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结构测定
测定蛋白质三维空间结构准确的方法
测定蛋白质三维空间结构准确的方法蛋白质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其功能与其三维空间结构密切相关。
准确测定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对于理解其功能和研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来测定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
一、X射线晶体学X射线晶体学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测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X射线的衍射原理来测定晶体的原子结构。
首先,通过结晶技术获得蛋白质的晶体样品,然后将晶体置于X射线束中进行衍射。
通过测量衍射图样的强度和角度,利用数学方法可以计算出晶体中原子的位置,从而得到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尽管X射线晶体学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方法,但其应用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需要获得高质量的蛋白质晶体,这对于某些蛋白质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其次,X射线晶体学只能测定静态的蛋白质结构,不能揭示蛋白质在不同功能状态下的构象变化。
二、核磁共振(NMR)核磁共振是另一种常用的测定蛋白质结构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核磁共振现象来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动力学。
在蛋白质的NMR实验中,通过对蛋白质溶液进行一系列核磁共振实验,可以获得蛋白质的二维或三维核磁共振谱图。
通过解析谱图,可以得到蛋白质的构象信息。
与X射线晶体学相比,核磁共振具有一些优势。
首先,核磁共振可以在溶液中测定蛋白质的结构,不需要获得晶体样品。
其次,核磁共振可以揭示蛋白质在溶液中的动态结构,可以研究蛋白质的构象变化和相互作用。
然而,核磁共振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对于大型蛋白质来说,获得高质量的核磁共振谱图是非常困难的。
其次,核磁共振的分辨率相对较低,无法获得高分辨率的蛋白质结构。
三、电子显微镜(EM)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可以直接观察生物大分子的高分辨率成像技术。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显微镜在测定蛋白质结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蛋白质的投影图像或三维密度图像,可以得到蛋白质的结构信息。
与X射线晶体学和核磁共振相比,电子显微镜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蛋白质结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蛋白质结构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蛋白质一级结构和三维结构的测定方法。
3. 了解蛋白质结构测定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分子,其结构决定了其功能。
蛋白质结构测定是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
蛋白质结构测定主要包括一级结构测定和三维结构测定。
1.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测定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方法有化学裂解法、蛋白酶水解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2. 蛋白质三维结构测定:蛋白质三维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在空间中的形态。
测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方法有X射线晶体衍射法、核磁共振法、冷冻电镜法等。
三、实验材料1. 蛋白质样品:人血清白蛋白(HSA)、牛血清白蛋白(BSA)等。
2. 试剂:硫酸铵、氯化钠、丙酮、乙腈等。
3.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核磁共振仪、X射线晶体衍射仪、冷冻电镜等。
四、实验步骤1.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1)将蛋白质样品进行化学裂解,得到多肽片段。
(2)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多肽片段进行分离,得到单个多肽。
(3)对单个多肽进行质谱分析,得到氨基酸序列。
2. 蛋白质三维结构测定(1)将蛋白质样品进行X射线晶体衍射实验,得到蛋白质晶体。
(2)对蛋白质晶体进行X射线衍射,得到衍射图谱。
(3)根据衍射图谱,计算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结构。
3. 蛋白质结构分析(1)使用核磁共振仪对蛋白质样品进行NMR实验,得到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结构。
(2)将NMR实验结果与X射线晶体衍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蛋白质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质谱分析,成功测定了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2. 蛋白质三维结构测定通过X射线晶体衍射实验,成功得到了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的三维结构。
3. 蛋白质结构分析通过NMR实验,成功得到了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的三维结构。
与X射线晶体衍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蛋白质结构。
第十一讲蛋白质的结构测定
第一节 X 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一、概念——基本原理
同晶置换法的大意是:要对所研究的蛋白质晶体中 的分子做一点化学修饰,即在分子的特定位置上加 入一些重原子。所谓重原子,就是元素周期表中碘 原子以上的原子,相对于构成蛋白质的碳、氮、氧 原子来说它们就是重原子。当然,这种化学修饰不 能破坏晶体的周期排布性质。利用引进的重原子所 造成的衍射线强度的差别,使用帕特森函数就有可 能推出位相信息。
