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筑限界测量
铁路线路工基础知识——限界
限界
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称为限界
铁路基本限界可分为建筑限界和机车车辆限界
(一)建筑限界
建筑限界:为了保证列车运行安全,要求靠近铁路线路修建的建筑物及设备,不得入侵规定的线路中心线垂直断面的轮廓尺寸线
《铁路技术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技规》)规定:一切建筑物、设备,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侵入铁路的建筑限界
与机车、车辆直接相互作用的设备,在使用中不得超过规定的侵入范围
建筑限界包括:(1)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v≤160km/h)
(2)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160km/h<v≤200km/h)
(3)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装载限界及客货共线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建
筑限界
(4)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200km/h<v≤350km/h)
建筑限界的基本尺寸,必须符合《技规》的有关规定
(二)机车车辆限界
机车车辆限界: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要求机车、车辆本身及其装载的货物,不得超过规定的轮廓尺寸线称为机车车辆限界
《技规》规定:机车、车辆无论空重状态,均不得超出机车车辆限界
机车车辆限界:(1)机车车辆限界(V<200km/h)
(2)机车车辆限界(V≥200km/h)
机车车辆限界的基本尺寸,必须符合《技规》的有关规定。
铁路限界
铁路限界铁路限界(railway clearances)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
铁路基本限界包括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
以下所列的现行铁路限界是“标准轨距铁路限界。
”建筑接近限界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横断面,它规定了保证机车车辆安全通行所需要的横断面的最小尺寸。
凡靠近铁路线路的建筑物及设备,其任何部分(和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除外)都不得侵入此限界之内。
在客货混用铁路线上(v≤ 160km/h),直线建筑接近限界1(建限-1,建限-2)、隧道建筑限界(隧限一1隧限一2)、桥梁建筑限界(桥限-1,桥限-2)如图1~图6 所示。
建限—1图1 直接建筑接近限界图建限—2图2 直线建筑接近限界图(车库门等)遂限—1图3 隧道建筑限界图(蒸汽及内燃牵引区段)遂限—2图4 隧道建筑限界图(电力牵引区段)桥限—1图5 桥梁建筑限界图(蒸汽及内燃牵引区段)桥限—2图6 桥梁建筑限界图(电力牵引区段)机车车辆通过曲线线路时,其车体纵向中心线和线路中心线不一致,车体中部向曲线内侧偏移,车体端部向曲线外侧偏移。
为了排除偏移所造成的障碍,可以按照偏移的程度将附近建筑物挪远,使机车车辆处于运行在直线线路上的状态,这种方法称作建筑限界的曲线加宽。
计算方法为:曲线内侧加宽(mm)曲线外侧加宽(mm)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mm)式中,R为曲线半径(单位:m);H为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单位:mm);h 为外轨超高(单位:mm)。
在客运专线铁路线上(160 km/h<v≤200 km/h),铁路建筑限界基本尺寸如图7 所示,该建筑限界也适用于客运专线的隧道和桥梁。
客运专线铁路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应考虑因超高产生车体倾斜对曲线内侧的限界加宽,其加宽量为:图7 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基本尺寸式中,W为曲线内侧加宽量(单位:mm);H为轨面至计算点的高度(单位∶mm);h为外轨超高直(单位:mm)。
铁路高站台建筑限界控制技术
2 高站 台施 工产 生侵 限界 的原 因分 析
我 国高 速铁路从 2 0 0 8 年开始运 营 以来 , 高站 台在施工过 程、 运 营过 程发 生 了不少 站 台侵 限界 质 量 问题 和行 车 安全
事故。
曲线上建筑 限界加宽 计算 :
2 . 1 案 例 分 析 ( 1 ) 某新 建车站垂 直式站 台墙高站 台验 收测量 时 , 发 现站 台墙 的中部 因为胀模有 2 6 个点侵 限界 , 分析发现在整 个施工 过 程限界控制 中, 一直是 以站 台墙 帽为控 制点 , 仅用直 角靠尺
测 量只有站 台墙上 、 下两点数据 , 没有测量到站 台墙 中部凸出 的侵 限界点 ; ( 1 ) 当V <  ̄ 2 O O k m / h曲线上站 台建筑限界加宽办法 为 : 曲线
本 站 台、 中间站台各 1 座, 钢筋砼站 台墙 1 4 4 0延长米 , 雨棚 覆 盖 面 9 0 0 0 m , 设置 自动扶梯 4 台, 垂直 电梯 2 台。 本工程设计时速 2 0 0 k m / h , 执行 高速铁路标准 。
