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自然资源核算
第八章 自然资源核算 ppt课件
二、我国自然资源核算发展历程
与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合作,进行了《自然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
核算体系》的课题研究,首次尝试开展了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为了更 好地开展该项研究工作,1989年国务院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在伊春举办了 国际自然资源核算培训班,众多专家不同程度的介绍了世界各国自然资
源核算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丰富我国有关科技工作者的知识、
促进国际的交流、进一步消化吸收资源核算的思想、普及资源核算的理 论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应当反映资源环境因素”这一观环境综合核算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的实际操作问题已摆到议事日程。在20世纪80年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修订工
一、自然资源核算提出的背景
经过有关国际专家的认真探索和研究,就提出了国民经济核算附属账户—综合环境和 经济核算,这一结果同时反映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 会”中。在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主题文件中明确规定,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目标为扩大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环境和社会因素纳入 该体系,至少所有会员国的核算体系应包括附属自然资源核算制度”。1993年联合国 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总结各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系统核算环境资 源存量和资金流量的卫星体系: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ccounting,简写为SEEA)。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提出后,世界银行等 国际组织积极推动在墨西哥、博茨瓦纳。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开展试 点。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均按照SEEA的思路,对本国地下资源进行了核算, 编制出较为完整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实例。印尼于1996年完成了本国1990—1993 年的自然资源环境核算账户,并初步完成了核算矩阵的构造及1990—1993年的实际估 计。
自然资源法1
七、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避免乱占和浪费土地 (一)建立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制度 (二)严格征地审批程序 1.征用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1)基本农田 2)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的 3)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的 2.征用耕地补偿费 土地补偿费、安臵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土地补偿费标准: 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至10倍,归集体所有 每个需要安臵的农业人口的安臵补助费标准: 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每公顷被征用 耕地安臵补偿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 土地补偿费和安臵补偿费的总和不得超过被征用前3年平 均年产值的30倍,征用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还应当按 照国家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三)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 的行为。
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
1.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2.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3.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三、有关保护土地的主要法规 1953年《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
1981年《关于制止农村建房侵占地耕地的紧急通知》
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和《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
1986年《土地管理法》(1988、1998年修改) 1988年《土地复垦规定》 1991年《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12月修改)
二、保护土地的意义 (一)保护土地的意义 所谓保护土地,就是通过防止土地破坏和土壤污染, 保持、维护土地的环境效能,保护、提高土地的生物生产 能力,使之持续为人类所利用 ①土地作为环境要素,它是人类的“立足之地和劳动 场所” ②土地作为自然资源,它是 “财富之母” (二)我国土地的基本情况 土地类型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大,薄地多,好地少, 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三)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严重,土地盐渍化、潜育化面 积扩大,土地肥力下降,污染、毁地严重,土地利用不当, 耕地面积迅速减少
自然资源价值核算制度
自然资源价值核算制度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人类能够利用的资源,包括土地、水、矿产、能源、气候等。
这些资源对于维持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
因此,为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保护环境,价值核算制度应运而生。
价值核算制度是对自然资源进行经济评估的方法,旨在反映资源的实际价值,引导和规范资源的开发利用行为。