第十讲 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二、突变与热稳定性
第三1一. 、过节突12渡..变态疏氢与蛋的水键折突白突突叠变变变过质分程溶析 液 的2热. 突力3变.学对适稳应定极性端和条折件叠的过突程变的体影响
第二节 蛋白质折叠 动理学
第一三、节热力学突参变数在、分稳子定水平上的解释 性和12折.. 静范叠电德相华互相作互用作用
第一节 X 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一、概念——基本原理
在蛋白质晶体结构分析方法没有突破以前,培养蛋白 质晶体当然不是个主要问题。早期,人们乐观地看到 在马脾上滴几滴硫酸镉溶液就可以获得一种蛋白质晶 体,待到方法突破之后,人们才真正体会到蛋白质晶 体的生长原来是结构分析的一个瓶颈。用于小分子晶 体生长的简单蒸发过饱和法不适用于蛋白质晶体的生 长。所以蛋白质晶体生长技术也成了蛋白质晶体学发 展的一部分。
第一节 X 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一、概念——基本原理
第一节 X 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一、概念——基本原理
生成X 射线的另一种方式是同步加速器辐射。当接近光速的高 能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沿曲线轨道运行时,沿切线方向就辐射出 电磁波,电磁波的波长和强度与电子能量相关联。它是使用同 步加速器的高能物理研究实验室所提供的寄生辐射,其波长在 0.01 nm~1 m 之间(从紫外线到X 射线),见图5-20。 同步辐射因其辐射强度高、波长连续可变、准直性能好等特点 而在许多科学领域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X 射线晶体 结构分析。
第三章 蛋白质一级结构及测定
③Cleland试剂的还原作用
Cleland′s指出二硫赤苏糖醇(dithioerythriotol)及二 硫苏糖醇(dithiothriotol)在氧化还原能力上是比较强的试 剂,只要0.01摩尔就能使蛋白质的-S-S-还原,反应基本与 疏基乙醇相似,且在许多球蛋白反应中,可以不用变性剂。
还原蛋白不稳定,SH基极易氧化重新生成-S-S-键。稳定 SH基的方法可用烷基化试剂使SH基转变为稳定的硫醚衍生 物。
它能选择性 地切割由甲 硫氨酸的羧 基所形成的 肽键
R1 O + HO -CH-C-N-CH-C=NH-CH-C~ 2 Br O H2C O CH2 + CH2-S-C N ¼»ÁÇË ×ùòèá R H O H 2O +-CH-C-N-CH-C O O H2C-CH2
R
H
R1 O H2N-CH-C~ C¶ ë ¶ NÄ ¶ ËÄÎ ©Ë
R1 R2 Rh H2N-CHCO~NH-CHCO~NH-CHCOOH R1 R2 õë £Â õë £Â £±¼È³Ìõ뻺Σ ¨½×©éá£Â¯Ïï© Î Ë NH2NH2 Þ® o 100 C 5~10h Rh
H2N-CH-CONHNH2+H2N CH CONHNH2+....+H2N-CH COOH
OH- pH9 —
苯异硫氰酸酯 ( PITC ) S
=
②与Edman试剂反应的 产物为:苯乙内酰硫脲氨 基酸(PTH-氨基酸) ③PTH-氨基酸可用乙 酸乙酯抽提,再用纸层析 或薄层层析鉴定
S C
-NH-C-NHCHCO-NHCHCO —
苯氨基硫甲酰多肽 (氨基酸)
S-C C N H - —
R H+ O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详解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详解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是指确定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序列顺序。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和特性,因此准确测定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对于理解蛋白质的功能和研究蛋白质的生理机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方法。
1.编码方法: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以通过基因组学技术直接从DNA的序列中获取。
通过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以通过基因组学方法快速测定。
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经测定过基因组的生物。
2.氨基酸分析法:氨基酸分析法是一种传统的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方法,通过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然后使用氨基酸分析仪来测定各种不同的氨基酸的含量和种类。
这种方法可以确定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相对含量和比例,从而推断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3.编码二维电泳:编码二维电泳是一种结合二维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的方法,可以用来测定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首先,将蛋白质进行酶解,然后使用不同标记的肽酶消化蛋白质样品,并通过二维凝胶电泳将消化产物分离。
然后,将二维凝胶电泳的凝胶切割成片段,使用质谱仪进行质谱分析。
最后,根据质谱分析的结果确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4.氨基酸测序法:氨基酸测序法是一种直接测定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方法,通过测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顺序,可以确定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氨基酸测序法通常使用肽酶来酶解蛋白质,并使用街染色物质标记氨基酸。
然后,通过比色法或质谱仪等方法测定每个氨基酸的相对含量或精确质量,最终确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综上所述,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条件。
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定蛋白质一级结构非常重要,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来理解蛋白质的功能和特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准确性也在不断提高,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方法被开发出来来解析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
