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让玩具动起来

合集下载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让玩具动起来》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让玩具动起来》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让玩具动起来》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通过《让玩具动起来》的公开课教学,达到以下目标:•培养学生对玩具的兴趣和好奇心;•了解玩具是如何工作的;•通过动手实践,发现玩具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2. 教学准备•PPT课件及投影仪•玩具汽车、小球等•针对玩具的简单动力学实验器材•实验舞台(可以用白纸或者小木板搭建)二、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玩具的兴趣。

问题:你们喜欢玩具吗?你们有没有想过玩具是如何动起来的?2. 呈现(约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一些常见的玩具,引出玩具是如何工作的问题。

问题:你们可以看出这些玩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3. 探究(约2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拿到一款玩具,进行探索和观察。

任务:请你们尽量多地观察这款玩具,看看它是如何动起来的?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玩具的不同部分,比如按钮、电池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部分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4. 实践(约20分钟)老师将会为学生展示几个简单的动力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

实验1:利用橡皮筋驱动玩具赛车实验2:用力推动小球,观察小球滚动的过程实验3:用吹气的方式驱动小轮船行进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会玩具与力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玩具工作原理的理解。

5. 总结(约10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实验和观察结果,总结出玩具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问题:你们觉得今天的实验有趣吗?你们对玩具动起来的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吗?三、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公开课的教学活动,我发现了一些亮点和问题。

亮点1.导入部分的问题设计得当,成功引起了学生对玩具的好奇心和兴趣。

2.实践环节的实验设计简单易操作,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参与,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体验。

3.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频繁,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观察能力。

问题1.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尤其是探究和实践部分的时间安排过长,导致总结环节比较仓促。

中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让玩具动起来》

中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让玩具动起来》

《让玩具动起来》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玩具的玩法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和动脑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各种玩具的认识和了解。

2. 玩具的玩法和特点。

3. 简单科学实验:让玩具动起来。

4. 幼儿动手操作和观察。

5. 幼儿的合作和分享。

三、教学准备:1. 各种玩具若干。

2. 科学实验材料:电池、导线、小灯泡等。

3. 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带来的玩具,让幼儿互相交流玩具的玩法和特点。

2. 教师讲解:介绍各种玩具的玩法和特点,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3. 科学实验:让幼儿分组进行科学实验,观察玩具在通电后的变化,让幼儿动手操作和观察。

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玩具的特点和玩法,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和发现。

5.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合作游戏,让幼儿利用玩具和科学实验材料进行创新玩法。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幼儿在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和观察?3.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4.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玩具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评估幼儿在合作游戏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相互配合、分享和交流。

3. 分析幼儿在科学实验中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评估他们是否能发现玩具动起来的原因。

4. 搜集幼儿在课堂中的作品和表现,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七、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玩具的工作原理,让他们明白玩具是如何动起来的。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和分享,让他们在互动中学习和发展。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能力的幼儿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中班科学活动让玩具动起来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让玩具动起来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让玩具动起来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让幼儿了解力、运动和声音等科学知识。

3.提高幼儿对环境、物体的认识。

4.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观察玩具1.让幼儿带来自己喜欢的小玩具,教师用幼儿可以理解的方式问:这是什么玩具?它有哪些特点?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玩具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并问幼儿:你能发现哪些相同点或不同点?第二环节:让玩具动起来1.教师将一些相同或不同的玩具放在桌上,并向幼儿解释接下来要进行的实验内容。

2.通过比较这些玩具的反应力和运动方式,让幼儿逐渐了解玩具的运动规律,并自己探索如何让玩具动起来。

3.教师可在物品上使用弹力橡皮筋或发条等,让幼儿亲身感受力的作用。

4.通过让幼儿在不同的表面上放置玩具,并比较移动的效果,来引导幼儿了解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这两个物理概念。

第三环节:声音实验1.此环节可以使用各种小玩具让幼儿发出声音,如敲击玻璃瓶、吹嘟嘟笛、摇摆铃铛等。

2.学生可以试图改变声音的大小、高低等,调整玩具的位置,探究引起声音的元素,如震动和空气的振动等。

教学反思此活动将科学元素融入到幼儿玩乐的过程中,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活动过程中,我注意到:1.试验过程中帮助幼儿及时调整情绪、关注实验过程中的细节,避免了实验的失误和危险。

