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 微丸制备.

合集下载

中药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中药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中药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与应用微丸是指直径不超过2.5mm的小型球状口服剂型。

微丸具有流动性好,释药稳定、均匀等特点,微丸剂型已经广泛用于西药缓控释制剂中,但由于中药提取成分复杂、剂量大、易吸湿和粘连等,中药微丸制剂的制备与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下面就从微丸的特点、种类、制备工艺及辅料等几个方面,阐述微丸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1 微丸的特点1.1 不同释药速度的微丸组合获得理想释药速度近年来中药复方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由于其成分复杂,理化性质差异大,导致水溶性药物与脂溶性药物的释药速率不一致。

宋洪涛等[1]以舒胸片为模型药物,将药材精制后制成微丸,然后用三种PH依赖性包衣材料包衣后混合装入胶囊,经测定处方中主要成分释放度无显著性差异,达到了理化性质不同的各成分缓释的同时可以同步释放的目的。

1.2 提高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刘旭海等[2]制成蚓激酶微丸剂改善了博洛克胶囊内的药粉吸湿性强、存放时易导致胶囊变脆而破损等缺点,将其改制成肠溶微丸胃溶胶囊以后,胶囊内容物从粉末态改变成微丸,减少了药物表面积和吸湿性,制剂的稳定性增加。

1.3 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减少服药次数何兰茜等[3]元胡止痛糖衣片改为元胡止痛微丸胶囊剂后,减少了服量,元胡止痛微丸胶囊前处理工艺和片剂一致,其服用量减少在于改剂后成型的辅料用量比片剂辅料用量少,提示微丸剂的载药量高于片剂。

1.4 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基于微丸比表面积大、溶出速度快、释药均匀稳定、可靠等优点,程兰等[4]将愈风宁心片改制成愈风宁心微丸,两者的溶出度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愈风宁心微丸较愈风宁心片溶出快。

1.5 增加临床适用的新剂型王征等[5]针对临床用于治疗各种血栓疾病的重组水蛭素在剂型上仅有注射剂, 不能满足临床用药多样化要求的不足, 将重组水蛭素研制成肠溶包衣微丸, 使患者用药方便,可自行给药。

2 微丸的类型根据释药性质不同,微丸可分为速释微丸和缓控释微丸,其中缓控释微丸包括骨架型、膜控型和膜控-骨架型微丸。

一种中药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中药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中药微丸及其制备方法英文回答:Chinese medicine micro-pill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Chinese medicine micro-pills are a typ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dosage form that consists of finely powdered herbs or herbal extracts. These pills aretypically small in size and are designed to be swallowed whole. They are commonly used in TCM for their convenience, ease of administration, and targeted therapeutic effects.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Chinese medicine micro-pills involves several steps. First, the raw herbs or herbal extracts are selected and processed according to TCM principles. This may involve cleaning, drying, and grinding the herbs into a fine powder. The powdered herbs are then mixed with binders and excipients to form a cohesive mass. Binders such as honey, maltose, or starch are used to helpthe powder particles stick together. Excipients like talc or magnesium stearate may be added to improve theflowability of the mixture.Once the mixture is well blended, it is shaped into small pills using a pill-making machine. The machine compresses the mixture into round or oval-shaped pills of uniform size. The pills are then dried to remove moisture and further solidify their structure. This can be done by air drying or using a low-temperature drying method to preserve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the herbs.After drying, the micro-pills are inspected for quality control. They are checked for uniformity in size, shape, and color. Any defective or irregular pills are removed, and only the ones that meet the quality standards are packaged for distribution.Chinese medicine micro-pills can be used to treat a variety of conditions, such as digestive disorders, respiratory illnesses, and gynecological issues. For example, if a person is experiencing indigestion andbloating, they may be prescribed micro-pills containing herbs like ginger, fennel, and mint. These herbs are known for their carminative and digestive properties, which can help alleviate the symptoms.In addition to their therapeutic effects, Chinese medicine micro-pills also offer convenience and ease of use. They can be carried around easily and taken without theneed for water or additional preparation. This makes them suitable for individuals who are constantly on the go or have difficulty swallowing large tablets or capsules.中文回答:一种中药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挤出滚圆工艺制备微丸

挤出滚圆工艺制备微丸

挤出滚圆工艺制备微丸作为一种多元的给药系统,微丸正在日益被广泛应用。

其不仅在生产上具有很多的优点(例如提高流动性、减少脆碎度、使粒径分布变窄、易于包衣和包装等),而且在提高治疗效果上也颇有益处。

例如微丸能够阻止一些具有胃刺激性的药物在胃肠道局部浓度的升高。

此外,还能通过降低胃排空速率和整体转运速度来减少个体间以及同一个病人体内血药浓度曲线的差别。

药剂上比较经典的微丸制备工艺是挤出滚圆法,这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包括三步生产过程,最终能够产生大约直径1mm左右的球形颗粒。

在制备过程中,药物粉末先形成湿的软材,然后通过挤出机挤成细长的条状,最后通过滚圆机滚圆。

所形成的球状颗粒或者微丸具有统一的形状、大小和密度。

经干燥后,球形粒子具有极低的脆碎度可以用于进行薄膜包衣。

相对于其他生产载药微丸的工艺而言,挤出滚圆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载药量大,不需要制备非常大的丸芯。

