能够明确化学键的概念及种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对于分子、离子的性质和形成过程也应该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复习中,学生需要注意实验操作及实验结果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现象。
整理好课堂讲义及笔记,有意识地回顾课程中的知识点,并及时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复习,从而提高课程整体理解和掌握水平。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初中化学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初中化学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
二、教学重点
1.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作用。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
三、教学难点
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
四、教学内容
1.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作用。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则。
五、教学准备
1. 教师备课内容。
2. 教学教具:黑板、彩色粉笔。
3. 学生学习资料。
六、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化学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习: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平衡原则。
3. 实践:让学生进行练习,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4. 拓展:引导学生探讨化学方程式的一些衍生问题,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
5. 总结: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认识。
七、课后作业
1. 完成练习题。
2. 复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平衡原则。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需要通过更多的引入实践实验和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
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三、课堂检测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对本章知识有个系统的掌握。
五、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学思练练习题。
板书设计: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单质
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过程、策略):
一、引入新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对碳单质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都有一定的认识,希望同学们通过本堂复习课的学习,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二、讲解新课
一、碳的单质及碳的化学性质
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药品: 2.原理:3.装置: 4. 二氧化碳的收集:
教学重点
1.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
教学难点
1.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2.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及方法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
归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比学习法。
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
课时数
1课时
课堂教学实施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
初中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授课周次
授课时间
课题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学会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装置,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方法3.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复习教学案教案
第六单元复习教学案主备人:审核人:一、考点梳理1、碳单质有和,其中金刚石是的固体,常常用于。
而石墨是的固体,常常用于。
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都是碳元素,那么,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如此差异的原因是:。
2、木炭和活性炭具有性,此性质是它们的性质,与它们的结构有关,其中的吸附能力较大。
3、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但是在高温下,碳能够与很多物质反应。
4、碳在点燃条件下,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体现性。
氧气充足时生成,氧气不充足时生成。
5、碳还具有性,在较高温度下不但能与氧化铜反应:而且还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
6、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与制相同,可以用收集气体。
其反应原理是。
如何验满呢?,验满的原理是,因此,可以利用此性质用来,此处还利用哪条物理性质;又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呢?,盛放氢氧化钙的试剂瓶的内壁上常有一层白色物质如何除去?。
7、一氧化碳是一种色味的,其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8、在点燃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具有性,火焰呈色,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点燃前必须。
还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说明一氧化碳具有性。
9、煤气使人中毒的原因是。
二、经典例题1、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白色沉淀完全溶解。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易溶)。
当二氧化碳持续不断的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时,沉淀质量的变化符合图中的()2、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最多可得到沉淀a g,若相同质量的CO2,经过CO2→CO→CO2的一系列的变化后(假设无损耗),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最多生得到沉淀b g ,则A与B的关系为()A.a = b B.3a = b C.a = 2b D.2a = b3、有A、B、C、D、E五种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已知:C是一种金属,气体D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气体有毒,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写出这五种物质的化学式:A.B.C.D.E.______三、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A.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时不包括该气体B.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C.在蔬菜大棚中,适量补充CO2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D.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2、防毒面具滤毒罐内盛放的物质是()A.石墨B.活性炭C.焦炭D.生石灰3、符合右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③说明CO得氧后的产物是CO2④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A.①②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4、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1)哪几项反应中盐酸有剩余_______;(2)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_;(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碳的氧化物 复习 教案
