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两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人教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PPT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PPT](https://img.taocdn.com/s3/m/af1a1c039e31433238689365.png)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一)地理位置
找一找:两河流域是哪两河?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今伊拉克境内)
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
两河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平原, 把干旱贫瘠的地区变成了西亚唯一的沃土肥田,《圣经》中 的“伊甸园”即在此。
2193-2120
2112-2006 2006-1763 1894-1595 1595-1157 1157-1025 1025-732
732-627
612-539
二.古巴比伦王国
完成统一后,汉谟拉比是如何管辖他的国家的?
材料一:汉谟拉比拥有一套高效率的官僚体系,各种官吏由国王本人 任免。各行省和城市总督的重要职责有:管理王室土地;对合法占有的 土地给予保护,对非法占有的土地子以没收;出租王室土地,征收各种 租税。
泥板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的产生有什么作用?
楔形文字的发明,促进 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便 利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是两河流域文明产生的 重要标志。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历法和计数法
苏美尔星 象盘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 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阴历。他们规 定七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 “值勤”,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 太阳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 星神、金星神、土星神。我们现在使 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计时法就是 由此演变而来的。在计时方法上,他 们把一天分为12小时,每小时分为60 分,每分钟分为60秒。
材料二:国王或中央政府对地方法庭实行监督和控制。汉谟拉比建立 了严格的军事制度……亲自掌管军队大权,他可以任意调拨军 队。……他把神庙经济完全纳入王室经济,使其成为王室经济的一部 分。……汉谟拉比还控制了地方神庙的收入。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说课稿)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143f7d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3.png)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朝、巴比伦王朝以及希伯来人的历史。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文明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文明成就以及历史发展。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朝、巴比伦王朝以及希伯来人的历史,认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朝、巴比伦王朝以及希伯来人的历史。
2.教学难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文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两河流域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朝、巴比伦王朝以及希伯来人的历史。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3731ada8762caaedc33d45d.png)
发展历程
为什么政权更迭频繁?
两河流域无天 然屏障,许多古代 民族相继在此登台 亮相,演出一部弱 肉强食的战争史。
古代两河流域兴衰史
看书并完成年代尺,请在相应的时间上标出历史事件。
前3500 年出现 了以城 市为中 心的小 国。
前2400 年实现 了初步 逐步统 一。
两河流域进入了漫长的被殖民时期, 一直到近代伊拉克建国才重获独立。
楔形文字
古 老 的 文 字
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 所发明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 字之一。苏美尔人通常用削成三角形 尖头的芦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 泥板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 由粗到细,很像木楔,被称为“楔形 文字”。
初步统一
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当苏美尔地区各城邦
混战之时,阿卡德人萨尔
阿
贡武力征服了苏美尔主要
卡
城邦,于公元前2334年 创造了阿卡德大帝国。尽
德
管在军事上萨尔贡取得了
胜利,但由于苏美尔文明
王
要远远高于阿卡德文明,
阿卡德人几乎全盘接受了
国
阿卡德王国建立者萨
尔贡一世青铜头像 苏美尔文化,包括她的文
前7世纪末到6世纪前 期新巴比伦王国。
前18世纪古 巴比伦王国 最强盛时期。
前539年新巴比伦 王国被波斯灭亡。
公元前 4000年
公元前 3000年
公元前 2000年
公元前 1000年
公元元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产生小国 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 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在公元前3500年时, 苏美尔人开掘沟渠,依靠 复杂的灌溉网,成功地利 用了两河湍急的河水,在 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创建了 第一代文明。到公元前 3000年时,苏美尔人生 活的地区已出现12个独立 的城市国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汉谟拉比法典》颁布的背景、目的、内容及地位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汉谟拉比法典》颁布的背景、目的、内容及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04198a84aeaad1f347933f30.png)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颁布的背景、目的、内容及其地位1.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的两河(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有一条狭长地带,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之称。
(2)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1)背景: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2)制定者: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3)颁布的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4)法典内容:法典宣扬“君权神授”。
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人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等。
(5)法典地位: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例题1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汉谟拉比法典》所确立的惩罚方式。
这部法典诞生于()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中国答案:B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故选B。
例题2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指就要被砍掉。
这项规定突出地说明()A.该法律是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B.理发师的地位极端低下C.理发师与奴隶地位相差无几D.该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颁布的目的。
分析题干材料可知,该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选D。
