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

浅谈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

浅谈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浅谈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改革春风吹满地,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一种意识形式,都在有形和无形中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课程改革的发展更是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它对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引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都发挥了健康而又积极的重要作用。

在第八次课程改革内容中有提到,要“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尤为重要的是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因为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每思及此,我感受到了课程改革的发展迅猛,以及它给我们社会素质带来的巨大变化。

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

在之前的教育中,教育者通常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单纯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无疑是压制了学生们的创新性与积极性: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忽视道德等品质的教育,这使一些学生不能正常约束自己,从而使自己成为危害社会的一份子。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教师能够使学生向更全面的方向发展,不仅在知识上,还在品德与个人修养中,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从小学到大学,这一理念一直贯穿了教学活动。

无论是小学的实践活动课,还是初高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际动手操作,还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在于使学生突破课本,在自身的动手及亲身实践中获得知识,它使学生不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学会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

这不仅克服了学生死记硬背无积极性的缺陷,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新性。

课程改革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传播。

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跟潮流,把教育理念努力使信息技术相结合。

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形象生动的教学工具,校内的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以及校外的博物馆科技馆等,使学生能够更广阔地接受信息时代的洗礼。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一直被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重点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首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1950年代末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教育部门开始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其目的是使课程更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强调实用性和现代化。

重点改革包括将语文、数学等科目内容进行修改,增加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0年代。

该时期的改革旨在排除“四旧”文化遗产对课程内容的负面影响,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进一步强调了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对科学、艺术等领域进行了全面的重新定义和调整。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80年代末期,也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该次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课程内容上加入了更多的现代科技和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也得到革新,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和合作变得更加活跃。

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1990年代初期开始,重点是与国际接轨。

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此教育部门推动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生开始学习外国语言和文化,培养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能力。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在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和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教育部门将课程改革的方向定为“素质教育”。

教育部门试图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潜能。

这次改革也强调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0年代中期。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教育部门开始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课程改革中,加入了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于2015年,该次改革被称为“新高考改革”。

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八次课程改革

第八次课程改革

三、改革的理念
(一)、倡导新的课程观 (二)、树立全面的学生观,增强课程对学生的 适应性 (三)、追求并实现全面的课程价值 (四)、回归生活、联系生活的课程与教学 (五)、注重多元的学习方式 (六)、课程权力的重新分配,课程资源的重新 整合
四、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一)、课堂的变化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它把学 生从诸多的限制中解放出来,赋予他们独 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质问、 怀疑等的自由和权利。
(2)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分三次听录音、了解课 文内容:第一次,完整观看课本剧录像,同时 听课文内容伴音;第二次,在自己初读课文之 后,边看课文边听录音;第三次,跟着录音阅 读课文。 (3)探究新单词和新句型的意义和用法。在初步 感受课文后,找出自己觉得需要进一步理解的 单词和句子,分小组查阅词义、分析句型并讨 论它们的用法;在此基础上,在全班交流。在 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关注学生对单词、句子 和课文的理解,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难点问题、 提供变式练习。 (4)最后,整体熟悉课文,布置进一步的练习。
分析:
若按一般“精讲多练”的教学程序,在让学生通 过听录音和阅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 往往首先组织学生学习一个个新单词,然后一 句一句地精讲课文意思(主要是翻译课文和讲 解其中的语法要点),最后通过大量练习来操 练单词、句型及其他语法要点。显然,这实际 上是将学生的课堂生活范围局限于相对封闭的 书本世界、学习方式也局限于被动地接受规定 的内容。但是,这位教师并未沿袭这套程序, 而是如此安排学习活动:
二、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理论准备
1. 国际比较研究; 2. 历史研究与现状调查; 3. 充分认识新一轮课改的现实意义。 (二)工作思路 1996年筹划,99年正式启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1年9月开始试点,05年全面展开。 理论先导,先试点、后推广、先立后破。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重点 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 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第八次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内容变化的分析

第八次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内容变化的分析

第八次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内容变化的分析【摘要】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自2001年开始实施,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对课改理论问题认识的偏差影响了教学实践的有序有效运行,但是缓解了与教学实践冲突,形成了课改的宝贵经验。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对教育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对第八次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内容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反思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与未来。

