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复习资料!超详细!
《三峡》复习资料
![《三峡》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253be5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6.png)
《三峡》复习资料《三峡》复习资料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上游的一片壮丽景色,以其独特的地貌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它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本文将为您提供关于三峡的复习资料,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
一、地理特点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它们分别位于重庆市、湖北省和湖南省之间,总长约193公里。
三峡以其险峻的峡谷、奇特的岩石和清澈的水域而闻名。
这里的山峦起伏,峡谷纵横交错,形成了壮观的自然景观。
二、历史文化除了自然风光,三峡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文化遗址和建筑物,如白帝城、瞿塘峡的宝轮寺和巫山的巫峡神女庙。
这些古迹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和发展。
此外,三峡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三峡民歌、巫山神女的传说等。
这些文化元素使得三峡成为了一个独特而有魅力的地方。
三、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中国现代工程史上的一项伟大成就。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
三峡大坝的建设开始于1994年,于2003年正式竣工。
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洪、发电和改善航运条件。
三峡大坝的建设不仅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也为长江流域的防洪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四、生态环境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保护。
三峡大坝的建设使得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对下游城市的危害。
同时,三峡大坝还为当地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栖息地。
三峡地区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得到了保护,许多珍稀物种得以繁衍生息。
五、旅游资源三峡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游客可以乘坐游船游览三峡,欣赏壮丽的峡谷风光,感受长江的磅礴之势。
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三峡大坝,了解水利工程的奇迹。
三峡地区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特色美食,使得旅游体验更加丰富多样。
六、未来发展三峡地区的发展前景仍然广阔。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峡地区的旅游业将继续蓬勃发展。
文言文复习5三峡
![文言文复习5三峡](https://img.taocdn.com/s3/m/22c61d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2.png)
05
《三峡》的文学价值与影响
《三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三峡》作为古代文言文的经典 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里 程碑,标志着文言文写作的巅峰
水平。
代表作品
《三峡》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 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代表中国
古典文学的优秀作品之一。
传承与发展
《三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仅 在于其本身的价值,更在于它对 于后世文学的传承与发展,为后 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三峡历史背景
三峡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巴 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交汇之地。
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20世纪初,经历 了多个阶段,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 要事件。
三峡的风景特色
三峡风光秀丽,山峦叠嶂,水势汹涌澎湃,有着丰富的自然 景观和人文景观。
三峡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各有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 光旅游。
详细描述
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地形地 貌多样,有峡谷、盆地、丘陵和山地等多种地形。三峡峡谷是由长江水切割而成 ,两岸山峰陡峭,形成了壮丽的三峡风光。
三峡的水文特征介绍
总结词
三峡地区水文特征丰富,包括水位变化 、水流速度、水质状况和水能资源等。
VS
详细描述
三峡地区的水文特征十分丰富。由于三峡 大坝的修建,三峡地区的水位变化受到人 工控制。在正常情况下,水位变化幅度较 小。同时,由于地形原因,水流速度在三 峡峡谷中较快,水质状况总体良好,但存 在季节性浑浊现象。此外,三峡地区水能 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文学审美的启示
《三峡》作为古代文言文的经典之作,对于后来的文学审 美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文学审美意识的不断发展 和提升。
《三峡》复习资料
![《三峡》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db6e6b8960590c69ec376a5.png)
《三峡》(选自《水经注·江水》,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北魏·郦道元(字善长,地理学家、散文家)注音: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zhàng)曦.(xī)月水襄.(xiāng)陵沿溯.(sù)素湍.(tuān)绝巘.(yǎn)飞漱.(shù)林寒涧.(jiàn)肃属.(zhǔ)引凄异字词解释: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
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
略:完全、全部。
阙:同“缺”,缺口。
处:地方。
重岩叠嶂:互文,即“重叠岩嶂”,重重叠叠的山岩和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隐天蔽日:互文,即“隐蔽天日”,遮蔽住了天空和太阳。
自非亭午夜分自:如果。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不见曦月曦月:日月。
曦:太阳。
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到。
襄陵:漫上山陵。
襄:上,漫上。
陵:山陵。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绝:断。
或王命急宣: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
或:(如)有。
宣:宣布,传播。
暮到江陵暮:傍晚。
其间千二百里其:代词,这。
虽乘奔御风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
御:驾。
不以疾也不以:不如。
疾:快。
则素湍绿潭素:白色的。
湍:急流的水。
潭:深水。
回清倒影回:回旋。
清:清波,清澈的水。
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极高的山峰。
绝:极。
巘:山峰。
悬泉瀑布悬泉:从山崖上流下来的好像悬挂着的泉水(大的叫瀑布)。
飞漱其间飞:飞泻。
漱:冲荡。
其:代词,它们。
清荣峻茂清:水清澈。
荣:树茂盛。
峻:山高峻。
茂:草茂盛。
良多趣味良:的确,实在。
每至晴初霜旦霜:结霜。
旦:早晨。
林寒涧肃:互文,即“林涧寒肃”,树林和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
肃:寂静。
属引凄异属引:连续不断。
属:连续。
引:延长。
空谷传响: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
响:回声。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绝:消失。
故渔者歌曰故:所以。
歌曰:唱道。
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声:几声。