1.《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是()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中国2.古巴比伦文明的摇篮是()A.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B.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C.阿姆河和锡尔河D.印度河和恒河3.下图是某文物的图片(局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四大文明古国的比较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四大文明古国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ec28a5831126edb6e1a1030.png)
考点:四大文明古国的比较1.四大文明古国的比较:古文明产生时间大河流域文明标志古埃及约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以后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古印度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恒河流域种姓制度等古中国约公元前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等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经济方面: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政治方面:实行奴隶主专政的奴隶制国家2.大河流域能够孕育四大文明的原因:大河定期泛滥,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农业生产。
大河冲击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生产。
例题1“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
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这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的主题曲。
如果我们想去看“法老的陵墓”应该选择()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黄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答案:A解析:材料中“法老的陵墓”指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古埃及位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故A项正确。
例题2 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
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的地理因素是()A.海洋B.沙漠C.高山D.河流答案:D解析:题干四大文明古国分别出现在黄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属于大河流域的文明,故选D。
1.一考古队从中国出发,从东向西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的顺序是()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两河流域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③②④①2.人类早期文明最早诞生在亚非的大河流域。
下图是哪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A.古巴比伦王国B.古埃及C.古印度D.古代中国3.学习了《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课后,某班同学以此为素材,设计了活动课。
下列选项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主题的是()A.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B.从巴比伦到印度河之旅C.世界文明的多元化D.汉谟拉比法典——现代法治社会的开始4.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①地处大河流域②以农业经济为主③对外进行军事扩张④都存在等级制度,阶级分化明显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D.对人类文化贡献最大6.水孕育了生命,也造就了人类文明。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课](https://img.taocdn.com/s3/m/b0727042168884868762d6a2.png)
请两位同学上台做游戏,一 人描述图片内容,一人猜图片 所呈现的古迹名称。
长 城
金 字 塔
《汉谟梵拉比法天典》
世 界
大文
河
篇化
之 旅
探索两河流域,你会是汉谟拉比时
两代河称职流的域大文法官明么:?
the Tigris-Euphrates valley in Mesopotamia
寻奇埃及世界,你能破解“金
文 字
特征
History
人类足迹
公元前3000年
公元前26世纪
古代苏埃美及尔人人发发明明象楔形形文文字古字代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History
人类足迹
公元前18世纪
古巴比伦汉莫拉比法典
公元前17世纪
古代中国青铜文化
History
人类足迹
公元前六公七元百前年六公世元纪前三世纪 公元前二百多年 公元1世纪
你会是汉谟拉比时代称职的法官么?
第200条
如果自由民A打掉自由民B的
牙齿,怎么办?
应打掉自由
民B的牙齿
第202条
如果自由民打了地位比他高 的人一耳光,怎么办?
应在集会上 鞭打60皮鞭
第205条
如果自由民的奴隶打了自由 民的儿子一耳光,怎么办?
应割掉奴隶 的一只耳朵
《汉谟拉比法典》
政治
体制
地形
思想 传统
古巴古比代伦印空度中佛亚花教历园诞山生大港的法洛斯古灯中塔国古的代长西城亚基督教诞生
2019/12/24
12
埃字及塔文”的明建:造者之谜么?
the Nile valley in Egypt
深入印度社会,“种姓制度”下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案3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案3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aec0daa0116c175f0e48ce.png)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讲述了人类早期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产生,在全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全书讲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奠定基础。
这是一课富有人文素材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和共容性,学会尊重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
二、课程标准1.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2.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三、学习目标掌握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奴隶制度的实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能力。
通过对金字塔的学习,引导学生领略古埃及劳动人民的智慧之美。
通过文明古国地理位置的学习,使学习了解孕育人类文明的大江大河,我们必须保护母亲河,珍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
难点:一是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二是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教师:水是生命之源,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人类文明依河而兴,河川孕育了人类的文明,条条大河汇聚成人类历史的长河,水波荡漾与滚滚逝水交织着人们对历史的记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沿着这条长河,去探索人类古老的文明,追寻那份逝去的辉煌!(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展示:教师:在西亚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由北向南奔流直下,进入波斯湾,它们如同一对脾气性格各异的孪生兄弟,幼发拉底河平和温顺、不紧不慢、袅袅婷婷地由北向南缓缓流动,而底格里斯河则显得暴躁而任性。
两河下游的冲积平原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意思是两河之间,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之称。
公元前3500年前,在这里升起了“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历史长河,走进美索不达亚,重读古代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那本“利益的圣经”。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https://img.taocdn.com/s3/m/a863244676c66137ee0619dc.png)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1.地理位置: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
2.历史概况: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
3.文明的象征——金字塔: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