2.与幼儿面对面交流,让幼儿更加清楚地掌握实验目的,增加了幼儿的参与度。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思考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在以后的科学活动中,我将继续发掘幼儿的好奇心,安排更加生动有趣的活动,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小班《让玩具动起来》科学教案

小班《让玩具动起来》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玩具的基本原理,知道如何让玩具动起来。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玩具的种类和特点。

2. 玩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合作完成玩具的制作和调试。

三、教学准备:1. 各种类型的玩具。

2. 玩具制作材料。

3. 工作台和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各种玩具,引导幼儿发现玩具的特点和玩法。

2. 讲解:向幼儿讲解玩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实践:让幼儿分组合作,制作和调试玩具。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索更多有趣的玩具。

2. 评价:通过幼儿的制作过程和作品,评价幼儿的操作能力、观察力和合作意识。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主动表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玩具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采用问答法,激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

七、教学步骤:1. 观察玩具:让幼儿观察各种玩具,了解玩具的种类和特点。

2. 讲解原理:向幼儿讲解玩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制作过程:指导幼儿分组合作,完成玩具的制作和调试。

4. 展示与分享: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八、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索更多有趣的玩具,并记录下来。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观玩具店或游乐场,了解玩具的制作和设计过程。

3. 主题展览: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和收集的玩具进行展览,提高幼儿的成就感。

九、教学反馈:1. 幼儿的作品:通过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和作品,了解幼儿的操作能力、观察力和合作意识。

2. 幼儿的表现: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团队协作情况。

3. 家长的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兴趣发展。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让玩具动起来》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让玩具动起来》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让玩具动起来》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玩具可以被设计和制作,并能够理解简单机械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简单机械或电子玩具,如风车、电动汽车、机器人等。

2. 准备一些简单的工具,如螺丝刀、电池、电线等。

3. 准备一些废旧玩具,供学生进行拆解和重新组装使用。

4. 准备一些教材、图片或视频,以便向学生介绍和讲解玩具的制作原理。

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展示一些玩具,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引导学生思考玩具的制作原理。

2. 学习:通过教材、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和讲解玩具的制作原理,如电动玩具是通过电池提供能量,驱动电机工作等。

3. 实践: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玩具进行拆解和重新组装。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玩具动起来,如何提供能量以及如何控制速度等。

4. 总结: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总结玩具制作的要点和原则。

帮助学生梳理出玩具制作的步骤和技巧。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玩具制作的更多可能性,如如何设计自己的玩具,如何使用不同材料和工具等。

6. 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玩具可以被设计和制作,并能够理解简单机械原理。

通过拆解和重新组装玩具,学生能够亲自实践,观察和思考玩具的制作过程,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分享和总结,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们对拆解和重新组装玩具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并通过实践和讨论提出了一些有趣的想法和创意。

同时,学生也积极思考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体现出了很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在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玩具的工作原理时,可以提出一些具体问题来帮助学生思考。

例如,通过问他们如何让风车转起来,从而引导他们思考使用什么力量驱动风车。

小班科学活动让玩具动起来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让玩具动起来教案

一、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让玩具动起来教案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简单的机械运动方式,如滚动、滑动、摆动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学会用简单的工具让玩具动起来。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类型的玩具(如汽车、小船、飞机等),动力工具(如电池、电机等),展示台,操作桌。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玩具摆放整齐,光线适中。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玩具的特点和运动方式。

2. 探索: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进行探索,尝试用动力工具让玩具动起来,并观察玩具的运动方式。

3. 展示:每组幼儿向全体幼儿展示他们的探索成果,介绍玩具的运动方式和使用的动力工具。

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和目标,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科学探索。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活动室中设立科学探索区,提供各种科学玩具和工具,让幼儿自主进行探索和操作。

3.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活动内容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活动内容1. 认识电池和电机:让幼儿了解电池和电机的作用,以及如何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 使用动力工具:教授幼儿如何正确使用电池和电机,让玩具动起来。

3. 探索不同运动方式:让幼儿尝试用动力工具让玩具实现滚动、滑动、摆动等不同的运动方式。

4. 制作小车:引导幼儿使用废旧材料制作小车,并使用动力工具让小车动起来。

5. 总结与展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成果,总结学到的知识。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电池、电机和玩具的运动方式。