精选ppt
29
3)氨基酸组成分析 酸水解
常用6 mol/L的盐酸或4 mol/L的硫酸(磺酸)在 105-110℃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时间约20小时。近年来 用4 mol/L的甲基磺酸代替盐酸,效果比较好,被广泛应 用。
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鉴定方法:
估算氨基酸残基数,确定肽
⑴ 聚 丙 烯 酰 胺 凝 胶 电 泳 链数
(PAGE)要求一条带,双向电泳。 方法: SDS-PAGE,凝胶
⑵ DNS—Cl(二甲氨基萘磺 过滤法,沉降系数法
酰氯)法测N端氨基酸。
(3) 亲和层析
(4) western 印迹法等
精选ppt
8
及测定的一般步骤
精选ppt
25
精选ppt
26
(2)C-末端分析 B.羧肽酶水解法
羧肽酶可以专一性地水解羧基末端氨基酸。根 据酶解的专一性不同,可区分为羧肽酶A、B和C。 应用羧肽酶测定末端时,需要事先进行酶的动力学 实验,以便选择合适的酶浓度及反应时间,使释放 出的氨基酸主要是C末端氨基酸。
精选ppt
27
羧肽酶法
第二节 蛋白质一级结构 的测定
精选ppt
1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定义(primary structure)
在每种蛋白质中氨基酸按照一定的数目和组成进行 排列,并进一步折叠成特定的空间结构前者我们称 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也叫初级结构或基本结构。 核心:蛋白质中共价连接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包 括二硫键的位置。 意义:是理解蛋白质结构、作用机制以及与其同源蛋
21
(1)N-末端测定 C.二甲基氨基萘磺酰氯法
蛋白质结构的实验测定
蛋白质结构的实验测定方法
CD技术 是将待测蛋白质溶于适当溶剂中,用特定波 长的UV测其吸收度,与已知的二级结构的 吸收度图做比对,即可查出未知的结构是什 么。 该方法的优点是: 蛋白质需要量少 (<0.5mg)、判断a一螺旋结 构的准确性非常高、可以用来观察一般方法 难推测的不可溶蛋白质。缺点是:受外界影响 颇大、测量时一个蛋白质的所有的结构都会 同时反映在吸收度上,造成判断上的困难。
蛋白质结构的实验测定方法
蛋白质分子属于生物大分子,但是用分辨率 最高的显微镜仍然观察不应用X-射线晶体衍射图谱法和中子衍射法测 定晶体中蛋白质分子构象,以及根据核磁共 振法 、圆二色性光谱法 (CD)、激光拉曼光 谱法、荧光光谱法、紫外差光谱法和氢同位 素交换法等测定溶液中的蛋白质构象。 其中:
蛋白质结构的实验测定方法
核磁共振 (NMR) 是指原子核在外加恒定磁场作用下产生能级分裂,从而对特定 频率的电磁波发生共振吸收的现象。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脉冲傅 立叶变换的核磁共振技术。即应用一个短时间方波脉冲激发样 品,这种方波中包含各种不同的频率在内,因此样品中不同的 核可在同一时间内都得到激发。但是脉冲过后得到的是指数衰 减的时域函数,借助Fourier变换的数学方法把时域函数转换 成频域函数,这时就能见到己经产生的若干共振峰,这种变化 过程可以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一维核磁共振只能测定小分子的 结构如氨基酸,要测定大分子物质就需要利用二维核磁共振以 及多维核磁共振。在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是两种谱:相关谱 和增强谱曲 。该方法的优点是: 在水溶液中就可以获得蛋白质的结构信息,不需要蛋白质晶体。 但是只能观察20000原子量以内的分子,并且解谱工作耗时较 多。
蛋白质结构的实验测定方法
X一射线衍射技术 是利用X一射线射向蛋白质晶体使X一射线 产生绕射,经由绕射使照相底片曝光而产生 一个投影图形,再将次绕射团进行分析,做 出电子密度图,经过一连串的计算之后,即 可判定出蛋白质的立体结构。该方法的优点 是测定快速并且不受分子量的限制,但是并 不是每一种蛋白质都能够得到良好的结晶。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测定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测定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主链折叠产生的由氢键维系的有规则的构象,包括三种最主要的结构原件,α螺旋(H)、β折叠子(E)和无规则卷曲(C)。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联系一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桥梁,所以二级结构的预测可为三级结构预测提供很好的起始条件。
蛋白质二级结构检测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对结构已经测定的蛋白质序列和其二级结构对应关系的统计分析,归纳出一些预测规则,用于待测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
目前已开发的蛋白质二级结构测定方法大致可分为3代。
第一代测定方法主要特点是采用简单的统计方法对单个残基形成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代表性的方法有Chou-Fasman;第二代测定方法主要特点是采用更复杂的统计方法对单个残基形成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同时对其周围氨基酸残基形成二级结构的倾向性进行分析,代表性的方法如GORIII;第三代测定方法主要特点是采用更为先进的机器学习方法(如神经元网络),将多序列比对的信息作为神经元网络系统的输入,进行二级结构的测定,总体上精确度得到很大的提高,普遍可超过70%,代表性的方法有PHD和PSIPRED等。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采用圆二色谱法提供蛋白二级结构分析等空间构型构象服务,欢迎免费咨询。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1.测定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的数目:N-末端和C-末端残基的摩尔数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拆分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链非共价相互作用缔合的寡聚蛋白:用变性剂尿素盐酸胍共价二硫桥:氧化剂或还原剂3.断开多肽链内的二硫桥过甲酸氧化法常用试剂过甲酸巯基化合物还原法:过量的巯基乙醇处理,ph8-9室温,系统中放尿素和盐酸胍,烷基化试剂保护常用试剂β巯基乙醇,巯基乙酸4.分析每一多肽链的氨基酸组成:完全水解酸水解:常用hcl,水解后除去碱水解:用于测定色氨酸含量。
很多氨基酸遭到破坏,色氨酸定量回收。
5.鉴定多肽链的N-末端和C-末端N-末端分析:①二硝基氟苯DNFB②丹磺酰氯DNS:强烈荧光,灵敏度高③苯异硫氰酸酯PITC:多肽或蛋白质的末端氨基和氨基酸的α氨基一样与PITC反应生成PTC-多肽,在酸性有机溶剂中加热,N-末端的PTC-氨基酸发生环化④氨肽酶:肽链外切酶/外肽酶,从多肽链的N-末端逐个向里切。
