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审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审计学原理》本科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700301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审计学原理英文名称:Auditing principles课程编号::010700301课程类别:必修课预修课程: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开设部门:会计与财务学院适用专业: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专业、ACCA等学分:3总课时:51学时其中:理论教学课时:48学时,实践教学课时3学时选用教材:陈力生. 《审计学》.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12年8月第2版二、课程性质、目的本课程着力培养德、智双全,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及高尚职业道德,具备会计、审计及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独立履行审计职业职责和承担大型项目审计工作能力,能在会计师事务所、政府审计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审计和相关业务及教学、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课程在培养学生掌握审计理念、方法及应用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基础上,学会运用审计及其它经营信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鉴证、监督;了解审计学原理产生与形成过程,了解其在大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审计的模式、程序和方法,追踪审计领域的新发展。
三、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审计学原理是一门综合应用学科,与之相关联的学科主要涉及会计学、数理统计、管理学等,本课程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先行课程有着密切联系。
对于会计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主要在会计课程介绍,本课程侧重介绍注册会计师的财务报表审计的原理与方法,强调会计知识在审计中的整合运用与分析,尤其要注意讲授会计知识在审计中的逆向思维与分析。
如果说会计课程强调讲解的是,经济活动到会计流程的过程,那么审计则强调的是将会计流程的内容首先要还原为经济的本来面目,然后注册会计师再要依据职业判断,判断其会计处理正确与否。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1《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审计学总学时:64 授课学时:64 实验学时:0 授课对象:会计专业先修课程: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财务分析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主要教材及参考书: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审计》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3月2、李晓惠主编,《审计实验室3——风险审计的技术和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53、黄世忠主编,《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剖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64、李若山著,《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65、王泽霞著,《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1 一、课程教学目的审计学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能审会查能力的应用型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研究审计工作的资格条件和审计技术方法、不同审计主体的审计特点、审计思路、审计流程、审计风险和审计方案的选择,围绕审计质量与效率的均衡问题展开教学的。
目的是培养学生:1、正确处理好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审计收益与审计成本、审计机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职业道德与技术经验相结合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计职业道德观念,成为合格的审计人才。
2、掌握审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准则、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们的审计职业素质。
3、能查会审的能力,查账技巧、审计分析能力、审计风险识别能力、审计工作协调和沟通能力以及审计方案的设计能力。
4、拥有审计风险意识和审计风险的应对能力,应有审计整体观念、团队精神,树立正确的审计职业观,警示学生们切莫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的不良风气,一身正气作审计。
5、审计学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案例教学,将审计工作搬到课堂上、增加趣味性、有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通过审计资格考试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有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审计工具、审计技巧的训练和审计方案的设计等。
《审计学原理》教案
《审计学原理》教案第一章:审计学概述1.1 审计的定义与作用解释审计的概念阐述审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审计对企业的意义1.2 审计的分类与程序介绍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讲解审计的基本程序:计划审计工作、执行审计程序、完成审计工作1.3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介绍我国审计组织体系阐述审计人员的资格要求与职责第二章:审计证据与审计证明2.1 审计证据的定义与特性解释审计证据的概念与作用阐述审计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要求2.2 审计证据的收集与分析讲解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询问、观察、检查、分析性复核分析如何评价审计证据的可靠性2.3 审计证明与审计意见解释审计证明的概念与作用阐述审计意见的类型及形成过程第三章:审计计划与审计程序3.1 审计计划的制定讲解审计计划的制定步骤与内容分析如何确定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与审计范围3.2 审计程序的执行阐述审计程序的执行方法: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讲解审计程序执行中的注意事项3.3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利用解释审计工作底稿的概念与作用阐述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与利用方法第四章:货币资金审计4.1 货币资金审计概述介绍货币资金审计的重要性与特点阐述货币资金审计的目标与范围4.2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审计讲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分析如何评价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有效性4.3 货币资金实质性程序阐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审计方法讲解货币资金审计中的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第五章:销售与收款审计5.1 销售与收款业务审计概述介绍销售与收款业务审计的重要性与特点阐述销售与收款业务审计的目标与范围5.2 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审计讲解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分析如何评价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的有效性5.3 销售与收款实质性程序阐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收款业务的审计方法讲解销售与收款审计中的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第六章:采购与付款业务审计6.1 