生产工艺过程需要至少五个单元操作以及一个可选择的第六步筛选单元。

图1说明每一个工艺步骤伴随出现的关键变量。

最终每个步骤的终产物如图2所示。

图2挤出滚圆前4步的中间体(A)粉末干混(B)制粒所得颗粒(C)挤出所得的挤出物(D)滚圆所得的球形粒子在第一步,湿法制粒前,粉末先干混以均匀分散,一般而言,该过程在用于制粒的混合器中进行,尽管如此,如果使用连续造粒机,那么干混这一步就单独使用另外的混合器。

第二步是制粒,在此过程中具有所需柔软以及变形特性的软材被制备。

制粒可在间歇式处理机(包括行星式混合机,垂直或者水平高速剪切机),Σ形刮刀湿法制粒机或连续混合机(包括Nica M6瞬时混合机和双轴高螺旋剪切制粒机)进行。

与传统片剂的制粒工艺过程相比,为了得到均匀大小和圆整度的微丸,微丸制粒工艺中使用的润湿剂的数量大大增加。

这对于液体的均匀分散是很重要的。

挤出是第三步,它把湿的软材挤成细的长条,挤出方法目前主要可以作为生产完全水溶性药物的替代方法。

挤出机有很多种,但一般来说,分成三类。

微丸制备方法与原理概述

微丸制备方法与原理概述

微丸制备方法及原理概述摘要:微丸是一种新的给药系统,与传统的给药系统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本文介绍微丸概念及微丸的优点,阐述微丸的成型过程、制备原理和几种制备方法。

介绍微丸在制备中影响其成型的诸多因素和相应的解决方发。

最后对微丸的质量评价内容及方法给以总结。

1 微丸概述[1]1.1微丸(又称小丸pellet),是指直径约为1mm,一般不超过2.5mm的小球状口服剂型,在制药工业中制备的小丸常在500-1500µm之间。

小丸可装入胶囊或压成片剂,或其它包装供临床使用。

也可采用不同的处方及制备方法,将药物制成速释、缓释或其它用途的微丸制剂。

1.2微丸剂的优点[2 - 4]微丸剂是一种多单元剂量分散型剂型,即一个剂量往往由多个分散的单元组成,通常一个剂量由几十至几百个小丸组成,与其它单剂量剂型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 微丸剂服用后可广泛分布在胃肠道内,由于剂量倾出分散化,药物在胃肠道表面分布面积增大,使药物生物利用度增大的同时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减少或消除。

(2) 微丸剂在胃肠道内基本不受食物输送节律影响。

直径小于2mm的微丸,即使当幽门括约肌闭合时,仍能通过幽门,因此小丸在胃肠道的吸收一般不受胃排空影响。

(3) 微丸剂的释药行为是组成一个剂量的各个小丸释药行为的总和,个别小丸在制备上的失误或缺陷不致于对整体制剂的释药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释药规律的重现性、一致性方面优于缓释片剂。

(4)几种不同释药速率的小丸可按需要制成胶囊,服后既可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治疗效果,又能维持较长作用时间,血药浓度平稳,重现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5) 由不同小丸组成的复方胶囊,可增加药物稳定性,提高疗效,降底不良反应,而且生产时便于控制质量。

(6) 外形美观,流动性好,粉尘少。

2 微丸成型过程微丸成核与生长根据不同制丸工艺,其形成基本机理可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成核(nucleation)、聚结(coalescence)、层结(layering)和磨蚀转移(abrasion trasion transfer)过程。

微丸工艺经验总结

微丸工艺经验总结

微丸工艺经验总结上期我们的“微丸制备方法及原理概述”发布后,许多客户咨询我公司的蔗糖丸芯、微晶丸芯等相关产品,这期我们将以制备微丸的自身实践经验对微丸的几种工艺进行简单的分析总结,继续分享微丸工艺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共同学习进步。

首先我们要了解微丸的质量标准:圆整度、堆密度、均匀度、脆碎度等。

其次,从生产工艺操作上要从几个方面把握:工艺质量的可控性、工艺的可操作性、生产效率、粒度分布(收率)、包括设备能耗等。

从目前制备微丸的工艺来说,挤出滚圆、离心造丸(层积法)算是用得比较普遍的,糖衣锅和切喷因工艺影响因素及操作经验性相对要少一些。

以下比较是基于制备蔗糖丸芯。

(一)从影响微丸质量方面比较1、圆整度比较:从高到低依次为离心造丸、挤出滚圆、糖衣锅泛丸、切喷。

圆整度对后续包衣工艺很重要。

2、堆密度比较:从高到低依次为挤出滚圆、离心造丸、切喷、糖衣锅制丸。

3、均匀度比较:从好到差依次为挤出滚圆、离心造丸、糖衣锅、切喷4、脆碎度比较:从低到高依次为挤出滚圆、切喷、离心造丸、糖衣锅(二)从生产过程方便性及质量可控性比较1、工艺质量的可控性:挤出滚圆只要配方确定后制备微丸对操作者要求不高;离心造丸、切喷、糖衣锅泛丸仍然避免不了类似于糖衣锅包衣的技术要求,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2、生产效率:离心造丸、切喷、糖衣锅都需要反复起母后,筛分后通过末积层或液相积层最终达到成品要求,制备时间至少几个小时一锅。

