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2ab580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f.png)
这些文明的教育制度最初以家庭教育为主, 后来逐渐发展为学校教育。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制度 逐渐完善,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体系。
教育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制度注重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培养,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发展。
教育内容广泛,涵盖了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 合素质。
,旨在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
重视知识传承
与西方教育理念相比,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理念更加强调集体主义。这种理念认为个人 应该服从集体利益,个人价值应该在集体中 得到体现。这种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强调集体主义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理念认为知识是宝贵的 财富,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因此,教育不 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敬畏 和尊重,鼓励学生不断追求真理和智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理念中,家庭教育具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是个人成长的第一 课堂,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对孩子的成长具有 决定性影响。这种教育理念强调家庭教育和 学校教育的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
教育理念的影响和价值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理念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教育理念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和 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这种教育理念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东方文明古国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培 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 的和谐,对现代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有 借鉴意义。
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和借鉴
重视德育
重视家庭教育
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强调道德修养,注 重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对现代 德育教育有启示作用。
外国教育史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史](https://img.taocdn.com/s3/m/3701c904ec3a87c24028c48b.png)
外国教育史2020.0319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第一节巴比伦的教育巴比伦是人类最初的学校教育的摇篮,巴比伦的文化教育也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其主要内容有:第二节古代埃及的教育一.古埃及的历史背景1.古埃及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建立奴隶制国家。
2.古埃及很早就发明了象形文字和表音文字,影响了古希腊字母的形成。
3.古埃及的文字写在所谓的“纸草”上。
4.古埃及在天文、历法、建筑、数学、医学等方面有较高的发展水平。
二.古埃及的学校(选择:2019)古埃及的教育和学校发展水平与同时期其他国家相比发展水平较高,促进了古埃及文化的发展。
但古埃及的学校教育被统治阶级垄断,反映了古埃及教育的阶级性和对劳动的轻视。
第三节古代印度的教育公元前1000年到前600年,印度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种姓制度:把人从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四个等级。
种姓制度对古印度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婆罗门的教育(公元前9、8世纪)(选择2009)婆罗门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三.佛教教育(公元前6世纪)1.主要内容:以寺院作为主要教育场所,以佛教经典作为学习内容,以培养僧侣(比丘、比丘尼)作为教育目的,教学方法上主张讲道(佛经的讲解)与个人的钻研相结合。
2.积极性:反对种姓制度,主张教育应面向平民,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而不是梵文进行教学,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著名寺院作为学术(神学)研究中心吸引了许多外国学者,对中国、东南亚地区的教育产生了深渊影响。
3.局限性:宣传悲观厌世的思想,阻碍了古印度社会的变革和科学的发展。
第四节古代希伯来的教育(横跨欧洲和亚洲,沟通两大地域文明的核心之地)希伯来的历史大致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摩西带领希伯来人逃离埃及(约在公元前14—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亡于巴比伦;第二时期是从公元前538年希伯来人重返家园,至1世纪被罗马帝国吞并。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77e39ef998fcc22bcd10d64.png)
5.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六卷本 , 滕大春主编: 外国教育通史》 六卷本 六卷本), 滕大春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山东教育出版社 6.吴式颖 外国教育史教程 北京:人民教育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 北京: 吴式颖 外国教育史教程.北京 出版社, 出版社,2003 . 7.张斌贤外国教育史 北京: 7.张斌贤外国教育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北京 社,2008 . 8.袁锐锷 外国教育史新编 广州:广东高等 袁锐锷.外国教育史新编 袁锐锷 外国教育史新编. 广州: 教育出版社, 教育出版社,2006 .