采购与付款业务审计概述介绍采购与付款业务审计的重要性与特点阐述采购与付款业务审计的目标与范围6.2 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审计讲解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分析如何评价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的有效性6.3 采购与付款实质性程序阐述采购成本、应付账款、付款业务的审计方法讲解采购与付款审计中的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第七章:生产与存货审计7.1 生产与存货业务审计概述介绍生产与存货业务审计的重要性与特点阐述生产与存货业务审计的目标与范围7.2 生产与存货内部控制审计讲解生产与存货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分析如何评价生产与存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7.3 生产与存货实质性程序阐述生产成本、存货盘点、存货跌价准备的审计方法讲解生产与存货审计中的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第八章:投资与筹资审计8.1 投资与筹资业务审计概述介绍投资与筹资业务审计的重要性与特点阐述投资与筹资业务审计的目标与范围8.2 投资与筹资内部控制审计讲解投资与筹资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分析如何评价投资与筹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8.3 投资与筹资实质性程序阐述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筹资业务的审计方法讲解投资与筹资审计中的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第九章:利润及费用审计9.1 利润及费用审计概述介绍利润及费用审计的重要性与特点阐述利润及费用审计的目标与范围9.2 利润及费用内部控制审计讲解利润及费用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分析如何评价利润及费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9.3 利润及费用实质性程序阐述利润表项目、费用报销、营业外收支的审计方法讲解利润及费用审计中的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第十章:审计报告10.1 审计报告的编制与审核解释审计报告的概念与作用阐述审计报告的编制步骤与要求讲解审计报告的审核与批准程序10.2 审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阐述审计报告应当包含的主要内容介绍审计报告的格式与编排要求10.3 审计报告的披露与利用解释审计报告的披露要求与方式阐述审计报告在企业内部管理、投资者决策中的作用与价值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审计证据的定义与特性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的核心,是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审计学Ⅰ》课程教学大纲.doc
《审计学I》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40 学分:2.5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0面向专业:国经贸课程代码:B0300121先开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课程性质:选修课执笔人:李视友审定人:李视友王宝海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的活动,审计学是研究审计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审计工作规律,指导审计工作实践的一门经济应用学科c审计学来自审计实践,是审计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审计学又要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审计学是会计、财管、经管本专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对审计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能够掌握审计的基础理论,包括审计的定义、审计的目标、审计的分类、审计主体、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审计准则、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内容, 并通过对注册会计师开展年度报表审计实务的学习,基本上能够胜任审计的实践工作。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本门课程主要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
课程教改的目标和要求是通过增加审计案例教学,组织课堂讨论,增强学生对审计的感性认识C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第一章总论(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了解我国和国外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历程;掌握审计的定义、职能、作用以及审计和会计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审计的各种分类标准。
【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 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2. 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3. 国外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审计与审计学1. 审计的基本特征;2. 审计的定义;3. 审计的职能与作用;4. 审计与会计的关系;5. 审计学。
第三节审计的分类1. 审计的基本分类;2. 审计的其他分类。
【教学重点】1.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要理解审计产生的原因;了解我国各类审计活动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项和国外民间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四个阶段。
2. 审计的定义:理解审计的主体、客体和审计的木质。
《审计原理》课程标准
《审计原理》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也会计专业的一门岗位课,适用于会计专业,属于理论类课程。
本课程定位于培养熟知审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能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会实施业务循环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能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具有强烈的诚信、责任、成本、团队合作等意识并具有较高素养的会计师事务所助理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基础会计、会计技能、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西方经济学、会计电算化、经济法概论、统计学原理等。
三、设计思路围绕着学校的高职办学特色,根据会计人才特点,结合我校实际,经过长期总结和凝练得出审计学的课程设计思路:《审计原理》课程是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线,以会计报表审计为重点,以内部控制为基础,以审计风险和审计目标为导向,以审计实务操作能力培养为根本,阐述审计基本理论和知识,介绍注册会计师审计基本技能的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
该课程开课时间为第四学期,课时为72学时。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是在行业专家对经管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
课程设置以审计活动为主线,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经管类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
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审计学在财会工作中的重要性。
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审计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审计问题,适应该岗位实际运用需要,并为学习理解并应用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做好铺垫。