常用亮氨酸氨肽酶(水解以Leu为N-末端的肽链速度为最大)C-末端分析:①肼解法:蛋白质多肽与无水肼加热发生肼解。
反应中除C-末端氨基酸以游离形式存在外,其他氨基酸都转变为相应的氨基酸酰肼化物。
肼解中,Gln,Asn,Cys被破坏不易测出,C末端的Arg转变成鸟氨酸②还原法:硼氢化锂还原成α-氨基醇③羧肽酶法:肽链外切酶,专一地从肽链C末端逐个降解。
羧肽酶A能释放除Pro,Arg和Lys之外的所有C-末端残基的肽键,B只能释放精氨酸和赖氨酸,AB的混合物能释放除Pro 外任一C末端残基的肽键。
Y可以作用于任何一个C末端残基6.裂解多肽链成较小的片段:用几种不同的断裂方法将每条多肽样品降解成几套①酶裂解法:肽链内切酶。
胰蛋白酶,嗜热菌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只断裂赖氨酸或精氨酸残基的羧基参与形成的肽键胰凝乳蛋白酶能断裂赖氨酸、酪氨酸、甘氨酸残基的羧基参与形成的肽键②化学裂解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序列。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步骤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步骤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是指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蛋白质分子的原子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并揭示其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蛋白质结构中的位置和结构的研究。
它是确定蛋白质的结构的基本步骤,也是蛋白质结构分析的重要环节。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步骤包括:
第一步:样品准备。
首先要准备一定量的蛋白样品,蛋白样品的质量越好,结果越准确。
常用的样品准备方法有:水解、沉淀、纯化和提取。
第二步:结构图谱分析。
在样品准备好之后,就可以进行结构图谱分析,以检测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主要的结构图谱分析方法有:X射线衍射、磁共振波谱、紫外光谱和电泳。
第三步:原子模型构建。
在结构图谱分析完成之后,就可以根据图谱分析的结果,构建蛋白质的原子模型,即把蛋白质中不同原子的位置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等信息还原到原子模型中。
第四步:模型精度评估。
当构建完原子模型之后,就可以对模型进行精度评估,也就是把原子模型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看模型是否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第五步:结构可视化。
在模型精度评估完成之后,就可以使用可视化软件将蛋白质的原子模型可视化,使得人们可以直观地观察蛋白质的原子结构。
第六步:结构分析和总结。
在蛋白质的原子模型可视化完成之后,就可以对蛋白质的原子结构进行分析,比如对模型中的原子以及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构偏移等进行分析,并对这一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归纳,从而揭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以上就是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六个步骤,在蛋白质结构分析中,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把这一步做对了,才能够确保蛋白质的结构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核磁共振法测定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原理
核磁共振法测定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原理1. 引言1.1 概述蛋白质是生命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重要生物大分子,它们参与了几乎所有细胞的活动过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蛋白质的功能,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开发各种方法和技术来测定蛋白质的结构。
其中一种非常有用且被广泛应用的方法是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详细介绍核磁共振法测定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原理,并对该方法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核磁共振法测定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原理、核磁共振法测定蛋白质高级结构步骤及方法、核磁共振法测定蛋白质高级结构的优势与局限性以及结论与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全面地介绍核磁共振法测定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原理,并探讨该技术在蛋白质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核磁共振法的详细描述,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方法,并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核磁共振法测定蛋白质高级结构所面临的局限性,并展望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激发更多关于蛋白质结构研究的创新想法。
2. 核磁共振法测定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原理:2.1 核磁共振原理: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是一种基于原子核自旋磁性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在核磁共振技术中,通过置样品于强磁场中,应用特定的频率射频脉冲使得样品内部处于共振状态,并探测相应的信号。
核磁共振原理是基于核自旋角动量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级差跃迁规律。
当样品处于强静态磁场中时,样品中具有核自旋的原子会被定向并产生不同的能级。
施加射频脉冲后,这些能级之间发生跃迁,从而产生电磁信号。
通过对这些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可以获取关于样品内部结构和组成的信息。
