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间距的一般规定
建构筑物防火间距一般规定条文
建/构筑物防火间距一般规定条文厂房——厂房甲类厂房——甲类厂房: 12米;甲类厂房——乙、丙、丁、戊类厂房(库房): 12米;乙类厂房——乙、丙、丁、戊类厂房(库房): 10米;丙、丁类厂房——乙、丙、丁、戊类厂房(库房):10米;厂房——普通民用建筑、明火点甲、乙类厂房——民用建筑: 25米;丙、丁类厂房——民用建筑: 10米;戊类厂房——民用建筑: 6米;高层厂房(檐口高度≥24米)——民用建筑: 13米;甲类厂房——明火点或室外散发火花点: 30米;★注:①明火点包括室内、外的,而散发火花点仅指室外的。
②锅炉的炉膛或炉门属明火点,但不应把整栋锅炉房建筑看作明火点。
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锅炉房为丁类;③甲类生产场所不得建高层厂房。
★注:①使用室内干式变压器的变配电房可视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丙类厂房。
厂房——道路(车行道路路边)甲类厂房——厂外道路: 15米;甲类厂房——厂内主要道路: 10米;甲类厂房——厂内次要道路: 5米;其它厂房——道路:无规定;库房——厂房(库房)甲类库房——甲类库房: 20米;甲类库房(储量≤10吨)——甲类等其它厂房(库房): 12米;甲类库房(储量>10吨)——甲类等其它厂房(库房): 15米;甲类库房——高层库房: 13米;其它类别库房——其它类别类厂房(库房): 10米;高层库房——高层库房: 13米;库房——普通民用建筑、明火点甲类库房(储量≤10吨)——民用建筑: 25米;甲类库房(储量>10吨)——民用建筑: 30米;甲类库房(储量≤10吨)——明火或室外散发火花点:25米;甲类库房(储量>10吨)——明火或室外散发火花点:30米;乙类库房——民用建筑: 25米;丙、丁类库房——民用建筑: 10米;戊类库房——民用建筑: 6米;库房——道路(车行道路路边)甲类库房——厂外道路: 20米;甲类库房——厂内主要道路: 10米;甲类库房——厂内次要道路: 5米;其它类别库房——道路:无规定;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罐体外壁)——建/构筑物它们与建构筑物的最小防火间距如下表(m):注:甲、乙、丙类液体的固定顶储罐区,半露天堆场和乙,丙类液体桶装堆场与甲类厂房(仓库)、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的规定增加25%,且甲、乙类液体储罐区,半露天堆场,乙、丙类液体桶装堆场与甲类厂房(仓库)、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规定增加25%;②直埋地下的甲、乙、丙类液体卧式罐,当单罐容积小于等于50m3,总容积小于等于200 m3时,其罐外壁与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规定减少50%。
建、构筑物防火间距一般规定条文
建/构筑物防火间距一般规定条文厂房——厂房甲类厂房——甲类厂房:12米;甲类厂房——乙、丙、丁、戊类厂房(库房):12米;乙类厂房——乙、丙、丁、戊类厂房(库房):10米;丙、丁类厂房——乙、丙、丁、戊类厂房(库房):10米;厂房——普通民用建筑、明火点甲、乙类厂房——民用建筑:25米;丙、丁类厂房——民用建筑:10米;戊类厂房——民用建筑:6米;高层厂房(檐口高度≥24米)——民用建筑:13米;甲类厂房——明火点或室外散发火花点:30米;★注:①明火点包括室内、外的,而散发火花点仅指室外的。
②锅炉的炉膛或炉门属明火点,但不应把整栋锅炉房建筑看作明火点。
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锅炉房为丁类;③甲类生产场所不得建高层厂房。
厂房——道路(车行道路路边)甲类厂房——厂外道路:15米;甲类厂房——厂内主要道路:10米;甲类厂房——厂内次要道路:5米;其它厂房——道路:无规定;库房——厂房(库房)甲类库房——甲类库房:20米;甲类库房(储量≤10吨)——其它厂房(库房):12米;甲类库房(储量>10吨)——其它厂房(库房):15米;甲类库房——高层库房:13米;其它类别库房——其它类别类厂房(库房):10米;高层库房——高层库房:13米;库房——普通民用建筑、明火点甲类库房(储量≤10吨)——民用建筑:25米;甲类库房(储量>10吨)——民用建筑:30米;甲类库房(储量≤10吨)——明火或室外散发火花点:25米;甲类库房(储量>10吨)——明火或室外散发火花点:30米;乙类库房——民用建筑:25米;丙、丁类库房——民用建筑:10米;戊类库房——民用建筑:6米;库房——道路(车行道路路边)甲类库房——厂外道路:20米;甲类库房——厂内主要道路:10米;甲类库房——厂内次要道路:5米;其它类别库房——道路:无规定;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罐体外壁)——建/构筑物它们与建构筑物的最小防火间距如下表(m):★注:①使用室内干式变压器的变配电房可视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丙类厂房。
防火间距与消防分隔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9
目 录
• 防火间距 • 消防分隔 • 防火间距与消防分隔的关系 • 防火间距与消防分隔的案例分析 • 防火间距与消防分隔的未来发展
01 防火间距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防火间距是指建筑物之间应保持的最 小距离,旨在防止火灾蔓延和减少火 灾损失。
重要性
未来防火间距与消防分隔的设计趋势
人性化设计
更加注重使用者的安全和舒适, 将消防分隔与建筑美学相结合,
提高建筑的整体品质。
