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解读
乳酸菌的筛选
![乳酸菌的筛选](https://img.taocdn.com/s3/m/fd889bd9f705cc175527097a.png)
乳酸菌的筛选(初筛)一、实验目的对采集的仔猪粪便进行梯度稀释和平板涂布,对猪粪中的肠源菌进行初步的筛选。
二、实验材料PBS、2mL离心管、MRS肉汤、琼脂、冰袋、保温盒、封口膜、200μL 枪头等。
三、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用MRS肉汤配置MRS固体培养基(内含有1.5%琼脂,1%CaCO3),121℃灭菌15min后倒平板,备后面涂布使用,2mL 离心管中加入1mLPBS备后面实验使用。
2、采样:使用已灭菌的200μL枪头挑取仔猪猪粪适量,放入事先准备好的2mL加有PBS的离心管中,取样标准为每窝仔猪取5个样品,采完样品后,用封口膜将离心管口封住,并放入准备好的装有冰袋的保温盒中保存。
3、涂布:将采好的样品用螺旋振荡器混匀,取100μL样品混匀液,加入900mL的离心管中进行梯度稀释,取10-4、10-5梯度菌液进行平板涂布。
4、培养:将涂布好的平板依次标好时间、稀释浓度和样品编号后,置于厌氧培养箱中37℃培养24h。
5、培养完成后,对所涂布的平板进行拍照留底。
乳酸菌的筛选一、实验目的利用平板划线的原理,对涂布出的单菌落进行划线纯化。
二、实验原理平板划线法是指把杂菌样品通过在平板表面划线稀释而获得单菌落的方法。
一般是将混杂在一起的不同种微生物或同种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通过在分区的平板表面上作多次划线稀释,形成较多的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而繁殖成相互独立的多个单菌落。
通常认为这种单菌落就是某微生物的“纯种”。
实际上同种微生物数个细胞在一起通过繁殖也可形成一个单菌落,故在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菌种鉴定等工作中,必须对实验菌种的单菌落进行多次划线分离,才可获得可靠的纯种。
四、实验步骤1、MRS培养基的配置:用MRS肉汤按每升48g计算配置,向其中加入1.5%的比例加入琼脂,按1%的比例加入CaCO3后,121℃灭菌15min。
2、倒平板:培养皿灭菌,烘干后,取灭菌的MRS固体培养基倒平板(每个平板倒10mL左右),放入4℃冰箱备用。
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的简便筛选与鉴定
![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的简便筛选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0c48da1f650e52ea5518980c.png)
取1mL稀释样品,分别浇注于MRS培养基、Elliker培养基和M17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用于样品中乳酸菌的分离[11.2.2分离菌株的分离和保存将1.2.1得到的菌落在相应的平板培养基上划线纯化得到纯培养物,进行革兰氏染色,接触酶实验。
纯化菌株在MRS斜面上4℃短期保存,置于30%(W/W)无菌甘油中在一70℃超低温冰箱中长期保存‘11.2.3利用茵落拉丝法初步筛选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将分离纯化菌株在MRs筛选培养基上进行划线分离,在25℃厌氧培养48h,观察并记录菌落特征。
用无菌牙签接触菌落,轻轻地向外拉,然后在2s内垂直离开以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连续的拉丝,重复操作5—6个菌落,每个菌落平行做2次,测量菌落拉丝的最大长度(伽n),结果以“平均值士标准方差”表示。
1.2.4乳酸茵胞外多糖的提取将1.2.3得到的菌株接种于筛选MRS液体培养基中,30℃发酵24h,取10mL培养物,沸水浴10min,冷却至室温,加质量分数为80%的三氯乙酸至终浓度为4%,4℃静置过夜,12ooog离心20min,轻倾上清液于透析袋中,对流水透析24h,再对双蒸水透析36h,4次换水,定容,待用。
1.2.5硫酸-苯酚法测定乳酸茵胞外多糖(EPS)的含量将1.2.4得到的胞外多糖样品用Dubois推荐的硫酸一苯酚法[15]测定,用葡萄糖做标准曲线(如图1),从曲线上求得EPS的含量。
以空白培养基为对照,扣除背景干扰。
’1.2。
6·显微镜观察产胞外多糖乳酸茵细茵形态对分离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用MoticPMB5—2232—5摄影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1.2.7产胞外多糖乳酸茵的鉴定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鲁奎、蠢棺益图1硫酸一苯酚法测定胞外多糖含量的标准曲线的API细菌鉴定系统进行,将纯菌株在MRS琼脂培养基上37℃微厌氧培养48h,用无菌棉拭子收集细菌,在API50CH试剂条凹槽中加API50CHL培养基并接种,用石蜡油封好,37℃培养24~28h,记录菌株对碳水化合物的发酵结果,将其输入梅里埃公司的鉴定软件APILABPlus进行鉴定。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5a87f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9.png)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乳酸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益生菌,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等领域。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是乳酸菌应用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从大量的混合菌群中筛选出具有优良特性的菌株。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乳酸菌菌种对营养要求较高,因此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是分离筛选的首要步骤。
常用的培养基有MRS培养基、DC培养基等,它们含有适宜乳酸菌生长的营养成分,能提供所需能量和营养物质。
2. 适宜的培养条件:乳酸菌对培养环境的温度、pH、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条件有一定要求。
通常情况下,乳酸菌分离筛选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一般为30-40)下进行,pH值保持在4.5-7.0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适中。
3. 分离方法:乳酸菌菌种的分离常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技术,如层析法、稀释平板法、摇瓶培养法等。
其中,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分离方法,通过将混合菌群在筛选培养基上涂抹或刺激,使不同菌株在筛选培养基上形成分离的菌落。
4. 鉴定鉴别:乳酸菌菌种的筛选与鉴定是不可分割的一步,只有确定菌株的种属和特性才能真正确认其乳酸菌的菌种类型。
目前,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和生化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技术、16S rDNA序列分析)等。
在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选择样品:样品的选择对于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从乳制品、肠道、土壤等环境中寻找潜在的乳酸菌菌种,可以提高分离到优良菌株的几率。
2. 优化培养条件:对于特殊的乳酸菌菌种,可能需要优化培养条件,如调整温度、添加特定的营养成分等,以促进其生长和繁殖。
3. 评价筛选结果: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结果需要综合考虑其特性和应用价值。
如菌株的酸奶生产能力、耐酸碱能力、抗菌能力、抗氧化能力等。
