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基本知识概论易错题集
马克思习题易错题集
![马克思习题易错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0e327ff29e3143323968934d.png)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 )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A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3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 C )
A .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
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 .与时俱进
C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 .科学性
11.20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有人认为上帝存在能否得到证明不重要,“上帝”观念代表的是一种终极关切,它是一种人心内在的价值观念。这是( B )
A .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 .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 .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 .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C )
A .阶级斗争史 B .思想发展史
C .劳动发展史 D .文化发展史
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6 , “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 )
A .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 .客观真理论 D .形而上学真理论
C.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无阶级社会
马哲易错20题
![马哲易错20题](https://img.taocdn.com/s3/m/9300d635376baf1ffc4faddc.png)
马哲易错20题1.所有的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错原因:只有唯物辩证法承认,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不承认2.宗神学教在哲学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错原因: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因为神的本质是客观意识的人格化3.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的根本分歧对4.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错原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5.社会改革是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对社会体制进行的完善和革新,是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与发展6.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相对真理中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7.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对8.从起源来说,意识是:1.>社会性劳动的产物,2 .>自然发展的产物9.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形而上的否定观的不同在于:是否坚持否定是自我否定是否坚持否定中包含肯定10.割裂量变与质变会导致:庸俗进化论(右倾保守助于)和左倾冒险主义11.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的原因:新事物增添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有生命力的内容新事物抛弃了旧事物的消极的东西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的积极的东西12.运动:是一切宇宙中发生的变化和过程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因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14.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15.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16.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17.“肯定就是否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18.形而上学的观点的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19.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三大差别”将慢慢消失三大差别:农业与工业的差别、农村与城市的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20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民的社会生产实践中,这种道德的来源是:马克思主义21.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技——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此描述正确无误22.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a88764b9d528ea80c779c6.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总19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资料一、判断题(总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 《A为对、 B 为错》1.( B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2.(A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句话是正确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当他表述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同时,也就既表明了人可以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事物运动的相对静止性。
又表明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事物运动的绝对性。
2.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他否定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是偏面强调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
而抹杀了事物运动的相对静止性。
3.(A )辩证的否定观就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4.(B )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
5.(B )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6.(B )相对真理也就是包含部分错误的真理。
7.(B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决对作用)8.(B )英雄人物的活动是理解历史活动的基本线索。
9.(A )错误的思想、理论乃至荒唐的宗教迷信观念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0.(A )社会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11.(B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价值如何增殖的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12.(B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形式是银行资本。
(金融资本)13.(B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在支付工资时进行的。
14.(B )资本按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依据资本的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可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5.(B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的竞争引起的。
肖秀荣1000题马克思原理部分易错题集
![肖秀荣1000题马克思原理部分易错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09666e3d80eb6294dc886c67.png)
肖秀荣考研政治命题人1000 题易错题(马克思主义基本源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对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5、邓小平说过:“我深信,世界上同意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由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A、供给了广泛合用的客观真谛B、形成了完好的理论系统C、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D、一直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7、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中,最根本的属性是()A、鲜亮的阶级性和实践性B、完全的科学性C、坚定的革命性D、自觉的实践性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1、完全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A、认可世界是多样的一致B、认可物质对意识的本源性C、坚持全部从本质出发D、反对全部形式的二元论16、“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拥有一致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看法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俗气唯物主义看法C、以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物主义D、夸张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物主义看法35、“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认可事物之间确实定界线为前提的”,这是指()A、事物的联系老是在必定条件下的联系B、事物的联系是多样性的联系C、事物的联系是经过自己表现出来的联系D、联系是相互区其余详细事务、现象之间的联系55、事物内部的必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峙一致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A、是事物自我完美和发展的过程B、是新事物战胜往事物的过程C、是螺旋式上涨或波涛式行进的过程D、是不断循环来去的循环过程58、“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哲学上反应的是()A、可能和现实的关系B、原由和结果的关系C、现象和本质的关系D、必定和有时的关系A、必定性意义重要,有时性能够忽视不计B、必定性是能够预示,有时性是没法认识的C、必定性是不行选择的,有时性是能够选择的D、必定的东西是有时的,有时的东西是必定的60、做事情时要划分可能性和不行能性,二者的差异在于()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B、对人能否有益C、现实中有无依据和条件D、现实中的依据和条件能否充足64、对辩证思想而言,重要的是从抽象上涨到详细,这一过程的逻辑起点是()A、抽象B、思想详细C、各样形式的逻辑中介D、实践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93、“ 在察看事物之际,机会独爱又准备的脑筋”,从哲学上讲,这句话重申()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仔细察看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C、人们获取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足发挥主观能动性95、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腾、变理论为现实,一定具备必定的条件,此中决定性的环节是()A、坚持理论和实践相联合的原则B、在看法中建构起实践改造所应达到的理想客体C、追务实现理想客体的详细门路和工作方法D、把理论内化为民众的自觉行动97、在真谛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A、实践是查验真谛的独一标准B、实践标准确实定性与不确定性C、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的辩证一致D、实践标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一致105、人们为获取经济利益,不断毁林造田、开荒种地,结果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易错题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易错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b1108ee302768e9951e738a8.png)
