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通知书》观后感
录取通知书电影(共4篇)
![录取通知书电影(共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11e06a453610661ed9f47d.png)
篇一:录取通知观后感看《录取通知》后有感这次的形势政策电影我选择了看《录取通知》,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被它的剧情吸引到了。
这部电影主要是说主人公巴比特是一个会伪很普通的高中生,小聪明不少,但是却没有展现在课业成绩上,高中毕业时被8所大学拒绝录取。
然而他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唯知识论者,认为不读大学就没有前途,每天面对着父母对他是否有大学录取的关心,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他决定伪造一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跟他的几个和他一样没被录取的小伙伴一起建立了一所叫南方哈蒙技术学院 (s.h.i.t.)的假学校,为了让这所假学院看起来像真的,巴比特开始说服他最好的朋友薛门史瑞德帮他在网络上建一个完全像真的假学校。
为了取信于父母亲,他在知名的哈蒙学院旁边租了一间荒废以久的精神病院,并将精神病院重新整修让它看起来像一所真正的学校。
当他的父亲坚持要与学院的院长会面,巴比特请了薛门史瑞德的舅舅班露意斯来假装院长。
表面上看似完美的计划却因为网站的设计大意——按一个键就录取,导致将近300多位原本被其他学校拒绝的学生前来就学。
这样突如其来的情况,巴比特本想告知他们真实的情况,可是面临这些满怀期待和梦想的一群人,他不忍心摧残别人的梦想,正如自己曾经被八所大学拒绝一样,他决定把这所学校办起来,于是他去了好友的哈蒙学院听课,了解课程设置,咨询学校领导,了解如何进行学校管理。
可是南哈蒙学院是一所特别的学校,他们的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爱好各不相同,而且大多都是不喜欢学习的学生。
巴比特针对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制定课程表,学习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彼此相互为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身特长,课程制定紧密结合了学生的兴趣,让学习不再固定模式化,不再沉闷。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之后,这所假学校就被哈蒙学院发现并举报了,被迫关门。
但是因为薛门史瑞德在假学校运作的时候曾送一封要求学校立案的信到美国俄亥俄州,所以这个举动给了巴比特一个将假学院立案成为真学院的机会。
在美国俄亥俄州教育认证机构的官员们听证下,巴比特开始讲述传统教育的失败,且成功的说服了官员们让假学院成为一年实验学院。
录取通知书影评
![录取通知书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9f8178e15fbfc77da269b193.png)
录取通知书影评【篇一:录取通知观后感】看《录取通知》后有感这次的形势政策电影我选择了看《录取通知》,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被它的剧情吸引到了。
这部电影主要是说主人公巴比特是一个会伪很普通的高中生,小聪明不少,但是却没有展现在课业成绩上,高中毕业时被8所大学拒绝录取。
然而他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唯知识论者,认为不读大学就没有前途,每天面对着父母对他是否有大学录取的关心,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他决定伪造一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跟他的几个和他一样没被录取的小伙伴一起建立了一所叫南方哈蒙技术学院 (s.h.i.t.)的假学校,为了让这所假学院看起来像真的,巴比特开始说服他最好的朋友薛门史瑞德帮他在网络上建一个完全像真的假学校。
为了取信于父母亲,他在知名的哈蒙学院旁边租了一间荒废以久的精神病院,并将精神病院重新整修让它看起来像一所真正的学校。
当他的父亲坚持要与学院的院长会面,巴比特请了薛门史瑞德的舅舅班露意斯来假装院长。
表面上看似完美的计划却因为网站的设计大意——按一个键就录取,导致将近300多位原本被其他学校拒绝的学生前来就学。
这样突如其来的情况,巴比特本想告知他们真实的情况,可是面临这些满怀期待和梦想的一群人,他不忍心摧残别人的梦想,正如自己曾经被八所大学拒绝一样,他决定把这所学校办起来,于是他去了好友的哈蒙学院听课,了解课程设置,咨询学校领导,了解如何进行学校管理。
可是南哈蒙学院是一所特别的学校,他们的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爱好各不相同,而且大多都是不喜欢学习的学生。
巴比特针对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制定课程表,学习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彼此相互为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身特长,课程制定紧密结合了学生的兴趣,让学习不再固定模式化,不再沉闷。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之后,这所假学校就被哈蒙学院发现并举报了,被迫关门。
但是因为薛门史瑞德在假学校运作的时候曾送一封要求学校立案的信到美国俄亥俄州,所以这个举动给了巴比特一个将假学院立案成为真学院的机会。
录取通知书电影观后感
![录取通知书电影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8550d53a417866fb84a8e9a.png)
录取通知书电影观后感【篇一:录取通知书观后感】录取通知书时隔一年再来看这部影片,笑点和泪点都没有改变。
打开电脑想写影评时,最先想到的是那天看完电影,后座观众说了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
她说,这电影只能美国人拍。
听到以后,心里一颤,肝脏都有点疼。
因为我知道她说的99%是对的。
而我想说的是“为什么”。
呵呵,为什么国人拍不出?因为我们已经没有创造力了。
越长大,越不会创新。
我们根本不关心外面的世界,学生要关注绩点,关注分数。
而我们的教育逼着我们亦步亦趋,跟着前辈的脚印。
不要走歪路?那么,哪条路是真正的歪路?没拿到好大学的offer,不知道亚当斯密,不会解微积分?愿意当一个农民,种草种花中春风,与人何忧?非得一句话里加杂两个英文单词才能好好说话?巴特比控诉学校剥夺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这才是真正的犯罪。
很多人也知道这个事实,但是我们只能摇摇头说一声,人艰不拆。
教育,是要让我们成长的。
人不会停止发展,不会停止成长,所以,也不会停止接受教育。
但教育并不是一定要规规矩矩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一边打瞌睡,一边记录某些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的奇怪名词。
