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供参考)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b08ae8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b.png)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认识到参与劳动对个人成长和集体发展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劳动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a. 讲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b. 举例说明劳动在不同场合的应用c. 讨论参与劳动对个人和集体的好处2. 第二课时:热爱劳动,从小做起a. 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家庭劳动b. 教授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c.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参与劳动的感悟3. 第三课时:我是家庭小主人a. 教授学生如何承担家庭劳动责任b.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平衡学习与劳动c.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劳动实践,如做饭、洗衣等4. 第四课时:团结协作,共创美好集体a. 讲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b.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劳动实践活动c. 让学生分享团队劳动中的收获和感悟5. 第五课时:劳动安全常识a. 教授学生劳动安全知识,如用电安全、防火安全等b.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避免劳动过程中发生意外c. 进行劳动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方法和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认识劳动的重要性。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劳动技能。
4.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劳动表现,评价其劳动习惯和技能掌握情况。
2. 收集学生分享的材料,评价其对劳动的感悟和认识。
3. 组织劳动技能比赛,检验学生的劳动实践成果。
五、教学资源1. 劳动教育教材、PPT等教学资料。
2. 家庭劳动实践记录表。
3. 劳动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劳动技能。
2. 强化家庭教育,鼓励家长引导学生参与家庭劳动。
3. 定期组织团队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推荐5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推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14fa3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15.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1、清洁厨房教学目的:1.了解厨房的卫生常识,学会做洗刷餐具、厨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1、重点:让学生懂得搞好厨房卫生的重要性,知道厨房清洁卫生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做好厨房的清洁卫生。
2、难点:如何擦洗粘上油污的餐具、厨具。
教学准备:粘有污垢的餐具、炊具个两三件,干净抹布两块,炊具洗洁剂或漂白粉,洗碗盆,水。
教学过程:1、简介厨房卫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可结合生活实际介绍不注意厨房卫生引发的一些病例)2、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从不洁厨具采集来的细菌玻片,用事实说明厨房卫生的重要。
3、提出厨房卫生的具体要求。
4、分类介绍厨房清洁卫生的方法,如餐具、厨具、家用电器等。
着重提示要根据不同物品的用途、特征选用不同的洗涤剂、工具和方法。
(教师进行示范,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5、介绍一些简单安全的防治鼠、蟑、蝇、蚁办法。
6、布置学生课后实践,要强调先跟家长学着做。
2、认识和使用电冰箱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使用和保养电冰箱的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材料准备:电冰箱的结构示意挂图。
教学过程:一、出示挂图:简单讲述电冰箱各部分的名称和用途。
二、学习课文:1、摆访位置要恰当。
2、食品要包装储存。
3、留有空隙。
4、储存的食品有期限。
5、冷冻室不能存放装有水的玻璃瓶。
6、调好温度控制旋钮。
7、冰箱的清理、除箱。
三、让家中有冰箱的同学,谈谈自己家中使用电冰箱的情况和体会。
四、小结:提问:打开电冰箱,有时会闻到一股臭味,为什么会有臭味?3、认识和使用液化气炉具教学目的:1、掌握液化炉具的使用方法。
2、学会家务劳动的本领,能做父母家务劳动的小帮手。
重点、难点:1、重点:液化气炉的使用方法和安全使用液化气炉的注意事项。
2、难点:开启、关闭液化气炉的操作程序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己家或别人家的液化气炉的构造,了解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2、液化气炉钢瓶、炉具两幅挂图(或自制幻灯片、多媒体课件),液化气炉实物一套,以便课堂示范操作和学生动手实践。
新人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5b4b0aa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d.png)
新人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袋子的折法课时1:折袋子的方法-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折袋子的基本方法,理解折叠原理。
- 教学内容:袋子的折法,折叠原理。
-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袋子的常见用途,并引导他们思考袋子的制作材料和工艺。
2. 展示不同形状的袋子,并帮助学生理解如何使用折叠原理制作袋子。
3. 示范折叠袋子的具体步骤,让学生跟着一起操作。
4. 引导学生探索不同折叠方式对袋子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 拓展活动:请学生在家中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袋子,并记录制作过程和体会。
下节课进行分享。
课时2:袋子的装饰-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研究袋子的装饰方法,提升袋子的美观度。
- 教学内容:袋子的装饰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
- 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折袋子的方法,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制作的袋子。
2. 向学生介绍袋子的装饰方法,如贴纸、彩绘等。
3. 展示不同袋子的装饰效果,并引导学生讨论美观度和实用性的关系。
4. 让学生动手进行袋子的装饰实践,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和方式。
5. 学生完成装饰后,组织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 拓展活动:请学生设计自己独特的装饰方式,并尝试在其他物品上进行类似的装饰。
下节课进行展示和讨论。
第二单元:手电筒的制作课时1:手电筒的原理-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手电筒的基本原理,理解电路的构成。
- 教学内容:手电筒的原理,电路的构成。