三:这里不是确数。
译文: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
《三峡》解析复习题最全(含答案)
![《三峡》解析复习题最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17c7890722192e4536f6aa.png)
《三峡》复习要点归纳以及练习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一作:左山右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在之上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郦道元,字善长,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撰有《水经注》,该书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因其文笔绚烂,语言清丽,还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课文选自《水经注疏》。
2.“三峡”按从下游到上游的顺序依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3.《三峡》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起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三峡》分别从夏季、春冬之季、秋季描写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三峡知识点整理
![三峡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79f66d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e.png)
《三峡》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
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
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二、重点字词解释:(1)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2)略无:毫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空缺。
(3)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
(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的时候。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
朝:早晨(12)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
御:驾着,驾驶(13)不以:不如。
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 (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
:高峰。
(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
漱:冲荡。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19)良:实在,的确,确实。
(20)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
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属引:连续不断。
属(zhǔ):动词。
连接。
引:延长。
凄异:凄凉怪异。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
绝:消失,停止。
转:通“啭”鸣叫。
(23)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24)三声:几声。
这里不是确数。
(25)沾:打湿。
(26) 裳(cháng):衣服。
《三峡》知识点整理(共五则范文)
![《三峡》知识点整理(共五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5e62da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76.png)
《三峡》知识点整理(共五则范文)第一篇:《三峡》知识点整理《三峡》知识点整理知识要点整理一.原文注释和翻译原文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注释;①自:在②略无:完全没有.略,完全,全部③阙:同”缺”,中断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原文2: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注释;①嶂,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②隐,蔽:遮盖③自:如果④亭午,正午。
⑤夜分,半夜⑥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翻译: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原文: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注释;①至于:到了②襄陵:上,漫上;丘陵③沿:顺流而下;④溯:逆流而上⑤绝:断翻译: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阻隔断了.原文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释;①或:有②其:这,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③虽:即使④乘奔御风: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
奔,奔驰的快马。
⑤不以:不如;以,认为,如⑥疾:快翻译:(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原文5: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
注释;①之时:的时节;时,季节,时节②素湍:白色的急流③回清:回旋着清波翻译: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影子。
原文6: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注释;①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巘,山峰②飞。
飞泻③漱(shù)冲荡④其,它们,指怪柏⑤清荣峻茂:水清,树茂,山高,草盛⑥良:实在,的确翻译: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
《三峡》知识点复习
![《三峡》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092d44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3.png)
《三峡》知识点复习三峡是中国长江上的一处著名景点,也是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
它位于中国湖北省义县境内,是长江最狭窄的地段之一。
三峡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针对三峡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以及三峡工程等方面内容进行复习回顾。
一、地理位置三峡位于中国湖北省境内,是长江上的一段峡谷,起点是东门山,终点是西门山,总长度约193公里。
三峡地势险要,两岸山高水长,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二、自然景观1. 大轰炸璧峒涧:位于三峡第一峡——瞿塘峡,以奇峰怪石和清澈见底的水质而著称,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2. 丰都鬼城:坐落于长江北岸的丰都县城,是一座古老的山城,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更因其灵异的传说而吸引游客。
3. 神女峰:位于瞿塘峡南岸的神女山,山势雄伟壮观,山巅有一块巨石,据说有神女抱石而成的传说,因而得名。
三、历史文化1. 三峡文化:三峡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
三峡人民以其刻苦耐劳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而著称,他们与长江共同书写了中国奋斗的历史。
2. 三国故事:三峡地区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场,红、蓝、绿三峡是长江上的三个战略要点,历史上发生了许多有名的战役和故事。
3. 巫山神女:三峡地区的巫山是中国古代文人的避世之地,有着许多文化典故。
而巫山神女更是古代文人吟咏的对象,他们把神女描绘成聪明、美丽、多才多艺的化身。
四、三峡工程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国的标志性工程。
它由三峡大坝、船闸和电站组成。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土石坝,它有效地调节了长江的水位,减轻了洪水的危害。