【关键词】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高中体育;课程改革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自实施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基础教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从改革的内容等方面分析,以期对实践教学提供指导意义。

一、第八次高中体育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变化的分析1.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①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促进学会僧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的,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融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挂住学生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

无论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进行学习,都要讲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②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时代性。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革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

在课程内容方面,重视改造传统项目和引入新兴运动类项目,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在教学方式方面,力图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教学氛围。

我国基础教育八次课程改革的历史研究及启示

我国基础教育八次课程改革的历史研究及启示
第2 8卷 第 5期 2 1 年 9月 0 1
辽 宁教育行政 学院学报 Junl f ioigE uain m ns ai ntue ora o ann d ct a Ad iirt nIstt L ol t o i
V1 8 N . o. o 2 5 S p 2 1 e . 0 1
我 国基 础教育八次课程 改革 的历史研究及启示
王桂 艳
( 沈阳师范大学 , 辽宁 沈 阳 10 3 ) 10 4
[ 摘
要】 我国基础教 育共经历 了八 次课程改革 , 历次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 了教 育的进步
与发展 。对我 国八 次课程 改革进行梳 理分析 、 对比研究 , 旨在 总结 经验 , 未来课程 改革提供借 鉴 。 为
(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 改革 ; 课程
[ 中图分类号】 D 4 62
[ 文献标识码]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文章编号] 17 - 02 2 1 )5 0 1- 3 6 26 0 (0 10 -0 3 0
课程是学校根据一定社会的教育 目的要求 , 结合 主要对 上个 时期 的教育 改革 进行 相应 调整 , 定并 颁 制 学校 的教育哲学 和培养 目标 , 为学生提供 的, 并且在 布 新 的教 学计 划和 教学 大纲 , 草并 编写 了第 四套 全 起 定 程度 上 给 学生 规 定 或 者 学生 自己选 择 的各 种 学 国通用 教材 习经验 , 是教与学各种活动的总体及其过程 。课程作 这个 阶段的课程改革主要受苏联教育与教学 的 为教师与学生关系中最重要的媒介 , 是实现国家教育 影响 , 模仿痕迹 明显 ; 由国家控制课程管理与编制 , 统 目的 的核心 。 科 目与 内容 , 程 结构 单 一 ; 步 形 成 了 比较 全 面 课 初 我 国基 础教 育八 次课 程 改革 的历 史探 究 的中小学课程体系 。 但全国统一的课程内容推行过程 自建 国 以来 ,我 国共 经 历 八 次 基 础 教育 课 程 改 中困难 重重 。 革, 每次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特色。根据每 ( ) 二 第二 阶段 : 文 革 ” “ 时期 课 程 改 革 (9 3 ~ 16 年 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的特点 , 可以分为 四个重要 阶段 。 