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交换服务(1)

合集下载

Wincc与Excell数据交换实例一二

Wincc与Excell数据交换实例一二

Wincc与Excell数据交换实例一二Wincc与Excell数据交换实例一二Liking5200,sdyjdx关键字:Wincc,Excell,数据交换,动态数据交换(DDE)现实工程中,经常会遇到重要的参数存储子Excell表格中,在Wincc组态画面中,根据现场参数数值,查询调用对应Excell表格内的数据,同时根据经验在此将更新参数重新保存到Excell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实现Wincc与excell的通讯读写。

本文通过两个实例,介绍两种Wincc与excell的读写方法。

实例1Excell不做任何处理,通过Wincc按钮创建C动作,实现对Excell 的读写。

首先建立Excell文件,如d:\\Wincc_Excell_RW.xls。

内容如下:Wincc,建立四个内部变量:ReadExcell_X,Excell_Address_R,WriteExcell_X,Excell_Address_W,分别代表读取的数据,读取地址,写入的数据,输入地址,并在组态画面组态四个IO域与之相对应,组态两个按钮“按钮-读-Excell-X”,“按钮-写-Excell-X”,启动读写功能。

为了数据通用,变量类型定义为“文本变量16位字符集”,四个IO域数据格式选“字符串”,根据需要也可设为其他数据类型,但要确保Wincc与Excell相同,不然将发生读写错误或读取不正确。

按钮“按钮-读-Excell-X”,“按钮-写-Excell-X”,分别创建C动作如下按钮“按钮-读-Excell-X”,C动作:#include "apdefap.h"void OnClick(char* lpszPictureName, char* lpszObjectName, char*lpszPropertyName){#pragma code("Shell32.dll") //调用动态链接库char tag1[20],tag2[20],add[20];__object* pExcel = NULL; //建立 pExcel 指针用来对 EXCEL 进行操作HWND handle=NULL;handle=FindWindow(NULL,"WinCC-运行系统 - ");if (MessageBox(handle,"Start Reading","Read From Excell", MB_YESNO|MB_ICONQUESTION|MB_SETFOREGROUND|MB _SYSTEMMODAL)==IDYES){ pExcel = __object_create("Excel.Application");pExcel->Visible = 0;pExcel->Workbooks ->Open ("d:\\Wincc_Excell_RW.xls");strcpy(add,GetTagChar("Excell_Address_R"));strcpy(tag1,pExcel->Worksheets("sheet1")->Range(add)->V alue);SetTagChar("ReadExcell_X",tag1);//将地址Excell_Address_R,excel文件里面的内容写到外部变量ReadExcell_XpExcel->Quit();//退出Excel}__object_delete(pExcel);}按钮“按钮-写-Excell-X”,C动作:#include "apdefap.h"void OnClick(char* lpszPictureName, char* lpszObjectName, char* lpszPropertyName){#pragma code("Shell32.dll")//调用动态链接库char tag1[20],tag2[20],add[20];__object* pExcel = NULL; //建立 pExcel 指针用来对 EXCEL 进行操作HWND handle=NULL;handle=FindWindow(NULL,"WinCC-运行系统 - ");if (MessageBox(handle,"Start Writing","Write Into Excell",MB_YESNO|MB_ICONQUESTION|MB_SETFOREGROUND|MB _SYSTEMMODAL)==IDYES) { pExcel = __object_create("Excel.Application");pExcel->Visible = 0;//控制excel文件是否可见,当1时,excel文件可见.pExcel->Workbooks ->Open ("d:\\Wincc_Excell_RW.xls");strcpy(add,GetTagChar("Excell_Address_W"));pExcel->Worksheets("sheet1")->Range(add)->Value =GetTagChar("WriteExcell_X");if (MessageBox(handle,"Save the Excell","Write Into Excell", MB_YESNO|MB_ICONQUESTION|MB_SETFOREGROUND|MB _SYSTEMMODAL)==IDYES) //{ } pExcel->ActiveWorkbook->Save();pExcel->DisplayAlerts = 0;pExcel->Workbooks->Close();//关闭文件pExcel->Quit();//退出Excel}__object_delete(pExcel);}运行情况如下:读B1数据:点击是读C5数据:点击是写B1数据:点击是然后再读取B1:点击是如此,我们可以对Excell文件d:\\Wincc_Excell_RW.xls ――Sheet 1的任意数据进行读写。

第一部分数据交换标准

第一部分数据交换标准

第一部分数据交换标准一、名词说明(一)培训机构: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承担安全培训(含理论和实操培训)、具备资质的培训单位;(二)考试点: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承担安全资格考试(含理论和实操考核)的合法考试单位;(三)考试中心: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组织安全资格考试并对考试点及参加安全资格考试的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的单位;(四)考核发证机关: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安全资格考核结果进行审核并颁发相关资格证书的单位;(五)考生:申请参加安全资格考试取证、复审、换证、补证的人员。

二、数据采集及交换原则(一)数据采集: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字段值”原则,对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必填项,各单位必须按要求采集,对可选项遵循主管部门的要求采集,数据采集单位负责所采集数据的核准工作;(二)数据交换:对数据采集结果,按照相关行政管理职能逐级上报或者逐级下发的过程(此处只针对信息化数据交换过程),遵循逐级负责原则,保证数据交换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三、考核发证机关、培训机构、考试中心、考试点基本信息(一)考核发证机关基本信息。

