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人教版
2024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024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理数的乘法》一、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2.能够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难点:符号法则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那么大家思考一下,有理数的乘法应该怎么进行呢?生1:我觉得可以参考加法的规则,但是乘法可能会有一些不同。
生2:我觉得乘法可能和符号有关,正数乘以正数,负数乘以负数,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师:很好,大家提到了符号,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重点。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理数的乘法。
2.学习有理数乘法法则师:我们来看一下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当两个有理数相乘时,它们的积的符号由这两个有理数的符号决定。
(1)正数乘以正数,积为正数。
(2)负数乘以负数,积为正数。
(3)正数乘以负数,积为负数。
(4)0乘以任何数,积为0。
师:请大家注意,这里的“符号”指的是正负号,而不是数字本身。
3.练习有理数乘法(1)3×4(2)(-2)×(-3)(3)(-5)×2(4)0×7师:大家完成后,可以相互检查一下答案。
我来选取一位同学来讲解一下自己的解题过程。
生3:我完成了题目,第一题是3×4,因为都是正数,所以积也是正数,答案是12。
师:很好,你的理解很正确。
其他同学的呢?生4:我做了第二题,(-2)×(-3)。
因为两个负数相乘,所以积是正数,答案是6。
师:很好,大家都掌握了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我们再来做一些更复杂的题目。
4.解决实际问题(1)小华向东走了3米,然后又向西走了4米,求小华现在离起点的距离。
(2)小王从地面开始,每上升1米,他的高度增加1米;每下降1米,他的高度减少2米。
如果小王上升了3米,然后下降了4米,求小王现在的高度。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精选多篇)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1.4.1有理数的乘法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见课本p28.二、学情分析^p在此之前,本班学生已有探究有理数加法法那么的经历,多数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问题。
由于学生已理解利用数轴表示加法运算过程,我们仍用数轴表示乘法运算过程。
三、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的掌握有理数乘法法那么,能利用乘法法那么正确进展有理数乘法运算。
2、才能与过程目的经历探究、归纳有理数乘法法那么的过程,开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才能。
3、情感与态度目的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出法那么,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那么正确进展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那么的探究过程,符号法那么及对法那么的理解。
五、教学手段制作幻灯片,采用多媒体的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六、教学方法注意创设问题情景,选择“情景---探究---发现”的教学形式,通过直观教学,借助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参与,勇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学法为主,从而到达进步学习才能的目的。
七、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接下来就应该学习有理数的乘除法.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问题〔出示蜗牛爬的动画幻灯片〕老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那么,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2、学生探究、归纳法那么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活动,进展乘法法那么的探究。
〔1〕老师出示蜗牛在数轴上运动的问题,让学生理解。
蜗牛如今的位置在点o,规定向右的方向为正,向左的方向为负;如今时间后为正,如今时间前为负.a.+ 2 ×〔+3〕+2看作向右运动的速度,×〔+3〕看作运动3分钟后。
结果:3分钟后的位置+2 ×〔+3〕=b. -2 ×〔+3〕-2看作向左运动的速度,×(+3)看作运动3分钟后。
人教版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人教版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教案标题:人教版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能够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
难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中负数的处理。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有理数的乘法概念,让学生了解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概念讲解
通过具体的数轴图示和实例计算,讲解有理数的乘法规则,包括同号数相乘、
异号数相乘等情况,并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的乘法规律。
3. 例题演练
设计一些有理数的乘法计算题目,让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计算,加深对有理数乘法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4. 拓展练习
设计一些拓展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有理数乘法知
识。
5. 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的乘法规则,强化学习成果。
四、教学资源
1. 课件:有理数乘法的相关示意图、例题演练题目等。
2. 教学实例:生活中的有理数乘法实例。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和小测验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有理数乘法规则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六、教学反思
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法》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性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更复杂数学运算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但对乘法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对有理数乘法概念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性质。
2.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性质。
2.灵活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培养学生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乘法。
例如,计算-2乘以3等于多少?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
2.呈现(10分钟)呈现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性质,通过示例和解释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理解和运用。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法的扩展问题,如负数的平方、零的乘法等。