四、课程培养目标通过高职会计专业中审计原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和学好其他专业课程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使学生具备审计方面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将来做好审计工作和加强企业经济监督奠定必要的专业素质,以使毕业生在未来的经济监督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审计学原理》(会计学专业)教学大纲
《审计学原理》(会计学专业)课程简介、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一、课程简介《审计学原理》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教育必修课程,也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
课程以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任务为依托,以中国审计准则为指引,使学生系统掌握现代审计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熟悉审计执业工作环境及其要求,具备对复杂、重大、隐蔽性强的财务舞弊行为做出适当的审计判断、甄别和确认以及具体处理等职业能力。
通过《审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再现年报审计的逻辑体系,通过后继的课程学习,来针对此框架中的某一具体工作环节、某一工作岗位进行深入细化,从环环相扣的行为和思维逻辑判断中教会学生如何做年报审计,提升学生的岗位认知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现代审计与鉴证业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形成发散性、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实质执行风险导向审计的能力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全面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审计概述(1)审计的定义与分类(2)审计的起源与发展(3)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关系(4)审计理论框架(5)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审计重点:审计的定义与要素;审计的不同分类;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的关系难点:审计产生的动因;民间审计和审计理论框架的发展历程;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信息技术内部控制测试2.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1)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2)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3)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重点: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难点:鉴证业务5要素;审计准则;审阅准则;相关服务准则;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法律责任(1)职业道德基本原则(2)职业道德概念框架(3)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具体运用(4)注册会计师的法律环境(5)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6)注册会计师如何避免法律诉讼重点和难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具体运用;《司法解释》的条款。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9页)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9页)审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学科,由此本课程主要是围绕审计决策的过程,全面系统的阐述审计的基本原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我国及国外的审计环境与法规,以及基本审计程序。
具体内容如下:-第Ⅰ部分审计职业第1章对审计及其他保证服务的需求(2学时)➢审计的发展与性质➢审计与会计的区别➢对审计的经济需要➢保证服务➢审计的种类➢审计师的种类➢注册会计师第2章注册会计师职业(1学时)➢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会计师事务所的结构➢《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和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认审计准则➢审计准则说明书➢国际审计准则➢质量控制第3章审计报告(3学时)➢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财务报表与遵守《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404条款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组合报告➢带说明段或修正用语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偏离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情况➢重要性➢偏离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情况讨论➢审计报告决策过程➢电子商务对审计报告的影响➢什么是道德➢道德困境➢职业界对道德行为的特殊需要➢职业行为守则➢独立性➢独立性行为规则及其解释➢其他行为规则➢执行【附加内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养➢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第5章法律责任(3学时)➢法律环境的变化➢经营失败、审计失败和审计风险之间的区别【重点掌握】➢影响责任的法律概念【难点】➢对客户的责任➢习惯法下对第三者的责任➢联邦证券法下的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职业界对法律责任的反应➢注册会计师个人预防法律责任的措施【重点与难点】【附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下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下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Ⅱ部分审计过程第6章审计责任和目标(6学时)➢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管理层的责任➢审计师的责任➢财务报表循环➢确定审计目标➢管理层认定➢与交易相关的审计目标➢与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如何实现审计目标➢证据的性质➢审计证据决策➢证据的说服力➢审计证据的种类➢审计记录第8章审计计划和分析程序(3学时)➢计划➢接受客户和作出初步审计计划➢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和行业情况➢评价客户经营风险➢执行初步的分析程序➢审计计划工作内容总结➢分析程序➢分析程序的五种类型➢常用财务比率第9章重要性和风险(4学时)➢重要性➢对重要性作出初步判断➢分配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值至财务报表各组成部分(可容忍错报)➢估计错报并与初步判断值比较➢风险➢风险的种类➢评估可接受审计风险➢评估固有风险➢风险与证据及影响风险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评价结果第10章404条款下的内部控制审计与控制风险(6学时)➢内部控制的目标➢管理层和审计师的内部控制责任➢COSO报告中的内部控制要素➢获得和记录对内部控制的了解➢评价控制风险➢控制测试➢确定计划检查风险和设计实质性测试➢404条款下的内部控制报告➢非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和测试➢舞弊类型➢舞弊条件➢评估舞弊风险➢公司治理对降低舞弊风险的监督➢舞弊风险的应对➢具体的舞弊风险领域➢对舞弊存有疑虑时的反应第12章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3学时)➢信息技术如何强化内部控制➢评估信息技术风险➢信息技术特有的内部控制➢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不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相关问题第13章总体审计计划与审计方案(6学时)➢测试的种类➢选择将要执行的测试种类➢信息技术对审计测试的影响➢证据组合➢审计方案设计➢与证据相关的关键术语汇总➢审计过程总结三、使用说明本课程教学采取老师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对于审计的基本理论有体系地讲解和总结,另一方面则设置案例分析、课堂辩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学,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寓教于学、寓学于用,不断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word精品文档13页