汇报课教案第六单元碳的氧化物第六单元碳的氧化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能熟练的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熟练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并会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过程与方法:利用对比、归纳,将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系统,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态度观:学会辩证的看待事物,全面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在传播“低碳”理念的同时,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温室效应,教育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的书写本单元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一: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二氧化碳无色气体无味比空气大能溶于水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操作现象与结论现象:下面的蜡烛 先灭 ,上面的蜡烛 后灭 、 结论:二氧化碳不 燃烧 ,也不 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现象:紫色石蕊溶液 变红 、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CO 2+H 2OH 2CO 3现象: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 2CaCO 3↓+H 2O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实验原理 CaCO 3+2HCl CaCl 2+CO 2↑+H 2O 。
(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固体+液体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检验方法通入 澄清石灰水 若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是二氧化碳。
反应的方程式是: CO 2+Ca(OH)2CaCO 3↓+H 2O 。
(4)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接近 集气瓶口 ,如果 木条熄灭 ,证明已满。
4.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1)用途 ①用于灭火。
②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用于制冷剂、人工降雨。
③参与光合作用,作气体肥料。
④作化工原料。
(2)对环境的影响:易引起 温室效应 ,使全球气候变暖。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第六单元知识较为零散,学生多数反映易学难记,针对此特点,本次单元复习着重在于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在回忆碳及碳的氧化物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同时,将各物质之间的转化来一次整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复习过程中得到较好的提升;另外针对本单元要求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及用途之间的联系,设置了对应的练习让学生加深认识;最后要求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解答一些其它题型。
二、教学目标1、在认识碳及碳的氧化物的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掌握碳及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2、能够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联系;3、从实际例题出发,进一步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相关内容。
三、重点难点1、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2、碳及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3、物质结构与性质和用途之间的联系;4、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四、教学过程晰起来深认识,请各位同学在学学生思考并完成对应练习。
)长颈漏斗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下点,给大家练练手。
管压出,无法收集气体。
六、教学反思在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技能之后,本单元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
在《课程标准》中,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分散提出的,而本单元根据全书体系结构的设计,采取了集中编排、集中处理的方式,因此很多学生一下子之间感觉较难适应,觉得知识点零散而凌乱,很难形成一个有效的、有序的知识系统,因此本次复习课将重点放在第一部分,即碳和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上面,通过回忆碳及碳的氧化物的化学知识,从而将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明确起来,让学生会加深理解从而加深记忆,这应该说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后半部分的练习设计也是经过精心的挑选,较好的将未提到的知识点概括到一起,给学生一个综合练习的机会,再次将重难点消化掉。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复习课教案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全面复习碳和碳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①掌握碳、CO、CO2性质和用途,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与分析。
②掌握实验室制取CO2所用的药品、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检验和验满的方法,并初步说明所用的试剂、装置、收集方法的原因。
③建立以CO2为中心的化学反应网。
2.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并通过示例讲解,练习反馈让学生再次感受、体验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本单元一些规律性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是有规可循。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 ⑴建立以CO2为中心的化学反应网。
⑵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知识。
2、难点: ⑴如何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课的讨论、练习等活动。
⑵探究实验室制取CO2.装置的选择与连接。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复习方式:猜词语游戏事先准备好词语卡片:金刚石、石墨、C60两人一组:一人背对卡片,一人面对卡片,利用三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进行词语解释,猜测。
另选一名学生将性质和对应的用途整理成板书小结:为什么它们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二)复习碳的化学性质教师和一名学生进行猜词语游戏来复习碳的三个化学性质,一名学生板书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2、可燃性(学生上黑板书写化学方程式)3、还原性(学生上黑板书写化学方程式)(三)复习碳的氧化物(CO2和CO)选两名学生进行猜词语游戏,教师板书并进行补充(四)复习二氧化碳的制取课件展示: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1)发生装置: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__________ 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记住常见的碳单质、性质、用途2、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用途3、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污染知识要点: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O2点燃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3、还原性:C+2CuO 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初中化学_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生:分组讨论,学生展示师:我们学习了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并认识了碳酸钙和碳酸等含碳物质的性质。