感觉历史,就好像那遥远的星空, 感觉历史,就好像那遥远的星空, 神秘而令人神往, 神秘而令人神往,太多的人类宝藏就 在其中蕴藏;学习历史,并非是在故 在其中蕴藏;学习历史, 纸堆中翻翻拣拣;研究历史, 纸堆中翻翻拣拣;研究历史,其实就 是推开一扇扇尘封的大门——神奇就 神奇就 是推开一扇扇尘封的大门 在门里。 在门里。
外国教育史
范树花
2010年2月 年 月
历史能使一个 年轻人变成既没有皱 老人; 纹又没有白发的 老人;使他具有老年人 所特有的经验, 所特有的经验,但没有年老带来的疾病 和不便之处; 和不便之处;使他能对过去和现代的事 情作出合理的解释, 情作出合理的解释,又能对将来的事情 作出合理的推测。 作出合理的推测。
二、外国教育史发展历史与基本概况
1.产生:1779年曼格尔斯多夫《 1.产生:1779年曼格尔斯多夫《历代教育制度 产生 年曼格尔斯多夫 研究》 研究》 2.基本轮廓: 2.基本轮廓: 基本轮廓 (1)学科体系中心:东方—西方 学科体系中心:东方— (2)学科体系主线:以学校教育为主 学科体系主线: (3)历史分期:原始、奴隶、封建、资 历史分期:原始、奴隶、封建、
古代教育史
![古代教育史](https://img.taocdn.com/s3/m/f61bcd4d69eae009581bec27.png)
(三)原始社会后期教育的变化
1.原始社会后期教育的变化 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十分简单和落后的。 一般认为,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已经产生了 原始的文字。在原始社会的后期,也出现了 学校教育机构的萌芽。
2.文字和学校教育的出现带来的问题 (1)文字教育和学校教育发展的结果培育出了一 个与其密切相关的社会的特殊阶层。 (2)文字教育和学校教育发展的结果也使得学校 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的代名词,使得学校教育渐渐远 离人们日常的生活,逐步趋向于文字和古训方面, 成为一种脱离人们生活的教育。 (3)文字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果,也使得学校教 育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与社会各个方面很少 发生联系,成为一个保守和守旧的机关。
古代埃及学校教学图当时的纸笔价钱昂贵加上要求书写得正确纯熟秀丽儿童只好利用陶片石板反复习字极尽艰难纸贵字难书籍全靠手抄故有爱书甚于爱母之说因而教学多用口授老师讲一句学生念一句不重解释说明不善启发理解而以大量作业强使学生反复进行机械性的练习
第一编 古代教育史
第一章 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是教育起源的几种理论、古埃及 及古印度的教育概况。难点是教育起源的几 种理论。
(2)在教学方面 埃及学校注重阅读、书写、“词令”、计算 、地理等,水准较高的学校更讲授高级数学 、天文学、医学、建筑学、水利学等专门知 识。显然,为了适应当时的现实需要,古代 埃及的学校课程是很广泛而丰富的。 但是古代埃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却十分简 单粗暴,灌输、体罚、机械地反复练习被看 作是正常合理的手段。
(3)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 传递生产知识和经验,让儿童学习行为规范 、氏族的禁忌、部落的习俗和传统等。
(4)受原始文化“泛灵论”的影响,宗教教育成 为人们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圣才出品】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95ab6c6fee06eff9aef807c0.png)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一编古代教育史第1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1.研究教育起源的意义何在?简析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答:(1)研究教育起源的意义教育的起源探讨教育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它是教育学和教育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探讨这一问题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教育起源于生物进化的哪一个阶段;二是教育根植于何种基础。
科学地解释教育的起源,对于把握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把握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育起源的几种代表性观点关于教育的起源,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①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是19世纪下半叶后出现并一度流行的观点,是当时流行的庸俗进化论在研究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
它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其创导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等。
他们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②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
孟禄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体,其教育的发生都是“最非理性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