总结起来,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原理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采用适当的分离方法和鉴定鉴别技术。
乳酸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和功能研究
![乳酸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和功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d4f98224b73f242336c5f38.png)
乳酸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和功能研究摘要:乳酸菌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细菌,本文通过阐述乳酸菌不同来源的分离鉴定方式,探讨了乳酸菌的部分主要生理功能。
关键词:乳酸菌分离鉴定功能Abstract: Lactic acid bacteria are a kind of many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bacteria,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probes into the way of its part main physiological function.Keywords: lactic acid bacteria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function乳酸菌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的细菌,然而,乳酸菌的许多特性是由其基因编码决定的【1】,利用这一特性,人们可以用乳酸菌作为载体,在食品及医药领域中构建表达系统。
乳酸菌具有控制肠道感染,改善乳糖代谢,增加某些食物的营养价值,诱导体内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等作用。
乳酸菌为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形态为杆状或球状,生殖方式为裂殖,消耗葡萄糖50%以上,产生乳酸分解蛋白质,但不产生腐败产物,不形成内生孢子,无运动性或极少运动,目前己发现的乳酸菌在细菌分类学上有18个属【2】。
通过对乳酸菌分离鉴定,可测定其生理功能。
一、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乳酸菌的来源广泛,腌菜、发酵肉制品、腐乳、酱醅、牛乳等食物中乳酸菌的含量极其丰富。
(一)腌菜盐水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乳酸菌广泛存在于泡菜和腌菜等食品中,此类乳酸菌较耐盐,因此,以腌菜为样品,分离优良乳酸菌株,将其应用到含盐量较大的食品中,可以改善食品的风味,提高食品的质量。
酸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活力的测定
![酸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活力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bedc87592e3f5727a5e962fa.png)
所以酸奶菌落总数为: 样品的测定与出厂的间隔时间为3d: N=(N1+N2) X A/2=(295+297)X 107/2=296 X 107cfu/mL 样品的测定与出厂的间隔时间为6d: N=(N1+N2) X A/2=(273+271)X 107/2=272 X 107 cfu/mL 样品的测定与出厂的间隔时间为9d: N=(N1+N2)X A/2= ( 212+213 ) X 107/2= 213 X 107cfu/mL 实验分析:酸奶中所含的乳酸菌数,随着 出厂天数的延长会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
测定乳酸菌的 OD值和产生酸能力来评定酸乳中乳酸菌的活力,
2. 材料与方法
材料与设备
A B 设备:高压灭菌锅 CO2培养箱 电子天平 冰箱 鼓风干燥箱 超净工作台 光学显微镜
材料:蒙牛冠益乳
实验方法
酸奶中乳酸菌的 培养分离 生化试验鉴定 酸奶中乳酸菌
乳酸菌
菌落数的测定
生长曲线的绘制
产酸能力的测定
目录
1 2 3 4 5
概述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结论 致谢
1. 概述
背景
酸奶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传统的受欢迎的 发酵型的乳制品,它的营养价值含量相当 的丰富,并且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意义
蒙牛冠益乳中的乳酸菌主要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对乳酸菌活力的测定,判定酸奶的最佳饮用时间,为酸奶的消 费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也对微生物做出研究。
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检测及纯化ppt课件
![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检测及纯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492db56bec0975f465e229.png)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实验材料:市售乳酸饮料或酸奶。 实验仪器:保温箱、高压蒸汽灭菌锅、水浴锅、 培养皿、试管、涂布器、酒精灯等。 实验试剂:脱脂乳试管、脱脂奶粉、5%蔗糖水、 1.6%溴甲酚紫、95%乙醇溶液、酵母膏、 琼脂、无菌水
【实验步骤】
1、1.6%溴钾酚紫牛乳培养基的制备
2、脱脂乳试管的制备
3、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 4、乳酸菌的检测、纯化培养
(1)、1.6%溴甲酚紫牛乳培养基的制备
配料: (A)液:脱脂奶粉100g,水500ml,加入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1ml, 80℃灭菌20min。 (B)液:酵母膏10g,水500ml,琼脂20g ,pH6.8, 121℃湿热灭菌20min。 操作: (1)、按照配方正确称取所需药品放于烧杯中,在搪瓷杯中加入所需水 量,玻棒搅匀,加热溶解,用1N NaOH或1N HCl调pH,加琼脂溶化,加 热过程要不断搅拌,可适当补水。琼脂完全溶解后 倒入250mL的锥形 瓶中,贴上标签,在高压锅中灭菌20min。 (2)、灭好菌的A液和B液趁热充分混合,并在酒精灯的附近趁热倒平板 。
10ml 1.0ml 1.0ml 1.0ml 1.0ml 1.0ml 1.0ml
10-1
花园酸奶 90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另留一管不稀释留作对照(CK)
(2)、分离方法
A.平板划线 接种环挑取10-1菌液,按无菌操作对标有”10-1”的3个平板进 行划操作;划线完毕后,盖上皿盖,倒置放在40℃恒温培养箱中培 养48小时。
B.平板涂布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解读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054f5a8a417866fb94a8e52.png)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乳酸细菌是一类能利用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
为兼性厌氧菌,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不运动。
营养要求高,需要提供丰富的肽类氨基酸维生素。
在琼脂表面或内层形成较小的白色或淡黄色的菌落。
通常用作为有益微生物的菌种有乳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片球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戊糖片球菌等。
乳杆菌常用MRS琼脂作半选择培养基。
当乳杆菌仅是复杂区系中的部分菌类时,SL 培养基常用作为选择性培养基。
对于芽孢乳杆菌常用GYP培养基,链球菌有TYC培养基、MS培养基。
M17培养基被用作乳球菌的分离培养基。
嗜酸乳杆菌属于乳杆菌属的一个种。
其特性为:杆菌,两端圆,不运动,无鞭毛。