2.2 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定义和重要性:蛋白质是生命体内最为重要且多功能的大分子类别之一。
蛋白质高级结构指的是由多个肽链之间以及肽链内的氨基酸构象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蛋白质三维结构。
测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方法
测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方法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功能分子,其功能与其三维结构密切相关。
因此,了解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对于深入理解其功能机制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方法来测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方法。
1. X射线晶体学X射线晶体学是最常用的测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X射线与蛋白质晶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衍射图样来确定蛋白质的结构。
通过测量衍射图样的强度和相位信息,科学家们可以还原出蛋白质的原子坐标。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分辨率高,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结构数据,但需要获得高质量的蛋白质晶体,并且对于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决定较为困难。
2. 核磁共振(NMR)核磁共振是另一种常用的测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蛋白质中的核自旋来获取结构信息。
通过测量蛋白质在强磁场中的核磁共振信号,科学家们可以推断出蛋白质的原子间距离和角度等信息,从而确定其结构。
与X射线晶体学相比,核磁共振可以在溶液中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不需要获得蛋白质晶体,因此适用于大分子蛋白质的研究。
但是,核磁共振的分辨率相对较低,对于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决定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3. 电子显微镜(EM)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可以直接观察蛋白质的高分辨率结构的方法。
通过将蛋白质样品投影到电子束中,科学家们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蛋白质影像。
通过对这些影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与X射线晶体学和核磁共振相比,电子显微镜可以研究非晶态或不规则形状的蛋白质,对于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电子显微镜的操作较为复杂,需要高度专业的技术和设备。
4. 聚合物折叠聚合物折叠是一种基于蛋白质折叠规律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分析蛋白质序列中的氨基酸残基间的作用力和相互作用,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快速、简单,并且适用于大规模蛋白质结构预测。
然而,由于蛋白质折叠的复杂性,聚合物折叠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度有限,仅适用于一些简单的蛋白质。
蛋白质结构检测方法
蛋白质结构检测方法
蛋白质结构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X射线晶体学:利用X射线通过蛋白质晶体后的衍射情况来确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该方法已经成功解析了大量蛋白质的结构。
2. 核磁共振(NMR):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来测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通过测定核磁共振谱图,可以得到蛋白质的原子间距离和角度等信息,从而确定其结构。
3. 电子显微镜(EM):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蛋白质的投影图像,然后通过计算重建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该方法适用于较大的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分析。
4. 红外光谱:通过测量蛋白质在红外光谱区域的吸收谱,可以了解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信息,如α-螺旋、β-折叠等。
除了以上常用的实验方法外,还有一些计算方法也可以用于蛋白质结构的预测和检测,包括:1. 蛋白质结构建模:根据蛋白质序列和已知结构的相似性,利用计算方法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2. 拟合模型:通过将蛋白质的序列与已知结构的模型进行比对,利用计算方法将序列映射到最佳拟合的结构上。
综上所述,蛋白质结构的检测方法包括实验方法和计算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和分析。
蛋白质结构的测定、预测和转换
蛋白质结构:蛋白质分子是由氨基酸首尾相连缩合而成的共价多肽链,但是天然蛋白质分子并不是走向随机的松散多肽链。
每一种天然蛋白质都有自己特有的空间结构或称三维结构,这种三维结构通常被称为蛋白质的构象,即蛋白质的结构。
蛋白质结构现在的研究动态每一种天然蛋白质都有自己特定的空间结构,而研究蛋白质的特定空间结构及结构的特定运动与其生物学功能的关系对阐述生命现象具有重要意义!蛋白质的序列结构的研究测定经典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方法有两种:1液相蛋白质序列仪2固相和气相的蛋白质序列分析仪利用以上分析仪方法可分析一段DNA的核苷酸序列,从而转译出与之对应的氨基酸序列,此法现已成为研究含量微的蛋白质的主要方法[1]。
质谱对蛋白质(肽)氨基酸序列的分析通过串联质谱技术(MS/MS)和源后衰减基质辅助的激光解吸/离子化(PSD-MALDI-MS),人们就可以从质谱分析中获得肽及蛋白质的结构信息[2]。
蛋白质三维结构的研究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一直是蛋白质三维空间结构测定的主要方法, X射线衍射法的分辨率可达单个原子的水平,使它可以测定亚基的空间结构、各亚基间的相对拓扑布局,还可清楚的描述配体存在与否对蛋白质的影响。