《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1.教学大纲说明1、课程性质及其在专业中的地位《审计学原理》是广播电视大学财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审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开设时间在《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之后。
2、课程的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因考虑到该课程为财会专业和审计专业共用,为避免与审计专业的其他后续课程重复,故本课程教学中重在讲授基本原理,对审计实务则基本不涉及。
3、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本课程计划课内学时72,4学分。
(注册视听生财会专业课内学时54,3学分) 4、教学媒体的应用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电视录像。
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门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除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掌握进行方法性的指导外,还配备一定量的习题,以强化学生对审计基本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电视录像主要是讲述该课程的重点、难点、思路和方法及运用,而不是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全面的讲授。
二、大纲本文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定义,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的对象和目的,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工作任务。
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的概念一、审计的涵义审计的定义审计关系人审计的基本特征现代审计二、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审计与会计的联系审计与会计的区别第二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审计产生的原因不同组织形态审计的产生社会主义时期的审计二、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三、西方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西方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西方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西方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审计的发展20世纪以来审计的重要发展现代审计的发展趋势第三节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一、审计对象审计对象及其发展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审计学原理》教案
一、教案概述1. 课程背景审计学是一门研究审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2. 教学目标了解审计的定义、作用和意义掌握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审计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对审计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二、第一章:审计概述1. 教学内容审计的定义和分类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审计的程序和方法2.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了解审计的程序和方法3. 教学资源案例:某公司年度审计案例4. 教学活动讲授审计的定义和分类分析案例,了解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小组讨论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三、第二章:审计计划与准备1. 教学内容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审计风险的评估和管理2. 教学目标掌握审计计划的制定方法学会审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了解审计风险的评估和管理3. 教学资源教材:审计学原理案例:某公司年度审计计划案例4. 教学活动讲授审计计划的制定方法分析案例,学习审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小组讨论审计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四、第三章:审计实施与控制1. 教学内容审计程序的实施和监控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审计问题的发现和处理2. 教学目标掌握审计程序的实施和监控方法学会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了解审计问题的发现和处理流程3. 教学资源教材:审计学原理案例:某公司年度审计实施案例4. 教学活动讲授审计程序的实施和监控方法分析案例,学习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小组讨论审计问题的发现和处理五、第四章:审计报告与评价1. 教学内容审计结果的评价和反馈审计后续整改措施的跟踪和评价2. 教学目标学会审计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方法了解审计后续整改措施的跟踪和评价流程3. 教学资源教材:审计学原理案例:某公司年度审计报告案例4. 教学活动分析案例,学习审计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方法小组讨论审计后续整改措施的跟踪和评价流程六、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1. 教学内容审计证据的种类和获取方式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的关联性分析2.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证据的重要性学会编制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底稿掌握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的有效整合方法3. 教学资源教材:审计学原理案例:某公司年度审计证据收集案例4. 教学活动讲授审计证据的种类和获取方式分析案例,学习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小组讨论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的关联性七、第六章: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1. 教学内容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步骤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在审计中的应用2. 教学目标掌握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学会进行风险评估了解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在审计中的重要性3. 教学资源教材:审计学原理案例:某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案例4. 教学活动讲授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分析案例,学习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步骤小组讨论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在审计中的应用八、第七章:财务报表审计1.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程序主要财务报表项目的审计方法审计中的特殊事项处理2. 