17 年 ) 96 ( ) 一阶段 : 一 第 经济 恢复 与发展 阶段 的课程 改 “ 革 ”前期 继 续深 化课 程 改革 ,改 变教 材 内过 文 深 、过 难 问题 ,9 3 16 年人 民教 育 出版社 编辑 出版 了第 革 (99 16年 ) 14 年~ 9 6 这 一 阶段 是 新 中 国成立 后 恢 复 经 济 与发 展 经 济 四套全 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 强调了“ 双基 ”并适 当 , 阶段 , 经历 三次 课程 改 革 。这三 次改 革 为我 国基 础 反映了科技新成就。 其 随后“ 文革” 爆发 , 课程改革停止 , 革命 成 为 当时最 重要 的课 程 。 教 育 的发 展 与改 革奠 定 了坚实 的基 础 。 第一次课程改 革 (9 9 15 年 ) 14 年~ 9 2 确定 的方 针 ( 第三阶段 : 三) 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 是“ 吸收 旧教育有用经验 , 借助苏联经验 , 建设新民主 (9 8 一 9 6 ) 1 7 年 19 年 这段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有三次 , 主要 主义的教育” 。这次改革初步确立 了我 国中小学新课 课 程 体 系 。 中学 主要 设 置政 治 、 文 、 学 、 语 数 自然 、 生物 、 内容 包 括教 育 的拨乱 反正 、 程设 置 的多元 化 与教 育 化学 、 物理 、 历史 、 地理 、 外语 、 体育 、 音乐 、 术等课 体制改革三个方面。 美 这个阶段 的改革把我们 的视野在 开 程, 小学设语文、 算术 、 然 、 自 历史 、 地理、 体育、 图画 、 重视 本 国课 程变 化 的 同时 , 始关 注 国外课 程 。 音 乐等课 程 。15 年9 成立人 民教育 出版社 , 90 月 承担 编写 第 五 次课 程 改 革 (98 18 年 ) 要 确 定 中小 17 ~ 90 主 颁 集 国家 统一 教材 的任务 ,9 1 出版 了第 一套 中小 学 通 学 实行 十年 制 , 布 了统 一 的教 学 大 纲 , 中编 写 了 15 年 用 教材 。15年到 15 年教育部 还提 出全 国统一 教学 第五套全 国通用 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 , 9 1 92 出台了《 1 全3 计划、 统—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 大—统” 课程模式。 制 中学暂行工作条例( 试行草案 )和《 日制小学暂 》 全 为适应我国第一个 “ 五年计划 ” 与改变第一次课 行工作条例( 试行草案)。第六次课程改革(9 1 》 18年~ 人才竞争激 程改革中的结构单一 、学生掌握知识片面性等问题 , 18年 ) 9 5 是在 国内与国际形势变化 巨大 , 这次课程改革重新编制五年 我 国又进行了第二次课程改革(9 3 15 年 ) 15年~ 97 。课 烈的情况下拉开序幕 的。 程 改 革 的重点 是 整 顿 、 固 和发 展 中小 学 , 步 形 成 制小学和五年制 中学 的教学计划 , 巩 初 组织编写 了第六套 颁 对课 程 计 划 进行 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 有计划地修订教学计 教 材 , 发 了 中小 学各 科 教 学 大纲 , 划、 教学 大 纲 和 教科 书 , 为教 师 编 写 专 门 的教 师参 考 调整 : 当设置综合课 , 适 调整各学科课时比例 , 提前 自 然科 学 的起 始 年级 , 方 有 一定 的 自主 权 , 校 课 程 地 学 用书等。 随着 15 年 我 国教育 方针 的转 变 , 97 教育 部 又进行 中包 括 活 动 课 和 学 科 课 。我 国 的第 七 次 课 程 改 革 18年 19年 了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这次课程改革经历了调 (9 6 ~ 9 6 )主 要 针对 拨 乱 发 正 时期 教 育 中出 整 时期 、 大跃 进 时期及 调整 与反 思 时期 。调 整 时期强 现 的一 些 问题 ,如政 府有 关部 门对 学 校统得 太 死 , 学 调知识教学和劳动教学有机地结合 ; 大跃进时期改革 校缺乏活力 , 教育结构不合理 , 普及义务教育、 教育体 的主 题 是缩 短 学 制 年 限 、 简课 程 ; 精 调整 与反 思 时期 制僵化等问题 , 有针对性地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综述论文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综述论文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综述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10年改革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结果表明:10年来,我国在体育教育思想、课程理念、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都发生积极变化;同时,体育课程改革在体育教师教育观念、专业化水平、地方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问题。