③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从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以及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这一理论直接套引和推导出来的。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者认为:人类社会活动开始于“正在形成的人”为满足其生存繁衍的自然需要而进行的群体劳动,这种劳动活动将他们改造成为“完全形成的人”,形成了人类社会;劳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主要源泉,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手脑等生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并通过遗传途径传给后代的必要条件;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保持并延续原始公社的生活,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对年轻一代传授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知识经验,即在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
教育是在传授劳动经验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教育起源于劳动。
④教育的需要起源论教育的需要起源论认为,人类社会生活是多样的,除了劳动经验以外,原始社会形成的一些集体习惯、行为准则、仪式风俗等也需要通过教育活动传授给下一代,但这些内容不能纳入,至少不能完全纳入劳动的范畴,教育应该是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的需要。
第一讲 东方文明古国及古希腊的教育
![第一讲 东方文明古国及古希腊的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25dffd39ec3d5bbfd0a7468.png)
古希腊教育史的阶段划分
古希腊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过程通常被划分为四个阶段:(1)荷马 时代(公元前1100-前800年);(2)古风时代(公元前800-前500 年);(3)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前330年);(4)希腊化时代 (公元前330-前30年)。 第一阶段称为荷马时代是因为这个时期的资料主要来自于《荷马 史诗》;第二和第三阶段是希腊全盛时代,文化与教育最能体现纯粹 希腊的色彩,所以称为古风与古典时代;第四个阶段也称为民族时代, 这一阶段希腊被马其顿夺权,后称为罗马之附属,希腊人苟延残喘, 仅保有民族的固有文化,也被认为是希腊教育的衰亡期。
古巴比伦的文化与科学成就
巴比伦的文化前身是苏美尔文化。早在公元前4000年 就产生了文字。从图画文字→楔形文字。 除文字以外,由于生产活动及生活的需要,人们开始 关注自然现象,所以在天文学和数学方面古巴比伦拥有杰 出成就。比如已把五大行星和恒星区分开,根据月球盈亏 制定历法等等。在数学方面,会开平方和立方、会解二次 方程,早在毕达哥拉斯出生就已知道了如今以他名字命名 的定理——勾股定理,还懂得将圆周分为360度。另外古 巴比伦在医学、建筑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斯巴达的教育
斯巴达人的特性及城邦概况 斯巴达人除了具有希腊民族的通性,还有以下三种特性:1.气质 刚健,习尚纯朴,寡言实行;2.特强于国家观念;3.重视身体的、情 意的训练,与雅典偏于智的方面不同,因此不十分喜好文学艺术。 斯巴达全盛时期是9000自由民支配12万平民和20万奴隶,还要防 御强敌波斯和其他国家,因此十分强调军事教育和国防教育。 斯巴达的教育理想 意志教育和国家有为人物的培养。意志教育主要是造就军国主义 式的战士:体格必须强健;意志坚定,富有爱国热忱,具有牺牲的决 心;遵守纪律,服从国家。
01外国教育史-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01外国教育史-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0c8b64fbe23482fb4da4c20.png)
学习主要是《吠陀经》,方法简单,在学校的教学中常常利用年长儿童 充当助手,协助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其他儿童,这种方法称为19世纪英国
2100年左右为中国“五帝”时期)。 (重点)
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前1900——前300): 建筑方面方面大发展(八大奇迹-空中花园),文学形成 ▪ 寺庙学校---初级教育;高级教育。少数人受教育 ▪ 教学内容、方法---师徒传授 19世纪考古发现该种文化。
人类最初的学校教育的摇篮,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 【学习目标】
▪
1.通过了解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等世界文明古国早
期文明的状况,把握学校起源的基本背景。
▪
2.明确古代东方国家世俗学校和宗教学校的类型和特
点。
▪
3.理解学校与社会教化的关系,以及作为特殊教育机
构的宗教神庙在社会教化中的作用。
第一节 巴比伦的教育
▪ 一、苏美尔文化教育(前4000——前1900) ▪ (一)文化和科学 ▪ 前4000年-----文字(中国,父系氏族)。
导生制的历史渊源 (重点) 教育内容;《吠陀》经 (重点)
三、佛教教育(公元前6世纪后) 佛教知识:四谛、五戒、六道
佛教四谛:佛教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理之一,分别指的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 即真理的意思,因此四圣谛也就代表着佛教对于凡尘以及修行的基本观念,代表着对 我们万千世界的真理看法。
▪ 1、苦谛--人生如同苦海泛舟 佛教认为人的一生是由各种苦恼贯穿的,共有八苦: (1)生苦:胎儿出生,皮肉细嫩,在接触和适应外界的过程中,充满痛苦。 (2)老苦: 人到老年,发白脱落,牙齿老化,嚼食困难,耳聋背驼,行走艰难,倍感痛苦。 (3)病苦:人要患各种疾病,造成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 (4)死苦:人将临死,对 死亡充满恐惧,弥恋现世的生活,感到痛苦。 (5)怨憎会苦:与自己所讨厌的人不 得已而相会、结合。对自己憎恶的环境想脱离而又脱离不了。不想遇到的事偏偏又遇 到,令人苦恼不堪。 (6)爱别离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别离,与自己所喜欢的人或环 境分开也是痛苦的。 (7)求不得苦:自己想做的事做不成,自己想追求的事或人得 不到,精神上感到痛苦。 (8)五盛荫苦:人生就是苦,人生是诸苦的集合体。
远古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ppt课件
![远古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3b802431b765ce05081482.png)
.