新月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2.历史概况: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起许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文明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1)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意义: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1.地理位置:亚洲南部印度河流域。
2.国家出现:约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一些小国。
后来,雅利安人侵入,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3.文明的象征——种姓制度(1)形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2)内容(3)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问题】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都产生于大河流域?探究:(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都处于北纬20°~40°之间,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的生存。
(2)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丰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1.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之所以被称为金字塔,是因为 ( )。
A.它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B.胡夫的身价像金子一样贵重C.它的外形像汉字“金”字一样D.它在当今世界比较稀少答案:C2.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后,在留言本上写道:“不看________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请你填空( )。
A.金字塔B.尼罗河C.开罗市D.汉谟拉比法典解析:金字塔、尼罗河和开罗市都与埃及有关,而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文化遗产,因此,可首先排除D项。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课件 第二课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课件 第二课](https://img.taocdn.com/s3/m/9ed475c7da38376baf1faec5.png)
底格里斯河 Tigris River
美 索 不 达 米 亚
幼发拉底河 Euphartes River
两河流域位于今天的那些国家境内?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橱窗前凝视碑文的字眼 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 ——周杰伦《爱在西元前》
前18世纪,《汉谟拉比法典》刻 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高2.25米, 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汉谟拉比
太阳神 沙马什
君 权 神 授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 齿。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汉莫拉比法典》的实质: 等级制度——奴隶主专政,维 护奴隶主利益
《汉莫拉比法典》的历史价值
两河流域
黄河、长江
结论:人类世界早期文明起源规律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土 地肥沃、水利资源充沛的大河 流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孕育 了人类社会的早期文明。
三大文明的兴起和统一
孟斐斯 Memphis
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国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 公元前15世纪地跨亚非大帝国 底比斯 公元前6世纪被西亚波斯灭亡
•
传说的说法,特别是史书的记载,都认 为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成。一些学者 推断,古埃及人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 石运到建筑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 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 字塔。就这样,对一层斜坡、砌一层石, 逐渐加高就是金字塔。近年来,又有一些 学者推断金字塔并非地球人所造而是外星 人所为。当然,要真正解开金字塔的建筑 之谜,还依靠人们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研究。
图坦卡蒙的金面罩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7ad22f376baf1ffc4fadc8.png)
等式二:(金字塔)塔高×10亿=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5亿千米);
等式三:(金字塔)塔高平方=塔面三角形面积; 等式四:(金字塔)底周长:塔高=圆围:半径;
等式五:(金字塔)底周长×2=赤道的时分度;
等式六:(金字塔)底周长÷(塔高×2)=圆周率(7c=3.14159)
合作学习:金字塔的国度
名师导引: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
无上的权力。他们被看做是神的化身。他们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陵
墓金字塔,金字塔就成了法老权力的象征。因为这些巨大的陵墓外
合作学习:金字塔的国度
形形似汉字的“金”字,因此我们称之为“金字塔”。传统的说法以及史书
(希罗多德的著作)的记载,都认为金字塔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成的。
材料三 胡夫金字塔的数字之谜 等式一:(金字塔)自重×1015=地球的重量;
汉谟拉比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制定了一部重要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现存
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
图中:站立者是汉谟拉比; 坐着的是神。
内涵:体现了君权神授。
提示:汉谟拉比死后,古巴 比伦王国迅速衰落下去,两 河流域也重新陷入分裂。
合作学习: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大家来发言:
公元前35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了国家
汉谟拉比基本统 一了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是一位 非常有作为的君 主
合作学习: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材料一 序言: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
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材料二 正文第15至20条: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
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正文第203条、205条:贵族打了贵 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正文第247 条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https://img.taocdn.com/s3/m/4e0aee18cfc789eb172dc838.png)
• 第226条,倘理发师未告知主人而剃去其奴隶之标 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 第282条,倘若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
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
人得割其耳。
——《汉谟拉比法典》
根据以上资料,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想象图
种姓制度
梵天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种姓制度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在古代印度的城市里,经常会听到一阵 阵的敲击瓦罐的声音,路上行人就会像要避 开瘟疫一样纷纷躲在路旁。这是为什么?
同样是人,他们却要远离城市居住,同 样是人,他们却被看成是不可接触的“贱 民”。就连死了,也要埋到人迹不到的地方。 这是一种什么制度,为什么会沿续到今天? 结合课本说说该制度的影响。
• 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几个阶段,我们在初一 时学过的那些中国远古人类分别属于其中 的哪一种?
• 氏族和普通的群居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氏 族分为哪两个阶段,各自最大的特点是什 么?