绿色建筑理念
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采用 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材,降低火灾 风险。
现 防火间距与消防分隔的智能化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3
防火间距更侧重于建筑物的外部空间规划,而消 防分隔则更侧重于建筑物的内部结构设计和布局 。
如何在实际中综合考虑防火间距与消防分隔
在进行建筑规划和设计时,需 要综合考虑防火间距和消防分 隔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物的安
全。
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如为 了满足消防分隔的要求而适
当减小防火间距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火间距为9-13米。
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防火 间距一般为10-20米,易燃易爆 物品仓库与其他建筑之间的防火
间距应大于30米。
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用途计算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用途,确定相应的防火间距要求,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 算。
考虑风向和地形因素
在计算防火间距时,还需考虑风向和地形因素,以确保火势不会因风向或地形 而蔓延至相邻建筑物。
耐火极限
连通开口
在消防分隔设施上设置的连通开口, 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如防火门窗 、防火卷帘等,以防止火焰通过开口 蔓延。
厂房的防火间距
3.4 厂房的防火间距时间:2007-05-28 来源:作者:本规范第3.4和3.5节中规定的有关防火间距均为建筑间的最小间距要求。
从防火角度和保障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来看,在有条件时,设计者应尽可能采用较大间距。
防火间距的确定主要综合考虑满足扑救火灾需要,防止火势向邻近建筑蔓延扩大以及节约用地等因素。
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较多、条件各异,从火灾蔓延角度看,主要有“飞火”、“热对流”和“热辐射”等。
1 “飞火”与风力、火焰高度有关。
在大风情况下,从火场飞出的“火团”可达数十米至数百米。
显然,如以飞火为主要危险源,要求距离太大,难以做到。
2 “热对流”,主要考虑热气流喷出窗口后会向上升腾,对相邻建筑的火灾蔓延影响较“热辐射”小,可以不考虑。
3 “热辐射”,火灾时建筑物可能产生的热辐射强度是确定防火间距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热辐射强度与消防扑救力量、火灾延续时间、可燃物的性质和数量、相对外墙开口面积的大小、建筑物的长度和高度以及气象条件等有关。
国外虽有按热辐射强度理论计算防火间距的公式,但没有把影响热辐射的一些主要因素(如发现和扑救火灾早晚、火灾持续时间)考虑进去,计算数据往往偏大,目前国内还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因此,本条规定防火间距主要是根据当前消防扑救力量,结合火灾实例和消防灭火的实际经验确定的。
据调查,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之间,在初期火灾时有10m左右的间距,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有14~18m的距离,一般能满足扑救需要和控制火势蔓延。
火灾蔓延与很多条件有关,本条规定的基本数据,只是考虑一般情况,基本能防止初期火灾的蔓延。
3.4.1 本条规定了厂房之间及厂房与乙、丙、丁、戊类仓库之间以及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
1 规范中表3.4.1是指厂房防火间距的基本要求。
由于厂房生产类别、高度不同,具体执行应有所区别,因此,根据厂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不同分别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对于现有厂房改、扩建时,如执行防火间距的规定有困难,当采取了防火措施后可以减少间距。
建筑设计中的防火间距与安全距离
建筑设计中的防火间距与安全距离在建筑设计中,防火间距与安全距离是十分重要的考虑因素。
合理设置防火间距与安全距离可以有效减少火灾发生的风险,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间距与安全距离的相关知识,并提出一些建议。
为了满足防火的要求,建筑物的设计应该考虑到防火墙、防火门等的设置。
防火间距是指在建筑物之间需要设置的一定距离,以防止火势扩散。
根据国家标准,不同类型的建筑有不同的防火间距要求。
例如,高层建筑要求的防火间距一般较大,以确保火势无法迅速蔓延。
此外,一些特殊建筑物如大型商场、仓库等,其防火间距要求也相对较高。
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安全距离的考量同样不可忽视。
安全距离是指建筑物之间或者建筑物与道路之间需要保持的一定距离,以确保人员疏散和消防车辆通行的畅通。
安全距离的设置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周围环境、疏散通道等因素。