三峡电站则为中国的电力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生态环境保护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保护和修复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成为重要任务。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生态移民、植树造林等,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目前,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逐渐改善,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生态旅游景区。
综上所述,三峡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而备受瞩目。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f296e5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c.png)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
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下面是整理的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一起来看看吧。
一、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yǎn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ng)。
'二、解释:1、《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
2、自,从,由;七百里: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3、略无阙处: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略无,毫无。
阙,通"缺'。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月,指月亮。
5、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漫上;陵,丘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6、或王命急宣:有时皇帝的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或:有时。
7、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白帝:白帝城,在现在重庆奉节东。
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
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么快。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驾;以:当作"似';疾:快。
9、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素:白;湍:白色的急流;回:旋转,这里是回旋,回荡的意思。
10、绝巘:极高的山峰;巘:山峰。
《三峡》复习题最全(含答案)
![《三峡》复习题最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3be0e7ddccda38376bafa5.png)
《三峡》复习题一、基础知识1.填空或按要求默写(1)本文作者郦道元,北魏(朝代)人,选自《水经注校证》,它是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作者写山从正面和侧面突出山高。
从正面写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写的句子是面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描写水势盛大,又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4)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清荣峻茂。
(5)写春冬之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自/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自非/ 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其间/ 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清/ 荣/峻/茂,良多/趣味。
3.重点字词。
(1)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意思是缺口空隙,(2)一词多义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长:常有高猿长啸(长时间地)巴东三峡巫峡长(长度大)绝:沿溯阻绝(断)哀转久绝(消失)绝谳多生怪柏(极)其:其间千二百里(这,指从白帝到江陵)飞漱其间(它们,指怪柏)清:回清倒影(名词清波)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3)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素湍.绿潭(动词用作名词,急流)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每至晴初霜.旦(名词用作动词,下霜)4.解释加粗字(1)晴初霜旦.(早晨)(2)夏水襄.陵(冲上、漫上)(3)素湍.绿潭(急流)(4)飞漱.其间(冲荡)(5)乘奔.御.风(飞奔的马)(6)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7)林寒涧肃.(肃杀,凄寒)(8)空谷传响.(回声)凄异(接连不断)(9)属引..5.翻译下列句子(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文言文复习
![《三峡》文言文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ef08f4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f.png)
《三峡》文言文复习一、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中,中国的古代文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今天,我们将要复习一篇非常著名的文言文《三峡》。
这是一篇描写壮丽三峡景色的文章,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二、复习知识点1、字词解释:复习《三峡》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等。
2、特殊句式:复习《三峡》中的判断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
3、重点句子翻译:复习《三峡》中的重点句子翻译,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等。
4、文学常识:复习郦道元及其作品,《水经注》的内容和文体特点等。
5、内容理解:复习《三峡》的写作思路和特点,包括对三峡景色的描写、文字的精炼和语言的优美等。
三、示例与练习通过示例与练习来巩固复习内容,包括字词解释、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和文学常识等。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次复习,同学们应该对《三峡》这篇文言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包括字词解释、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和文学常识等知识点。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
文言文复习《三峡》一、复习目标:1、落实《三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的特殊句式,并会翻译全文。
3、领会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背诵、默写全文。
二、复习过程: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略无阙处 ( )自非亭午夜分 ( )2、翻译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三峡的自然景观?4、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5、三峡的自然景观有哪些特点?6、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背诵全文。
8、默写:文中写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最能体现三峡长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文章描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中考复习课件一、复习目标:1、掌握《三峡》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2、理解并运用文中描写山水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其精妙之处。
