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丹岩石地球化学5-微量处理
赵志丹岩石地球化学微量处理精品PPT课件
孙贤鉥 (1943-2005)
孙贤鉥博士(哥伦比亚大学, 1973)
孙贤鉥
(1943-2005)
(哥伦比亚大学, 1973)
国内设立了—孙贤鉥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
第一届,2006, 徐义刚; 第二届,2007, 王 强; 第三届,2008, 杨进辉; 第四届,2009, 赵子福; 第五届,2010, 袁洪林; 第六届,2011, 朱弟成;
Sun S-S & MacDonough WF , 1989
Sun S-S, McDonough WF. 1989. Chemical and isotopic systematics of oceanic basalts: implications for mantle composition and processes. In: Saunders, A.D., Norry, M.J. (Eds.), Magmatism in the Ocean Basins.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vol. 42, pp. 313–345.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normalized to chondrite (primitive mantle) of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070500 地理学
_ 01 全球变化与区域响 应 _ 02 地质景观的评价与 规划 _ 03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 感技术应用 _ 05 生态环境评价 _ 06 文化和自然遗产保 护与开发
070901 矿物学、岩石 学、矿床学
_ 02 成因矿物学与找矿 矿物学 _ 03 环境与生命矿物学
白志达 李曙光 罗照华 牛 _ 06 岩浆作用与深部过 耀龄 赵海玲 赵志丹 张招 程 崇 赵国春 刘 琼 苏尚国 白志达 董国臣 狄永军 杜 杨松 侯增谦 李曙光 罗照 _ 07 岩浆作用与资源环 华 牛耀龄 苏尚国 赵国春 境 赵海玲 赵志丹 朱弟成 汪 洋 张招崇 _ 08 沉积学 梅冥相 苏文博 徐德斌 于 炳松 王黎栋
_ 04 旅游资源产业经济 段红梅 连玉明 苏 文 余正 与管理 伟 081830★资源与环境遥 感 _ 02 资源遥感 _ 05 地质遥感 _ 06 遥感信息提取技术 085217 地质工程(专业 学位) _ 01 成因矿物学与找矿 矿物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三选一)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三选一)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02 地球化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02 地球化学 周 萍 田淑芳 周 萍 王功文 田淑芳 王功文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11 遥感原理与应用
_ 08 应用构造地质学
070905 第四纪地质学
_ 01 第四纪环境与城市 陈建强 田明中 杨桂芳 张 地质 绪教 程 捷 李 杰 _ 02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 息系统应用 武法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大2005招生专业目录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05 岩浆岩及包体岩石学 杜杨松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06 矿床地球化学 刘家军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07 成矿作用与环境效应 刘家军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09 国土资源评价系统 彭润民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10 成矿作用可视化 彭润民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11 环境与生命矿物学 申俊峰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12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 肖荣阁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13 资源环境评价与资源经济 规划 肖荣阁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14 成因矿物学 许虹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15 环境矿物学 许虹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16 矿床地球化学 许虹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海相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e p c a l rn y r c b n s u c o k wh c o t i r a i te r m a k o n n ma l si s Th s s e i ly ma i e h d o a o o r e r c i h c n a n o g n c ma t rf o pln t n a d a i lc a tc . i r m a e td f c l t it g ih o g n c ma e a ft e s u c o k Ta e a y e p rme t,a d c mp r d wi k si i u t o d si u s r a i c r lo o r e r c . k n m n x e i n s n o a e t i n h h n r li o a i n o e o e n t o ih d r c lc , e b s y o s l t n o e o e s t r s rn o ma s l to fk r g n a d wi p ls e o k si e t e twa f io a i fk r g n i o c a h ma i e h h o h d o a b n s u c o k wi a y rc r o o r e r c t h mm e n e e to e mi e a swih n n o i a t cd. e o g n c ma t r a h ra d t n d sr y t n r l t o — x d n i Th r a i te s h h a h
海相 烃源岩 有机 显微 组分 的样 品前处 理方 法
刘文斌 ,胡 凯 ,蒋小琼 ,李志 明 一 ,张 蓓 ,秦 建 中
(.南京 大学地 球科 学 系,内生金属 矿床 成矿机 制 国家重 点 实验 室,江苏 南京 2 0 9 ; 1 103 2 .中石化 石 油勘探 开发研 究 院无锡 石 油地 质研 究所 ,江苏 无锡 245 ) 1 11
赵志丹2017-岩石地球化学1-绪论
纪念高山教授
Treatise on Geochemistry,2004, Elsevier 高山教授 (1962-20160503) 是唯一大陆作者
10卷本系列丛书
地球化学新书-2014
Treatise on Geochemistry, 2nd Edition, 2014, 16卷-P. 8015 @
中文翻译版:
赵志丹等(预计翻译此书), 《岩浆岩与深部过程》, 地质出版社,20XX (??)
此书图板-图件-标题表格下载:
/hebcs/Books?action=resource&bcsId=5465&itemId=0632063777&resour ceId=19565
张德会, 赵伦山(主编). 2014. 地球化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
地球化学国内参考书-10年前
陈岳龙,杨忠芳,赵志丹,编著,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地质
出版社,2005年 韩吟文,马振东. 地球化学, 2003, 地质出版社.