8
主要观点
1、劳动创造了人 2、在劳动中形成了人类社会 3、劳动中产生了语言,为教育活动的产生
创造了前提条件
4、教育起源于劳动
教育的需要起源论(杨贤江)
.
9
(二)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法] 利托尔诺(Charles Letourneau,183l—1902) 《各人种的教育演化》
教育并非人类特有的现象。远在人类出现以前,教 育已在动物界存在了。教育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 避免的行为”。
.
91
2、经济
.
92
.
93
.
94
生产力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
物质条件。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社会 上有一部分人可以完全脱离体力劳动,专门从 事脑力劳动,这样就出现了专职学生和专职教 师,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
31
2、奴隶主政治统治的需要
.
32
3、奴隶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
.
33
4、文字的出现
字母文字演进表
.
34
.
35
二、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的教育
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教育 古埃及的教育 古印度的教育 古代希伯来的教育
.
36
(一)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教育
.
37
古代西亚
.
38
苏美尔人的文明
.
39
.
40
前3500年的苏美尔人
.
28
东 方文明古国的文化与教育
学 校的产生
古 代东方国家的教育
生 产力的发展 奴 隶主政治的需要 奴 隶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
文 字的出现
苏 美尔和巴比伦 古 埃及 古 印度
外国教育史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da34b217375a417866f8fa7.png)
第四部分:
古代印度的教育
梵文 种姓制度 古儒学校
一、梵文
早在公元前2000年,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就创
造了高度发达的文化,史称哈拉巴文化。后游牧民
族雅利安人入侵,吸收哈拉巴文化,逐渐向奴隶制
过渡。公元前1000年左右,形成最初的奴隶制国家。
在征服过程中逐渐形成印度-雅利安文明,并创造了
自己的文字——梵文。
15岁以后主要学习宗教理论和律法理论,并训练主持宗教 活动的能力;此外还学习有关数学、天文学、外国语和地 理等科学知识; 18岁如不从事神职工作,便要学习经商
二、家庭教育
古代希伯来的教育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约从摩西带领 希伯来各部落逃离埃及到公元前586年犹太亡于巴比伦,这一时期以家 庭教育为主;第二时期从公元前586年至公元70年罗马吞并希伯来,这 一时期以学校教育为主。 摩西带领希伯来各部落出埃及定居巴勒斯坦以后,逐渐由游牧文化进 入农业文化。这时期家庭组织形成,系父权制。父亲为一家之主,拥有 绝对的权威。当时学校还未出现,家庭成为教育青年一代的主要场所, 父亲理所当然地承担教育儿童的职责。 家庭不仅仅对儿童进行道德和某些职业方面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对儿 童进行宗教神学的灌输,以培养宗教信仰为最重要的目标。这种以培养 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的教育,由父母言传身教,传于子女。正是这种浸 沉着浓郁宗教气氛的家庭教育,使得每个犹太人家庭都是一个个牢不可 破的堡垒;正是这种把一切统摄在笃信上帝、充当上帝的子女的教育之 下,使得犹太人尽管此后散居各地、被掳往异乡,仍能继续生存、发 展,保持其传统习惯、宗教信仰。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第一部分:
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
起源 概况
一、教育的起源
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资料
![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8a5b4afa1c7aa00b42acb3e.png)
主讲:谢志斌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 ❖ 第二节 巴比伦的教育 ❖ 第三节 古代埃及的教育 ❖ 第四节 古代印度的教育 ❖ 第五节 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
一、教育的起源
❖ (一)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学者沛西·能 ❖ 观点: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
第四节 古代印度的教育
一、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 把人按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 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四个等级。 不同种姓通婚所生的子女为“贱民”,为社会最低 阶层。