是让自己的灵魂成长、起飞、出航,而不是困死在某个扼杀人性的角落里痛苦挣扎。
所以我们要终身学习。
但不幸的是,现在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喜欢扼杀人的求知欲了。
以至于凡找到工作的,现在都将学习视为“总算摆脱的包袱”了。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是因为自以为没有被接受。
如果知道所有梦靥都是想象的话,会好过很多。
有个豆友说“假如我有个孩子,我可不想送他上大学”。
我猜他要么是刚刚入学的新生,还没有适应学习和生活上翻天覆地的改变,要么是已经毕业了,回想四年时光匆匆,虚度的光阴,为自己失去的青春不值。
在他自我的围墙之外,是学霸们孜孜不倦熬夜苦读的身影。
遥想两年前,我们为了一个分数、一张薄薄的纸紧张而兴奋。
现在,我们还是为了一张纸在努力。
有些人浑浑噩噩,过着暂时的神仙般的日子,忘记了当年为一道数学题奋战半夜的自己;有的人似乎把梦想刻在心上,一步一步向它接近。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100字左右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10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73e4115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9.png)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100字左右
看了电影《录取通知书》的我,深深感受到了社会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常。
影片以高中生的录取通知书为切入点,展现了不同人的生活轨迹及最终走向。
其情节真实生动,让人想起了自己曾经的青葱岁月。
电影中黄渤扮演的招生老师,用自己善良的心态、不断调整的招生标准,尽力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彩虹”,也让我体会到了一个真正的好老师应该有的素质。
其中,孙淳饰演的学生家长,用“睁眼瞎”式的教育方式,让人深思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影响。
影片在表现人物内心独白和表情上用了大量的细节,让影片更加具有代入感。
而影片的音乐也与情节相得益彰,用不同的节奏和音乐来表现不同的心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这部影片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的成功或失败不仅取决于个人努力,更多的是来自环境和机遇的影响。
故事的结局让人心酸,但也能让人深刻的认识到人生中的一份痛苦和无奈。
总之,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值得一看,值得去思考,也让我们知道了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电影录取通知书观后感
![电影录取通知书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0e72ae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3.png)
电影录取通知书观后感电影《录取通知书》是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
本片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揭示了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问题。
影片刻画了现代教育的严苛标准和家庭期望对孩子们的压力,引发观众对教育体制以及家庭教育方式的思考。
影片围绕着一个小男孩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展开,通过展现这个通知书对整个家庭的影响,揭示了社会教育体系对个体命运的决定性作用。
导演通过呈现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追求,揭示了家庭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聪明而努力的男孩,他在学校中表现出色,但却始终逃避接受改变的机会,选择遵从家庭的期望。
故事的开端,让观众了解到这个家庭对于高考成绩的期望非常高。
父亲是一个严厉的人,对儿子的要求极高,希望他能够考上国内一流的大学,进入精英阶层。
母亲则更加温和,但在父亲的影响下,她也不能完全摆脱对儿子成就的追求。
这个家庭的教育观念被一种功利主义的目标所主导,他们相信只有通过考上好大学,才能有一个成功的未来。
男孩长期以来都在努力学习,埋头苦读,但他内心却始终被压抑和焦虑所困扰。
他想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但父亲的期望让他感到束缚。
他时常产生犹豫和挣扎,不知道应该听从自己的内心还是迎合家庭的期望。
影片中的一个关键情节是男孩和他的朋友在一次校外学习活动中遇到一位教育家。
这位教育家给予男孩们不同的思考方式。
他告诉他们,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力,而不是只追求高分和名牌大学。
这位教育家的言论让男孩深受触动,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选择。
通过这一情节的展示,电影呼吁观众重新思考当代教育体系对个体的局限性。
教育本应是培养学生发展潜能和个性,而不仅仅是追求升学率和分数。
影片中的教育家提倡“幸福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这对家庭和学校来说都是一种启发,教育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
电影最后给出了男孩重新选择的机会。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200字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5fffe6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0.png)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200字
作为一名观众,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录取通知书》。
电影通过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年轻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困境和抉择,引发了我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影片讲述了高考落榜的女孩陈可可与男孩郭在鑫在考取美国名校的旅途中经历各种状况的故事。
本片使用了透视镜头、光影等多种手法,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