我们来看看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师:给出学习提纲,让学生依据提纲内容复习课本中的基础知识。
学生分组提问,并扮演展示:复习活动一:1.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和石墨化学式,它们物理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列举石墨的三条物理性质?(2)有吸附性的有哪些?谁的吸附性更强?吸附性属于物质哪方面性质?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不同,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单质碳有哪三条化学性质?可以简记为7个字:、和。
(2)碳的燃烧有几种情况?你能写出几个化学方程讨论方案学生用心聆听分组提问,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案。
回答问题:能否说二氧化碳有酸性?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抢答问题小组讨论式?(3)碳的还原性实验中,为什么在酒精灯上面加上网罩,有什么作用?试着写出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根据生成物说出反应的现象。
生:每小组选一位同学,板演展示记忆结果。
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学生纠错并给出学生建议。
给出学生下一步的目标,将重要实验再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
生:分组完成学习任务,展示学习情况。
复习活动二:碳的氧化物有哪些?它们的化学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3.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有哪些?各小组各抒己见,比赛准备时间:2分钟。
学生板演化学方程式学生分组讨论认真思考完成习题表扬积极的学生A.猛击后用大量水冲洗B.用大量的水浸泡C.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后用水冲洗D.用热的纯碱溶液冲5.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C.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 D .清的石灰水振荡6.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B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毒性C .木炭、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D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7.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⑵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 收集装置是 ;⑶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装置是 和 。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初中化学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初中化学教学目标:1. 巩固第六单元所学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1. 气体的性质:气体的溶解性、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扩散现象。
2. 气体的制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气体的收集和检验:气体的收集方法、气体的检验方法。
4. 气体的净化和干燥:气体的净化方法、气体的干燥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气体的重要性质,引导学生回顾气体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扩散现象。
2. 提问: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制取气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知识回顾(15分钟)1. 气体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2. 气体检验方法:燃烧法、颜色变化法、澄清石灰水法等。
3. 气体净化方法:吸附法、洗气法等。
4. 气体干燥方法:浓硫酸干燥、碱石灰干燥等。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点。
2. 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气体的性质、制备、收集和检验、净化和干燥的方法。
2. 强调气体的安全使用和环保意识。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课后作业,检查复习效果。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测验,检验学生复习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气体的性质、制备、收集和检验、净化和干燥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通过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前预习案请仔细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内容:(2).、、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由于它们的不同,因此它们的存在着很大差异。
(3).木炭具有结构,它具有能力,的吸附能力比木炭强,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来吸附毒气。
(4).小分子是由构成的,它形似足球,常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1)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2)在高温下,碳能够与很多物质起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化学性质:①可燃性:氧气充足时、氧气不足时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碳表现出还原性,可以作,与某些氧化物反应夺取氧,生成气体,如: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用于炼铁,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颜色色,气味,状态,密度比空气,溶解性 0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变成固态,固态二氧化碳叫.可用于(2)化学性质:①“三不":不、不、不 o②与水化合,反应方程式为.其生成物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与石灰水等碱溶液反应:与石灰水反应方程式为.与烧碱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o4.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用途:主要表现在、、、化工原料等。
(2)温室效应: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像温室的或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
②温室效应的危害:导致两极的,使,淹没部分沿海城巾,使土地、农业减产等。
③缓解措施:,。
5.二氧化碳制取:(1)工业制法:①方法:高温煨烧石灰石,产物是二氧化碳②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制法:①反应原理:利用或和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注意)不能用纯碱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是因为;不能用稀硫酸,因为会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也不能用浓盐酸,因为其会挥发出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2.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 2的反应原理及装置,以及制取气体的思路、方法及温室效应。
4.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知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使人中毒的原因。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 60(1)物理性质与用途比较金刚石石墨C 60结构网状层状球状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固体色细鳞片状固体,有滑腻感形似足球光泽琢磨后有光泽有光泽无硬度质脆导电性几乎不导电[来源:Z*xx*]用途钻头、刻玻璃、装饰品等铅笔芯、电极、润滑剂等(2)、、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由于它们的不同,因此它们的存在着很大差异。
(3)木炭具有结构,它具有能力,的吸附能力比木炭强,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来吸附毒气。
