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单元双向细目表教学提纲
小学数学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一、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小学数学单元测验的双向细目表,帮助老师们对学生的研究情况有更清晰的了解。
通过此表,可以系统地记录学生的掌握程度,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辅导。
此外,双向细目表也可以作为学生和家长们了解研究进展的参考。
二、双向细目表格式说明1. 基本信息栏- 学生姓名:填写学生姓名- 学号:填写学生学号- 学年学期:填写学年和学期- 班级:填写学生所在班级2. 单元测验内容栏- 标题:填写测验的单元名称- 日期:填写测验日期3. 学生表现栏(逐个单元记录)- 项目:记录测验中的具体项目,如填空题、选择题等- 正确答案:填写该项目的正确答案- 学生答案:填写学生在测验中的答案,并标注是否正确4. 综合评价栏- 学生的优点:简要记录学生在本次测验中的亮点和优秀表现- 学生的不足:简要记录学生在本次测验中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提升的地方- 改进建议:针对学生在本次测验中的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和辅导建议三、使用方法1. 打开双向细目表模板,填写基本信息栏中的学生姓名、学号、学年学期和班级。
2. 在单元测验内容栏中填写测验的单元名称和日期。
3. 在学生表现栏中按照测验内容逐个记录学生的答案。
4. 在综合评价栏中给出学生的优点、不足和改进建议。
5. 根据需要,可以复制多份学生表现栏,记录多位学生的情况。
四、注意事项1. 确保填写的学生基本信息准确无误,以免造成混淆。
2. 在记录学生答案时,标注正确与否,便于后期统计与分析。
3. 综合评价栏中的优点、不足和改进建议要具体明确,便于学生和家长们理解并采取行动。
4. 定期更新和归档测验记录,方便跟踪研究进展和进行后续的教学辅导。
5. 鼓励学生根据综合评价栏中的改进建议,针对不足进行反思和努力提高。
五、总结通过使用此双向细目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数学研究中的掌握情况,分析研究缺失点,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学生和家长们也可以通过综合评价栏了解研究进展和改进方向。
小学四年级双向细目表
√
8
应用题
1~3步简单应用题
3、给情景,引导生多解生成,在比较中发展。
4、列综合算式,促进整体思维。多向思维ຫໍສະໝຸດ 解决问题P10例4
√
策略问题
P15练习二10题
√
倍数问题
P16练习二13题
√
行程问题
P8练习一6题
√
注:1、结合本单元教学,加强“双基”训练(基本计算和基本应用题),实现基础与能力并进。2、计算教学与应用题教学交融并进。
P1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
2
同级运算顺序
P5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
3
异级运算顺序
先乘、除后加、减
√
4
括号的意义和作用
改变运算顺序
√
5
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外
√
6
有关0的计算
0+a=a
a-a=0
0×a=0
0÷a=0
√
a+0=a
a-0=a
a×0=0
a÷0=?
7
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小学数学单元测试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四年级双向细目表(一)
序号
考点分析
A
了解
B
理解
C
掌握
D
运用
单元
知识点
方法点
思想点
检测
形式
说明
1
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的意义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情景,在清清楚楚的算理指引下自主进行运算运序的总结。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全册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减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找次品。
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教学⽬标双向细⽬表九年义务教育⼩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北⼤版)第⼆单元《线与⾓》(8课时)教学⽬标分解、教学设计建议、教学效果检测⼀、教学⽬标分解《线与⾓》(8课时)教学⽬标双向细⽬表学习内容学习⽔平检测⽅法识记理解操作⽐较运⽤兴趣 a b c d e线的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认识。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字母表⽰线段、射线、直线。
√√√√√√数简单图形中线段。
√√√√√平移与平⾏平⾏线的认识。
认识平⾏线。
√√√√⽤三⾓尺画平⾏线。
√√√√√√相交垂直认识互相垂直的线。
认识垂线。
√√√√√能⽤三⾓尺画垂线。
√√√√√√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活中的⼀些简单的问题。
√√√√√√√√⾓的度量认识量⾓器。
认识量⾓器。
√√√√√会⽤量⾓器度量各种⾓的度数。
√√√√√√√√画⾓⽤量⾓器画指定度数的⾓。
会⽤量⾓器画指定度数的⾓。
√√√√√会⽤三⾓尺画⼀些特殊度数的⾓。
√√√√√√说明:检测⽅法主要题型:a填空,b判断,c选择,d操作,e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建议(⼀)关于教材分析与处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线与垂线的认识,平⾓、周⾓的认识,以及⽤量⾓器量⾓与画⾓.教材安排了⼤量的操作活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将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字母表⽰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上的平⾏线和垂线,能⽤三⾓尺画平⾏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周⾓;会⽤量⾓器量(画)指定度数的⾓.对于这些内容,教材在编写上与以往的最⼤不同是加强了操作活动.例如,对平⾏线与垂线的认识,教材突破原来仅依靠直接观察得出概念的做法,将平移的操作⽅法移植到平⾏线的认识上,通过学⽣在⽅格纸上平移铅笔的过程引出互相平⾏的概念.这样的安排不仅使运动的物体与静⽌的图形结合在⼀起,也为认识图形提供了⼀个新的⾓度.同样,垂线的认识也是学⽣在摆铅笔的过程中,⾸先认识相交,然后再对相交中的特殊现象进⾏重点的分析,从⽽引出垂线的概念.⾓的认识学⽣在⼆年级时已经接触,本单元认识的⾓主要是平⾓与周⾓,为此,教材中呈现了两根硬纸条钉在⼀起,固定其中的⼀根,旋转另⼀根的活动.量⾓器量⾓与画⾓的学习都是通过学⽣⾃⼰活动概括出量⾓与画⾓的⽅法.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进⾏操作活动的机会较多,教学中应注意以下⼏点.1.让学⽣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较抽象的平⾯图形.直线、线段、射线与平⾏线、垂线都是⽐较抽象的平⾯图形.因此,教材安排发⼤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积累⼀些经验,也便于学⽣直接认识这些图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精⼼设计学⽣的操作活动.如在平⾏线的认识上,教材安排了在⽅格纸上平移铅笔的活动,通过对平移前后图形的⽐较,引出了平⾏线;接着,在练习中,⼜安排了“折⼀折”等活动,进⼀步使学⽣体会平⾏线的特征;“实践活动”中说⼀说正⽅体中哪⼏条棱互相平⾏,也需要学⽣通过动⼿操作、仔细观察才能寻找到其中的答案.同样,在垂线、平⾓、周⾓的认识以及⽤量⾓器量⾓与画⾓中,教材也安排了很多动⼿操作的活动.对于这些活动,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个学⽣都能有参与的机会,为他们认识抽象图形提供直观⽀撑.2.在实际情境中,提⾼学⽣应⽤数学的意识.在学⽣⽣活的环境中存在着⼤量的图形,这些图形是学⽣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素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从⾝边的、常见的、能感受的现象中发现熟悉的图形,是学习理解图形、应⽤图形的有效途径.如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时,教材安排了“看⼀看”的活动,从笔直的铁轨到城市的灯光(教学中还可以补充类似的例⼦)都是学⽣认识图形的载体,也是学⽣形象化地理解概念的有效⽅法.