通过讨论和探究,拓展学生的思维。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性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有理数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内容。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公式,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法》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节。
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数和负数、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有理数的乘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整式、方程、函数等等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这一章的重要知识点。
它能结合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对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化的过程”和提高数形结合、数学表示、语言表达、抽象与概括等能力有重要作用。
同时,也能使学生在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学会有理数的乘法的同时,感受类比和化归思想。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是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的,还没从心理上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顺利过渡。
因此,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比较重视知识的结论,不大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
但是,他们思维活跃,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对新事物有新鲜感。
此时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是:小学的乘法运算、初中刚刚学过的正数和负数、有理数、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了这些知识作为基点,学生进行有理数的乘法的学习应该得心应手。
三、设计思路1、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基础,拟定教学目标为知识技能:①通过实例,了解有理数的乘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②了解倒数的定义,会求一个非零有理数的倒数。
数学思考:①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②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得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解决问题:能运用有理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通过师生活动,学生自我探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①了解有理数的乘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②会求一个非零有理数的倒数。
难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理解3、教学方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数学活动的意识,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我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从学生认知活动规律和发展水平出发,采用了“引导探索法”。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6篇】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6篇】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篇1目标: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把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娴熟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经受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进展观看、探究、合情推理等力量,会进行有理数和乘法运算。
重点、难点:1、重点:有理数乘法法则。
2、难点:有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确定有理数乘法积的符号。
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1、由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正数的加减法可以扩充到有理数的加减法,那么乘法是可也可以扩充呢?乘法是加法的特别运算,例如5+5+5=5×3,那么请思索:(-5)+(-5)+(-5)与(-5)×3是否有相同的结果呢?本节我们就探究这个问题。
3、在一条由西向东的笔直的公路上,取一点O,以向东的路程为正,则向西的路程为负,假如小玫从点O动身,以5千米的向西行走,那么经过3小时,她走了多远?二、合作沟通,解读探究1、学校学过的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乘法的安排律:a×(b+c)=a×b+a×c假如两个数的和为0,那么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由前面的问题3,依据学校学过的乘法意义,小玫向西一共走了(5×3)千米,即(-5)×3=-(5×3)3、同学活动:计算3×(-5)+3×5,留意运用简便运算通过计算表明3×(-5)与3×5互为相反数,从而有 3×(-5)=-(3×5),由此看出,3×(-5)得负数,并且把肯定值3与5相乘。
类似的,(-5)×(-3)+(-5)×3=(-5)×[(-3)+3]=0由此看出(-5)×(-3)得正数,并且把肯定值5与3相乘。
4、提出:从以上的运算中,你能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吗?鼓舞同学自己归纳,并用自己的语舞衫歌扇,并与同伴沟通。
有理数的乘法。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
研究目标:
1.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个正数之间、正数与零之间的乘法运算,并对负数参与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计算时要先确定和的符号,再确定和的绝对值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有理数乘法运算中积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活动步骤:
一、复回顾,引入新课
1.复研究过的加法和减法的法则,并复两个有理数相加的步骤是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2.出示研究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研究目标。
3.指导学生自学课本P.28-30的内容,完成相关问题,为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做铺垫。
二、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
1.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归纳总结出乘法法则。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法则。
三、练运用乘法法则
1.教师出示乘法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检查答案,教师纠正错误。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让学生明确已经掌握的知识点。
2.学生自我评价,反思本节课的研究情况。
教学媒体选择:PPT
