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记忆容量:3岁3个,6岁6个 幼儿记忆发展特点 + 无意识记为主 → 有意识记 + 机械记忆为主 → 意义记忆 + 形象记忆为主 → 词的记忆
10
记忆策略形成
记忆策略是人们为了有效地记忆而对输入信息采
取有助于记忆的手段和方法。 + 记忆策略的发展: o 没有策略,5岁以前; o 过渡阶段,5―7岁,不能主动运用,但经过诱导
指责,其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
年龄差异:年龄较小的儿童以工具型攻击为主,年龄较大的 孩子以敌意型攻击为主,表现为攻击行为的类型从“工具 型”向“敌意型”的转化。这种变化趋势与儿童的认知能 力有关。
性别差异:男孩比女孩更易卷入攻击性事件;攻击行为随年 龄增长而表现出中等程度的稳定性,即童年时期被评为攻 击性较高者,成年后的攻击性仍然较高。
大部分
幼儿词汇中各类词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名 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7
单词句→双词句→电报句→完整句 幼儿期语法结构的发展表现为: + 简单句→复合句 + 陈述句→多种形式的句子 + 无修饰句→修饰句 + 短句→长句
幼儿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8
1.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 2.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同伴关系:是指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 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 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 :
+ 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 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 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 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
20
对周围的事情都想“我自己 做”,对父母的帮助、指示、阻 止总要用“不”来反抗。这就是 第一反抗期,大约在幼儿3、4岁 时出现。 反抗期是儿童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4.合作游戏: 有组织有一定目的,彼此协调合作
5
+ 游戏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 游戏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 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性能力 + 培养健全的人格 + 增强体质
6
一、言语的发展:
(一)词汇的发展 1。词汇量的增加 年增加量最大的年龄段是3―4岁,增加率约为70% 2。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义的深化 3。词类的扩展 幼儿的词汇中具体名词和可见的外部动作词汇占绝
3、童年儿童游戏的主要特点 规则游戏
4
帕顿(Parten)从社会性协同的角度把儿童游戏分 为6个等级。这6个等级依次为:无所用心的游戏、 各自单独游戏、旁观游戏、彼此平行游戏、没有 共同目的的结伙游戏、明确目的和分工的合作游 戏。
1.独自游戏:婴儿期。
2.平行游戏:幼儿初期。
3.联合游戏:没有角色之分。幼儿中期和末期。
程度做出适宜的反应。 + 延迟满足: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
会等待。
16
道德发展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道德准则, 并以道德准则指导行为的发展过程,包括道德认 知发展、道德情绪发展和道德行为发展。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 亲社会行为也称利他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 帮助、救助等。
具体形象思维与直觉行动思维的主要区别在于感知行 动内化为表象。
具体形象思维与直觉行动思维的另一区别在于词的符 号功能 不清晰性和易变性 词的符号功能
幼儿符号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最明显的 符号能力是儿童绘画所使用的图象符号,这些符号是用词 标志。 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13
1. 提问类型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 (指 向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
18
社会生物学理论:强调性激素在儿童性别角 色社会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同性 别父母认同的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儿童获得性别化的态度 和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
19
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 喜爱共同的活动或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所 以很容易建立,也很Biblioteka Baidu易破裂。
2.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概念水平属于形象概括水平,
从幼儿末期开始出现本质抽象水平的 概括。
14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
+ 依从成人的评价→独立评价 + 外部评价→内部评价 + 简单、笼统→具体 + 主观情绪性评价→ 客观评价
15
(二)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 运动抑制:学会抑制某些行动 + 情绪抑制: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 认知活动抑制:能够按照问题的难易
反映在游戏活动中,如幼儿前运算阶段的特点反 映在象征性游戏中。
2
(一)儿童游戏的特点
1.婴儿的游戏特点 1岁以内的婴儿游戏是成人-婴儿游戏; 2岁婴儿的游戏是实物游戏; 婴儿末期以模仿性游戏为多。
3
象征性地使用替代物进行假装游戏。象征性游戏的特征如下: (1)要有现实的替代物,替代物与实物形状有某种相似性。 (2)活动和操作与人们的有目的的行为有类似性。 (3)游戏的动机主要在于活动过程,而不重视结果。 (4)具有想像的特点。 (5)具有概括性质,在游戏中体现某类活动的一般行为。
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 坏性的行为。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它表现为 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17
美国心理学家哈特普(W. Hartup)把攻击行为分为: + 工具型攻击:乃指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的抢夺、
推搡等动作。 + 敌意型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的,采用嘲笑、骂人等言语
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 3—6岁
1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一、关于游戏的理论 + 精力过剩论:人将剩余精力用于游戏活动。 + 精神分析论:通过游戏主动控制情境,以调节情
绪、释放焦虑、补偿愿望。 + 练习论:对未来生活所必需的技能排演和练习。 + 重演论:重演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 娱乐论:获得愉快,以解除紧张、恢复健康。 + 认知论:游戏是一种同化过程,儿童的认知水平
可以运用; o 能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10岁以后记忆策略稳
定发展。
11
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有:
视觉复述策略:不断注视目标刺激,以加强记忆; 特征定位策略:“捕捉”突出特征,以便于记忆;
复述策略:不断重复需要记忆的内容。
12
幼儿期思维的发展特点——具体形象思维
(一) 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具体形象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