- 教学步骤:1. 向学生展示手电筒的外观,并引导他们思考手电筒的工作原理。
2. 介绍手电筒的基本构成,包括电池、灯泡和开关等。
3. 讲解电路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流动和电路的闭合条件。
4. 示范拆卸手电筒,展示其中的电路构成,并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5. 让学生进行电池和灯泡的实验,验证电路的闭合条件和手电筒的工作原理。
- 拓展活动:请学生在家中寻找其他电器,并尝试拆卸和观察其电路构成。
2024年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2024年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45c4e3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a.png)
2024年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章节一:生活小技巧1.1 物品收纳与整理1.2 简易维修与保养2. 章节二:传统手工艺2.1 编织技巧2.2 木工技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实用的收纳、整理、维修与保养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和热爱,传承民间传统文化。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品收纳与整理的方法和技巧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步骤和技巧2. 教学重点:学会实用生活技能,提高生活品质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传承民间文化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示范用收纳盒、维修工具、编织材料、木工材料2. 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收纳盒、编织材料、木工材料等学生自备剪刀、胶水、尺子等基本工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收纳、整理、维修保养问题,引发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类似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2. 教学新课(15分钟)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实例演示收纳、整理、维修保养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掌握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编织技巧为例,讲解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以木工技艺为例,示范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收纳、整理、维修保养实践操作。
学生进行编织和木工技艺的实践操作。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生活小技巧1.1 物品收纳与整理1.2 简易维修与保养2. 传统手工艺2.1 编织技巧2.2 木工技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家庭收纳方案,并说明收纳方法。
制作一个简易的木工作品,如小木勺。
2. 答案:收纳方案: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收纳空间和收纳方法。
木工作品:根据教材示例,选择合适的木料,按照制作步骤完成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问题,给予个别指导。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a17650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f.png)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2)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打扫、洗涤等。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过程,掌握基本的劳动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方法,规划劳动任务,提高劳动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了解劳动的意义(1)通过讨论、讲述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劳动的广泛性。
(1)培养学生按时起床、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基本生活习惯。
(2)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不随意损坏。
3. 第三章: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1)教授学生洗涤、打扫、整理等基本劳动技能。
(2)引导学生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提高劳动效率。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2. 通过实践操作,评价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情况。
3. 搜集学生作业、作品等,评估学生的劳动成果。
五、教学时间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2课时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将劳动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2. 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第四章:学会合作劳动(1)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具体的劳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调、沟通,提高劳动效率。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811847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4.png)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讲述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3. 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完成劳动任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
2. 难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述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演示法:示范基本的劳动技能。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与他人合作完成劳动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
2. 新课:讲解劳动的重要性,示范基本的劳动技能。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劳动的收获,分享合作完成劳动任务的喜悦。
5.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帮助家长完成一项劳动任务,并记录感受。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家务劳动技能,如洗涤衣物、烹饪简单菜肴。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务的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七、教学内容:1. 学习洗涤衣物的方法和技巧。
2. 学习烹饪简单菜肴的基本步骤。