教学类型: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主研究归纳;分组合作、探究研究。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人教版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人教版有理数乘法运算是继加法和减法运算后的又一种运算,也是有理数除法运算和乘方运算的基础,学好有理数乘法运算是学好有理数运算的关键,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人教版,一起来看看吧。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2.掌握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二)过程方法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系列活动中,学会与老师及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和合作,准确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及运算能力.(三)情感态度通过例题与练习,体验“简便运算”带来的愉悦,懂得运算的每一步都必须有依据。
通过新知的导入和运用过程,感受到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
教学重点乘法的符号法则和乘法的运算律.教学难点几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的确定.【复习引入】1.有理数乘法法则是什么?2.计算(五分钟训练):(1)(-2)×3; (2)(-2)×(-3); (3)4×(-1.5); (4)(-5)×(-2.4);(5)-2×3×(-4); (6) 97×0×(-6);(7)1×2×3×4×(-5); (8)1×2×3×(-4)×(-5);(9)1×2×(-3)×(-4)×(-5); (10)1×(-2)×(-3)×(-4)×(-5);(11)(-1)×(-2)×(-3)×(-4)×(-5).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过程1.几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引导学生观察上面各题的计算结果,找一找积的符号与什么有关?(7),(9),(11)等题积为负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个;(18),(20)等题积为正数,负因数个数是偶数个.是不是规律?再做几题试试:(1)3× (-5); (2)3×(-5)×(-2); (3)3×(-5)×(-2)×(-4);(4)3×(-5)×(-2)×(-4)×(-3);(5)3×(-5)×(-2)×(-4)×(-3)×(-6).同样的结论:当负因数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再看两题:(1)(-2)×(-3)×0×(-4); (2)2×0×(-3)×(-4).结果都是0.引导学生由以上计算归纳出几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法则: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几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说明:(1)这样以后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必须先根据负因数个数确定积的符号后,再把绝对值相乘,即先定符号后定值.(2)第一个因数是负数时,可省略括号.2.乘法运算律在做练习时我们看到如果像小学一样能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1)5×(-6); (2)(-6)×5;(3)[3×(-4)]×(-5); (4)3×[(-4)×(-5)];由上面计算结果,可以说明有理数乘法也同样有交换律,结合律,(1)乘法交换律文字叙述: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代数式表达:ab=ba.(2)乘法结合律文字叙述: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代数式表达:(ab)c=a(bc).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1)(-5)×89.2×(-2)(2)(-8)×(-7.2)×(-2.5)×解:(1)原式=5×2×89.2……交换因数位置,决定积的符号=892………………按顺序依次运算(2)原式=-(8×2.5)×(7.2× )……交换因数位置,决定积的符号=-60………………按顺序依次运算有理数的乘法课堂作业1.确定积的符号:积的符号 ;积的符号 ;积的符号。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让学生们了解到有理数之间的一种基本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乘法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们能够掌握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加法、减法、除法等运算。
因此,他们对有理数运算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乘法运算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及其应用。
2.难点:理解并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实际问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3.准备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5元,他给了老板50元,老板应该找他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进行解释和阐述。
让学生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规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乘法的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有理数乘法接力赛”,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有理数乘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乘法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法的扩展问题,如“有理数的乘法是否满足交换律、结合律等?”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人教版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优秀6篇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人教版】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优秀6篇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篇一掌握有理数乘法以及乘法运算律,熟练进行有理数乘除运算,发展观察,归纳等方面的能力,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历归纳,总结有理数乘法,除法法则及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会观察,选择适当的、较简便的方法进行有理数乘除运算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上进心,通过用乘除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一、重点: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除运算二、难点: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除运算预习导学通过看课本§1.4的内容,归纳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乘法运算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除法,同学们归纳,总结一下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乘法运算律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根据预习内容,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异号两数相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与任何自然数相乘,得____2、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1)乘法交换律:ab=_________(2)乘法结合律:(ab)c=_______(3)乘法分配律:(a+b)c=________3、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__________比较有理数的乘法,除法法则,发现_________可能转化为__________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篇二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使之计算简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熟练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想一想上一节课大家一起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掌握得较好。