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一种( A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7.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 A )A.客观性B.变动性C.社会性D.能动性12.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 B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1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 A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19.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 C )A.法院B.检察机构C.议会或国会D.政府20.公式W…P…W 表示的是产业资本循环的( B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2.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 B )A.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B.剩余价值率大于利润率C.剩余价值率小于利润率D.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成反比23.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 C )A.优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B.中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C.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D.各类土地的平均生产条件决定24.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表现在( C )A.它已掌控了所有银行业务B.它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C.它已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D.它已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28.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 A )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D.统治阶级的倒行逆施决定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4.下列各项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 BC )A.军队和法庭B.哲学和宗教C.艺术和道德D.逻辑学和语言学35.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可变资本含义的有( BC )A.可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B.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C.可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的那部分资本D.可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转移的那部分资本37.商业资本的作用有( ABCD )A.促进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B.帮助产业资本家节省流通费用C.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D.缩短流通时间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手段有( ABC )A.公开市场业务B.最低准备金率政策C.再贴现利率政策D.利率政策39.从人员构成上看,马克思主义政党( ACD )A.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B.由工人阶级的全体成员组成C.有其他阶级的先进分子加入D.有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加入40.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特征主要有( ABCD )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B.对社会经济的计划管理与调节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D.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2012 年4月5.??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00道机考题库(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00道机考题库(word文档良心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f52b3fe4ad51f01dc281f18e.png)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D )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是非正宗的马克思主义C. 是实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D.是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中,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D.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3、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学者是( D )A.马克思B. 恩格斯C. 马克思、恩格斯D.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D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第一章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每年11月的哪个星期的星期四为“哲学日”( C )A.第一个星期 B.第二个星期 C.第三个星期D.第四个星期2、西方哲学史上公认的第一位哲学家是( D )A.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泰勒斯第一位哲学家3、哲学正式形成于( A )A.奴隶制社会 B.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4、哲学是( A )世界观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5、世界观就是( B )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思维和存在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7、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8、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常见问题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常见问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5a5d2e222f60ddccda38a00b.png)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观点辨析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解决了解决问题的具体答案3.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二简要回答1.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产生发展的?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创造性?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三问题论述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2.论述马克产生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背景3.大学生应该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观点辨析1.正确意识的根源是客观事物,错误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2.世界统一于存在3.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他们都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6.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7.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二简要回答1.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4.实践的基本特征5.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7.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三问题论述1.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性质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3.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4.社会实践的本质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6.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性原理与特殊性原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7.试述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观点辨析1.在认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2.“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导致唯心主义”是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种片面认识3.人们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4.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就是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6.坚持真理,就是坚持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选择二简要回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以往认识论有什么不同2.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3.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4.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5.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6.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三问题论述1、运用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的原理,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关系2、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运动基本规律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律再认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30f114a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c.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A3.A4.B5.C6.B7.C8.A9.D10.A11.A12.C13.D14.A15.C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B)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C)的理论A.唯物主义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判断(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判断(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3cd3190b4e767f5acfce84.png)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4、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
(×)5、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6、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7、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的反映。
(×)4、“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5、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3、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4、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5、社会意识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6、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7、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8、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1.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2.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4.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5.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