⼜如在认识平⾏线后,再来说⼀说,其感受就有所不同.再如学习了垂线的认识后,教材安排了⽊匠测量门框的直⾓、⽡⼯⽤铅垂线测量墙壁的垂直情况(教材第20页)等内容,都是学⽣进⼀步认识垂线的题材.这些内容既是数学知识深化的材料,也是提⾼学⽣应⽤意识的平台.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注意学习题材的⼴泛性,注意从学⽣⾝边的事例中发现素材.3.⿎励学⽣在操作中进⾏思考,探索图形的⼀些特征.教材安排了⼤量的操作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在活动中⾃觉地进⾏思考,并尝试⽤⾃⼰的语⾔说明操作的过程以及得到的⼀些结论.这不仅有利于学⽣更好地理解图形,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例如,教材第20页安排的“我说你摆”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设法验证⾃⼰摆的⼩棒是否符合条件,并与同伴进⾏交流.4.重视在多种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学⽣空间观念的发展、活动经验的积累、图形认识的体验等都是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进⾏的.因此,本单元设计了⼤量观察、操作、思考、想像、交流等活动,使学⽣在有挑战性的、充满想像和富有思考的过程中,探索图形的性质,体验图形的变换,刻画图形的位置.为让学⽣能较好地理解这些内容,教材设计了折叠、剪拼、画图、测量等动⼿操作活动,使学⽣对图形的认识有亲⾝的感受,并能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最终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如第⼆单元的直线、线段、射线与平⾏线、垂线等概念的认识,教材安排了⼤量的学⽣可以在课堂中进⾏操作的活动.如在平⾏线的认识中,教材安排了在⽅格纸上平移铅笔的活动,通过对平移前后的⽐较,引出了平⾏线.接着,在练习中,⼜安排了“移⼀移”“折⼀折”等活动,以使学⽣进⼀步认识平⾏线.同样,在垂线、平⾓、周⾓以及量⾓与画⾓中,也安排了很多动⼿操作的活动.这些活动为每个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正确认识图形提供了形象直观的平台.特别地,教材将平移与平⾏、旋转与⾓结合在⼀起,使学⽣在图形运动中认识图形的有关性质,这不仅将图形的运动与静⽌结合在⼀起,同时为认识图形提供了⼀个新的⾓度.(⼆)关于教学设计的建议1:线的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是⼀组⽐较抽象的图形,学⽣直接感知有⼀定的困难。
四年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
第一单元加减法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 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提高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单元乘除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 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在分析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推理、概括能力,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四年级下册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一单元0的运算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 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提高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一单元带括号的四则运算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 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年级下册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一单元租船问题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 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
小学数学单元双向细目表知识讲解
7
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
√
8
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
9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难点、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
√
小学数学第五单元双向细目表
序号
知识点
√
√
4
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
√
√
√
小学数学第二单元双向细目表
序号
知识点
学习目标
填空选择计算Fra bibliotek画图解答
综合
1
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
√
2
能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
√
4
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
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
√
5
使学生通过探究理解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
√
6
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的名数。
√
√
√
5
巩固小数的简算,并能判断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
小学数学第七单元双向细目表
序号
知识点
学习目标
填空
2020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册数
单元(知识块)
知识点
教学目标(目的性)
第
一
册
一、数一数
数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比一比
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
1.了解多少,长短、高矮的概念2.会比较多少,长短、高矮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出现竖式;练习中出现纯文字的应用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出加减法的估算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1.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出现问“够不够”等问题的题目;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求多几、少几的应用题;
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出现估计物体数目的要求;数数、数的组成(几个十几个一);读数、写数(数位);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多一些,多得多);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2.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3、识记2-6的乘法口诀
最新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双向细目表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学科知识双向细目表
单
元
单元内容
知 识 点
检测目标
识
记
理
解
掌
握
运
用
初步理解“等式”“不等式”和“方程”的意义。
√
√
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会准确解简易方程。
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第
五
单
元
多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的面积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会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