陈俊, 王鹤年, 地球化学, 2004, 科学出版社.
赵伦山, 张本仁. 地球化学, 1988, 地质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高等地球化学.1998, 科学出版社
中文翻译版: 杨学明等, 《岩石地球化学》,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 版社,2000
本课程主要参考书 (第2本/共3本)
Gill Robin. 2010. Igneous Rocks and Processes: A Practical Guide. Wiley-Blackwell [ John Wiley & Sons, Ltd ], pp. 428 @
(2) 有些目前学习岩石-矿物-矿床等专业的研究 生,没有系统学习过《地球化学》。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专业(工作)委员会组成名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专业(工作)委员会组成名单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晓霞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副主任委员:杨主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杨建民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李国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陈鸣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天虎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陈振宇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董发勤西南科技大学高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何宏平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何明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黄菲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李胜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鲁安怀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吕林素中国地质博物馆孟大维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倪培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秦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饶灿浙江大学地球科学院汪灵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生物工程学院汪立今新疆大学王汝成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吴宏海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杨良峰中国地质博物馆袁鹏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秘书:陈振宇(兼)姚佛军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矿物物理矿物结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宏平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主任委员:董发勤西南科技大学秦善北京大学陈天虎合肥工业大学周根陶中国科技大学朱建喜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蔡元峰南京大学陈丹玲西北大学冯雄汉华中农业大学洪汉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黄菲东北大学李芳菲吉林大学李红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刘羽福州大学刘钦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陆现彩南京大学吕国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泉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汪立今新疆大学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王爱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林江桂林理工大学吴宏海华南师范大学吴平霄华南理工大学杨燕浙江大学杨华明中南大学杨志军中山大学周春晖浙江工业大学秘书:谭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廖立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主任委员:董发勤西南科技大学倪文北京科技大学汪灵成都理工大学杨华明中南大学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蔡元峰南京大学陈天虎合肥工业大学传秀云北京大学冯杰中国高岭土公司郝小非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雷东升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芳菲吉林大学刘钦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吕国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彭同江西南科技大学孙红娟西南科技大学王宁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王林江桂林理工大学吴平宵华南理工大学杨志军中山大学袁鹏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张高科武汉理工大学张以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朱润良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秘书:吕国诚(兼)成因矿物学找矿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申俊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主任委员:李胜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孟繁聪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卿敏中国武警黄金研究所李国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杨志军中山大学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陈丹玲西北大学冯庆玲清华大学丰成友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高晓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韩秀丽华北理工大学黄菲东北大学黄绍峰中国黄金集团吕志成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连宾南京师范大学梁斌西南科技大学刘羽福州大学刘显凡成都理工大学秦善北京大学孙国胜吉林大学沈锡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汪立今新疆大学王吉中石家庄经济学院王章俊地质出版社万泉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谢巧勤合肥工业大学阎秀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杨良锋中国地质博物馆杨竹森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赵珊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秘书:张华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梁晓亮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岩浆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孝磊南京大学副主任委员:杨进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王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邢光福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林秀斌浙江大学秦江峰西北大学唐红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童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许成北京大学闫峻合肥工业大学杨德彬吉林大学尹常青中山大学曾罡南京大学张少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军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赵志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秘书: 