说明:1.单位编号,采用考核发证机关编码规则(见附件7);2.发证范围,按照《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填写;3. 负责人,填写考核发证机关的主要领导;4. 联系人,填写负责日常培训考核发证管理工作的具体负责人;5. 办公电话,填写负责日常培训考核发证管理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办公电话;6. 移动电话,填写负责日常培训考核发证管理工作的具体负责人移动电话。

(二)培训机构基本信息。

说明:1.单位编号,采用培训机构编码规则(见附件8);2.单位名称、资质级别,按照资质证书对应内容填写;3.培训范围,按照《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填写;4. 负责人,填写培训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5. 联系人,填写负责日常培训管理工作的具体负责人;6. 办公电话,填写负责日常培训管理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办公电话;7. 移动电话,填写负责日常培训管理工作的具体负责人移动电话;8.有效期开始时间、有效期结束时间,指机构培训资质证书有效期时间;9.日期统一按照“yyyymmdd”格式,如:“2012年7月10日”即为“20120710”格式。

数据交换平台方案

数据交换平台方案
二、需求分析
1.数据整合需求:不同业务系统间存在数据格式、标准不一的问题,需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统一整合。
2.数据共享需求:跨部门、跨业务场景下的数据共享需求日益增多,需建立高效的数据交换机制。
3.安全性需求:数据交换过程中需保障数据安全,防止泄露、篡改等风险。
4.合规性需求:遵守国家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确保数据交换活动合法合规。
六、总结
本数据交换平台方案旨在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的数据整合与共享,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降低数据冗余,确保数据一致性。同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数据交换过程的合法合规。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将为我国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第2篇
数据交换平台方案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各类业务系统在日常运营中产生大量数据。为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降低信息孤岛现象,提高组织决策效率,本方案提出构建一套数据交换平台,以实现数据的无缝整合与共享。本方案将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数据交换的合法性与合规性。
4.建立完善的日志记录和审计制度,对数据交换过程进行监控和追溯。
五、项目实施与保障
1.组织实施:成立项目组,明确分工,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
2.技术保障:选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3.人员培训:对项目相关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4.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项目质量。
5.风险防控:加强风险识别和评估,制定应对措施。
(4)数据安全策略:采用加密、认证、权限控制等技术,确保数据交换过程的安全性。
3.核心模块
(1)数据交换模块:实现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和传输协议。
(2)数据清洗模块:对交换数据进行清洗、校验、转换等操作,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交换服务

数据交换服务

本项目的数据交换应用主要包含在以下两个方面,即:(1)内外网门户平台之间由于逻辑隔离,需要进行数据交换。

(2)在内网范围内存在已建系统、在建系统和待建系统,系统之间存在数据交换的需求。

本交换服务基于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基于面向服务的SOA 架构,采用消息服务服务总线(ESB)技术实现多个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

数据交换平台在统一数据规范和数据接口的基础上构建,主要功能如下:基于SOA 的设计思想,数据交换以统一的基于服务的交换来管理。

服务可以绑定文件,也可以绑定数据库或者其它服务产生的SDO。

在源服务到目标服务的执行路由上,我们设置中间格式转换服务,注册到ESB 上,负责适配数据格式。

通过ESB 的交换也可以和操作权限、数据权限的管理相结合,满足管理需求。

主要交换方式如下:1、文件交换。

实现各委办局之间、各应用系统之间灵便的、可定制的一对一、一对多的文件交换。

2、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

实现各应用系统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及中间格式转换。

3、基于服务的交换。

能够实现基于Web 服务的信息资源交换,能够方便、快速地包装、解析委办局提供的各类服务接口中的数据,并转化为需求方的数据格式。

实时:基于事件驱动,由系统运行时动态产生和控制的会话方式;定时:由系统定时器根据预设的定时策略产生和控制的会话方式;手工:系统运行时由用户手工产生和控制的会话方式。