影片中,郭在鑫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陈可可则在迷茫、压力和自卑之中不断挣扎,这些情节令我深受震击。
通过这部电影,我对人生的认识得到了深化。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会。
我们需要积极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疑惑,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中,都应该秉持着一颗勇于拥抱挑战的心态面对生活。
影片中的台词、画面和音乐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其中有一句:我们拼不过漂亮,那就一定要比漂亮更加努力;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共鸣,让我明白了成功是需要付出和努力的,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
总之,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启发了我对人生的大胆思考。
我们应该具备勇于追求梦想,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不怕挫折、不断进步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活得充实而喜悦。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600字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0f3193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3.png)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600字
《录取通知书》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
整部电影围绕着一个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考上好学校奋斗的故事展开,从而引发对于中国教育制度的深刻思考。
电影一开始,儿子小渝即将考试,母亲为他准备了各种复习资料以及面条鸡蛋等食物。
可是,儿子却因为心情不好而不肯吃,这种情景让人不禁感慨:在中国教育制度下,孩子们的压力之大,常常让他们失去了简单的快乐。
接下来,母亲又决定拼尽全力为儿子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
在她的督促下,儿子费尽心思填报各种活动和竞赛,最终也得到了许多机会。
在这部电影中,母亲为了自己儿子的未来而奋斗的场景,让人不禁感到心痛。
她的决心和毅力是许多母亲的缩影,事实上,相信很多中国家庭都有这样一个或多个像母亲一样的人,为了孩子的未来而奋斗。
但是,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为了孩子自己的未来,还是为了社会的认可?
电影中,母亲在奋斗的过程中,不懈地提醒儿子要“休息自用”。
这种场景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中国的教育,是否应该从单一的结果导向,向鼓励自主学习和提倡个性、创造力方向发展呢?是不是要让我们的孩子在求学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意识到享受过程的重要性呢?在这个焦虑的时代中,这个问题变得更加重要。
总之,电影《录取通知书》是一部通透人心的情感片。
观众们在电影里能够感受到母亲为儿子拼尽全力,而儿子最终拥有的成绩,也更多的是过去几年的努力付出。
在这段关于教育的故事中,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那一份感受和共鸣。
录取通知书电影观后感三百字
![录取通知书电影观后感三百字](https://img.taocdn.com/s3/m/1729a52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1.png)
录取通知书电影观后感三百字
作为一名观众,我看完了电影《录取通知书》。
这部电影讲述了高考后,三个孩子通过了清华大学的录取,他们的人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电影里,我们看到了他们在校园里接受各种挑战和考验,也看到了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电影中,有很多经典的台词和画面,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人可以失败,但不能自暴自弃”这句话。
这句话说的是失败并不可怕,但失去信心和勇气却是最可怕的事情。
这话不仅适用于在校学生,更适用于生活中每个人。
在电影中,三个孩子面对的问题也很多。
比如,心理承受能力差、毫无机会意识等等。
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靠着不断努力和坚持最终获得了成功。
电影的另一个经典画面是主角们每天早上一起做晨练的场景。
这些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每天都那么努力,这场景造成了人们的共鸣。
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能够让我们意识到,成功并不是到达了终点就万事大吉,更为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荆棘。
电影把这些特性刻画得淋漓尽致,使我们能够理解成功的含义并从中吸取到生活的启迪。
这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自信、更坚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未来。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深入肆意研究了人们的内心,并以生动的方式呈现给了观众。
它不仅深深地打动了我,也让我深深
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
它让我们明白成功从何而来,怎样成功,这将对我们人生有极大的帮助。
录取通知书电影观后感
![录取通知书电影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112cb3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12.png)
录取通知书电影观后感《录取通知书》是一部富有情感和思考的电影,该片以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通过真实而充满挑战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不完美。
观看这部电影后,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首先,电影以一个普通高中毕业生张忆北的视角展开。
他的高考成绩并不出色,因此无法进入理想的大学,只能选择一所不那么理想的学校。
然而,他收到了一封来自美国世界顶尖学府的录取通知书,这瞬间改变了他的命运。
影片故事紧张而引人入胜。