《三峡》复习资料(五篇范文)
![《三峡》复习资料(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c4ddbf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7.png)
《三峡》复习资料(五篇范文)第一篇:《三峡》复习资料《三峡》复习资料3.、理解性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写水流湍急(水流急速)的句子:朝发白帝,暮到江陵(5)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7)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4.结构。
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第二段)5、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6.运用:(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三峡秋日的凄凉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探讨:①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作为三峡景色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山和水”,而其中最具魅力的三峡夏天迅猛、凶险的江水,所以先写夏天景色,后写春冬的明丽多姿,最后写秋天的悲凉之景。
这也符合读者情感认知的顺序。
可见写景顺序的选择,是根据内容和读者认识而定的。
②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夏季的景色——水流湍急;春冬景色——清荣峻茂;三峡的秋天——寂静、凄凉。
③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三峡知识点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4b4c3f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2.png)
三峡知识点归纳一、三峡简介三峡是长江上最为壮丽的一段峡谷景观,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约193 千米。
三峡地区自然风光独特,人文历史悠久,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世界文化遗产。
二、三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三峡位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
其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迄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跨越重庆奉节、巫山,湖北巴东、秭归、宜昌等多个县市。
三、三峡的形成原因三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和长江水流的侵蚀作用。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地壳不断上升,而长江水则不断向下切割,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化,逐渐形成了如今壮观的峡谷地貌。
四、三峡的自然风光1、峡谷景观瞿塘峡以雄伟险峻著称,两岸山峰高耸,峭壁对峙,形如门户,有“夔门天下雄”之誉。
巫峡幽深秀丽,峡谷曲折迂回,奇峰罗列,云雾缭绕,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西陵峡则以滩多水急闻名,河道狭窄,礁石林立,水流湍急。
2、山水风光三峡的江水湍急,清澈碧绿,两岸青山连绵,植被丰富。
随着季节的变化,山水景色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春天,山花烂漫;夏天,郁郁葱葱;秋天,红叶满山;冬天,银装素裹。
3、奇特的地貌三峡地区还有许多奇特的地貌景观,如溶洞、天坑、地缝等,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五、三峡的气候特点三峡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的特点。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平均气温在 15℃至 18℃之间。
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差异较大,山上山下的气温和降水有明显的差异。
六、三峡的水利工程1、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
大坝全长约 2309 米,坝顶高程 185 米,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2、水利工程的作用防洪方面,三峡大坝有效地控制了长江上游的洪水,保障了中下游地区的安全。
发电方面,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
总复习—《三峡》
![总复习—《三峡》](https://img.taocdn.com/s3/m/cdd4127f02768e9951e738e0.png)
《三峡》一.常识积累1.《水经注》(郦道元为《水经》所作的注解。
) 2.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二.文言知识1.通假字阙通“缺”断2.词类活用①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②清:形容词作名词清波3.一词多义自①自非亭午夜分:如果②自三峡:从、由或①或王命急宣:有时发①舜发于畎亩之中②发于南海、朝发白帝③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三.课文分析1.内容①顺序由总到分的顺序②先总写三峡地貌(一段)再按夏、春冬、秋的顺序写四季之景(二--四段)③突出景色既雄奇险拔又秀丽清幽的特点。
④抒发了作者对三峡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
2.结构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雄奇)水:夏——大水猛涨江流湍急春冬—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秀丽)秋——林寒涧肃猿啸哀转(凄凉)3.修辞①夸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对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4.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山势高峻正: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侧:朝发白帝……不以疾也——水流湍急5.抒情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对景色的喜爱故渔者歌曰:“……”——悲凉之情四.1.成语疾:(快)大声疾呼奋笔疾书旦:(天明)枕戈待旦危在旦夕通宵达旦2.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记承天寺夜游》一.常识积累1.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与其父其弟并称“三苏”二.文言知识1.近义词行:走行走步:走徐行:慢行趋:快步走走:跑奔走:四处奔波2.古今异义闲人—古:清闲的人今:没有事情要做的人/与事无关的人(含贬义)三.课文分析1.作者思路欲睡-起行-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绘景-抒怀2.层次①②③句记事:作者与朋友寺中漫步赏月④句写景:突出月光的澄澈、皎洁;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给人空灵、幽静的感觉。
⑤⑥⑦句抒情:关键词“闲”没有繁忙的事务缠身,悠闲自在。
抒写了作者超凡脱俗、宁静淡泊的心境,也流露出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情。
3.情感的复杂、微妙赏月的欣喜、散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落寂、自我排解的达观4.修辞:①比喻月光—水竹柏影—水中藻荇②反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四.1.成语乐:(快乐)乐不思蜀怡然自乐2.苏轼的达观处世态度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三峡》复习要点归纳
![《三峡》复习要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65e80a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0.png)