它包括了资源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两个层面。
首先是资源的直接价值。
直接价值是指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的直接使用价值,体现了资源的供给价值和需求价值。
例如,矿产资源的直接价值可以通过其市场价格来衡量,能源资源的直接价值可以通过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来衡量。
直接价值的核算可以为资源开发者提供决策参考,也为国家制定资源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其次是资源的间接价值。
间接价值是指资源在非市场经济中的价值,主要体现为资源对生态系统的保持和提供的服务价值。
例如,森林资源对土壤的保护和水源涵养的作用,海洋资源对调节气候和保护沿海的作用。
间接价值的核算可以促使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资源的环境功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价值核算制度的实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制定权威的资源价值评估标准和方法。
资源价值评估需要科学可信的数据和方法支撑,需要各类资源专家的参与,建立规范且权威的价值评估标准,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其次,建立市场化的资源交易机制。
通过市场的力量,将资源的供求关系体现在价格上,激励资源效益的提高和降低资源的浪费。
建立资源交易市场,促使资源开发者更加重视资源的价值,引导资源的合理利用。
再次,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的监管,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对资源的污染和破坏行为要进行严格的追责,以形成对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
最后,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
自然资源学复习提纲
自然资源学复习提纲第一章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学1 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内涵。
资源是一切有用和价值的东西。
(经济学)资源是指环境中能为人类直接利用,并带来物质财富的部分。
(地理学)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人类通过一定的技术获取的以满足其生产、生活需要的所有天然生成物,以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劳动成果。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界获取的初始投入,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
2 自然资源的二元多级分类。
可更新是被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后可以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功能,使之得到恢复和再生,从而能够持续利用。
又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
不可更新是指它的储量在人类开发利用后逐渐减少以至枯竭,而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例如:矿物资源等储量固定的资源。
3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稀缺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动态性、社会性。
4 自然资源学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发展趋势。
概念:是指主要研究人类与自然界中可转化为生产、生活资料的物质与能量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
研究内容:1)自然资源的基本理论2)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3)自然资源调查4)自然资源评价5)自然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规划6)自然资源管理发展趋势:1)国际合作和全球性问题研究2)区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性研究日趋活跃3)从自然评价转向注重社会经济分析,资源管理研究逐步成为热点4)日益模式化和数量化5)研究方法和手段日益现代化5 能结合人口、环境和资源的实际情况,认识学习自然资源学的重要性。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的矛盾、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人口增多也要占用更多空间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和间接破坏的矛盾等),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正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我国自然资源稀缺和人口众多的矛盾尤其突出,自然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当前最紧迫的知识创新和素质教育内容。
第八章 自然资源核算与价值评估
自然资源核算的程序 ①界定自然资源核算对象 ②统计自然资源实物量 ③绘制自然资源利用流向及流程图 ④自然资源估价 ⑤对自然资源进行分类核算. ⑥自然资源综合核算 ⑦进行自然资源质量指数核算 ⑧将自然资源综合价值量核算结果纳入国民 经济核算体系或纳入经济增长的成本效益 分析之中
自然资源核算方法 (一)账户法 (二)资源效率分析法 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一)自然资源核算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调整 (二)自然资源核算对国内生产净值的调整 (三)自然资源核算对资产负债的调整 8.3 自然资源价值评估的方法与实例
其次,考虑市场因素,即资源的稀缺性. 设供给量Qs,需求量Qd;供给弹性系数 Es,需求弹性系数Ed. 则公式又变为:
1 P = i Ed Es
A (1 + ρ ) Q d E d α R 0 + Q E NQ s s Qd P / = Qd P
Qs P / = Qs P
最后,考虑时间价值,设为P现值,Pt为第t 年的价值(终值),贴现率i'为表示.则
(St Ct Rt ) × Q Vt = ∑ t Qt
自然资源价值评估实例:
1,山东省耕地资源评估(收益还原法) 2,中国台湾某林地与立木估价(多种方法 综合应用) 3,水资源价格测算(成本法) 4,韩国山地土壤的价格评估(重置成本法) 5,美国赫尔斯峡谷水坝研究(机会成本法)
市场长期趋势法举例 基本思路 (1)自然资源的价值P,P=P1+P2 其中, P1是未经人类劳动参与的天然产生的 那部分价值; P2是人类劳动所产生的价值 P1=αR0/i 其中: R0为基本地租; α为代表自然资源丰 度,开采利用条件,品种差别和质量差别 的等级系数; i为平均利息率.