太小的安全距离可能会导致火场疏散困难,加大人员受伤或者死亡的风险。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如何准确测算和设置防火间距与安全距离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首先,建筑师需要对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了解,确定需要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等的位置和数量。
其次,建筑师需要通过对建筑物周围环境和周边建筑物的状况进行全面考察,确定合理的防火间距和安全距离。
最后,在进行实际设计时,建筑师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进行严格遵守,确保设计方案的合法与合规。
除了建筑设计中的防火间距与安全距离的设置,建筑物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也至关重要。
定期进行火灾防控设备的检查与维修,保证其正常运行。
加强员工火灾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对火灾的防范与自救能力。
建立健全灭火联动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火灾隐患。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整体防火能力。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中的防火间距与安全距离的合理设置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需要全面考虑相关因素,遵循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要求。
此外,定期的维护管理和员工培训也是确保建筑物防火能力的关键。
住宅窗间墙防火间距
住宅窗间墙防火间距1. 概述住宅窗间墙防火间距是指建筑物的窗户与邻近墙体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用于防止火灾蔓延。
这个间距的设定与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密切相关,合理的间距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确保人员的安全。
2. 间距的重要性住宅窗间墙防火间距的设定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设置这个间距可以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2.1 防火隔离窗间墙防火间距的存在可以有效隔离窗户和邻近墙体,当火灾发生时,防火间距可以阻止火焰和烟气通过窗户传播到邻近的墙体,减少火灾蔓延速度。
2.2 人员疏散合理设置住宅窗间墙防火间距也有助于人员疏散。
当火灾发生时,人们可以通过窗户逃生,而防火间距可以为人员提供安全的逃生通道,减少逃生的风险。
2.3 消防施救住宅窗间墙防火间距的存在也方便了消防人员施救。
消防人员可以通过窗户接近火灾源,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而不必直接面对邻近的墙体,减少施救过程中的风险。
3. 国家标准在中国,住宅窗间墙防火间距的设定受到国家标准的规范和限制。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住宅窗间墙的防火间距应满足以下要求:3.1 普通建筑对于普通建筑,窗间必须保留一定的防火距离,以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防止火焰传播。
具体距离的设定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和所采用的防火隔离构造。
一般来说,窗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米。
3.2 高层建筑对于高层建筑,窗间的防火间距更为重要。
高层建筑一般存在着更高的风险和更大的人员密度,因此窗间的防火间距应更大。
依据国家标准,高层建筑窗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米。
3.3 涉及公共场所的住宅对于涉及公共场所的住宅,例如酒店、宾馆等,窗间的防火间距要求更高。
这是因为公共场所的人员密度较大,火灾发生时需要更大的安全排放间距。
国家标准规定,涉及公共场所的住宅窗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米。
4. 防火间距的设计原则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来设计住宅窗间墙的防火间距:4.1 国家法规合规首先,设计师应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和相关标准对于窗间防火间距的要求。
6m防火要求
6m防火要求
根据中国的消防法规,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要求如下:
1. 一般建筑:防火间距为6m。
2. 高层建筑:防火间距为10m。
3. 特殊建筑:防火间距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因此,如果两栋建筑的防火间距为6m,那么这两栋建筑都属于一般建筑,且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 建筑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6m,以保证在火灾发生时,火势不会蔓延到相邻的建筑。