交换共享(数据“落地”集中)模式:各应用系统之间通过交换服务实现交换,数据中心在ESB 上注册源到目标的路由监听服务。

交换数据时,ESB 将源数据及目标返回数据作为参数,调用数据中心注册的服务。

交换的数据通过此监听服务,将数据“落地”,存储在基础数据库中,形成需要共享的基础数据。

对等交换(数据“不落地”)模式:各应用系统之间通过交换服务实现交换,交换的数据不需存储在交换中心节点中。

这种模式实际上建立了一种数据交换通道或者交换总线。

基于数据交换产品可提供数据库、文件系统、WebService 等多种接口服务方式,支持不同格式数据内容的交换共享。

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外网)库表交换、文件交换操作指南V2.0

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外网)库表交换、文件交换操作指南V2.0
平台发布审核通过的库表资源进行变更和撤销操作,即变更 是变更注册表资源数据信息的操作;撤销是对已发布表资源 信息的撤销和注册表资源信息的删除操作。
9
2、操作步骤 (1)数据源创建并注册 数据源创建 资源提供方操作人员登录国家共享网站,点击【用户中 心】,进入用户中心首页,点击【交换系统】或点击【快捷 操作-注册数据资源】跳转到交换系统首页进入到【数据交 换系统】中。
持 Oracle、Sqlserver、Sybase、db2、Mysql5 等。 驱动类名:默认加载出来的。 连接 URL:连接数据库所在服务器的路径及端口号和
库名等参数。 用户名:数据库用户名。
12
密码:数据库密码。 最小连接数:最小能够同时接受多少客户的连接,默
认是 5,可以选择默认即可。 最大连接数:最大能够同时接受多少客户的连接,默
1、操作流程 .......................... 8 2、操作步骤 ......................... 10 (二)库表申请、订阅 .................... 42 1、操作流程 ......................... 46 2、操作步骤 ......................... 48 五、文件交换 ................................ 50 (一)文件注册、发布 .................... 51
进行删除操作,也可选中多个数据库资源进行批量删除操作。 在数据库资源列表页面,选择要删除的数据库资源,点
击【删除】。弹出删除提示框,点击【确定】,删除数据库 资源;点击【取消】,取消删除。
16
注:如果要删除数据库资源已经有交换任务或已经被发 布/订阅资源使用,则提示被哪个(些)资源使用,不允许 删除。

数据交换平台规范

数据交换平台规范

第1章数据交换平台规范§1.1基本技术规范◆数据交换平台服务器采用满足J2EE规范的应用服务器实现◆数据交换平台包含的数据交换服务使用纯Java接口作为统一的抽象接口描述◆数据交换平台包含的数据交换服务可以发布为多种形式,包括:EJB、Servlet、WebService等◆数据交换平台的数据,使用XML格式进行表示◆数据交换平台要求提供安全认证和授权访问机制,确保数据交换的安全§1.2数据交换接口规范数据交换平台中的数据交换接口,统一通过纯Java接口来进行表述,对这类Java接口,要求满足如下规范:◆接口方法的参数和返回值要求实现序列化接口◆接口方法的参数和返回值,如果是数据集合,统一通过Rowset结构来实现,每个数据集合参数,需要标明RowSet结构的名字下面是一个数据交换接口的例子:§1.3RowSet数据集合结构说明数据交换过程中,由于数据格式的混乱,常常带来很多附加的工作,这些工作往往导致系统出现错误,或降低了系统的效率,所以,应当采用尽量简单、统一的数据格式。

数据集是数据交换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数据结构,例如,查询结果往往包含多行数据。

结果集可以有很多种实现方式,数据交换平台中,统一使用称为RowSet的数据集结构。

通过如下的例子来说明RowSet的结构:如上是RowSet的结构XML表示,可见,这个结构很容易理解,每个rowset节点描述一个数据集,每个row节点描述一个数据行,row节点下,每个子节点,描述一个数据列的值。

这里,需要注意rowset节点的名字属性,每个名字唯一定义一个数据集的元数据结构,这个结构称为RowSetDef,数据交换平台统一提供对这个名字的结构解释,下面是如上数据集的结构描述:数据交换平台提供对RowSet数据集的解析API。

§1.4对MsgInfo数据结构的说明MsgInfo是基于XML的描述接口参数和返回结果的数据结构如下是一个MsgInfo的结构:此结构中,根节点是msginfo,包含一个parameters节点和一个rowsets节点,parameters 节点包含简单的变量参数,而rowsets包含多个RowSet数据集。

数据中心交换机参数

数据中心交换机参数

数据中心交换机参数在现代网络技术中,数据中心交换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种高性能、高可用性的网络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企业和机构,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数据中心交换机的性能,我们需要一系列参数。

1、吞吐量(Throughput)吞吐量是衡量数据中心交换机处理数据能力的关键指标。

它表示交换机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比特数。

一般来说,吞吐量越高,交换机的数据处理能力就越强。

在选择数据中心交换机时,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和网络负载来选择具有足够吞吐量的设备。

2、端口密度(Port Density)端口密度是指每单位体积内交换机所能提供的端口数量。

高端口密度的交换机可以提供更多的网络连接,从而有效地提高网络设备的利用率。

在选择数据中心交换机时,我们需要考虑设备的端口密度以及能否满足自身的网络拓扑结构需求。

3、延迟(Latency)延迟是指数据从发送方到接收方所需的时间。

对于数据中心交换机而言,延迟越低,数据传输的速度就越快。

延迟主要由传输距离、网络拥堵、设备处理能力等因素决定。

在选择数据中心交换机时,我们需要设备的延迟性能,并考虑如何优化网络结构以降低延迟。

4、可靠性(Reliability)可靠性是指数据中心交换机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能够保持无故障运行的能力。

高可靠性的交换机通常具有冗余设计、热备份等功能,以确保在设备故障时仍能保持网络的稳定运行。

在选择数据中心交换机时,我们需要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并考虑如何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以降低故障风险。

5、能耗(Energy Efficiency)能耗是指数据中心交换机在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

在选择数据中心交换机时,我们需要设备的能耗指标,并考虑如何选择高效的设备以降低能源消耗。

在选择数据中心交换机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参数并进行权衡。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评估和分析,我们可以选择出最适合自身业务需求的网络设备,并确保数据中心的高效、稳定运行。