关键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综述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已经历了十年的实验,此次体育课程改革影响之大、范围之广都是历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所不能及的。

在这次改革的过程中,广大体育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使得体育课程改革顺利地向前推进,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改进。

1 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绩1.1较好地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学校体育在推行全面素质教育中的工作做出了明确的指示,明确“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1]。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也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目前,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中已深入人心,在绝大多数体育课中,尤其是参评课和展示课,都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合理地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能,并力求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改革联系起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2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再认识,构建了新的体系在理念上,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摒弃了旧《纲要》“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技能”的单一教育理念,把“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和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接受性、民族性和世界性”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贯穿一体,拓宽了体育学习和应用的领域。

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为实践,要求学生“学会健体”,凸显了新课程资源观,反映出体育知识增长的因素及趋势与社会的整体性和生活性的关怀。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可持续发展”
由于过度开发所引起的资源短缺以及生态环境 问题,引起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生态 系统的关注,逐步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仅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协调 相处,还包含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 人的生存生活到国家政治制度,都有一个可持续 发展的问题。
• “价值观”
1.增进自我了解,发展个人潜能。 2.培养欣赏、表现、审美及创作能力。 3.提升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能力。
• 人与社会环境:强调社会与文化的结合
4.培养表达、沟通和分享的知能。 5.发展尊重他人、关怀社会、增进团队合作。 6.促进文化学习与国家了解。 7、增进规划、组织与实践的知能。
人与自然环境:强调自然与环境
《南方周末》发表了一位11岁男孩的文章: • 我最喜欢唱一首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歌谣: • “太阳当空照/僵尸对我笑/骷髅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要炸学校/心情特 别好/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飞了.”
• 妈妈问我为什么要炸学校?我想都不用想, 以歌代言“上学真苦恼/书包押弯腰/睡得迟/ 起得早/功课多得没完没了……”
• 精神方面的发展:
– 自我成长,发展自己的潜能,认识,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采取正确行动 的意志;
• 社会方面的发展:
– 理解作为集体和社会一员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人际关 系的能力,为了共同的利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 文化方面的发展:
上述问题使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在价值观发生急剧改变的时代,如何进 行价值教育?
–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如何确定教 育的内容?
–如何使学校教育与学生的终身学习相衔 接?
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二
世界各国的应对
--启示

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为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而必要的举措。

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在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注重学科融合和综合素质培养是其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新的课程改革将不同学科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跨学科学习和思考。

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并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另外,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性学习和创新项目。

通过实践性学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中,并且通过创新项目,他们能够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这种培养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此外,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但在新时代,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综合能力,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新的课程改革将引入多种评价方式,包括项目化评价、综合评价和素质评价,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将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教育的主要推动力量,他们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教育质量。

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素质,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

总之,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通过学科融合和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同时,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素质。

相信通过这轮课程改革,我国的基础教育将进一步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新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教育经历了多次改革。

近年来,新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备受关注。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

这次改革主要关注课程的免费、普及和学科设置的合理性。

通过对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和学科设置的优化,基础教育开始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初期。

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育机构开始引入实践性的教育活动,如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践所学。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1世纪初。

这次改革强调个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

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课程设置也更加灵活多样。

此外,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01年。

这次改革主要针对初中阶段,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科水平。

将重点放在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学科能力和特长。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09年。

这次改革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新增了许多实践性的课程,例如手工课、音乐课、体育课等,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修养。

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4年。

这是一次全面的课程改革,旨在推动学校自主办学和因材施教。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自主选择和开发课程。

此外,还引入了主题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7年。

与第六次改革相辅相成,这次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课程体系。

优化了课程结构和学科内容,加强了学生的学科基础和能力培养。

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21年。

这是一次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8次重大的课程改革,这些改革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也对教育体制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8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情况。

第一次课程改革(1950年代-1960年代)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重建,因此教育改革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在这个时期,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推行社会主义教育并推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课程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次课程改革(1970年代-1980年代)这个时期,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课程改革旨在贯彻毛泽东思想,将政治教育置于核心位置。

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政治、语文和数学。

政治课程被强调为“红旗下的一代”,培养学生的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理念。

第三次课程改革(1990年代)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全国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旨在提高高中阶段的教育质量。

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课程内容的改革包括减少课程负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四次课程改革(2001年)这次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教育公平性。

改革的重点是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

此外,教育部还鼓励学校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兴趣爱好。

第五次课程改革(2004年)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改革的目标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兴趣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的改革主要包括增加选修课程的数量和种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第六次课程改革(2010年)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

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课程内容方面,增加了创新创业课和社会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七次课程改革(2014年)这次课程改革是在“育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

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和成效

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和成效

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和成效一、内容1.课程结构(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2.课程标准(1)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3)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L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3.教学过程(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4.教材开发与管理(1)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

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

本文将探讨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介绍每次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51年至1952年间。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期,基础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标准,使全国各地的学生接受相同的教育内容。