曾罡(兼)变质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立飞北京大学副主任委员:刘福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郭敬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赵国春香港大学肖益林中国科技大学魏春景北京大学刘良西北大学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陈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能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程昊同济大学程素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董永胜吉林大学苟龙龙西北大学李旭平山东科技大学厉子龙浙江大学刘景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晓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刘贻灿中国科技大学吕增北京大学任留东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施光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永红合肥工业大学宋述光北京大学仝来喜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王惠初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吴春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杨崇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尹常青中山大学于津海南京大学翟明国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聪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健中山大学张建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泽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常青吉林大学周喜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成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主任委员:彭平安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马永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陈代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洪德成都理工大学冯志强中国石化国勘高抒西南矿业大学关平北京大学韩喜球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胡修棉南京大学李铁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林畅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传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刘健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刘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刘志飞同济大学邵龙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沈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施和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石学法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史基安中科院地质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王剑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王璞珺吉林大学王玉华中国石油大庆石油分公司谢树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解习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颜佳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杨华中国石油长庆石油分公司张昌民长江大学张水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朱筱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邹才能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秘书长:林畅松(兼)副秘书长:朱筱敏,邵龙义,吴怀春,刘志飞,陈中强,朱如凯秘书:陈曦、由雪莲、顾松竹国际沉积学会(IAS)联络员:由雪莲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贵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主任委员:陈世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何幼斌长江大学胡斌河南理工大学姜在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邵龙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王兴志西南石油大学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鲍志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杜远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巩恩普东北大学郭英海中国矿业大学郭艳琴西安石油大学胡光义中海油研究总院开发研究院姜宝玉南京大学雷怀彦厦门大学李双应合肥工业大学林春明南京大学刘建波北京大学刘招君吉林大学柳永清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牟传龙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彭苏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彭勇民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牟传龙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屈红军西北大学邵磊同济大学沈安江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时志强成都理工大学吴亚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吴因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淑梅中国海洋大学杨小强中山大学于兴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永生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研究所郑秀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朱茂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筱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秘书:郑秀娟(兼)应用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龚庆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主任委员:王学求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所周永章中山大学罗先熔桂林理工大学韩润生昆明理工大学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黄智龙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康明长安大学李通国甘肃省地质调查院李振生合肥工业大学凌洪飞南京大学刘宁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长征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陆继龙吉林大学潘家永东华理工大学沈存利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施泽明成都理工大学斯春松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王建武山西省地质调查院王磊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文美兰桂林理工大学席斌斌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谢淑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徐文喜黑龙江地质调查研究总院杨万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尤宏亮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张德贤中南大学张连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赵克斌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周晓成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秘书:刘宁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钟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副主任委员:毕献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范宏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建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陆现彩南京大学谢桂青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杨立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杨志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常兆山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陈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陈华勇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衍景北京大学成秋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邓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高剑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郭玉乾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韩润生昆明理工大学侯增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胡瑞忠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蒋少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子颖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梁华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刘家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陆建军南京大学毛景文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