P2=A(1+ρ)/NQi A为支付在该自然资源上的人财物投入总 额;Q为受益自然资源总量;N为受益年 限; ρ为投入资本的平均利润率. 所以: P= P1+P2=( αR0 + A(1+ρ)/NQi )/i
自然资源评估与核算方法与应用
自然资源评估与核算方法与应用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基础,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对自然资源进行评估与核算,掌握其变化情况和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介绍自然资源评估与核算的方法和应用。
一、自然资源评估方法1. 定量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方法是利用数理统计和模型等方法,对自然资源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
其中,常用的方法有经济价值评估、物种多样性评估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等。
(1)经济价值评估经济价值评估是对资源在经济上的贡献进行计量和价值化,常用的方法有市场价格法、替代成本法和阶梯定价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自然资源的利用价值转化为货币单位,为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物种多样性评估物种多样性评估是对生物多样性进行量化和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
通过对物种多样性的评估,可以了解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生物资源的利用潜力。
(3)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是对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服务进行定量评估。
常用的方法有生境质量评估、水源涵养能力评估和土壤保持能力评估等。
通过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可以为生态修复、生态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定性评估方法定性评估方法主要是通过专家评估、问卷调查和观测等方式,对自然资源的质量和环境变化进行主观判断。
常用的方法有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等。
(1)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一种通过专家咨询和意见反馈的方式,对资源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和预测的方法。
通过多次德尔菲调查,可以达成专家一致意见,减少主观性和误差。
(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对资源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和决策的方法。
通过对不同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和权重分配,可以得到较为客观的评估结果。
(3)专家打分法专家打分法是一种通过专家主观评分的方式,对资源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判定的方法。
通过多个专家的打分统计,可以得到对资源质量的整体评估结果。
生态文明观下自然资源的会计核算探讨
生态文明观下自然资源的会计核算探讨摘要:自然资源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有形或无形财富,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因此,对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需要进行有效的会计核算,以便及时监控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对于资源的保护和回收。
而自然资源的会计核算则是指对于国家或企业的自然资源进行会计核算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和标准的总称。
自然资源的会计核算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资源外部价值法,另一种是资源内部价值法。
资源外部价值法主要是依据资源的市场价值进行计算,其计算方法主要是按照资源市场价格和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成本计算资源净产值。
而资源内部价值法则主要是依据资源的内部生成利益来计算,其计算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资源的开采、生产、销售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净收益来计算资源的价值。
自然资源的会计核算既有利于前期资源的分析和规划,也有利于后期资源的维护和监控。
通过有效的自然资源会计核算,可以更好地把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同时也可以实现对于资源的保护和回收。
因此,对于国家和企业而言,落实好自然资源会计核算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
关键词:生态文明;自然资源;会计核算前言: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自然资源的日益消耗和破坏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我们需要从经济角度进行自然资源的会计核算。
但在生态文明观下,自然资源的会计核算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
会计核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资源的状态和价值,对于政府规划和决策、企业经营和社会监管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生态文明观下,自然资源应该被赋予更多的生命和价值,不能再仅仅被视为企业和政府决策的对象和手段,而应该被看作是人类和自然的共同财富。
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应该根据其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并建立相应的计量标准和方法,以便更加准确地确定其价值和所处的状态。
自然资源的会计核算应该遵循国际通用的会计原则,对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进行评估,并将其价值和状态纳入企业或政府财务报告中,以便进行收支和财务决策的分析。
自然资源资产全价值评估核算关键技术及应用
自然资源资产全价值评估核算关键技术及应用1.引言1.1 概述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其价值对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自然资源的供给逐渐减少,导致资源的稀缺性与宝贵性日益凸显。
因此,对于自然资源的全价值评估和核算显得尤为重要。
自然资源资产全价值评估核算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方法,对自然资源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估,将其价值转化为可比较的货币数字。
这些评估和核算的结果可以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公众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该领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评估和核算方法以及评价模型等。
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是对自然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和监测的手段,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能够提供资源数量、质量、分布和动态变化信息。
评估和核算方法是通过对资源特性、供需关系、生态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对资源进行评估和核算,常用的方法包括市场价格法、替代成本法和生态效益评估法等。
评价模型则是将资源调查和监测结果与评估核算方法相结合,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型,从而更准确地反映资源的价值。
自然资源资产全价值评估核算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首先,它可以为资源管理、规划和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帮助各级政府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资源保护和利用政策。