2. 操作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使用动力工具让玩具动起来。

大班科学《让玩具动起来》教案

大班科学《让玩具动起来》教案

大班科学《让玩具动起来》教案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让孩子们亲手动手制作玩具,让他们了解物理学中的简单机械,掌握简单的物理原理,并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能够简单地介绍物理学中的简单机械;•能够根据图纸使用材料组装成玩具;•能够通过制作玩具了解简单的物理原理。

教学前的准备1.查看各种玩具制作的教程,了解那些玩具比较简单,适合孩子们。

2.购买玩具制作所需的材料,如吸管、麦片盒、松紧带、棉线等。

3.准备好制作玩具的图纸,应有两份,一份用于展示,供孩子们观看,另一份用于制作,供孩子们按图纸制作玩具。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讲解物理学中的简单机械,如杠杆、轮轴、滑轮等,并简单介绍其作用和应用。

2.向孩子们展示各种玩具的图纸,分析他们的简单机械组成,并让孩子们猜想制作这些玩具需要如何使用这些简单机械。

实践操作1.提供各种玩具制作材料,并向孩子们展示一个制作玩具的样本,以便了解制作方法。

2.给孩子们发每人一份图纸,让他们按图纸使用材料制作玩具。

3.在孩子们制作的过程中,引导他们阐述每个步骤中的简单机械结构,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

总结1.让每个孩子展示自己制作的玩具,并简单阐述所使用的简单机械结构。

2.小组内互相交流制作过程中的体验以及学到的知识,分享彼此的成果。

3.鼓励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制作自己的玩具,并向大家展示。

总结本课程通过让孩子们亲手动手,制作玩具,让他们切身体验简单机械的应用,掌握简单的物理原理,并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这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通过实践强化”这一教学理念,让孩子们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让玩具动起来》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让玩具动起来》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让玩具动起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简单机械的种类及功能。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简单机械的种类及功能。

教学准备:玩具建材、视频、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通过导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例如向学生展示某些玩具建材,引导学生发现某些玩具建材采用了什么样的简单机械,产生什么样的力。

二、讲解与学习教师通过视频和幻灯片让幼儿学习简单机械的种类及功能,例如滑轮、杠杆、轮轴等,并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感受简单机械的作用和原理。

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幼儿讲解日常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

三、创意发挥教师鼓励幼儿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发挥出来,设计和制作自己的玩具,并让其演示出来,进行互动和分享。

四、讨论和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和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并开展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和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交流能力。

五、巩固和反思教师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并反思学习体会,并帮助幼儿找寻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案。

同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鼓励幼儿积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多种形式,如视频、幻灯片、玩具建材等,让幼儿了解简单机械的种类和作用,同时也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互动和分享,幼儿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思维深度和交流能力。

但是,本次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某些幼儿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影响了教学效果。

因此,今后我将采用更多的活动形式,如游戏、竞赛等,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让玩具动起来教案(19篇)

让玩具动起来教案(19篇)

让玩具动起来教案(19篇)让玩具动起来教案(1)设计思路:“让电动玩具动起来”这个做中学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孩子日常的自由嬉戏。

最近,我班最热门的玩具就是令孩子们爱不释手的“四驱赛车”,他们常常拿着不动的赛车来问我:“王老师,为什么我的赛车动不起来呢?”这说明大班孩子已不仅仅满意于单纯的摆布玩具,他们喜爱探究玩具动不起来的真正缘由,有时甚至将玩具赛车拆开,检查赛车内部的马达及各种零件等,这又表明孩子已经明显地意识到事物的因果关系。

依据日常对孩子的观看,我在“试验基地”里投放了大量有利于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和意图进行操作的试验材料,比如各种型号的电池、螺丝刀、万用表等等,使他们有更多自由发觉的自主操作的机会。