2. 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以保证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抵御一定程度的火势。
3. 建筑的消防设施应当完善,包括灭火器、消火栓、烟雾报警器、疏散通道等。
4. 建筑的电气线路和燃气管道应当符合消防安全规定,以防止因电气或燃气原因引发火灾。
需要注意的是,防火间距只是消防安全的一个方面,建筑的消防安全还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耐火等级、消防设施、电气线路和燃气管道等多个方面。
厂房的防火间距
3.4 厂房的防火间距时间:2007-05-28 来源:作者:本规范第3.4和3.5节中规定的有关防火间距均为建筑间的最小间距要求。
从防火角度和保障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来看,在有条件时,设计者应尽可能采用较大间距。
防火间距的确定主要综合考虑满足扑救火灾需要,防止火势向邻近建筑蔓延扩大以及节约用地等因素。
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较多、条件各异,从火灾蔓延角度看,主要有“飞火”、“热对流”和“热辐射”等。
1 “飞火”与风力、火焰高度有关。
在大风情况下,从火场飞出的“火团”可达数十米至数百米。
显然,如以飞火为主要危险源,要求距离太大,难以做到。
2 “热对流”,主要考虑热气流喷出窗口后会向上升腾,对相邻建筑的火灾蔓延影响较“热辐射”小,可以不考虑。
3 “热辐射”,火灾时建筑物可能产生的热辐射强度是确定防火间距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热辐射强度与消防扑救力量、火灾延续时间、可燃物的性质和数量、相对外墙开口面积的大小、建筑物的长度和高度以及气象条件等有关。
国外虽有按热辐射强度理论计算防火间距的公式,但没有把影响热辐射的一些主要因素(如发现和扑救火灾早晚、火灾持续时间)考虑进去,计算数据往往偏大,目前国内还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因此,本条规定防火间距主要是根据当前消防扑救力量,结合火灾实例和消防灭火的实际经验确定的。
据调查,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之间,在初期火灾时有10m左右的间距,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有14~18m的距离,一般能满足扑救需要和控制火势蔓延。
火灾蔓延与很多条件有关,本条规定的基本数据,只是考虑一般情况,基本能防止初期火灾的蔓延。
3.4.1 本条规定了厂房之间及厂房与乙、丙、丁、戊类仓库之间以及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
1 规范中表3.4.1是指厂房防火间距的基本要求。
由于厂房生产类别、高度不同,具体执行应有所区别,因此,根据厂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不同分别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对于现有厂房改、扩建时,如执行防火间距的规定有困难,当采取了防火措施后可以减少间距。
化工企业离居民区最近距离
化工企业离居民区最近距离及依据一、一般的规定1.石化企业参照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第4.1.9条规定,石化企业内不同设施与居民区、公共福利设施、村庄的间距见下表。
防火间距,m,甲乙类工全厂性或可能携带艺装置或区域性重液化烃罐甲、乙类液可燃液体设施,最外要设施,最相邻工厂或设施组,罐外体罐组,罐的高架火侧设备外外侧设备壁, 外壁, 炬,火炬中缘或建筑外缘或建心, 物的最外筑物的最轴线, 外轴线, 居民区、公共福利设施、150 100 120 100 25 村庄综合上述规定,居民区与石化企业保持150m以上的间距即一般可满足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2.一般化工企业参照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厂区内不同建筑(不同性质、耐火等级、容积等),有不同的防火间距要求。
第3.4.1条,甲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25m。
第3.4.2条,甲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第3.5.1条,甲类仓库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50m;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最大的不得小于40m。
第4.2.1条,液体储罐区、堆场与民用建筑的最大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第4.4.1条,液化石油气储罐与居民区(村镇和学校、影剧院、体育馆等重要公共建筑)的最大间距不应小于150m,与一般民用建筑最大不应小于100m。
综合以上情况,居民区与一般化工企业保持150m以上的间距即一般可满足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以上是最常用的2个防火间距设计标准,可见若居民区与化工企业(包括石化和一般化工企业)的间距在150m以上就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二、特殊的规定1.油漆厂根据GB18070-2000《油漆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第3.1条的规定。