粪肠球菌为革兰氏阳性,圆形或椭圆形。
乳酸片球菌细胞呈球状,直径0.6~1.0 μm,在直角两个平面交替形成四联状,一般细胞成对生,单生者罕见,不成链状排列。
革兰氏阳性,不运动,兼性厌氧。
在MRS培养基上菌落小,呈白色。
沿洋菜穿刺线的生长物呈丝状。
乳酸菌在一般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微小菌落,不易观察,所以分离时先富集培养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分离培养基一般添加西红柿、酵母膏、吐温-80 等物质,也常常加入醋酸盐,因醋酸盐能抑制部分细菌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培养基中添加碳酸钙,乳酸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作为分离鉴别的依据,通过对生成的乳酸量进行性能鉴定。
乳酸菌生长繁殖时需要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微氧,一般菌落比较小。
分离培养基一般可添加西红柿酵母膏油酸吐温等物质,均具有促进生长作用。
也常常添加醋酸盐抑制有些细菌的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一. 筛选方法:1.溶钙圈法:利用一些产酸类细菌在含CaCO3的培养基上产生CaCO3溶解圈,从而筛选出这些产酸类细菌,可用于乳酸菌的筛选。
其中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①鉴别能产生酸的细菌;②中和产生的酸,以维持培养基的PH。
筛选过程:样品预处理→梯度稀释至10-6 →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涂布→ 37℃培养48h→挑选产生溶钙圈的菌落反复在MRS培养基上划线→挑起单菌落染色,经镜检确认为纯种→挑选革兰氏阳性单菌落→试管穿刺4℃冰箱保存。
乳酸菌分离鉴定及试验方法
![乳酸菌分离鉴定及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58205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6.png)
乳酸菌分离鉴定及试验方法一、引言乳酸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价值。
乳酸菌可以通过发酵作用,将葡萄糖、果糖等碳源转化为乳酸和其他有机酸,同时还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维生素、酶、抗生素等。
乳酸菌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农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试验方法对于深入研究乳酸菌菌种的特性、功能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试验方法,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乳酸菌分离方法1. 采样乳酸菌的分离首先需要进行采样工作。
可以从发酵食品、乳制品、蔬菜、水果、土壤、肠道等多种来源进行采样。
在采样过程中应注意样品的新鲜性和卫生性,避免外部污染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2. 培养基的选择乳酸菌可以利用多种培养基进行分离和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有MRS培养基、乳清培养基等。
根据具体的分离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培养基。
3. 分离将采样得到的样品进行系列稀释,取适量的稀释液均匀涂布在含有适当培养基的琼脂平板上,培养温度一般在30-37摄氏度之间,培养时间约48-72小时。
4. 纯化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选择典型的菌落进行分离单菌培养,通过多次传代稀释可以纯化获得纯种的乳酸菌。
5. 形态观察利用显微镜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包括细胞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等。
三、乳酸菌鉴定方法1. 生理生化鉴定通过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包括乳酸发酵能力、氧耐受性、温度、pH值的适应能力等,可以初步判断乳酸菌的种属。
2. 生化试剂法利用生化试剂对乳酸菌进行鉴定,如气体发生试验、氧化还原酶试验、酶活性试验等。
3. 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PCR扩增乳酸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后与数据库比对,确定乳酸菌的种属分类。
四、乳酸菌试验方法1. 发酵活性测定通过测定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的发酵活性,如发酵速率、产酸速率、产酶能力等。
2. 抗菌活性测定测定乳酸菌对一些有害菌的抑菌作用,判断其在抗菌方面的潜力。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修订稿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修订稿](https://img.taocdn.com/s3/m/8f351dd41eb91a37f0115c2a.png)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乳酸细菌是一类能利用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
为兼性厌氧菌,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不运动。
营养要求高,需要提供丰富的肽类氨基酸维生素。
在琼脂表面或内层形成较小的白色或淡黄色的菌落。
通常用作为有益微生物的菌种有乳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片球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戊糖片球菌等。
乳杆菌常用MRS琼脂作半选择培养基。
当乳杆菌仅是复杂区系中的部分菌类时,SL培养基常用作为选择性培养基。
对于芽孢乳杆菌常用GYP培养基,链球菌有TYC培养基、MS培养基。
M17培养基被用作乳球菌的分离培养基。
嗜酸乳杆菌属于乳杆菌属的一个种。
其特性为:杆菌,两端圆,不运动,无鞭毛。
粪肠球菌为革兰氏阳性,圆形或椭圆形。
乳酸片球菌细胞呈球状,直径~μm,在直角两个平面交替形成四联状,一般细胞成对生,单生者罕见,不成链状排列。
革兰氏阳性,不运动,兼性厌氧。
在MRS培养基上菌落小,呈白色。
沿洋菜穿刺线的生长物呈丝状。
乳酸菌在一般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微小菌落,不易观察,所以分离时先富集培养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分离培养基一般添加西红柿、酵母膏、吐温-80等物质,也常常加入醋酸盐,因醋酸盐能抑制部分细菌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培养基中添加碳酸钙,乳酸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作为分离鉴别的依据,通过对生成的乳酸量进行性能鉴定。
乳酸菌生长繁殖时需要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微氧,一般菌落比较小。
分离培养基一般可添加西红柿酵母膏油酸吐温等物质,均具有促进生长作用。
也常常添加醋酸盐抑制有些细菌的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一.筛选方法:1.溶钙圈法:利用一些产酸类细菌在含CaCO3的培养基上产生CaCO3溶解圈,从而筛选出这些产酸类细菌,可用于乳酸菌的筛选。
酸菜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研究
![酸菜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110aa0d7cd184254b35350e.png)
China Brewing
Research Report
!!!!!!!!!!!!!!!!!!!!!!!!"
