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
1. 敬业原则。
教师应该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职业,尽心尽力地去做好,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和育人的职能。
2. 诚信原则。
教师应该具有诚信和忠诚的职业精神,做事情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隐瞒真相,不造谣生事,不弄虚作假。
3. 尊重原则。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家长、尊重同事和学校,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不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
4. 责任原则。
教师应该对学生教学和育人负责,尽力满足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的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5. 专业原则。
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和育人能力,不断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6. 反省原则。
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不足之处,反思自身的行为,不断进行自我发展和提高。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内容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内容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以调整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使自己的行为维系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同时,一定的阶级或社会对教师提出了各种要求,其中包括道德规范或教师道德规范的要求和内容。
它们随着学校教育和教师职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是教师在职业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最根本准则,是教师协调行业内人与人之间及其与社会和其他行业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是调节、指导和评价教育工作者行为的基本道德标准。
它集中体现了一定阶级或社会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
它贯穿于教师职业活动过程的始终,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精髓,是衡量教师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因此,确立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是研究师德问题的重要内容,它对教育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建立在人类历史上,每一种道德类型的规范体系都贯穿着一个最根本的道德原则,即道德的基本原则。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产生,各类职业道德也发展和完善起来。
各种类型的职业道德也各有其核心的、具有全面指导意义的道德基本原则,用以指导和约束该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
目前,人们对教师职业道德有没有基本原则,有几条基本原则,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等问题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表述。
我们认为,既然职业道德是伴随着职业活动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就应该有一个适用于特定行业的、体现该行业特征的、区别于其他行业的基本原则。
更何况教师职业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地位日益突出,功能日益拓展,其职业道德体系也逐渐完善,确立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就成为必然。
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原则是对教师指导性、原则性的要求,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总概括。
在执行中,允许根据具体情况变通处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一)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评价教师职业行为的最高道德标准首先,这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在教师道德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一、尊重老师的尊严1. 尊重老师的尊严,尊重教师职业的尊严。
2. 尊重教育工作者,尊重教育实践者,尊重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技术和精神。
3. 诚恳尊敬教师,尊重老师的身份,尊重老师的权力和特权。
4. 将尊重老师作为教育行为的根本原则。
二、尊重公道,崇尚真诚1. 尊重公平公正,尊重法律,尊重正义,崇尚诚信。
2. 诚实守信,宽容仁慈,毅力坚持,勤勉奉献。
3. 热忱善良,礼貌待人,情感亲切,友善团结。
4. 坚持严谨求实的态度,谨慎慎重的态度,坚守职业责任的态度。
三、尊重教师专业技能1. 尊重老师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技能,坚持专业教学、学科教学实践。
2. 优化学科教学环境,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能力。
3. 尊重老师的学术自由,维护教师被尊重、依法依规的权利。
4. 用心指导学生,按照自身职责和职业活动准则履行义务。
四、尊重老师的家庭责任1. 尊重老师的家庭责任,尊重家庭生活的秩序,合理均衡教育工作和家庭生活。
2. 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关心家庭关系,履行父母义务,尊重子女权利。
3. 充分考虑家人的感受,尽最大努力维系家庭和睦关系,维护教育家庭的和谐安宁。
4. 注重孩子的教养,积极引导孩子成长发展,指引孩子踏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五、尊重教师的社会责任1. 尊重教师的社会责任,尊重社会的公约,尊重道德、良心和法律的要求。
2. 孝敬社会道德,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服从权威,恪守社会公德。
3. 做到言行一致,勤俭节约,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良好的发挥社会责任感。
4. 关心社会发展,关爱社会群众,投身公益事业,担当社会责任,为社会创造美好的未来。
招教考试详细知识点-第二篇 教师职业道德改

第二篇教师职业道德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思维导图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要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知识,践行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是必不可缺的。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道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它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说明了它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是与教师职业密切联系的专门性道德,是教师在其现实职业生活中应遵守的和应具有的。
其次,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不只是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还包括教师对这些规范或准则中内得而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含教师的职业道德虽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但它的价值却不仅仅在于教育自身。
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源于自身的需要,还源于广泛的社会需要。
它与教育、社会的密切联系及所表现出来的广泛影响,总是蕴含和体现着多方面的价值。
(一)教育价值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其职业道德的教育价值是客观存在的。
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成员也具有教育价值。
同时,教师职业道德所含有的教育价值也体现在它对教师自身的教育中。
(二)文化价值教师职业道德既是一种行为规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的发展,不仅仅是提出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或根据社会及教育的实际变化更新教师职业道德,同时总是伴随着对这些规范的理论解释,它反映着教育对自身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系统思考和追寻,体现出浓郁而又独特的文化意蕴,进而使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规范存在,也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
(三)伦理价值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在本质上表现为教师职业行为中的向善和“应当”的价值取向,它常常以公正、热爱、民主、团结、廉洁、文明等概念体现出来。
3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二章)

1、教师与学生关系的道德规范
•学生为本,师生关系的正确定位; •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发展学生良好个性; •诲人不倦,恪守教师职业职责; •公正执教,维护教师职业形象; •廉洁从教,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为人师表,言教身教协调一致。
2、教师与教师关系的道德规范 • • • • 相互尊重, 相互学习, 团结协作, 形成合力。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 (教材第六章)
1、教师义务、教师良心与教师公正的含义 2、教师威信、教师德性与教师人格的含义
再见