( 1 2 5 0 + 2 0 ) m m, W值是根据现场实际施工轨 道曲线半径 和设计
关键词 :铁路 高站 台; 站 台施 工 ; 限界计算测量 ; 施工双向控制
1 工 程概 况
某 高铁 客运站 , 站房中心里程为 K 2 5 7 + 7 4 0 , 站房形式为线 侧 下式 , 站房建筑 面积 6 0 0 0 m。 , 站台规模 : 4 5 0 m X 1 0 mX 1 . 2 5 m基
站 台直 线 段 设 计 要 求 : 站 台 侧 边 与 轨 道 中心 线 水 平距 离
信号设备建筑限界测量说明及要求.
信号设备建筑限界测量说明及要求一、限界测量简介:(一)不同的线路及运行速度,对应的信号设备建筑接近限界有着不同的要求,具体如下(依据铁总科技[2014]172号文):1、v≤160 km/h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的基本建筑限界图图1 单位:mm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
适用于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天桥及雨棚等建(构)筑物。
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高度。
2、v >160 km/h 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的基本建筑限界图图2 单位:mm 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站台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
适用于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天桥及雨棚等建(构)筑物。
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高度。
52003、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基本建筑限界图图3 单位:mm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①站台建筑限界(侧线站台为1 750 mm;正线站台,无列车通过或列车通过速度不大于80km/h时为1 750 mm,列车通过速度大于80 km/h时为1 800 mm)。
②站内反方向运行矮型出站信号机的限界为1800mm。
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也适用于桥梁和隧道。
y为接触网结构高度。
(二)测试计算方式1、示意图中斜面高度限界计算方法:根据图1、图2、图3所示,结合不同的线路,设备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限界要求。
如设规规定四显示带引导的进站信号机,在非电化区段,最下方灯位高度要求在>5000mm,速度≤160km/h,从图1中处于4500-5500mm区域,限界在2000-1400mm,形成一个底边是600mm、高度为1000mm的三角形,如在实际测量该进站高度是5150mm,该限界的最小值应是2000-(X/600=650/1000)=1610mm,或1400+(X/600=350/1000)=1610mm。
铁路限界图集(最全)
铁路建筑界限图集(最全)1.铁路建筑接近限界(v≤160 km/h)(1) 建限—1直线建筑接近限界图信号机、水鹤的建筑接近限界(正线不适用)。
站台建筑接近限界(正线不适用)。
各种建筑物的基本接近限界。
适用于电力机车牵引的线路的跨线桥、天桥及雨棚等建筑物。
电力机车牵引的线路的跨线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高度。
旅客站台上柱类建筑物离站台边缘至少1 500 mm,建筑物离站台边缘至少2000 mm。
旅客站台为低站台时其高度为300 mm,专为行驶旅客列车的线路上可建1 100mm的高站台。
货物站台的高度为1 100 mm。
在非电气化区段的车站上,车辆调动频繁的站场内,天桥的高度不得少于5 800 mm。
货物高站台边缘(只适用于线路的一侧)在高出轨面距离1 100~4 800 mm间,距线路中心线距离可按1 850 mm设计。
曲线上建筑接近限界加宽办法曲线内侧加宽(mm)曲线外侧加宽(mm)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mm)式中R——曲线半径(m);H——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h——外轨超高(mm);的值亦可用内侧轨顶为轴,将有关限界旋转θ角求得。
(2) 建限—2直线建筑接近限界图(车库门等)适用于新建及改建使用蒸汽及内燃机车、车辆的车库门、转车盘、洗车架、专用煤水线、洗罐线、加冰线、机车走行线上各种建筑物,亦适用于旅客列车到发线及超限货车不进入的线路上的雨棚。
适用于使用电力机车的上述各种建筑物。
X的值根据接触网的高度(有或无承力索)决定。
(3) 隧限—1隧道建筑限界图(蒸汽及内燃牵引区段)直线建筑接近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
(4) 隧限—2隧道建筑限界图(电力牵引区段)直线建筑接近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
隧道加宽办法曲线内侧加宽(mm)曲线外侧加宽(mm)式中R——曲线半径(m);H——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h——外轨超高(mm)。