三峡复习问答题1.郦道元,字善长,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撰有水经注,该书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因其文笔绚烂,语言清丽,还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课文选自水经注疏;2.“三峡”按从下游到上游的顺序依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3.三峡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起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4.三峡分别从夏季、春冬之季、秋季描写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5.分别用四个字写出春冬之季和秋季三峡的景物特征:清荣峻茂清险奇秀,林寒涧肃清冷凄寂;6.清荣峻茂”是对水、树、山、草四个对象的描写7.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中最见秋之精神的几个字是:寒、肃、凄、哀;8.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2、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1峡长七百里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山高岭连,岸伟峡险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三峡怎样的特点山的“连”“高”“窄”;5、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6、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8、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的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光秀丽;9、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清荣峻茂;10、“良多趣味”表现在何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1、第四段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景物什么特点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12、“渔者歌”有什么作用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3、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14、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①奔放美②清悠美③凄婉美15、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总分关系;16、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17、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三峡》复习知识点
![《三峡》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e68433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2.png)
《三峡》复习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
他博览群书,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
2、《水经注》《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
该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字词解释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
2、略无阙处略无:毫无。
阙:通“缺”,缺口,空隙。
3、重岩叠嶂嶂: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亭午夜分自非: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5、不见曦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6、至于夏水襄陵襄: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7、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8、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宣:传达。
9、虽乘奔御风虽:即使。
奔:飞奔的马。
御:驾着。
10、不以疾也疾:快。
11、则素湍绿潭素湍:白色的急流。
12、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的清波。
13、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极高的山峰。
14、飞漱其间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15、清荣峻茂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6、良多趣味良:甚,很。
17、每至晴初霜旦晴初:天刚放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18、林寒涧肃肃:肃杀,凄寒。
19、属引凄异属引:接连不断。
属:连接。
引:延长。
20、空谷传响响:回声。
21、哀转久绝哀转:声音悲哀婉转。
绝:消失。
三、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完整版)《三峡》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三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99873b687c24028915fc3af.png)
《三峡》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口)二、一词多义1、绝:①沿泝阻绝(断)②哀转久绝(消失)③绝yǎn多生怪柏(极)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清澈)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4、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5、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6、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五、重点句翻译: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⑧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六、其他重点词语解释1、略无阙处(略:完全、全部。
)(“略无”,完全没有。
)2、重岩叠嶂(嶂:像屏障似的的高山)3、不见曦月(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4、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到了)(襄:冲上)5、则素湍绿潭(素:白色的)(湍:急流)6、飞漱其间(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7、良多趣味(良:真,实在)8、沿泝阻绝(沿,顺流而下)(通“溯”,逆流而上)9、属引凄异(属:zhǔ,连续)(引:延长)10、故渔者歌曰(故:所以)11、不以疾也(快)七、理解性默写1、文中从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全文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文中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复习材料
![《三峡》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96cf9c0c0740be1e650e9ad8.png)
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三峡》二、文学常识1、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语音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g)不见曦月(xī)沿溯阻绝(sù)素湍绿潭(tuān)绝巘多生怪柏(yǎ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四、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五、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六、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七、一词多义1绝*沿溯阻绝(隔绝)*哀转久绝(消失)2、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八、重点词语解释自:在略无:毫无阙:通“缺”中断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日光,这里指阳光至于:等到——的时候襄:上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绝:隔断或:有时虽:即使奔:飞奔的快马以:认为疾:快素:白色的湍:急流回清:回旋的清波绝:极飞漱:急流冲荡清:水清荣:树荣峻:山高茂:草盛良:实在肃:寂静属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绝:消失故:所以十一、理解性默写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知识点整理