改革的重点在于推动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61年至1965年间。

这次改革的背景是迎接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重点是加强劳动教育和生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精神。

同时也加强了科学、文化和技术的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85年至1993年间。

这次改革是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我国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改革的重点在于调整课程结构,减轻课业负担,推动素质教育。

此外,改革还加强了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99年至2001年间。

这次改革的背景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改革还强调了信息技术的教育,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04年至2008年间。

这次改革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改革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改革还注重了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0年至2013年间。

这次改革的背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

改革的目标是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改革还加强了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4年至2017年间。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 1949年至1952年: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初创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课程改革主要集中在解放战争胜利后的教育重建上。

1949年,中央教育部正式成立,开始调查全国教育资源的分布和状况。

1950年底,中央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基础教育规划纲要(修订草案)》。

这个规划纲要是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奠基性文件,主要包括普及义务教育、教育内容和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2. 1953年至1957年: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确立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渐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方向。

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劳动者,同时注重发展合作、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1952年到1953年,中央教育部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会议,明确了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的基本框架。

3. 1958年至1960年:大跃进时期的全面改革这个时期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在大跃进政策的背景下进行的。

教育体制改革、课程内容和教材改革成为主要议题,在实施中农学习社训(农村教育合作社)和大规模农村学校建设,以满足农村基础教育需要。

此外,也注重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培养农村干部教师。

4. 1962年至1965年: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完善和实施在这个时期,中国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

重点在于加强科学教育,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水平。

1962年,中央教育部发布了《中等教育改革纲要》和《普通高级中学总目程序》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5. 1978年至1985年:改革开放时期的课程变革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教育体制和课程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决定全面深化中等教育改革的决议》和《普通高中培养方案》等文件,进一步加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

6. 1993年至1999年:加强基础教育素质教育这个时期的课程改革主要围绕素质教育展开。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振兴中等教育的决定》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外语教学大纲》等文件,并进一步完善了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内容和方向。

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共66页

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共66页
为鉴别究竟是A 还是B,某同学想,只要测出它的体积便
可算出密度。于是,把它投入右图盛有水的量筒中(单位 为毫升),根据水面升高的位置来判别它的物质种类。
(1)这种通过测量金属块的实际体积、计算密度,从而 进行鉴别的思路是否正确?
(2)该同学能否鉴别出该金属块的合金种类?为什么? (提示:计算它的体积)
品 种
材 料
长 度
面 积
/cm /mm2
A 铜 10 0.5
B 铜 10 1.0
C 铜 10 1.5
D 铜 20 0.5
E 铜 20 1.0
F 铜 30 0.5
G 铁 20 0.5
H 铝 30 1.5
知识要求:金属丝受的拉力太大会被拉断。
探究能力:1. 明确探究目的和已知条件,经历制定计划的过程 2. 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所需的器材 3. 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能力要求
与价值观
Y 过程与
方法
1 2
X 知识与技能
1.试卷的内容结构
(1)物理试题内容的多维结构 (2)对物理试卷内容结构的规划
用作图象的 方法不具有
可操作性
Z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Y 过程与
方法
1
2 3
X 知识与技能
题目内容的三项平面坐标
题号 5 4 3 2 1
题号 5 4 3 2 1
题号 5 4 3 2 1
●题目条件的复杂程度--------○适可而止 ●题目条件表述的隐蔽性-------○提倡(联系实际表述) ●解答题目所需要的心智技能 ----○不过分 ●是否隐含科学探究等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倡(某些题引入) ●解答过程的数学手段--------○不过分 ●需要表达的水平 ----------○适合初中水平 ●以往解题经验的影响 --------○提倡新情境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精选5篇)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精选5篇)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精选5篇)第一篇: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一)课程标准与课程结构的重构1.课程标准的重构在我国,课程标准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在“废科举,兴学校”的近代普及教育运动初期,清政府在颁布的各级学堂章程中,就有“功课教法”或“学科程度及编制”章,虽然它没有明确地称为课程标准,但已有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了。

民国时期,中国的教育和课程有了较大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颁布了小学各科和中学个别科目的课程标准(草案),但后来教育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一样全面学习和采用苏联模式,课程标准逐步被教学大纲所取代。

