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鉴定
烹饪原料品质鉴别方法

烹饪原料品质鉴别方法烹饪原料品质鉴别方法(1)理化鉴定理化鉴定是利用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对原料的品质进行判断,包括理化检验和生物检验两种方法。
理化检验主要是分析原料的营养成分、风味成分、有害成分等。
生物学检验可以测定原料或食物有无毒性或生物性污染。
运用理化鉴定能具体而准确地分析食品的物质构成和性质,对原料品质和新鲜度等方面做出科学的结论,还能查出其变质的原因、有毒物质的毒理等。
由于理化鉴定需要有专门的仪器设备和试验场地及专业的技术人员,检验周期长,难以在经营企业中使用。
但随着食品市场监管的需要及完善,某些原料必须经国家设立的专门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市场,因此理化鉴定主要在检疫部门等使用。
(2)感官鉴定感官鉴定就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即用眼、耳、鼻、舌、手等对原料的品质进行鉴定,有以下5种具体方法。
①视觉检验:是一种运用最广的手段,就是用肉眼对原料的外部特征(形态、色泽、清洁度、透明度等等)进行检验。
②嗅觉检验:就是利用人的鼻子来鉴别原料的气味,烹饪原料都有其正常的气味,当它们腐败变质,就会产生不同的异味。
③味觉检验: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味蕾,可以辨别原料的滋味,味觉检验就是通过感觉原料滋味的变化,从而判断原料品质的好坏。
④听觉检验:通过耳朵听被检原料主动或被动发出的响声来鉴定其品质的好坏。
⑤触觉检验:就是通过手接触原料,检验原料的重量、质感(弹性、硬度、粗细)等,从而来判断原料的质量。
以种感官检验的方法,有时用一种,有时会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感官鉴定简单易行,宜于企业使用,但容易产生偏差。
只要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就可以迅速地对原料的品质进行鉴定。
但感官鉴定有它的局限性,它只能凭人的感觉对原料的某些外形特点进行大致判断,不能完全反映其内部的本质变化,其准确度不及理化检验。
而且,人的感觉和经验有差别,往往会影响检验的结果。
烹饪原料中含有的营养成分食物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其中主要有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中药鉴定的基本程序

中药鉴定的基本程序中药鉴定是中药产业中的关键环节,其主要目的是确定中药材的真实性、质量和完整性。
以下是中药鉴定的基本程序,包括样品采集、样品预处理、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基因鉴定、综合评价和结果报告。
1.样品采集在进行中药鉴定之前,必须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样品应来自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或生产商,并按照国家药品标准进行采集和保存。
在样品采集时,应注意记录药材的生长环境、采收时间等信息,以便进行综合分析。
2.样品预处理样品预处理是中药鉴定的基础环节,包括对样品的清洗、干燥、破碎、研磨等步骤。
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后续的鉴定工作,同时防止杂质、水分等因素对鉴定结果的影响。
3.性状鉴定性状鉴定是利用感官和简单的工具对中药材进行观察和检验,以判断其外观特征和内在质量。
鉴定内容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气味等方面,通过观察和描述,可以初步判断药材的真伪和优劣。
4.显微鉴定显微鉴定是通过显微镜等工具对中药材进行微观结构的观察和检验,以确定其真伪和来源。
显微鉴定包括对植物细胞、组织结构、细胞内含物等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利用显微化学方法对药材进行成分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5.理化鉴定理化鉴定是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对中药材进行成分的分析和鉴定。
这些方法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通过理化鉴定,可以确定药材中主要成分的种类和含量,进而评估其质量和药效。
6.基因鉴定基因鉴定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中药材进行基因水平的鉴定。
通过对药材的基因组DNA进行提取、扩增和测序,可以确定中药材的种属、品种和亲缘关系等信息。
基因鉴定具有准确性和特异性高等优点,已成为中药材来源和质量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7.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根据以上各个鉴定环节所得结果,对中药材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估。
评价内容包括真伪、产地、采收时间、药用部位、含水量、杂质含量、农药残留量等方面。
综合评价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可为中药材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常用的原料鉴定方法理化