二、婆罗门教的教育
❖ 婆罗门教是印度的早期宗教,赞成种姓制度,并创 立了“善恶因果说”和“转世轮回说”。与此相适 应,教育非常注重维持种姓等级和宗教意识。婆罗 门把人的一生分为四个时期:一是梵行期;二是家 居期;三是林栖期;四是遁世期。
❖ 公元3世纪后,巴比伦作为古代文明的中心,逐渐 衰落。后人了解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主要 通过考古工作者的发掘和研究。
❖ 通常,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 式教育的起点。
第三节 古代埃及的教育
一、古埃及的文字和学校
1.古埃及的文字
❖ 与巴比伦一样,古埃及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文字,科 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天文学上能区分恒星和 行星,还制作了天体图和太阳历;数学上,采用了 10进位的计算法;医学上的木乃伊制作;建筑方面 的金字塔的建造都是人类史上的杰作。
❖ (3)僧侣学校,也称寺庙学校,是培训祭司或僧 侣的学校机构,主要设在寺庙。由于寺庙是古埃及 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替法老办理天文、建筑等专 业事务的机构,因此这类学校有很高的地位。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课件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28f2760b4e767f5acfcec3.png)
➢ 巴比伦的教育 ➢ 古代埃及的教育 ➢ 古代印度的教育 ➢ 古代希伯来的教育
一、巴比伦的教育
1.苏美尔的教育 ➢ 楔形文字与泥板书 ➢ 考古发掘最早的学校
2.巴比伦的教育 ➢ 两级寺庙学校 ➢ 广泛的教育内容 ➢ 的教育
➢ 埃及文字、纸草 ➢ 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 ➢ “男孩的耳朵是长在背上的,只有打他他才
听。” ➢ “我遵照法老的命令,创办兼管理学校,学
校里的全部学生均来自显贵人家,而不是来自穷 苦人家。”
三、古代印度的教育
1.婆罗门时期的教育 森严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 、 吠舍、首陀罗 家庭教育为主 ➢ 学习《吠陀》经 ➢ 特殊的教育形式——古儒学校
2.佛教教育
➢ 主张种性平等 ➢ 寺院,佛教经典 ➢ 讲授、讲解与个人钻研相结合
四、古代希伯来的教育
不信上帝即罪恶,而无知的愚人 是不能真正信奉上帝的。
1.第一时期 ➢ 以家庭教育为主 ➢ 儿童是花朵 2.第二时期 ➢ 较为完备的学校制度 ➢ 学习《米施那》、《基马拉》等经注 ➢ 教师地位崇高
光明来自东方
外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aa6c1ec281e53a5802fffa.png)
外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第一篇外国古代教育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选择1.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
这种观点属于一下那种教育起源论()A.生物起源论 B.心理学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 需要起源论2.苏美尔时期出现的与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A.泥板书社B.古儒学校C.昆它布D.堂区学校3.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A.古希腊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一、选择1.古希腊的城邦中,奴隶制民主政体下的教育典范是()A.雅典B.斯巴达C.麦加拉D.科林斯2.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A.身心和谐的公民B.英明的治国者C.保家卫国的战士D.雄辩家3.雅典教育较之斯巴达,具有较强的()A.等级性B.民主性C.专制性D.义务性......第三章古罗马的教育一、选择1.古罗马王政时期的教育是以()为主。
A.私立学校教育B.公立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教会教育2.“卢达斯”是古代哪个国家的学校名称()A.古印度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埃及3.以下哪一项是古罗马时期初等学校重要的教学材料()A.《十二铜表法》B.《吠陀经》C.《荷马史诗》D.《雄辩术原理》......第四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一、选择1.以下几种学校,不属于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办学形式的是()A.堂区学校B.主教学校C.星期日学校D.修道院2.中世纪修道院的学生不全是以做神职为目的,其中有一部分进修道院仅为学习知识,毕业后仍为俗人,这部分人称为()A.“外学” B.“内学” C.俗人D.留学生3.晚期修道院的主要课程体系是()A.基督教教义B.哲学C.骑士“七艺” D.七艺......第五章拜占庭与阿拉伯的教育一、选择题1.伊斯兰教的经典是()A.《吠陀经》B.《圣经》C.《古兰经》D.《大藏经》2.以下哪种是拜占庭的教会教育形式()A.宫廷学校B.星期日学校 C. 昆它布D.主教学校3.阿拉伯的教育是以()为中心的。