核磁共振技术(NMR)分析多维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已成为确定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溶液三维空间结构的唯一有效手段[3],而且它能对在溶液中和非晶态的蛋白质进行测量。
蛋白质二维结晶及其电子晶体学的结构分析蛋白质二维结晶及其电子晶体学的结构分析是目前结构生物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此法既适用于水溶性蛋白质,也适用于脂溶性膜蛋白的研究。
电子晶体学已发展为X射线晶体学所不能替代的生物大分子空间结构分析的有效手段[4]。
蛋白质溶液构象的光谱技术紫外-可见差光谱蛋白质在紫外区的光吸收是由于芳香族氨基酸侧链吸收光引起的,而在可见区的研究则限于蛋白质-蛋白质、酶-辅酶、酶-底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入生色团等.差光谱的产生是基于生色团经受一定的环境变化时,吸收峰发生位移,吸光度和谱带半宽度也有改变。
2+蛋白质结构测定
在这些技术中,以前面三种近年来研究得最多, 应用得也最广泛。
蛋白质的质谱分析
质谱分析目前主要测定一级结构,包括分子量、 肽链氨基酸排序及多肽或二硫键数目和位置。肽 和蛋白的质谱测序具有速度快、用量少、易操作 等优点,使它非常适合现代科研工作的要求。
蛋白质质谱分析原理为:通过电离源将蛋白质分 子转化为气相离子,然后利用质谱分析仪的电场、 磁场将具有特定质量与电荷比值(M/Z值)的蛋白质 离子分离开来,经过离子检测器收集分离的离子,确 定离子的M/Z值,分析鉴定未知蛋白质。
圆二色谱的应用
在分子生物学中,圆二色仪主要应用于测 定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生物大分子很多是不对称的,即光学活性分子,
通过圆二色谱测定和计算能够了解生物大分子在
溶液状态下的二级结构。
蛋白质或多肽是由氨 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 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的 生物大分子,主要的 光学活性生色基团是 肽链骨架中的肽键、 芳香氨基酸残基及二 硫键,另外,有的蛋 白质辅基对蛋白质的 圆二色性有影响。
椭圆偏振光:振幅不等的左、右圆偏振光合成
圆二色性和圆二色谱
圆二色性:当左、右圆偏振光进入物质时,光学 活性物质分子对它们的吸收不一样,它们的差值 就是圆二色性 光学活性物质分子对左、右圆偏振光的吸收不一 样,这种吸收差造成矢量振幅差,从介质出来的 光成为椭圆偏振光,用椭圆度或吸收差表示
圆二色谱:指椭圆度(或比椭圆度等)与波长的关 系,它在本质上与旋光色散谱是一样的。
冷冻电镜三维重构的基本技术路线:
利用快速冷冻技术对样品进行冷冻固定
然后利用冷冻电镜和低剂量成像技术对样品进行电子成像
利用高灵敏底片进行成像记录
蛋白质三级结构测定
蛋白质三级结构测定蛋白质是生命体中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它们在细胞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催化化学反应、传递信号和维持细胞结构。
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因此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对于研究其功能和开发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级别: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其中,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的折叠形态,是蛋白质结构中最基本的层次。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测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电子显微镜和质谱等。
其中,X射线晶体学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利用X射线穿过蛋白质晶体,通过测量X射线的散射模式来确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样品和高质量的晶体,因此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限制。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核磁共振。
这种方法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来测定蛋白质分子中原子的位置和相互作用。
这种方法需要少量的蛋白质样品,但是由于核磁共振技术的限制,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较小的蛋白质分子。
电子显微镜是一种新兴的蛋白质结构测定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电子束来照射蛋白质分子,然后通过测量电子的散射模式来确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样品和高质量的电子显微镜设备,因此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限制。
质谱是一种新兴的蛋白质结构测定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质谱技术来测定蛋白质分子中的质量和结构。
这种方法需要少量的蛋白质样品,但是由于质谱技术的限制,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较小的蛋白质分子。
总的来说,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测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使用多种方法来确定蛋白质的结构。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大小和类型的蛋白质分子。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蛋白质结构的理解也将不断深入。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蛋白质的功能和开发更有效的药物。
蛋白质结构测定的方法
原理: 自旋量子数I≠0的原子核可旋转并带电,因此而产
生磁矩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沿磁场方向取向,同 时发生能级分裂(占有能级数为2I+1),相邻能级能 量差都是△E 。 当能量为△E=h电磁波通过时,低 能核可吸收电磁波而产生跃迁—— 核磁共振
NMR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 化学位移 : 电子云 → 感生磁场 →对核形成屏蔽 由于电子云产生的感生磁场的屏蔽作用,引起共振时
▪ NMR类型: 1H-NMR;13C-NMR等 一维谱: 吸收峰强度对一个频率变量作图 多维谱(二维、三维)
理论方法的进展也非常快,与实验的结合也越来 越紧密. 尤其是蛋白质折叠的机制成为研究的热点和 焦点.