张忆北与他的家人们面临着巨大的选择和困惑。
他的父母为了他的未来不懈奋斗,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和努力,希望他能够接受这个难得的机会。
然而,张忆北却陷入了内心的挣扎中。
他开始思考,是继续按照父母的期望去美国留学,还是选择自己内心真正向往的道路。
这种对个人选择和责任的思考是电影中最吸引人的地方。
电影通过展现不同人物的观点和冲突,突出了道德、价值观和个人命运等问题。
张忆北的朋友贺申奇和李乐乐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态度。
贺申奇鼓励张忆北去美国,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而李乐乐则建议张忆北不要被他人的期望左右,要独立思考自己的未来。
这两种观点之间的冲突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复杂,也引发了观众对于真实的人性和价值观的深入思考。
影片的挖掘还涉及到教育体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电影以高考制度为背景,揭示了中国教育体系中的种种弊端和压力。
学校、家长和社会对于高分考生的期望过高,导致了学生在成绩与志愿之间无法自由选择的困境。
张忆北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他在被录取通知书改变命运的瞬间,陷入了自我怀疑和挣扎的困境中。
这个情节使人们对于教育制度和社会期望产生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与此同时,电影也铺展开了家庭和亲情的主题。
张忆北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的父母对于他的教育充满期望和付出。
他们舍弃了自己的梦想和幸福,将自己的所有心血都倾注在了他的成长上。
这种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奉献是无私的,也是最真实的。
而这样的家庭纠结与张忆北的内心挣扎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了对亲情的思考和反思。
2019电影《录取通知书》观后感500字800字1400字
![2019电影《录取通知书》观后感500字800字14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be80ad51a37f111f1855bf5.png)
2019电影《录取通知书》观后感500字800字1400字《录取通知》是由斯蒂夫·平克导演,贾斯汀·朗、乔纳·希尔、哥伦布·绍特主演的电影。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录取通知》观后感,欢迎借鉴参考。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500字今天才看这部电影,感觉有些晚了啊,真是很有意思啊,剧情生动有趣。
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巴比特的经历,巴比特是一个很有小聪明的人,但是没有用在学习上,没有考上大学。
他的父母和我们中国的一样,认为没有上大学就不会有好的前途,没有考上大学让父母很失望,于是他拖朋友制作了一个学校网站,伪造录取通知书,与小伙伴们建造了一所假大学,取名南哈蒙理工学院,让父母信以为真,同时也让其他被学校拒绝的学生来到了这,本想告诉他们事实的巴比特被这些满怀期待梦想的人们感动,借着交来的学费与走访经历,他自办了南哈蒙理工学院,他也根据学生各自的爱好制订了也别的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激情与创造力,有声有色,学生也非常开心。
可是谎言终会被发现,被哈蒙学院举报。
机缘巧合,之前有向教育局请求学校立案,因此有了希望。
在教育局的审会上,巴比特的一派批判传统的发言成功说服了教育局的判官,同意南哈蒙学院一年的试用。
毋庸置疑,没有上大学的巴比特成功了,他是父母的骄傲。
巴比特是个很聪明的人,如果他把小聪明放在学习上,或许他就是个大学霸。
他与其他同学有着同样被拒绝的感受,不顾犯错的分险,创办了学校,真是了不起的人。
再过两年多我们也要面临高考,像电影中没有被大学录取的人自然不在少数,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因为一张成绩单就颓废呢,我们还有理想与乐趣。
像巴比特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自主发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仍然朝着梦想朝着兴趣继续马不停步地努力,我们依旧可以策马奔腾,大学只是我们实现梦想的辅助罢了,重要的是自己,只要有提高自己的意愿,哪都可以学习。
有不少没上大学的人最后成功的。
录取通知书电影观看(共5篇)
![录取通知书电影观看(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b88dadfd0a79563c1e7294.png)
篇一:录取通知书观后感录取通知书观后感首先我想说的是这是部题材很好的美国电影,主要写的是一群以巴比特为首的高中毕业生,他们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被无数大学拒之门外。
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他们自己办起了一所叫“南方哈门工业大学”的学校。
这听上去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也许这样的事现实中根本就不会有。
太多剧情在这不作介绍,有兴趣的可是自己到网上看一下。
这部励志电影拍的很成功,迎合了现在年青人的思想,特别适合学生朋友观看,我相信你们会喜欢的。
不知不觉已经说了这么多废话,下面我们直奔主题,也就是我的个人观后感。
在看到影片快接近的尾声的时候,巴比特所创建的学校被封了,看到这一幕也许很多人会觉得遗憾,但是电影毕竟是电影,它会给我们一个好结局,结果是他们赢了,学校允许被试用了。
看完应该很开心才对,可是我没有一点开心的感觉。
因为我知道现实如果真的发生这种事(我说的是在中国),那么不止是学校被封,巴比特也会爱到法律的制裁。
现如今这个社会,分两种学校,一种是公办的一种是民办的。
我们先来说说公办的,公办学校有几个是不认分数的,无疑进入学校的通行证就是分,你达不到一定的分数那就不行,当然也不排除个别现像,特别是靠关系的那种(也许这是种让人很鄙视的形为,但是现在我们不作议论)。
所以是否能进入高校对那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根本就是个难题,对于差生,他们简直就看不到曙光。
于是这时候就出现了许多民办学校,当然这些学校不会像公办的一样只认分,他们认的是钱。
你有钱了,你就可以继续上学,但这些基本都是去浪费时间浪费青春的人。
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有多少人进入高校后是好好学的,我可以肯定的说很少很少。
现是7月初,也就是高考成绩出来之后了,也许有很多人没考上理想的学校,他们有的会消沉,因为上大学是他们十二年来的梦。
一纸通知书,虽不足以证明什么,但是每个人都想要(个别除外)。
但是很可惜,理想的学校他们去不了。
于是有人又在徘徊,是复读还是上个差点的学校,是踏上打工之路还是继续混个三年,我想这是每个不理想考生都会思考的问题吧。