倪培南京大学倪师军成都理工大学秦克章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施泽明成都理工大学孙国胜吉林大学孙卫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晓明中山大学王登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王京彬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王汝成南京大学张连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周美夫香港大学周涛发合肥工业大学周永章中山大学秘书:蓝廷广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火山及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主任委员:郑建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院张招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院郭正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霓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白志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陈斌合肥工业大学郝艳涛浙江大学黄小龙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李永军长安大学刘燊西北大学刘永顺首都师范大学毛建仁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邱检生南京大学史仁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王锡奎吉林大学吴才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夏群科浙江大学杨清福吉林省地震局姚玉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张宏福西北大学张铭杰兰州大学赵谊黑龙江省地震局赵慈平云南省地震赵勇伟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秘书:黄小龙(兼)赵勇伟(兼)地幔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宏福西北大学副主任委员:牛耀龄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郑建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夏群科浙江大学陈立辉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英基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郭锋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黄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厉子龙浙江大学刘传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勇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隋建立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孙敏香港大学汤艳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邢光福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徐夕生南京大学许成北京大学许文良吉林大学杨经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铭杰兰州大学钟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朱弟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秘书:汤艳杰(兼)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许文良吉林大学地副主任委员:熊小林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章军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刘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李和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陆现彩南京大学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代立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高春晓吉林大学黄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冷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本仙吉林大学李元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李忠海中国科学院大学刘曦北京大学刘显东南京大学毛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梅升华中科院深海科学和技术研究所倪怀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宋茂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巫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杨晓志南京大学叶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宝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张志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周永胜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秘书:李本仙(兼)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倪培南京大学副主任委员:范宏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牛贺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九华北京科技大学刘晓东东华理工大学委员: (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柴凤梅新疆大学单秀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赖勇北京大学赖建清中南工业大学李霓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李保华成都理工大学李荣西长安大学厉子龙浙江大学林锦荣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毛世德中国地质大学孟凡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潘家勇东华理工大学庞保成桂林理工大学邱楠生中国石油大学任钟元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苏文超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孙睿西北大学孙玉梅中海石油有限公司陶士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所王飞宇中国石油大学王可勇吉林大学肖益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玉玲北京科技大学翟伟中山大学张鼐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中心张铭杰兰州大学张作衡中国地质科学院祝新友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秘书:苏文超(兼)丁俊英南京大学胡芳芳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韦刚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所副主任委员:刘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黄方中国科技大学蒋少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朱祥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陈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窦衍光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杜建国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韩凤清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贺怀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惠鹤九南京大学李伟强南京大学李献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延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凌文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刘卫国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刘勇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柳小明西北大学秦礼萍中国科技大学邱华宁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施泽明成都理工大学孙卫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温汉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肖益林中国科技大学徐伟彪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张干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所周红英国土资源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周力平北京大学秘书:张兆峰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所刘传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袁洪林西北大学系刘盛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