(√)6.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7.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及习题集附答案【备考资料〗
![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及习题集附答案【备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a92b74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a.png)
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及习题集附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完整版)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案: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怎样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案:首先回答实践的含义,然后实践的特点,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本质,最后是回答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本质:(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社会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方法论?答案:基本内容: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
方法论:这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既不能完全肯定一切也不能完全否定一切。
肯定中包含否定。
否定中包含肯定,尤其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时,我们因该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081a2a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8.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b. 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关系c. 社会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d.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2.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是什么?a. 唯物辩证法b. 唯心主义c. 辩证法唯物主义d. 唯物史观3.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哪些方面?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b. 阶级斗争学说c.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d. 以上全部4.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什么?a. 马克思列宁主义b.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c. 唯物史观d. 社会形态演进5.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强调什么?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 实践是认识对象的唯一来源c. 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动力d. 以上全部......第二部分:简答题(共10题,每题10分)1. 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论。
2.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精神观?3. 阐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这种矛盾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4. 以阶级斗争为纲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原则,请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阐述。
5. 阐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及其对现实社会的指导意义。
......第三部分: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1. 论述马克思主义在现代中国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2.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分析当前国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我们应对的策略。
......第四部分:综合题(共1题,60分)请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你所学习的实际案例,综合运用各个方面的知识,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一项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至此,本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结束。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情况,全力发挥,回答每个问题,并认真仔细地检查答卷。
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取得好成绩!。
考研政治错题汇总
![考研政治错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491344e783e0912a2162ae7.png)
政治错题整理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意念移物”或“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属于主观唯心。
3.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属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5.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6.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
(不能说斗争本身就是发展)7.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8.鸡蛋从外面打破(外在否定)是食物,从内部打破(内部的自我否定)是生命。
从哲学上讲,这说明辩证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9.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例如: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者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例如:对于用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10.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11.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真理有待扩展、深化和发展。
12.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13.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物质标志)。
14.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
15.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而不是人人创造历史。
16.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17.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1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外在表现是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表现。
19.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问答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问答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bbde3ebd64783e09122b34.png)
一、基本概念解释题:(6*4共24分)1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句所复写、摄影、反映。
2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3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4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6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7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8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动力价值的价值。
9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10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1,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12. 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易错题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易错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dd191d5c58f5f61fb636668a.png)
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一种( A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7.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 A )A.客观性B.变动性C.社会性D.能动性12.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 B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1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 A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19.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 C )A.法院B.检察机构C.议会或国会D.政府20.公式W…P( B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2.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 B )A.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B.剩余价值率大于利润率C.剩余价值率小于利润率D.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成反比23.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 C )A.优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B.中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C.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D.各类土地的平均生产条件决定24.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表现在( C)A.它已掌控了所有银行业务B.它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C.它已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D.它已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28.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 A )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D.统治阶级的倒行逆施决定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4.下列各项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 BC )A.军队和法庭B.哲学和C.艺术和道德D.逻辑学和语言学35.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可变资本含义的有( BC )A.可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B.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C.可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的那部分资本D.可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转移的那部分资本37.商业资本的作用有( ABCD )A.促进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B.帮助产业资本家节省流通费用C.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D.缩短流通时间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手段有( ABC)A.公开市场业务B.最低准备金率政策C.再贴现利率政策D.利率政策39.从人员构成上看,马克思主义政党( ACD )A.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B.由工人阶级的全体成员组成C.有其他阶级的先进分子加入D.有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加入40.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特征主要有( ABCD )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B.对社会经济的计划管理与调节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D.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2012 年4月5.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常错题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常错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d9276c79f46527d3240ce0dd.png)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从起源上说,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和从劳动中产生的语言发展的产物。