3. 学习如何合理安排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劳动。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洗涤衣物和烹饪简单菜肴的基本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务劳动的能力。
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洗涤衣物和烹饪菜肴的基本步骤。
2. 演示法:示范洗涤衣物和烹饪菜肴的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完成洗涤衣物和烹饪菜肴的任务。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完成家务劳动的心得体会。
十、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教案(10篇)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0bdd2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4.png)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教案(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为了让您对于劳动课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10篇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教案,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菜园劳动课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给幼儿园除杂草、拣石头等,体验劳动的快乐和生活活动的乐趣。
2.懂得维护幼儿园的整洁和干净,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卫生意识。
活动准备:1.事先向家长发通知,鼓励孩子在家里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2.了解拔、拣的基本方法。
活动过程:一、事先向每个家庭分发一份周末活动告家长书,告知此次活动的目的,并让幼儿在家也能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二、向幼儿介绍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所劳动的地方——幼儿园花坛。
三、提出要求:1.在拔草的过程中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
2.拔下的杂草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能随意放置。
四、幼儿分成三小组,分别有两位教师和一位保育员共同负责好孩子的安全和劳动的各个事项。
五、检查并体验劳动的成果。
六、清理杂草并回教室整理个人卫生。
活动反思:幼儿因为是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因此显得很高兴,跑来跑去的人很多,顾着和别的小朋友说话的人也好多,不过孩子们还是很喜欢这样的活动,草很小但是孩子们还是觉得很开心,眼看着小小的草被孩子们一棵一棵的拔掉了,他们的心里都感到了满足。
劳动教育课程教案篇二一、活动目的:1、透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体验劳动的欢乐,从小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3、教育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珍惜父母的辛苦和劳动。
二、课前准备:1、搜集名人或身边感人的劳动故事。
2、观察班上较爱劳动的同学有谁,用一句说话夸夸他。
三、班会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看看我们教室的环境怎样,你感觉到什么?这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是我们的值日生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3d9502a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7.png)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认识劳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种类。
2.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3. 劳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的定义、种类和意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劳动模范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含义。
2. 讲解:讲解劳动的定义、种类和意义。
3. 讨论:分组讨论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介绍劳动模范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劳动精神。
5. 总结:强调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五、作业布置:1. 课后思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劳动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2. 家庭劳动实践:安排一次家庭劳动,如打扫卫生、做饭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
第二章:劳动安全常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安全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安全规定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劳动事故的预防方法和处理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
2. 劳动事故的预防方法。
3. 劳动事故的处理技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事故预防方法。
2. 演示法:展示劳动安全设备和操作规范。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模拟操作,掌握安全技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劳动安全。
2. 讲解: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事故预防方法。
3. 演示:展示劳动安全设备和操作规范。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模拟操作,掌握安全技能。
5. 总结:强调劳动安全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课后思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遵守劳动安全规定。
2. 家庭劳动实践:观察家庭中的劳动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章:日常劳动技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日常劳动技能。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746c1a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8.png)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a. 讲解劳动的含义和价值b. 讨论劳动的意义c. 分享身边的劳动故事2. 第二课时:学习基本劳动技能a. 教授简单的劳动技巧b. 学生动手实践c. 指导与反馈3. 第三课时:团队协作与集体荣誉a. 讲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b. 开展团队游戏活动c. 引导学生体验集体荣誉感4. 第四课时:热爱生活,关注环境保护a. 讲解环保知识b. 学生动手制作环保小制品c. 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环保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劳动。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基本劳动技能。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关注环境保护。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的情况。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4. 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等。