第一章 外国教育史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第一章 外国教育史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2289adf84254b35eefd3430.png)
2.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原始社会的教育是与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的,是一种适应生
活和在生活中进行的教育。
(2)在原始社会教育中,儿童公有公育成为的,包括传递生产知识和经验, 让儿童学习行为规范、氏族的禁忌、部落的习俗和传统等。 (4)受原始文化“泛灵论”的影响,宗教教育成为人们生活中具 有重要地位的教育。 (5)由于原始人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多是在模仿的过程中完成 的,因此,原始社会教育的方法主要一种模仿的方法。
二、原始社会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1.原始社会教育的性质 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受原始社会生活的发 展影响的。 美国的教育史学家孟禄认为,原始社会 生活的特点是“泛灵论”(animism)。 他指出,原始人在解释他们的生活时, 认为在他们所有所感知的事物背后,都 有一种精神实体或“灵魂”在控制着物 体。
• 内容:
元前8世纪以后,婆罗门教出现了一种办 在家庭中的学校,被称为“古儒学校”。 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吠陀经》,以及一 些基础性的与读经有关的学科等。在古 儒学校里,教师主要采取体罚的办法管 理学生。
3、印度佛教的教育
印度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 牟尼创立。佛教在教育上进行了改革, 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平民。佛教教育的主 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 佛教的寺院除了进行教学外,还进行一 定的学术研究。
三、古印度的教育
• 印度也是世界文明古老的发祥地之一。
公元前2000年中叶,北部的雅利安人部
落进入印度,征服了当地人,建立了王
国。
1、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 印度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就逐步形 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 个等级。其中婆罗门是僧侣祭司,刹帝 利是军事贵族,以上两个属于高级种姓, 是特权阶级。吠舍是是农民、手工业者 和商人。首陀罗地位最低,不属于再生 种姓,是没有权利的奴隶,为非“再生” 人。
第一课东方文明古国教育
![第一课东方文明古国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4744633192e45361066f560.png)
(二)希伯来人的教育
1、早期的家庭教育 在早期希伯来人的家庭中,以父权为中心的家长制占有绝对的 地位。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宗教信仰为主要目标,《圣经•旧约》 成为学习内容。另外,希伯来家庭还重视对子女进行职业技能的 传授。 2、后期的学校教育 希伯来人从巴比伦返回耶路撒冷后,教育形式也发生比较大的 变化,学校开始出现了。公元前2世纪左右,学校从犹太会堂中分 离出来,形成了较完备的制度。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解释《圣 经》的著作。
五、希伯来的教育
(一)希伯来文化概述 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同为西方文化的两大根源,希伯来人 视上帝为主宰一切的全能,他是永恒的,是宇宙万物之源,具 有至高无上的意志。希伯来人面对自然现象时,体悟到的是上 帝的伟大杰作,因而引起的是上帝之所以伟大的证明,唤起人 们对崇拜上帝的感情,而不是对科学的好奇心。他们所关心的 是上帝的意志,而不是人类的智慧,是内心的情感,而不是思 想的力量,是正直的行为,而不是抽象的思维。从而对科学表 现出少有的冷漠和轻蔑,这种对一神教的完全崇拜给希伯来人 以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和巩固了希伯来民族的团结,但 是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黑格尔
(二)教育心理学起源论
一、教育起源学说
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在他的《教育史课本》 一书中,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批评了生物学起 源论观点,认为没有揭示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 的本质区别,应当从心理学观点解释教育起源 问题。在孟禄看来,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 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孟禄认为, 原始社会只有最简单形式的教育,普遍采用的 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原始社会中尚 未有独立的教育活动,原始教育就是一种“无 意识的模仿”。