常用的原料鉴定方法理化原料鉴定是指通过对原料的理化性质、成分及特征的分析以及对原料生产加工过程的了解,来确定原料的真伪、质量和来源的过程。
原料鉴定方法主要包括理化方法、色谱方法、光谱方法、质谱方法、电化学方法等多种分析手段,下面将对常用的原料鉴定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理化方法理化分析方法是通过对原料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和分析,来确定原料的成分和性质。
常用的理化方法包括物理性质测定和化学分析。
1.物理性质测定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熔点、沸点、溶解度、折射率等。
通过测定原料的物理性质,可以了解原料的常见物理性质参数,从而对原料进行初步鉴定。
2.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通过分析原料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来进行鉴定。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酸碱滴定法、分光光度法、滴定分析、比色法、显微分析等。
通过物理性质测定和化学分析,可以初步了解原料的成分和性质,但对于某些特殊原料来说,仅通过理化方法是难以进行鉴定的。
因此,还需要结合色谱方法、光谱方法、质谱方法、电化学方法等多种分析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二、色谱方法色谱方法是利用物质在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不同,通过色谱柱对物质进行分离和测定的方法。
色谱法可以分为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等。
1.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将气态或挥发性物质吸附在固定在填料上的薄膜上,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填料对物质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气相色谱法可对原料进行分离和鉴定。
2.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是根据样品的化学性质和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填料对物质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液相色谱法对液态和半挥发性物质的分离和鉴定有很好的效果。
通过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鉴定,可以得到原料中各个成分的含量和种类,从而辅助进行原料的鉴定。
三、光谱方法光谱方法是通过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和散射的特点,来对物质进行鉴定的方法。
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光谱法和拉曼光谱法等。
1.紫外-可见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是一种通过物质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和发射来鉴定物质的方法。
天然药物鉴定技能—理化鉴定技术

二、理化鉴定方法
(6)色谱鉴定法
1.薄层色谱法 2.薄层色谱扫描法 3.气相色谱法 4.高效液相色谱 5.蛋白电泳色谱 6.柱色谱法 7.纸色谱法
二、理化鉴定方法
(7)光谱鉴定法 通过测定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对光的吸收度 或发光强度,对中药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常用方法: 1. 紫外光谱法 2. 可见分光光度法 3. 红外光谱法 4. 质谱鉴定法 5. 磁共振光谱鉴定法
二、理化鉴定方法
(1)物理常数测定法: 1)膨胀度测定法 2)相对密度测定法 3)熔点测定法 4)旋光度测定法 5)折光率测定法 6)凝点测定法
二、理化鉴定方法
(2)化学反应鉴别法: 利用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能与某些试剂产生特殊的颜色变化或沉
淀反应等现象来检识中药真实性的方法。
二、理化鉴定方法
(3)常规检查法:
二、理化鉴定方法
(4)有害物质检查
二、理化鉴定方法
(5)化学定量分析法
1.重量分析法 采用某种方法使待测组分从样品中分离出来并转化为一种称量形式, 根据称量形式的重量,计算待测组分含量。
2.滴定分析法 将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滴定液),滴加到待测组 分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溶液与待测组分定量反应完全,根据试 剂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待测组分含量。如砷盐检查等。
理化鉴定
目录பைடு நூலகம்
CONTENTS
01
02
含义 理化鉴定方法
一、含义
含义: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 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统称为理化鉴定。
二、理化鉴定方法
方法:
(1)物理常数测定法 (5)化学定量分析法
理化鉴定法名词解释

