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植物的观察动物的观察天气的观察2. 探索物质认识水认识空气认识土壤3. 动手实践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运动玩转天气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天气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让学生初步了解水、空气和土壤等物质的基本特性,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物质特性的理解,如水、空气、土壤的特性。

2. 教学重点:观察和认识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天气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图片、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述自然故事、展示实物或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实践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3. 例题讲解:针对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掌握关键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内容:列出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图表、关键词进行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特征。

(2)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画出来并简单描述。

(3)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 答案:(1)植物的特征:叶子、花朵、果实等。

(2)动物的运动方式:爬行、行走、跳跃等。

(3)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如雨天需带伞、晴天可外出游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拓展性作业,如开展科学小实验、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详细设计;6. 板书设计的结构布局;7. 作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2024年新教材)粤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新教材)粤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新教材)粤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认识常见的物体第1课观察物体一、教学目标1. 科学观念:认识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了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2. 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3. 探究实践: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对科学观察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认识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2. 难点: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物体,并能准确描述物体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观察法、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体图片,如苹果、铅笔、书本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物体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1)认识物体的特征- 教师拿出一个苹果,引导学生观察苹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 让学生分组观察其他物体,如铅笔、书本、橡皮等,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2)观察物体的方法- 教师示范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等方法观察物体,并引导学生说出每种方法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哪些特征。

- 学生分组实践,运用不同的方法观察物体,并记录观察结果。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拿出一个物体,让学生通过摸、闻等方法猜出物体的名称。

(2)展示一些物体的局部图片,让学生猜出物体的名称,并描述物体的特征。

4. 课堂总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和物体的特征。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第2课物体的分类一、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1)认识不同物体的特征。

(2)学会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 科学探究(1)通过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提高观察能力。

(2)经历分类活动,培养分类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3. 科学态度(1)对分类活动充满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第一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1 观察法学习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细节通过观察自然环境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1.2 实验法利用简单的实验材料,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学习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1.3 分类法学习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和逻辑思维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物体2.1 认识常见的物体学习识别不同种类的物体,如固体、液体、气体等培养学生的实物认知能力2.2 物体的性质学习物体的基本性质,如形状、颜色、大小等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体的其他性质,如重量、硬度、透明度等2.3 物体之间的关系学习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重叠、包含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第三章:我们和自然3.1 认识自然环境学习认识自然界中的基本元素,如天空、土地、水等培养学生的自然环境认知能力3.2 自然现象学习常见的自然现象,如雨、雪、风、雾等了解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3.3 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习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如保护环境、利用自然资源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4.1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如水的沸腾、食物的消化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2 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器的工作原理、交通规则等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思维4.3 科学安全常识学习科学实验和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第五章:简单的机械5.1 认识简单的机械学习认识简单的机械,如杠杆、滑轮等培养学生的实物认知能力和空间观念5.2 机械的原理学习机械的原理,如杠杆平衡、滑轮省力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5.3 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开门、提水等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六章:生物的世界6.1 生物的基本特征学习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等培养学生的生物认知能力和科学思维6.2 植物与动物学习植物和动物的区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生物分类能力和观察能力6.3 微生物的世界认识微生物,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生物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第七章:人体的奥秘7.1 认识人体学习人体的基本结构,如骨骼、肌肉、器官等培养学生的生物认知能力和空间观念7.2 人体的生理功能学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如呼吸、消化、循环等培养学生的生物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7.3 健康生活学习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运动锻炼等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第八章:地球与宇宙8.1 地球的认识学习地球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结构、地球上的水等培养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和科学思维8.2 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和气候的基本知识,如天气变化、气候类型等培养学生的气象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3 宇宙的奥秘学习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星座、行星等培养学生的天文认知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第九章:探索与创新9.1 探索的方法学习探索的方法,如调查、实验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9.2 创新的思维学习创新的思维方式,如想象、联想、逆向思维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3 科技改变生活了解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如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意识第十章: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10.1 科学思维的培养学习科学思维的基本方式,如实证、推理、批判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10.2 科学精神的培养学习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如求真、创新、合作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10.3 科学伦理与责任学习科学伦理和科学责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第十一章:物质的组成与变化11.1 物质的组成学习物质的组成,如固体、液体、气体和微粒等培养学生的物质认知能力和科学思维11.2 物质的变化学习物质的变化,如融化、沸腾、沉淀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11.3 化学实验安全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第十二章:能源与环保12.1 能源的分类与利用学习能源的分类,如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了解能源的利用方式,如太阳能、风能等培养学生的能源认知能力和科技素养12.2 环境保护学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减少污染、保护动植物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12.3 绿色生活学习绿色生活的方式,如节能减排、分类垃圾等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第十三章:简单的电路13.1 电路的基本组成学习电路的基本组成,如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培养学生的实物认知能力和科学思维13.2 电路的连接与原理学习电路的连接方法,如串联和并联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如电流的流动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13.3 简单的电路制作尝试制作简单的电路,如小电灯等第十四章:声音与光14.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声音的产生方式,如振动等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如空气传播等培养学生的声学认知能力和科学思维14.2 光的性质与现象学习光的性质,如反射、折射等探索光的现象,如彩虹等培养学生的光学认知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14.3 光的应用与科技了解光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光纤通信等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意识第十五章:科学探究与创新实践15.1 科学探究的要素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如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15.2 创新实践的设计与实施学习创新实践的设计与实施方法,如小组合作、项目研究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15.3 科学成果的展示与评价学习科学成果的展示与评价方式,如报告、展示等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