2. 环保材料:如废旧报纸、塑料瓶等。
3. 团队游戏器材:如绳子、圈圈等。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2. 教授学生简单的家电使用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 引导学生理解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
七、教学内容1. 第五课时:生活自理能力培养a. 讲解生活自理的重要性b. 学生实际操作,如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c. 指导与反馈2. 第六课时:简单家电使用与安全a. 教授家电的基本使用方法b. 讲解家电使用的安全常识c. 学生动手实践,如开关、插座操作等3. 第七课时:创新与问题解决a. 讲解创新的重要性b. 开展创新活动,如改进生活用品、设计新工具等c.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会解决4. 第八课时:珍惜劳动成果a. 讲解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b. 学生参与农田劳动、蔬菜种植等实践活动c.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八、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模拟法,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五年级劳动技术教案(通用7篇)
![五年级劳动技术教案(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d9d38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2.png)
五年级劳动技术教案(通用7篇)五年级劳动技术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使用电饭锅制作蛋糕,体验动手做蛋糕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2.养成遵守纪律、认真细心、勤俭节约以及与他人合作协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分离蛋黄、蛋清,打发蛋清教学准备:鸡蛋五个、牛奶、色拉油、低筋粉、糖、电饭锅、打蛋机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过生日的时候都会吃什么?你觉得味道怎样?你想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在家利用电饭锅就可以做了。
(二)总结做法:1.看看,说说,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
2.说说它的制作流程。
3.请同学说说面粉的知识。
4.讲解注意点及制作方法。
(三)学生动手操作(各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视)(四)评比小组民主评议,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评它?(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做蛋糕,回家以后,我们可以做给平时为我们操心劳累的父母吃。
回家同学们可以再查查,做蛋糕还可以用烤箱。
如果再用一些其他的材料还可以做不同口味的蛋糕,感兴趣的话你可以试一试哦。
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多动手,多才按语,做生活的主人,减轻父母的负担,做他们的好帮手。
五年级劳动技术教案篇2教学要点:1、教学文章1---9自然段,深入体会“我”的个性特点。
2、写片断:展开想象,把“我”第二次挑煤的过程详细生动地写下来。
3、简介作者及作品。
教学过程:一、学习1---9自然段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的脑海中都会出现一个坚强的苦难少年的形象。
上了这堂课后,我们将会对他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1---9自然段,思考一下他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找到课文有关依据来谈一谈。
2、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
3、交流讨论,并随机练习朗读。
1)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
我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说明“我”虽只有12岁却很懂事。
)“油煎”是什么?(把东西放到沸腾的油锅里煎炸。
)“心里像油煎一样”比方的是怎样一种情景?(把心放到沸腾的油锅里煎炸。
五年级劳技上册教案
![五年级劳技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bb8e5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f.png)
五年级劳技上册教案第一章:手工制作基本技巧1.1 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切、折、粘等。
1.2 教学内容:讲解并演示各种手工制作技巧。
学生分组实践,完成简单的手工制作作品。
1.3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师讲解并演示各种手工制作技巧。
实践法: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1.4 教学评价:学生完成的手工制作作品的质量。
第二章:纸工制作2.1 学习目的:让学生掌握纸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并能创作出具有创意的作品。
2.2 教学内容:讲解并演示纸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折、粘等。
学生分组实践,完成纸工制作作品。
2.3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师讲解并演示纸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实践法: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2.4 教学评价:学生完成的纸工制作作品的质量及创意。
第三章:简单木工制作3.1 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单的木工制作技巧,如锯、钉、磨等。
3.2 教学内容:讲解并演示简单的木工制作技巧。
学生分组实践,完成简单的木工制作作品。
3.3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师讲解并演示简单的木工制作技巧。
实践法: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4 教学评价:学生完成的木工制作作品的质量及安全性。
第四章:综合材料制作4.1 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使用综合材料进行制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并演示使用综合材料进行制作的方法。
学生分组实践,完成综合材料制作作品。
4.3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师讲解并演示使用综合材料进行制作的方法。
实践法: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4 教学评价:学生完成的综合材料制作作品的质量及创意。
第五章:劳技作品的展示与评价5.1 学习目的:让学生学会如何展示自己的劳技作品,并学会对作品进行评价。
5.2 教学内容:讲解并演示劳技作品的展示方法。
学生分组实践,完成劳技作品的展示。