2.7《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有理数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使用计算器或卡片模拟乘法运算,直观展示乘法规则。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有理数乘法是指两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其结果是符号由两数符号决定,绝对值为两数绝对值相乘的结果。它是数学运算的基础,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如果一家商店对商品进行8折促销,我们如何计算打折后的价格?这个案例展示了有理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有理数乘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和解决,使学生学会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意见,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5.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策略。
人教新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2.2.1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2.2.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能利用乘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3.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4.在经历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得出有理数乘法的规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归纳法在数学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符号法则.难点:利用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接下来就应该学习有理数的乘除法.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问题:1.2×3等于多少?表示什么?答案:2×3=6,表示3个2相加,即2×3=2+2+2.2.请将(-2)+(-2)+(-2)写成乘法算式.答案:(-2)+(-2)+(-2)=(-2)×3.我们已经熟悉正数和0的乘法运算,但是在实际问题中还会遇到超出正数范围的乘法运算,它怎么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有理数的乘法.二、探究归纳探究点1: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问题1:一只蜗牛,沿一条东西方向的跑道,以每分钟3分米的速度一直向东爬行.记蜗牛原来的位置为点O,那么在3分钟后、2分钟后、1分钟后、0分钟、1分钟前、2分钟前、3分钟前,它位于这一点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分别用算式表示.填一填:(1)如果这只蜗牛向右爬行2厘米记为+2厘米,那么向左爬行2厘米应记为.(2)如果3分钟后记为+3分钟,那么3分钟前应记为.追问1:观察下面的四个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3×3=9,3×2=6,3×1=3,3×0=0.规律: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追问2:观察下面的三个乘法算式,说明以上规律在引入负数后是否仍然成立?(结合蜗牛1分钟前、2分钟前、3分钟前的位置思考) 3×(-1)=-3;3×(-2)=-6;3×(-3)=-9.问题2:两只小虫,在同一地点O处,它们沿一条东西方向的跑道爬行.若一只分别以每分钟3米、2米、1米、0米的速度向东爬行3分钟,另一只分别以每分钟1米、2米、3米的速度向西爬行3分钟,那么它们爬行后的位置分别在这一点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追问1: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吗?3×3=9,2×3=6,1×3=3,0×3=0.师生活动:规律是随着前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追问2: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成立,那么应有(-1)×3=-3;(-2)×3=-6;(-3)×3=-9.追问3: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上述算式,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归纳总结】①从符号角度观察,可归纳积的特点是:正数乘正数,积为正数;正数乘负数,积为负数;负数乘正数,积为负数.②从绝对值角度观察,可归纳积的特点是: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问题3: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方向的跑道,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一直向西爬行.记小虫原来的位置为点O,那么在3分钟后、2分钟后、1分钟后、0分钟、1分钟前、2分钟前、3分钟前,它分别位于这一点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追问1:利用上面归纳的结论计算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3)×3=-9,(-3)×2=-6,(-3)×1=-3,(-3)×0=0.师生活动:规律: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增加3.追问2:按照上述规律,下面的空格可以各填什么数,从中可以归纳出什么结论?(-3)×(-1)=;(-3)×(-2)=;(-3)×(-3)=.【归纳总结】负数乘负数,积为正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问题4:你能从中归纳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吗?(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且积的绝对值等于乘数的绝对值的积.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符号表示如下:设a,b为正有理数,c为任意有理数,则(+a)×(+b)=a×b,(-a)×(-b)=a×b,(-a)×(+b)=-(a×b),(+a)×(-b)=-(a×b),c×0=0,0×c=0.显然,两个有理数相乘,积是一个有理数.问题5:讨论,进一步深化理解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1)若a<0,b>0,则ab0.(2)若a<0,b<0,则ab0.(3)若ab>0,则a,b应满足什么条件?(4)若ab<0,则a,b应满足什么条件?【典例剖析】例1:教材P39【例1】归纳:有理数乘法的求解步骤: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解题反思】观察T(1)8×(-1)=-8.你有什么发现?结论:一个数同-1相乘,得原数的相反数.【针对性训练】教材P40练习T1探究点2:倒数问题1:观察例1T(2),有什么特点?要点归纳: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问题2:数a(a≠0)的倒数是什么?在这里为什么规定a≠0?【针对训练】教材P40练习T3.