录取通知书电影观后感100字
![录取通知书电影观后感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906e61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3.png)
录取通知书电影观后感100字
《录取通知书》这部电影,通过一个高中生的成长经历,讲述了追求梦想的艰辛和努力。
他在艰难的高考中经历了很多事情,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却从未放弃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部电影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被他的故事所打动。
导演巧妙地运用镜头,刻画出了人物的形象。
当主角经历挫折时,镜头会把焦点放在他的眼睛上,让观众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和沉默中的绝望。
在高考的前一天,他终于鼓起了勇气去和女神表白,悄悄地送给她一张录取通知书。
这个场景十分感人,青春和梦想在这一刻想交融一体。
对于电影内容的理解,我真正地感受到了勇气、拼搏和不放弃的力量。
主角经历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对梦想的追求,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成功。
这种力量是我必须学习和运用的。
电影中的台词、画面和音乐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主角终于收到通知书时,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配合着温柔的音乐,让人心情愉悦,倍感温馨。
作为观众,我想通过这部电影,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对未来的担忧和对成功的渴望。
我应该像主角一样,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不要忘记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审视自我,坚定信念。
最后,“录取通知书”这部电影向我们传达的信息就是:“样样努力,才能无悔青春”。
唯有不断努力进取,才能活出自我,人生才更加精彩。
录取通知书电影观后感
![录取通知书电影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b72bb0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e.png)
录取通知书电影观后感《录取通知书》是一部让人思考人生和教育体制的电影。
它以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为背景,深入探讨了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电影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度的思考,引发观众对教育体制的思考,同时也让人对人生的选择和价值观产生了一些疑问。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平凡的母亲,在电影中饰演一个辛勤工作的保洁员。
她辛苦工作,默默付出,希望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教育,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孩子能够获得更多机会和成功。
然而,这个家庭却陷入了一个迷失和困惑的状态。
电影中,孩子被一所精英学校录取,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全家人都兴奋不已。
然而,这样的喜悦和期待在接下来的故事中慢慢转化为对教育系统的质疑。
孩子在新学校面临的高压和竞争让他逐渐变得焦虑和沮丧。
原本乐观和活泼的他,变得沉默寡言,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电影通过展示教育系统对于孩子的重压和竞争的荒谬,揭示了当前教育体制中的一些问题。
教育系统过于注重成绩和名校录取,而忽视了每个孩子的兴趣、个性和发展潜能。
在这个竞争导向的环境下,孩子们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和自主性,只为了追逐分数而努力。
电影中的母亲也开始反思自己对孩子教育的方式和孩子的真正需求。
她意识到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在学业上的成功,更需要的是快乐、自由和内心的成长。
她决定改变教育的方式,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鼓励,让他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
故事的发展过程中,电影还展示了一种不同的教育思路和取向。
一位老师在电影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他以温柔和关爱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单一的考试和评估,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
他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重新找到了对学习的热爱和自信。
电影最后呈现了一个温暖而令人感动的结局。
虽然孩子没有进入名校,却在自己的兴趣和梦想中找到了新的方向。
他开始追求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并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故事的结尾给观众留下了很多的思考与启示。
电影录取通知书观后感
![电影录取通知书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b99e0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7.png)
电影《录取通知书》观后感引言《录取通知书》是一部由导演张艺谋执导的中国电影,该片于2021年上映。
本片以高考录取通知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家庭面临高考变革的故事。
观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深受震撼和思考。
本文将从影片的情节、表演、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影片情节影片以一个普通家庭的高考准备为切入点。
一位年轻女孩,她努力备战高考,处于焦灼和不安的状态。
而她的父母,怀抱着对孩子的期望和担忧,竭尽全力提供支持和鼓励。
然而,随着高考政策的变革,传统的录取通知书被电子通知所取代。
在这个背景下,女孩面临着无法及时获取通知书的问题。
影片通过真实的情节展示了高考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意义和压力。