2024年新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表格式

2024年新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表格式

2024年新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表格式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走进科学(第13节)第1节:科学在哪里第2节:科学家的观察第3节:科学问题与探究2. 第二章:植物与动物(第47节)第4节:认识植物第5节:认识动物第6节:植物与动物的关系第7节:保护动植物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培养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提问和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考、提问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大自然中美丽的植物和动物图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保护动植物?2. 例题讲解以第4节“认识植物”为例,讲解如何观察植物的特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问的方法学习植物知识。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填写观察记录表。

学生展示观察结果,进行交流分享。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护动植物,进行实践活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走进科学,关爱动植物2. 内容:科学在哪里科学家的观察植物与动物的关系保护动植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和思考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动植物保护的相关知识,参加环保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6. 板书设计。

7. 作业设计及其答案。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重点关注各章节的核心概念和探究活动。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一、第一单元:我们身边的科学第1课:《我们身边的科学》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内容:1. 观察身边的物体,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 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和实验。

教学活动:1. 观察身边的物体,如桌子、椅子、书本等,讨论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 学习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了解放大镜的作用。

3. 进行简单的实验,如观察纸张的燃烧,了解燃烧的条件。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报告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身边科学的了解和观察实验能力的发展。

第2课:《水的奇妙变化》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变化,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内容:1. 学习水的性质,如透明、无色、流动性等。

2. 学习水的变化,如蒸发、凝固、沸腾等。

教学活动:1. 观察水的性质,进行水的流动实验,了解水的流动性。

2. 学习水的蒸发,进行蒸发实验,观察水的蒸发过程。

3. 学习水的凝固,进行凝固实验,观察水的凝固过程。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观察记录,评估学生对水性质和变化的理解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发展。

二、第二单元:动植物的世界第3课:《动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内容:1. 学习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植物开花等。

2. 学习使用观察工具,如放大镜,进行观察。

教学活动:1. 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记录种子的变化。

2. 观察植物的开花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

3. 学习使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细节,如叶子的纹理。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报告和记录,评估学生对动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和观察能力的发展。

第4课:《动物的特性》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内容:1. 学习动物的特性,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2. 学习使用观察工具,如放大镜,进行观察。

教学活动:1. 观察不同种类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2024年教科版新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

2024年教科版新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

2024年教科版新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生物生物的特征与分类(第1章)常见的动植物(第2章)2. 探索身边的物质与材料物质的认识(第3章)常见材料的认识(第4章)3. 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天气与气候(第5章)生活的环境(第6章)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特征,学会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