(5) 桥限—1桥梁建筑限界图(蒸汽及内燃牵引区段)直线建筑接近限界。
高速铁路站台建筑限界测量和安全管理
30
31三、铁Βιβλιοθήκη 建筑限界管理的有关规定32
三、铁路建筑限界管理的有关规定
33
三、铁路建筑限界管理的有关规定
34
三、铁路建筑限界管理的有关规定 2、第五章第四节
表5.4.2 构筑物技术状态评定标准
构筑物名称 评定标准 一级 二级 侵限但不影响二级超限货物 站台 无病害且不侵限。 运输列车通过; 帽石及站台墙 有破损,站台面局部坑洼不 平,但不影响安全使用。 侵限但不影响二级超限货物 雨棚 无病害且不侵限。 列车通过;有破损,漏雨,但 不影响安全使用。 三级 侵限影响二级或一级超限 货物运输列车通过; 有影响 安全使用的各项病害。 侵限影响二级或一级超限 货物运输列车通过; 有影响 安全使用的各项病害。
22
三、铁路建筑限界管理的有关规定
23
三、铁路建筑限界管理的有关规定
24
三、铁路建筑限界管理的有关规定
25
三、铁路建筑限界管理的有关规定
26
三、铁路建筑限界管理的有关规定
27
三、铁路建筑限界管理的有关规定
28
三、铁路建筑限界管理的有关规定
29
三、铁路建筑限界管理的有关规定 1、专门列了一节,即第五章第六节 建筑限界管理,共7条
14
二、曲线上建筑限界加宽计算
(二)高速铁路 ③ 曲线地段的站线两侧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 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站 内反方向运行矮型出站信号机的建筑限界和站台建筑限界, 需考虑曲线内、外侧的限界加宽。加宽量为
15
二、曲线上建筑限界加宽计算
加宽范围应包括全部圆曲线、缓和曲线和部分直线。加宽方 法可采用下图所示阶梯形方式,或采用曲线圆顺方式。
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
附图1 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单位:mm 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①站台建筑限界(侧线站台为1 750 mm;正线站台,无列车通过或列车通过速度不大于80 km/h时为1 750 mm,列车通过速度大于80 km/h时为1 800 mm)。
②站内反方向运行矮型出站信号机的限界为1800mm。
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也适用于桥梁和隧道。
y为接触网结构高度。
曲线上建筑限界加宽办法1.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仅考虑因超高产生车体向曲线内侧倾斜的加宽,加宽量为:h HW 15001=式中 W1 —— 曲线内侧加宽量(mm );H —— 轨顶面至计算点的高度(mm ); h —— 外轨超高(mm )。
曲线上建筑限界的加宽范围,包括全部圆曲线、缓和曲线和部分直线。
加宽方法可采用下图所示阶梯形方式,或采用曲线圆顺方式。
2.曲线地段的站线两侧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站内反方向运行矮型出站信号机的建筑限界和站台建筑限界,需考虑曲线内、外侧的限界加宽。
加宽量为:曲线内侧加宽(mm ):h HR W 1500405001+=曲线外侧加宽(mm ):RW 440002=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mm ):h HR W W W 15008450021+=+= 式中 R ——曲线半径(m );H ——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 ); h ——外轨超高(mm )。
h H 1500的值也可用内侧轨顶为轴,将有关限界旋转θ角(1500tan arc h=θ)求得。
加宽范围应包括全部圆曲线、缓和曲线和部分直线。
加宽方法可采用下图所示阶梯形方式,或采用曲线圆顺方式。
类别车型宽度(mm)高度(mm)长度(mm)地板距轨面高度(mm)运行速度(km/h)铁路客车YZ25G硬座车3104(扶手除外)4433 25500 1333 140 SYZ25B双层空调硬座车3105 25500 1333 140 RZ125Z软席座车3104 4050 25500 1275 160 25K空调硬卧车3105 4433 25500 1333 160 CRH1动车组3328 4040 25800 1250 200 CRH2动车组3380 3700 25000 1300 250 CRH3动车组3300 3890 25000 1260 350 CRH5动车组3200 4270 25000 1270 200。
铁路信号限界测量
2
出站
三显示
8 500
1 700
5 200
2 900
2 700
2440
3
出站
四显示
10 00
2 000
4 700
2 900
2 700
2440
4
出站
二显示
8 500
1 700
5 300
2 900
2 700
2630
5
出站
三显示
8 500
1 700
5 200
2 900
2 700
2630
6
出站
四显示
10 00
6
或 2000+(X/440=1000/1500)=2220mm 如表中四显示带引导的进站信号机,在客专区段,最下方灯位高度 要求在>3500mm,图 3 中 1250mm 以上,4000mm 以下区域,限界均在 2440mm。 3、处于曲线地段的信号设备曲线加宽原则。 曲线内、外侧的信号设备建筑接近限界均需加宽,加宽量根据曲线 半径、设备所处的曲线位置决定,曲线内侧加宽值同时需要考虑外轨超 高。道岔区段内处于曲股上的信号设备建筑接近限界也需要根据相关道 岔的曲线半径、设备所处的位置进行加宽。 ⑴各类计算公式 ①根据信号《维规》技术标准,曲线内侧加宽公式
