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安邸》

《题临安邸》
《题临安邸》

《题临安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背景资料,正确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语,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对南宋统治者的讽刺与警告。

3、了解题壁诗是古代诗文发表的一种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对南宋统治者的讽刺与警告。

了解题壁诗是古代诗文发表的一种形式。

【教学过程】

一、引诗题

1.出示西湖美景图,古诗引入。

2.揭题板书,解释诗题.

3.介绍题壁诗:它是古代一种“发表”诗作的方式。

二、读准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谁来准确的读出这几个词?临安邸熏染汴州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3.请你认真观察,这个熏字怎么能写美观呢?师强调要点注意书写笔顺,生书空、练写。

4.指名读诗。读正确,读流利。

5.指名有节奏地读,全班有节奏地读。

过渡语:孩子们,读诗我们不仅要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我们还要读出诗的味道,怎样能读出味道呢,我们就要先来了解它的意思。

三、懂诗意

1.下面请同学们默读古诗,运用我们学过的方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指名汇报)

2.对于这首诗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么?

3. 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4. 出示图片,师介绍汴州曾经的景象。

5.听了背景介绍和看了图片,谁能再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指名汇报)

6.从诗人说直把杭州作汴州,你体会到他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预设: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和不满)

7.你从文中的哪些词语感受到诗人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和不满呢?

指名读学习提示。

四、入诗境,悟诗情。

(一)预设:休

1.指名汇报(2-3生)。谁还找这个休字,你来说说你的理解。

2.引读:

面对这样的情况,所以诗人生气地问:“西湖歌舞几时休?

面对王师权贵的休战言和,吃喝玩乐,所以诗人指责地问:“西湖歌舞几时休?

面对国家被侵占,百姓生不如死,所以诗人愤怒地问:“西湖歌舞几时休?

预设:醉

1.指名汇报(2-3人),谁还找这个醉字,你来说说你的理解。

2.那么诗人说的醉怎么理解呢?(预设:这是诗人对王师权贵深深地讽刺。)

师:是呀,诗人在讽刺这些达官贵人那吃喝玩乐,醉生梦死的样子。

引读:这是烂醉如泥的醉——暖风熏得游人醉

这是纸醉金迷的醉——暖风熏得游人醉

这是醉生梦死的醉——-暖风熏得游人醉

熏:生汇报。师:让我们读出他们的丑态吧。-------暖风熏得游人醉

师:这里的暖风指什么?游人指什么?(暖洋洋的春风。享乐之风)它的表面意思的指什么?这里的暖风不仅指暖洋洋的春风,还指当时社会形成的享乐之风。游人即指游客,这里指南宋的王师权贵们。像这样一个词语有两种意思,我们叫它一语双关,这是一种修辞方法,请同学们把它批注在旁边。

(二)小结全诗:全诗短短四句,讽时刺世,用西湖的美丽和繁华反衬出诗人的愤怒与忧虑。{板书:讽时刺世}

(三)朗读全诗:孩子们,这样一首题壁诗,不同的人读了,会有不同的感受。

假如你是一个贫民百姓,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全诗}

我听出了你们和诗人一样为国担忧。

假如你是一个达官贵人,请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全诗}

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他们那醉生梦死的状态。

假如你是一个浴血奋战的抗金将领,再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全诗}

从你们的诵读中,我分明感受到抗金将士对王师权贵的无比愤恨。

(四)介绍墙壁诗的特点:诗人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见而读之感之,就可传播开来。这是题壁诗的一个特点。

五、拓展题壁诗

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不同的诗人将诗题在墙壁上,也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过渡:《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题写在庐山西林寺壁上的名诗。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

2.指名读。

3.你觉得这首诗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4. 齐读。

5.小结:苏轼通过写庐山的变化姿态,借景说理,告诉我们观察问题应客观化,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板书:借景说理)

师: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也是一首题在寺壁上的诗,我们再来读一读。

1. 学生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

2.女生先来读一读这首诗。好,男同学再来读一遍。

3.读完之后,诗中的这些景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受。

4.让我们和诗人一起欣赏这幽静美妙的环境吧。(齐读)

5.小结: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表达了诗人的志趣爱好,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板书:志趣爱好)

师:元代开始,题壁诗就越来越少了。但到了近代,一些爱国志士在受到迫害入狱后又出现了狱中题壁诗,下面我们来读一读,谭嗣同的《狱中题壁》。

1.学生自己读一读。

2. 指名读。

3.这样一首狱中题壁诗,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4.小结:戊戌变法失败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大肆迫害维新派人士。谭嗣同不愿出逃避难,毅然决定以自己的热血唤醒民众,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在狱中他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绝笔诗。(板书:政治抱负)

5.让我们读出诗人的大义凛然吧。(齐读)

师: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网络传播为媒介的今天,人们可以把自己写好的文章放在‘博客’‘微信朋友圈’里,供人们阅读。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发表在朋友圈里的题壁诗。

1.师生合作读。

2.小结:这样一个六岁男孩,用他稚嫩的语言表达出了他的真情实感。

总结:孩子们,通过诵读这几首题壁诗我们不难发现,诗人或讽时刺世,或借景说理,或表达诗人的志趣爱好,或展现诗人的政治抱负,或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纵观古今,每首题壁诗皆有感而作,是有所寄托的。

六、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