3.1 油漆厂的卫生防护距离,按其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规定如表1所示。
表1风速,m/s 距离,m,2 7002~4 600,4 5002.光气装置根据GB19041-2003《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第4.2.1条(c)的规定。
配电室防火间距
对于配电设计人员在进行电气为主体的工程设计时,往往对各类电气设备及变配电室的防火间距不甚了解,尤其是项目现场空余空间较小,或有室外油浸式变压器的情况。
故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总结,以便于查找记忆。
GB 50053-201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6.1.5 当露天或半露天变电所安装油浸变压器,且变压器外廓与生产建筑物外墙的距离小于5m时,建筑物外墙在下列范围内不得有门窗或通风孔:1 油量大于1000kg时,在变压器总高度加3m 及外廓两侧各加3m 的范围内;2 油量小于或等于lOOOkg 时,在变压器总高度加3m 及外廓两侧各加1.5m 的范围内。
由此可见露天或半露天变电所安装油浸变压器,变压器与配电室(配电室属于生产建筑物)安全距离为5米,小于5米时应满足相应要求。
具体做法参照图集04D201-3《室外变压器安装》。
那么配电室、油浸式变压器与其他建筑防火间距如何确定?具体哪些规范有明确规定?先了解以下内容:1、变配电室的危险性分类及防火等级GB 50016-2014(2018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一下简称《防火》)表3.1.1规定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原则,条文说明中进一步明确配电室(每台装油量大于60kg的设备)属于丙类。
又由:《防火》3.2.6油浸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他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等标准的规定。
【条文说明】3.2.6油浸变压器是一种多油电器设备。
在长期过负荷运行状态下或发生故障产生电弧时,油浸变压器易因油温过高而着火或产生电弧使油剧烈气化,使变压器外壳爆裂酿成火灾事故。
实际运行中的变压器存在燃烧或爆裂的可能,需提高其建筑的防火要求。
对于干式或非燃液体的变压器,因其火灾危险性小,不易发生爆炸,故未作限制。
参考《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 GB50229-2019》表11.1.1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开闭站及无变压器配电室对照配电装置无含油电气设备为戊类、二级防火,含油浸式变压器的配电室为丙类一级防火,油浸式变压器室为丙类二级防火,干式变压器室(仅含干式变压器的配电室)按丁类二级防火。
新版一级消防工程师教材防火间距
新版一级消防工程师教材防火间距
根据最新的一级消防工程师教材,防火间距是指建筑物之间或者建筑物内部各功能区域之间的最小距离,用以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阻止火势蔓延。
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要求如下:
1. 新版一级消防工程师教材规定,一般建筑物之间的单边防火间距应不小于8米,即建筑物之间应保持8米以上的距离,以防火势间接传播。
2. 在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工业厂房等特殊建筑物上,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高度,防火间距应根据相关规范进行具体设计。
在建筑物内部各功能区域之间的防火间距要求如下:
1. 办公室、商业场所、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区域,间距一般不小于8米。
2. 生产车间、仓库等火灾危险区域,间距一般不小于15米。
3. 疏散通道、楼梯间等疏散逃生区域,间距一般不小于2.5米。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一般性的防火间距要求,具体的防火间距需根据具体的建筑物类型、功能、高度等进行具体设计,并严格执行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72有关规范要求的防火间距及各规范适用范围
72有关规范要求的防火间距及各规范适用范围防火间距是指建筑物或设备之间应保持的一定距离,目的是为了防止火灾蔓延,并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通道。
不同的建筑和设备在防火间距上有不同的要求,下面以常见的规范要求为例进行介绍。
1.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根据《消防法》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以防止火势蔓延。
具体要求如下:-低层建筑:一般要求距离不小于6米,如果建筑物高度超过18米,还要根据建筑物高度和外墙的耐火等级进行调整。
-多层住宅楼:一般要求距离不小于8米,如果建筑物高度超过24米,还要根据建筑物高度和外墙的耐火等级进行调整。