2. 使学生认识常见的物质与材料,了解其特点及用途。

3. 培养学生对天气、气候和环境的关注,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分类、物质的特点与用途、天气与气候的认识。

2. 教学重点:生物的特征、常见物质的辨别、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画笔、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生物、物质和自然环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的特征与分类,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生物。

讲解物质的特点与用途,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

讲解天气与气候,结合实际天气情况,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生物,进行分类练习。

让学生收集不同的物质与材料,进行辨识和特点描述。

观察天气变化,记录并分析其对生活的影响。

通过讨论、实验等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特征与分类2. 常见物质与材料的特点及用途3. 天气与气候对生活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生物,记录其特征并进行分类。

收集不同的物质与材料,描述其特点及用途。

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其对生活的影响。

2. 答案:生物分类:根据观察结果,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物质特点与用途:如实描述所收集物质的特点,举例说明其用途。

天气与气候:根据记录的天气情况,分析其对出行、穿衣等方面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科学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的定义和作用。

2.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科学的定义:科学是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现象的研究。

2. 科学的作用:科学可以解释现象,解决问题,推动社会发展。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讲解科学的定义和作用,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并分享给大家。

3. 实验演示: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第二章:观察和实验教学目标:1. 学会观察和描述现象。

2. 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观察:用肉眼和工具进行观察,记录现象。

2. 实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教学活动:1. 观察练习: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 实验设计: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并进行实验。

3. 分享成果: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三章:探究科学问题教学目标:1. 学会提出科学问题。

2. 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提出问题:从观察和实验中提出科学问题。

2. 探究问题:通过实验、调查、研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1. 问题提出:让学生从观察和实验中提出科学问题。

2. 问题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问题探究,设计实验或调查。

3. 成果展示:让学生分享探究结果,讨论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章: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教学目标:1. 学会科学思维。

2. 掌握科学方法。

教学内容:1. 科学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2. 科学方法:实验方法、观察方法、调查方法等。

教学活动:1. 思维训练:通过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 方法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科学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科学探究案例,让学生理解科学思维和方法的应用。

第五章: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教学目标:1. 培养科学素养。

2. 培养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1. 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 感知科学1.2 观察与发现2. 第二章:植物的世界2.1 认识植物2.2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3. 第三章:动物的世界3.1 认识动物3.2 动物的特征与生活4. 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4.1 水的奥秘4.2 空气与呼吸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知科学的奥秘,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提问的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索问题。

3. 使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动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植物和动物的特征、生长变化的理解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提问能力认识常见的植物、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标本、显微镜、放大镜、实验器材等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观察记录表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讲解科学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提问。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 板书内容:章节、重点知识点、关键词汇、思维导图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记录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探究水的奥秘,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和实验结果,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推荐相关的科普读物,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2. 教学重点:观察、发现、提问能力的培养3. 实践情景引入:情景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引发兴趣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需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答案要具有指导意义一、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1. 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学会探究。

2024年新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表格式

2024年新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表格式

2024年新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表格式一、教学内容第一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 感知世界1.2 观察与发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身边的科学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分析身边的科学现象。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观察方法、分析过程和解决策略。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验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5.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我们身边的科学2. 内容:1.1 感知世界1.2 观察与发现3. 关键词:观察、思考、分析、创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观察家里的植物,用画笔记录下来。

写一写:描述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2. 答案:画一画:学生作品,展示观察到的植物。

写一写: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的文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开展科学小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深度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可衡量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4. 教具与学具的选择与应用5. 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6. 板书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反馈机制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深度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的章节内容,同时要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科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认识自然第一节:认识植物第二节:认识动物第三节:天气与季节2.第二单元:探索科学第一节:观察与实验第二节: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科学小实验3.第三单元:关爱环境第一节:保护植物第二节:保护动物第三节:节约用水用电三、教学过程(一)第一单元:认识自然1.第一节:认识植物(1)导入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引导学生说出植物的特征。