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5.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的问题上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7.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8.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一是斗争性,另一是同一性。
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10.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
1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2.真理具有客观性是指:1、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2、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1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
14.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有效的改造世界。
15.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16.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7.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是说任何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18.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价值。
19.价值规律内容包括: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实行等价交换。
20.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是能生产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21.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
22.产业资本循环顺序经过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
资本分别表现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3.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24.商业资本所执行的职能是商品资本职能,即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25.除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外,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26.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是由其使用价值决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专题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专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892825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9.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专题练习题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A. 主观的唯心主义B. 客观的唯心主义C. 主观的唯物主义D. 客观的唯物主义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A. 辩证唯物主义B. 辩证唯心主义C. 形而上学D. 统一唯物主义3. 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要点包括()A. 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 辩证法和经验唯物主义D. 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心主义4. 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的普遍规律是()A. 否定之否定B. 肯定之否定C. 否定之肯定D. 肯定之肯定5.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指()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 劳动人民与压迫阶级的矛盾二、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足点是实践。
()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科学深入的批判和剖析。
()4.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5.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形式。
()三、简答题1. 什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与意识观是如何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3.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个阶段?四、论述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理论方面的基本原理。
其中,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理想。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我们分析和理解社会现象、掌握社会运动规律提供了科学的认识工具。
通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我们能够深入剖析社会现象背后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需要不断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集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d896acea856a561252d36fb1.png)
辨析题答案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所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而不是哲学凌驾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形成的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有被称为哲学的两个对子。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二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
对第一个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第二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事物是又动又不动。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相对静止包含着绝对运动,静中有动;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动中有静;所以,纯粹的运动和纯粹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
5、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这种说法否定了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性,夸大了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凭“胆”、凭主观臆想去搞生产,其结果只能使生产遭到破坏,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6、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向前发展,这时就必须变革社会的生产力以适应生产关系的向前发展。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只能变革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7、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答:此说法是对的。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当阶级矛盾尖锐对抗和冲突时,统治者阶级就会运用国家这个暴力机关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此说法是对的。
因为: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的实体要素中去,从而极大的改变生产力的面貌;并且,科学技术还可以渗透到管理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易错题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易错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2b2c442d6bec0975f565e222.png)
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一种(A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7.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A )A.客观性B.变动性C.社会性D.能动性12.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B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1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A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19.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C )A.法院B.检察机构C.议会或国会D.政府20.公式W・・P…W 表示的是产业资本循环的(B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2.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B )A.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B.剩余价值率大于利润率C.剩余价值率小于利润率D.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成反比23.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C )A.优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B.中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C.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D.各类土地的平均生产条件决定24.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表现在(C )A.它已掌控了所有银行业务B.它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C.它已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D.它已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28.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A )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D.统治阶级的倒行逆施决定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4.下列各项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BC )A.军队和法庭B.哲学和宗教C.艺术和道德D.逻辑学和语言学35.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可变资本含义的有(BC )A.可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B.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C.可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的那部分资本D.可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转移的那部分资本37.商业资本的作用有(ABCD )A.促进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B.帮助产业资本家节省流通费用C.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D.缩短流通时间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手段有(ABC )A.公开市场业务C.再贴现利率政策39.从人员构成上看,马克思主义政党A.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C.有其他阶级的先进分子加入40.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特征主要有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B.最低准备金率政策D.利率政策(ACD )B.由工人阶级的全体成员组成D.有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加入(ABCD )B.对社会经济的计划管理与调节D.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2012年4月5.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易错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9f6e3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5.png)