教学目标理解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要求学会财务报表项目的审计方法掌握审计中的特殊事项处理技巧3. 教学资源教材:审计学原理案例:某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案例4. 教学活动讲授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程序分析案例,学习主要财务报表项目的审计方法小组讨论审计中的特殊事项处理九、第八章:信息技术审计1.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审计的概述和重要性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信息技术审计在现代审计中的应用2. 教学目标理解信息技术审计的基本概念学会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和方法掌握信息技术审计在现代审计中的应用3. 教学资源教材:审计学原理案例:某公司信息技术审计案例4. 教学活动讲授信息技术审计的概述和重要性分析案例,学习信息技术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小组讨论信息技术审计在现代审计中的应用十、第九章:审计质量控制1. 教学内容审计质量控制的意义和目标审计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程序审计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2.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学会审计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程序掌握审计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3. 教学资源教材:审计学原理案例:某公司审计质量控制案例4. 教学活动讲授审计质量控制的意义和目标分析案例,学习审计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程序小组讨论审计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十一、第十章:审计伦理与法律责任1. 教学内容审计伦理的概念和原则审计师的法律责任审计伦理和法律责任在实践中的应用2.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学会评估审计伦理问题了解审计师的法律责任3. 教学资源教材:审计学原理案例:某公司审计伦理和法律责任案例4. 教学活动讲授审计伦理的概念和原则分析案例,学习评估审计伦理问题的方法小组讨论审计伦理和法律责任在实践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重点:审计证据的获取和评价、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
审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精编资料《审计学原理》. 教学大纲.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审计学课程组. 《审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1) 前言. 本大纲全面而系统地反映了审计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程序...审计原理教学大纲南京学院课程大纲全面系统反映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程序《审计学原理》教学大纲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审计学课程组《审计学原理》教学大纲(一)前言本大纲全面而系统地反映了审计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程序方法。
本大纲重点阐述了我国国家审计监督制度的理论与方法,兼顾了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的有关内容。
本大纲突出了我国依法审计和独立审计的两条根本原则,以我国《宪法》、《审计法》及《审计法实施条例草案》中有关规定为指导思想,构架中国审计基本理论模式,突出中国社会主义审计的特色。
本大纲不仅广泛地吸收了现代中外审计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实和完善审计理论体系;而且在总结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作法。
本大纲编写过程中既注意了理论上的深度,也注意到方法上的可操作性;既注意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也兼顾到在校学生和实务工作者的不同需要;在深入分析该课程所处的地位以后,兼顾了前期课程和后续课程的需要。
该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会计核算和会计分析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审计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程序;并进而了解我国审计监督制度实质,有关规定及其作法,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审计制度有何异、同点;熟悉掌握审计工作程序、审计检查方法和审计机构一般管理方法。
教学该门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懂得审计的理论与方法,更重要是懂得会计的理论和实务;不仅要使用理论的阐述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试用实务的操作方法,如在拟定审计工作方案,搜集、鉴定审计证明材料,编写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审计工作报告等方面,不联系实际操作无法教会学生。
因此有必要开设实验课或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提高其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章总论教学目的:是学生初步了解审计的涵义、特征、本质,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概况及客观基础,审计职能、审计监督制度的地位与作用,审计基本假设,我国审计法律关系及法律责任,审计学科体系基本理论。
审计学原理__教案
6.审计目标——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会计资料 财政财务收支 有关经济活动 真实性 合法性 效益性
二.审计的本质
(一)审计与会计的联系: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会计资料及其所 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 1.会计资料是审计的前提和基础 2.会计活动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
(二)我国社会审计的发展
1.解放前的社会审计 (1)北洋政府1918年颁布了《会计师暂行章程》 (2)1921年开始在上海设立会计师事物所,先后颁布了《会计师注册章程》等 2.解放后的社会审计 (1)建国后很长时间取消了社会审计 (2)1979年开始陆续设立会计顾问处,1980年财政部颁布了《关于成立会计顾 问处的暂行规定》,同年五月开始筹备上海公证会计师事物所 (3)1985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4)1986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师条例》 (5)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6)1995年财政部批准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等。
第四节
审计基本假设
一.假设与审计假设 (一)假设 1.涵义 2.特征 (二)审计假设 1.涵义 2.假设与推理、惯例、准则、观点的区别 3.审计假设特点 4.审计假设存在的原因 5.审计假设的作用 二.国外审计基本假设 (一)毛茨和夏拉夫的基本假设(8假设论) (二)托马斯· 李的审计假设(13假设论) (三)弗林特的审计假设(7假设论)