6
②带柄大型或无柄大型表示器安装在不通过超限列车之站线时,表 示器中心距所属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得小于 2275mm。 ③带柄小型或无柄小型表示器的中心距所属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得 小于 2020mm。 ④脱轨表示器的中心距所属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得小于 2020mm。
⑸继电器箱、区间设备箱、靠近线路侧的基础螺栓距线路中心 的距离,不得小于 2800mm。 ⑹变压器箱中心距所属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得小于 2100mm。 ⑺电缆盒中心距所属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得小于 1900mm。 ⑻扼流变压器箱中心距离所属中心不得小于 1900mm。
信号设备建筑限界测量说明及要求
信号设备建筑限界测量说明及要求一、限界测量简介:(一)不同的线路及运行速度,对应的信号设备建筑接近限界有着不同的要求,具体如下(依据铁总科技[2014]172号文):1、v ≤160 km/h 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的基本建筑限界图图1单位:mm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①站台建筑限界(侧线站台为1750 mm ,列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也适用于桥梁和隧道。
y 为接触网结构高度。
(二)测试计算方式1、示意图中斜面高度限界计算方法:根据图1、图2、图3所示,结合不同的线路,设备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限界要求。
如设规规定四显示带引导的进站信号机,在非电化区段,最下方灯位高度要求在>5000mm ,速度≤160km/h ,从图1中处于4500-5500mm 区域,限界在2000-1400mm ,形成一个底边是600mm 、高度为1000mm 的三角形,如在实际测量该进站高度是5150mm ,该限界的最小值应是2000-(X/600=650/1000)>2均在2440-。
E H R W 150040500+=内(mm ) ②曲线外侧加宽公式式中:W —折减后的建筑限界半宽,单位为毫米(mm );R —曲线半径,单位为米(m )。
H—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单位为毫米(mm)E—外轨超高,单位为毫米(mm)3、信号设备建筑接近限界的测量原则1)信号设备的不同高度(部位),存在不同的限界要求。
2)不同的线路级别,存在不同的限界要求。
3)处于曲线地段的信号设备曲线加宽原则。
,AB的距离(直线区段需要大于2440mm)和CD的距离(直线区段需要大于2000mm),及上、下机构背板下灯位的高度及距离限界。
图4高柱信号机限界测量示意图说明:1、“h”为轨面至最下方(引导)机构下端挡板的距离;2、“AB”的距离为梯子包箍的安装螺栓或梯子上的安装螺栓至线路中心的距离,以距离小的为准,一般测量最下面的包箍;3、“CD”的距离为距线路最近机构(引导)挡板线路侧边缘至线路中心的距离。
高速铁路站台限界测量技术分析
高速铁路站台限界测量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1-06-28T14:57:35.19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作者:王悦安[导读] 摘要:高速铁路站台作为高铁重要的站场设施之一,起着列车到发、接收中转旅客等重要作用。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银西站房项目部咸阳 712000摘要:高速铁路站台作为高铁重要的站场设施之一,起着列车到发、接收中转旅客等重要作用。
高铁站台限界测量的准确性对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输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关系到高铁机车的运营安全又关系到高铁工作者和乘客的人身安全。
本文通过银西铁路三个站房站台施工实际经验,分析高铁站台限界测量技术,为高铁站台限界测量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铁站台;限界测量;SZXC-A型数显式站台测量尺Analysis on th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of the Platform Limit of High-speed RailwayWANG YueanYinxi Station Building Project Department of China Railway 14th Bureau Group Co.,Ltd.,xianyang 71200,ChinaAbstract:A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ation facilities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the high-speed railway platfor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rrival