在师生关系中,乐教敬业就体现在教书 育人、因材施教等具体规范中; 在同事关系中,体现在相互尊重、团结 协作等规范要求中; 在对职业本身的态度上,表现为严谨治 学,锐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注重教 学、科研质量等等。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
相对于原则,规范是适用于教师 职业劳动的具体伦理关系和场合的道 德要求。所以,规范是很多的。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常见的提法:
集体主义 人道主义 教书育人 热爱教育事业
乐教敬业(最贴切)
Hale Waihona Puke 乐教敬业的含义乐教指的是以一种积极愉悦的心态对待教育教学 活动(实质上表明了一种身心和谐、专注、投入的境 界) ,敬业指的是把教师职业活动当作神圣的事业 予以全身心的投入。 乐教和敬业的关系:只有乐教,才能真正做到敬 业,即持久一贯,或可持续的、能够不断地产生自我 激励的敬业态度和敬业行为;敬业是乐教的体现,乐 教是敬业的内驱力。从实践上看,把乐教和敬业联系 在一起,也提高了它的可接受性和可推广性。
高等学校教师
职业道德修养
方小教
教授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从抽象性、普遍性程度 上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本原则,二是主要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第四版)》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二、 为人师表原则
(一) 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
1. 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效法的楷模。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作为教师 职业道德原则是由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教书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进行,主要是通过语言传授。而育人,虽也可以且必 须通过多种手段进行,但其主要方式则是通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 道德品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实践过程,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产生经常性的、 直接性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 原则必须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反映社会主义道德对教师行为的基本要求。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方向。党的十八大提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二)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要求
1. 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是为人师表的基础。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为了做好学生的 表率,必须在各方面以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必须严于律己,严格遵守各种法规,严 格遵守各方面的道德规范。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必须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勿 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要严格要求自己,就必须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特别是听取学生的意见,不断发现 和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严格要求自己,就必须努力学习。向先进同志学习,学 习其他教师的先进之处。教学相长,还应向学生学习。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1.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意识水平高层性;道德境界高尚性;道德意识自觉性;行为举止规范性;道德影响深广性;道德内容先进性。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2.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一、集体主义原则:(1)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要求和本质。
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是: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要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同时要不断发展完善集体利益,以逐步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
(2)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二、教育人道主义原则:(1)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内涵和确立依据。
人道主义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尊重对方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在此基础上,注意发挥教育者作为过程主题的角色作用,以完美人格要求自己,以人道原则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调动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过程中其他参与者的积极性,保证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2)坚持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尊重和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真诚地与其他教育者合作。
三、教书育人原则:(1)教书育人原则的基本含义:教书育人就是指传授知识,培养人才。
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原则,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既要努力教授学生学习知识,又要培育学生成人成才,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2)教书育人原则的具体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正确理解育人的含义,树立全面的育人意识。
四、乐教勤业原则:(1)乐教勤业原则的含义及意义。
(2)乐教勤业原则的具体要求:热爱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当成崇高的事业来追求;勤业精业,勇于探索。
五、教育民主原则:(1)教育民主原则的含义和意义。
(2)教育民主原则的具体要求: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教师要以平等、宽容、博爱、友善和引导的心态对待学生;教师要营造一种使学生能平等交流、主动参与、自由探索、大胆创新的民主氛围。
教师职业道德笔记整理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1.职业的本质特性: “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的职责义务”, 而“所从事的专门业务”则是职业的外部特性。
2.“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的职责”指按照一定社会需要和规定的标准, 培养人的发明能力, 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价值的人的事业。
“所从事的专门业务”指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开发人的智力。
3.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教师职业道德是在教育劳动实践中形成的。
4.职业生活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组成形式, 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5.“道”准则、规矩、规范。
内德于己, 外施于人便是“德”。
“道德”《荀子》。
6. 道德特点: 非制度化、非逼迫性、自律和内化, 节制牺牲。
7.职业道德的特性:内在稳定性, 形成和行为尺度的多样性, 合用对象的限定性。
8.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
9.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一、教师职业的本质1.教师职业的本质。
教师: 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 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教师职业: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 向人们进行各方面教育, 以培养人为目的, 促使人发展的一种职业。
2.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长延艺个体)①长期性和复杂性。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反复性;教师劳动的效果要通过比较长的时间才干得以验证。
劳动的任务、对象、手段、过程复杂, 结果丰富多彩。
②延续性和艰苦性。
劳动强度大, 劳动难度高。
③艺术性和发明性。
课堂教学和德育工作都具有艺术性, 来自于教师不断发明和创新。
④主体性和示范性。
教学内容的组织选择, 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学生具有模仿的天性;具有向师性, 人的结识规律也是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的因素之一。
⑤个体性和群体性。
3.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价值/为什么需要教师职业劳动?(1)教师职业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重要的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一、崇尚职业道德、遵守职业操守。
职业教师应当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信守教育职业道德,坚持廉洁从政、公正守法,胸怀祖国爱国之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踏实肩负的教育使命,刻苦勤奋,尽职尽责,不断努力改进,做到言传身教,做公共道德的建设者和守护者,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模范、带头和引领作用。