-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一般要求距离不小于10米,如果建筑物高度超过36米,还要根据建筑物高度和外墙的耐火等级进行调整。
2.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安全生产设备、电气设备等之间也需要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以防止设备间的火灾相互蔓延。
具体要求如下:-安全生产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等设备,一般要求设备之间距离不小于5米,以确保设备散热和人员疏散的安全。
-电气设备:根据《电气安全规范》的规定,不同的电气设备之间有不同的防火间距要求,一般要求设备之间距离不小于0.5米,以确保电气设备之间的散热和防火。
3.适用范围:不同的规范要求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下面以两个常见的规范为例进行介绍。
-《消防法》:适用于我国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和设备的防火要求,包括住宅楼、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等各类建筑,以及配套的安全生产设备和电气设备。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适用于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的防火要求,包括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建筑物内部的防火隔离等。
总结:防火间距是保证建筑物和设备防火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和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根据不同的规范有所不同,一般以保证防火蔓延的安全距离为原则。
不同的规范有不同的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建筑和设备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防火安全。
液氧储罐的防火间距
液氧储罐的防火间距
液氧储罐的防火间距取决于储罐的容量和存放位置。
一般来说,液氧储罐与建筑物、其他储罐、管道等距离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避免火灾或爆炸的危险。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定,液氧储罐的防火间距应在15米以上。
同时,液氧储罐周围不宜
设置易燃物品和电气设备。
液氧储罐的防火间距也需要根据当地的法规和标准来规定。
例如,美国国家消防协会制定的标准NFPA 51B建议,液氧储罐的防火间距应不少于50英尺(约15.2米)。
而在一些特殊场所,如化工厂和炼油厂等,液氧储罐的防火间距可能需要更大。
此外,在储罐的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还需要遵循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以确保储存、输送和使用液氧的安全性。
除了液氧储罐的防火间距外,在液氧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安全问题:
1. 避免热源:液氧在遇到热源时易于发生爆炸。
因此,在液氧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热源相近,如热电池、烟草制品等。
2. 避免撞击:液氧在受到撞击时也易于发生爆炸。
因此,操作人员应小心手把手使用、移动和存放储罐和容器。
3. 避免使用损坏的储罐和容器:储罐和容器应经常检查和维护,如果发现有损坏或机件老化,应及时进行更换。
4. 防止液氧泄漏:在使用过程中,如液氧储罐和容器存在泄漏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置,如排放气体或液氧,或紧急扑灭火源等。
总之,液氧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需要高度重视和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配电室防火间距
配电室防⽕间距对于配电设计⼈员在进⾏电⽓为主体的⼯程设计时,往往对各类电⽓设备及变配电室的防⽕间距不甚了解,尤其是项⽬现场空余空间较⼩,或有室外油浸式变压器的情况。
故对相关内容进⾏梳理总结,以便于查找记忆。
GB 50053-201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6.1.5 当露天或半露天变电所安装油浸变压器,且变压器外廓与⽣产建筑物外墙的距离⼩于5m时,建筑物外墙在下列范围内不得有门窗或通风孔:1 油量⼤于1000kg时,在变压器总⾼度加3m 及外廓两侧各加3m 的范围内;2 油量⼩于或等于lOOOkg 时,在变压器总⾼度加3m 及外廓两侧各加1.5m 的范围内。
由此可见露天或半露天变电所安装油浸变压器,变压器与配电室(配电室属于⽣产建筑物)安全距离为5⽶,⼩于5⽶时应满⾜相应要求。
具体做法参照图集04D201-3《室外变压器安装》。
那么配电室、油浸式变压器与其他建筑防⽕间距如何确定?具体哪些规范有明确规定?先了解以下内容:1、变配电室的危险性分类及防⽕等级GB 50016-2014(2018年版)《建筑设计防⽕规范》(⼀下简称《防⽕》)表3.1.1规定了⽣产的⽕灾危险性分类原则,条⽂说明中进⼀步明确配电室(每台装油量⼤于60kg的设备)属于丙类。