家长们为孩子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而孩子们也为了高考努力学习、奋发拼搏。
影片中的情感冲突和转折引人入胜,让观众感同身受。
表演影片的演员阵容强大,他们的出色表演为电影增添了不少看点。
女主角在片中扮演一个高三学生,她表现出了普通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变化,让观众在角色身上找到共鸣。
演员通过细腻的表演,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影片中关于家长角色的表演也非常出色。
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又为孩子奋斗,他们的情感冲突和对孩子的呵护让人动容。
演员们通过真实和自然的表演,将角色的复杂情感传达给观众。
主题和启示影片的主题是对高考的思考和探讨。
通过这个家庭的故事,影片表达了对高考制度和教育体系的思考。
观众可以从中看到一些问题,比如高考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的压力,教育的普惠性等等。
此外,影片还通过展示家庭情感来探讨亲子关系。
父母的期望和孩子的追求之间常常存在矛盾,而这些矛盾又是家庭关系中常见的问题。
观众可以从影片中感受到家庭之间的温暖和关爱。
通过影片的观看,我们可以反思教育制度、家庭关系以及个人追求和社会期待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形成自己的理念和策略。
总结《录取通知书》是一部具有深意的电影,通过展示一个家庭面临高考变革的故事,引发观众对教育制度、家庭关系等问题的思考。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200字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179fe4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4.png)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200字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
电影《录取通知书》讲述了五个高中生在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人生变迁和成长之路。
这部电影能够深深触动人心,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规划自己的人生。
整个电影结构非常紧凑,情节发展自然流畅,充满着青春、激情和希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却又充满烦恼和迷惘。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压力和焦虑,以及在漫漫人生路上所遇到的各种困难。
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特点。
张倩的放荡、杨钢的自卑、李洁的拼搏、罗冉的坚持和许炳的乐观,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非常鲜明,并且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梦想,同时也面临着自己的困境和挑战。
影片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来揭示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给予了人们关于人生的思考和反思。
整部电影感人至深,让我无比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追求。
电影中的画面非常美丽,音乐也非常优美动听。
整部电影是由一系列细节组成的,每一个场景、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导演的用心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影片的音乐也非常配合画面,让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故事的内在情感。
总之,电影《录取通知书》是一部非常感人、感性、感悟的青春成长巨作,更是一部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人生、重树人生目标的影片。
它给予了每个人重新认识自己、关注别人、感恩父母、珍惜时光的启示和思考。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深深意识到了人生路上的重要和困难,更懂得了如何去迎接挑战、面对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500字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60b2bf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c.png)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500字《录取通知书》观后感《录取通知书》是一部校园青春电影,讲述的是三个高中生各自追逐梦想的故事,而这些梦想又在一封录取通知书的到来中交织在一起。
整部电影以清新的风格,呈现了青春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它感人、温暖、美好。
电影早期,故事展现了许多日常场景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当前年轻人的生活观。
每个主角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它们。
虽然他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始终没有放弃对自己梦想的追求,在故事的结尾,他们都收到了一份录取通知书。
影片中的一个女孩深受父亲失业的影响,毅力地学习评书技巧以填补家庭经济的空缺;另一个女孩干劲十足地想要参加艺术学校,同时还在为班级策划文艺晚会。
男孩则是想要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但他的学习成绩一度下降,最后还是如愿以偿。
三个主角,在他们追梦路上的每一步,都能引导我们探究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如何重燃对梦想的执着,以及如何信任自己、坚定自己的目标。
《录取通知书》在讲述这些故事时,采用了深情温暖的手法。
整部电影强化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元素,让观众不禁感到温暖向上。
电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场戏是,在女孩面对困难而犹豫时,她在母亲的鼓励下坚持不懈。
这场戏不仅非常触动人心,还通过照片墙来营造一个集体情感,以此助力主角获得胜利,彰显出亲情、友情的力量。
电影采用了动听悦耳的声音,如经典的歌曲《同桌的你》和《天路》。
这些经典歌曲能够让观众快速进入主题,进一步增强了故事情感。