绪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第一章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第一次明确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是:恩格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是:时间和空间动与静的辩证关系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的特性是:绝对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区别和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在意识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世界是统一于:物质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基本规律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做依据的哲学原理是:辩证否定观在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认识方法是:矛盾分析法人类的活动过程是围绕着“观念的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进行的,这表明人的活动意识具有:目的性人类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喜好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构造出现实之物,这表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平屋、楼房、别墅等的关系属于: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克隆技术的发展既给人类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道德上的困惑,要正确认识克隆技术给人类的影响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我国谚语“龙生龙,凤生凤”中体现的联系为:本质联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鱼与火之间的联系为:间接联系“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物质决定意识/水是世界的本原:唯物主义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理在气先(理:意识,气:物质)/绝对精神是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横切牛羊竖切猪,要省力气看纹路:尊重客观规律办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限制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实质是认识的来源(知:认识)揠苗助长,帮蝶破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尊重客观规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间的不可逆性乐极生悲,苦尽甘来: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第二章“学以致用”这个成语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力性而后知之真,真理不能靠自封”强调的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能工巧匠也需要具体的工具和技能才能打造精美的产品,这说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绘画的精准结构进行结合,创作了独特的绘画风格,这说明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原始社会时期,社会农业生产方式为刀耕火种;封建社会时期,社会农业生产方式为传统农耕;现代社会,社会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到机械农业,这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视觉味觉嗅觉属于感官认识判断和推理属于:理性认识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实践到认识///第二次飞跃是:从认识到实践古代人们用滴血认亲检验亲子关系,现代用DNA技术检验亲子关系,这一过程说明实践作为真理检验标准,他具有:不确定性农业生产活动属于:物质生产实践人类社会活动交往和政治活动属于:社会政治实践科学研究活动属于:科学文化实践“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辩证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包含着的哲理是:对真理的认识不能停滞僵化,而应该不断扩展能和深化真理的一元性是由真理客观性决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说明实践活动总是受到实践的真理和价值尺度的第三章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政治法律思想、哲学、宗教、道德属于意识形态男女平等的思想说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农民遵守自然规律,利用自己拥有的劳动技能进行农业生产,农民属于生产力基本要素中的:劳动者电脑属于生产力要素中的:劳动资料山地多,空气潮湿属于四川的:社会存在第四章“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都是非使用价值的,对他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说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他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中的钱所充当的货币职能是流通手段一件衣服标价100元,货币的职能是价值尺度中国援助利比亚500万美元,此时货币的职能是世界货币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机器、厂房/燃料,属于:不变资本资本家购买的用来购买的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属于:可变资本产业资本的循环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中有: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两个流通阶段、一个生产阶段*第五章垄断利润主要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过渡的资本主义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垄断低价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出售商品时多采取:垄断高价第六章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是:暴力革命按劳分配的对象是:消费资料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有:古巴、朝鲜、老挝、越南第七章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是: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这种观点是:历史唯物论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各尽其能,按需分配,实现的重大意义是:他将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第一个把未来社会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家是:列宁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立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一种( A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7.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 A )A.客观性B.变动性C.社会性D.能动性12.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 B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1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 A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19.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 C )A.法院B.检察机构C.议会或国会D.政府20.公式W…P…W 表示的是产业资本循环的( B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2.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 B )A.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B.剩余价值率大于利润率C.剩余价值率小于利润率D.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成反比23.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 C )A.优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B.中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C.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D.各类土地的平均生产条件决定24.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表现在( C)A.它已掌控了所有银行业务B.它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C.它已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D.它已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28.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 A )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D.统治阶级的倒行逆施决定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4.下列各项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 BC )A.军队和法庭B.哲学和宗教C.艺术和道德D.逻辑学和语言学35.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可变资本含义的有( BC )A.可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B.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C.可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的那部分资本D.可变资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转移的那部分资本37.商业资本的作用有( ABCD )A.促进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B.帮助产业资本家节省流通费用C.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D.缩短流通时间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手段有( ABC)A.公开市场业务B.最低准备金率政策C.再贴现利率政策D.利率政策39.从人员构成上看,马克思主义政党( ACD )A.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B.由工人阶级的全体成员组成C.有其他阶级的先进分子加入D.有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加入40.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特征主要有( ABCD )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B.对社会经济的计划管理与调节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D.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2012 年4月5.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