⼜由:《防⽕》3.2.6油浸变压器室、⾼压配电装置室的耐⽕等级不应低于⼆级,其他防⽕设计应符合现⾏国家标准《⽕⼒发电⼚和变电站设计防⽕规范》GB50229等标准的规定。
【条⽂说明】3.2.6油浸变压器是⼀种多油电器设备。
在长期过负荷运⾏状态下或发⽣故障产⽣电弧时,油浸变压器易因油温过⾼⽽着⽕或产⽣电弧使油剧烈⽓化,使变压器外壳爆裂酿成⽕灾事故。
实际运⾏中的变压器存在燃烧或爆裂的可能,需提⾼其建筑的防⽕要求。
对于⼲式或⾮燃液体的变压器,因其⽕灾危险性⼩,不易发⽣爆炸,故未作限制。
参考《⽕⼒发电⼚与变电站设计防⽕标准 GB50229-2019》表11.1.1建(构)筑物的⽕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等级开闭站及⽆变压器配电室对照配电装置⽆含油电⽓设备为戊类、⼆级防⽕,含油浸式变压器的配电室为丙类⼀级防⽕,油浸式变压器室为丙类⼆级防⽕,⼲式变压器室(仅含⼲式变压器的配电室)按丁类⼆级防⽕。
建筑防火间距不足的几个处理方法
防火间距是相邻建筑之间能有效阻止火灾蔓延的距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关于建筑防火间距的规定,是工程建筑国家标准的强制性条文,也是公安消防机构在建筑工程消防审核、验收中对其审查的重要依据。
随着城市建设、工业区建设的飞速发展,土地利用越趋紧张,相邻两座多层民用建筑或厂房之间,若保留规范中一般规定的6米、10米防火间距,在实际操作中越来越不符合现实的要求,如何使其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又能减少间距、节约土地,是新形势下公安消防机构执法为民的服务要求,综观各单行建筑防火规范,都有关于防火间距的减少措施,笔者依据规范规定,概括整理出如下措施:一、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三、四共四级,其中一级防火性能最高,四级最低。
耐火等级不同,规定的防火间距也不同,如《建规》3.3。
1条规定,三级耐火等级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14米,但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10米;对于民用建筑也是同理,如《建规》5.2。
1条。
所以,对于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可以通过提高其耐火等级达到减少防火间距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一些工业区内的厂房,建设单位为减少建设成本,采用人字架木屋顶,耐火等级三级,很容易造成防火间距不足。
由此可见,在图纸审查中对此类问题可提出修改意见,建议其不采用木屋架,改用不燃材料耐火极限不小于1h 的屋顶以提高建筑耐火等级,减少间距。
二、降低厂房、仓库生产、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对于厂房、仓库等建筑,其火灾危险性共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其火灾危险性依次降低,厂房、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须满足《建规》第3。
3。
1条、第4。
3.1条规定,如一、二级厂房、仓库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但同时规定,火灾危险性最低的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规定减少2m;单层、多层戊类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也可按规定减少2m。
又如《建规》第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将一、二级耐火等级多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定为6m。
2、规定一、二级耐火等级高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
4、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m。
11、甲、乙类厂房与普通的单、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高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5、甲、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
6、厂区围墙与厂区内建筑的间距不宜小于5m,围墙两侧建筑的间距应满足相应建筑的防火间距的要求。
10、甲类物品库房与重要的公共建筑、高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12、甲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
13、甲类仓库与高层仓库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
7、除乙类第6项物品外的乙类仓库,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25m,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8、民用建筑,两座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9、民用建筑,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