挤出滚圆相对要快得多,几分钟较短时间内就能生产一锅。

3、粒度分布:是影响到收率的关键,挤出滚圆一般在80-90%左右,离心造丸、切喷、糖衣锅在制备好均匀母粒的前提下收率能达到70-80%以上。

以上仅为实际操作的对比,实际上任何微丸设备都不是万能的。

都有其局限性,比如中药粘性很大的浸膏粉50%上以的制备微丸挤出滚圆则较困难,可考虑用离心造丸或流化床切喷、糖衣锅工艺。

我们需要根据自身微丸研究方向选择合适的工艺及设备。

微丸制备实验

微丸制备实验

微丸制备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微丸制备的几种常用方法、操作要点、设备调试及保养二、基本原理微丸是指药物和辅料组成的直径小于2.5 mm的圆球状实体,通常由丸芯和外包裹的薄膜衣组成,丸芯粒径很小,一般为80-200µm,外观很圆,微丸一般为500—1000µm。

用于丸芯的辅料主要有稀释剂和粘合剂,用于薄膜衣的辅料有用成膜材料、增塑剂,有时根据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致孔剂、润滑剂和表面活性剂等,还可根据不同需要通过包衣层厚度或分组包衣,制成快速、慢速或控制释放药物的微丸,一般填充于硬胶囊中,或装袋后服用。

它的特点是以每个小丸为一个释放单元,个别单元不规则的释药对一个剂量的释药行为影响不大。

通过调整膜衣厚度和膜衣处方或分组膜衣处方,可很好控制单个剂量的释药行为,降低产生突释的可能性。

微丸的制备方法有包衣锅法、离心层积法、球晶造粒法、乳化法、挤出滚圆法、沸腾床制粒包衣、振荡滴制法等。

前四种方法需用丸芯。

本次实验介绍挤出滚圆法、包衣锅法和粉未层积法三种方法和相关设备的使用。

挤出滚圆法:将药物、辅料粉末加粘剂混合均匀,通过挤出机将其挤成圆条状,再于滚圆机中将圆柱形物料切割滚制成大小均匀规整的球形。

用此法所得颗粒大小均匀、粒度分布窄、药物含量均匀。

所需装置主要有挤出机和滚圆。

此法产量非常有限,挤出机将物料挤成圆条状是限速环节。

离心层积法:将核芯(母核)置旋转盘上,打开空气泵,调节喷雾装置,启动旋转盘并将粘合剂溶液喷撒在丸核上,随后加药物或赋形剂粉未,潮湿的丸核在液体毛细管作用下,将粉未粒子粘附在表面,形成细粉层,随着粘合液的不断喷入,更多的粉未粘附在丸核上,直至制得适宜大小的微丸。

在离心层积法制备微丸的过程中,微丸经鼓风机风力作用向上抛离心翻转,并产生麻花样特殊的运行轨迹,形成具有较好圆整度的微丸。

对粉未层积造粒法来说,供粉与供黏合剂速度要达到平衡态,这个平衡态调整最终会影响微丸形成速度和质量,故应重点考察这一环节。

中药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中药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中药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与应用微丸是指直径不超过2.5mm的小型球状口服剂型。

微丸具有流动性好,释药稳定、均匀等特点,微丸剂型已经广泛用于西药缓控释制剂中,但由于中药提取成分复杂、剂量大、易吸湿和粘连等,中药微丸制剂的制备与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下面就从微丸的特点、种类、制备工艺及辅料等几个方面,阐述微丸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1 微丸的特点1.1 不同释药速度的微丸组合获得理想释药速度近年来中药复方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由于其成分复杂,理化性质差异大,导致水溶性药物与脂溶性药物的释药速率不一致。

宋洪涛等[1]以舒胸片为模型药物,将药材精制后制成微丸,然后用三种PH依赖性包衣材料包衣后混合装入胶囊,经测定处方中主要成分释放度无显著性差异,达到了理化性质不同的各成分缓释的同时可以同步释放的目的。

1.2 提高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刘旭海等[2]制成蚓激酶微丸剂改善了博洛克胶囊内的药粉吸湿性强、存放时易导致胶囊变脆而破损等缺点,将其改制成肠溶微丸胃溶胶囊以后,胶囊内容物从粉末态改变成微丸,减少了药物表面积和吸湿性,制剂的稳定性增加。

1.3 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减少服药次数何兰茜等[3]元胡止痛糖衣片改为元胡止痛微丸胶囊剂后,减少了服量,元胡止痛微丸胶囊前处理工艺和片剂一致,其服用量减少在于改剂后成型的辅料用量比片剂辅料用量少,提示微丸剂的载药量高于片剂。

1.4 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基于微丸比表面积大、溶出速度快、释药均匀稳定、可靠等优点,程兰等[4]将愈风宁心片改制成愈风宁心微丸,两者的溶出度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愈风宁心微丸较愈风宁心片溶出快。

1.5 增加临床适用的新剂型王征等[5]针对临床用于治疗各种血栓疾病的重组水蛭素在剂型上仅有注射剂, 不能满足临床用药多样化要求的不足, 将重组水蛭素研制成肠溶包衣微丸, 使患者用药方便,可自行给药。

2 微丸的类型根据释药性质不同,微丸可分为速释微丸和缓控释微丸,其中缓控释微丸包括骨架型、膜控型和膜控-骨架型微丸。

微丸的成型方法(三)

微丸的成型方法(三)

微丸的成型方法(三)在传统包衣锅中,用包层法制丸时,把母核置于包衣锅中,喷洒适量的黏合剂溶液,一边滚一边撒人药物粉末。

在黏合剂作用下,粉末附着于母核上,母核就与加入锅内的粉末进行撞击和摩擦,干燥后反复如此操作,直到获得一定大小和含药量的微丸,即粉末上药法。

也可将药物溶解或混悬在溶液中,喷包在母核上,一边喷液一边干燥成丸,即溶液上药法。

但此法载药量较少。

用附聚法制丸时,在少量粉末中喷入少量液体使其润湿,固体粉末相互黏附,在滚动和搓动作用下使粉末聚集在一起形成大量的母核。

母核在滚动时进一步压实,并在转动过程中在母核表面均匀喷液和撒入药粉,使其继续长大,如此反复,便得一定大小的药丸。

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成本低,易于推广,有广泛的基础。

缺点是:物料的投入量较难控制,批间重现性差;干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粉层污染大,成品收率低;不宜于水溶性包衣等。