国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环境地质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冯新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主任委员:金章东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张干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安太成广东工业大学曾永平暨南大学常向阳广州大学陈玖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程和发北京大学城付学吾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傅平青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郭庆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韩贵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何孟常北京师范大学洪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季峻峰南京大学贾永锋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景传勇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李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李秋华贵州师范大学李思亮天津大学刘金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罗维均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祁士华中国地质大学汤洁吉林大学王少锋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震宇江南大学吴龙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吴攀贵州大学肖化云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肖唐付广州大学徐志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物理研究所颜崇淮上海交通大学杨浩南京师范大学张澄博中山大学张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秘书:张华(兼)陨石及天体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缪秉魁桂林理工大学副主任委员:秦礼萍中国科技大学胡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陈鸣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永亨广州大学贺怀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惠鹤九南京大学琚宜太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李春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院生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林杨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凌宗成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刘小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王桂琴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世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吴昀昭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肖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志东南京大学徐伟彪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朱进北京天文馆朱祥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邹永廖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秘书:李世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微束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献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主任委员:徐伟彪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刘勇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院袁洪林西北大学地质系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陈莉北京大学耿红艳香港大学侯可军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侯振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红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李秋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柳小明西北大学宋彪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苏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孝磊南京大学王志海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夏小平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闫峻合肥工业大学杨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杨岳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詹秀春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钟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周红英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秘书:李秋立(兼)岩矿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勇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主任委员:漆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屈文俊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李怀坤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侯贤灯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储著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高剑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侯可军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侯振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胡明月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胡兆初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黄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柳小明西北大学孙亚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汪方跃合肥工业大学韦刚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夏小平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娟同济大学杨涛南京大学杨岳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袁洪林西北大学张文兰南京大学朱振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秘书:宗克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鲁安怀北京大学副主任委员:董海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陆现彩南京大学万泉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杨华明中南大学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代群威西南科技大学范晨子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冯雄汉华中农业大学何毓新浙江大学蒋引珊吉林大学李伟南京大学李艳北京大学李金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林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娟北京大学刘瑞长春工程学院刘海波合肥工业大学石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孙振亚武汉理工大学汪立今新疆大学王长秋北京大学吴宏海华南师范大学吴平霄华南理工大学袁鹏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周根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秘书:王长秋(兼)。
赵志丹岩石地球化学-REE处理