5.3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师讲解并演示劳技作品的展示方法。
实践法: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cd8a18f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10.png)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第一至五章)第一章:认识劳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分类。
2.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3. 劳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对劳动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劳动现场,如农场、工厂等。
3. 让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如打扫卫生、种植植物等。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表现。
2. 收集学生的劳动作品。
3. 问卷调查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第二章:家庭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庭劳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家庭劳动的积极态度。
【教学内容】1. 家庭劳动的分类和重要性。
2. 家庭劳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3. 家庭劳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家庭劳动的必要性。
2. 示范家庭劳动技能,如洗衣、做饭、打扫等。
3. 让学生动手实践,独立完成家庭劳动任务。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家庭劳动中的表现。
2. 收集学生的家庭劳动作品。
3. 问卷调查学生对家庭劳动的态度和技能掌握情况。
第三章:学校劳动管理【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遵守学校劳动纪律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参与学校劳动管理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完成学校劳动任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校劳动纪律的要求和重要性。
2. 学校劳动管理的组织和分工。
3. 学校劳动任务的合作和完成。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学校劳动纪律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劳动管理,如值日生、卫生小组等。
3. 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学校劳动任务。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学校劳动中的表现。
2. 收集学生的学校劳动作品。
3. 问卷调查学生对学校劳动纪律和管理的态度和参与情况。
第四章:社会劳动体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了解社会劳动的不同领域。
五年级劳动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劳动技术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9cd3d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5.png)
五年级劳动技术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认识劳动技术
目标
- 了解劳动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 研究不同类型的劳动技术
教学内容
1. 劳动技术的概述
- 劳动技术的定义
- 劳动技术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劳动技术的分类
- 手工劳动技术
- 机械劳动技术
- 电子劳动技术
- 智能劳动技术
3. 劳动技术的实践应用
- 实例分析不同领域中的劳动技术应用
- 讨论劳动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
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实例,如汽车制造、烹饪等领域中的劳动技术应用,并展示给全班。
2. 观看视频:播放与劳动技术相关的视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讨论。
3. 课堂练: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生活场景,让他们思考如何应
用不同类型的劳动技术来解决问题。
扩展活动
1. 校外拓展: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工厂或工作场所,让他们亲身
体验不同类型的劳动技术应用。
2. 研究项目: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领域,例如建筑、农
业等,深入研究该领域中的劳动技术应用,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评估方式
- 学生小组的展示和讨论表现
- 课堂练和参与度
- 学生对劳动技术应用的理解程度
参考资源
- 劳动技术教材
- 相关视频资源
- 实际生活中的劳动技术实例
以上为五年级劳动技术上册全册教案的概要。
在教学过程中,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进行调整和适应。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9篇】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9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441d5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3.png)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9篇】小学劳动教育教案怎么写?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9篇】!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利用废弃的碎布制作布贴娃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制作部件和粘贴部件这两个过程。
三、教学难点:各部件的剪切、粘布和粘到底板上的顺序。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这是什么?对,这是我们南城县实验小学的小朋友制作的,漂亮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
请小朋友仔细地观察,这个娃娃是由什么做成的?对,碎布,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一些废弃的碎布,都准备好了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来教小朋友们用碎布头做一个布贴娃娃。
板书课题:布贴娃娃,并将礼物粘贴到黑板上。
2、讲解新课我想请问一位小朋友,这个布贴娃娃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请看大屏幕,是这些吗?(课件演示其组成部件)这些部件都是由碎布做成的,咦,还有哪些部件,没显示在大屏幕上。
对,眼睛是用纽扣做的,头发是用毛线做的,它们都不需要用碎布。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利用碎布来制作一个布贴娃娃呢?下面,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下大屏幕上的制作说明,其他的小朋友仔细地听,认真地想,想想怎样制作布贴娃娃。
老师根据制作说明的这六点,将制作一个布贴娃娃归纳为两个大步骤,板书:制作部件,粘贴部件。
先看第一步:制作部件。
制作部件就是将各个部件从彩卡上剪下来,粘贴到各色布上,再将布剪成各部件形状。