第一步:基础演练
一、古埃及
1.古埃及文明产生的时间: 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 2.古埃及统一时间:约公元前3100年 3.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金字塔
点睛讲解:东方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征
经济方面: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政治方面: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奴隶制
第四步:小结归纳
当堂测试
B 1.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这种建筑用来作为(
)。
A.宗教寺庙 B.法老陵墓 C.天文标记 D.神坛
2.比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及
其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
2800公里。
汉谟拉比法典 (进步性)
“君权神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5d55a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6b.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课题《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世界三大文明古国的历史,介绍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国家的建立及兴亡历史,阐述尼罗河对古埃及的重要意义以及世界文明奇迹埃及金字塔;介绍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两河流域国家的建立及兴亡历史,重点学习古巴比伦王国以及《汉谟拉比法典》;介绍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以及古代印度国家的建立及兴亡历史,重点学习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清晰认知三大文明古国国家的建立以及兴亡的历史顺序,重点掌握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原因以及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及其历史影响;2、方法过程目标:通过对比三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及其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汉谟拉比法典》以及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产生的根本原因,培养学生使用阶级分析法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金字塔”、“空中花园”、《汉谟拉比法典》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辉煌灿烂的世界文明的态度。
教学重点1、《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原因及重要意义;2、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比较三大文明古国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教法学法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板书设计一、金字塔的国度:1、古埃及金字塔2、埃及的建立和兴亡3、思考题:尼罗河对古埃及的重要意义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1、新月沃地概貌2、两河流域国家的出现3、古巴比伦王国4、汉谟拉比法典三、古印度的种姓制度1、地理位置2、国家的出现3、种姓制度一、构造情境,导入课程。
(一)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世界文明的八大奇迹,导入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讲述一下:这八大奇迹出现在哪些地域?学生:空中花园位于伊拉克,亚历山大港灯塔、金字塔位于埃及,罗德岛太阳神像、教学过程奥林匹亚宙斯像、阿尔忒弥斯神庙位于希腊,摩索拉斯陵墓位于土耳其,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埃及 1.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部 2.奴隶制小国出现时间: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3000年
3.初步统一国家建立的时间:
4.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标志:
金字塔 5.建造金字塔的原因:信奉灵 魂不灭之说,和法老的专制统 治。
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
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金字塔群
金字塔结构示意图
位于开罗附近著名的胡夫金字塔
1.为了维护奴隶主的 利益。2.它是世界上 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 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Tigris)
古巴比伦城遗址
古巴比伦城想象图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内容
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阳神, 左边为汉谟拉比;雕像表明太阳神 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 和魔环。
1.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 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 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2.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 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 来了不良影响。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印度河上游
恒河沐浴
1、内容(课本11页)
印度的“种姓”制度
权利和义务
等级名称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第 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金字塔的国度
■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课堂小结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1.列举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2.古代埃及:地理位置?奴隶制小国出现时间? 初步统一国家建立的时间?古埃及文明的重要 标志? 3.古巴比伦:地理位置?为何被称为“新月沃 地”?两河流域指的是?奴隶制小国出现的时 间,建立国家的种族?谁何时统一了两河流域? 制定汉莫拉比法典的目的、地位(意义)? 4.古印度地理位置?出现国家的时间?大河流 域?等级制度? 5.种姓制度的内容、影响分别是什么?
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最重要 的有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 和我们中国的古代文明。(亚非四大上古文明)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西亚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
北非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
世界四大 文明古国
东亚黄河流域: 中国
南亚印度河流域: 古印度
金字塔的国度——古埃及
社会成员 祭司贵族
掌握宗教大权(精神统治 阶级) 国王、武士、官吏 掌握国家军事、行政权 (军事贵族) (世俗统治阶级) 农民、牧民、商人 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 (自由民) 被征服的土著居民 社会地位低下,其中有些 是奴隶)
返 回
2、实质: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
古代印度种姓等级示意图 古印度国王像
胡夫金字塔由230万块巨石垒砌而成,平均每块巨石重约2500千克。
狮身人面像,蹲伏在埃及的法老哈夫拉的陵墓金字塔旁,其面部是仿 照哈夫拉的面像雕塑的。
奴隶修建金字塔
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古巴比伦 3.两河流域指的是: 1.地理位置: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亚洲西部 4.奴隶制小国出现的时间: 2.为何被称为“新月沃地”: 公元前3500年以后 5.建立国家的种族: 从地图上看,形似新月, 苏美尔人 土地肥沃 6.谁何时统一了两河流域: 汉莫拉比、公元前18世纪 7.制定汉莫拉比法典的目 的、地位(性质):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上半部
返 回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巴比伦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遗址
空中花园(想象画)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印度文明
1.古印度地理位置? 亚洲南部 2.出现国家的时间? 约公元前2500年 3.大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
4.等级制度?
“种姓制度” 5.种姓制度的内容、影响
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
大河流域文明古国比较简表
时间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第1课 上古亚非文明
地理位置 大河流域 文明成果
古中国
公元前21 世纪
讨论:如可看待古文明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 系。(古代文明多产生在大河流域 气候、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