图2 L-6(A)、L-7(B)、L-8(C)菌株生长与温度关系 Figure 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strain growth of L-6(A),L-7(B)and L-8(C)
形态学鉴定:将分纯的菌种分别涂到MRS琼脂培养基 上,37℃培养24h,观察菌落特征,取典型菌落涂片革兰氏 染色,油镜下观察菌体形态。
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生化特性研究:对分离的菌种 分别进行糖发酵产酸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硝酸盐还原 试验、产生吲哚(靛基质)试验、明胶液化试验、硫化氢产生 试验、葡聚糖产生试验。(2)生理特性研究a生长曲线的绘 制:将l%的相应菌液接入培养基中,每隔4h吸取菌液做系 列梯度稀释,作混合平板,L-6于28℃,L-7和L-8于37℃培养 2d~3d,菌落计数。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菌落总数的对数 为纵坐标,绘制生长曲线。b培养温度及时间对菌株生长 的影响,OD 值以同温下不接种培养基作对照,定期取出接 种培养基在波长λ600nm测定。c 运动性检查:采用半固体培 养基穿刺法。
菌株
L-7 L-8 L-6
葡萄糖
+ + +
果糖
+ + +
乳糖
+ + -
表4 L-6、L-7和L-8菌株糖发酵结果 Table 4. Sugar fermentation of L-6, L-7 and L-8
半乳糖
+ + -
蔗糖
++ +
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流程
![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64743002cc58bd63186bdf1.png)
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流程1.材料首先要确定目标,即所筛选的乳酸菌来自哪里,例如想要筛选一株果蔬发酵乳酸菌,那我们就得找一个产区或者其他地方自然发酵果蔬的样品。
1.1培养基查找相关文献,菌种生化鉴定用培养基建议查看文献:工业微生物实验手册MRS培养基:牛肉膏10 g/L,蛋白胨10 g/L,吐温801g/L,葡萄糖50 g/L,乙酸钠5g/L,硫酸镁0.2 g/L,磷酸氢二钾2 g/L,柠檬酸二铵2 g/L,溴甲基酚紫0.4 g/L,酵母提取物5 g/L,琼脂15~20 g/L,pH 6.3~6.7,121 ℃湿热灭菌30 min。
(PS:若自己嫌麻烦,可买现成的MRS培养基)初筛培养基:在MRS分离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0.5%碳酸钙,乳酸调至PH2.0.(加碳酸钙是为了能更好的挑出优势菌,乳酸调至PH2.0也是同样道理)如图:若是乳酸菌菌落旁会有清晰可见的透明圈,这是由于乳酸与碳酸钙反应了。
高盐复筛培养基∶在MRS分离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10%氯化钠和0.5%碳酸钙。
高糖复筛培养基∶在MRS分离培养基的基础上将葡萄糖质量分数提高到30%,添加0.5%碳酸钙。
明胶培养基∶蛋白胨25 g/L,牛肉膏7.5 g/L,氯化钠5g/L,明胶100 g/L,pH7.0~7.2,121∶湿热灭菌15 min。
果蔬发酵培养基∶将苹果、胡萝卜、西瓜、西红柿等水果、蔬菜清洗去皮切分后分别榨汁除渣制得发酵果酱,然后按1∶1∶1∶1比例混合经巴氏灭菌后4 ∶冷藏。
按照混合果蔬汁33.3%、葡萄糖5%、蔗糖5%、氯化钙0.5%、磷酸氢二钠0.05%、磷酸二氢钠0.05%、硫酸镁0.03%、柠檬酸0.1%的配比配制,除果蔬和柠檬酸外其余成分于115 ∶湿热灭菌15 min。
2.方法2.1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取产区自然发酵苹果原浆,用0.9%灭菌生理盐水进行10 倍梯度稀释后,吸取适宜稀释度溶液涂布至MRS分离培养基中,37 ∶恒温厌氧培养24h,挑取菌落黄色范围大并具有乳酸菌典型特征的单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菌体形态。
乳酸菌生长最佳培养基的筛选
![乳酸菌生长最佳培养基的筛选](https://img.taocdn.com/s3/m/1f126850f8c75fbfc77db2c9.png)
乳酸菌生长最佳培养基的筛选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乳酸菌生长最佳培养基的筛选摘要:文中通过检测乳酸菌在不同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中的菌落数、菌落大小及溶钙圈大小,以筛选出乳酸菌生长的最佳培养基。
实验表明,在添加胡萝卜汁的乳酸菌分离固体培养基上,乳酸菌生长最好,活菌数含量最高,菌落和溶钙圈最大。
同种培养基,半固体培养较固体培养更适于乳酸菌生长,前者出菌快,活菌数多。
关键词:乳酸菌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菌落乳酸菌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益生菌,主要存在于人体肠道,其有助于宿主调整正常菌群,维持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平衡。
乳酸菌的代谢产物能降低肠道内的pH值,抑制肠道中腐败菌的生长和减弱腐败菌在肠道的产毒作用,并有帮助消化、防止便秘,防止细胞老化,降低胆固醇,抗肿瘤以及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等保健和医疗作用[1-5]。
在食品向天然型、功能型发展的今天,乳酸菌制品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检测乳酸菌在不同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中的菌落数,菌落和溶钙圈的大小,以筛选出乳酸菌生长的最佳培养基,用于乳酸菌制品的研究与开发一、材料及方法111菌种及来源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bulgaricus),由西北农业大学微生物室提供。