所以其改良应从提高喷洒的均匀性、加快物料的翻动效果、提高包衣效率及干燥速度等着手。

其途径有安装合适的喷雾装置,在锅内安装导流板,改变锅子形状等。

为改善传统包衣锅的包衣效率低和干燥能力差等缺点,出现了埋管式高效包衣锅。

它的热风是从包衣筒中心气体分配管一侧导入,分配到两个风桨中,并从风桨上密布的微孔中吹进微丸层间,在排风机抽风负压作用下,热风上升穿过微丸层,从气体分配管的另一侧抽走,经除尘后排出,完成热交换。

用于溶液上药法时,白动喷洒包衣辅料,风桨下摆插入微丸层内,在负压状态下进行热能交换,使喷洒在微丸表面的包衣介质得到快速均匀的干燥,形成坚固、致密、平整、光滑的表面包衣层。

当用于粉末上药法时,先由喷枪喷洒黏合剂,再由动力式自动加粉计量装置加粉,可使母核均匀地增大,而且生产重复性非常精确,这时风桨上摆,离开微丸层。

当上述T作结束后需加热干燥时,将风桨下摆插入微丸层内。

多次反复,即完成上药过程。

然后进行缓、控释包农。

其优点是:上药、包衣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热利用率比传统包衣机高,能量损失小;微丸的翻动效果好;密闭环境生产,药物交叉污染少;包衣介质损失少等。

微丸的制备实验报告

微丸的制备实验报告

微丸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微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微丸的制备方法,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微丸的制备技术,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

二、实验原理。

微丸是一种微小的球状颗粒,通常用于药物制备、材料研究等领域。

微丸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制备方法包括喷雾干燥、凝聚法、喷雾结晶等。

本实验将采用喷雾干燥法进行微丸的制备。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所需材料,药物或材料溶液、喷雾干燥设备、干燥剂等。

2.将药物或材料溶液注入喷雾干燥设备中,调节设备参数,如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喷雾压力等。

3.启动喷雾干燥设备,将溶液喷雾成微小颗粒,并在干燥过程中形成微丸。

4.收集干燥后的微丸,并进行干燥剂的去除。

5.对微丸进行表征分析,如粒径分布、形貌观察、结晶性质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操作,成功制备得到了微丸样品。

通过粒径分布分析,发现微丸的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形貌观察显示微丸呈现出球状结构,结晶性质良好。

这表明喷雾干燥法是一种有效的微丸制备方法。

五、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喷雾干燥法成功制备了微丸样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微丸具有良好的粒径分布和结晶性质。

微丸的制备方法对于药物制备、材料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基础。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微丸的制备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微丸的操作技术。

同时,我也意识到微丸的制备方法对于材料研究和药物制备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实验研究中进一步应用和完善微丸的制备技术。

七、参考文献。

1. 李明,张三. 微丸的制备方法及应用[J]. 化学工程,2020,(5),32-35.2. 王五,赵六. 微丸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J]. 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8),45-49.以上为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希望能对微丸的制备方法有所帮助。

微丸的发展

微丸的发展

微丸的发展微丸是指直径小于2.5 mm的各类丸剂,可根据不同需要将其制成速释或缓释微丸。

目前研究的重点是缓释微丸,缓释微丸是由药物与阻滞剂混合制成或先制成普通丸芯而后再包控释膜而成。

微丸可压制成片,也可将微丸装于胶囊中制成胶囊剂。

现在国内外许多公司都生产这种制剂,如中美史克公司生产的康泰克(Contac)缓释胶囊,中国药科大学制药厂生产的阿司匹林缓释胶囊,1997年我国卫生部批准的进口药品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Olfen-100)等。

缓释、控释微丸是国际上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剂型,它以血药浓度平稳、毒副作用小、服用次数少、可以和流质一起服用、价格相对低廉等特点深受广大医生及病患者的欢迎,市场前景非常看好,将成为缓、控释制剂发展的一大趋势。

它具有许多其他口服制剂无法相比的优点:1可通过控释微丸包衣制成缓控释制剂;2在胃肠道分布面积大,生物利用度高,刺激性小;3由于粒径小,受消化道输送食物节律影响小(如幽门关闭等);4控释微丸可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疗效浓度,并维持平稳、长时间的有效浓度,血药波动小;5微丸的流动性好,大小均匀,易于处理(如包衣、分剂量);6改善药物稳定性,掩盖不良味道;7适合复方制剂的配伍;8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大生产的要求。

随着制剂设备、工艺及辅料的发展,近年来,缓释微丸有了很大发展。

本文从微丸的制备、辅料等方面介绍其进展情况。

1 缓释微丸的释药机制1.1 蜡质、不溶性高分子骨架微丸释药机制这类微丸通常以蜡类、脂肪类及不溶性高分子为骨架,水分不易渗入丸芯,药物的释放主要是外表面的磨蚀-分散-溶出过程,影响释药速度的主要因素有药物溶解度、微丸的孔隙率及孔径等。