and departure of trains and the reception of transit passengers. The accuracy of high-speed rail platform boundary measurement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the safe transportation of railways. It is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high-speed rail locomotives and the personal safety of high-speed rail workers and passeng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oundary measurement technology of high-speed railway platforms throug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three station platforms of Yinxi Railway,and provides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boundary measure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platforms.Key words:High-speed railway;platform limit measurement;SZXC-A digital display platform measuring ruler1 工程概况新建银西高铁是一条连接陕西省西安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高速铁路,高铁全长618千米,设计时速250千米/小时。
信号设备建筑限界测量说明及要求
信号设备建筑限界测量说明及要求一、限界测量简介:(一)不同的线路及运行速度,对应的信号设备建筑接近限界有着不同的要求,具体如下(依据铁总科技[2014]172号文):1、v≤160 km/h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的基本建筑限界图图1 单位:mm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
适用于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天桥及雨棚等建(构)筑物。
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高度。
2、v >160 km/h 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的基本建筑限界图图2 单位:mm 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站台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
适用于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天桥及雨棚等建(构)筑物。
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高度。
52003、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基本建筑限界图图3 单位:mm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①站台建筑限界(侧线站台为1 750 mm;正线站台,无列车通过或列车通过速度不大于80km/h时为1 750 mm,列车通过速度大于80 km/h时为1 800 mm)。
②站内反方向运行矮型出站信号机的限界为1800mm。
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也适用于桥梁和隧道。
y为接触网结构高度。
(二)测试计算方式1、示意图中斜面高度限界计算方法:根据图1、图2、图3所示,结合不同的线路,设备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限界要求。
如设规规定四显示带引导的进站信号机,在非电化区段,最下方灯位高度要求在>5000mm,速度≤160km/h,从图1中处于4500-5500mm区域,限界在2000-1400mm,形成一个底边是600mm、高度为1000mm的三角形,如在实际测量该进站高度是5150mm,该限界的最小值应是2000-(X/600=650/1000)=1610mm,或1400+(X/600=350/1000)=1610mm。
铁路建筑限界检测系统及应用
2 限界检测 技术
铁路 建筑 限 界早 期检测 技 术主要 有横 断面法 、综
面轮廓 .在 实际 应用 中主要 关注铁 路 周边建 筑物 或设 合 断面法 和轨 迹法 等 。横 断 面法需要 停车 手丁测量 , 备的 限 界接 近 ( 侵限 )状 态 ;综 合最 小建筑 限 界是指 是 一种 定位测 量断 面法 ;综合 断面法 属定 高测宽 法 , 在规定 范 同内 ,建筑物 和设 备所 有检测 横断 面轮 廓 的 动 车时检 查架 开屏 测量 ;轨迹 法要求 定 向连续测距 , 综 合最 小 尺寸 ,在实 际应用 中 主要 为超限货 物 的运输 动 车量测 .通 过捕 捉测绘 触手 外端点 的运 动轨迹进 行 提供基 础控 制数据。
C HI N A R.