此外我们创设了“延中试验基地”作为“做中学”试验的特定情景。

老师创设宽松探讨的氛围,激励幼儿敢于向伙伴置疑,勇于提出新问题,让幼儿带着新的问题、新的发觉,在“延中试验基地”中进行新的试试,探究让电动玩具动起来的隐秘。

活动目的:1、利用幼儿动手操作,探究使电动玩具动起来的各种方法,从而得知电池的相关学问(如电池的电量、电池的安装方法等)。

2、培育幼儿大胆试试及探究的爱好。

活动预备:1、幼儿自带及老师收集多于幼儿人数的电动玩具。

2、各种型号的电池。

(新、旧电池、低电量电池)3、测电工具(万用表等)及电池装配示意图。

活动过程:一、老师设疑:1、幼儿扮演“小小试验家”进入“延中试验基地”的“玩具修理厂”,引起幼儿爱好。

2、“瑛瑛博士”介绍试验室中的各种工具(电线、小灯珠、万用表等),并提问:为什么有的电动玩具动不起来?3、“小试验家”猜想玩具动不起来的缘由。

4、“瑛瑛博士”总结“小小试验家”的猜想。

同时请“小小试验家”验证自己的猜想并用各种方法使玩具动起来。

二、幼儿探究:1、幼儿按意愿分散选择电动玩具摆布并试试。

2、老师提示幼儿做好试验记录。

三、幼儿沟通:1、幼儿沟通修理玩具的不同方法。

(可当场演示修理方法或播放以前的摄像,使修理过程再现)2、老师提问:还有什么有关电池的问题?(幼儿生成)四、让余兴未尽的孩子拿着玩具连续嬉戏。

小班科学教案让玩具动起来

小班科学教案让玩具动起来

小班科学教案让玩具动起来小班科学教案:让玩具动起来引言:在小班科学教学中,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与玩具的互动,可以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一些科学原理。

本文将介绍一份小班科学教案,通过让玩具动起来的方式,帮助幼儿们学习有关运动和力的概念。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2. 通过与不同玩具的互动,让幼儿感受到力对运动的影响,并理解力的概念。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准备1. 不同类型的玩具,如小汽车、弹簧、球等。

2. 一些小型活动场地或者桌面空间,以便幼儿进行实际操作。

3. 一些简单的图示和图片,以帮助幼儿理解和描述运动状态和力的概念。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让幼儿们观察一辆小汽车,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汽车运动的观察和经验。

例如,汽车是怎样移动的?需要什么力来推动它?他们都玩过哪些与车相关的游戏?2. 观察不同力的作用: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力对运动的影响。

例如,给每个幼儿一把弹簧,让他们观察弹簧的特性和弹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他们可以将弹簧固定在桌面上,并观察不同物体向下压弹簧时的情况。

他们还可以尝试用弹簧推动物体,在观察过程中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现象。

3. 探索重力的概念:引导幼儿回到小汽车的例子上,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小汽车可以滑下斜坡。

展示一个简单的图示,解释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猜测。

4. 运动的方式:让幼儿们尝试不同的运动方式,并观察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例如,他们可以用手推动小球,观察球以不同速度滚动的情况;他们还可以用一根细绳将玩具固定在一边,将另一边的绳拉紧并快速松手,观察玩具受力后的反应。

在观察过程中,鼓励幼儿描述并记录他们观察到的现象。

5. 结论总结: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幼儿总结他们学到的关于力和运动的知识。

通过问一些问题,如“力是什么?”、“力对运动有什么影响?”等,让幼儿们思考并回答,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中班主题教案让玩具动起来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主题教案让玩具动起来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主题教案:让玩具动起来第一部分:教案设计1. 整体思路本教案旨在通过让玩具动起来的活动,帮助中班幼儿提高动手能力、观察力、想象力等综合能力,并促进幼儿感性认识和经验积累,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教学时间:2课时(每课时45分钟)教学对象:中班儿童2. 整体目标a)养成动手能力,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b)提高幼儿观察力和想象力,开发创造能力;c)促进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掘事物的特性,实现感性认识;d)形成好奇心,发现事物的真相,喜欢学习和运用成果。

3. 特定能力目标a)成功制作出玩具模型;b)发现自己喜欢的玩具,并了解玩具由来和功用;c)提高幼儿广泛的生活感知,增强幼儿对世界的热爱和敬畏;d)发现事物的特性,感性理解科学规律。

4. 具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玩具,拿起玩具模型1)导入环节:让孩子们从自己认识的玩具中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并列举一下自己喜欢的原因。

(喜欢兔子,因为兔子耳朵长,尾巴短,还有红鼻子。

)2)提示环节:教师让孩子们了解玩具模型的数量、材质、颜色等。

3)实践环节:教师现场示范如何制作玩具模型,在手动制作玩具模型的过程中,让幼儿在动手能力的训练中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4)结束环节:教师引领幼儿们将自己制作的玩具模型,互相欣赏、分享。