其次,它可以帮助企事业单位进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估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它可以提高公众对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自然资源资产全价值评估核算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其关键技术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这些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内容是指文章主要内容的组织方式和框架。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应该包括章节和各章节的主题。
根据给定的目录,我为您编写了文章1.2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为了介绍自然资源资产全价值评估核算关键技术及应用。
《精》第八章 自然资源利用生态影响评价方法
➢ 草地:其生态生产力可通过单位面积承载的牛羊数及牛奶、肉类产 量来核算,也具有诸多生态服务功能。
➢ 建筑用地:各类各种工程建设、人居设施、道路等所占用的土地, 是人类生存必需的场所。人类多定居在最优质的土地上,由于城市 化的急速发展,大量可用于生产的耕地已被建筑用地侵占,因此建 筑面积的增加意味着生物生产量的降低。
➢ 水域:水域的生态生产力主要指水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水域还具 有诸多生态服务功能。
◆ 生态生产性地域以标准化的土地面积单位——全球公顷( global ha,简记为gha)——来度量 ,代表世界所有生 态产性土地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据此可进行不同地区, 国之间的比较;
◆ 通过均衡因子(生态潜力差异)和产量因子(管理技术差 )进行实际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向标准化全球公顷的转化
◆ 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System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简写为 SEEA)原理
➢将环境和资源账户作为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 简记为SNA)的卫星账户,并 之对接而形成一体化核算。由于核心账户是货币型账户 ,环境账户和资源账户是实物型账户,需要将环境账户 和资源账户转换成货币型账户。最后,核算出真实储蓄 (Sg)。如果Sg≥0,且能一直得以维持,则发展是可持 续的;反之,则是不可持续的。
➢ 经济系统的物质需求总量(即经济系统某一年的资源 消耗总量); 越大越背离可持续目标
➢ 物质消耗强度(经济系统某一年的人均资源消耗量) 越大越背离可持续目标
➢ 物质生产力(经济系统某一年的资源利用效率)越低 越背离可持续目标
◆ 环境—经济系统能值分析(Energy-based Analysi 简写为EbA)
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制度
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制度定义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的总和,包括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草地资源、涵养资源、景观资源等。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制度是指对国家或地方政府所有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准确、科学、规范的核算工作。
它旨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管理和有效保护,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意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制度对国家经济发展、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制度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通过全面、准确的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工作,政府可以了解自然资源资产的总量、性质、分布情况等,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依据和支撑。
其次,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制度可以促进资源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
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准确核算,政府可以了解到各种自然资源的实际状况,制定科学、合理和可持续的资源管理政策,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
最后,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制度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对自然资源的精准核算,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资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操作流程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制度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资源清查、资产评估、价值核算和资产管理等环节。
首先,资源清查是对目标区域或目标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和测定,了解资源的基本情况、种类、数量、分布等,确定核算范围。
其次,资产评估是对资源进行定量分析和估价,并形成统一的核算计量单位。
评估主要包括现有资源量的估算、资源品质的评价、价值测算等。
然后,价值核算是对估值的资产进行核实和审定,并计算出自然资源资产总量的价值。
价值核算应注重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最后,资产管理是指对自然资源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资源的利用、配额和管理、资源的监督、检测和报告、资源的保护和恢复等。
重点问题在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重点问题:1.明确资产核算的目标和范围,界定核算单位和核算标准;2.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确保核算结果科学准确;3.严格执行核算程序和规范,确保核算过程的规范性和完整性;4.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
自然资源核算与价值评估
(四) 净价格法 用自然资源产品市场价格减去开发成本求得资源价格。
模型:Vt = [ ( St – Ct –Rt ) / Qt ] * ΣQt 方括号内表示资源的单价,是销售额- 开采费用 - 投资资本
算的基础 l 综合核算,即进行资源价值总量的比较和平衡分析; l 进行自然资源质量指数核算。可用以校正数量核算和价值核算的结果; l 将自然资源综合价值量核算结果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或经济增长的成本
效益分析之中,达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
四、 自然资源核算方法
(一) 帐户法
2
增减式计帐是会计核算的方法之一,在资源核算中也通常采用。具体如下: 在帐户中设增方和减方,以反映使资源增长的因素及其所引致的资源增长量和使 资源减少的因素及其所引致的资源减少量。 表 8-1 为挪威原料资源帐户的类型与结构。
以自然资源交易和转让市场中形成的价格来推定评估自然资源价格。包括:
n l 市场对比法(market comparison):不适应于原位资源价格评估
l 和市场价格长期趋势法(market trend prediction):结合供求关系、供给和需
U 求弹性等计算。
(二) 收益法(revenue approach) 包括收益还原法或收益归属法和收益倍数法或购买年法。 关键是确定纯资源收益和折现率。
当期自然资源净收益总产出中间物质投入服务投入劳动报酬固定资产折旧unregistered4生产税净额正常营业盈余二自然资源核算对国内生产净值的调整在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基础上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再减去资源折耗调整后的国内生产净值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资源折耗总产出中间物质投入当期自然资源净收益固定资产折旧资源折耗三自然资源核算对资产负债的调整资产负债是指一定时点一定范围内存在的以价值量表现的物质资料债务债权和其他资产是国民财富的存量形态