不仅如此,电影故事情节的设置也非常简洁、流畅,而且场景和服装搭配也都十分得体。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让我感到既温馨又温暖,它希望通过青春的角度,感染每一个观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努力,勇敢的走下去,最后胜利与成功一定会属于我们。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在所谓的困难面前退缩,而是应该勇敢地面对和克服困难,继续前行。
生活有时并不如我们所想,但我们不应该放弃自己,人生的每一步都很有价值。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9d0d85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2.png)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录取通知书》观后感近日,我看了一部名为《录取通知书》的电影,讲述了一位叫王凯的考生因为成绩突出而被自己心仪的北大录取,却因为一些意外的麻烦而无法上学,最后经过自己和身边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克服了困难,如愿上了北大的故事。
该片在以情动人,通过多方位渲染,让我不但看到了角色身上的努力和顽强,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梦想、奋斗到底的信念。
在剧情中,王凯身上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无疑是一种非常值得赞扬的品质。
尤其是在他因家庭原因无法支付学费时,他没有放弃就读北大的梦想,而是勇敢地面对困难,积极探寻各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他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最终在攻克困难之后,如愿上了北大,获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这种坚韧不拔、从不放弃的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也令我深深地钦佩和敬服。
此外,电影中的良心演出和音乐创作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表演方面,每个演员都发挥了自己的最大实力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男主角王凯,演技非常到位,他就像是拉出电影和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为观众们带来了充满感情的全新感受。
而音乐在电影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它的烘托,观众们一步步深入到电影情节中,与主角王凯一同感受他的喜怒哀乐,辗转私密,可以说正是因为音乐才使得电影更具有感染力,才能使王凯的人生历程更具有震撼力。
总之,《录取通知书》的故事,让我不断思考自身的人生和未来规划。
不管再怎样的困难和时代变迁,都是自己在这场奋斗中所必须面对的,只要我们一直前行、勇敢面对,就一定会成功。
同时,观看这样的电影也打开了我对于成功和努力的视野,在我的生命历程中,必将是我最难以忘怀的一部电影,它激励了我,也感化了我,从内心深处触动着我不断进取、不断追求成功的心。
电影录取通知书观后感
![电影录取通知书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fb248a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5.png)
电影录取通知书观后感电影《录取通知书》观后感《录取通知书》是一部由中国导演邓超执导的青春成长片,在2019年上映后迅速引起了观众的关注和热议。
这部电影以高考录取通知书为线索,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高考结束后的一段特殊时期所经历的成长、友情和爱情的故事。
观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受触动,下面就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首先,在电影的拍摄上,导演邓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电影中通过细腻而真实的描绘,展现了年轻人在高考后的焦虑、困惑和迷茫。
电影中千篇一律的考场环境、张贴的录取通知书,以及获得录取通知书后的庆祝和激动场景,都让观众感受到了高考背后的辛苦和努力。
导演在电影中巧妙地运用了快速剪辑和大量的镜头语言,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沉浸于故事情节中,感受到那种复杂的情感和内心的起伏。
其次,电影的剧情和情节也非常吸引人。
影片的故事情节紧凑,没有过多的冗长和拖沓。
故事围绕着一群年轻人的生活展开,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性格和独特的追求。
他们通过高中时的友情和初恋的经历,在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同时,也让观众对自己的生活有了一些深刻的思考。
电影在表达关于成长与担当的主题时,也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在演员的选择和表演上也给予了观众极大的惊喜和认可。
从演员们的表演上可以看出,他们都充满了激情和真实的情感。
与此同时,每个演员的角色都经历了一个转变和成长的过程。
他们通过自己的表演传递出了对于角色的深入理解和演绎,给观众提供了一个更加立体和丰富的观影体验。
最后,电影中蕴含的深层主题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录取通知书》中主要围绕着高考、录取通知书以及成长这样的话题。
这些话题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极其重要的。
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给了观众不少的教育启示,我们需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并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尤其对于即将面临高考或者即将踏入大学校园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无疑能够给予他们积极的正能量和鼓舞。