第二课时:制作玩具模型1)导入环节:老师展示出一两件玩具模型,让孩子们简单观察。

2)提示环节:请用语言和动手制作的方式,浅显易懂地讲解如何制作玩具模型。

3)实践环节:按照教师的要求,构思自己的玩具模型,然后开始制作并装饰模型。

4)结束环节:道谢环节有所总结和展示。

第二部分:教学反思在本次课堂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点教学反思:1. 任务设计在这次教学中,我为学生立了一个可行的任务,即制作出自己喜欢的玩具模型。

任务具有足够的挑战,孩子们可以尝试多种材质制作,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 孩子参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促进孩子们积极地参与活动,让他们充分地动手操作。

小班科学教案:让玩具动起来

小班科学教案:让玩具动起来

小班科学教案:让玩具动起来简介此教案适用于小班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教学,主要围绕如何让玩具动起来展开。

通过让幼儿亲身操作、观察实验结果,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从而增强科学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玩具需要能量才能运动。

2.让幼儿认识不同的能量储存方式。

3.培养幼儿通过设计玩具运动的能力。

教学准备1.现成的玩具小车、机器人等。

2.纸板、细木条、橡皮筋等材料。

3.电池、灯泡、电线等电子器材。

4.制作玩具小车的工具(剪刀、胶水、双面胶、细锉等)。

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通过向幼儿展示一张新颖的图片或者给幼儿一个问题来引导幼儿思考和建立好奇心,例如:“你们都会玩玩具,知道玩具动起来是为什么吗?”、“你们想让玩具动起来,需要什么?”等等。

2. 实验操作2.1 实验操作一:弹弓玩具通过给幼儿展示一个弹弓玩具,让幼儿手动为它注入能量(拉紧橡皮筋),然后观察弹弓玩具飞出去的情况,从而让幼儿认识了橡皮筋储存能量的原理。

2.2 实验操作二:风车玩具通过给幼儿展示一个风车玩具,让幼儿用单面纸板制作一个几何图形,并利用细木条和橡皮筋搭建起来,然后将其放在风器前,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况,从而让幼儿认识了风能储存能量的原理。

2.3 实验操作三:电动玩具通过给幼儿展示一些电动玩具,让幼儿开挂掉拆卸,观察东西内部的构造,从而让幼们认识了电能储存能量的原理。

3. 制作玩具小车让幼儿尝试设计制作一个玩具小车,并使用电池、灯泡等电子器材,让小车动起来。

教师可通过问询、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解决在设计和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收尾总结通过问询每个幼儿制作的小车运行情况和感想,让幼儿回忆和总结学习到的新知识,并让幼儿彼此展示自己的小车。

最后,教师可通过游戏等形式来让幼儿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总结本篇教案主要围绕让玩具动起来这一主题展开,通过设计、制作玩具小车,并尝试不同的能源储存方式,从而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大班科学教案让玩具动起来

大班科学教案让玩具动起来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让玩具动起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三节“让玩具动起来”。

详细内容涉及简单机械原理、力的作用方式以及能量转换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简单机械原理,如杠杆、轮轴等,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运用简单机械原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玩具车、杠杆、轮轴、滑轮、绳子、小木块等。

学具:每组一套玩具车、杠杆、轮轴、滑轮、绳子、小木块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辆玩具车,让幼儿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玩具车是怎样动起来的吗?”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简单机械原理,如杠杆、轮轴等,并通过教具演示。

分析玩具车运动的原因,引导幼儿理解力的作用方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教具,让幼儿动手操作,使玩具动起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邀请各小组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

5. 课后实践(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原理。

六、板书设计1. 简单机械原理:杠杆、轮轴、滑轮等。

2. 力的作用方式:推、拉、转等。

3. 能量转换:势能转化为动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原理,记录下来并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答案示例:钓鱼竿:杠杆原理轮椅:轮轴原理拉杆箱:滑轮原理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反思:本节课幼儿对简单机械原理表现出浓厚兴趣,动手操作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引导幼儿理解力的作用方式方面,还需加强讲解和演示。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一个简单机械玩具,增强幼儿对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小班科学教案让玩具动起来

小班科学教案让玩具动起来

小班科学教案让玩具动起来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让玩具动起来的基本方法,如拉、推、摇等。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让玩具动起来的基本方法。