7 7.
t r y +  ̄ 廓线 .多 台摄 像 机 置在检 测车 的外 轮 廓 , -
从 同 角 度 拍 摄 激 光 轮 廓 线 片 的 处 理 量 大 ,需 多
台 汁算 机 时 处胛 ,合成 得剁 建筑 限 界数据 ,经 过 后
DOI :1 0 . 1 9 5 4 9 4 . i s s n . 1 0 0 1 - 6 8 3 x . 2 01 7 . 1 0 . 0 7 7
1 概述
至 关重要 ,准确 的限 界数据关 系到铁 路运输 安全 和效 率 :我 国地域 广 阔 ,铁路 的地 理环境 复杂 .在 电气化
快 速集 装箱运 输 网 已初具 规模 ,铁 路 网的运 营和 维护 断 面摄像检测技 术 ,目前 已在线路运 营维护 中应用 。 断 面摄 像技 术 的基 本 原理 是通 过 激 光 器 与摄 像
基 金项 目:中 国铁 路总公 口 j 科技研 究开 发计 划项 目 ( 2 0 1 5 T 0 0 3 一 A)
铁路建筑实际限界测量和数据格式表
左
右
高度 mm
距线路中心距离mm 左侧 右侧
距线路中心距离mm 左侧 右侧
限界尺寸 (实测尺寸)
限界尺寸 (折减后尺 寸)
注: 设备处 所信息 线路 名称 站内 股道 测量时面 向车站 设备方位 (打钩) 线路 左侧 高度 mm 距线路中心距离mm 左侧 右侧 线路 右侧 线路类型 (打钩) 直线 曲线 高度 mm 曲线 半径m 外轨 超高 mm
单个设备及建筑物综合最小限界尺寸表
设备名称 测量基准 (打钩) 设备处 所信息 大地基 准测量 设备 编号 轨面 测量人 设备管理部门
测量时间 外轨 超高 mm
线路名称 里程
站线路 左侧 线路 右侧
线路类型 (打钩) 直线 曲线 高度 mm
曲线 半径m
曲线方向
里程
曲线方向
左
右
距线路中心距离mm 左侧 右侧
限界尺寸 (实测尺寸)
限界尺寸 (折减后尺 寸)
标准轨 距铁路建筑限界
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
铁路建筑限界是指在铁路线路两侧的范围内,禁止建筑物和设施等物体进入的空间范围。
这个范围的设定是为了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畅通,防止建筑物对铁路线路和列车的影响,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周边居民和建筑物的安全。
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是指在标准轨距铁路线路两侧的限界范围,下面将对其具体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的范围包括了铁路线路两侧的水平和垂直限界。
水平限界是指在铁路线路两侧,禁止建筑物和设施等物体进入的水平范围,其范围一般由铁路设计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定。
垂直限界是指在铁路线路上方,禁止建筑物和设施等物体进入的垂直范围,其高度一般由铁路设计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定。
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的设定是经过严格的技术和法律审核的,其目的是为了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畅通。
在建筑限界范围内,禁止建设高大建筑物、设施和其他可能对铁路线路和列车运行造成影响的物体。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铁路运输事故的发生,保护铁路线路和列车的安全。
同时,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的设定也是为了保护周边居民和建筑物的安全。
铁路线路上的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如果建筑物过于靠近铁路线路,就会对周边居民和建筑物造成影响。
因此,建筑限界范围的设定也是为了保障周边居民和建筑物的利益。
在实际建设中,必须严格遵守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的规定,不得越界建设。
对于已经存在的违法建筑,必须及时进行整改或拆除,以消除安全隐患,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畅通。
总之,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的设定是为了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畅通,防止建筑物对铁路线路和列车的影响,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周边居民和建筑物的安全。
在实际建设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得越界建设,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畅通。
信号设备建筑限界测量说明及要求