道路车辆开放式诊断数据交换(ODX)第1部分-数据模型规范

道路车辆开放式诊断数据交换(ODX)第1部分-数据模型规范

持支具工断诊商理代务服场市后及店营经许特�3 例案用使 4.4
子例的发开断诊 UCE 台平车汽种多 3 图
门部程工商造制车汽 2.6.4
件组件软心核断诊置配码代源成生—— 库据数断诊商应供到布发息信的读可器机供提式格据数 LMX—— 式方断诊 UCE 变改以备设发开置配动自—— �件文 = 容内断诊 UCE�生产中式格据数 LMX 从件文——
。示显不来从它此因�段字法方用使不中型模据数 XDO 在�于由。中表图型 模据数 xdo 在示显定一不段字性属。段字个三第的择选可在义定法方。 �DI 及�位职�龄年 �名姓�如例�性属的类括包段字个二第。 �物人�如例�名类括包段字个一的高最。识标 来段字个三括包区形矩个一过通类 。性属及法方示表的类的号符 LMU 用使了示显 6 图 法方示表类 LMU——6 图
场市后的立独于用可�求要的据数断诊的展扩出写编行履——
者权授法合 7.6.4
前之新更件软试测买购在�载下需按—— 改修件软是不而载下据数过通置配的仪试测—— 便方更用利再据数断诊的定确于对—— 商理代场市后及店营经许特
商理代场市后及店营经许特 6.6.4
用利再的据数断诊的认确对商造制车汽便方加更—— ”备设断诊富丰何如“注关—— 。具工描扫的量质高较发开间时的少较花�口接动驱据数的用通个一用使过通—— �处好下如有商造制仪试测
�范规议协的讯通断诊 UCE—— :述描据数断诊型模 XDO 。)LMX(言语本脚置配用使式格换交据数且并 �述描式形表图 �MLU� 言语模建一统以 XDO 。式格信通及据数�码代种多�置设 UCE�数参出输/入输�码代别识 �数参据数 �码代障故 �如例 �型模据数的据数断诊部全 UCE 及辆车述描含包范规 XDO 。息信的读可员术技为化转据数断诊将程编要必不�说来员 人发开于对�备设试测部外照依 XDO 于由。据数断诊的互交息信的间之 UCE 与备设断诊部 外码解且并�讯通行进元单制控子电辆车与备设 icvm 个一用启会据数断诊型模 XDO。求要 件软的�.明说中 3-00922 OSI 及 2-00922 OSI�)icvm(口接讯通辆车的化块模容兼据数断诊 型模�XDO �换交据数放开。业行务服车汽场市后车汽化简便以�息信流据数断诊的具工 断诊家厂产生备设于用作制式格断诊准标业工的新用使了述描议协 10922OSI 的分部该

数据交换平台使用说明书

数据交换平台使用说明书

注: 绿色表示连接成功, 如果显示为红色, 请检查账号和密码输入是否正确。
2.3
分公司配置
分公司 OA 服务器安装数据交换平台客户端 TongdaESB-ClientSetup1.0.exe, 安装完成后管理员登录,打开数据交换平台 —>平台设置,设置好自己的账号信 息,以分公司 1 为例:
11
2.4
6
信息发布:相当于 OA 新建公告的功能,类似行政办公下的公告通知管理菜 单,在此菜单下可以发布通知
外部发送对象就是发布范围,可以添加外部组织机构里面的部门信息,在此 发布公告后,其他 OA 就可以在外部信息—外部信息里面查看此通知了。 历史记录可以看到本 OA 之前发布过的所有的通知。 � 工作接收与处理: 待办工作:用于办理外部工作。 (详见实例二)
2.2
总公司配置
总公司 OA 服务器安装数据交换平台客户端 TongdaESB-ClientSetup1.0.exe, 安装完成后登录 OA, 进入系统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外部机构管理, 配置各个 公司的账号,如图
9
10
总公司进入数据交换平台—>平台设置设置总公司 OA 和服务端的连接,如 图:
这样设置完成后, 在工作流转入第二个步骤时就可以选择外部机构里面的部 门进行办理。
3.3
实际应用
Hale Waihona Puke 进入工作流—>新建工作,选择收文流程新建工作,填写数据后转交可以看
14
到如下界面:
假如转交给分公司账号, 分公司需要设置工作接收与权限规则,进入分公司 OA 数据交换平台->工作接收与处理->权限与规则设置,添加规则。
15
设置完规则后, 进入数据交换平台—>工作接收与处理—>待办工作即可办理 刚才转交过来的流程。

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2019年版)

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2019年版)