2. 玩具动起来时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1. 各种类型的玩具若干。

2. 教学课件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玩具,引导他们发现玩具可以动,但需要我们的帮助。

2. 讲解:向幼儿介绍让玩具动起来的基本方法,如拉、推、摇等,并演示。

3. 实践:让幼儿分组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让玩具动起来,如拉小车、推木偶等。

4. 观察:引导幼儿观察玩具动起来时的现象,如声音、速度等。

5.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让玩具动起来的方法和感受。

五、作业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新的方法让家中的玩具动起来。

2. 观察玩具动起来时的现象,并与家长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操作能力。

2. 关注幼儿在观察玩具动起来时的现象时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搜集幼儿在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作业的情况,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小时候玩过的传统玩具,并展示如何让这些玩具动起来。

2. 组织一次玩具运动会,让幼儿自己设计比赛项目,比一比谁让玩具动得更有创意。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以及教学活动是否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

九、教学延伸1. 开展“玩具好朋友”主题活动,让幼儿带来自愿的玩具,分享玩具的故事和玩法。

2. 组织幼儿参观玩具工厂或玩具店,了解玩具的制作过程和种类,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

十、教学资源1. 收集各种类型的玩具,丰富教学资源。

2. 制作教学课件和视频,辅助教学。

3. 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教学目标应侧重于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幼儿园小班科学《让玩具动起来》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让玩具动起来》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让玩具动起来》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2.能够制作简单的玩具,并理解其动力来源;
3.能够观察和描述玩具的运动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1.一些简单的纸杯、橡皮圈、小车等材料;
2.课前准备好相关玩具,确保每个小组都能使用。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探究简单机械
1.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简单机械的特点;
2.分小组讨论,探究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3.根据讨论结果,设计一个简单机械玩具。

第二课时:制作玩具
1.指导幼儿使用纸杯、橡皮圈等材料,制作出设计好的玩具;
2.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3.每个小组制作完成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第三课时:观察玩具运动规律
1.让幼儿使用制作好的玩具,在教室里进行测试;
2.让幼儿观察玩具的运动规律,记录下观察结果;
3.分享观察结果,让幼儿彼此学习。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幼儿在动手制作玩具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也让他们对简单机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观察和测试玩具的过程中,幼
儿学会了记录观察结果,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同时,小组合作和分享让幼儿学会了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促进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这个教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希望能够给幼儿带来更多的乐趣和启发。

中班主题《让玩具动起来》教案及反思

中班主题《让玩具动起来》教案及反思

《让玩具动起来》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玩具的基本构造和特点,激发探索玩具动起来的兴趣。

2.通过观察、操作,发现玩具动起来的多种方式。

3.培养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发现玩具动起来的多种方式,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探索玩具动起来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物品准备:各种玩具(如惯性玩具、发条玩具、电动玩具等),相关教具。

2.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确保幼儿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操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组织幼儿观察各种玩具,引发幼儿兴趣。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并简要介绍玩具的特点。

(二)基本环节1.玩具分类(1)引导幼儿观察玩具,按特点将玩具分类。

(2)请幼儿介绍自己分类的依据,如:惯性玩具、发条玩具、电动玩具等。

2.探索玩具动起来的方式(1)组织幼儿小组讨论,探讨玩具动起来的原因。

(3)教师展示玩具动起来的实例,如:惯性玩具的滚动、发条玩具的旋转、电动玩具的运转等。

3.动手操作(1)分发玩具,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尝试让玩具动起来。

(2)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幼儿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

(3)邀请幼儿展示操作成果,分享操作经验。

4.合作交流(1)组织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玩具,共同探索玩具动起来的秘密。

(2)教师参与各组讨论,引导幼儿发现玩具动起来的原理。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简要评价,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

五、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

2.教学过程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体验,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4.活动结束后,幼儿能主动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说明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玩具损坏。

今后需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操作,避免损坏玩具。

2.活动时间安排较为紧张,部分幼儿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操作成果。

小班科学教案玩具动起来活动反思

小班科学教案玩具动起来活动反思

小班科学教案玩具动起来活动反思活动名称:玩具动起来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物体运动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力、推力和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 促进幼儿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活动准备:1. 不同种类的玩具(例如小汽车、风筝、弹簧玩具等)。

2. 平滑的地面或桌面。

3. 纸张、铅笔、颜色笔等。

活动步骤:1. 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玩具,并让他们描述每种玩具的特点和功能。