理化鉴定法名词解释
理化鉴定法是一种通过对物质进行实验和分析,以确定其性质、成分和结构的方法。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理化鉴定法的解释:
1. 比重法:比重是指物质在空气中的重量与相同体积的水或其他液体的重量之比。
比重法利用物质的比重来测定其纯度和密度等参数。
2. 熔点测定法:熔点是指物质从固态转为液态时的温度。
通过测定物质的熔点可以判断其纯度和组成。
3. 沸点测定法:沸点是指物质从液态转为气态时的温度。
通过测定物质的沸点可以判断其纯度和组成。
4.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利用物质吸收、散射、发射或透过光的特性来分析物质的方法。
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等。
5. 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将混合物分离成不同成分的一种方法。
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
6. 核磁共振(NMR):核磁共振是一种用于分析物质结构的方法,通过测量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下的行为来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和空间
构型。
理化检验的方法

理化检验的方法理化检验是指通过对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能够对其进行鉴定和检测。
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需要掌握一些经验性的理化检验方法,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方法介绍。
一、外观检验法外观检验法是指通过肉眼观察物质的形态、颜色以及其它的外观特征,进行初步判断。
比如恶臭、明显变色、异物等常被认为是物质有问题的标志。
但由于不同种类的物质存在巨大差异,因此需要对比样品,或者通过仪器分析进行确定。
二、溶解度测定法溶解度测定法是指将物质放入指定的溶剂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测定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溶解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纯度和晶体形态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测定溶解度来预测物质的纯度和晶体结构状态。
三、重量测定法重量测定法是指通过称量物质的重量变化,来判定其纯度、含量和反应等因素。
如以准确的电子天平称量过多精细试验,再根据公式计算,可以得出物质的精确含量。
四、比色法及滴定法比色法和滴定法都是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比色法是利用比色片及不同物质的颜色变化成分,以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滴定法根据不同物质含量的不同,通过滴加酸或碱来化学分析物质的化学含量。
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繁琐,但却十分准确。
五、光谱法光谱法是指用物质对特定段波长的电磁波进行吸收或发射现象,所反映出的特征吸收或发射光谱来定性或定量分析物质的理化性质。
分别有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等,是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
在进行理化检验时,还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 检验前必须了解该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化学成分。
2. 检验前必须做好相关仪器的检验和标定工作。
3. 检验时必须注意采样前后的卫生和准确性,严格按规定的程序进行采样。
4. 检验时必须保证实验室洁净、温度稳定,避免干扰检验结果。
5. 检验结果要有合法有效的报告,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测定误差的可控性。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和原则,我们可以进行高效准确地理化检验。
常用的理化鉴别方法有

常用的理化鉴别方法有常用的理化鉴别方法是科学研究和实验中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分析和确定物质的性质和组成。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理化鉴别方法,并探讨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外观鉴别法外观鉴别法是最简单直观的鉴别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物质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质地等,可以初步了解其性质。
例如,通过外观可以判断物质的状态(固体、液体、气体),颜色可以反映其化学成分或杂质的存在等。
然而,外观鉴别法存在主观性和限制性,需要结合其他鉴别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二、熔点和沸点测定法熔点和沸点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可以用于鉴别物质纯度和确定物质的组成。
熔点是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沸点则相反,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通过测定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可以与已知数据进行对比,以鉴别和确定物质。
三、密度测定法密度是物质的另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可以通过测量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来确定。
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通过测定物质的密度可以判断其组成和纯度。
密度测定方法有多种,如浮沉法、比重瓶法等。
四、溶解度测定法溶解度是物质在特定条件下溶解于溶剂中的能力。
通过测定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从中了解物质的溶解特性和纯度。
溶解度测定可以采用视察法、浓度法、振荡法等多种方法。
五、红外光谱分析法红外光谱分析法是通过测定物质在红外光波段的吸收、透射和散射来鉴别物质的成分。
不同化学物质吸收红外光波的特点是不同的,通过对比实验样品和已知样品的红外光谱图谱,可以确定物质的组分和结构。
六、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定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成分来鉴别物质的方法。
通过将物质分子离子化并在质谱仪中进行质谱分析,可以得到物质分子的质荷比,从而确定其组成和结构。
七、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是通过测定物质原子核的共振信号来鉴别物质的方法。
不同原子核具有不同的共振特性,通过比较实验样品和参照物质的核磁共振谱图,可以确定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成分。
常用的原料鉴定方法理化