老师以制作“头”为例,演示制作一个部件的方法。
在演示的时候,向学生讲解剪切的方法,粘布的方法、选布的要求。
部件“头”做好之后,告诉学生其它部件的制作方法和它是一样的。
再看第二步:粘贴部件。
粘贴部件就是将做好的部件一个一个粘到底板上。
用课件演示具体粘贴顺序和过程。
五年级劳动技术课教案
![五年级劳动技术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48f826770bf78a6429544c.png)
五年级劳动技术课教案五年级劳动技术课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木加工技术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理解技术革新的意义。
2、认识、了解常见的木工工具,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基本的木料截取与连接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教师:木工工具若干,有关木工技术的录像,图片或资料。
学生:小钢锯、钉锤、起子、钢笔、直尺、大头针、乳胶、砂纸、木边料等,有关木工技术的信息资料。
三、活动过程1、出示、交流活动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到的一些关于木工技术的资料。
如:鲁班的故事。
教师介绍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与注意点。
①小钢锯的调整使用。
②钉锤的使用。
③起子的使用。
2、介绍木材的特点和用途。
①楠木②泡桐③水曲柳④水杉⑤香樟。
3、解读、明确更各种劳动工具的操作规则与使用注意点,练习使用各种劳动工具。
注意点介绍:①工具使用。
②纪律。
③工具摆放。
④空间。
4、组织学生进行对边角料的截取和连接。
学生操作。
教师从旁指导。
五年级劳动技术课教案(二)一、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网袋成品,编织示意图或投影片,广口玻璃瓶、罐或大词典、厚书等便于固定袋口绳的教具。
2、学生准备:编网袋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二、教学重、难点绳与绳之间的打结。
三、教学过程(一)展示提问,导入课题。
1、展示小网袋作品。
2、提问:网袋有什么用处?它啊是如何编织成功的?(引入绳结编织法)3、编网袋需要哪些材料、工具?(检查材料、工具的准备)(二)演示讲解,动手操作。
1、学生自学图示,了解编织过程,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
2、借助投影或实物演示一步步讨论,明确编织过程:⑴固定袋口绳(可拉直粘贴在课桌边)。
⑵对折线绳骑搭在袋口绳上(排列要整齐)⑶打第一排结(各绳结要与袋口绳等距离。
如没把握,可先做上记号,再打结)。
⑷大第二排结:在记号处从相邻的两个结中各取一根绳合并在一起打结。
⑸将袋口绳环系在广口瓶、罐的沿口处或围绕在纸筒、大词典上(用胶带固定住)。
⑹把第一根绳和最后一根绳合并打结,完成第二排结。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b457fa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1.png)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形式,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劳动的意义教学要点: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概念、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的意义,举例说明劳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家庭、学校的劳动经历。
2. 第二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关系教学要点:让学生理解劳动与技术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分析劳动中运用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将技术应用于劳动。
3. 第三课时:劳动安全常识教学要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在劳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安全常识,演示劳动操作的正确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第四课时: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5. 第五课时: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要点: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创新实践的观念。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材。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学生理解。
3. 实践材料:准备相关实践操作的材料,如工具、器材等。
4. 视频资源:收集与劳动与技术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展示。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9e07589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1.png)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第一至五章)第一章:认识劳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种类2.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3. 劳动的习惯和态度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劳动的定义和种类,让学生举例说明。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3. 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习惯和态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口头报告,了解学生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
第二章:家庭劳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参与家庭劳动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的家庭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家庭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2. 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1. 引导学生讨论家庭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让学生举例说明。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
3. 引导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培养学生的家庭劳动习惯。
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家庭劳动的认识和理解。
2.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参与家庭劳动的情况。
第三章:学校劳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参与学校劳动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学校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学校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2. 学校劳动的基本技能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学校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让学生举例说明。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学校劳动的基本技能。