【典例剖析】例2: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 km气温的变化量为-6 ℃,攀登3 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针对性训练】教材P40练习T2【解题反思】利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先要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有理数乘法算式,再根据有理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出结论.三、检测反馈1.一个有理数与其相反数的积()A.符号必定为正B.符号必定为负C.一定不大于零D.一定不小于零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B.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C.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同号D.1和-1互为负倒数3.填空:(1)-7的倒数是,它的相反数是,它的绝对值是 .(2)-225的倒数是 ,-2.5的倒数是 . (3)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 .4.计算:(1)212×(-4).(2)(-710)×(-521). (3)(-10.8)×(-527).(4)(-312)×0. 四、交流反思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且积的绝对值等于乘数的绝对值的积.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2.有理数乘法的求解步骤: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五、布置作业P47T1,2,3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比较数字算式蕴含的规律性,类比发现有理数乘法法则,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推敲与比较这些算式,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并会从符号、绝对值两个方面描述这种规律,体会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有理数乘法法则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与绝对值两个方面,因此,学生在初期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要求他们从这两个方面分层次、有步骤地思考,即先考虑两个乘数的符号,然后决定积的符号,再考虑两个乘数的绝对值,进而决定积的绝对值大小.第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乘法的分配律,并能灵活地运用.2.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3.经历探索积的符号的过程,锻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练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探索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并熟练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难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的正确、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温故而知新你会计算下列各题吗?试试看!(1)5×(-6).(2)(-6)×5.(3)[3×(-4)]×(-5).(4)3×[(-4)×(-5)].师:那么多个有理数相乘应如何进行?【通过简单的旧知识复习,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归纳探究点1:乘法的运算律问题1:比较创设情境中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追问:请再举几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问题2:计算过程能够使用简便方法,这样做有没有依据?小学里数的运算律在有理数中是否适用?【归纳总结】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ab)c=a(bc).(推广:abc=(ab)c=a(bc)=(ac)b)师生活动:教师解释用公式表示的形式中:这里的a,b可以取任意的有理数,讲解“a×b→a•b→ab”的过程.这也是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抽象思维的机会.问题3:计算:(1)5×[3+(-7)];(2)5×3+5×(-7).追问:你有什么发现?请再举几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从上述的计算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归纳总结】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b+ac.【典例剖析】例1:教材P41【例3】比较T(2)两种解法,它们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区别?解法二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哪种解法运算简便?找出错误,并改正.特别提醒:1.不要漏掉符号.2.不要漏乘.注意:1.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只涉及一种运算,而分配律要涉及两种运算.2.分配律还可写成:a×b+a×c=a×(b+c),利用它有时也可以简化计算.3.字母a ,b ,c 可以表示正数、负数,也可以表示零,即a ,b ,c 可以表示任意有理数.【针对性训练】教材P43练习T1探究点2:多个有理数相乘问题4:改变例3(1)的乘积式子中某些乘数的符号,得到下列的一些式子.它们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2×3×(-0.5)×(-7);2×(-3)×(-0.5)×(-7);(-2)×(-3)×(-0.5)×(-7);师:请注意观察这3个式子,积的符号与哪种因数的个数有关系?积的绝对值与各因数的绝对值的积有什么关系?要点归纳: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的乘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数;负的乘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数.积的绝对值是各个乘数的绝对值的积.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乘数为0,那么积等于0.【典例剖析】例2:计算:(1)(-2)×6×(-2)×(-7).(2) (-313)×(-0.12)×(-214)×3313. (3)2 0112 012×(-0.359 8)×793×(-14)×0×(-2 0137964). 【思路点拨】观察乘数中有无0→有0则积为0,无0则先确定积的符号→再计算绝对值.【自主解答】(1)(-2)×6×(-2)×(-7)=-2×6×2×7=-168.(2) (-313)×(-0.12)×(-214)×3313. =-103×325×94×1003=-30.(3)原式=0.【总结提升】多个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步骤1.观察乘数中有没有0,若有,则积等于0.2.若乘数中没有0,观察负的乘数的个数,确定积的符号.3.各乘数的绝对值的积即为积的绝对值.【针对性训练】教材P43练习T2三、检测反馈1.4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是负号,则这四个有理数中,正数有( )A.1个或3个B.1个或2个C.2个或4个D.3个或4个2.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它们的积都是正数,则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B.是符号相同的非零数C.都是负数D.都是非负数3.计算(-2)×(3-12),用分配律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 )A.(-2)×3+(-2)×(-12) B.(-2)×3-(-2)×(-12)C.2×3-(-2)×(-12) D.(-2)×3+2×(-12) 4.计算:(1)(-85)×(-25)×(-4).(2)(910-115)×30. (3)(-78)×15×(-117). (4)(-65)×(-23)+(-65)×(+173). 5.(1)(-100)×(310-12+15-0.1). (2)(-78)×15×(-117). (3)(910-115)×30. (4)992425×(-25). (5)(-7)×(42.07)+(-2.07)×(-7).