(4)C 60分子是由构成的,它形似足球,常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①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a 充分燃烧生成CO 2,化学方程式为b 不充分燃烧生成CO,化学方程式为在氧气中燃烧时现象为。
③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能与Fe 2O 3等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
Fe 2O 3+C =知识点二:碳的氧化物1.二氧化碳制取:⑴实验室制法:①反应原理:利用或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注意:不能用纯碱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是因为;不能用稀硫酸,因为会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也不能用浓盐酸,因为其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
②制取装置:固液常温型③收集方法:,理由是。
④检验方法:,验满方法:。
⑵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二氧化碳的性质⑴物理性质:色,气味,状态,密度比空气,溶解性。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变成固态,固态二氧化碳叫,可用于。
⑵化学性质:①“三不”:不、不、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一、重点、难点突破主要的知识脉络可燃性物理性质:通常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体叫“干冰”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与水反应:CO2 + H2O = H2CO3与石灰水反应:CO2 +Ca(OH)2 =CaCO3↓+ H2O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装置:固、液态物质在常温下反应制气体的装置收集:向上排空气取气法验满: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看其能否变浑浊用途:灭火、人工降雨、气体肥料、工业原料、致冷剂等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可燃性:2CO + O2 点燃2CO2还原性:CO + CuO加热Cu + CO2毒性(注意防污染)用途:做燃料、冶炼金属易分解 H2CO3 = CO2↑+ H2O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一)、碳1.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差异,但化学性质相似,因为是同一种元素碳组成的。
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可以做钻头等,石墨可以做电极、润滑剂、铅笔芯等。
C + 2CuO高温2Cu + CO2↑3C + 2Fe2O3高温4Fe + 3CO2↑O2不充足:2C + O2 点燃2CO化学性质性质常温稳定还原性O2充足:C + O2 点燃CO22.碳的化学性质随温度的升高可变得比较活泼,常温下其性质非常稳定,这是因为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4。
如:书写档案用的碳素墨水中含碳单质。
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用作燃料和某些金属的冶炼的还原剂。
3、无定形碳有焦炭、炭黑、木炭、活性炭等。
木炭和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作除臭剂、脱色剂、防毒面具等,因为其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表面积很大。
(二)、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2、二氧化碳性质实验(三)、一氧化碳1.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实验(1)装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CuO+COCu+ CO 2 Fe 2O 3+3CO2Fe+ 3CO 2(2)实验现象:石灰水变浑浊,氧化铜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初中化学_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的化学反应网络,熟记本单元知识点;2.通过回顾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熟练选择制取气体的装置;3.通过分离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习题练习,总结除杂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选择制取气体的装置。
2.物质的除杂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演示实验、多媒体展示、分析讲解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习题练习一】1.有A、B、C、D、E五种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已知:C是一种金属,气体D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气体有毒,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写出这五种物质的化学式:A. B.C. D.E.____________总结、1.(2018.青岛)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 B 装置的原因是______,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教师】展示复习目标三:除杂(自主完成,同桌讨论5分钟)1.怎样除去CO中的CO22.怎样除去CO2中的CO3.下列除去杂质的操作不正确的是()4.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展示总结三】(同桌讨论2分钟)如何给出除杂方案?应该注意什么问题?1.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3.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3.要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A.CaCl2固体(CaCO3) 加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B.NaCl固体(Na2CO3)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C.Fe粉(Cu)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MnO2(KCl)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4.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当堂达标检测】1.下列物质中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A、H2 B、C C、CO2D、CO2.在2Fe2O3+3C 4Fe+3CO2↑反应中,()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是还原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大王五中刘攀攀
教学目标:
①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的性质来考查它们的用途,
②掌握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难点:
科学探究的方法
导学提纲: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性,性。
可用于制
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3.C60, 在物质分类中属于,相对分子质量。
4、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可用于食品中除去色素,还可用于防毒面具;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而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
练习:
(1)以上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它们的不同,因此它们的存在着差异。
(2)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3)碳和硫属于不同的元素因为
(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5)盐酸和硫酸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
(6).轻轨电车”(如右图)是近年来新兴的城市高架交通工具,具有污染小的特点。
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上裸露的“电刷”沿架空电线滑动。
电刷材料中含有石墨。
选择石墨作电刷材料是因为其具有下列性质:①;②;
③。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
质,是因为
1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反应方程式
不完全燃(氧气不充足),生成:反应方程式
3、还原性:(置换反应)
木炭还原氧化铜时的现象
应用:冶金工业
练习:
1..右图集气瓶内为红棕色的的气体,投入几块木炭,过一段时间,看到
(1) (2)
由此说明了木炭具有的性质.