√
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
√
能用“四舍五入”法取商是小数的近似数。
√
√
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
√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第
三
单
元
观察物体
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
第
四
单
元
简易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
解简易方程
方程的意义
稍复杂的方程
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用这些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
第
二
单
元
小数除法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双向细目表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双向细目表总复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册各单元的基础知识。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复习、系统训练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号数学的信心,促进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
教法与学法: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减法和表内乘法,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法与学法:教法:谈话法学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
(出示卡片)75-8 = 36+40= 42-9= 54+8=48-40= 52-7= 36+4= 50-20=57-20= 84-7= 75-6= 84-60=2、谈话揭示课题。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从今天起,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哪些同学学得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板书课题)二、复习旧知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教材第101页第1题.①指名读题。
②笔算加减法应注意:A.相同数位对齐;B.从各位算起;C.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退1.③指名上台笔算,其余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新课标双向细目表
★
★
图形的旋转
简单平面图形的旋转及之间的对应关系
★
★
图 形 与 几 何
图形的
相似
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
★
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和判定
★
位似及应用利用图形相似解决实际问题
★
★
锐角三角
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tanA)
★
★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
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双向细目表
模块 专项教材内容
了 解
理
解
掌
握
数
与 代 数
有理数
有理数的意义、比较有理数大小,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近似数
★
实数
平(立)方根、算术平方根无理数、实数
★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一一取值范围
★
★
代数式
代数式的意义及表示,求代数式的值
★
整数指数幂及基本性质
★
★
点与圆、直线与圆位置关系一一垂径定理
★
★
圆
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一一尺规作图,直径所对圆周角
★
★
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弧长及扇形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和
全面积
★
图 形 与 几 何
视图与投影
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
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一一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
图形的对称
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
★
★
图形的平移
★
★
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对称轴,解决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双向细目表1
人教版一年级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第五单元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说明:
1、学习内容的排列顺序与教材的编排相一致。
2、学习水平分A\B\C\D四级水平(A:识记;B:理解;C:再现性的情景应用;
D:生成性的情景应用)。
3、对于每一知识要点技能要点所需达到的学习水平,可在空格中直接打“√”。
4、识记—了解、认识、感知、初步体会、初步学会。
理解—说明、表达、解释、懂得、领会;
再现性的情景运用—掌握、会用、归纳等;
生成性的情景应用—会推导、说明、研究讨论、解决问题、总结评价等。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
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一单元数一数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在活动中,展示数数的和认数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的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一单元比一比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过程中体验比较的方法√√√√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二单元上、下、前、后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了解上下前后的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位置与顺序√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二单元左右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左右的相对性√√√√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三单元1-5的认识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5以内的数的顺序√√√√√形成手、脑、口并用的能力。