四、本课小结项目内容 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 . (2)乘法结合律: .(3)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多个有 理数 相乘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 决定.当负因数有 个时,积为 .当负因数有 个时,积为 .几个数相乘,其中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 . 五、布置作业P48T4,5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1.在使用有理数乘法的三条运算律时,与加法的运算律一样,一定要注意将有理数的符号进行整体的移动,不能将符号丢掉或弄错.两个或三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律,可以推广到三个以上有理数相乘的情况,通过编制若干个具体的非零有理数相乘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加深对多个有理数相乘时可以使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理解.2.有理数乘法的三条运算律,通常需要综合和同时使用,还可以从正、反两个方向应用,进而可以使有理数乘法运算更快捷、更准确.特别是乘法的分配律,涉及有理数的乘法、加法两种运算.正向运用去掉了括号,逆向运用提取了公因数,因此,乘法的分配律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例3就是乘法分配律正向运用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的例子.乘法分配律逆向运用可以变和为积,使得运算简便,可以应用于以后要学习的合并同类项、代数式化简等问题.因此,要通过编制一些正、反向使用的练习题,让学生体会学习乘法运算律的必要性,争取让学生能够熟练、灵活地应用乘法的运算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法》教案1.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的定义及其运算规律。
2.掌握有理数的乘法的运算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的乘法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乘法的定义及其运算规律。
2.有理数的乘法的运算方法。
3. 教学难点掌握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其中的数学概念进行计算。
4. 教学内容4.1 有理数乘法的概念1.有理数的积定义:已知有理数a、b,则它们的积ab也是一个有理数。
2.有理数的积有如下规律:–正数乘正数得正数。
–负数乘负数得正数。
–正数乘负数得负数。
–零乘任何数都得零。
3.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4.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1.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两个正数相乘,积为正数;–两个负数相乘,积为正数;–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乘,积为负数。
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步骤一:先确定乘数和被乘数的符号。
–步骤二:去掉符号后,直接对两个数相乘,得到积。
–步骤三:根据步骤一的符号,判断积的符号。
4.3 有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有理数乘法可以用于解决很多问题。
例如:1.在购物时计算打折后的价格;2.在计算家庭收支时,计算支出和收入的积;3.在计算面积和周长时,计算长和宽的积等。
5. 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
2.探究式教学法。
3.讨论式教学法。
4.情境式教学法。
6. 教学过程6.1 导入新课(1)出示一幅图,让学生猜测是什么。
(图片可以为一些乘法相关的场景)(2)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标题——有理数的乘法,引导学生思考。
(3)以一个简单例子进行引入,例如:计算 $3\\cdot4$ 的结果。
(4)引出在数学中,乘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借此过渡到有理数的乘法。
6.2 讲解新知(1)讲解有理数的乘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律。
(2)给出几个例子,让学生通过例子理解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1.4
1.4.1 有理数的乘法(一)教学目的:(一)知识点目标:1.使学生在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使学生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水平。
教学重点: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活动1]:1。
计算:(1)(一2)十(一2)(2)(一2)十(一2)十(一2)(3)(一2)十(一2)十(一2)十(一2)(4)(一2)十(一2)十(一2)十(一2)十(一2)猜想下列各式的值:(一2)×2,(一2)×3,(一2)×4,(一2)×5。
(比照小学学过的非负数乘法,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计算。
)2.[师]两个有理数相乘有几种情况?[生]和有理数的加法一样,分三种情况:同号两个有理数相乘;异号两个有理数相乘;0和有理数相乘。
[师]这节课我们就是要这样分类研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
讲授新课[活动2]问题1:由活动1可知:(1)(一2)×5=一10;(一2)×4=一8;(一2)×3=一6;(一2)×1=;(一2)×0=;(一2)×(一1)=;(一2)×(一2)=;由此你能猜想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吗?[师生共析]猜想:同号的两个数相乘,积的符号是“十”,积的绝对值是是各因数绝对值的积。
异号的两个数相乘,积的符号是“一”,积的绝对值是是各因数绝对值的积。
零乘以任何数都得零。
[问题2]借助于数轴来研究有理数的乘法。
如图,一只蜗牛沿直线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在上的点O 。
(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师生共析]为区分方向,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有理数的乘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识记:有理数乘法法则。
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和绝对值如何确定,建立初步的数感。
运用:能正确使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
2.过程性目标经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经历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加深对法则的理解和正确使用。
3.情感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运用。
难点:经历法则的探索过程,加深对法则的理解。
(教学用具:多媒体或投影仪,游戏图片)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秀丽的风景,一列火车飞驰而去,一只可爱的小甲虫,从路标牌下出发,沿东西走向的铁轨爬行,让学生观察图中看到的景物,进行联想回答。
问题1 小甲虫以3m/min的速度向东爬行2min,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学生思考、讨论,列出算式:326⨯=(m)(注意: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能用数轴来表示这一事实吗?动手画一画。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熟悉的正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进一步提出涉及相反意义的量的同类问题,引入有理数乘法的运算,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密切关系,它不是空洞、抽象、枯燥的,从而激发了求知欲。