3. 引导学生参与学校劳动,培养学生的学校劳动习惯。
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学校劳动的认识和理解。
2. 老师反馈,了解学生参与学校劳动的情况。
第四章:社会劳动1. 让学生了解社会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劳动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社会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社会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2. 社会劳动的基本技能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社会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让学生举例说明。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ca9113a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0.png)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的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劳动的意义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劳动的价值。
2. 第二课时:劳动技术的掌握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劳动技术。
三、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1)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分享生活中的劳动经历。
(2)新课导入:讲解劳动的意义,强调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劳动场景,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4)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发挥劳动的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5)总结:强调热爱劳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
2. 第二课时:(1)导入: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劳动技术。
(2)新课导入:讲解基本的劳动技术,如扫地、擦窗户等。
(3)示范演示:教师演示劳动技术的操作步骤,学生跟随模仿。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劳动技术。
(5)总结:让学生谈谈在实践中的收获,强调劳动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术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如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等。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劳动的意义、基本劳动技术等内容。
2. 实践活动材料:如扫把、抹布等。
3. 案例素材:关于劳动价值的真实案例。
4. 小组讨论模板: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第三课时:劳动工具的使用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学会使用常见的劳动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清洁厨房教学目的:1.了解厨房的卫生常识,学会做洗刷餐具、厨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1、重点:让学生懂得搞好厨房卫生的重要性,知道厨房清洁卫生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做好厨房的清洁卫生。
2、难点:如何擦洗粘上油污的餐具、厨具。
教学准备:粘有污垢的餐具、炊具个两三件,干净抹布两块,炊具洗洁剂或漂白粉,洗碗盆,水。
教学过程:1、简介厨房卫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可结合生活实际介绍不注意厨房卫生引发的一些病例)2、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从不洁厨具采集来的细菌玻片,用事实说明厨房卫生的重要。
3、提出厨房卫生的具体要求。
4、分类介绍厨房清洁卫生的方法,如餐具、厨具、家用电器等。
着重提示要根据不同物品的用途、特征选用不同的洗涤剂、工具和方法。
(教师进行示范,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5、介绍一些简单安全的防治鼠、蟑、蝇、蚁办法。
6、布置学生课后实践,要强调先跟家长学着做。
2、认识和使用电冰箱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使用和保养电冰箱的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材料准备:电冰箱的结构示意挂图。
教学过程:一、出示挂图:简单讲述电冰箱各部分的名称和用途。
二、学习课文:1、摆访位置要恰当。
2、食品要包装储存。
3、留有空隙。
4、储存的食品有期限。
5、冷冻室不能存放装有水的玻璃瓶。
6、调好温度控制旋钮。
7、冰箱的清理、除箱。
三、让家中有冰箱的同学,谈谈自己家中使用电冰箱的情况和体会。
四、小结:提问:打开电冰箱,有时会闻到一股臭味,为什么会有臭味?3、认识和使用液化气炉具教学目的:1、掌握液化炉具的使用方法。
2、学会家务劳动的本领,能做父母家务劳动的小帮手。
重点、难点:1、重点:液化气炉的使用方法和安全使用液化气炉的注意事项。
2、难点:开启、关闭液化气炉的操作程序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己家或别人家的液化气炉的构造,了解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2、液化气炉钢瓶、炉具两幅挂图(或自制幻灯片、多媒体课件),液化气炉实物一套,以便课堂示范操作和学生动手实践。
教学过程:1、让家里有液化气炉具的学生简单介绍液化器炉具的优点,使用方法;2、针对学生在讲述中的遗漏,提出液化气炉具安全使用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3、教师结合挂图,实物,讲解液化气炉具各主要部件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液化气炉具的方法,强调液化气是易燃易爆气体,在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课文中"特别提示"中五点;4、总结谈话5、回答"思考、实践"中的1、2两个问题,然后教师示范液化气炉的使用方法,并指定几个学生学习操作,其余同学在旁边观察,教师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正。
6、布置作业:在家人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4、面条的烹调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拌面"、"煮面"的烹调方法,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能做家务小帮手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拌面"、"煮面"的烹饪方法。
2、难点:烹饪是调味品投放适量。
课前准备: 适量的面条、配料、食油及炉具,锅、捞瓢、筷子、盘、碗、刀、锅铲、水等。
教学过程1、谈话,引出课题:同学们喜欢吃面条吗?谁会煮面条?怎样煮?学生自由发言2、自学讨论,自学课文中的图示和文字,并展开讨论:怎样煮?3、教师请几个学生帮忙煮面,重点让学生知道:做拌面和煮面时,盐、酱油等调料不能放太多,可先少放一点,拌匀后品尝一下,如太淡就再添一些,到合口为止。
4、小结5、布置学生回去实践,并在配料方面要有所创新,实践。
5、做汤教学目的1、学习掌握烹饪冬瓜汤、紫菜汤、牡蛎或香菇豆腐汤的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家务劳动的思想。