![《三峡》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7d1a33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1.png)
《三峡》知识点整理
一、诗歌背景
1.诗歌写作时期:唐朝初期。
2.诗歌创作地点:长江三峡地区。
二、诗歌内容
1.主题:
《三峡》主题首先是唐诗中最早的人生哲理之一:人生苦短,应当珍惜时光,把握当下。
2.结构:
《三峡》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有四句诗,共十六句,全诗结构严谨。
3.描述水景:
同时,描写水的涛声和洪水的威力,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世事的无常。
4.描述峡谷景色:
诗歌以峡谷的景色为背景,描绘出山峰的壮丽、峰峦的层叠、悬崖的险峻以及峡谷的幽深。
5.表达对祖国的思念:
6.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三、诗歌意义与价值
1.长江三峡是中国自然景观的代表之一,诗歌通过描写三峡的美景,展现出中国古代文化独特的自然观。
3.诗歌以大自然景观为载体,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发出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表达了人生苦短、珍惜时光的哲理。
5.《三峡》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真理和国家荣辱,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6.诗歌通过对江水、峡谷等景色的描写,体现了杰出的艺术审美,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创作范例和经验。
通过对《三峡》的整理,我们不仅能深入了解这首诗歌的背景、内容和艺术价值,还能从中汲取诗歌表达、意境构建等方面的写作技巧和创作经验。
这也为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提供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暑假全托辅导班复习资料
《三峡》
一、文学常识识记
1.本文作者,字,是时期的学家、。
2.《水经注》是对我国第一部地理专著所作的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
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
3.三峡,指长江上游的,,。
二、重点字词整理
(一)注音或填字
1.qūe()处不见xī()月夏水xiāng()陵
乘奔yù()风绝yăn()多生怪柏飞shù()其间
2.重岩叠嶂.()沿溯.()阻绝素湍.()绿潭属.()引凄异(二)特殊词语
1.通假字
(1)略无阙.处同,意思是:
(2)哀转.久绝同,意思是:
2.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
(2)良.多趣味古义今义
(3)属.引凄异古义今义
3.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解释为:
(2)空谷传响空谷名词用作状语,解释为:
(3)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解释为:
4.一词多义
(1)绝:沿溯阻绝.哀转久绝.绝.巘多生怪柏
(2)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5.归纳成语典故
: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
(三)重点注解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亭午夜分
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襄陵襄
4.沿溯
..阻绝沿溯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不以
6.素湍.绿潭湍潭
7.飞漱.其间淑
8.良.多趣味良
9.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旦肃
10.空谷传响.响
三、重点句子翻译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基本内容理解
1.用原文语句填空
(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2)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3)表现春冬季节水清流缓的句子是
(4)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
2.文章第一层写山,突出了山的特点,其中“
”从侧面极力渲染了山峰之高峻、江面之狭窄。
3.夏水的特点是,文中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这个句子用的方法,更体现出了夏日三峡水流
的特点。
4.作者写春冬之景时,使用、、清、影四个字突出了水的特点,用一句话
把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
5.第四段使用了、两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了高猿长啸带给人的心理感受,传达
出了三峡秋景的独特神韵。
6.文章结尾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7.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8.赏析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9.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侠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胼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
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五、中考试题预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林寒涧肃.(2)哀转久绝.
2.本段文字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中三峡的自然景观?判断的根据是什么?(原句回答)
3.本段描写了三峡中的哪些自然景物?请在文中各摘出了一个字概括其特点。
4.文章结尾引用“渔者歌”的用意是什么?
(二)阅读《三峡》,完成后面的问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至于夏水襄.陵(2)则素湍.绿潭(3)属引.凄异
2.作者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三峡的山,突出了连绵不断,的特点;写三峡的水,则描绘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如夏天的“水”不仅“大”,以至于“沿溯阻绝”,而且还有的特点。
3.《三峡》一文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曾经有一个外国朋友问著名学者余秋雨:“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说一个。
”对于这样的提问,余秋雨先生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请你根据《三峡》一文的描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为余秋雨先生找几条理由。
(三)阅读《三峡》,完成后面的问题。
1.《三峡》作者是北魏家(人名)。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病缠身
B.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
C.沿溯阻绝.两国绝.交
D.良.多趣味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3.关于文中侧面描写,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描写出山的重叠和高耸。
B.写“朝辞白帝,暮到江陵”侧面描写出夏日三峡的水流湍急。
C.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侧面描写了江水的清澈,风光的妩媚。
D.写“渔者歌曰”,从侧面烘托三峡秋天的凄清寂静。
4.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的静景,也描写了“”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
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