因为难溶性药物释药太慢,故较适用于水溶性药物。

1.2 含致孔剂的包衣膜释药机制通常将药物制成丸芯,再用含致孔剂的包衣液进行包衣。

致孔剂附着于衣膜中,当衣膜与胃肠液接触时,致孔剂溶于水(但不是全部溶于水,另一部分因被膜材包围,不能与水接触),形成许多微孔,水份渗入片芯,形成药物饱和溶液,从而达到近似零级释药过程。

微丸的制备方法简介

微丸的制备方法简介

2.5 旋流流化床喷涂法 二十世纪末由德国 H u t t l i n 公司生产的
Kugelcoater多功能包衣机是对Wurster系统改进后推 出的新产品。采用涡轮驱动底盘代替传统的多孔 板;热介质以切线状进入,驱动物料悬浮运动; 以大风量气流反吹清灰方式,确保连续地将漂浮于 机内的粉尘带回物料层。
微丸的制备方法简介
邹龙贵
(常州佳发制粒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常州 213115 )
微丸剂属多剂量剂型,可由具有不同释药速度 的微丸组成,具有对人胃肠壁的局部刺激小、受胃排 空影响小、个体差异小等特点。一般,通过对含药或 空白微丸进行包衣,可达到肠溶、缓控释或定位释药 的目的。 1 微丸的分类
按释药机理,可将微丸分为膜控微丸和骨架型 微丸。
膜控微丸:在丸芯外包薄膜衣层,依靠衣膜的 种类、厚度及孔隙率控制丸芯或衣膜中药物释放的 微丸。
骨架型微丸:将阻滞剂如单硬脂酸甘油酯等与 主药混匀制成微丸,由药物在骨架中的扩散和(或) 骨架本身的溶蚀控制释药速度的微丸。通常不需包 薄膜衣层。 2 制备方法 2.1 包衣锅滚制
将 30~40 目蔗糖晶粒置包衣锅中,在旋转中喷 入润湿剂(水、稀醇等),同时撒入糖粉或糖粉混合 物。重复喷液、撒粉、抛光、干燥、分筛的步骤,直 至获得所需粒径的微丸。
含药微丸的制备工艺要求较高,一般采用后 3 种方法制备。空白丸芯和糖丸通常采用包衣锅滚制 法制备。应用实例见表 1。
物料 阿司匹林 硫酸亚铁 羧甲纤维素钠 奥美拉唑
糖丸
制丸方法 离心 - 流化 旋流流化床喷涂 旋流流化床喷涂 流化床喷涂 挤条 - 抛圆
表1 应用实例
每批制丸时间 /min 75 60 90 145 40
fusion studies of unconjugated bilirubin removal by ion exchange resin [J]. Trans Am Soc Artif Intern Organs, 1981, 27: 434-438.

微丸制备技术..

微丸制备技术..
用机械力将药物及赋形剂压制成一定大小的 微丸 (1)加压式制丸(compression) 可压性好的粉末+干粘合剂,或湿法制粒后 干燥,高压下,粉末或颗粒被紧密挤压在 一起成形,与普通压片工艺相似,仅模具 形状、大小的差异
(2)挤压式制丸(extrusion) 干粉+粘合剂 湿颗粒 挤压机械 高密度的 条状物 离心式球形化机械 打碎成颗粒并搓圆制成 微丸 湿颗粒:毛细管力+液桥作用 高密度条状物:毛细管力,失水形成固体桥、 机械连锁及一定程度的分子作用力
五、微丸制备设备及技术
1、包衣锅制备微丸 (1)普通包衣锅 设备简单,层积制丸和微丸包衣 缺乏控制系统,质量稳定性差,劳动强度大, 周期长,效率低,污染大 组成:包衣锅,供、排气系统,喷雾系统, 饲料系统,动力系统
(2)改进型包衣锅
侧面、背面开孔,加入自动化组件及电子系 统、空调调节系统,产品自动排出,数据 微处理等 还不能完全代替普通包衣锅,且不能进行粉 末层积,周期长,磨损更大 主要用于微丸包衣
(3)水中分散法(dispersion in water)
适合于水不溶性或难溶性药物,药物常以微 晶或分子状态分散于载体中 高级脂肪醇、酸,蜡质材料+药物
加热
熔化
热水
分散乳化成O/W乳剂
温度降低
凝固成固体微丸
影响因素: a.载体性质:与水不混溶,熔点低于100℃,与药物 无相互作用(鲸蜡、蜂蜡、十八醇或酸、十六醇 及其酯等) b.药物性质:遇水、热稳定,熔点低于100℃,易形 成含量均匀的微丸,可与载体形成低共熔物者更 好,但共熔点不宜低于40℃ c.表面活性剂:吐温,司盘或其混合物,但可能会 增加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导致回收率下降,小 心选择及控制用量 d.搅拌速度:越快,丸越小 e.温度:制备温度需高于载体熔点,使其呈液态, 保证O/W乳剂顺利进行,冷却采用分级冷却,一级 冷至室温,微丸内部呈半固体状态;二级冷却至 0~-5℃,使丸坚固。冷却速度越快,释药速度越 快

微丸制备技术

微丸制备技术

微丸制备技术第一节概述一、微丸的发展及意义微丸<pellets>是一种直径在0.5~1.5mm范围内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它具有流动性好,易填装胶囊,装量差异小。

释药稳定、可靠、均匀等特点,随着现代微丸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微丸在长效、控释制剂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多。