常用的原料鉴定方法理化原料鉴定是指通过对物质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和组成成分等方面的分析测试,来确定物质的种类、性质和质量等信息的过程。
原料鉴定在化工、医药、食品、农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理化性质的鉴定、结构特征的鉴定和组成成分的鉴定三个方面对常用的原料鉴定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理化性质的鉴定1.密度测定密度是物质的重量与体积之比,是物质的一种基本物理性质。
密度测定是通过对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进行测定,来确定物质的密度值。
常用的密度测定方法有比重瓶法、气体置换法、气体静压法等。
比重瓶法是将已知密度的液体倒入比重瓶中,然后取出液体,放入待测液体,通过质量的改变来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
气体置换法是将待测样品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然后用气体对样品进行置换,通过置换前后容器的重量差来计算样品的密度。
气体静压法是通过氧化还原法或测定样品溶解氧的方法来测定样品密度。
2.熔点和凝固点的测定熔点是物质在固态转变为液态时的温度,凝固点是物质在液态转变为固态时的温度。
熔点和凝固点是物质的重要理化性质之一,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纯度和确定物质的成分。
常用的熔点和凝固点测定方法包括差热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分析法等。
3.比旋光度测定比旋光度是物质对旋光的程度,是与物质本身的结构和构成等有关的一种特殊的光学性质。
比旋光度测定是通过测定物质对旋光的程度来确定物质的结构和构成等信息。
常用的比旋光度测定方法包括旋光仪测定法、多波长旋光光谱法、核磁共振法等。
4.燃烧性质的测定燃烧性质是指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的表现,包括燃烧时的颜色、火焰的高度、燃烧的速度等。
燃烧性质的测定是通过在规定条件下对物质进行燃烧实验,来鉴定物质的燃烧性质。
常用的燃烧性质测定方法包括微量燃烧热法、燃烧性能测试仪法、燃烧室法等。
5.溶解性及溶解度测定溶解性是指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与溶剂发生溶解的能力,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体积溶剂中所能溶解的物质的最大质量,是物质的一个重要理化性质。
名词解释理化鉴定

名词解释理化鉴定
理化鉴定是利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对文物、艺术品、历史遗物等进行分析和鉴定的过程。
它是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理化鉴定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文物的材质、制作工艺、年代、产地等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
通过对文物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结构特征等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文物的制作材料、加工工艺、使用痕迹等信息,进而推测出其年代、产地和制作者等相关信息。
理化鉴定的方法包括多种技术手段,如 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量色散 X 射线荧光光谱、拉曼光谱等。
这些技术可以分析文物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等信息,从而为文物的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理化鉴定在文物保护和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专家确定文物的真伪、价值和历史意义,为文物的保护、修复和展示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理化鉴定也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中药理化鉴定