本文由wjhdpu贡献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三章、第三章、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处理与解释第一节、第一节、主量元素数据处理与解释第二节、微量元素数据处理与解释第二节、第三节、第三节、同位素数据处理与解释第三章、第三章、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处理与解释第二节、第二节、微量元素数据处理与解释一、控制微量元素行为的地球化学规律二、稀土元素处理和解释三、微量元素处理和解释第三章、第三章、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处理与解释第二节、第二节、微量元素数据处理与解释一、控制微量元素行为的地球化学规律痕量元素,微量元素(痕量元素,trace elements) 岩石中含量<0.1%的,的岩石中含量用ppm (μg/g 10-6), μg/g, 或者 ppb (ng/g 10-9)表示 ng/g, 表示国际单位使用的幂表示方法名称 atto femto pico nano micro milli centi deci 符号 a f p n μ m c d 数值 10-18 10-15 10-12 10-9 10-6 10-3 10-2 10-1 名称 deca hecto kilo mega giga tera peta exa 符号 da h k M G T P E 数值 10 102 103 106 109 1012 1015 1018第三章、第三章、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处理与解释第二节、第二节、微量元素数据处理与解释一、控制微量元素行为的地球化学规律微观规律——地球化学亲和性、类质同象法则、微观规律——地球化学亲和性、类质同象法则、晶体场理论——地球化学亲和性(对过渡金属),归纳为:化学和晶体化学因素,包括对过渡金属),归纳为:化学和晶体化学因素,),归纳为原子(离子)的半径、配位数、原子和离子极化、原子(离子)的半径、配位数、原子和离子极化、最紧密堆积等宏观规律——体系性质和热力学规律的影响,宏观规律——体系性质和热力学规律的影响,如体系的化学——体系性质和热力学规律的影响组成、温度、压力、组成、温度、压力、氧化还原电位等微量元素行为的宏观表现矿物——是组成地球的基本矿物——是组成地球的基本——固体物质,固体物质,元素赋存在矿物之中,之中,通过矿物的形成和变化而具体体现。
中国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与年代学研究进展
中国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与年代学研究进展
张招崇;骆文娟
【期刊名称】《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年(卷),期】2011(30)4
【摘要】回顾了我国近五年来在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与年代学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
重点总结了中国东部与青藏高原的新生代火山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年代学数据成果和岩石学资料;回顾中国东部与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成因和深部动力学过程研究,介绍了目前对于长白山天池火山、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青藏高原的地球动力学过程、钾质-超钾质火山岩、高镁钾质火山岩等研究已获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提出了中国新生代火山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总页数】8页(P353-360)
【关键词】新生代火山岩;火山岩时空分布;火山岩成因;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
【作者】张招崇;骆文娟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88.1
【相关文献】
1.东准噶尔晚古生代依旧存在俯冲消减作用--来自石炭纪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证据 [J], 张峰;陈建平;徐涛;范俊杰;潘爱军;郭晓东;李杰美;朝银银
2.澜沧江南带三叠纪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Ar-Ar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J], 王硕;董国臣;莫宣学;赵志丹;朱弟成;孔会磊;王霞;聂飞
3.藏北羌塘地块新生代火山岩中麻粒岩捕虏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岩成因及下地壳性质的约束 [J], 赖绍聪;秦江锋
4.辽西白塔地区侏罗纪火山岩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J], 宋旸;徐学纯;郑常青;林波;孟兆海;徐久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球化学-微量处理
型。
B 标准化数值——原始地幔、球粒陨石,或者MORB C 作图的意图——比较样品与标准化数据之间的偏离程 度
(1)多元素标准化图解
D 称呼:
中文表达方式———— 原始地幔(球粒陨石)标准化多元素图解, 微量元素含量蜘蛛图 英语表达方式———— Normalized multi-element diagrams /incompatible element diagrams / spider diagrams Primitive mantle-normalized incompatible trace element variation diagrams …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normalized to chondrite of …… Spider diagram of ……
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处理与解释
实用版
第三章、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处理与解释
第一节、主量元素数据处理与解释
第二节、微量元素数据处理与解释
第三节、同位素数据处理与解释
第三章、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处理与解释
第二节、微量元素数据处理与解释
一、控制微量元素行为的地球化学规律 二、稀土元素处理和解释
三、微量元素处理和解释
元素 原始地幔
P 95
Sm 0.444
Zr 11.2
Hf
Eu
Ti 1300
Gd
Tb
Dy
Ho
Y 4.55
Er 0.48
Tm
Yb
0.309 0.168
0.596 0.108 0.737 0.164
0.074 0.493
多元素蜘蛛图的原始文献 和标准化数据 (Spider diagram)
壳幔相互作用深部过程的(精)
二、秦岭商丹古会聚带洋壳俯冲与壳幔再 循环论证
(一)研究基础:
1 会聚带共存着能代表古洋岩石圈残留的松树沟蛇绿 岩片(构造侵位时代为983 ±140 Ma)与形成于洋内岛 弧的丹凤群以玄武岩为主的火山岩系(984 ±36 Ma), 它们的岩石可提供古洋岩石圈及岛弧岩浆的化学组成 信息,为研究设置本区域壳幔的具体约束; 2 古洋岩石圈特征:
图3 丹凤群基性火山岩 Ti/1000(×10-6) 对 Mg(%) 图解, 显示岩浆的演化趋 势
a: 岩浆A; b: 岩浆B; c: 混合 岩浆 C. 演化线 a 起点处的断 线圈代表早期结晶岩石的包 体; 演化线 b起点处的实线圈 代表具有接近 N-MORB 化学 成分的镁铁质岩石包体.
图4 丹凤群和二郎坪群基性火山岩Y/Tb-Y图解
图1 丹凤群玄武 岩εNd-Nb/Th、 εNd-La/Nb和 εNd-Ba/Nb图解 (据李曙光, 1994) 基础数据引自张 旗等(1995).
图2 丹凤群变玄武岩的Th/Yb-Ta/Yb图解(Pearce,1983) (引自张旗等,1995) DM: 亏损地幔;MORB:洋脊玄武岩(N型);OIB:洋岛玄武岩; TH:拉斑玄武岩; CAB:钙碱性玄武岩;SHO:钾玄岩。空圈为 三十里铺玄武岩;黑圆点为郭家沟玄武岩;×:LREE亏损型玄武岩.
壳幔相互作用深部过程的 地球化学论证
以古洋壳和陆壳俯冲-再循环为例
张本仁 欧阳建平 张宏飞 赵志丹 凌文黎
一、引 言
壳幔相互作用是推动大陆发展的直接动力, 是整个地球动力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壳幔物质再循环是壳幔相互作用的重要表现, 揭示壳幔物质再循环是探讨壳幔作用及其动 力学的必经途径。 已提出的壳幔再循环类型有: 1 板块会聚带与B型俯冲有关的壳幔再循环; 2 岩石圈的底侵和拆沉; 3 陆壳俯冲有关的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和折返。
赵志丹岩石地球化学6-同位素定年可修改全文
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研究思路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在地球系统的各种地质作用形成宏观 地质体的同时,还伴随着发生了地质体中 同位素成分的变化,因此同位素成分记录 了地质作用发生的时间、过程和物质交换 等信息。
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研究思路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意义
为地球科学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作出 了重要贡献,在解决地球科学重大基础问 题研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87Sr 86Sr
P
87Sr 86Sr
I
87 R b 86Sr
et
1
87 86
Sr Sr
P
87 Sr 86Sr
I
87 R b 86Sr
et
1)
= 1.4 x 10-11 a-1
若 t<0.1, 则 et-1 t
因此如果 t < 70 Ga (!!) 简化为:
87Sr/86Sr = (87Sr/86Sr)o + (87Rb/86Sr)t
14C→14N
衰变形式 α、 β、 γ α、 β、 γ α、 β、 γ
β ec β α β β β
λ(10-9a-1) 0.155125 0.98485 0.049745
0.4962 0.0581 0.0142 0.00654 0.0152 0.0194 1.21。 10-4a-1
T1/2(109a) 4.468
0.70381 14.01 1.31 1.31 48.9 106
5730a
资料来源 R.H.Steiger和 E.Jager, 1977 R.H.Steiger和 E.Jager, 1977 R.H.Steiger和 E.Jager, 1977 R.H.Steiger和 E.Jager, 1977 R.H.Steiger和 E.Jager, 1977 R.H.Steiger和 E.Jager, 1977 G.W .Lugmair和 K.Marti, 1978 J.M.Luck和C.J.Allegre ,1983
西藏东喜马拉雅错那地区亚马荣淡色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本文对高喜马拉雅东部错那地区出露的亚马荣岩体,开 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年代学和原位 Hf同位素研究, 试图进一步揭示错那淡色花岗岩形成时代、岩浆演化的持续 时间和过程,探讨岩石形成机制,为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 成因研究增加新证据。
2 区域地质背景和样品
喜马拉 雅 造 山 带 呈 向 南 凸 出 的 东 西 向 弧 形 展 布,长 2500km,宽 300~500km,在北侧以印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IYSZ)为界与拉萨地块分隔;在南侧则以喜马拉雅主前缘逆 冲断层 (MFT)为 界 与 印 度 板 块 相 望 (Yin,2006;尹 安, 2006;YinandHarrison,2000)。在喜马拉雅造山带内部,自 北向 南 又 分 别 以 藏 南 拆 离 系 (STDS)、主 中 央 逆 冲 断 层