信号设备建筑限界测量说明及要求一、限界测量简介:(一)不同的线路及运行速度,对应的信号设备建筑接近限界有着不同的要求,具体如下(依据铁总科技[2014]172号文):1、v≤160 km/h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的基本建筑限界图图1 单位:mm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站台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
适用于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天桥及雨棚等建(构)筑物。
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高度。
2、v>160 km/h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的基本建筑限界图5200图2 单位:mm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站台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
适用于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天桥及雨棚等建(构)筑物。
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高度。
3、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基本建筑限界图图3 单位:mm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①站台建筑限界(侧线站台为1 750 mm;正线站台,无列车通过或列车通过速度不大于80 km/h时为1 750 mm,列车通过速度大于80 km/h时为1 800 mm)。
②站内反方向运行矮型出站信号机的限界为1800mm。
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也适用于桥梁和隧道。
y 为接触网结构高度。
(二)测试计算方式1、示意图中斜面高度限界计算方法:根据图1、图2、图3所示,结合不同的线路,设备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限界要求。
如设规规定四显示带引导的进站信号机,在非电化区段,最下方灯位高度要求在>5000mm,速度≤160km/h,从图1中处于4500-5500mm区域,限界在2000-1400mm,形成一个底边是600mm、高度为1000mm的三角形,如在实际测量该进站高度是5150mm,该限界的最小值应是2000-(X/600=650/1000)=1610mm,或1400+(X/600=350/1000)=1610mm。
铁路建筑限界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铁路建筑限界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研究HE Jie【摘要】为解决建筑限界测量和数据处理中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在简要回顾限界管理10多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测量基准选择与转换、曲线数据处理与汇总、限界距离检算等方面探究建筑限界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进行空间几何分析和数学公式推导,提出基于大地坐标系和轨面坐标系测量数据的转换方法,论述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数据分左右曲线和不同销距分别汇总的方法,设计限界距离检算的计算机算法,对进一步提高建筑限界管理水平,确保超限货物安全运输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铁道货运》【年(卷),期】2019(037)006【总页数】5页(P28-32)【关键词】铁路;建筑限界;大地坐标系;轨面坐标系;测量基准;数据处理【作者】HE Jie【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4.61 概述铁路超限货物是指货物装车后,车辆停留在水平直线上,货物的任何部位超出机车车辆限界基本轮廓者或车辆行经半径为300 m的曲线时,货物的计算宽度超出机车车辆限界基本轮廓者[1]。
铁路超限货物运输本质上是利用机车车辆限界与实际建筑限界之间的有限空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大型货物的铁路运输能力。
建筑限界数据是超限货物运输的基础和依据[2],直接关系到超限货物运输安全和通行能力。
限界管理涉及面广、专业多、设备多,实现数据动态管理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和应用。
回顾限界管理1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管理模式方面,从一年更新一次限界资料,到初步实现动态管理,数据得到及时更新;在管理制度方面,制定了全路统一的制度办法;在数据载体方面,从纸质资料到信息系统电子化管理;在数据标准方面,出台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统一了数据格式。