(以下简称乳酸菌)。
112培养基11211固体培养基的筛选RJP培养基(1号):牛肉膏3g;蛋白胨3g;酵母膏3g;乳糖20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pH610。
LAB培养基(2号):牛肉膏10g;酵母膏10g;乳糖20g;琼脂15g;吐温80110ml;CaCO310g;KH2PO42g;蒸馏水950ml;pH616。
214号培养基(3号):牛肉膏3g,胰胨10g;NaCl5g;酵母膏6g;葡萄糖2g;半胱氨酸013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pH714~715乳酸菌分离培养基(4号):牛肉膏1g;蛋白胨1g;酵母膏1g;葡萄糖1g;蕃茄汁20%;吐温800105%;CaCO32g;溴甲酚绿0101%;琼脂115g;蒸馏水100ml;pH615。
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试验
![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fcd75cd884254b35eefd34e7.png)
l 7
酸菌 ,将 其 编 号 从 L .到 L .9 S 1 S2 。
22 菌株 的筛选 . 通 过产酸 能 力的检 定和 对猪源 弱 毒型大肠 杆菌有 抑 制效果的 比较 ,L . 、L .、L .5 个菌株产酸 能力较 S3 S9 S 1 -
强,对E ci 抑菌 圈的直径( . ol 的 mm) 别 为 : 1. 2 1. 分 82 、 5 + 8
1 . 初 筛 将 分 离 得 到 的 纯 化 菌 株 接 种 于 液 体 产 酸 培 .3 2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种 的确 定 .
从 不 同来 源材 料 中,共 分离得 到纯 培养菌株 5 株 。 6 其q G染色 结果 为 阳性 、KO - ' H试 、H2 2 O 酶试验 、明胶 水 解 试验 、产硫 化氢试 验均 为为 阴性 的有2 株 ,确定 为乳 9
( amoel C 9 1 ,革 兰 氏 阳性 菌 金黄 色 葡 萄球 菌 S l nl 7 .3) a ( tp)oo cs a ru ) 单 核 细 胞 增 生 利 斯 特 氏菌 Sahrc cu uc s , l ( ieamo o yo ee 4 0 ) Ls r n etg n s5 0 2 ,热带产朊 假丝酵母和啤 t 酒酵母 ( ac a mae ee i a )作 为试 验菌 ,用管碟 S chr cscrvs e o i 法测定复筛确定的菌株对上述供试菌株 的抑菌作用。 1 . 抗 药性 的测 定 采用 牛津杯 法 。预 先将 复筛 确定 .7 2
《2024年益生性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拮抗沙门氏菌感染功能的研究》范文
![《2024年益生性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拮抗沙门氏菌感染功能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14c4c5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f.png)
《益生性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拮抗沙门氏菌感染功能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益生菌的研究与应用逐渐成为食品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在众多益生菌中,乳酸菌以其优良的益生功能及对人体健康的诸多益处备受关注。
本篇论文主要研究益生性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拮抗沙门氏菌感染功能,旨在为益生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验数据。
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本实验选取多种发酵食品作为菌种来源,包括酸奶、泡菜、酸奶酪等。
实验中使用的沙门氏菌为标准菌株。
(二)实验方法1. 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采用梯度稀释法对发酵食品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通过观察菌落形态、生长速度等指标筛选出具有潜在益生性的乳酸菌。
2. 拮抗沙门氏菌的实验:将筛选出的乳酸菌与沙门氏菌共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并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共培养后沙门氏菌的数量变化。
3. 实验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乳酸菌对沙门氏菌的拮抗效果。
三、实验结果(一)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结果经过梯度稀释法分离和筛选,成功得到多株具有良好生长特性的乳酸菌。
其中,XX株乳酸菌表现出较强的生长能力及优良的形态特征,被初步认定为具有潜在益生性的乳酸菌。
(二)拮抗沙门氏菌的实验结果将筛选出的XX株乳酸菌与沙门氏菌共培养后,发现XX株乳酸菌对沙门氏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在共培养过程中,沙门氏菌的数量明显减少,说明XX株乳酸菌能够有效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
(三)数据分析结果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XX株乳酸菌对沙门氏菌的拮抗效果显著,与其他乳酸菌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我们还发现XX株乳酸菌的拮抗作用可能与其产生的某些代谢产物有关。