预测蛋白质构象的理论方法
蛋白质折叠的成核理论 同源模型方法 分子动力学 蒙特卡罗方法 折叠识别法 线索化方法 混合方法 从头预测法 等。。。。。。
同源模型方法
分子动力学
任何两种蛋白质,如果它们 的序列等同部分超过30%,它们 就具有相似的空间结构,即两个 蛋白质的基本折叠相同,只是在 非螺旋和非折叠区域的一些细节 部分有所不同。据此,同源模型 法的基本思想是:对一个未知结 构的蛋白质,首先通过同源分析 找到一个已知结构的同源蛋白质, 然后,以该蛋白质的结构为模板, 为未知蛋白质建立空间结构模型。
张一恒 李方翊 秦帅可
理论方法
通过已建立的各种理论研究 计算推导预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构象 测定思路:
试验方法
通过探索蛋白质在结构变化 过程中的各种光学、物理学等特
征的变化,了解结构信息。
蛋白质空间结构国内外研究动态
在国际上,美国首先提出大规模测定蛋白质结 构的计划,现在已经进入第二期的产出阶段. 其他发 达国家(欧盟和日本)也相继启动自己的结构基因 组计划. 我国根据美国第一期的试验计划,发现X射线晶 体学仍然是测定结构的主要手段,这与预期的结果相符. 过去和现在情况都是这样,蛋白质结构数据库中的80% 的结构来自X射线衍射. 其他有重要贡献的手段有核磁 共振和低温冷冻电镜( cryo2EM). 由于这三种方法的 重要性,最近几年,它们都有很大的改进.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
05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应用 与展望
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功能研究
通过测定蛋白质一级结构,可以 深入了解蛋白质的功能和作用机 制,为生物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 提供重要信息。
生物进化研究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比较分析有助 于揭示生物进化的规律和机制, 为生物进化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生物标志物发现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可以为生 物标志物的发现和鉴定提供依据, 有助于疾病预警、诊断和治疗。
详细描述
序列分析法是测定蛋白质一级结构最直接的方法,包 括Edman降解法、化学裂解法、质谱法等。Edman 降解法是通过将蛋白质一级结构中的每个氨基酸残基 依次进行化学修饰和测序,从而确定氨基酸的排列顺 序。化学裂解法则是利用化学试剂将蛋白质分解成较 小的肽段,再测定每个肽段中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 序。质谱法则通过分析蛋白质的离子化特性来确定氨 基酸序列。
质谱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质谱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 准确性等优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蛋 白质一级结构,且样品需求量少,适用 于大规模蛋白质组学研究。
VS
局限性
质谱技术对于样品纯度和分子量范围有一 定的要求,对于复杂样品和低丰度蛋白质 的测定仍存在挑战。同时,质谱仪器成本 较高,操作和维护较为复杂。
肽质量指纹图谱
通过将蛋白质酶解成肽段,利用质谱技术分析肽段的质量, 可以获得肽质量指纹图谱,用于蛋白质的鉴定和一级结构 的测定。
串联质谱
串联质谱技术通过将肽段离子进一步裂解,产生更小的片 段离子,从而更精确地测定肽段序列和氨基酸组成,进一 步确定蛋白质一级结构。
磷酸化位点测定
质谱技术还可以用于磷酸化位点的测定,通过分析磷酸化 肽段的离子,可以确定磷酸化位点和磷酸化类型。
蛋白质结构测定的方法
(10 - 9 ~10 - 8 s)又发射出波长比原来长的光——荧光
激发能的耗散:①热运动
② 传递给相邻分子 ③发荧光形式
蛋白自身的荧光: λTrp = 348nm; λPhe = 282nm;
λTyr = 303nm 配基的荧光: 如叶绿素,FAD、藻胆素等 结合人工荧光探针的荧光
(4) 衍射数据的分析(晶胞体积、结构振幅、衍射相角) 从而绘制电子云密度图
(5) 蛋白结构解析和校正: 密度大的地方即原子所在部位
蛋白质晶体培养
蛋白质结晶过程像其他小分子物质一样,是一个有序化过程, 即在溶液中处于随机状态的分子转变成有规则排列状态的固体。 一般认为要使这种有序化过程开始必须要形成一定大小的晶核, 并使分子不断地结合到形成的晶核上。而一个蛋白质溶液能开 始形成晶核,就必须使溶液达到过饱和,并保持一定的条件, 使溶液中的分子失去自由运动的能量(平移、旋转等)而结合到晶 核上,形成新的稳定的化学键(次级键),使整个体系能量降低而 形成晶体。
以吸光度A ~ 波长λ作图。常温,低温
蛋白质吸收来自两个部分:
可见光区(400-770nm):来自配基,如Cytc Trp = 280nm 紫外区(200-400nm) :蛋白本身 Tyr = 275nm Phe = 257nm 肽基团=190~225nm •可见光吸收谱,紫外吸收光谱
(二) 荧光光谱法 (fluorescence spectrum):
平坐悬 衡滴滴 透法法 析 微 量 扩 散 小 室 法
X-射线结构 分析的主要 根据是衍射 线的方向和 强度,即衍 射图上斑点 的位置与黑 度。 衍射线方向: 确定晶胞的 大小和形状; 衍射线强度: 确定晶胞中 的原子排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enylalanine(苯丙氨酸)
Role in structure: Being hydrophobic, Phenylalanine prefers to be buried in protein hydrophobic cores. The aromatic side chain can also mean that Phenyalanine is involved in stacking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aromatic side-chains.