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几种简易汤的制作方法。
2、难点:掌握煮汤时加入的适量调料。
课前准备炉、锅、盘、碗、锅铲、水桶和各种用料、调料等教学过程1、谈话,引出课题:用餐时常喝怎样的汤?自己会动手做汤吗?把知道的做汤方法介绍给大家听听2、学生自学课文的有关插图和文字说明后,进行讨论:怎样做出一道好喝的汤?3、学生自由发言4、请几个有煮过的学生当场试试5、加强安全教育,强调安全用火,规范操作,防止烫伤。
6、布置作业:回去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煮一道汤6、自制贺卡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贺卡简单的制作方法;2、培养学生创新和动脑、动手的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贺卡简单的制作方法。
2、难点:贺卡图案的设计。
课前准备事先布置学生收集各式的贺卡,并自备图画纸、绒线、各种颜色的小碎片、胶水、彩笔、剪刀、小刀。
教学过程1、观赏激趣。
教师让学生把搜集来的各式贺卡展示交流,激发创造欲望。
教师抓住时机提出:如果你能利用身边的教材,自己动手做一些贺卡送给别人,一定更有意义。
2、讲练结合。
教师将课文中介绍的贺卡制作方法做一些重点讲解,再3、按制作程序,教师边示范边让学生按步骤进行制作。
4、鼓励创新。
学生可以按书中介绍的方法,变化图案设计,也可以自己设计另一种贺卡,教师进行巡视指导,组织展评活动。
5、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1)学生评(2)教师进行鼓励7、礼品装饰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按物品尺寸制作相应大小的纸盒,并用彩色包装纸进行装饰,对物品进行美化包装。
2、培养学生装饰礼品的兴趣和创造精神。
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按物品尺寸制作礼品包装盒。
2、难点:纸盒的作图设计。
课前准备一张20cm×30cm规格的厚纸、相同规格的印花包装纸,双面胶带,约50cm长的彩带一条,小剪刀等。
教学过程:1、教师将收集到的各式礼品包装盒逐一展示,让学生感到礼品包装的作用,让物品显得美观、雅致、高档,激发学生对礼品装饰的兴趣。
2、学生自学课文,理解掌握礼品包装的主要程序:①量出物品的长、宽、高;②在厚纸上画出纸盒的设计图(纸盒的长、宽、高要比物品的长、宽、高增加0.5cm左右);③按图裁剪粘贴成纸盒。
3、让同学们谈谈日常观察大的礼品其他的装饰方法,并讨论圆柱形,多边形礼品盒的设计图和装饰方案4、装饰。
选择漂亮的彩色纸把纸盒包起来。
根据自己的想法有创新的进行包装。
今天我生日活动目的:自己动手,表达情感。
活动过程:一、学做1、自制贺卡,邀请爸爸妈妈、其他亲人和朋友参加自己的生日庆贺活动。
2、制定购物计划,自己购物。
3、学会招待客人,沏茶、削水果等。
4、做几样拿手好菜招待客人。
5、请客人欣赏自己的成长相片和其他作品。
6、自己主持生日餐会。
7、写好日记。
二、实践与创新学习探讨教材P21上的问题,并完成P22的表格。
8、节约用水教学目的:1 对学生进行爱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环境保护思想意识教育。
2、能自觉运用些节水的办法.养成节约用本的好习惯。
教法提示:本课可采用谈话、组织学生讨论、课后实践的办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1)课一开始,教师和学生将搜集到的有关“水的数字”在班上说说,让学生展开讨论,意识到:水并不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资源,人类正面临着淡水短缺的危机,节约用水十分重要。
通过讨论,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提高节约用水的自觉性。
(2)让学生自学课文,让学生自己说说要养成哪些节水的好习惯?什么叫循环用水?课文中告诉我们水的二次利用为什么是可行的?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重点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水的二次利用的基本原则,注意不能造成新的污染。
(3)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提出一些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可组织学生分组展开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一些“节水金点子”或是“节水小倡议”等。
对学生提出的办法,教师应予以肯定支持,并建议学生回去宣传、实践。
9、认识和使用扳手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扳手,学会用扳手旋紧或松开螺母和螺栓。
2.教会学生做事要动脑筋,灵活应用劳动工具。
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呆扳手和活扳手及其使用方法。
2.难点:使用活扳手怎样调节开口的宽度。
教学过程(1)教师讲解扳手的作用。
(2)教师介绍扳手的种类。
(3)教师讲解扳手的使用方法。
①根据被旋的紧固件的六边形的对边距离选用相应的呆扳手或调整活扳手的宽度。
②旋紧,右手握扳手柄末端,顺时针方向用力旋;旋松,逆时针方向旋。
(4)学生实践。
要求学生将螺栓螺母在木片上旋紧后,各组交换,将对方旋紧的螺母松开。
(5)教师讲解注意事项。
①不可将扳手当锤子捶敲别的物体。
②对旧的已生锈的螺丝,如果用力旋不动可采取两种方法:a.滴上柴油,待一会再旋;b.先顺时针方向旋动,再改逆时针方向旋松。
(6)课后实践。
学着使用呆扳手给家里的自行车螺母旋紧。
观察水电工人和自行车、摩托车的维修工人是怎样使用扳手的。
10、认识常见的木工工具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木工工具,知道它们的用途,初步学会使用架锯和凿子。
2.使用木工工具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培养自己动手的劳动习惯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常见的木工工具及操作方法。
2.难点:架锯、凿子的实际操作,如何落锯拉锯打眼的正确方法。
教学建议:1.课前准备准备木工常用工具锯、斧、刨、凿、锤、曲尺以及木块、工作凳、木板等。
2.教法提示本课可采用教师先讲解、演示,然后学生分组实践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1)先讲述认识常见木工工具的意义。
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有时要使用木工工具,认识和学会使用木工工具,是日常生活的需要,也能培养和提高我们的生活和生存能力。
(2)认识木工工具的名称、结构、用途。
教师逐一出示实物,讲解并示范动作,让学生有所认识。
特别提示木工工具大都刀刃锋利,使用时要小心,注意安全。
(3)分组实践练习。
按照锯、斧、凿三类分组,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结课文及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11、加固课桌椅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用加楔子、加斜撑和加角铁的办法加固课桌椅。
2.培养综合应用创新思维和爱护公共财物的优良品质。
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加固课桌椅的三种方法。
2.难点:加楔子加固课桌椅的三个步骤以及判断在哪里加斜撑、加角铁,使其牢固美观。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说明课桌椅出现摇摆的现象以及原因(是样头松动)。
(指导学生观察)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用什么办法使它不摇摆?引出课题。
(2)教师介绍传统而又简单的加固课桌椅的方法,并作示范。
①加楔子②加斜撑③加角铁(3)组织学生进行加固课桌椅的活动。
①检查课桌椅、找出必须加固的课桌椅。
②观察讨论每一张须加固的桌椅,确定加固的方法。
③分工对松动、摇摆的课桌椅进行加固。
(4)教师进行总结(5)布置实践作业利用课余、节假日为学校尤其是低年级班级加固课桌椅。
12、晒被褥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经常翻晒被褥的好处,掌握翻晒被褥的知识,学会晒被褥的方法。
2.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1.掌握被褥的翻晒、收晾的基本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