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采用数据接口规范,规定了平台数据交换范围与格式、交换方式与流程、交换管理等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国家级与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接口设计,以及交换体系的建立和管理工作,适用于规范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303-2009卫生信息数据元标准化数据规范WS/T305-2009卫生信息数据集元数据规范WS363-2011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WS365-201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WS372-2012疾病管理基本数据集WS373-2012医疗服务基本数据集WS374-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WS375-2012疾病控制基本数据集WS376-2013儿童保健数据集WS377-2013妇女保健基本数据集WS445-2014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WS/T447-2014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WS/T448-2014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WS/T482-2016卫生信息共享文档编制规范WS/T483-2016健康档案共享文档规范WS/T500-2016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WS/T502-2016电子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WS537-2017居民健康卡数据集WS538-2017医学数字影像通信基本数据集WS539-2017远程医疗信息基本数据集WS541-20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数据集WS542-2017院前医疗急救基本数据集WS374.1-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一部分:卫生监督检查与行政处罚WS374.2-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二部分:卫生监督行政许可与登记WS374.3-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三部分:卫生监督监测与评价WS374.4-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四部分:卫生监督机构与人员WS541-20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数据集WS/T546-2017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与统一通信平台交互规范GB/T22611-2003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GB/T22612-2003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婚姻状况代码GB/T3304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4761家庭关系代码GB/T4658学历代码GB/T6565职业分类与代码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659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21062.4-200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原卫生部2009年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原卫生部2009年3术语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数据交换平台常见问题与其解决办法

数据交换平台常见问题与其解决办法

数据交换平台问题及解决办法1.数据交换平台介绍数据交换平台有两种:(1)业务性平台(分公司平台),担负着与C6系统的数据交互和与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2)交互性+业务性平台(总公司平台),实际上它相当于一个数据交换中心+分公司平台,它不仅担负着与总公司的C6系统进行数据交付,还要负责从各个分公司平台获取文件以及向各个分公司平台发送数据的任务。

下图是一家总公司和两家分公司系统安装部署的拓扑图及其相应的业务与功能的介绍。

2.数据交换平台可能发生问题的原因不管是分公司的交互性的平台还是集团总部的业务性+交付性的平台,它们都要执行两种相关的操作,一方面与该服务器上的C6系统连接,执行数据库相关的读写任务;另一方面在网络上通过FTP服务执行文件的交互操作。

基于以上两点,数据交换平台可能由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而造成传输效率的降低甚至是发生错误。

(1)配置错误和文件丢失。

DataExchangePlatform下的Config.xml、ConfigSystem.xml、ConfigDatabase.xml配置文件错误和丢失,FTP目录不全或丢失以及C6安装目录下的UploadXml文件夹丢失等,都会造成数据交换平台出现错误。

(2)服务器运行缓慢。

服务器反应缓慢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服务器由于其自身配置低、系统垃圾文件过多、系统感染病毒等造成系统运行缓慢;另一方面是服务器中存在与数据交换平台相关的FTP服务的使用,上传下载占用了很多带宽和资源,造成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上传下载效率低下。

(3)网络传输速度慢。

网络传输速度慢是一种影响数据交换平台运行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总公司和各个分公司之间要进行数据交互,就必须依赖网络进行信息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如果网络带宽小,或网络不稳定都会影响数据交互质量和效率。

3.平台问题汇总及解决方法针对数据交换平台运行特点和实现机制,可以将出现的问题分成以下几类,(1)系统配置错误类问题;(2)FTP类问题;(3)执行数据库操作出现的问题。

数据交换平台配置及使用说明书

数据交换平台配置及使用说明书

数据交换平台配置及使用说明书第1章配置说明通达数据交换平台(ESB)用于多个OA之间互相发送信息和文件(多用于集团公司),包含服务端ESBServer和客户端ESBClient两个安装包,安装部署如下图:ESB服务器端作为数据的中转站,可以与OA(集团公司OA)安装在一台服务器,也可以自己独立用一台服务器。

集团公司和子公司的OA服务器,都需要安装ESB客户端。

安装文件文件名称安装位置文件作用ESB服务端TongdaESB-ServerSetup.exe ESB服务器或者总公司OA服务器数据的中转站,所有数据都经过ESB服务端ESB客户端TongdaESB-ClientSetup.exe 总公司OA服务器和各子公司OA服务器用于和ESB服务端通信,将数据传递到ESB服务端1.1ESB服务端配置数据交换平台服务端的安装,运行服务端安装程序TongdaESB-ServerSetup1.0.exe,默认安装即可,默认端口为8088,也可以在配置文件里面修改(以下称为服务器端口)。

安装完成后在浏览器输入数据交换平台的地址:http://服务器IP地址:服务器端口,用户名admin,没有密码,登录打开如下界面:数据交换平台用于管理各个客户端的账号,在此需要为每一个客户端分配一个账号,此账号用于客户端与服务端的连接。

用户管理:用于新建和管理各个客户端的账号信息。

任务状态查询:记录客户端之间文件的传送日志,并可以监控传送状态。

系统配置与分发:用于配置客户端并发数,客户端轮询间隔以及发送接受文件大小的设置。

1.2ESB客户端配置1.2.1总公司客户端配置运行数据交换平台客户端程序TongdaESB-ClientSetup1.0.exe。

数据交换平台客户端安装后默认占用8089端口(以下称为客户端端口),会在客户端注册一个叫做T9ESBClient的服务。

外部机构管理:用于总公司配置各个子公司的账号打开系统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外部机构管理菜单:点击“添加”,界面如下其中数据交换平台标识就是我们在服务端配置好的ESB账户信息,用于向该客户端发布信息。

数据交换方式(opc及dde)

数据交换方式(opc及dde)