(三)美国审计总局的定义——审计一语,包括审查会计记 录、帐务事项和财务报表,但就审计总局的全部工作 来说,还包括: ①审核各项工作是否遵守有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②查核各项工作是否经济有效率 ③查核各项工作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包括立法 机构规定的目标) 1.审计对象——会计记录、财务事项和财务报表。 2.审计目的——合规性、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情况1、课程中文名称:审计学2、课程英文名称:AUDITING3、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4、适用专业及层次:财务管理本科5、总学时:51学时6、总学分:3学分7、选用教材:《审计学》(第八版)主编:秦荣生、卢春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版1、制定计划前应考虑的问题2、进行盘点准备工作3、实施盘点4、进行抽点5、总结盘点结果6、其他注意事项第五节存货计价审计和截止测试1、存货计价审计2、存货截止测试第六节应付职工薪酬审计1、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目标2、应付职工薪酬的的实质性测试程序第七节其他相关账户审计1、物资采购的审计2、原材料的审计3、包装物的审计4、低值易耗品的审计5、材料成本差异的审计6、库存商品的审计7、存货跌价准备的审计第十二章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筹资与投资循环的主要凭证、会计记录以及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熟悉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测试,掌握对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财务费用、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及其他有关账户的审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1、借款审计;2、所有者权益审计;3、金融资产审计;【教学内容】第一节筹资与投资循环概述1、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2、筹资与投资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第二节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测试1、筹资活动的控制测试2、投资活动的控制测试第三节借款审计1、借款的审计目标2、借款的实质性测试第四节所有者权益审计1、所有者权益的审计目标2、所有者权益的实质性测试第五节金融资产审计1、交易性金融资产审计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审计3、持有至到期投资审计4、长期股权投资审计第六节其他有关账户审计1、其他应收款审计2、其他应付款审计3、无形资产审计4、应付股利审计5、营业外收入审计6、营业外支出审计7、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审计8、递延所得税资产审计9、递延所得税负债审计第十三章货币资金审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资金涉及的主要凭证、会计记录、货币资金与业务循环,熟悉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掌握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的审计。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于审计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审计学的相关知识,并具备进行审计工作所需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审计学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概念;2. 掌握审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理解审计学在企业管理和社会监督中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审计分析和判断的能力;5. 提高学生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审计学概论- 审计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审计学的发展历史2. 审计的基本程序- 审计的目的和范围- 审计的程序和方法3. 审计的实务应用- 财务报表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4. 审计法规和伦理规范- 审计法规的基本概念- 审计师的职业伦理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系统介绍审计学的相关知识;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审计理论与实务的联系;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实习,提升实际操作能力;4. 讨论互动:通过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间的知识分享和思想碰撞。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出勤情况、参与讨论、作业和小组讨论等;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4. 课程作业:布置相关课程作业,考察学生对实务操作的掌握情况。
六、教材1. 主教材:《审计学导论》;2. 参考教材:《审计理论与实务》、《现代审计学》等。
七、教学安排1. 每周两节课,每节2小时;2. 课程督导每周一次;3. 实地实习时间安排根据教学计划确定。
八、作业要求1. 完成课程作业和小组讨论任务;2. 按时上交期中、期末考试试卷。
九、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教师有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以上为审计学教学大纲,教师和学生应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祝各位学习顺利!。
《审计学原理》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审计学原理》教案适用课程:审计学原理课时安排:共计45 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审计的定义、目的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流程。
3. 让学生了解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学工具:投影仪、案例资料、讲义二、教学内容1. 审计的定义与目的a. 审计的定义b. 审计的目的c. 审计的作用2. 审计的基本程序与流程a. 审计计划b. 审计实施c. 审计报告3. 审计的分类a. 内部审计b. 外部审计c. 混合审计4. 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a. 审计意见b. 审计发现c. 审计建议三、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个真实的审计案例,引发学生对审计学原理的兴趣。
2. 讲授(20 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审计的定义、目的、作用、基本程序、流程、分类以及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3. 案例分析(10 分钟)教师分发案例资料,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审计师是如何进行审计工作的。
4. 小组讨论(5 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审计学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2. 案例分析报告3. 课后作业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思考如何将审计学原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 阅读一个关于审计的案例,了解审计师是如何进行审计工作的,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内容1. 审计准则与审计质量控制a. 国际审计准则与中国审计准则b. 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与原则c. 审计质量控制的程序与方法2. 审计证据与审计风险a. 审计证据的定义与分类b. 审计风险的概念、种类与评估c. 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3. 货币资金审计a. 货币资金审计的目标与范围b. 货币资金审计的程序与方法c. 货币资金审计中的常见问题与风险4. 财务报表审计a.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范围b. 财务报表审计的程序与方法c. 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常见问题与风险七、教学过程1. 复习与导入(5 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修改后.doc
成人学字《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基本说明《审计学原理》是成人学院会计学专业(专科)——财务会计核算方向的必修课程;会计与统计核算方向的选修课程。
该课程是在专科《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以及《中级财务管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拓宽学生专业理论层面和分析判断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审计学原理》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以及与审计组织和管理工作有关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等问题,并着重介绍了国际、国内审计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以及现代审计技术方法形成与发展的成功经验。