职官学校。职官学校是古埃及职业教育性质的学校,由政 府各部门创办,训练合格官员,比如说司马机关训练养马的 官员的学校、司库机关设立培养理财官员的学校。招收贵族 和官员子弟入学, 文士学校,是埃及设置数量最多的学校,面向社会各界, 从日常事务的抄写员直到达官显贵和高级僧侣,均由文士学 校来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以求来世,反对种族制度,众生平等。
四、古代希伯莱的教育
古希伯莱的教育分两个时期:
从逃离埃及到前586年,以家庭教育为主;
从前586年到公元70年,以学校教育为主。 《圣经旧约》(或《旧约全书》)
小资料:世界上犹太人的数量大约有一千六百万人。虽说有那么多
被家人动用私刑处死。警方闻讯赶来时只抢下了已被烧 掉一半的遗体,连同达曼德的遗体残骇一起带回验尸。 其中妮迪的父母、叔父 及哥哥,以及带二人回家的出租
车驾驶都被逮捕。由于妮迪家在当地相当有名望,而达 曼德只是务农世家,因此达曼德被打死后,他的家人不 敢报警要求侦办。
2、佛教教育
寺院学校,主要学习佛教经典,培养男女僧 侣,教学采用争辩和讨论方式。寺院不仅是教 育机构,还是学术机构。学习12年,比丘,比丘
犹太教徒早上的礼拜祈祷书大约有150页,每天早上都必 须要朗读,在这朗读过程中,每一个人都能背诵。不可思议 的是,一旦脑部这种大容量的记忆系统完成之后,接下来就 很容易吸收各式各样的知识,完成了高机能的计算机式头脑。 如上述,犹太人就是这样背下所有重要的知识的。
有一次海歇尔老师向弟子借一本非常珍贵的书,二、三 天之后他就很有礼貌的奉还:非常谢谢你,我已经全部背起来 了。他并没有拷贝一份,但是只花了二、三天的时间就把这 本书完全背诵下来了。
学校类型:
(1)宫廷学校:培养高级官吏; (2)祭司学校:培养高级僧侣; (3)神庙学校:培养一般官吏及神职人员; (4)文士学校:初级启蒙学校; (5)古儒学校:古代印度一种私塾式学校。
教育特点: *(1)阶级性、等级性明显 *(2)设施简陋,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 教学组织形式; *(3)教育机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4)教育内容包括智育、德育和宗教教育等; *(5)体脑分离,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 *(6)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 *(7)文化教育源远而不流长,有断层期。
序言
一、教育的起源
1.生物学起源论 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法国)《各人种的教育演化》.
沛西·能(英国)《教育原理》 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动物为保存物种而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 授给幼小动物的本能。 2.心理学起源论 代表人物:孟禄(美国) 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古代儿童对成年人无意识的模仿。 以上两种观点都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本能,否认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思考题:
为什么说“光明来自东方”?
1、世界最早的文字产生于古代东方
前4000年的图画文字(楔形文字) 前3200年的象形文字(西奈字母) 前2500年的象形文字 前1400年的梵文 前900年的腓尼基字母 前800年的希腊字母 拉丁字母 世界各国的字母。
2、世界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古代东方
前3500年的巴比伦学校遗址(泥板书舍)
寺庙学校
——巴比伦王国的学校是寺庙学校,分为 初级和高级两个等级,教授读写算、天文学 、医学、占星术等,教学方式是师徒传授式 。
二、古代埃及的教育
公元前3200年 象形文字(24个辅音字母) (“西奈字母”)
纸草 ——用做书写的材料 学校类型:宫廷学校
僧侣学校 职官学校 文士学校 教学方式:灌输和体罚
三、古代印度的教育
古印度文明的前身是达罗毗荼人创造的 “哈拉巴文化” ;
公元前1400年,雅利安人创造了雅利安 文明和梵文,建立了严格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教士和学者) 刹帝利(贵族和战士) 吠的教育分为前后两部分:
1、婆罗门教教育
“古儒学校”——学 习《吠陀经》、语音学、 文法学、天文学等,教学 方法以背诵为主。
将教育看作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符合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
二、原始社会的特征(见p8)
3
第一讲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东方文明古国最早产生学校教育
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客观条件: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及应用
一、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教育
两河流域的教育是世界文明的源头,巴比伦文化的前身是 苏美尔文化。
4、世界最早的大教育家产生于古代东方