(2)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植物。

学生分组讨论,说出每种植物的特点。

2.第二节:认识动物(1)导入教师播放动物声音,让学生猜测是哪种动物。

(2)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动物。

学生分组讨论,说出每种动物的特点。

3.第三节:天气与季节(1)导入教师询问学生今天的天气,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

(2)教师讲解天气与季节的关系,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四季的特点。

(二)第二单元:探索科学1.第一节:观察与实验(1)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观察与实验。

(2)教师展示观察与实验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与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2.第二节:生活中的科学(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教师讲解生活中的科学原理,如摩擦力、惯性等。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3.第三节:科学小实验(1)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小实验。

(2)教师展示科学小实验,如水的张力、气球爆炸等。

学生分组进行科学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三)第三单元:关爱环境1.第一节:保护植物(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

(2)教师讲解保护植物的方法,如浇水、施肥等。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内容涵盖全书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1. 认识自然界的生物;2. 探索物体的性质;3. 感知天气与季节变化;4. 了解自己的身体;5. 感受科技与生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生物,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2. 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分析物体性质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3. 使学生能够感知天气与季节变化,增强环保意识;5. 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分析物体性质的能力;2. 感知天气与季节变化,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1. 认识自然界的生物,培养生命观念;2. 探索物体性质,提高科学素养;3. 感受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例题讲解;3. 互动: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强化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关键词、重要知识点、思维导图等;2. 板书形式: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层次分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生物,记录它们的特点;(2)探索物体的浮沉现象,分析原因;(4)了解自己的身体,绘制身体结构图;(5)举例说明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略;(2)浮力与物体密度有关;(3)略;(4)略;(5)如:电视、手机、电脑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手段的优劣,调整教学策略;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拓展学习,开展科学小实验、观察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024年一年级上册科学精彩教案全册教科版

2024年一年级上册科学精彩教案全册教科版

2024年一年级上册科学精彩教案全册教科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培养观察力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认识自然第一节:认识植物第二节:认识动物第三节:认识天气第四节:认识季节2.第二单元:身边的科学第一节:观察物体第二节:颜色与形状第三节:水的奥秘第四节:磁铁的神奇3.第三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一节:声音的传播第二节:光与影第三节:力的作用第四节:物体的运动【教学过程】第一单元:认识自然第一节:认识植物一、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去校园或公园观察植物,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特征。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植物特征。

二、探究1.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第二节:认识动物一、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去动物园或校园观察动物,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特征。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动物特征。

二、探究1.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第三节:认识天气一、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每天的天气变化。

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二、探究1.教师展示不同天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第四节:认识季节一、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季节变化。

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季节特征。

二、探究1.教师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第二单元:身边的科学第一节:观察物体一、导入1.教师展示不同物体,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特征。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物体特征。

二、探究1.教师展示不同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第二节:颜色与形状一、导入1.教师展示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物体,引导学生关注特征。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颜色和形状特征。

二、探究1.教师展示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物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第三节:水的奥秘一、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水的特征。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水的变化。

二、探究1.教师展示水的不同状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第四节:磁铁的神奇一、导入1.教师展示磁铁,引导学生关注磁铁的特征。

2024年全册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2024年全册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2024年全册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全册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第三章《认识自然》。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天气与气候》,第二节《四季变化》,以及实践活动《我的天气日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能描述四季变化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四季变化的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四季图片、天气符号卡片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天气预报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天气和四季变化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和季节。

2. 例题讲解(1)讲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天气符号卡片,了解各种天气的特点。

(2)通过四季图片,讲解四季变化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天气符号卡片,画出自己喜欢的天气,并描述该天气的特点。

(2)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季节,讨论该季节的天气特点、服饰变化等。

4. 课堂小结5. 实践活动:我的天气日记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天气,记录下当天这种天气的情况,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六、板书设计1. 天气与气候天气的概念、特点气候的概念、特点2. 四季变化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完成天气日记。

2. 答案示例:日期:2024年10月15日天气:晴描述: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温适中,非常适合户外活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对天气与气候、四季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2024年教科版新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