紫外/可见光谱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浓度测定
构象变化研究 相互作用研究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紫外吸收光谱
1mM
0.1mM
0.1 肽键在<250 nm的远紫外区有较大吸收
蛋白质构象变化研究
Absorption spectra of Poly-L-Lys HCl: random coil at pH 6.0, 25º C(bold); -Helix at pH 10.8, 25º C(dotted); -strand at pH 10.8, 52º C(dashed).
pH difference spectrum denaturation difference spectrum disturbance difference spectrum
芳环氨基酸的重要性 Tyrosine(酪氨酸)
Role in structure: partially hydrophobic, Tyr prefers to be buried in protein hydrophobic cores. Tyr involved in stacking with other aromatic sidechains. Role in function: Tyr contains a reactive hydroxyl group, thus making it much more likely to be involved in interactions with nonprotein atoms.
is in a non-polar solvent the Trp is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otein or conformation changes such that it is brought to
the surface.
Continue
If a quencher (iodide, nitrate ions) quenches Trp fluorescence it must be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otein. Failure to do so means its either internal, in a small crevice(裂缝), or in a highly charged region. Trp fluorescence is quenched by neighbouring protonated acid groups. If the pK measured by monitoring Trp fluorescence is the same as the pK for a known ionizable group (e.g. a carboxyl) then the group must be near the Trp. If a substance that affects the Q of the free amino acid doesn’t affect the fluorescence of the protein it must do so by producing a conformational change. If a substance binds to a protein & Trp fluorescence is quenched, either there is a conformational change as a result of binding or Trp is in or near the binding site.
A common role for Tyr (Thr) within intracellular proteins is phosphorylation. Protein kinases frequently attach phosphates to Tyrosines in order to fascilitate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process. Protein kinases are highly specific (i.e. Tyrosine kinases generally do not work on Serines/Threonines and vice versa). Also aromatic amino acids are common in antibody variable domains and at the interface of other protein-protein complexes.
decreases. If the max is shifted to shorter wavelengths when the protein is in a polar solvent, the Trp must be internal.
if max is shifted to shorter wavelengths when the protein
All fluorescence of a protein is due to Trp, Tyr or Phe, unless it contains an extrinsic fluor or fluorescent co-factor. Trp is the dominant intrinsic fluorophore in proteins.
In general
In particular, hydrophobic amino acids can be involved in binding/recognition of hydrophobic ligands such as lipids. Aromatic residues can also be involved in interactions with non-protein ligands that themselves contain aromatic groups via stacking interactions.
紫外与荧光光谱在蛋白质结构研究 中的应用
1 紫外差光谱法 (UV difference spectrum)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分子溶液状态下的构象,其原理
是利用环境对生物大分子生色基团的微扰而使吸收峰值的
位置、强度和带宽发生变化,如利用溶剂、pH、温度、 浓度等的微扰,使蛋白分子的酪氨酸的吸收峰发生变化, 从而推断这些生色基团在大分子中的位置和状态。
Tryptophan(色氨酸)
Role in structure: Being hydrophobic, it prefers to be buried in protein hydrophobic cores. The aromatic side chain can also mean that Tryptophan is involved in stacking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aromatic side-chains. Role in function: As it contains a non-carbon atom (nitrogen) in the aromatic ring system, Tryptophan is more reactive than phenylalanine(苯丙氨酸) though it is less reactive than tyrosine. The Tryptophan nitrogens can play a role in binding to non-protein atoms, but such instances are rare.
Trp fluorescence is very sensitive to its local environment
The max of Trp shifts to shorter wavelengths & the
intensity of max increases as the polarity of the solvent
蛋白质折叠/变性研究
2 荧光的基本原理
荧光是指电子从单线态第一激 发态返回到基态时释放的光。
Overview of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Fundamentals
ways of measuring fluorescence
Emission spectrum- excitation λ constant, measur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emission against λ, I.e. spectrum of emitted light. Excitation spectrum – measur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at different excitation λ, similar to absorption spec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