出生于公元前558年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和出生于公元前551年的孔子,比出生于公元前469 年的苏格拉底早89年。
预习思考题:
斯巴达与雅典不同教育特征的 历史分析。
公元前4000年 苏美尔文字和 “泥板书”。(古巴比伦 科学成就——天文学和数学) 公元前3500年 两河流域马里城学校遗址是迄今所知最古 老的学校。(“泥板书舍”)
《汉谟拉比法典》
——苏美尔衰落后,巴比伦王国兴起。国 王汉谟拉比用武力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中 央集权制国家,并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较为 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后来成 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特征:一是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 二是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种姓之男
与高种姓之女通婚,但可以低种姓之女嫁给高种姓之男。 三是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 四是各等级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
1947年印度脱离殖民体系独立后,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正式被废 除,各种种姓分类与歧视被视为非法,然而在实际社会运作与生 活上,其仍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这么优秀、这么独创性的思考是从那里生成的呢?信息的 来源越是丰富,就越能生成优秀的发明及独创性的思考。优 秀的发明或发现只能从贮藏在头脑当中的优秀知识来创造。 记忆的容量越大,越容易生成新的发明以及发现。犹太人之 所以有很多天才,就是因为犹太人是记忆的民族。
19
※ 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学校的主要类型及教育特点:
人,但是也只有南美的贝鲁,非洲的刚果和亚洲的斯里兰卡这些小国家的人 口而已。如果以世界人口五十亿来计算的话,他们只不过占了百分之零点.三 而已。
然而犹太人当中却生成了很多的天才,像爱因斯坦、佛洛依德、伯格森、 卡夫卡、海涅、萧邦、门德尔松、梅纽因、夏卡尔、卓别林等,不胜枚举。
1892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可以说是由犹太人所独占,因为有32%得奖 者是犹太人,其比例是其他民族的100倍。为什么犹太人有这么多天才呢?答 案很简单,因为犹太人的幼儿教育进行得非常好。
前2500年古埃及的宫廷学校
前2100年我国夏朝的庠、序、校
前700年古希腊最早的学校
3、世界最早的书籍产生于古代东方
前4000年苏美尔人的泥板书——前3200年古埃及人 的纸草书——前1600年我国殷商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 的竹帛书。比公元6世纪希腊的长篇史诗《伊利亚特》 和《奥德赛》早近3000年。
当犹太人的孩子到了3岁时,他们就会被带到类似私塾的地方,教导他 们希伯来语。等到他们会读之后,就开始拿着有希伯来文的书本来教育他们 如何写字。
接下来他们会让小孩背诵像般若心经通用祈祷文,他们不要求他去了解 文章的意思,只是教他去读书,而且以背诵为目标。 犹太人认为这个时候如
果没有创建起记忆力的基础的话,那么往后就没有办法学到其他的知识。到 了五岁,她们就开始背诵圣经、摩西律法。在七岁前他们必须背诵摩西五书 当中的「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他们配合着旋律, 反覆的朗诵几百遍。到了七岁则学习旧约圣经剩下的部分,以及犹太教法典。 犹太人在满十三岁接受成人典之前,就已经全部会背诵最基本的学问了。
2016年3月14日根据《印度教徒报》报导,北印度哈雅 纳省罗赫塔克某村中,念美术的20岁女孩妮迪与同村念 理工的23岁达曼德相恋3年,但他们两人违反种姓制度, 触犯当地人的禁忌,两人计划私奔到德里结婚。后来, 妮迪父母告诉二人,只要他们回家 就不再追究此事。没 想到二人回村后,妮迪的家人于18日凌虐达曼德长达半 小时,把四肢打断后还砍下他的头,最后将遗体丢到达 曼德家门外。在达曼达死 前,妮迪则在全村民众围观下,
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物:苏联学者 主要观点:既然直立行走、人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 人脑的形成等都是劳动的产物(恩格斯),那么作为一 种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无疑也起源于生产劳动。
4.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代表人物: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主要观点:我国的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 产和生活的需要,这些社会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经验、 知识技能和生活规范等并非天生就有,而是经过后天习 得的。如果没有教育活动,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就 不可能延续。教育方式是通过言传和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