一、概念介绍:1 .OLE及DDE操作系统流行以来,“剪贴板”(Clipboard)首先解决了不同程序间的通信问题(由剪贴板作为数据交换中心,进行复制、粘贴的操作),但是剪贴板传递的都是“死”数据,应用程序开发者得自行编写、解析数据格式的代码,于是动态数据交换(Dynamic Data Exchange,DDE)的通信协定应运而生,它可以让应用程序之间自动获取彼此的最新数据,但是,解决彼此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仍然是程序员沉重的负担。

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ed,OLE)的诞生把原来应用程序的数据交换提高到“对象交换”,这样程序间不但获得数据也同样获得彼此的应用程序对象,并且可以直接使用彼此的数据内容,其实OLE是Microsoft的复合文档技术,它的最初版本只是瞄准复合文档,但在后续版本OLE2中,导入了COM。

2 .OPC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是一个软件标准,它可以使自动化应用程序方便地读取工业企业的工厂级数据。

OPC是基于Microsoft的组件对象建模(COM)技术定义一个标准接口,允许自动化和控制应用程序、控制设备、以及商业和办公应用软件之间相互操作。

3 .ODBC开放式数据库连接 (ODBC) 技术为访问不同种类的 SQL 数据库提供了通用接口。

ODBC 是基于结构查询语言 (SQL) 的,以此作为访问数据的标准。

此接口提供了最大的互操作性:一个应用程序可以通过一组公用代码访问不同的 SQL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4 .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是一种软件应用程序,它用于远程实时遥控数据采集过程,以实现对设备和条件的控制。

SCADA可用于电场、石油和天然气精炼、通信、运输以及水和废物控制。

二、OPC及DDE的工作机制和差别1.DDE技术的工作机制dde是为在同一台计算机或不同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提供动态数据交换,最早由microsoft 公司提出的。

数据交换共享安全典型工业场景(一)

数据交换共享安全典型工业场景(一)

数据交换共享安全典型工业场景(一)数据交换共享安全典型工业场景在当今快速网络化的时代,数据交换共享已经成为了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然而,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和传输速度的提高,数据安全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典型的工业场景为例,探讨数据交换共享的安全问题,并分析如何保障数据安全。

1. 工业场景的数据交换共享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数据需要在生产环节之间进行交换共享,如管道监测数据、设备运行数据、生产产量数据等。

这些数据需要及时、准确地被传递给相应的环节,以保证生产过程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同时,这些数据也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依据。

2. 数据交换共享安全问题由于工业生产数据的特殊性质,数据安全问题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对于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都需要有严格的保障措施。

常见的数据安全问题包括:(1)数据泄露:由于人为操作、系统漏洞或黑客攻击等原因,数据可能会被窃取、篡改或传播,造成不良后果。

(2)系统瘫痪:数据传输过程中,系统可能会因为攻击、崩溃等原因停止或瘫痪,影响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3)数据篡改: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也可能被篡改,导致生产环节出现问题或错误。

3. 如何保障数据安全针对工业生产数据的特殊性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数据安全,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密传输:对于敏感数据,需要采取加密传输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常见的传输协议如HTTPS、SFTP等。

(2)网络防护:采用网络安全设备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对系统进行多层次的防护,从源头上防范攻击行为。

(3)权限控制:在数据共享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用户或部门进行权限控制,确保没有越权行为,并确保数据仅被授权的人员访问。

(4)备份与恢复:对于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数据,需要进行备份和恢复,确保数据在灾难后能够及时恢复,并保障生产的稳定进行。

4. 结论在工业生产数据交换共享中,数据安全面临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电子数据交换协议(标准版)

电子数据交换协议(标准版)

电子数据交换协议本电子数据交换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由以下双方签订: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1.甲方愿意将其电子数据交换业务委托给乙方进行处理;2.乙方愿意接受甲方的委托,为甲方提供电子数据交换服务。

双方为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就电子数据交换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服务内容1.1 乙方负责为甲方提供电子数据交换服务,包括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存储等服务。

1.2 乙方应根据甲方的要求,按照双方约定的数据格式、传输方式、交换频率等参数进行数据交换。

1.3 乙方应确保电子数据交换服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甲方数据的安全、准确和及时传输。

二、服务期限2.1 本协议的有效期为____年,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2.2 除非一方提前终止本协议,否则本协议期满后自动续约____年。

三、服务费用3.1 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提供电子数据交换服务。

具体服务费用如下:(1)基础服务费用:人民币____元/月;(2)增值服务费用:人民币____元/月;(3)其他费用:根据双方约定的其他服务内容进行协商。

3.2 甲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的费用标准和支付方式,向乙方支付服务费用。

四、数据安全和保密4.1 乙方应确保甲方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甲方数据的安全。

4.2 乙方不得将甲方数据泄露给任何第三方,除非法律要求或乙方向甲方书面承诺。

4.3 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对甲方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五、技术支持和维护5.1 乙方应提供7x24小时的技术支持,确保电子数据交换服务的稳定运行。

5.2 乙方应在接到甲方故障报告后,及时响应并解决故障,确保甲方业务的正常进行。

5.3 乙方应定期对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提高系统性能和安全性。

六、违约责任6.1 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的约定,导致协议无法履行或者造成对方损失的,应承担违约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数据交换服务本项目的数据交换应用主要包含在以下两个方面,即:(1)内外网门户平台之间由于逻辑隔离,需要进行数据交换。