中药理化鉴定理化鉴定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对中药材及其制剂所含的有效成分、主成分或特征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鉴定真伪、评价品质。
对于化学成分不清楚,或因次要成分的干扰而无法进行主成分分析时,可选用一些特殊的色谱、波谱峰进行鉴定和识别。
常用的理化鉴定方法主要有定性反应、色谱法和波谱法。
(1)颜色或沉淀反应各类成分因结构或功能团的不同,常与某些特定试剂发生反应,产生不同的颜色或沉淀。
如生物碱与碘化铋钾生成橙色沉淀;蒽醌类与碱液反应生成橙、红、蓝色;黄酮类与盐酸镁粉的反应,香豆精和内酯类的异羟肟酸铁反应,皂甙类的Liebermann一Burchard反应,强心甙的K一K反应,酚类的三氯化铁反应,鞣质的明胶沉淀反应,氨基酸的茚三酮反应,糖类的苯酚一硫酸反应等。
(2)色谱法目前已成为药材和成药鉴定中不可缺少的常规而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成分复杂的中药、天然药物,有着分离、分析鉴定双重的优势。
常用的色谱鉴定方法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纸色谱法、凝胶电泳、毛细管电泳等技术。
①薄层色谱法:是中药鉴定中最常用且简便、直观、经济的一种色谱法,样品点样展开后,可通过斑点的荧光或显色反应直接鉴定比较,也可通过扫描定性、定量分析,几乎适用于所有的动、植物类药材的鉴定。
最常用的是硅胶薄层色谱法。
②气相色谱法:适合于挥发性成分或通过衍生化后能够气化的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分离效率高等优点,特别是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的发展,对于富含挥发油类药材的鉴别,气相色谱已成为一种首选的方法。
不挥发的成分,也可采用裂解气相色谱或闪蒸气相色谱来进行鉴定。
③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柱效高、分离度好、重现性好等特点,配以不同类型的检测器,可对多种中药成分进行分析,尤其适合于具有紫外吸收的化合物的分析;一般常用于含量测定,但也可根据特征色谱峰和指纹图谱进行定性分析,特别是三维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发展,使定性分析更为方便。
理化鉴别法的定义

理化鉴别法的定义
以理化鉴别法的定义为标题,本文将介绍理化鉴别法的概念、原理、应用以及优缺点。
一、概念
理化鉴别法是对不同物质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通过物质的物理与化学性质来确定其成分或性质。
这种方法包括测量物质的密度、熔点、沸点、折射率、电导率、化学反应等多个方面,从而得出物质的鉴别结果。
二、原理
理化鉴别法的原理是根据不同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鉴别。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熔点、沸点、折射率、电导率等,而化学性质则包括物质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溶解度等。
通过对不同物质的这些特性进行测试和比较,可以区分出不同物质,从而实现鉴别。
三、应用
理化鉴别法在生产、检验、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在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理化鉴别法用于确认物质的成分和质量,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在刑事侦查领域,理化鉴别法则常用于鉴定物证,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依据。
四、优缺点
理化鉴别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成本低。
同时,该方法可以对大部
分物质进行鉴别,且鉴别速度快、准确性高。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需要对样品进行破坏性测试,无法对微量物质进行鉴别等。
理化鉴别法作为一种常用的鉴别方法,具有广泛应用。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理化鉴别法,以确保鉴别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理化鉴定法——精选推荐

理化鉴定法的概念:利⽤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忧劣程度的⽅法,统称为理化鉴定法。
(⼀)物理常数的测定 包括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黏稠度、沸点、凝固点、熔点等的测定。
这对医学|教育搜集整理挥发油类、油脂类、树脂类、液体类药(如蜂蜜等)和加⼯品类(如阿胶等)药材的真实性和纯度的鉴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般理化鉴别 ①化学定性分析 ②微量升华 ③荧光分析:⼀般使⽤的波长是365nm。
④显微化学分析:利⽤显微和化学的⽅法,确定中药有效成分在中药组织结构中的部位,称显微化学定位试验。
⑤泡沫指数和溶⾎指数的测定:主要针对含有皂苷类的中药进⾏鉴定。
(三)检查 ①⽔分测定。
②灰分测定。
③膨胀度的测定:如南葶苈⼦和北葶苈⼦外形不易区分,北葶苈⼦膨胀度不低于12,南葶苈于膨胀度不低于3,可以区别⼆者。
⼜如哈蟆油膨胀度不低于55,可与伪品区别。
④酸败度:是指油脂或含油脂的种⼦类药材,在贮藏医学|教育搜集整理过程中发⽣复杂的化学变化,产⽣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和低分⼦醛类、酮类等分解产物,因⽽出现异臭味,影响药材的感观性质和内在质量。
⑤⾊度检查:了解在贮藏过程有⾊杂质的含量,如⽩术。
⑥有害物质的检查包括内源性与外源性有害物质两类。
内源性的有两种(肾毒性的马兜铃酸和肝毒性成分的吡咯西啶);外源性包括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有机磷农药残留量、黄曲霉毒素、重⾦属、砷盐、⼆氧化硫。
(四)⾊谱法 ⾊谱法⼜称层析法,包括薄层⾊谱法、⾼效液相⾊谱法、⽓相⾊谱法、蛋⽩电泳⾊谱法等。
(五)分光光度法 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吸收分光光度法(医学|教育搜集整理重⾦属、有害元素及微量元素)。
200~400nm为紫外光区,400~760nm为可见光区。
(六)⾊谱、光谱和质谱联⽤分析法 (七)浸出物测定 对有效成分尚不清楚或尚⽆精确定量⽅法的中药,⼀般可根据已知成分的溶解性质选⽤⽔、⼄醇或⼄醚等溶剂对药材中可溶性物质进⾏测定,⽤以控制中药的质量。
中药鉴定基本技术—理化鉴定