综上所述,《录取通知书》是一部非常感人、真实且有深度的电影,它通过对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故事展开,揭示了人生追逐梦想和成长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机遇。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300字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d90bd0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0.png)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300字最近刚看完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录取通知书》,故事发生在韩国高考结束之后,一群考生在等待录取通知的这段时间里,经历了各自的成长和困境。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紧凑,人物性格鲜明,让我感受到了很多。
电影的主题是人生和成长,即使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但是每个人都在为了梦想奋斗着。
在电影中,主人公们都有自己的梦想,他们努力学习,为了未来而拼搏。
然而,现实并不总是美好的,他们也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
但是在艰难的时刻,他们变得更加坚强,并且最终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电影的画面也很精美,尤其是场景的设计和色彩的运用,配合上电影的插曲,让整部电影流畅又感人。
其中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我,主人公之一的姜珉宇在凌晨跑步的画面中度过了难熬的夜晚,配以插曲“Lose You To Love Me”,让人不禁感叹“即使无比努力,生活仍旧难以完美”.电影还反映了现代教育体制的问题以及高考造成的影响。
每个学生都必须向着同样的目标去努力,也许他们并不理解自己的梦想和兴趣,但是他们还是选择了一条“相对稳妥”的路。
这点让我感到十分心酸,因为很多人的梦想不止于此,他们可能会被束缚在规矩和制度中,没有机会去追求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热爱。
最让我感慨的是电影带给我的启发,作为学生,我们时常牵挂着各种烦恼和压力,这时候我们可以从《录取通知书》中学到很多。
无论经历过什么,都要抱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付出辛勤的劳动换取所期望的价值。
总之,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多思考和启示,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看待问题和生活中的挑战。
生活可能并不如意,但希望大家在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让自己逐渐变得坚强起来,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100字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e5651f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5.png)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100字我观看了电影《录取通知书》,感到特别的惊喜和感动。
这部电影在结构和排版方面非常清晰整洁,让观众容易理解和阅读。
影片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主要情节和内容,故事中的主角们的成长经历和奋斗历程也是令人感动。
电影的音乐、画面和一些引人的话语等元素都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给人的最大启示是不要轻易放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只要坚持不懈去追求,一定能够实现。
电影中的主角们克服了许多困难,最后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就会有成功的机会。
电影也让我深深思考了人性问题。
许多人在面对挫折时,会选择放弃,但有些人会选择坚持,哪一方面代表了更强大的人性品质呢?电影中的一些让人感动的画面和插曲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那种不屈的力量,这正是引发我的思考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录取通知书》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电影。
它给予我们的启示和教育很有价值,不仅是对人生梦想的启示,更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录取通知书》观后感
今天才看这部电影,感觉有些晚了啊,真是很有意思啊,剧情生动有趣。
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巴比特的经历,巴比特是一个很有小聪明的人,但是没有用在学习上,没有考上大学。
他的父母和我们中国的一样,认为没有上大学就不会有好的前途,没有考上大学让父母很失望,于是他拖朋友制作了一个学校网站,伪造录取通知书,与小伙伴们建造了一所假大学,取名南哈蒙理工学院,让父母信以为真,同时也让其他被学校拒绝的学生来到了这,本想告诉他们事实的巴比特被这些满怀期待梦想的人们感动,借着交来的学费与走访经历,他自办了南哈蒙理工学院,他也根据学生各自的爱好制订了也别的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激情与创造力,有声有色,学生也非常开心。
可是谎言终会被发现,被哈蒙学院举报。
机缘巧合,之前有向教育局请求学校立案,因此有了希望。
在教育局的审会上,巴比特的一派批判传统的发言成功说服了教育局的判官,同意南哈蒙学院一年的试用。
毋庸置疑,没有上大学的巴比特成功了,他是父母的骄傲。
巴比特是个很聪明的人,如果他把小聪明放在学习上,或许他就是个大学霸。
他与其他同学有着同样被拒绝的感受,不顾犯错的分险,创办了学校,真是了不起的人。
再过两年多我们也要面临高考,像电影中没有被大学录
取的人自然不在少数,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因为一张成绩单就颓废呢,我们还有理想与乐趣。
像巴比特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自主发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仍然朝着梦想朝着兴趣继续马不停步地努力,我们依旧可以策马奔腾,大学只是我们实现梦想的辅助罢了,重要的是自己,只要有提高自己的意愿,哪都可以学习。
有不少没上大学的人最后成功的。
这种不上上大学就没有前途的观点在我们中国似乎非常多,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张考卷定终身,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但是我相信即使没有考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即使失败大半辈子,只要自己坚定这的兴趣与理想,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成功。
最后个人认为最后的审会是最具感染力最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