二、不搞特殊待遇、回避经济利益冲突。
职业教师与社会的依存关系非常密切,应怀有一种共生、共利的理念,增强合理分配观念,避免出现特殊待遇和形式主义,在理财、购买、受贿等方面,得到社会上的应有支持,但参与在人身上、物质上要求超出教育、社会行为规范的特殊待遇,而且要以强制、变相收受以及偷换、做作、对等来满足相互利益冲突,必须坚决予以抵制,尤其要拒绝以偏袒或特殊关系等手段,使教师职业道德受到损害。
三、把教学摆在首位,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职业教师要把教学摆在首位,站在学生和教育的立场上,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他们要坚持做到将道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利益为中心,重视学生成长与发展,尽最大可能把自己的教学任务做到位,针对不同学生施以不同辅导,以教育为改变命运的发动机,不断深化教育前辈的精神,用心把学生培养好。
职业教师要认真负责,尊重教育规律,了解学段的特点,及时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和查漏补缺,把课堂教学放在首位,科学设计课程,综合安排,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育德育和思想,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学生实惠,使教学效果得到最大化,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四、尊重教职工就业权利,保障其合法权益。
职业教师如果有理想、有准备在教师行业从事,应当尊重个人就业权利,给他们充分发挥他们教育技能和社会公众贡献的机会,保障其合法权益,让他们因为教育、育人发挥社会责任感和义务责任,参加改革创新,为提升教育事业的发展出力,对此,我们可以从法律机制建设、职业环境改善,政策衔接、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全面改善职业教师的职业环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简答题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解读1.教师职业道德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教师职业道德从总体上说,是有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因素构成的2.教师职业道德有哪些特征?(1)鲜明的继承性;(2)强烈的责任性;(3)独特的示范性;(4)严格的标准性。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3.简述教师职业原则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之间的关系。
道德原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行为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道德体系的核心,它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判断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范畴都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派生出来的;(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范畴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展开、补充和具体化。
4.简述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
(1)必须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2)必须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3)必须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
5.简述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与要求。
(一)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有三点:(1)指导作用;(2)统帅作用;(3)裁决作用。
(二)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树立崇高的理性、信念和价值目标;(3)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技能,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4)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上)6.简述依法执教的必要性及基本要求。
(一)依法执教的必要性;(1)依法执教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2)依法治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3)依法执教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4)依法执教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二)依法执教的基本要求:(1)教师要模范的遵守宪法及其他各种法律、法规生活、学习和工作,但教师更应当模范的做到这一点;(2)教师要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7.简述廉洁从教的重要意义及道德要求。
第二章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

(三)不得敷衍塞责。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备的工作
态度(爱岗敬业的底线规定)
《教师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它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 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 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 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
唯一标准。
❖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
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四十八分。
第二节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一、条文比较
1997年规范条文: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 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
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 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2008年规范条文: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爱岗敬业的总 要求。 全球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和咨询公司的 翰威特将职业忠诚划分为三个层次:乐于宣 传层次——愿意留下层次——全力付出层次, 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忠诚层次。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四十八分。
2、志存高远,强调教师应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在
胡温时期,“志存高远”即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师素 养的第一要求。
第二章(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三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三)践行要求:
1、尊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尊重学生的人格、差异,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关怀学生,做学生的心理关怀者和健康保的知心朋友; 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的安全,维护学生的权益。 3、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要善于赏识学生,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
目录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1、师爱是教育的原动力
2、“教育爱”的特征
3、关爱学生的践行要求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的专业要求
1、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2、教书育人的素质要求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 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 育。 ——夏丏尊
(一)师爱是教育的原动力——价值
(1)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统一的规律
(2)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的规律
3、探究出新,追求卓越
作业2:
以幼教见实习经历为例,试评析某班幼教老师的工作 状态。
1、爱是教育的灵魂与本质。 2、师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
★3、师爱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 现代教育倡导——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
(二)“教育爱”(师爱)的特征
师爱,不仅是一种情感、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1、情感性 2、理智性——“基本内核” 教育是一种科学,科学需要理性。 3、宽容性 教师的宽容是学生自信心的保护伞,是学生发展的一 种动力。 4、教育性
(1)教材选择上要求实。
(2)在备课工作上求实。
(3)在教法选用上求实。 (4)在课的组织上求实。 (5)创新是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核心要素。 链接:《做一个会备课的教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之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之教师职业道德原则1、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