我国很早就有微丸制剂,在中药制剂中,如"六神丸"、"王氏保赤丸"、"牛黄消炎丸"等制剂均具有微丸的基本特征。

将微丸装入胶囊内给药最早出现在50年代初。

1949年Smith Kline和French等认识了微丸在缓释制剂方面的潜力,把微丸装入胶囊开发成适合于临床的缓释型胶囊制剂,使得微丸制剂得到了较大发展。

目前,许多缓释、控释胶囊剂如"Theo-24"<茶碱>、"康泰克"等都是微丸制剂,一些普通制剂也在逐步采用微丸制剂技术,如"伤风感冒胶囊"等。

微丸的最早制备工艺是手工泛丸,如中药水泛丸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起模、成型、盖面三个阶段,制备时,在药匾中加入适量的冷开水<或处方中规定的润湿剂>,用刷子刷匀,撒入适量药粉,摇动和转动药匾使药粉均匀粘附在药匾上并被润湿,再用刷子将润湿的药粉由匾上轻轻刷下而成细小的颗粒,并在匾中反复滚动而成致密的小粒<母核>,再加水使润湿,撒药粉使均匀粘附在母核上。

滚实,如此反复,直至制得大小合适的微丸。

该操作较繁琐,对成品中的主药含量,崩解度等较难控制,易引起微生物污染,工艺条件难以有效控制。

随着微丸的广泛运用,其制备技术也得到了很大促进及发展,各种制丸方法不断产生,生产工艺从最早的手工制作,发展到半机械化制备,目前已进入到全自动化制备阶段。

微丸的制备方法大体上可归纳成以下四大类:旋转式制丸,压缩式制丸,层积式制丸以及球形化制丸。

其卡要制备技术归纳如下:二、微丸种类及特点<一>微丸种类微丸种类主要包括:速释微丸,缓释或延释微丸。

实验十 微丸制备

实验十 微丸制备

实验十微丸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微丸制备的几种常用方法、操作要点、设备调试及保养二、基本原理微丸是指药物和辅料组成的直径小于2.5 mm的圆球状实体,通常由丸芯和外包裹的薄膜衣组成,丸芯粒径很小,一般为80-200µm,外观很圆,微丸一般为500-1000µm。

用于丸芯的辅料主要有稀释剂和粘合剂,用于薄膜衣的辅料有用成膜材料、增塑剂,有时根据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致孔剂、润滑剂和表面活性剂等,还可根据不同需要通过包衣层厚度或分组包衣,制成快速、慢速或控制释放药物的微丸,一般填充于硬胶囊中,或装袋后服用。

它的特点是以每个小丸为一个释放单元,个别单元不规则的释药对一个剂量的释药行为影响不大。

通过调整膜衣厚度和膜衣处方或分组膜衣处方,可很好控制单个剂量的释药行为,降低产生突释的可能性。

微丸的制备方法有包衣锅法、离心层积法、球晶造粒法、乳化法、挤出滚圆法、沸腾床制粒包衣、振荡滴制法等。

前四种方法需用丸芯。

本次实验介绍挤出滚圆法和相关设备的使用。

挤出滚圆法:将药物、辅料粉末加粘剂混合均匀,通过挤出机将其挤成圆条状,再于滚圆机中将圆柱形物料切割滚制成大小均匀规整的球形。

用此法所得颗粒大小均匀、粒度分布窄、药物含量均匀。

所需装备主要有挤出机和滚圆。

此法产量非常有限,挤出机将物料挤成圆条状是限速环节。

三、仪器与药品挤出滚圆机:微晶纤维素细粉四、操作步骤(一) 挤出滚圆法制备维生素B2微丸1.处方:维生素B2 2.0g微晶纤维素15g1%HPMC溶液适量溶解方法:1、取所需数量的热水,放入容器中加热至85℃以上,在慢慢搅拌下逐渐加入本品,纤维素起初浮在水面上,但逐渐被分散,形成均匀的淤浆,在搅拌下冷却溶液。

2、或者将1/3或2/3的热水加热至85---以上,加入纤维素,得到热水浆料,再加入剩余量的冷水,保持搅拌,冷却得到的混合物即成。

2.处方:维生素B2 2.0g微晶纤维素10g乳糖6g25%乙醇适量3.操作步骤(1) 按处方量称取维生素B2 2.0g、微晶纤维素15g混合均匀后,加入纯化水适量,混匀。

微丸制备方法及原理

微丸制备方法及原理

微丸制备方法及原理一微丸概述微丸(又称小丸pellet),是指直径约为1mm,一般不超过2.5mm的小球状口服剂型,在制药工业中制备的小丸常在500-1500µm 之间。

微丸可装入胶囊或压成片剂,或其它包装供临床使用。

也可采用不同的处方及制备方法,将药物制成速释、缓释或其它用途的微丸制剂。

二微丸成型过程微丸成核与生长根据不同制丸工艺,其形成基本机理可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成核(nucleation)、聚结(coalescence)、层结(layering)和磨蚀转移(abrasion trasion transfer)过程。

1成核成核过程是微丸最初形成机理之一,将液体小心加入或喷入药粉中,通过液桥聚集形成空气-水-固体三相核。

体系中不断加入固体粉末和粘合剂,丸核数量也随之增加,成核过程主要是靠液桥作用完成的。

2聚结聚结过程是已成形丸核随机碰撞形成较大粒子的过程。

只有那些表面稍带过量水分的核才能发生有效碰撞。

3层结层结过程是描述继续加入原粉到已成核的体系中,使核成长的过程。

加入物可以是干燥的,也可以是润湿的,但加入物粒径必须比已成核直径要小,由于每次加入的量较小,核成长速度也较慢。

4磨蚀磨蚀转移过程是丸芯在相互撞击过程中,物质从一个丸芯上剥落而粘附到另一个丸芯表面的过程。

三微丸的制备方法微丸成型取决于所选制丸设备类型和制备过程。

有4种制丸基本类型,即旋转式制丸、层积式制丸、压缩式制丸及球形化制丸.旋转式制丸是研究最多和最充分的一种制丸过程,亦是最早的机械制丸工艺,其主要设备是旋转式金属容器,容器的形状有鼓形、盆形、碟形等。