《审计学原理》课内学时为72学时;一学期开设,共安排5学分。
审计学原理的先修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
通过《审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两个基本目的:1.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审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说明和解决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会计错弊的表现形式与查证技巧能力.2。
为下一步学习会计学本科《审计案例研究》等课程和今后更好地从事审计实务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内容体系及教学要求该教材共有十章内容,以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作为该书的定位,在阐述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的同时,以民间审计为主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突出了民间审计在中国审计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其各章的主要知识点和教学要求如下:三、课程的教学媒体说明《审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录像教材、课件和文字辅导期刊。
其中: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用书,是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音像教材是以文字教材中的章和每个案例为模块,讲解重点、难点和疑点的音像形式的教材;课件是以录象形式挂在网上进行辅导的教学形式,主要是为帮助同学们解决在复习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而文字辅导期刊则是重点讲解各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1.教学大纲说明1、课程性质及其在专业中的地位《审计学原理》是广播电视大学财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审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开设时间在《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和《成木会计》之后。
2、课程的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因考虑到该课程为财会专业和审计专业共用,为避免与审计专业的其他后续课程重复,故本课程教学中重在讲授基本原理,对审计实务则基本不涉及。
3、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本课程计划课内学时72,4学分。
(注册视听生财会专业课内学时54, 3学分)4、教学媒体的应用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电视录像。
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门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除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掌握进行方法性的指导外, 还配备一定量的习题,以强化学生对审计基本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电视录像主要是讲述该课程的重点、难点、思路和方法及运用,而不是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全面的讲授。
二、大纲本文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定义,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的对象和目的,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工作任务。
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的概念一、审计的涵义审计的定义审计关系人审计的基本特征现代审计二、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审计与会计的联系审计与会计的区别第二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审计产生的原因不同组织形态审计的产生社会主义时期的审计二、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三、西方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西方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西方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西方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审计的发展20世纪以来审计的重要发展现代审计的发展趋势第三节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一、审计对象审计对象及其发展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二、审计目的国家审计的目的民间审计的目的内部审计的目的第四节审计的职能、作用与任务一、审计的职能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二、审计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的作用包括制约性和促进性作用。
三、审计任务基本任务具体任务第二章审计的分类与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分类和其他分类,掌握审计方法的涵义,熟练掌握审计的技术方法,了解审计方法的意义及选用要求。
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的分类审计分类的标准很多。
参照国际审计分类的惯例,结合我国经济类型和审计监督的特点,我国的审计分类有基本分类和其他分类。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按审计主体分类,按审计内容和目的分类,按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分类。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按审计范围分类,按审计实施时间分类,按审计执行地点分类,按审计动机分类,按审计是否通知被审单位分类。
第二节审计的方法一、审计方法的选用审计方法的涵义研究审计方法的目的审计方法的选用要求。
二、审计的技术方法审计的技术方法,一般由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两大类组成。
1、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顺序检查法有顺查法和逆查法范围检查法有详查法和抽查法资料检查法有审阅法、核对法、查询法和分析法。
2、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这类方法包括盘存法、调节法、观察法和鉴定法。
第三章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我国民间审计组织和西方民间审计组织概况,掌握审计人员的任职资格、素质要求、职业道德以及法律责任。
了解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职责权限以及西方国家审计机关的概况,了解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审计职责、审计权限以及国外内部审计机构的概况,了解西方民间审计人员。
教学内容:第一节国家审计机关一、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中央国家审计机关地方国家审计机关二、国家审计机关的职责国家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国家审计机关的具体职责国家审计机关职责的特殊规定三、国家审计机关的权限根据国家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有10项权限。
四、西方国家审计机关西方国家审计机关的类型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第二节民间审计组织一、民间审计组织民间审计的业务范围民间审计组织的权限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性质和职责会员机构设置第三节内部审计机构一、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范围内部审计机构领导与管理关系。