同时,限界管理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大部分设备的数据测量和录入还采用人工方式,工作量大、环节多、易发生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建筑限界测量
自从动车组开通以后,铁路建筑限界的测量监测工作便成家常便饭的工作,而且基本上要在晚上“天窗点”
进行测量。
线路等级不同,执行安全标准也不同,现编辑汇总铁路建筑限界测量标准,供大家参考。
第十一章建筑限界(部分摘自铁道部146号部令)
11.1限界测量要求
11.1.1安全
测量时穿好防护服,必须实行专人防护,做好瞭望,注意过往机车车辆,确保安全。
11.1.2工具
测量线时注意不能使用导电材质的测量工具,防止出现红轨。
测量站台限界使用标准轨距站台尺,测量线间距应采用非导电尺规(如皮尺)测量。
11.1.3要求
11.1.3.1现场测量建(构)筑物最外点或最高点距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以及从轨面算起的垂直高度,与限界图或限界表对照,计算是否侵限。
11.1.3.2按线路指定面向站方向依次测量,每个站台至少测量6个点,测量点位置宜采用红色油漆在站台墙上用阿拉伯数字标示。
测量点1为斜坡站台与平面站台的交接处,测量点2为平面站台的中间,测量点3为另一端斜坡站台与平面站台的交接处,测量点1、2、3必须测量该点处线间距。
测量点4、5、6为其他测量点(如站台最高点、最大侵限点等),可不测线间距。
11.1.3.3处于曲线的站台必须注明曲线半径,曲线半径、外轨超高详见线路上工务石碑。
线别指正线或到发线,判别正线、到发线可咨询各车站相关部门。
11.1.3.4测量要求做到数据准确、记录完整、判断无误。
11.2侵限判定
11.2.1严重侵限:实测值<二级超限限界+W[曲线内(外)侧加宽]
凡已侵入《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的二级超限建筑接近限界者,为严重侵限,防碍行车安全,应立即进行处理。
11.2.2一般侵限:实测值<建筑限界+W[曲线内(外)侧加宽]
凡侵入《技规》建限而未侵入《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规定的二级超限建筑接近限界者,为一般侵限,可根据轻重缓急有计划进行处理。
表11.2:站台、雨棚、天桥建筑限界表(铁运[1999]146号)
附件一:限界标准
1.建筑限界标准(摘自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十版)(1)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v≤160km/h)
①.基本建筑限界图
②.基本建筑限界图(车库门等)
(2)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160<v≤200km/h)①.基本建筑限界图
(3)客货共线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建筑限界
①.双层集装箱运输基本建筑限界图(内燃牵引区段)
②.双层集装箱运输基本建筑限界图(电力牵引区段)
(4)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200km/h≤v≤350km/h)
(5)曲线上建筑限界加宽
①.V≤200km/h曲线上基本建筑限界加宽办法
曲线内侧加宽计算公式(mm):W1=40500/R+H×h/1500
曲线外侧加宽计算公式(mm):W2=44000/R
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mm):W=W1+W2=84500/R+H×h/1500
式中:R——曲线半径(m);
H——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
h——外轨超高(mm);
Hh/1500的值亦可用内侧轨顶为轴,将有关限界旋转θ角[θ=arctan(Hh/1500)]可求得。
②.200km/h≤V≤350km/h曲线上建筑限界加宽办法
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应考虑因超高产生车体倾斜对曲线内侧的限界加宽。
其加宽量为:W=H ×h/1500
式中W——为曲线内侧加宽量(mm)
H——为轨顶面至计算点的高度(mm)
h——为外轨超高值(mm)
曲线上建筑限界的加宽范围,包括全部圆曲线、缓和曲线和部分直线,采用图11.7所示阶梯加宽方法。
(6)站台安全线
技规(铁道部令第29号)第121条规定:旅客站台不应邻靠正线。
旅客列车通过的车站,通过线路的站台安全标线与站台边缘距离为:
列车通过速度不超过120Km/h时,1000mm;
列车通过速度120Km/h以上至160Km/h时,1500mm;
列车通过速度160Km/h以上至200Km/h时,2000mm。
也可在距站台边缘1000mm处设珊栏防护。
2.二级超限限界图(摘自铁运[2007]62号)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