自然资源核算对自然资源保护的作用
自然资源核算对自然资源保护的作用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基础,而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逐渐凸显。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核算应运而生。
自然资源核算是对自然资源的定量测度和评估,旨在通过经济手段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从而实现自然资源保护。
本文将从自然资源核算的概念、方法以及对自然资源保护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自然资源核算的概念和方法自然资源核算是指对自然资源进行定量测度和评估的过程。
它主要通过统计、计量和估算的方法,对资源的量、质和价值进行科学的计算和分析。
自然资源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物理量方法、经济价值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
物理量方法主要是对资源的数量进行测度和统计,如对林木的株数、面积、树种构成等进行调查和统计,以获取资源的物理量信息。
经济价值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资源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计算出资源的经济价值。
例如,对森林的木材价值、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等进行测算。
综合评价方法是将物理量方法和经济价值方法相结合,通过综合指标对资源进行评估。
它不仅考虑了资源的数量和市场价值,还综合考虑了资源的质量、效益、可持续性等因素。
二、自然资源核算的作用1.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自然资源核算可以揭示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经济价值,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资源的供需状况和利用潜力,从而合理配置资源。
通过核算结果,可以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降低资源的浪费和消耗。
2. 推动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自然资源核算可以评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和承载能力,为制定有效的资源节约政策提供依据。
核算结果可以发现资源的利用过程中的浪费环节,鼓励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减少资源的孤立消耗,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自然资源核算可以量化自然资源的价值,使其在决策过程中得到充分考虑。
通过核算结果的分析,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第八章 自然资源核算
一、自然资源核算提出的背景
自然资源核算缘起于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现在的国际通用的国民 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写为SNA)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 来的,建立的目的是提供经济性能指标和政策分析的相关数据,是一个分析经济 增长趋势的系统方法;同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是经济活动监测、宏观经济分 析和经济政策制定的基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资源环境问题尚未影响人的生活 质量和威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年代,无疑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经济 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高速增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等资 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他们不仅严重的削弱了生活福利,甚至威胁了人类的生存, 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沿用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度量经济发展状况显然是不 合理的。原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必须进行改进,其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国民经济 核算体系存在致命的缺陷:①仅记录了人造资本的消耗,很少或没有考虑自然资 源的投入及环境问题;②没有将自然资源作为国民财富加以核算; ③将环境治理费 用加进国民生产总值,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未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这些缺 点突出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核心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和类似的措施 不能反映自然资源对经济繁荣的作用。如果不认识清楚,这些疏漏会对现在和将 来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作用。 随着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应当反映资源环境因素”这一观点日益成为共识, 一个如何进行自然资源与环境综合核算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际操作 问题已摆到议事日程。在20世纪80年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修订工作开展的时候,
一、自然资源核算提出的背景
经过有关国际专家的认真探索和研究,就提出了国民经济核算附属账户—综合环境和 经济核算,这一结果同时反映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 会”中。在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主题文件中明确规定,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目标为扩大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环境和社会因素纳入 该体系,至少所有会员国的核算体系应包括附属自然资源核算制度”。1993年联合国 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总结各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系统核算环境资 源存量和资金流量的卫星体系: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ccounting,简写为SEEA)。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提出后,世界银行等国 际组织积极推动在墨西哥、博茨瓦纳。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开展试点。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均按照SEEA的思路,对本国地下资源进行了核算,编制 出较为完整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实例。印尼于1996年完成了本国1990—1993年的 自然资源环境核算账户,并初步完成了核算矩阵的构造及1990—1993年的实际估计。 经过联合国和许多国家的研究试算,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逐渐完善。目前已经 完成修改版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2003,并且已经获得联合国、欧盟、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5个机构接受,成为正式出版物。与传统的国 民经济核算体系相比,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不仅将自然资源的使用、环境费用核算 的范围、内容予以拓宽(不再仅限于经济资产的界线之内),而且把资源环境综合核 算的有关概念、定义、分类和表示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常规的经济账户联系起来,扩