至l952年,国家把原来采用的“课程标准”全部改为“教学大纲”。

改革开放以后,课程研究在中国进入了新的阶段,尤其是20世纪最后的10年,经历了异常迅速的进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课程标准又被重新提了出来。

国家在21世纪初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文件中,正式采用课程标准一词,以代替教学大纲。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使用的“课程标准”一般被称做“新课程标准”。

我国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标准”分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从《纲要》的规定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包含以下内容:(1)它是按门类制定的;(2)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3)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4)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和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5)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尽管各学科课程标准根据各自特定的要求,在具体体例、风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具特色,但同一套标准的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基础教育“八次课改”的历史轨迹与研究脉络

基础教育“八次课改”的历史轨迹与研究脉络

基础教育“八次课改”的历史轨迹与研究脉络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的八次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专门领域和热门话题。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拐点上,对“八次课改”的历史轨迹与研究脉络做一番回顾,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前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其研究的未来发展。

一、历史轨迹在新中国60余年的历程中,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与之相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经历了不同的历程,其大致路径及其重要细节如下。

第一次课改(1949-1952):改革旧制度,统一新政策,建立新课程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其《共同纲领》中就明确提出:“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据此,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各科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对旧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根本改革。

例如,中学取消了旧中国规定的“党义”、“公民”、“军训”等科目,设置了“革命常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等学科,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

1950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召开全国出版会议,确定了全国统一供应中小学教材的方针。

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等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普通中学的宗旨和教育目标,并通过了《中学暂行规程》(1952年3月颁布)以及中学政治等7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草案。

1951年8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通过了《小学暂行规程》(1952年3月颁布,明确小学学制为5年,开设语文、算术、体育、图画和音乐课程,四、五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和地理),并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小学教学计划》。

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学制做出了新的规定。

其中,小学部分缩短了修业年限,改“四·二”学制为“五年一贯制”,入学年龄为7岁;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

论文范文:第八次课改以来我国初中文科综合课程改革研究

论文范文:第八次课改以来我国初中文科综合课程改革研究

论文范文:第八次课改以来我国初中文科综合课程改革研究绪论(一)文科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设置的背景20世纪80, 90年代开始,面对科技资讯的迅速更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使人们普遍开始意识到以教育专注十经济发展、忽视人的自身发展的教育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显现出来,世界各地在基础教育方面几乎按照相同的步伐进入到了改革的阶段。

尽管不同国家与地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变革和挑战也有一些差异,但大家所需回应的课程发展的议题却是非常相似的,那就是:应对社会发展需求、优化现有教学模式、更新已有教育观念、培养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人才、增强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我国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二十年,同时也是我国逐渐与其他国家加强联系、积极地逐步融入世界的二十年。

在建国之后的半个世纪内,我国在基础教育方面已经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尽管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状况,同时发表展的要求与青少年肩负的历史使命之间的反差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

我国原有的课程目标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局面,我国的基础教育业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局面。

我们倡导推行素质教育,可是,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如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使科学精神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如何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形成有利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道德规范;如何在扩大开放、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精华①,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充分的发展,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保持教育的稳定,又要快速、广泛、良性的发展,已成为摆在我国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突出问题。

(二)研究文科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设置的现实意义初中文科综合课程的设置是当前我国课程改革领域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世界其它国家基础教育领域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

我国初中文科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社会》)从在上海、浙江等地“萌芽式实验”到2001年38个国家教改实验区的确立,再到现在持续进行的探索,已经走过了将近20年的教育教学探索发展之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研究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研究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研究——建立基础教育和高师教育有效沟通的教师教育机制探索(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04YKF001)渭南师范学院二〇〇七年六月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研究——建立基础教育和高师教育有效沟通的教师教育机制探索渭南师范学院秦文孝罗维亮陈兰萍等内容提要: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步子最大、思想内容最深刻、波及面最广泛的一次改革。

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师范院校,必须首先了解和熟悉基础教育,了解基础教育的需要,了解基础教育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和主动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基础教育和高师教育有效沟通的教师教育机制,才能使自己培养的学生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施状况;教师教育改革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04YKF001)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酝酿到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评价观等方面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它对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行为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冲击。