10000569/2017/033(08)245466 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
西藏东喜马拉雅错那地区亚马荣淡色花岗岩的年代 学、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石卿尚 黄春梅 雷杭山 齐宁远 佟鑫 赵志丹 SHIQingShang,HUANGChunMei,LEIHangShan,QINingYuan,TONGXinandZHAOZhiDan
Abstract LeucograniteisveryimportanttorevealthedynamicsofdeepcrustWestudythegeochemistry,zirconUPbchronology andinsuitHfisotopesonleucogranitesfrom Tsonaarea,EasternHimalaya,exploretheformationmechanism oftheYamarong leucogranites,andtofurtherexplainrelatedproblemsofcontinentalcrustalanatexisThezirconUPbdatingdisplayedtwoagesof magmatism,144Maand17MarespectivelyCombinedwiththepublisheddata,thetimeofanatexisinTsonaareahadlastedformore than5MyrTheYamarongleucograniteshavehighSiO2(7185% ~7291%),Al2O3(1530% ~1567%),butlow Fe2O3T (058% ~090%),CaO(072% ~105%),withtheA/CNKratiosrangingfrom108to122Thezircontitaniumthermometry, εHf(t)valueandthecovariantrelationofRb/SrandBashowthatTsonaleucograntiesoriginatedfrommorethanonemeltingreactions Theyhadexperiencedthechangefromdehydrationmeltingtofluidfluxedmelting,andthereasonofthistransformationmaybethestart oftheEW extensioninSouthernTibet Keywords EasternHimalaya;Leucogranite;Meltingmechanism
赵志丹2018-岩石地球化学5-微量处理
Niu Y, 2006
Ultra-K rocks in Lhasa block
Pb
Hofmann, 2004
Nb
Ti
为什么岛弧火山岩出现Nb、Ta的负异常?
——正常岛弧火山岩由源自俯冲板片脱水产生的流 体交代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这种富水的流 体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Ta)、Ti、P等 元素,这些元素的流体/岩石分配系数很小(1), 因此,在流体交代地幔楔形成的正常岛弧火山岩中 出现显著的Nb(Ta)、Ti负异常 (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蜘蛛图上相对于相邻 元素 K 、La和Eu、Gd)。
(1)多元素标准化图解 图解的基本解释
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K-Pb HFSE
HREE
大离子亲石元素
HFSE
幔源玄武 岩的成分
地壳的成分
Hofmann, 2004
Chondrite (C1) Normalized
100
N-MORB E-MORB OIB IAB C. Crust
多元素标准化数据
I 原始地幔 (primitive/primordial mantle)
目前常用的元素排列顺序和数值根据 Sun & MacDonough, 1989
II 球粒陨石
Boynton W.V. 1984;Sun & MacDonough, 1989;
III MORB, Pearce, 1983 IV 沉积岩
孙贤鉥 (1943-2005)
国际著名地球化学家孙贤鉥先生1943年10月27 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父母移居台湾 省台北市。1962年被免试保送台湾大学地质系学习。 1968年,孙贤鉥先生赴美国求学,师从著名地球化学家Paul Gast,先后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和休斯顿 美国宇航局约翰逊空间中心从事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1973年获得博士学位。期间,他在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开创性成果。相关论文陆续发表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并得到了广泛 的引用,其中有关年轻玄武岩铅同位素的文章(Sun,1980)SCI引证次数已经超过700次,成为这一研究领域一 个里程碑式的经典论文。 1973年-1975年,孙贤鉥先生在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做博士后,随Gilbert Hanson从事碱性玄武岩的研究,在 许多重要的刊物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论文。 1975年,孙贤鉥先生前往澳大利亚的阿德雷德大学工作,期间对太古宙科马提岩、高镁玄武岩、大洋玄武 岩和蛇绿岩等岩石进行了开创性的地球化学研究,再次显示了他卓越的科研才能,相继发表了多篇至今仍被广 泛引用的论文。其中有关洋中脊玄武岩地球化学的文章(Sun,Nesbitt and Sharaskin,1979)SCI引证次数已经 超过500次。 1977年,孙贤鉥先生在悉尼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矿物研究实验室工作,从事氧、硫等稳定同 位素的研究。 1981他成为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局主任研究员,1999年退休。在此期间,他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地球的化学组 成、演化以及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文章,成为当代地球科学界广泛引用的经典之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89年 他和他的学生McDonough在Geolog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上发表的关于地幔化学和同位素体系的文 章 :Chemical and isotopic systematics of oceanic basaltsmplications for mantle composition and processes, 迄今已被SCI论文引证超过2800次;另一篇论文:The composition of the Earth (McDonough and Sun,1995), 也已经被SCI论文引证近800次。 令人称道的是在实验技术比较落后的20世纪80年代,他就以严谨细致的工作准确地排定了元素相容性顺序 ,为地球化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海外华人,孙贤鉥先生十分关心祖国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赵志丹岩石地球化学主量元素处理
代表性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SiO2 TiO2 Al2O3 Fe2O3 FeO
MnO
MgO
CaO
Na2O K2O H2O+
橄榄岩 42.26
0.63 4.23 3.61 6.58 0.41 31.24 5.05 0.49 0.34 3.91
玄武岩 49.20
1.84 15.74
3.79 7.13 0.20 6.73 9.47 2.91 1.10 0.95
霞石Na[AlSiO4]——钾霞石K[AlSiO4], 高温时为连续固熔体系列 产于富含Na2O而SiO2不饱和岩浆岩中, 六方短柱,厚板状
霞石
2. 白榴石,K[AlSi2O6],
正方晶系(假等轴晶系)
自形晶,四角三八面体
白榴石
西藏白榴石斑岩
霞石----似长石类矿物
Na3K(SiAlO4)4
六方短柱,厚板状
玄武岩 安山岩 粗面岩 流纹岩
碱性 碱性岩 53-66
无 钾长石为 主,含似
长石
碱性辉石 和碱性角
闪石, <40%
霞石正长 岩
霞石正长 斑岩
响岩
酸性 增强
SiO2 (wt.%) <45 45-53 53-66 >66
岩石大类 超基性 基性 中性 酸性
典型岩石 橄榄岩-科马提岩 辉长岩-玄武岩 闪长岩-安山岩 花岗岩-流纹岩
(K2O+Na2O)>Al2O3
特征矿物 白云母、黄玉、电气石 、刚玉、矽线石、红柱
石 铝硅酸盐矿物:黑云母
、角闪石、黄长石等
长石类、似长石
碱性镁铁质矿物类:霓 辉石、霓石、钠闪石、
碱锰闪石等
黑云母 白云母 堇青石 红柱石 石榴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处理与解释
三、微量元素处理和解释 1. 微量元素处理方法
(1)多元素标准化图解
(2)元素或者运算后元素投点图
1. 微量元素处理方法
(1)多元素标准化图解
A 属于REE标准化图解的扩展和普及化,最早用于玄武 岩,现在可以用于所有岩石(岩浆岩和沉积岩)类 型。
B 标准化数值——原始地幔、球粒陨石,或者MORB C 作图的意图——比较样品与标准化数据之间的偏离程 度
多元素标准化数据
I 原始地幔 (primitive/primordial mantle)
目前常用的元素排列顺序和数值根据 Sun & MacDonough, 1989
II 球粒陨石
Sun & MacDonough, 1989
III MORB, Pearce, 1983 IV 沉积岩
NASC,Gromet et al, 1984 平均地壳成分根据Taylor & McLennan (1981)
(1)多元素标准化图解
D 称呼:
中文表达方式———— 原始地幔(球粒陨石)标准化多元素图解, 微量元素含量蜘蛛图 英语表达方式———— Normalized multi-element diagrams /incompatible element diagrams / spider diagrams
岩浆岩出现Nb、Ta、Ti的负异常的引申含义
具有大陆地壳 物质的参与
Chung等,2004,Earth Sci. Rev.
1. 微量元素处理方法
(1)多元素标准化图解
其他多元素标准化图解:
A. 铂族元素(Platinum metal Group Elements)
B. 过渡金属元素(Transition metal)
第三章、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处理与解释
三、微量元素处理和解释 1. 微量元素处理方法
(1)多元素标准化图解
(2)元素或者元素比值投点图
(2)元素或者元素运算后投点图
包括:二元或者三角图 元素对元素 元素比值对元素 元素比值对元素比值
OIB
V ppm 600
IAT
MORB
元素运算后
0 0 Ti ppm 18000
孙贤鉥
澳大利亚地调局高级研究员 哥伦比亚大学 孙贤鉥博士
Sun & MacDonough, 1989
标准化顺 序和数值
球粒陨石
原始地幔
其中有些不用 ,例如Tl,Sc ,W,Sn,F等
Sun & MacDonough, 1989
Sun & MacDonough, 1989
目前常用顺序
Chung等,2004,Earth Sci. Rev.