(2)在内网范围内存在已建系统、在建系统和待建系统,系统之间存在数据交换的需求。

1.1.1.1 数据交换功能分析本交换服务基于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基于面向服务的SOA 架构,采用消息服务服务总线(ESB)技术实现多个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

数据交换平台在统一数据规范和数据接口的基础上构建,主要功能如下:(一)实现(但不限于)以下多种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方式基于SOA的设计思想,数据交换以统一的基于服务的交换来管理。

服务可以绑定文件,也可以绑定数据库或其它服务产生的SDO。

在源服务到目标服务的执行路由上,我们设置中间格式转换服务,注册到ESB上,负责适配数据格式。

通过ESB的交换也可以和操作权限、数据权限的管理相结合,满足管理需求。

主要交换方式如下:1、文件交换。

实现各委办局之间、各应用系统之间灵活的、可定制的一对一、一对多的文件交换。

2、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

实现各应用系统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及中间格式转换。

3、基于服务的交换。

能够实现基于Web服务的信息资源交换,能够方便、快速地包装、解析委办局提供的各类服务接口中的数据,并转化为需求方的数据格式。

(二)支持多种会话策略实时:基于事件驱动,由系统运行时动态产生和控制的会话方式;定时:由系统定时器根据预设的定时策略产生和控制的会话方式;手工:系统运行时由用户手工产生和控制的会话方式。

(三)支持多种灵活的交换策略。

包括两种数据交换方式交换共享(数据“落地”集中)模式:各应用系统之间通过交换服务实现交换,数据中心在ESB上注册源到目标的路由监听服务。

交换数据时,ESB将源数据及目标返回数据作为参数,调用数据中心注册的服务。

交换的数据通过此监听服务,将数据“落地”,存储在基础数据库中,形成需要共享的基础数据。

对等交换(数据“不落地”)模式:各应用系统之间通过交换服务实现交换,交换的数据不需存储在交换中心节点中。

这种模式实际上建立了一种数据交换通道或交换总线。

(四)支持多种数据接口和传输协议基于数据交换产品可提供数据库、文件系统、WebService等多种接口服务方式,支持不同格式数据内容的交换共享。

同时,遵循国际主流成熟的、通用的传输标准、规范和协议,如TCP/IP、XML等。

以XML应用为例,XML数据交换格式和标准:以XML为基础,定义了数据标识、数据传递、数据操作、数据存储映射等内容。

根据行政学院的数据情况和SOA平台的实际采购情况,可以有两种对协议的处理。

数据提供方及数据接收方都使用标准协议,SOA平台对此交换支持协议间转换;数据提供方及数据接收方都内部处理数据,产生XML或SDO,SOA 平台提供接口适配功能,处理数据接口的适配。

(五)支持跨网段数据交换:支持HTTP、HTTPS协议,能够在不影响交换性能的前提下跨网段、跨防火墙访问,提供相同或不同网络之间的消息传输服务,以透明方式支持数据各类数据的交换共享。

(六)交换安全保障服务能够基于产品自带的安全服务功能,对敏感信息交换进行MD5、DES、SSL 加密,根据数据加密应用途径进行交换信息内容的加密(可逆或不可逆),保障数据交换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还将具有数据合法性验证功能,能够对交换服务与应用系统之间以及交换系统之间的两类合法性验证,确保数据可信交换。

拥有断点续传功能,保证数据“只传一次”,即不重传、不漏传、断点续传,实现高效传输。

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指定任务的优先级顺序,实现任务调度功能。

(七)提供数据交换日志能够对所有的数据交换任务纪录详细的日志信息,信息内容包括交换节点名称、交换节点IP地址、端口号、交换内容、交换时间、是否成功等各类信息,确保能够对数据交换任务进行追踪和事后审计。

(八)能够支持灵活部署模式建成后的数据交换服务除了支持通常的统一平台集中部署模式外,还将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灵活支撑分布式部署模式,确保在能够针对交换业务系统实际应用环境,适时调整,满足行政学院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建设需求。

(九)可视化配置和管理功能可视化交换服务配置功能,用户无需了解底层XML、Web Service、Adapter 等编译环境,通过平台提供的可视化配置管理服务组件,由用户在交换服务组件安装配置过程中,定义组件类型(文件、数据库适配器组件等)、组件应用途径(文件收发、数据收发等)、组件配置(连接本地数据库IP地址、服务名称、端口号、DBSA、Password),并可在组件管理功能中修改、维护现有交换服务配置;可视化管理,为便于交换服务的维护和管理,系统还将提供全局运行监控管理,管理员可通过此功能实时掌握中心以及各交换节点的运行状态,最终实现共享交换功能及信息资源共享交换过程的可视化管理与展示。

(十)路由解析与在线维护基于数据交换ESB总线服务实现数据交换路由解析服务,支持数据的多步多级传输,解析的规则可通过交换中心节点控制台服务管理工具进行在线更新和维护。

(十一)强大的自适应性、扩展性和兼容性基于数据交换搭建行政学院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服务,数据交换基于业界主流J2EE、JMS、Web Service、XML、Adapter、Socket等一系列开放性技术标准和规范,因此建成后的行政学院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将独立于具体应用、具体编译运行环境以及具体开发框架,平台与应用之间松散耦合,能够通过可视化的配置管理操作适应各个应用系统的变化。