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管理制度
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管理制度1. 简介自然资源资产是指国家或个人所有的具有使用价值、可再生性和非可再生性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是指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价值衡量和管理的一种制度,其目的是为了科学、合理地确定资源利用规模和资源价值,制定资源管理战略和政策,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管理制度是保障国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关键,既有利于资源的消耗和开发的有效控制,也有利于资源耗竭后的后续利用和开发。
本文将从资产核算原理、核算流程、核算技术以及管理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2. 资产核算原理资产核算原理是资产核算管理制度的基础,是在系统性分析和比较各种资源数量的基础上进行的。
资产核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2.1 资源类型与价值不同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的价值不同,其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价值,另一方面是生态价值。
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资源的市场价格和可供性,而生态价值则主要是资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2.2 资源开发与保护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资产核算原理的关键。
资源开发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采取科学的资源利用方式,尽可能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3 时间价值和地区差异自然资源在时间上和地域上的差异性非常明显,因此,在资产核算原则中需要充分考虑时间价值和地区差异,以得出科学的资产价值和数量。
3. 核算流程3.1 核算前期准备核算前期准备是核算流程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核算质量的关键。
核算前期准备包括资源调查和量化、数据收集和处理、核算标准的制定和评估等环节。
3.2 核算方法选择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品位法、折现法等,选取恰当的核算方法有助于保障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3.3 核算结果评价核算结果评价是整个核算流程的输出,也是核算管理的结果。
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需要得到专家的评价和认定。
4. 核算技术核算技术是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重要内容,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实现,如GIS技术、遥感技术等。
自然资源核算对 自然资源保护的作用
要内容包括提供就业、促进当地产业发展(比如生态旅游业)、改善生产生活环
境、发展生态文化等。现在,不少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应用这一方法核算森 林资源价值,并将其作为当地林业或资源环境发展规划的重要决策依据
16
核算森林资源价值的步骤
确定核算对象1ຫໍສະໝຸດ 确定核算指标2 3 4 5
选用适当的方法
区分功能与效益
+ 资源核算
12
自然资源核算
经过资源核算调整后的新的GNP 用GNP’表示 新的NNP 用NNP’表示 的计算公式如下:
从生产来 说 • GNP+自然资源增加量=GNP’ • NNP+自然资源净变化量=NNP’
从使用来 说
• 居民消费+政府消费+ 资本形成+自然资源增加量 + 出口-进口 =GNP’ • 居民消费+政府消费+(资本形成+自然资源增加量 - 自然资源耗竭量+ 出口-进口 =NNP
2001年魏远竹等提出森资 源和林地的具体概念并规范 其使用权。
资产的会计核算研究 1995年起先后开展森林资源资产 会计核算的研究试点 2001年编写了《林木资产会计学》 1986年财政部、林业部制定《国 营林场苗圃会计制度》 1995年制定了《森林资源资产会 计核算试行办法》 2006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 计准则第5号一生物资产》
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05
自然资源核算的三项重点
要开展以调查统计为 基础的实物量核算
开展以自然资源(资 产)估价为基础的自 然资源(资产)价值量 核算
开展以分等定级和作 用适宜性评价等为基 础的自然资源(资产) 质量核算
自然资源价值核算制度
自然资源价值核算制度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各国纷纷实施了自然资源价值核算制度。
自然资源价值核算制度是指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技术,对自然资源进行价值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一、经济价值核算。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是指其在市场交易中能够获得的直接利益。
通过对自然资源进行经济价值核算,可以评估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贡献。
经济价值核算的关键在于对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经济产出、就业和税收等方面进行准确测算。
二、社会价值核算。
自然资源的社会价值是指其对社会生活和公共利益的贡献。
通过对自然资源进行社会价值核算,可以评估其对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社会价值核算的关键在于通过调查研究和评估,量化资源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
三、生态价值核算。
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是指其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环境维持的重要性。
通过对自然资源进行生态价值核算,可以评估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健康的贡献。
生态价值核算的关键在于通过生态系统评估和生态过程模拟,量化资源对生态系统的支持和维持能力。
一、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对自然资源价值进行核算,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通过评估资源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政策和管理措施,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二、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对自然资源进行生态价值核算,可以更好地了解资源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脆弱性。
基于生态价值核算的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政策,实现资源的保护与修复,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优化经济结构。
通过对自然资源经济价值进行核算,可以评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
通过评估不同资源的经济价值,可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环境法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环境法自然资源核算制度什么是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自然资源核算是对自然资源的存量和产量进行量化和计算的过程,目的是精确计算出某一时期内自然资源的数量和价值。
自然资源核算制度是在环境法的指导下制定的一项制度,它旨在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守护人类生存空间。
环境法的意义制定环境法的初衷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防止人类因为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和环境污染而付出代价。