出于职业的敏感和师范院校教师的社会责任感,2002年,从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伊始,我们就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开始研究。

为了主动地适应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建立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有机衔接的良性机制,以便更好地及时解决问题,推动引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2004年,我们以信息与教育科学系的教师为主体,并吸纳了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40多位学生,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在学院的支持下进行重点课题立项,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点上的调查工作以陕西省渭南市率先进入新课程的几个县市为主,对象涉及到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五个层次,重点考察了14所中小学;面上的调查工作以参与的学生原籍为主,主要以原就读学校的老师、在校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为对象,涉及到13个省区的30余所中小学;还利用某高校函授面授对900余位教师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研究——建立基础教育和高师教育有效沟通的教师教育机制探索(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04YKF001)渭南师范学院二〇〇七年六月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研究——建立基础教育和高师教育有效沟通的教师教育机制探索渭南师范学院秦文孝罗维亮陈兰萍等内容提要: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步子最大、思想内容最深刻、波及面最广泛的一次改革。

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师范院校,必须首先了解和熟悉基础教育,了解基础教育的需要,了解基础教育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和主动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基础教育和高师教育有效沟通的教师教育机制,才能使自己培养的学生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施状况;教师教育改革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04YKF001)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酝酿到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评价观等方面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它对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行为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冲击。

出于职业的敏感和师范院校教师的社会责任感,2002年,从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伊始,我们就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开始研究。

为了主动地适应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建立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有机衔接的良性机制,以便更好地及时解决问题,推动引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2004年,我们以信息与教育科学系的教师为主体,并吸纳了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40多位学生,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在学院的支持下进行重点课题立项,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点上的调查工作以陕西省渭南市率先进入新课程的几个县市为主,对象涉及到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五个层次,重点考察了14所中小学;面上的调查工作以参与的学生原籍为主,主要以原就读学校的老师、在校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为对象,涉及到13个省区的30余所中小学;还利用某高校函授面授对900余位教师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直接调查学校40余所(其中地市级城区学校6所,县乡以下学校38所),教育行政管理人员30余人,教师1200余人(涉及学校467所,其中县市区所在地学校119所、乡镇以下学校348所),学生800余人,家长37人。

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到新课程的理念、实施的保障系统、课程内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的转变情况以及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等方面。

调查工具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问卷、校长问卷、教师问卷、大中小学生问卷各一份;不同人员的访谈提纲各一份。

共发放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问卷30份,教师问卷1200份,各类学生问卷800份。

收回有效问卷:管理人员30份,教师问卷663份,学生问卷691份。

听取市(县、区)、乡、校汇报30余场,召开教师与学生参与式座谈会26场;听课48节;并按访谈提纲对44所学校(小学9所、初中28所、高中7所)的79位教师、116名学生、37位家长进行了个别深度访谈。

在研究的理念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以农村为主、兼顾城市,以陕西为主、辐射全国的原则,资料来源量大面宽,具有普遍性,可信度高。

在研究的方式方法上,把建立基地深入剖析和面上调研结合起来,采用参与、访谈、跟踪、问卷、经验总结等多种方法,注重了研究的实证性。

我们在陕西率先进入新课程的省级示范学校渭南市临渭区北塘小学、朝阳路学校、开发区高新中学,省级示范学校澄城县城关一小、二小、北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等单位挂牌共建了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参与新课程的设计、师资培训、问题咨询、听课诊断、课题指导、经验总结工作,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紧密结合;并培训了心理学专业、教育技术专业的100余名学生参与省内外的调研和资料整理,培养提高了师范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在研究的实施中,高校教师和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共同参与。

高校教师为一线教师进行理念辅导、教育技术培训和问题诊断;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为高校师生介绍新课程实施状况报告并提出教师素质结构要求和专业、课程改革建议。

既使新课程的实施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教育理论,深化了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使教师教育院校和用人单位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初步形成了互惠共赢的教师教育新机制。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步子最大、思想内容最深刻、波及面最广泛的一次改革,它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寄托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谋求基础教育的发展,始终是师范教育的出发点和最高目标追求。