四、讨论(一)益生性乳酸菌的筛选方法本实验采用梯度稀释法对乳酸菌进行分离与筛选,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然而,不同来源的乳酸菌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及代谢产物,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筛选方法。
此外,还可结合其他技术手段如PCR、16S rRNA测序等对乳酸菌进行鉴定与分类。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f68d5d3dbb68a98271fefaac.png)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第一部分:乳酸菌的分离、纯化一、实验器材:1.实验药品新鲜乳酸饮料(市售)、脱脂奶粉、蔗糖、1.6%溴甲酚绿乙醇溶液(溴甲酚绿、无水乙醇)、酵母膏、琼脂、革兰氏染液(结晶紫染液、卢戈氏碘液、95%乙醇、沙黄)、75%乙醇、香柏油、1mol/L NaOH、1mol/L HCl、碳酸钙;0.4gNaOH固体、4.2ml浓HCL(分析纯) 、20gCaCO3固体、酵母膏20g 、琼脂30g香柏油、脱脂奶粉100g 、蔗糖10g;2.仪器与设备高压蒸汽灭菌锅、光学显微镜、培养箱、pH试纸、酸乳瓶、培养皿(φ9或φ12)、试管、300ml三角瓶(带玻珠)、移液管、天平、500ml 锥形瓶、250ml锥形瓶、250ml烧杯。
二、实验步骤:1.培养基配制(BCG牛乳培养基):(A)溶液:取脱脂乳粉100g,水500ml,加入1.6%溴甲酚氯乙醇溶液1ml,混合均匀后分装入三角瓶于高压蒸汽灭菌锅80℃灭菌20 min;(1.6%溴甲苯酚绿(BCG)乙醇溶液用1.6g溴甲酚绿加入20ml无水乙醇中,再加水至100ml制成)(B)溶液:酵母膏10g,水500ml,CaCO3 10g,琼脂20g,加热溶解,用精密pH试纸调节pH到6.8,分装入三角瓶后在103kPa 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
以无菌操作趁热将(A)(B)溶液均匀混合。
2.药品配制2.1 结晶紫:结晶紫乙醇饱和液(结晶紫2g溶于20ml 95%乙醇中)20ml,1%草酸氨水溶液80ml。
将两液混匀,放置24小时后过滤即可。
2.2 卢哥氏碘液:碘1g,碘化钾2g,蒸馏水300ml。
先将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然后加入碘使之完全溶解,再加入蒸馏水300ml即成。
2.3 蕃红溶液:番红2.5g,95%乙醇100ml,溶解后存于密闭的棕色瓶中。
用时取20ml与80ml蒸馏水混匀即可。
2.4 0.1%的吕氏美蓝染液:A液:美蓝0.3g,95%乙醇300ml;B液:0.01% KOH 100ml。
乳酸菌分离鉴定及试验方法
![乳酸菌分离鉴定及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c5020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0.png)
乳酸菌分离鉴定及试验方法
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菌落筛选:根据菌落的颜色、大小、光泽度和透明程度,挑取含溶钙圈的单菌落。
2. 分离纯化:在MRS或Elliker固体培养基上反复划线分离,直到分离到纯的单一菌落。
3. 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菌体颜色、大小、形状和排列方式。
4. 过氧化氢酶实验:将革兰氏染色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的菌株初步认定为乳酸菌。
5. 保藏:用终浓度为25%甘油冻存管进行菌株的保藏,置于-80℃冰箱中保存备用。
乳酸菌的试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耐酸性优良菌株筛选试验:将分离纯化的乳酸菌和实验室耐酸性较好的WHH544接种到MRS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2%,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连续活化2代后,以6000r/min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沉淀菌体用灭菌生理盐水洗涤、离心2次后,通过麦氏比浊法调整菌悬液浓度为×108CFU/mL。
2. 其他试验:根据具体研究需求进行相关试验,例如通过不同条件培养,观察菌株生长情况;或通过发酵实验,测定乳酸菌的产酸能力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微生物学书籍或文献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乳酸菌生长最佳培养基的筛选
![乳酸菌生长最佳培养基的筛选](https://img.taocdn.com/s3/m/67f5823c4b73f242336c5f99.png)
乳酸菌生长最佳培养基的筛选摘要:文中通过检测乳酸菌在不同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中的菌落数、菌落大小及溶钙圈大小,以筛选出乳酸菌生长的最佳培养基。
实验表明,在添加胡萝卜汁的乳酸菌分离固体培养基上,乳酸菌生长最好,活菌数含量最高,菌落和溶钙圈最大。
同种培养基,半固体培养较固体培养更适于乳酸菌生长,前者出菌快,活菌数多。
关键词:乳酸菌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菌落乳酸菌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益生菌,主要存在于人体肠道,其有助于宿主调整正常菌群,维持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平衡。
乳酸菌的代谢产物能降低肠道内的pH值,抑制肠道中腐败菌的生长和减弱腐败菌在肠道的产毒作用,并有帮助消化、防止便秘,防止细胞老化,降低胆固醇,抗肿瘤以及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等保健和医疗作用[1-5]。