2024年教科版新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

2024年教科版新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生物动物和植物的特点与区别常见的动植物分类2. 简单的物理现象水的形态变化光的传播与反射3. 天气与季节天气的观察与描述四季的特点与变化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植物的基本分类,培养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理解简单的物理现象,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了解季节特点,增强生活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动植物分类的掌握与应用2. 物理现象的观察与理解3. 天气与季节变化的认知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2. 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与探究能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植物图片、实验器材(如放大镜、镜子、水杯等)、季节变化视频2. 学具:学生用书、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不同季节的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2.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动植物分类、物理现象、天气与季节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动植物分类、物理现象观察、天气描述等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六、板书设计1. 动植物分类:动物、植物2. 物理现象:水的形态变化、光的传播与反射3. 天气与季节:天气观察、四季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列举身边的动植物,并进行分类。

观察水的形态变化,描述并解释原因。

描述一天中的天气变化,并说明季节的特点。

2. 答案:动植物分类:根据动植物的特点进行分类,如狗、猫属于动物,草、树属于植物。

水的形态变化:如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等,原因在于温度的变化。

天气与季节:根据观察到的天气变化和季节特点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课后反思,了解学生对动植物分类、物理现象、天气与季节的认知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教科版新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

2024年教科版新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

2024年教科版新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材编写。

具体内容包括:第1章《我们身边的科学》:第1节《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第2节《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第2章《认识自然界》:第1节《天空和大地》、第2节《植物的世界》、第3节《动物的世界》;第3章《生活和科学》:第1节《生活中的科学》、第2节《有趣的科学现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2. 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方法的运用、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指导;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挂图、模型、实物等;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兴趣;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5. 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内容包括:章节、小节;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关键知识点;实践活动步骤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我们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2)制作一个简单的风向标,测试风向;(3)思考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科学知识解释。

2. 答案:(1)植物的特点:如叶子形状、颜色、生长环境等;(2)风向标的制作方法:用硬纸板剪成一个箭头形状,固定在木棒上,放入风中观察指向;(3)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冰融化、水的沸腾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科学绘本、观看科普视频,拓展知识面。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共14课)(教案)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共14课)(教案)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共14课)(教案)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名称: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共14课)【教案】第一课:“科学和科学实验”引言: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通过科学方法与科学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

本课将介绍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的定义和重要性;2. 知道科学实验对于认识世界的作用;3. 能够描述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教学重点:1. 科学的定义和重要性;2. 科学实验的意义和基本步骤。

教学难点: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与学生互动交流,触发学生对科学的思考,如“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吗?”、“你们想知道科学可以做什么吗?”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科学实验是很重要的?二、讲解(10分钟)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科学家进行实验的场景,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实验的概念。

2. 解释科学的定义,即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解释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3. 说明科学实验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例如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发现新的规律等。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以课本中的实验案例为例,带领学生分析实验的步骤和原理。

2. 解释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其中一个步骤出错,会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四、实践探究(15分钟)1. 分组进行小型科学实验,例如利用酵母发酵的实验。

2.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操作。

3.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简述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实验的步骤。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困惑。

3. 强调科学实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观察和实验。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带领学生思考,除了在学校实验室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进行科学实验?2. 鼓励学生在家里或周边环境中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和实验数据。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第一章:身边的科学第一节:我的身体第二节:身边的工具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 使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工具,了解它们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身体结构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重点: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各种工具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结构模型、各种日常工具(如剪刀、尺子、锤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安全剪刀、尺子、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人体结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的身体结构。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身体的特点和功能。

2. 例题讲解以“我的身体”为例,讲解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的作用。

以“身边的工具”为例,讲解剪刀、尺子、锤子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自己的身体结构图,并标注各部位名称。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工具,讨论其作用并展示使用方法。

提问环节:检查学生对身体结构和工具作用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身体结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脚、胳膊、腿2. 日常工具:剪刀、尺子、锤子、胶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自己的身体结构图,并标注各部位名称。