而环境法的执行需要依靠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其中环境法自然资源核算制度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环境法自然资源核算制度的作用环境法自然资源核算制度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能够真实反映相应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现状,为环保部门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提供客观数据。
同时,它也有利于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法自然资源核算制度的实施方法环境法自然资源核算制度包括两个环节:自然资源清查和自然资源动态监测。
前者是对自然资源进行清点、统计、补齐各类数据和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建立适合本地情况的清查表和核算方法体系。
而自然资源动态监测是对自然资源变化进行一系列指标体系设计、数据采集、监测和评价分析的过程,其目的是及时发现变化和不足,及时进行预警和调整。
自然资源核算制度的局限性尽管环境法自然资源核算制度有其重要的作用,它也存在制度和技术上的局限性。
对于某些复杂的自然系统,核算工作难免存在主观因素的干扰,因此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并且,由于自然资源核算涉及各种各样的细节和因素,存在同类自然资源之间的度量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仔细研究和解决。
结论环境法自然资源核算制度在环境法的指导下,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环境部门应该不断优化自然资源核算技术和方法,建立起全方位的数据体系,为科学决策和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资源核算
本章在对自然资源核算提出的背景、发展历 程以及核算意义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 自然资源核算的内容、程序和方法,最后提供了 江苏省自然资源核算以及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修正 的案例。
第一节 自然资源核算的意义
自然资源核算是指对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自 然资源,在合理估价的基础上,从实物、价值和 质量等方面,统计、核实和测量其总量和结构变 化并反映其平衡状况的工作。在运用实证分析法 研究经济问题时,通过对自然资源的价值核算, 可以提出用于解释事实(及经济现象)的理论, 并据此作出预测,策界中流行的绿色国内生产 总值核算便是其典型代表。
二、我国自然资源核算发展历程
价。该课题首先对能源、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实物量的增减情况进 行了统计,在经过近一年的共同研究后,现已提出了初步的中国绿色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并在2005年3~6月就框架的一部分在10个省 市进行了试点。 与此同时,各省市也对自然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 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研究。黑龙江、海南、重庆作为国家试点进行了 森林资源、水资源、工业污染损失等项目的核算。海南、安徽、吉林、 黑龙江、福建、江苏、浙江、山东以建设生态省为契机,开展了一些 与资源环境核算相关的课题研究,探索建立地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 系。
二、我国自然资源核算发展历程
核算体系研究最为深入,李金昌等曾以白山市森林资源为例进行了实 践应用研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水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 算体系的研究提出了水资源实物量核算、水资源价值量核算、水资源 水质核算三个方面核算的理论框架。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环保局、林业局等有关部门也在自然资源核算方 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工作。2001年,国家统计局开展自然资源核 算工作,重点是试编“全国自然资源实物量表”,包括土地、矿产、 深林、水资源四种自然资源。通过编表,可基本搞清这四种资源的宏 量规模和结构状况。 “全国自然资源实物量表”兼顾各种自然资源的 不同特性,突出了宏观核算特点。2003年8月,国家统计局、中国林 业科学院和海南省统计局、海南省林业厅、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等联合研究,初步建立了海南省森林资源与经济综合核算的基本框 架,为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积累经验。2004年,国家统计局和国家 环保总局成立绿色国内生产总值联合课题小组,研究适合国情的绿色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体系,用以衡量经济发展过程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
一、自然资源核算提出的背景
大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分析功能;既可以将核心账户中没有反映的资源环境内容在 附属账户中给予充分反映,又可以使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核心账户的结构保持相对稳定, 有利于历史对比。
二、我国自然资源核算发展历程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国学者和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 著名国际研究机构等以及各国政府一直致力于环境资源核算的理论和 实践探索,以构建体现资源环境因素的核算体系,我国的资源核算工 作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是一直跟踪着一领域的世界前沿研究成果与 学术研究的动态和趋势,而且发展较快,成果丰富且引人注目。我国 资源核算的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消化起步阶段 早在1985年,我国有关科学工作者就对资源价 格严重背离其价值的不合理的现实进行了反思和探讨,但是尚未达到 对资源展开核算的高度。1987年,李金昌等翻译了美国世界资源研究 所Repetto博士的《关于自然资源核算与折旧问题》、《挪威的自然资 源核算与分析》等研究报告,由此引发了国内有关人士对资源核算的 关注。此后,李金昌等又撰写了《实行资源核算与折旧很有必要》、 《资源核算应列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空心化 现象》等系列文章,探讨资源核算的意义与重要性,呼吁尽早开展这 项工作。1988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国际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
一、自然资源核算提出的背景
经过有关国际专家的认真探索和研究,就提出了国民经济核算附属账户—综合环境和 经济核算,这一结果同时反映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 会”中。在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主题文件中明确规定,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目标为扩大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环境和社会因素纳入 该体系,至少所有会员国的核算体系应包括附属自然资源核算制度”。1993年联合国 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总结各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系统核算环境资 源存量和资金流量的卫星体系: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ccounting,简写为SEEA)。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提出后,世界银行等国 际组织积极推动在墨西哥、博茨瓦纳。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开展试点。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均按照SEEA的思路,对本国地下资源进行了核算,编制 出较为完整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实例。印尼于1996年完成了本国1990—1993年的 自然资源环境核算账户,并初步完成了核算矩阵的构造及1990—1993年的实际估计。 经过联合国和许多国家的研究试算,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逐渐完善。目前已经 完成修改版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2003,并且已经获得联合国、欧盟、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5个机构接受,成为正式出版物。与传统的国 民经济核算体系相比,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不仅将自然资源的使用、环境费用核算 的范围、内容予以拓宽(不再仅限于经济资产的界线之内),而且把资源环境综合核 算的有关概念、定义、分类和表示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常规的经济账户联系起来,扩