在食品向天然型、功能型发展的今天,乳酸菌制品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检测乳酸菌在不同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中的菌落数,菌落和溶钙圈的大小,以筛选出乳酸菌生长的最佳培养基,用于乳酸菌制品的研究与开发一、材料及方法111菌种及来源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bulgaricus),由西北农业大学微生物室提供。
(以下简称乳酸菌)。
112培养基11211固体培养基的筛选 RJP培养基(1号):牛肉膏3g;蛋白胨3g;酵母膏3g;乳糖20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pH610。
LAB培养基(2号):牛肉膏10g;酵母膏10g;乳糖20g;琼脂15g;吐温80110ml;CaCO310g;KH2PO42g;蒸馏水950ml;pH616。
214号培养基(3号):牛肉膏3g,胰胨10g;NaCl5g;酵母膏6g;葡萄糖2g;半胱氨酸013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pH714~715乳酸菌分离培养基(4号):牛肉膏1g;蛋白胨1g;酵母膏1g;葡萄糖1g;蕃茄汁20%;吐温800105%;CaCO32g;溴甲酚绿0101%;琼脂115g;蒸馏水100ml;pH6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乳酸细菌是一类能利用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
为兼性厌氧菌,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不运动。
营养要求高,需要提供丰富的肽类氨基酸维生素。
在琼脂表面或内层形成较小的白色或淡黄色的菌落。
通常用作为有益微生物的菌种有乳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片球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戊糖片球菌等。
乳杆菌常用MRS琼脂作半选择培养基。
当乳杆菌仅是复杂区系中的部分菌类时,SL培养基常用作为选择性培养基。
对于芽孢乳杆菌常用GYP培养基,链球菌有TYC培养基、MS培养基。
M17培养基被用作乳球菌的分离培养基。
嗜酸乳杆菌属于乳杆菌属的一个种。
其特性为:杆菌,两端圆,不运动,无鞭毛。
粪肠球菌为革兰氏阳性,圆形或椭圆形。
乳酸片球菌细胞呈球状,直径0.6~1.0μm,在直角两个平面交替形成四联状,一般细胞成对生,单生者罕见,不成链状排列。
革兰氏阳性,不运动,兼性厌氧。
在MRS培养基上菌落小,呈白色。
沿洋菜穿刺线的生长物呈丝状。
乳酸菌在一般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微小菌落,不易观察,所以分离时先富集培养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分离培养基一般添加西红柿、酵母膏、吐温-80等物质,也常常加入醋酸盐,因醋酸盐能抑制部分细菌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培养基中添加碳酸钙,乳酸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作为分离鉴别的依据,通过对生成的乳酸量进行性能鉴定。
乳酸菌生长繁殖时需要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微氧,一般菌落比较小。
分离培养基一般可添加西红柿酵母膏油酸吐温等物质,均具有促进生长作用。
也常常添加醋酸盐抑制有些细菌的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一.筛选方法:1.溶钙圈法:利用一些产酸类细菌在含CaCO3的培养基上产生CaCO3溶解圈,从而筛选出这些产酸类细菌,可用于乳酸菌的筛选。
其中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①鉴别能产生酸的细菌;②中和产生的酸,以维持培养基的PH。
筛选过程:样品预处理→梯度稀释至10-6→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涂布→37℃培养48h→挑选产生溶钙圈的菌落反复在MRS培养基上划线→挑起单菌落染色,经镜检确认为纯种→挑选革兰氏阳性单菌落→试管穿刺4℃冰箱保存。
2.溴甲酚绿指示剂法:培养基:MRS培养基(含溴甲酚绿酒精溶液)筛选过程:同上,不同之处是稀释涂布后长出菌落,挑取使溴甲酚绿变色的菌落。
二.菌种的分离筛选1.培养基:★1.1麦芽汁碳酸钙培养基:麦芽汁(10BX)1L 预先灭菌碳酸钙5-10g/L PH 自然(分离用)★★1.2牛肉膏 10g/L 蛋白胨 10g/L 酵母膏 10g/L 番茄汁200g/L 葡萄糖10g/L 吐温0.05% CaCO315-20g/L 溴甲酚绿 0.01% PH6.0-6.5(分离用)★1.3番茄汁碳酸钙培养基:酵母膏 7.5 g/L 葡萄糖 10 g/L 番茄汁100mL 蛋白胨7.5g/L KH2PO4 2.0 g/L 吐温 0.5 mL PH 6.0-6.5 (分离用)1.4葡萄糖 20g/L 酵母膏 10g/L PH 6.0-6.51.5蛋白胨 8- 10 g/L 酵母膏 3- 5g/L 葡萄糖 13- 15g/L KH2PO4 1.5-2.0g/LMgSO4 0.3-0.5 g/L MnSO40.2-0.25g/L NaAC 3.0-5.0g/L PH 5.5-6.51.6蛋白胨 0.8- 1.0g/L 糖蜜 3.0-5.0g/L 酵母膏 3-5g/L 玉米浆0.5- 1.0g/L KH2PO4 0.1- 0.3g/L MgSO40.3-0.5g/L NaC13-5g/L 葡萄糖 8-10g/LPH5.5-6.5 (发酵或种子培养基)★★1.7 MRS培养基(分离培养计数用)蛋白胨 10.0g、牛肉膏 10.0g、酵母膏 5.0g、柠檬酸氢二铵 2.0g、葡萄糖 20.0g、吐温 80 1.0mL、乙酸钠 5.0g、磷酸氢二钾 2.0g、硫酸镁0.58g、硫酸锰 0.25g、琼脂 18.0g、蒸馏水1L, pH 6.5。
