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发表时间:2012-10-15T11:33:22.593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2年第44期供稿作者:刘兆来[导读] 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于自己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思索活动。
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三中学刘兆来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于自己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因此,课堂教学要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和独立思考的环境。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课堂教学需要民主、平等、和谐的合作者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的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很重要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不仅是身体走下来,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活动、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也就是说,许多知识和技能都是在活动过程中获取的,而在活动的过程中,没有教师的合作与参与是不行的,或者说是难以生成新的知识。
曾有过一次深深地体会:在教七巧板一课时,为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我说请同学们利用自制七巧板拼一些实物图,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很快学生做出许多作品,选出好的,贴在教室黑板上展览。绝大部分学生都在我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有的学生把拼好的作品交给我后,又忙着去拼第二个。当时,我站在讲台上,忙于收缴学生的“作品”。直到快下课时,才发现有一个学生还不知如何下手。于是我从讲台上走下来,与这个学生一起合作,使全班同学都能拼出一个图来。如果我一直站在讲台上,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与学生合作,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也是一种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做学生的合作者。在与学生的合作中参与,在参与中与学生交流。
二、课堂教学需要谦虚的探究者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对于为人师者而言,我们一直在勉励自己:“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常流水。” 即需要教师的知识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说,新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对于向来认为“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型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怎么办?教师只有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转化为和学生并肩的共同探究者,在共同探究中共同发展。
曾碰到这样一道数学题目:生物学指出:生态系统中,输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大约只有10‰ 的能量能够流动到下一个营养级,在H1 →H 2→H3→H 4→H 5→H6这条生物链(Hn表示第n个营养级,n=1、2……6)要使H6获得10千焦的能量,那么需要H n提供的能量约为 ( )千焦。
这道题,从纯粹的数学角度来看,没有太大的疑问,可当时,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这道题,从数学角度来看,是对的;可从自然角度来看,却是错的。因为在食物链中上一个营养级能量不可能会有那么多能量传递给下一级。说完,还振振有词地举了个例:如兔吃草,狼吃兔,那么草中就不可能会有那么多的能量传递给狼。听他这么一说,很多学生都说:“对呀,数学怎么会与自然矛盾呢?”教室里就象砸开了窝,议论纷纷。我索性放下讲义,和学生一起探讨起这个问题来,最后,在师生的共同研究下,我们终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由此可见,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虚心地融入学生中间,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究,不仅可以掌握数学本学科的知识,还可以拓展到生物的、经济的、环保的、社会的等多学科的知识。这些跨学科、泛学科的知识的确是教师不曾拥有的。事实上,教师比学生知道得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个神话早已被学生打碎了。如果教师再去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地位,只能被新课程无情地淘汰。
三、课堂教学需要真诚的赏识者
在现代教育中要重视赏识孩子,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能不能真正做到赏识每一个孩子,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讨论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某个孩子表现出色,老师就会大力表扬。这种赏识孩子的做法,在课堂上激发了孩子的进取心,强化了其优良行为。孩子们表现得主动积极,课堂上不断出现精彩的场面。所以,教师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做孩子的赏识者。新课程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也是新课程之所以新的一个标志。而善于赏识孩子,不失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之一。可是,赏识孩子不能只凭自己的预先设计进行,也不能只对孩子的某一个方面的优良行为进行奖赏,而忽略了对孩子其他方面优良行为的奖赏。新的课程要求不仅要重视预成性课程,也要重视生成性课程。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 这一句朴实的口号,不知启发了多少教师,造就了多少优秀教育工作者。今天,我们仍在实践着这句话的教育价值。而在实施新课程的课堂上,就更不应该忽略“小事”了。教师要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赏识者,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件“小事”。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的目的: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中学教师极早认清未来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作好角色转变的准备。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了第一流的教师,才会有第一流的教育,才会出第一流的人才。当代的中学数学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而对于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在时代的浪潮中,正如镇舟之石,其意义是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