微量元素图解研究用途
(1)进行岩石分类 (2)研究岩石成因 (模拟计算反演源岩和过程)
(3)鉴别岩石形成的构造环境
重要元素对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
(After Green 1980)
元素 特征解释
高度相容元素,N i 和C o 赋存在Ol 中,C r在Sp和C px中,这些元素的高度富集(例如N i =250-300 ppm, C r=500Ni, Co, Cr 600 ppm)暗示着岩石母岩为地幔橄榄岩,如果岩石系列显示N i 的逐渐降低 (C o 也可以显示同样规律) 则预示着 Ol 的分离结晶作用。C r的逐渐降低代表尖晶石或者C px的分离结晶作用。 它们在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过程中显示相似的特征。都倾向于进入Fe-T i 氧化物(钛铁矿和钛磁铁矿), 是钛铁矿和 钛磁铁矿结晶分异的示踪剂。如果V和T i 显示差异性质, 则T i 可以类质同象进入一些副矿 物相,例如榍石和金红石。 极不相容元素,基本不进入主要的地幔矿物相,有时可以与T i 类质同象进入副矿物相,例如榍石和金红石。 不相容元素,在钾长石。云母或者角闪石中可以替换K。Rb在角闪石中类质同象替换能力弱于在钾长石和云母中,因 此K/Ba比值可以用来鉴别这些矿物相。 在Pl 中容易类质同象替换C a(但是在Py中不取代C a),在钾长石中替换K,在浅部低压条件下当Pl 作为早期结晶相 的时候,显示相容元素特征,因此Sr或者C a/Sr比值是鉴别Pl 参与的有力指示剂。但是Sr在高压的地幔条件下,当Pl 不 稳定的时候,显示不相容元素特征。 石榴石(Opx和角闪石稍弱)容纳重稀土元素,因此会导致轻稀土的分异。榍石和Pl 倾向于吸纳轻稀土元素。C px仅导 致REE轻度分异。Eu强烈倾向进入Pl 中,因此Eu异常可以鉴别是否有Pl 的参与。 常类似于HREE,显示不相容元素特征。强烈倾向进入石榴石和角闪石中,辉石次之。榍石和磷灰石也富集Y,因此如 果岩石中存在这些副矿物,将明显影响Y的分异。
目前常用顺序
Chung等,2004,Earth Sci. Rev.
目前常用顺序
Williams et al, 2001,Geology
目前常用顺序
Xu et aung et al,2003,Geology
(1)多元素标准化图解
作图方法:
A. 同REE相似,分别除以标准化数值,再作图 B. 注意其中的主量元素,特殊算法 K=K2O*10000*0.83013/250 Ti=TiO2*10000*0.5995/1300 P=P2O5*10000*0.43646/95
岛弧火山岩成因
Key distinctive features are Addition of subduction-mobile elements (K, Rb, Sr, Th etc. from the subducting plate
Increased melting caused by fluid addition to the mantle
这里K2O、 TiO2、 P2O5单位均为重量百分数
(1)多元素标准化图解
作图方法:
演示:
(1)多元素标准化图解
图解的基本解释
为什么岛弧火山岩出现Nb、Ta的负异常?
正常岛弧火山岩由源自俯冲板片脱水产生的 流体交代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这种 富水的流体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 Nb(Ta)、Ti、P等元素,这些元素的流体/岩 石分配系数很小(1),因此,在流体交代 地幔楔形成的正常岛弧火山岩中出现显著的 Nb(Ta)、Ti负异常(在微量元素原始地 幔标准化蛛网图上相对于相邻元素 K 、La 和Eu、Gd)。
目前常用作标准化的原始地幔顺序和成分 (primitive/primordial mantle)
元素 原始地幔 Rb Ba Th U Nb Ta K 250 La Ce Pb Pr Sr 21.1 Nd 1.354 0.635 6.989 0.085 0.021 0.713 0.041 0.687 1.775 0.185 0.276
V, Ti
Zr, Hf
Ba, Rb
Sr
REE
Y
进行岩石分类
Zr/Ti acts as a proxy for Si
碧玄岩 副长石岩
Nb/Y acts as a proxy for total alkalis.
进行岩石分类
进行岩石分类
进行岩石分类同时研究成因
鉴别不同源岩地球化学端元和过程
Ernst & Buchan,2003, RECOGNIZINGMANTLE PLUMES IN THE GEOLOGICAL RECORD
Primitive mantle-normalized incompatible trace element variation diagrams …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normalized to chondrite of …… Spider diagram of ……
第三章、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处理与解释
第一节、主量元素数据处理与解释 第二节、微量元素数据处理与解释 第三节、同位素数据处理与解释
第三章、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处理与解释
第二节、微量元素数据处理与解释
一、控制微量元素行为的地球化学规律 二、稀土元素处理和解释
三、微量元素处理和解释
(包括稀土在内的微量元素特征)
岩石成因与演化过程
Xu et al,2001,Geology
构造环境鉴别
Figure 9-8. (a) after Pearce and Cann (1973),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 290-300. (b) after Pearce (1982) in Thorpe (ed.), Andesites: Orogenic andesites and related rocks. Wiley. Chichester. pp. 525-548, Coish et al. (1986), Amer. J. Sci., 286, 1-28. (c) after Mullen (1983), Earth Planet. Sci. Lett., 62, 53-62.
元素 原始地幔
P 95
Sm 0.444
Zr 11.2
Hf
Eu
Ti 1300
Gd
Tb
Dy
Ho
Y 4.55
Er 0.48
Tm
Yb
0.309 0.168
0.596 0.108 0.737 0.164
0.074 0.493
多元素蜘蛛图的原始文献 和标准化数据 (Spider diagram)
Sun S-S & W F MacDon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