√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三单元比多少第几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它们的读法和作用√√√√√会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意识√√√√√√感知自然数的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数物的次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三单元加法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理解简单复杂填空判断选择计操问题A B 情境中应用C 情境中应用D算作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通过操作演示,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和=这两个符号,能正确的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的加法,√√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顺题要用加法来解决√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三单元减法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通过操作演示,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符号,能正确的读出减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的减法,√√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顺题要用减法来解决√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经历减法的计算过程√课时教学双向细目表第三单元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检测题型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问题解决A B A B A B C C C D知道0的含义1、没有2、起点√√√√能规范的书写0 √√理解有0的加减法的含义√√√√能熟练的进行有0的加减法计算√√感受0在生活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双向细目表
3.通过编制乘法口诀的活 动,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推理的 方法学习新知识。
4.通过记忆的乘法口诀的活
√
2.8的乘法口诀
J
3.解决问题
√
4.9的乘法口诀
√
5.解决问题
√
6.整理与复习
√
动,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
识,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综
合
运
用
量一量
√
2.5的乘法口诀。
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让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 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是怎么 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算 式。
3.使学生会用画图、语言叙 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 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法、减 法、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感受到用乘法表示 同数连加的简洁性;感受我国 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民 族白豪感。同时,培养学生认 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 习习惯。
3.会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 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观察、 比较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推
√
2.认识儿时几 分.
√
3.时和分的关系
√
4.解决问题
√
2.角的初步认识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 期学习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理 解,掌握更牢固。
J
3. IOO以内的加
法和减法。
3.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提高运用 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能力。
√
3.2、3、4的乘法
口诀
√
4.乘加、乘减。
√
5.6的乘法口诀。
√
6.解决问题。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第二单元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第四单元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第五单元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第七单元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第九单元双向细目表
《眼和视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中的第六节第二课时。
在上一节学生了解了透镜的光学性质,探索了透镜的成相规律,以及照相机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延续,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上节课透镜的知识,了解眼睛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总结出近视远视的成
因和矫正,另外还有人类视觉上的限制。
这四个板块之间相互衔接,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学习者分析:
教学对象是七下的学生。
课堂气氛活跃,对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知识点兴趣大。
学生通过学习,已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认识。
在设计眼球结构的教学时,关于眼球结构和功能让学生边看图边学习。
学生对成像原理的物理知识知之甚少,而视觉的形成却需要光学成像的知识作基础,而且该知识点比较抽象,在教学设计中,学生只需了解光线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发生折射、汇集一处形成物象。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学生被近视困扰,他们对近视的成因、预防和纠正的兴趣较大。
之前学生掌握了透镜的成像原理,这为下来学习近视远视成因打下了基础。
通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从饮食到习惯的形成有所进步。
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三、教学重点:
眼睛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近视远视的矫正方法。
四、教学难点:
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和远视的矫正方法。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能描述视觉的形成过程;
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知道近视远视的矫正。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根据文字描述制作模型,培养自学能力;
(2)通过观察眼球模型、观察同桌的眼睛等小实验,观察能力增强,学会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描述(3)可以将生活中的照相机成像原理和眼睛成像原理进行联系记忆,类比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意识和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
学生通过自学眼球的结构,增强了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加强学习的兴趣。
六、课前准备
眼球模型PPT
七、教学策略: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直观化,便于学生对眼球结构的掌握。
通过提问、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有的放矢,教师认知新知识;鼓励学生创新与实践应
用新知识。
配合形成性评价,即时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
八、教学过程
规则说明:同学们,今天呢我们整个上课的过程也是一个小竞赛,根据座位,每两列合为一组,进行比拼,参加不同的环节,积分最高的小组获得胜利。
由班长计分。
游戏开场:蒙眼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