中药鉴定基本技术
任务四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就是利用中药中 存在某些化学成分的化学性质 和物理性质,通过化学的、物 理的或仪器分析的手段,鉴定 其真伪、纯度、内在质量,以 及有害物质的有无或含量多 少。
物理常数测定法
物理常数的意义:是药物固有的物理特性,其测定 结果对药品有鉴定意义;反映中药的纯度。主要用 于挥发油、油脂类、树脂类、液体类(如蜂蜜)、 加工品类(如阿胶)、矿物类中药及中成药的真实 性和纯度鉴定。
化学分析法
利用某些化学试剂能与中药中的某种或某类化学成分产 生特殊的气味、颜色、沉淀或结晶等反应,来作为鉴别真伪 的手段。
化学定量分析
➢ 中药的化学定量分析是通过对中药含有的某种有效 成分、有效部位、杂质或有害物质的含量测定,来 控制中药质量的一种方法。
光谱鉴定法
它是通过测定中药中被测物质在某些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 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药品分析一般用200~400nm的紫外光区;400~850nm的可见 光区;2.5~15μm(或按波数计为4000~667cm-1)的红外光 区。
➢紫外光谱法:利用中药所含组分 的不饱和程度及含量差异,导致 紫外光谱峰位和峰强的差别来鉴 定。
光谱鉴定法
➢可见分光光度法:利用中药溶 液颜色对光的吸收度,以鉴定 某种成分或组分含量的方法。
➢红外光谱法:通常测定中药 粉末、提取物或化学单体的红 外曲线反映中药所含各组分官 能团的差异。
➢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中药 些成分在吸收自然光或紫外光后 能发生荧光的性质,对中药及其所含成分进行鉴定的一种方 法。 荧光定性分析:其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是直接取中药的饮片、粉末或其浸出液,如秦皮。 二是本身无荧光的中药,经化学方法处理后。 三是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中药的粉末或切片。 荧光定量分析:利用被测物质的荧光 强度和溶液浓度成正比的关系,对中
理化鉴定名词解释

理化鉴定名词解释
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理化鉴定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技术。
它结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学、生物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以某些特定的方法进行分析、识别和确认,是科学研究、民事诉讼以及刑事调查等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本文将介绍理化鉴定有关的重要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
理化鉴定技术包含许多普遍认知的和专业技术词汇,下面对一些重要的理化鉴定名词进行解释,帮助理解这一技术。
样品:样品是参与理化鉴定的物质,也可以是一种混合物,如山水样品、土壤样品等。
检验指标:检验指标是用来衡量样品的特征的标准,可以是物理指标,如密度、硬度等;也可以是化学指标,如重金属含量、有机污染物、农药残留物等。
检验标准:检验标准是指检验中参考的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南》等。
检验方法:检验方法是根据检验要求而选用的分析、识别和比较的方法,有实验室分析方法和常规检验方法两种。
实验室分析方法分为实验室分析、分光光度测定、血清学分析、电泳技术等;常规检验方法分为比较鉴别、文献调查法、传统手工鉴别以及显微镜检验等。
检验材料:检验材料是用来进行检验的器材或耗材,如显微镜、一次性检验板等。
检验结果:检验结果是检验结束后的最终结论,可以是符合标准、
不符合标准或可能有瑕疵等。
以上介绍的是理化鉴定相关的几个重要名词,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还需要深入学习理化鉴定技术和相关法规,以确保检验准确、可靠。
理化鉴定法