2. 让幼儿选择一个玩具,并提醒他们观察玩具在平滑的桌面上的运动情况。

3. 鼓励幼儿推动玩具,观察玩具的运动方式,并让他们描述玩具是如何移动的。

4.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有些玩具容易滑动,而有些玩具则需要施加更大的力才能移动。

5. 让幼儿探索不同表面对玩具运动的影响,例如将玩具放在纸张上、木板上或者地毯上,观察玩具在不同表面的运动情况。

6. 引导幼儿讨论力、推力和摩擦力对玩具运动的影响,并帮助他们理解这些概念。

7. 给幼儿提供纸张、铅笔和颜色笔等材料,让他们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斜坡,用来观察玩具在斜坡上的运动情况。

8.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并让他们解释为什么玩具在斜坡上可以更容易地滑动。

9. 结束活动时,引导幼儿回顾所学内容,让他们总结力、推力和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鼓励他们举例子来加深理解。

活动反思:通过这个活动,幼儿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力、推力和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他们通过与玩具互动,培养了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例如,幼儿可能会观察到小汽车在光滑桌面上更容易滑动,而在粗糙的地毯上则需要施加更大的力才能移动。

他们还可以通过制作斜坡来进一步探索物体在不同斜度上的运动情况。

这样的实践性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扎实的科学基础,并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玩具动起来
活动目标
1.通过安装电池的活动,了解一些电池和安装电池的基本常识。

2.培养幼儿的动手、发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3.了解电池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益处和危害,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不同型号的电池若干;
2.钟表、手电筒、电动玩具等;
活动过程
1.老师介绍活动任务要求
第一个任务是;用老师准备的电池,让钟表走起来,让手电筒亮起来;让玩具动起来。

第二个任务是:在安装电池的过程中,让幼儿发现、观察、思考:电池上有什么小秘密?你是怎样安装电池的?找一找看安装电池有没有小窍门,好办法。

2.介绍活动一共分四桌,幼儿可以选择喜欢的物品去操作。

3.幼儿动手操作,老师观察、指导幼儿活动情况。

(1)电池上有什么标记?电池两头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2)安装时电池鼓的一端顶在哪儿?平的一端放在哪儿?
(3)小钟表、手电筒、电动玩具等在安装电池的地方有什么标记?有没有和电池一样的标记?
(4)你为什么选择这个电池?你知道你装的是几号电池吗?
4.帮助幼儿总结归纳电池的一般常识和安装电池的一些方法。

(1)老师检查幼儿第一项任务完成的情况:让钟表走起来,让手电筒亮起来;让玩具动起来。

(2)老师引导幼儿把操作中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归纳有关电池的一般常识。

5.了解电池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益处和危害,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6.活动结束:幼儿可以到其他组去尝试,让别的玩具也亮起来、动起来。

巩固所学的知识经验。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前,我准备了电动玩具、发条玩具、惯性玩具等,幼儿看见桌上放着各种玩具,探索的欲望随之而来。

我提出要求:“玩一玩、试一试,看看这些有趣的玩具;里面有些什么小秘密?”后,便各自玩起来了。

我一边给幼儿讲述惯性玩具、发条玩具、还有电动玩具,它们都有什么不同之
处,都是怎么动起来的?当大家讨论到电动玩具是怎么动起来的时候,幼儿都回答需要安装电池,使他们认识电池,了解其形状、大小、用途,感受电池的有趣之处;一边激发幼儿进一步的尝试和探索:给各种电动玩具和物品配上合适的电池。

孩子们纷纷分散活动开了。

他们各自拿了一件电动玩具,开始寻找合适的电池,进行尝试活动,个个积极地动手、动脑,有的单独干,有的与小伙伴合作。

幼儿在玩,在操作,在投入;他们边尝试、边操作,边议论;活动室里摆弄玩具的声音和幼儿的议论声夹杂在一起……对于孩子们发现的问题,我让幼儿再一次尝试、探索、思考,关于电池的探索活动就这样一环扣一环地进行了下去。

这次科技课的不足之处出现在还有少数孩子对电池正负极的理解还不是很明白,这可能是我的引导不够,以后这方面需要加强。

当孩子获得了一些知识经验之后,我鼓励他们运用到生活中去,孩子学习的知识与经验只有回归到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生活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幼儿而言,生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