选择一种日常工具,描述其作用并画出使用方法。

2. 答案:身体结构图:见附件。

工具描述: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医院,了解身体结构和功能。

开展“我是小发明家”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参与度6.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和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设定身体结构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第一章:科学探究概述1. 学习目标: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内容:科学探究的定义、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方法。

3.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一个小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4. 作业:总结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并结合生活经验,提出一个科学问题。

第二章:观察与实验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和实验。

2. 教学内容:观察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实验工具的使用。

3.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引导学生了解观察的方法。

(2) 讲解:讲解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介绍实验工具的使用。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 作业:根据实验结果,回答实验问题,并写观察和实验报告。

第三章:科学探究与生活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将科学探究应用于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内容:科学探究在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3.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如何将科学探究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

4. 作业:根据分组讨论的结果,写一篇关于如何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的短文。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球与宇宙的认知,培养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

2. 教学内容:地球的基本特征、宇宙的基本概念、探索宇宙的方法。

3. 教学活动:(1) 引入:通过观察天空,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地球的基本特征,以及探索宇宙的方法。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观测,记录观测结果。

一年级科学教案(11篇)

一年级科学教案(11篇)

一年级科学教案(11篇)一年级科学教案(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科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科学教案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植物,使学生初步具有研究植物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搜集资料能力。

教材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

学情分析学生对周围植物比较熟悉,上课兴趣浓厚。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资料,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难点怎样观察、描述植物。

学法指导搜集整理法、交流法、观察法。

引入新课,认识书上图中的植物1、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界中生长着许多植物。

人类已经发现的植物约有30多万种。

2、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3、找找课本大图中哪些是植物?4、塑料花是植物吗?学生小组活动、讨论(全班、小组)交流一年级科学教案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2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

2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

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2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珍爱生命,爱护身边的植物。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教学难点】证明植物是“活”的。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自己种养的植物、学生活动手册,以及有关植物是“活”的的照片、图画等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塑料花、植物、课件等。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聚焦1.用课件出示兔和蝴蝶的视频,据此提问:“兔和蝴蝶是‘活’的吗?”请学生说说理由。

学生会从兔和蝴蝶会动、会吃等动物具有的活动能力方面进行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小小科学家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家在做什么。

2. 通过滚小球的实验,说明小孩子也能进行科学研究。

3. 感受科学的本质。

教学重难点: 1. 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 2.感受科学的本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斜坡、小球;学生准备:纸、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你知道这些是什么人吗?师:让我们也来做个小小科学家。

二、学习新课1.自主学习,了解科学是什么。

(1)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看第2 页上面的插图,边看边说,把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在小组内、班级内交流。

学生看课本第2插图,思考交流。

(3)认识两位科学家。

(4)你们还知道哪些科学家?他们是研究什么的?(5)记录科学学生活动手册2.“滚小球”实验,初步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1)交流需要什么材料。

(2)交流怎么实验。

(3)交流怎么记录,做活动手册第1页。

(4)交流同桌之间怎么合作。

3.认识科学本质了解科学家已经找到的问题答案。

(1)你从小到大提出过什么问题?(2)哪些问题,你已经解决了,怎么解决的?(5)安全教育:研究科学要注意安全,防雷电等。

三、总结本课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课题2 小小工程师教学目标:1.了解工程师,观察工程师在干什么,认识到工程师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有所不同。

2.初步让学生有产品设计的朦胧思想以及意识到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设计、制作做一个铅笔加长器。

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工程是什么。

2.从活动中产生产品设计的朦胧思想以及意识到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纸、笔、剪刀、双面胶、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你们认识工程师吗?他们是做什么的?(交流)师:今天我们就来知道一下。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自主学习,了解工程是什么。

(1)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看第5 页上面的插图,边看边说,在小组内、班级内交流工程师是做什么的。