理化鉴定法理化鉴定法是一种通过对物质进行理化性质测试和分析,以确定其成分、结构、性质和用途的科学方法。
它是研究物质本质和特性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化学、生物、环境、食品等。
1. 理化鉴定法的基本原理理化鉴定法基于物质的理化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
它涉及到物质的组成成分、结构、形态以及在特定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等方面。
通过观察和测量这些性质,可以得到关于物质特性的重要信息。
理化鉴定法包括了多种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如光谱分析、色谱分离、电化学分析等。
这些方法通过对样品进行加热、冷却、溶解、反应等处理,获取相关数据并与数据库中已知信息进行比对,从而确定样品的特性。
2. 理化鉴定法的应用领域2.1 化学领域在化学领域中,理化鉴定法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新材料、药物研发、环境监测、催化剂设计等方面。
通过分析物质的成分和结构,可以了解其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为新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提供指导。
2.2 生物领域理化鉴定法在生物领域中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核磁共振(NMR)技术可以确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从而揭示其功能机制。
生物样品的理化鉴定也在医学诊断和药物研发中起到重要作用。
2.3 环境领域理化鉴定法在环境领域中用于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程度。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可以检测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并确定其来源。
这些数据有助于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2.4 食品领域在食品领域中,理化鉴定法被用于检测食品安全和质量。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
这些数据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理化鉴定法的实验步骤3.1 样品准备首先需要准备样品,确保样品的纯度和完整性。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样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等。
3.2 理化性质测试根据需要测试的理化性质,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行测试。
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比重、熔点、沸点等性质,可以初步了解其组成和纯度。
理化检验员自我鉴定

理化检验员自我鉴定
《理化检验员自我鉴定》
作为一名理化检验员,我自认为我具备着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丰富的实验经验。
通过多年的工作,我深知在检验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因此我总是力求把每一个实验都做到位,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首先,我深知实验室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始终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保证实验室安全和实验环境的卫生整洁。
我对自己的操作严格要求,从不马虎大意。
其次,我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验经验,能够熟练操作各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和设备。
我善于分析实验数据,理解和掌握分析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解决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再次,我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的工作态度。
在工作中,我善于与同事进行密切的合作,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在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时,我总是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我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保持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关注,不断探索和尝试,努力提升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分析水平,以便更好地完成检验工作。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理化检验员,我会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
业素养和实验能力,为实验室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保障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不断努力。
I believe in me!。
烹饪原料的品质鉴定有哪些方法