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师范院校,必须首先了解和熟悉基础教育,了解基础教育的需要,了解基础教育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和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能使自己培养的学生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师范院校的教师和相关研究人员,也只有深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线,才能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才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范生从教能力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也只有建立高师院校的教师、学生和研究人员经常走下去,把基础教育的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经常请进来的有效沟通机制,才能建构目标统一、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现代教师教育新模式。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是顺利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表现在新课程实施的保障管理机制比较健全,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课改管理制度、落实了保障措施、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培训、初步形成了校本教研模式、建构了促进师生和学校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新课程实施机构的基本状态是:小学实施的积极性最大,效果也比较显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可以用“趣风吹皱寒池水,春江水暖鸭先知”来描绘。

新课程本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现代教育价值观,改变了传统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突出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在课程实施方面,倡导建构的学习。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小学的普遍认同。

获得的实际效应是,课堂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高了,思维被激活,想象被扩展,像叶澜先生说的那样“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初中的实施情况比较复杂,可以用“犹抱琵琶半遮面,想说爱你不容易”来描绘。

由于教师队伍学历层次的关系,94%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都能接受,而且认为课程改革十分必要。

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应用的各种活动设计,适当引入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探讨,使得课程的趣味性、灵活性提高,要求死记硬背的知识少了,灵活运用的知识多了,课程的弹性空间增大,这些都普遍地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较高。

但忧的是教学设施不足、教学资源稀缺,网上信息很多学生无法获得,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很多农村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帮助;忧的是合作学习、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固然好,但在60、70,甚至将近百人的城镇大班额中教学活动如何开展?……这种种的喜忧矛盾,使不少教师处于欲罢不忍、欲说还休的尴尬境地。

高中的实施情况相当矛盾复杂,面对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他们既关注、期待新课程的到来,又对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能否成功表示忧虑与怀疑,从而表现出态度上的犹豫不决和行动上的滞缓与徘徊。

处于关注、认同与期待,忧虑、怀疑与徘徊的状态。

绝大部分高师院校从实质上来说还处于封闭办学状态,忙于扩招后的资源挖潜整合、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等问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般显得比较冷漠,表现为关注不够、情况不明、行为应对迟缓。

同时,我们也基本搞清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各类人员(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等)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水平普遍不高、教育资源短缺是制约新课程实施的瓶颈、新课程教师培训形式单一实效性不高针对性不强、课程评价改革相对落后、教师负担过重、教师教育院校研究支持不力等等一些方面。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基本掌握了新课程对现代教师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教育理念更新、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育科研以及学科和专业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共计发表相关论文14篇,调查报告一份,专著两部,滚动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两项,中央电教馆研究课题一项,学院研究课题一项,设计制作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一套,制作的相关课件分别获得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奖励);同时,通过深入研究基地听课座谈、理论辅导、专题讲座、学术研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等送教上门服务活动,也对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专业引领作用(共计在中小学听课248节,为研究基地教师座新课程及教育技术辅导报告和专题讲座13次,听众达2000余人次,为中小学学生和家长做新课程学习辅导及心理咨询辅导9次,听众4000余人,为300余名中小学教师制作了课堂教学录像,帮助、指导中小学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60余课时,其中不少课件获得省、市、县级奖励);第三,我们聘请实验研究基地的教育局长、教研人员、校长和优秀教师来学院作报告、进行新课程示范教学、和教师学生座谈,有计划安排师范生在研究基地进行全程式教育实践活动(共聘请基础教育各类人员9人次来院作报告、举行座谈会,先后安排500余名在校高师学生在研究基地进行教育教学、心理咨询等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师范院校的教师、学生及时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状况,从而深化自己的教学改革和从教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所有这些,加强了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衔接和沟通,为教师教育的创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比较深入地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现状,分析研究了在新课改中基础教育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据此有针对性地对研究基地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诊断性听课评价、作了现代教育理念专题辅导报告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协助指导近百位老师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三百余位老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摄像并制作光盘,并协助四所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等等。

研究基地多次被评为省、市新课程实施先进单位,经验材料多次在省市刊物发表;我系师生指导协助制作的新课程课件多次获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