(3)比一比科学家与工程师之间的不同。

2.认识工程师的杰作(1)学生看第6插图,交流工程师的杰作。

(2)学生举例说说工程师的杰作。

(3)辨别哪些是工程师的作品。

师:请你汇报收获。

教学反思:课题3 上好科学课教学目标:1.参观科学教室,并比较科学教室与他们平时上课的普通教室有什么不同。

动手做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课规则的重要性。

意识到遵守科学课的规则。

教学重难点:1.了解科学课的规则。

2.培养遵守科学课规则的习惯。

教学准备:实验室守则、上课常规、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参观实验室时,我们要注意什么?生:交流。

生:熟读规则小诗。

集体整队动作快,列队做到快静齐,参观途中不说话,带好眼睛和耳朵。

二、学习新课1.参观科学教室。

(1)讨论:科学教室与普通教室有什么不同。

(2)交流。

学生看课本P5插图,思考交流。

2.实验:比较水(1)思考:怎么比较水的多少?(2)交流。

(3)实验3.回想:在刚才的实验中哪些行为好,哪些行为不好?思考——交流——判断——完成科学活动手册——制定科学课的规则。

(填写活动手册第3页)三、总结本课师:怎样上好科学课?教学反思:课题 4.认识感官教学目标:1.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

2.观赏视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3.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

教学过程:一.先从自己熟悉的感官入手,再认识感官的功能,最后拓展到对动物感官的认识。

二、认识感官观察图片,认识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皮肤遍布全身。

本环节意在整理学生对感的已有认识,明感觉器的电子设计概念,激发兴趣,引入利用感官进行的观察活动。

特别强调,手不是感觉器官,手上和遍布人的全身的皮肤是一种感觉器官,是人体最大的感觉感官。

三、描述小动物的特征观察图片找出不同小动物,描述小动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用眼睛看是学生最熟悉的观察方法,所以教学设计从用眼教睛看开始,带领学生进入观察的第一步。

做“找小动物”的活动,是一个儿童及成人都特别喜欢的游戏,通过这个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用眼睛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四、描述物体的特征用其他感官观察物体,描述物体在气味、味道、轻重、厚薄等方面的特征。

内容包括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皮肤触摸四个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知道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还包括用其他感官观察。

三、总结本课师:大家本节课学了什么?教学反思:课题5.感官总动员教学目标:1.通过品茶、观察蜡烛等活动,说出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2.在做品茶活动和与同伴观察蜡烛的活动中,尝试发现并交流事物更多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1)菊花茶、绿茶、红茶少量,玻璃水杯或塑料水杯三只,热水大杯。

(2)蜡烛一支、火柴一盒。

教师材料:西瓜或挑西瓜的视频。

一、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利用眼、耳、鼻、舌、皮肤单一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积累了一些观察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同时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发现事物更多的特点。

二、感觉器官共同活动通过品茶活动,使学生发现在辨别一种东西时,有时需要两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

品茶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鼻和舌在共同起作用是很关键的一步。

由于低年级学生常常不能控制好自己的动作,因为鼻子捏不紧而响到观察效果,所以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共同完成。

二、蜡烛点燃前后的特点让学生调动身体各种感觉器官,亲身体验动用多种感觉器官可以认识事物更多的特点。

让学生动用眼、手、鼻等感觉器官,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出蜡烛的特点观察点燃的蜡烛时,要用手背靠近火焰感知,不能直接接触火苗和蜡油。

教学时,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点火,又要强调注意安全。

学生描述蜡烛点燃前和点燃后的特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表达:“我们用眼睛发现什么”“我们用鼻子发现什么”“我们用手发现什么”。

三、观看挑选西瓜视屏通过设置一个问题情境如何挑选一个好西瓜,让学生知道,人们往往动用各种感官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总结本课师:大家本节课学了什么?教学反思:课题6.借助工具观察教学目标:1.通过做用感官直接观察和借助简单工具观察的活动,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2.通过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功能。

3.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

教学重难点: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

教学准备:(1)放大镜两个、简易显微镜两个。

(2)蜡烛一支、火柴一盒。

教师材料: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当人们直接用感官观察不能解决问题时,借助工具观察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本课从学生亲自使用观察工具开始,拓展到了解生活中还用到哪些观察工具。