2.问题2小甲虫以3m/min的速度向西爬行2min,那么结果有何变化?学生模仿问题1进行讨论、交流,分析位置的方向、距离有何变化。
列出算式:(3)26-⨯=-(m)要求学生用数轴表示该式的意义。
(二)交流探讨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算式,左边的因数有什么不同,右边得到的积有什么不同。
学生展开讨论。
由学生讨论后概括出下面的一般规则:两数相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得到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尝试,并通过数轴来探求和发现规律:两数相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得到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人教版数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体会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和乘法法则,灵活地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有理数乘法的推导过程,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归纳出两数相乘的法则,感悟中、小学数学中的乘法运算的重要区别。
通过体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感悟和归纳出进行乘法运算的一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类比和分类的思想归纳乘法法则,发展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重点:
应用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两负数相乘,积的符号为正。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今天,我们开始研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问题一: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回答:有理数包括正整数、正分数、负整数、负分数和零。
问题二:小学已经学过的乘法运算,属于有理数中哪些数的运算?
回答:属于正有理数和零的乘法运算。
或答:属于正整数、正分数和零的乘法运算。
更多精彩推荐:初中gt;初一gt;数学gt;初一数学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理解乘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会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初步培养有理数运算的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4.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
二、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难点:理解乘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会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直观操作和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以及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与整数乘法法则的异同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探究新知: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首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不同数相乘的规律,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然后,通过实例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掌握如何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巩固练习:通过多个实例的练习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够运用该法则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够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4.课堂小结: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再次明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及其应用,并强调乘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在计算中的重要性。
同时,让学生思考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
5.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布置不同难度的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解题格式规范和计算准确性。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人教版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人教版数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确定多个因数相乘时,积的符号,•并能用法那么进行多个因数的乘积运算。
(2)能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问题的过程,开展观察、归纳•验证等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能用法那么进行多个因数的乘积运算。
2.难点:积的符号确实定。
3.关键:让学生观察实例,发现规律。
教具准备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1.请表达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
2.计算:(1)│-5│(-2); (2)(-) (3)0(-99.9)。
五、新授1.多个有理数相乘,可以把它们按顺序依次相乘。
例如:计算:1(-1)(-7)=-(-7)=-2(-7)=14;又如:(+2)[(-78)]=(+2)(-26)=-52.我们知道计算有理数的乘法,关键是确定积的符号。
观察:以下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1)234 (2)234(-4)(3)2(-3)(-4)(4)(-2)(-3)(-4)(-5)。
易得出:(1)、(3)式积为负,(2)、(4)式积为正,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有关。
教师问: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完成思考后,教师指出: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与正因数的个数无关,当负因数的个数为负数时,积为负数;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数。
2.多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乘,先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积的符号再求各个绝对值的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
三.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研究有理数乘法法则
问题1 水库的水位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了多少厘米?
解①32=6
答:上升了6厘米.
问题2 水库的水位平均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多少厘米?
解:(-3)2=-6
答:上升-6厘米(即下降6厘米).
引导学生比较①,②得出:
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结论,应用此结论,
3(-2)=?(-3)(-2)=?(学生答)
把3(-2)和①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把(-3)(-2)和②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