二、我国自然资源核算发展历程
与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合作,进行了《自然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 核算体系》的课题研究,首次尝试开展了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为了更 好地开展该项研究工作,1989年国务院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在伊春举办了 国际自然资源核算培训班,众多专家不同程度的介绍了世界各国自然资 源核算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丰富我国有关科技工作者的知识、 促进国际的交流、进一步消化吸收资源核算的思想、普及资源核算的理 论发挥了重要作用。 2.理论研究阶段 《自然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研究课题立项后,迅速组成了相应的子课题组,包括水资源(含地表水 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矿产资源等, 开展了系列的资源核算理论研究工作。研究内容涉及:①资源实物量和 价值量核算的方法和理论;②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弊端;③资源纳 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可能性;④纳入的形式、理论和方法。其中李金 昌的工作是开创性,发表了系列论文。在理论研究阶段,构建了资源核 算的理论框架,研究了资源价值与价格问题,确立了资源价值的基本理
二、我国自然资源核算发展历程
论和计算公式,确定了资源核算流程图。该流程包括对每一种自然资源进行 核算(第一层)、自然资源综合核算(第二层)、自然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 算体系(第三层)等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这些论点较快的以阶段性成果— —《自然资源核算初探》一书形式出版。1991年对该书进行了补充修改,书 名为《资源核算论》,并翻译成英文《Natural Resource Account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992年外交部、国家环保局提出的“关于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的情况及 有关对策的报告”中强调支持研究并试行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 算体系。同年,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共同编制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在 关于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方面,强调要进行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和试 验,建立综合的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体系,并分析了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 体系的可能性。 3.实践阶段 我国的自然资源核算理论研究与实践是紧紧结合在一 起的,如前所述,《自然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课题立 项后,立即开展了子课题的时间研究,其中森林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
三、自然资源核算的意义
济发展的虚假繁荣,甚至对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严重影响。因 此,要全面、客观地分析一国社会经济的真实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潜 力,不仅要求对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估,而且要求对资源环境价值进 行测算,消除这种由于消耗资源、环境而带来的国民经济的虚假增长。 这就需要在一个通用结构中分析资源环境与经济问题,把经济信息与 资源环境信息融合在一起,而这些资源环境信息就需要通过对自然资 源的核算而获得。由此可见,自然资源的核算对全面、客观评价社会 经济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潜力是极其重要的。 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发展是多重目标 的发展,是协调是持久的发展,是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等方 面的协调发展。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第一部 分第8章“为可持续发展制定政策”中就指出:“应在所有国家中建 立环境与经济一体化体系,应发掘更好的方法,用来计量自然资源的 价值以及由环境提供的其他贡献的价值,国民生产总值和产值核算应 予扩充,以适应环境与经济一体化体系,从而补充传统的国民生产总
一、自然资源核算提出的背景
自然资源核算缘起于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现在的国际通用的国民 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写为SNA)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 来的,建立的目的是提供经济性能指标和政策分析的相关数据,是一个分析经济 增长趋势的系统方法;同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是经济活动监测、宏观经济分 析和经济政策制定的基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资源环境问题尚未影响人的生活 质量和威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年代,无疑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经济 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高速增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等资 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他们不仅严重的削弱了生活福利,甚至威胁了人类的生存, 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沿用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度量经济发展状况显然是不 合理的。原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必须进行改进,其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国民经济 核算体系存在致命的缺陷:①仅记录了人造资本的消耗,很少或没有考虑自然资 源的投入及环境问题;②没有将自然资源作为国民财富加以核算; ③将环境治理费 用加进国民生产总值,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未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这些缺 点突出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核心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和类似的措施 不能反映自然资源对经济繁荣的作用。如果不认识清楚,这些疏漏会对现在和将 来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作用。 随着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应当反映资源环境因素”这一观点日益成为共识, 一个如何进行自然资源与环境综合核算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际操作 问题已摆到议事日程。在20世纪80年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修订工作开展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