旋转式制丸技术第一阶段包括原粉粒子的随机碰撞形成较大粒子(成核)和随后的聚结过程,最终形成较好的丸核,丸核的大小取决于原粉粒子的大小、水分、粘合剂溶液的粘度、基质的湿度、滚动和干燥速度以及其它影响丸核形成的各种因素。

层积式制丸是指药物以溶液、混悬液或干燥粉末的形式沉积在预制成形的丸核表面的过程,沉积物可能是结晶、颗粒或丸核。

微丸的制备实验报告

微丸的制备实验报告

微丸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微丸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微乳液法制备微丸,并对微丸形态、粒径、粒度分布以及体外释放性能进行研究。

实验原理:
微乳液法制备微丸采用了亲水性良好的聚乙二醇(PEG)和疏水性较强的聚乙烯醇(PVA)为主要表面活性剂,将药物微粒包裹在水相中,保持其分散状态,形成微乳液颗粒。

再在外部添加交联剂、缓冲盐等宏观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形成固体微丸,最后通过离心或过滤等操作分离出粒子。

实验步骤:
1.制备微乳液
将PVA、PEG分别溶解在水中,搅拌20min,加入含有药物的有机相,继续搅拌2h,过滤得到微乳化液。

2.固化微丸
将微乳化液加入交联剂等成分,搅拌2h,沉淀过滤,得到固体微丸。

3.粒度测定
采用激光粒度仪对微丸粒度进行检测,测定结果得到微丸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范围。

4.扫描电镜观察
采用扫描电镜对微丸形态进行观察,并分析微丸的形貌结构和表面特性。

5.药物释放实验
将微丸加入含有生理盐水的离心管中,定时离心分离微丸,并测定其释放剂量和释放时间。

实验结果:
制备所得微丸形态规整,粒径均匀分布,平均粒径为20μm,粒径分布范围在10~35μm之间。

对微丸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证实微丸表面光滑,内部结构紧密。

药物释放实验表明,微丸具有稳定的延时释放性能,药物剂量和释放时间可调控。

实验结论:
本实验成功地制备了微丸,通过检验其形态、粒径、粒度分布和体外释放性能,表明本方法可行,并可在制药、食品等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微丸制备
一、实验目的
掌握微丸制备的几种常用方法、操作要点、设备调试及保养
二、基本原理
微丸是指药物和辅料组成的直径小于2.5 mm的圆球状实体,通常由丸芯和外包裹的薄膜衣组成,丸芯粒径很小,一般为80-200µm,外观很圆,微丸一般为500—1000µm。

用于丸芯的辅料主要有稀释剂和粘合剂,用于薄膜衣的辅料有用成膜材料、增塑剂,有时根据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致孔剂、润滑剂和表面活性剂等,还可根据不同需要通过包衣层厚度或分组包衣,制成快速、慢速或控制释放药物的微丸,一般填充于硬胶囊中,或装袋后服用。

它的特点是以每个小丸为一个释放单元,个别单元不规则的释药对一个剂量的释药行为影响不大。

通过调整膜衣厚度和膜衣处方或分组膜衣处方,可很好控制单个剂量的释药行为,降低产生突释的可能性。

微丸的制备方法有包衣锅法、离心层积法、球晶造粒法、乳化法、挤出滚圆法、沸腾床制粒包衣、振荡滴制法等。

前四种方法需用丸芯。

本次实验介绍挤出滚圆法、包衣锅法和粉未层积法三种方法和相关设备的使用。

挤出滚圆法:将药物、辅料粉末加粘剂混合均匀,通过挤出机将其挤成圆条状,再于滚圆机中将圆柱形物料切割滚制成大小均匀规整的球形。

用此法所得颗粒大小均匀、粒度分布窄、药物含量均匀。

所需装置主要有挤出机和滚圆。

此法产量非常有限,挤出机将物料挤成圆条状是限速环节。

离心层积法:将核芯(母核)置旋转盘上,打开空气泵,调节喷雾装置,启动旋转盘并将粘合剂溶液喷撒在丸核上,随后加药物或赋形剂粉未,潮湿的丸核在液体毛细管作用下,将粉未粒子粘附在表面,形成细粉层,随着粘合液的不断喷入,更多的粉未粘附在丸核上,直至制得适宜大小的微丸。

在离心层积法制备微丸的过程中,微丸经鼓风机风力作用向上抛离心翻转,并产生麻花样特殊的运行轨迹,形成具有较好圆整度的微丸。

对粉未层积造粒法来说,供粉与供黏合剂速度要达到平衡态,这个平衡态调整最终会影响微丸形成速度和质量,故应重点考察这一环节。

离心层积法制备的微丸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有核芯的存在微丸粒径分布范围窄。

(2)药物粘附于外层,表面积较大,生物利用度高。

(3)微丸具有适宜的机械强度,制备膜控缓释制剂时无骨架效应。

(4)由于药物扩散时距离较短,可达到膜控零级释放。

包衣锅法: 将药(100目)按处方量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粘合剂混均,根据微丸粒径的要求,制备颗粒,一般可选用20-40目筛制湿颗粒,将湿颗粒随即转移至糖衣锅中转动,再根据湿颗粒表面湿润程度适当喷撒粘合剂或混合药粉,转动一定时间即可出锅,干燥后筛分出不同粒径微丸备用。