它指明了教师职业实践中道德行为的总方向,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属性,统帅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2、教师职业道德的地位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在道德实践中认识和处理各种关系的具体原则,对教师的道德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
3、确定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客观依据①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各种各样的关系,核心的关系是师生关系。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对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要求的概括。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必须体现这个特点。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书,要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育人,要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格。
②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从自身的特定角度来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既要反映教师职业活动中的特殊利益关系,又要反映社会的一般利益关系,还必须体现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对教师行为的基本要求。
③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本质属性的概括,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教师的职业活动行为具有普遍的指导性和严格的约束性。
4、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基本原则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主要有:①教书育人原则;②为人师表原则;③依法从教原则;④教育人道主义原则,这一点是很多学生学习的盲区。
首先,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主张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包含了深刻的教育人道主义情怀。
教师职业道德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的要求 1) 做遵规守法的模范,为学生作出
好的榜样 (2) 尊重和维护法律赋予学生的各项
权利 (3) 积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
精品文档
四、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1. 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 2.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 (1) 现代教育应体现尊重人权的精神 (2) 应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 心
核心地位表现 1.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基准性 2.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本质性 3.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稳定性 4.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精品文档
理论探究
为什么说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 中居于核心地位?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教师职业 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关系如何?
义人才的要求
精品文档
2. 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 坚持全面培养的教育理念 遵循教书育人的科学规律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精品文档
二、 为人师表原则
为人师表: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 样,成为学生效法的楷模。
1. 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 (1) 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
要求 (2)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精品点文档的
精品文档
资料拓展
现代人权观呈现出三大特征 平等主义强化、个人主义弱化、人权的国际化。
精品文档
3. 教育人道主义确立的客观依据
(1) 教育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在教育领域、教育过程中的贯彻
(2) 教育人道主义是处理教育活动过程 中特殊人际关系的要求
(3) 教育人道主义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 中居于特殊地位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一、爱国守法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热爱祖国,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始终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在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帮助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敬业爱生
高校教师应当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和责任感。
我们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尽力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歧视、不偏袒。
三、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核心职责。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品德教育。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严谨治学
严谨治学是高校教师必备的学术品质。
我们要秉持科学精神,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实事求是地进行学术研究。
同时,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培养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五、服务社会
高校教师要积极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责,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社会
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
同时,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六、为人师表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楷模。
在言行举止上要符合师德规范,保持良好的仪态和风度。
同时,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学术道德建设,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教师职业道德(课后题及答案)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1.何为教师职业道德?其特点是什么?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特点:一、意识水平高层性二、道德境界高尚性三、道德意识自觉性四、行为举止示范性五、道德影响深广性六、道德内容先进性2.有人说,“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以区分善恶、正邪、荣辱等为内容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称。
中国自古就有“尊德贵道”的说法,道德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如果一个人失去了道德,那么,他即使再有学问、有本领,都是无济于事的,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而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倘若教师的人格品德、学识不高,缺乏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遵循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自觉性,试问:他将如何去履行他的天职,完成他的使命呢?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其用处。
”由此可见,师德是立教之本,正因为教师职业具有的特殊性和教师使命具有的特定性,所以时代与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水准高于其他行业。
3.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是什么?一、长期性和复杂性二、延续性和艰苦性三、艺术性和创造性四、主体性和示范性五、个体性和群体性4.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1.两者的联系: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公共道德在教师领域的特殊表现,是社会公共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公共道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善恶标准和观念,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基础和来源。
2.两者的区别:从产生的时间来看,教师职业道德要晚于社会公共道德;就其发展空间而言,它主要是从教师职业领域中形成和发展的;从两者的的适用范围来看,教师职业道德的适用范围没有社会公共道德那样广泛,具有明显的专业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