2.右图为高温下用过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1)发生的现象
(2)反应方程式A
B
(3)这个实验说明木炭具有。
这个实验装置还可用
来,
因为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及决定:
反应物是,条件是制气体时则用型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条件是制气体时则用型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有气体的及决定:
难溶于水用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型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
4)验证方法:,,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
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石灰石的利用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练习1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用序号填空)。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用或,收集装置可用或。
(2)你所学过的知识中,A装置还可以用来做的实验(举一例)。
(3)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硫化氢气体,有关化学方程式为:FeS+H2SO4=H2S↑+FeSO4,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的气体,能溶于水,根据上述信息回答: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大气中二氧化碳产生的途径有和,大气消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若人类的活动破坏自然,打破这个平衡,导致
升高,会引起。
2 用二氧化碳倾倒阶梯上的蜡烛,看到
说明(1) (2.) ,
因此二氧化碳可用来。
3. 在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倒入少量水,察到的现象
说明.
4、物理性质:的气体,密度比 ,
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5、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 ,也不,不能。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本反应可用于
4)与灼热的碳反应: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6、用途:
1)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 )
2)用于制饮料。
3)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是利用它的性质。
4)温室肥料,在温室大棚中释放二氧化碳气体能够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的气体,密度,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②)
1)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 H2O高温 H2 + CO)
2)还原性(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
Fe2O3高温
2Fe+3CO2(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
3.毒性 CO与血液中的结合,使体内缺氧。
练习:
1.冬天用木炭取暖创发生人体中毒的原因,应采取什么措施?有人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1)图中A、B两处的实验现象是:
A处,
B处.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是,该反应说明一氧化
碳具有性.在B处反应的方程式
(3)该装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改进的具体方法
除杂:CO[CO2] 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
CaO[CaCO 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注意:检验CaO 是否含CaCO 3加盐酸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CO 32-
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是 。
六、课堂检测。
1. 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 ) A 、炭黑 B 、活性炭 C 、木炭 D 、石墨
2.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 )
A .冬天,某村有一家人关门闭户在家烤火,导致全家煤气中毒
B .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和狗等低矮的动物走进去常会窒息而死
C .有人声称他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需添加少量,就能将水变成汽油
D .有人因误服假酒而导致中毒死亡
3. 有关H2、CO 、C 三种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目前最理想的清洁燃料
B.与金属氧化物发生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C.在氧气中燃烧,都产生淡蓝色火焰
D.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后,一定有化合物生成
4.我省某著名风景区附近是大型的陶瓷生产基地,工厂排放的气体使景区内酸雨频频。
风景区内
受酸雨影响最小的是( )
A.山上的树木
B.小桥的铁栏杆
C.路灯的玻璃罩
D.大理石雕像
5.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
A .把混合气体点燃
B .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C .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里
6、在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四种物质中,每一种物质都有不同于其他三种物质的特点,
例如:碳:常温常压下是固体,其他三种物质是气体。
请根据示例,填空:
(1)一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二氧化碳和碳酸的性质不同,设计了以下实验:
请回答:(1)该学生通过上述实验能否得出满意的结论?
(2)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你设计还需进行的实验,以得出满意结论。
通入CO 2
干燥试管 (Ⅰ) (Ⅱ) (Ⅲ)
8、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再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对该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则观察
到 方程式为: 。
如果将此试管倒立在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则观察到与上面实验不同的
现象是 。
9.有以下五种装置:
(1)实验室制CO 2的原料是 、和 。
并用
和
组合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若需在实
验过程中添加酸,需在装置中添加
(填 仪器名称),反应方程式为
某同学发现,以上实验中集气瓶内的CO 2无法收满,原因可能是:① ② 。
(2)若将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并验证生成物,则应选择的装置为 和 组合,
相应现象是:① ② ,此装置若温度不够,应如何改进 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 ,还原剂是 。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