(分离培养基),当MRS培养基冷却至45~50℃时,加入已灭菌的碳酸钙, 充分混匀,倒平板。
1.8 BCP培养基(溴甲酚紫培养基)乳糖5.0g 蛋白胨 5.0g 酵母膏 3.0g 0.5℅溴甲酚紫10ml 自来水1000mlpH6.5-7.0 (分离用)1.9 BCG牛乳营养琼脂:脱脂奶粉10g,溶于50ml水中,加入1.6℅溴甲酚绿酒精溶液0.07ml,0.075Mpa 20min。
另取琼脂2.0g,溶于50ml水中,加酵母膏1.0g溶解后调pH6.5-6.8,0.1 Mpa 20min.趁热在无菌操作下两者混合均匀,倒平板,37℃培养24h,检查是否有杂菌。
2.分离筛选:2.1富集培养:取1.0g(1.0ml)于无菌细口瓶中,加入无菌麦芽汁液体培养液于瓶口处,密闭,25-32℃培养48h。
若培养基表内出现绢丝波纹物,镜检杆状,革兰氏阳性,初步定为乳酸菌。
以同样方法转接2-3次,接种量3-5℅.2.2菌种分离纯化:溶钙圈法:富集菌液或样品适当稀释至10-7,混菌法分离,先加入10-12ml MRS培养基或麦芽汁培养基,凝固后再注入4-5ml水琼脂培养基,制成厌氧环境,30℃或37℃培养2-3天(温度低时间稍长),可出现针头状或圆形稍扁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
挑取透明圈大,培养基变黄的菌落,反复划线纯化2-3次,所得单菌落编号,经镜检后,疑似乳酸菌落接种于MRS培养基培养后保存备用。
或接入液体培养基中,25-32℃培养24-48h,然后穿刺于MRS培养基或麦芽汁碳酸钙半固体培养基中,25-32℃培养48h保存备用。
2.3性能测定:乳酸菌定性试验:不同条件下的产酸速率试验:将分离菌种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25℃ 37℃温度下培养测不同菌株不同温度的pH。
方法1.吸取发酵液10ml,注入空试管中,加入10℅硫酸1.0ml,在加入2.0℅高锰酸钾约1.0ml,此时乳酸转化成乙醛。
取滤纸一条,在含氨的硝酸银溶液中浸湿,横搭在试管口上,将试管徐徐加热至沸腾,使乙醛挥发,若管口滤纸变黑,证明有乳酸生成。
方法2.纸层析法:展开剂为正丁醇:甲醇:水=80:15:5,毛细血管吸取发酵液,多次点样于新华滤纸上,1.5℅标准乳酸为对照,平衡2小时后进行层析,3℅溴甲酚蓝显色计算Rf值。
产酸量测定:5.0ml发酵液于150ml三角瓶中,加中性蒸馏水10-20ml,酚酞指示剂2滴,用0.1mol/l氢氧化钠滴定至微红色。
醋酸量(g/100mL)= 氢氧化钠摩尔浓度.Vx90.08x10-3 /样品毫升数 x100同时,进行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醋酸速度,耐高温,耐酒精度,耐低酸度等主要生产性能,选择优势菌株。
3.菌株鉴定:3.1菌落形态:3.2菌体形态:(革兰氏染色观察)染色镜检:杆状阳性。
3.3乳酸菌运动性检测:半固体穿刺法3.4生理生化:3.3.1生化试验:产过氧化氢,产硫化氢,葡萄糖产生,硝酸盐还原,产生吲哚,甲基红,明胶液化,需氧,精氨酸,糖发酵试验。
3.3.2生理试验:乳酸菌产酸能力曲线:将筛选的乳酸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25-32℃培养48h,间隔4-6h测定发酵液pH。
食盐对乳酸菌的影响:在MRS液体培养基中,添加0.0℅ 2.0℅ 4.0℅ 6.0℅氯化钠,菌种分别接种于培养基中,32℃培养48h,测定OD值。
溴甲酚绿指示剂法:原理:溴甲酚绿指示剂在酸性环境中呈黄色,碱性环境呈蓝色,分离培养基配制后PH为6.8,加入溴甲酚绿指示剂呈蓝绿色,产酸后菌落周围变成黄色,较容易鉴别。
培养基:BCG牛乳营养琼脂初筛:将样品富集液梯度稀释,适温培养,平板上出现扁平的黄色菌落及周围培养基也为黄色初定为乳酸菌。
复筛:将典型菌落转接脱脂乳发酵管,若凝固,无气泡,呈酸性,镜检细胞杆状或链球状,革兰氏染色阳性,连续传代若干次培养,挑选出3-4h能凝固的乳管保存备用。
注:1.乳酸菌筛选常在几种培养基同时进行:分别在麦芽汁碳酸钙培养基,番茄汁碳酸钙培养基,BCP培养基(溴甲酚紫培养基)同时进行混菌划线或涂布培养(放厌氧袋),分别25℃ 37℃培养48h。
菌落观察:平板表面形成浅色(黄色或白色)小菌落。
麦芽汁碳酸钙培养基表面,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BCP培养基(溴甲酚紫培养基)周围使紫色的培养基形成黄色包围圈。
触酶反应:厌氧菌一般无触酶(过氧化氢酶),用滴管滴加3.0℅过氧化氢于菌落上,若无气泡产生,证明该菌为触酶阴性。
将各种特征菌落分别接入斜面,培养后保存,进一步生理生化试验,以鉴定分别何种乳酸菌。
2.菌落鉴定:半固体或双平板琼脂利于乳酸菌的生长,菌落出现早。
2.1菌落形态观察:乳白色边缘不整齐,稍呈半球状凸起,实心菌落。
个体形态:半透明细杆状链状排列,大量时呈发丝状堆积。
初步认为乳杆菌。
2.2生化鉴定:在吲哚试验中,加入菌种试管无任何变化,为阴性反应。
说明该菌不具有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的能力。
明胶液化淀粉水解氢氧化钾试验均为阴性,说明此菌为乳酸菌。
(过氧化氢酶还原硝酸盐)糖发酵试验:发酵果糖半乳糖葡萄糖乳糖产酸为阳性反应,其余麦芽糖蔗糖棉子糖鼠李糖产酸为阴性反应。
根据手册第九版判断此种乳酸菌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纤维二糖甘露醇山梨醇七叶苷水杨苷)2.3乳酸菌生长曲线pH-t测定结果:三.几种乳酸菌筛选举例1.嗜热链球菌:样品来源:市售酸奶培养基:M17改良培养基,培养温度:42℃,需氧情况:兼性厌氧,筛选方法:常规的稀释涂布和划线分离2.保加利亚乳杆菌:样品来源:市售酸奶,培养基:牛肉浸膏 1.5%,酵母浸膏0.5%,葡萄糖3.0%,柠檬酸三铵 0.2%,七水硫酸镁 0.02%,琼脂 1.5%,pH 5.1。
培养温度:42℃,需氧情况:兼性厌氧,筛选方法:常规的稀释涂布和划线分离法。
3.双歧杆菌:样品来源:婴儿新鲜粪便,培养基:MRS培养基、NPNL培养基、TYP培养基、 PTYG培养基,培养温度:37℃,需氧情况:严格厌氧,筛选方法:常规的稀释涂布和划线分离法。
读书的好处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达尔文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