1.1.1.2 数据交换架构分析数据交换平台的技术架构分析如下所示:数据交换平台的技术架构数据交换服务按SOA的思想,将功能封装为符合J2EE、Web服务等国际主要标准的接口。

数据交换服务的体系结构如上图。

数据交换服务由表现层、业务过程合成层、业务逻辑层、基础设施层、安全访问管理层组成。

表现层在用户级别上调用业务逻辑提供的服务,提供用户界面,接受用户的交互。

业务过程合成层对业务逻辑层提供的服务进行编排和组合,形成组合服务,以支持特殊的用例和业务过程。

业务逻辑层完成数据交换中间件的基本功能,以服务形式提供给业务过程合成层进行组合或者被应用程序发现、绑定最后完成调用。

安全访问管理层对服务进行安全管理,提供服务质量保证。

在上述的数据访问可进一步细化为数据采集、数据类型转化、模式转换等,数据采集又可以分为对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分布封装为不同的服务甚至调用其它的应用提供的服务。

数据交换平台提供图形化的设计和管理工具,方便业务人员的使用,系统支持远程的部署和管理功能,便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数据交换系统是基于SOA的服务总线软件,不依赖于任何应用服务器产品,用来构成交换平台的中心枢纽,实现可靠的消息传输和路由功能。

应用适配器系统提供与各类不同政务应用系统与数据库的接口组件,支持结构化文件与非结构化文件的读写,对XML、Domino、EXCEL、TXT等结构化文件、文档,提供文件内容解析功能,支持大数据文件的读取,通过简单的配置即可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换,大大提高交换平台的实施速度。

流程管理系统是利用企业或政府机构的现有IT机制来管理业务流程,通过和业务应用的紧密连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

流程管理系统从根本改变了应用系统的设计与集成方法,第一次将业务流程的设计交还给业务人员而不是信息技术员,使业务流程能真正满足业务不断变化的需求。

服务总线系统示意图如上图所示,在各节点的交换前置机上安装前置机交换系统或应用适配器系统,在交换中心的中心交换前置机上安装中心交换系统和应用适配器系统。

部门交换前置机和中心交换前置机共同组成信息交换总线。

应用适配器系统支持Oracle、MS-SQL、Sybase、Mysql等多种数据库,可解析读取XML、Domino、Excel、TXT等结构化文件、文档,并通过服务总线系统支撑如联合审批、流程管理、市场监管、辅助决策等多种应用和各类服务。

部门交换前置机上的应用适配器系统负责自动提取部门交换信息库发送到交换服务总线,同时,从交换服务总线上获取信息并存储到部门交换信息库。

部门交换前置机上的应用适配器系统还实现部门业务信息库与部门交换信息库之间的信息交换桥接功能。

中心交换前置机上的应用适配器系统从交换服务总线上提取部门发送的信息并保存到中心交换数据库,也自动提取中心交换数据库中需要交换给部门的信息并发送到交换服务总线。

数据交换流程的配置采用工具软件实现交换流程的动态配置。

通过交换平台提供的管理监控系统实现对整个交换平台的管理与监控。

数据交换支持消息中间件及Web Services两种信息交换方式,消息传送支持http/https、ftp、JMS等协议,消息打包采用SOAP,支持消息确认、消除重复、断点续传等可靠性要求,支持XML消息加密、XML消息签名,支持差错处理,业务数据封装采用标准规定的业务表示标准,提供统一的管理监控系统,从交换结点、交换服务、日志管理、消息监控等几个方面实现对交换平台的全面的远程监控与管理。

1.1.1.3 数据交换实现方式数据交换网桥用来实现各部门业务系统和前置交换库之间的数据交换。

为了保护业务系统的安全性和独立性,数据交换平台通过交换前置机与业务系统相连,在前置机上建立前置交换库,用于存储各节点向外发布的信息和从其他节点交换过来的信息,如图系统总体框架所示。

桥接系统负责业务系统与前置交换库之间的数据提取与交换,包括从业务系统中提取需要发送、共享的数据保存到交换库,以及从交换库中提取信息保存到业务数据库。

本项目利用应用适配器技术,实现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转换,通过图形化的设计、管理工具,对系统进行配置,不需要编写程序代码就可以实现信息交换。

由于各个部门对安全的要求不同,造成了局域网和交换网络之间的网络连接方式不一样,针对国家行政学院内、外网逻辑隔离及其业务系统的状况,对于数据交换的实现如下:逻辑隔离情况下数据交换的结构如下:逻辑隔离情况下的数据交换示意图对于业务数据发布过程,在业务网络中的适配器从业务库中提取新鲜数据进行转换并保存到交换库中。

防火墙只允许通过从内部到外部的访问。

从到外网到受限外网的数据同步过程和上述过程类似。

1.1.1.4 数据交换流程(一)各单位向交换中心发送数据的流程各单位向交换中心发送数据的流程如下:各交换节点发送数据流程(二)交换中心向各单位发送数据的流程交换中心向各交换单位发送数据的流程如下:交换中心发送数据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