这里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A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6.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是( D)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纸上谈兵,画饼充饥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7.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是( D )A.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的观点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C.物质世界可以认识的观点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9.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 A ) A.形象性B.能动性C.客观性D.抽象性10.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B )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中包含着错误D.真理来源于主观创造12.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因素是指( A )A.教育B.管理C.生产资料D.自然科学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A.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与占有私人性的矛盾16.除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外,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 A ) A.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B.剩余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率D.利润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C )A.它由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其使用价值决定C.它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D.它包含习惯和法律因素18.资产阶级道德观的基本原则是( A )A.利己主义B.拜金主义C.自由主义D.享乐主义20.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 C )A.第一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B.第二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C.两大部类消耗的资料的价值总和D.两大部类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和22.决定利息量的因素是( D )A.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B.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利息率C.借贷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D.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25.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是( C )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B.国内资本输出和国际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D.商业资本输出和金融资本输出27.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A )A.马克思恩格斯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3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D )A.原始社会的分配原则B.阶级社会的分配原则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科学发现中,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的有( ABD )A.细胞学说B.狭义相对论C.生物进化论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32.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BD )A.物是感觉的复合B.理在事先C.存在就是被感知D.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34.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 AC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36.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 AB )A.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实行等价交换C.价格围绕价值波动D.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37.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复苏阶段的特点有( ABC ) A.生产不再下降,企业倒闭停止B.生产逐渐回升,企业利润增加C.就业日益增多,信贷逐渐活跃D.生产消费两旺,社会经济繁荣38.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BCD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D.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和措施有( AB ) 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国民经济一定程度的计划管理D.资本输出40.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有( ABCD ) A.完全摆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B.完全摆脱旧式分工的束缚C.完全摆脱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D.完全摆脱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2013年10月2.哲学上的二元论否认 AA.世界的统一性B.世界的物质性C.世界的可知性D.世界的多样性3.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 C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教育属于 CA.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因素C.准备性因素D.渗透性因素15.具体劳动 AA.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社会生产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1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 B A.生产资料B.劳动力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17.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C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9.已购买而尚未使用的生产资料处于资本循环的 A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0.年剩余价值率是 C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之比C.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可变资本之比D.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总资本之比21.资本主义商业企业的利润率应大体相当于 BA.剩余价值率B.平均利润率C.银行的贷款利率D.银行的存款利率23.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是 BA.土地的经营垄断B.土地的私有权垄断C.土地的肥沃程度D.土地的地理位置24.把在法律和生产上独立的企业在流通环节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是B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康采恩25.资本主义的国有资本和国有经济一般不.参与 CA.基础设施的建设B.战略性科学研究C.普通消费品生产D.公共产品生产27.列宁所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立足于 C A.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言.B.巴黎公社原则C.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D.生产力决定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为它具有ACA.彻底的批判精神B.完整的理论体系C.鲜明的政治立场D.严密的逻辑结构33.规律的特点表明,规律具有CDA.永恒性B.有用性C.客观性D.普遍性34.今天的实践不能完全检验今天人们提出的全部认识,这说明BCA.实践标准具有绝对性B.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C.实践标准具有相对性D.实践标准具有不确定性35.“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B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B.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C.是两种相互补充的历史观D.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36.货币的基本职能有ABCD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37.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CDA.两大部类的平衡B.总供需的平衡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D.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38.生产成本的形式ABCDA.表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B.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C.模糊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D.使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39.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包括???A.生产国际化B.贸易国际化C.区域集团化D.经济全球化2011年1月8.下列观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他一切认识论的最基本观点的是( A)2-93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20.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 D)5-230A.预付不变资本的平均周转B.预付可变资本的平均周转C.全部固定资本的平均周转D.预付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22.同股票价格成反比的是( A)5-255A.银行利息率B.股息C.股票票面额D.股票控制额23.资本主义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的( B)5-246A.货币资本职能B.商品资本职能C.生产资本职能D.流通资本职能25.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C)6-270A.工业资本B.银行资本C.金融资本D.商业资本2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 D)6-280A.自由市场经济调节B.制定经济政策与法令C.国民经济计划化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27.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的物质条件是( C)6-301A.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B.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C.社会生产力的提高D.高新科技成果的创造28.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立足于( B)7-308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学预言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C.巴黎公社的原则D.生产力决定论32.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 ABD )1-46A.农民收割水稻B.法官审理案件C.演员演唱歌曲D.科学家做化学实验35.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根源于( AC)4-205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B.市场供求关系的内在要求C.竞争的压力D.垄断的需要36.决定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 CD)5-242A.各部门资本总量的多少B.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C.各部门的利润率的水平D.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37.下列各项正确表述级差地租含义的有( ABC)5-258A.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B.级差地租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C.级差地租是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应缴纳的地租D.级差地租是租种任何土地都需要缴纳的地租38.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包括( AB)6-279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必要的行政手段D.计划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