二、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三、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内部审计有要求报送资料权,审核检查权,参加会议权,调查取证权,临时制止权,临时措施权,建议意见权,建议反映权。
四、内部审计机构管理五、国外内部审计机构概况西方国家的内部审计机构国际内部审计组织第四节审计人员一、审计人员的任职资格二、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三、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四、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五、西方民间审计人员第四章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熟练独立审计准则,掌握国家审计准则,掌握审计依据的涵义、种类、特点及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了解审计准则的意义、基本内容及国际审计准则。
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准则的意义和内容一、审计准则的意义审计准则的涵义审计准则的作用二、审计准则的基本内容一般公认审计准则;政府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实务准则。
三、国际审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的概述国际审计准则的构成国际审计准则的内容第二节我国审计准则一、国家审计准则颁布人背景必要性依据适用范围内容二、独立审计准则独立审计准则颁布与实施独立审计准则的体系与内容第三节审计依据一、审计依据的涵义二、审计依据的种类三、审计依据的特点四、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第五章审计程序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只要求学生作一般了解,但第二节中审计计划、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有关内容要熟练掌握。
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程序的概念一、审计程序的涵义二、审计程序的作用第二节审计准备阶段一、明确审计任务,确定审计重点二、编制审计计划第三节审计实施阶段一、进驻被审计单位二、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三、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实质性测试四、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工作底稿第四节审计终结阶段一、整理、评价审计证据二、复核审计工作底稿三、正确处理期后事项四、关注或有负债五、撰写审计报告六、审计行政应诉七、后续审计第六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证据的收集、鉴定、综合及审计证据的应用,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结构和内容,了解审计证据的涵义、特点及分类,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种类及其填制和审核。
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证据的涵义与分类一、审计证据的涵义二、审计证据的特点相关性、重要性、客观性与可靠性和足够性。
三、审计证据的分类按证据形式、相关程度和来源渠道分类。
第二节审计证据的形成过程一、审计证据的收集收集审计证据的基本要求、收集方法二、审计证据的鉴定鉴定证据的作用鉴定证据的内容鉴定证据的方法三、审计证据的综合审计证据综合的作用证据综合的方法四、审计证据的应用第三节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和种类一、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与作用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二、审计工作底稿的种类审计工作底稿按形式、职能、类别分类。
第四节审计工作底稿的结构和内容一、审计工作底稿的结构和内容二、审计工作底稿的规划要求第五节审计工作底稿的填制与审核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填制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审核第七章内部控制的评审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的初评及符合性测试、总评。
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的涵义及其作用,掌握内部控制的要素和种类,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及其审计步骤。
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与描述。
教学内容:第一节内部控制一、内部控制的涵义和作用控制与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涵义;内部控制的作用。
二、内部控制的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交流监督三、内部控制的种类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四、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五、内部控制评审步骤第二节内部控制的调查与描述一、内部控制的调查调查方法内部控制的内容二、内部控制描述文字描述法,调查表法,流程图法。
第三节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一、内部控制的初评内部控制初评的概述内部控制初评的内容二、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符合性测试的目的、内容符合性测试的方法三、内部控制的总评依赖程度评价内部控制总评的要点第八章审计抽样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样本的设计与选取,熟练掌握评价抽样结果的步骤,分析样本误差以及总体误差的推断。
掌握固定样本量抽样、停走抽样、发现抽样等属性抽样方法,掌握单位平均估计抽样、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等变量抽样方法。
了解审计抽样的定义和种类。
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抽样的涵义及种类一、审计抽样的涵义二、审计抽样的种类审计抽样的种类很多,通常按抽样决策的依据不同,可以将审计抽样划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按审计抽样所涉及的具体范围不同,可以将审计抽样划分为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第二节样本的设计与选取一、样本的设计二、样本的选取第三节属性抽样一、固定样本量抽样二、停-走抽样三、发现抽样第四节变量抽样一、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二、差额估计抽样与比率估计抽样第五节抽样结果的评价一、评价抽样结果的步骤二、分析样本误差三、推断总体误差四、重估抽样风险五、形成审计结论第九章审计报告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报告的涵义、种类及作用,掌握国家审计报告及民间审计报告的内容与种类,掌握审计报告的编制步骤,了解管理建议书的有关内容。
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报告的涵义、种类与作用一、审计报告的涵义二、审计报告的种类1、按撰写主体分为国家审计报告、民间审计报告和内部审计报告;2、按报告内容分为财政财务审计报告、财经法纪审计报告和经济效益审计报告;3、按审计报告的详略程度分为简式审计报告和详式审计报告。
三、审计报告的作用第二节审计报告的内容与要求一、国家审计报告的内容与要求二、民间审计报告的内容与要求第三节审计报告的编制步骤一、审计报告的一般编制步骤二、审计报告的审定第四节管理建议书一、管理建议书的意义二、管理建议书的结构和内容第十章电算化系统审计本章暂不作教学要求。
第一节电算化系统概论一、电算化系统基本概念二、电算化系统的特点第二节电算化系统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二、电算化系统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三、电算化系统审计的概念四、电算化系统审计的意义第三节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及其评审一、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二、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三、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第四节电算化系统审计的基本方法一、绕过计算机审计法二、通过计算机审计法三、计算机辅助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