一、观察指纹,发现不同观察指纹的活动,激发学生使用工具观察的兴趣。

组织学生用三种方法观察手指指纹时,重点观察纹路的粗细和凸凹感,能明显发现肉眼与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效果不一样。

也可以让学生用三种方法观察布料,效果比指纹更明显,学生会有惊喜发现。

二、利用工具,获取信息可以比较用耳朵听和借助听诊器听心跳声有什么不同,发现听诊器听到的更清晰,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使用工具大大延伸了人的听觉功能。

三、认识观察工具望远镜、显微镜和汽车后视镜延伸了人的视觉功能,盲杖延伸了盲人的触觉功能,助听器延伸了听力障碍者的听觉功能,学生活动手册中还列举了酒精测试仪,它延伸了人的嗅觉功能。

四.总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什么?教学反思:课题7.做个小侦探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现象,探讨一些自然界的现象.培养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教学重难点: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探究结果教学准备:多媒体,碰碰球架教学过程:一.大自然中有许多现象,要仔细观察1.你看到了植物,为什么会这样?2. 谁破坏了蜘蛛网?3.雪地上有动物的脚印,发生了什么事情?二.共同探讨,寻找不同的答案.学生们分小组探究,最后请个别小组上台发言他们的讨论结果.三.看一看下面的现象玩碰碰球.1.拉开一个球,松手后的结果是……2.拉开两个球再松手呢?3.拉开三个球再松手呢?先猜猜,再试试.四.拓展探究科学家一直在推测和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

五.总结回归师:今天大家学到什么?生:。

教学反思:课题8.暗箱里的秘密教学目标:通过各种信息来猜想不方便打开的东西里面的情况。

教学重难点:通过探究来发现暗箱里的秘密教学准备:暗箱教学过程:一.导入看图,说说发生了什么事,猜想兔子的逃跑路线.同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二. 解暗箱有许多东西像洞穴一样不方便打开,人们只能靠各种信息猜想里面的情况. 1.解暗箱滚小球,判断盒子里障碍物的位置.和同伴说说你的发现.如果意见不一致,多试试,多交流.2.其他解”暗箱”的示例1.医生用听诊器检查身体.2.铁路检修工敲火车车轮查找故障和隐患.3.维修人员用探测器寻找地下管道.三.回顾总结师:今天学了什么?生:……教学反思:课题9.树叶变黄了教学目标:探究树叶变黄的原因教学重难点:如何验证你的有关树叶变黄的猜想教学准备:变黄的各种树叶教学过程:一.导入秋天到了,你的家乡哪些树的叶子会变黄呢?大家来讨论.二.猜一猜银杏树叶是怎么慢慢变黄的?整体慢慢变黄,从中间向边缘变黄,从下往上变黄.同学们怎么验证你的猜想呢?三验证猜想寻找证据验证自己的猜想,可以直接观察树上的叶子,或收集树叶来观察,可以给这些银杏树叶的图片排序.四总结回归师:今天上了什么?生:。

教学反思:课题10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2.能够识别自然物与人造物;3.知道利用自然材料可以制造物品。

教学重难点:了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能够识别自然物与人造物。

教学准备:课件、树枝、树叶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在野外,在游乐场里,哪些是自然的,哪些是人造的?2.学生看图讨论手回答。

3.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区分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二、探索新知1.看资料:你能区分哪些是自然的,哪些是人造的吗?2.交流后汇报。

3.小组活动:捡一些树枝、树叶,搭个小棚子。

4.完成活动手册第10页。

5.展示成果,评价。

6.小结:利用自然材料,可以创造物品。

三、总结与拓展1.看课本第34页,了解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常常利用自然材料制造物品。

2.你再举几个利用自然材料制造物品的例子吗?3.完成活动手册第10页,相互评价。

3.环保教育:讨论人们的这些行为对自然界有什么影响,又会对人类的生活带什么影响?小结:人们为了生活需要,利用自然材料可以创造物品,但是必须注意保护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