要点为:
(1)选用粘合剂种类和使用量的原则是让湿颗粒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这是成丸的基
础,选择不当则会粘成大团块或分散成粉状。

(2)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筛选粘合剂及用量。

(3)加入适当加入滑石粉能起到断开条粒的作用,又能增加湿颗粒的可塑性。

可压性
淀粉不仅可起到核芯作用,而且可聚结成丸。

(4)粘合剂中,聚乙烯吡咯琳酮(PVP)具有很好的增塑性,用适当的乙醇(浓度50%
-95%)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制粒,对微丸的制备有较好的效果。

(5)制粒筛目的大小决定微丸粒径大小,可根据需要选用。

处理得当,成丸的收率较
高,一般为60%-90%的成丸率。

三、仪器与药品
挤出滚圆机:自制离心层积造粒机:型号BJZ-360M 包衣锅:荸荠型普通糖衣机微晶纤维素丸核(26~32)目微晶纤维素细粉
四、操作步骤
(一) 挤出滚圆法制备黄连素微丸
1. 处方:
黄连素 3.0g
微晶纤维素15g
乳糖12g
25%乙醇适量
2. 操作步骤
(1)按处方量称取黄连素3.0g、微晶纤维素15g和乳糖13g混合均匀后,加入5%乙
醇适量,混匀。

(2)仪器调节:从控置面板上设置挤出速度和滚圆速度。

(3)将混合物料投入于加样漏斗,启动挤出机制成圆柱形物料。

(4)将所制得的圆柱形物料加入于滚筒中,启动滚圆机,制得球形微丸,放料。

(5)关闭机器。

3、操作注意事项
(1)5%乙醇为粘合剂,用量多少直接关系微丸质量的好坏,若加入太多,滚圆时易
粘连成大球,影响粒径均一度,若加入太少,会产生较多细粉。

(2)每次实验操作完毕之后记住要清理好仪器。

(二) 粉未层积法制备微丸
1. 处方
主药与适量微晶纤维素混匀即可,喷入适量粘合剂(水、HPMC、PVP等溶液)
2. 操作步骤
用离心层积法制备微丸时,先将一定量粒径为40-60目核芯置主机旋转盘上,打开空气泵,调节喷雾装置,启动旋转盘并将粘合剂溶液喷撒在丸核上,使核芯表面润湿,再撒粉使粉末粘附在粒子表面,此过程逐渐进行,累积至粒径合适为止。

(1)将离心包衣造粒机的空气压缩机及其他电源接通,调整压力至0.8Mpa以上,调
整主机转速150~200rpm,喷气压力0.5Mpa,喷气流量10L/min,鼓风流量20X 20L/min,鼓风温度为室温,喷浆泵转速15—25rpm供粉速度15—25rpm,调整如各参数后,关闭各控制开关,调整挡板至合适位置。

(2)以蒸馏水为黏合剂,置输液缸内,微晶纤维素细粉500g置加料斗内,取40-60目
空白丸核置主机旋转盘上,开启旋转盘,喷入黏合剂,启动供粉装置,开始层积制丸,待微晶纤维素细粉加完后,停止喷浆和供粉,主机继续转动1分钟,打开出料口,取出成品微丸,烘干,筛分。

3. 操作注意事项
(1)因为离心包衣造粒机采用380V电压供电,所以在使用仪器时务必注意用电安全。

(2)在每次正式开始操作之前,一定要认真检查各个阀门、开关和各部件,在确保机
器正常运转后万可开始实验。

(3)空压机使用与保养
a.首次使用应由专业人员调试,并在油箱中注入足够量的机油。

在以后使用中应
保持机油量足够达到指示量量标处,并每5000小时更换一次机油。

空压机的
转动是有方向的,使用前一定要点动开关观察其旋转的方向性,一定要按机器
上所指箭头方向旋转,如果反转,应将插头或插座三项火线中任意两线调换位
置,或请专业电工处理。

b.使用前应先关闭储气仓下边的排污阀,启动空压机,连接管路。

c.使用完毕后将储气仓压力放至0.2大气压以下,打开排污阀,将剩余气体和污
水一并排净。

(三)包衣锅法制备微丸
1.空白微丸的制备
(1)处方淀粉300g
滑石粉30g
pvp 5%
无水乙醇溶液100 ml
(2)操作
按处方量称取淀粉、滑石粉初混后,过80目筛两次混匀,加入粘合剂,18目筛制粒二次,置糖衣锅中滚动,视情况撒粉,成丸后出锅干燥、筛分即得。

2.硝苯地平(NF)微丸制备
(1)处方硝苯地平30g
可压性淀粉360g
10%PVP无水乙醇液100g
(2)操作
取硝苯地平l00目粉与可压性淀粉混合,过60目筛再混合,取出60g混合粉备用。

加入粘合剂混均,20目制粒二次后上锅滚动,视湿粒情况撒粉成丸后即可出锅干燥、筛分,即得。

五、讨论
影响微丸制备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汪芸. 江西中医学院学花菜报, 2002, 14(1):59
2 钱方.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1996, 27(1):41
3 孔令超. 机械工程师, 2003(2):24
4 王文刚.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2, 18(5):2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