烹饪原料的品质鉴定有哪些方法关于烹饪的美食大家都知道,各种烹饪的美食丰富可口,但是对于原料的新鲜鉴定你知道到底有哪些鉴定的方法技巧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烹饪原料的品质鉴定,希望能帮到你。
烹饪原料的品质鉴定(1)理化鉴定理化鉴定是利用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对原料的品质进行判断,包括理化检验和生物检验两种方法。
理化检验主要是分析原料的营养成分、风味成分、有害成分等。
生物学检验可以测定原料或食物有无毒性或生物性污染。
运用理化鉴定能具体而准确地分析食品的物质构成和性质,对原料品质和新鲜度等方面做出科学的结论,还能查出其变质的原因、有毒物质的毒理等。
由于理化鉴定需要有专门的仪器设备和试验场地及专业的技术人员,检验周期长,难以在经营企业中使用。
但随着食品市场监管的需要及完善,某些原料必须经国家设立的专门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市场,因此理化鉴定主要在检疫部门等使用。
(2)感官鉴定感官鉴定就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即用眼、耳、鼻、舌、手等对原料的品质进行鉴定,有以下5种具体方法。
①视觉检验:是一种运用最广的手段,就是用肉眼对原料的外部特征(形态、色泽、清洁度、透明度等等)进行检验。
②嗅觉检验:就是利用人的鼻子来鉴别原料的气味,烹饪原料都有其正常的气味,当它们腐败变质,就会产生不同的异味。
③味觉检验: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味蕾,可以辨别原料的滋味,味觉检验就是通过感觉原料滋味的变化,从而判断原料品质的好坏。
④听觉检验:通过耳朵听被检原料主动或被动发出的响声来鉴定其品质的好坏。
⑤触觉检验:就是通过手接触原料,检验原料的重量、质感(弹性、硬度、粗细)等,从而来判断原料的质量。
以种感官检验的方法,有时用一种,有时会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感官鉴定简单易行,宜于企业使用,但容易产生偏差。
只要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就可以迅速地对原料的品质进行鉴定。
但感官鉴定有它的局限性,它只能凭人的感觉对原料的某些外形特点进行大致判断,不能完全反映其内部的本质变化,其准确度不及理化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比旋度:平面偏振光通过含有某些光学活性化合物的液 体或溶液时,能引起旋光现象,使偏振光的平面向左 (反时针方向)或向右(顺时针方向)旋转,分别称为 左旋和右旋,分别用“-”和“+”符号表示。旋转的 度数称为旋光度。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有旋 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 称为比旋度。测定比旋度(或旋光度)可以区分或检查 某些药品的纯杂程度,亦可用以测定含量。除另有规定 外,本法采用钠光谱的D线(589.3nm)测定旋光度, 测定管长度为1dm(如使用其他管长应进行换算),测 定温度为20℃,用读数至0.01o并经过检定的旋光计。 详见药典附录ⅦB
11
浸出物测定
▪ 对于有效成分不确定或无法精确定量的中药, 一般可用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一定 浓度的乙醇或甲醇)或挥发性醚浸出物的含量, 以表示中药的品质。
▪ 供试样品须粉碎并经过2号筛(水浸物或醇浸物) 或4号筛(醚浸物),混合均匀。《中国药典》 通常规定了中药水(醇或醚)溶性浸出物的最 低限量以确保该种中药的质量,如麦冬的水溶 性浸出物不得少于60.0%,党参的45%乙醇浸出 物不得少于55.0%,独活的醚溶性浸出物不得少 于3.0%等。
14
挥发油测定装置图(单位: cm)
▪ 图A 为 1000ml( 或 500ml 、 2000ml) 的 硬质圆底烧瓶
▪ 图B为挥发油测定器 ▪ 图C为回流冷凝管 ▪ 注:装置中挥发油测
定器的支管分岔处应 与基准线平行。
15
挥发油测定法
▪ 甲法: 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 1.0 以下的挥发油。
6
常规检查
▪ 杂质检查 ▪ 水分测定 ▪ 灰分测定(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 ▪ 浸出物测定(水浸物、醇浸物、醚浸物) ▪ 含量测定 ▪ 膨胀度检查 ▪ 酸败度检查(酸值、过氧化值及羰基值) ▪ 色度检查:目的是为了控制药材走油变质,方
法有比色鉴定法等。 ▪ 有害物质检查(农药残留量、黄曲霉毒素、重
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挥发油 0.5~1.0ml) ,称定重量(准确 至 0.01g) ,置烧瓶中,加水 300~500ml (或适量)与玻璃珠数粒, 振摇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 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置电热套 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约 5 小时,至测定 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 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 0 线上面 5mm 处为止。放置 1 小时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 0 线平齐, 读取挥发油量,并计算供试品中挥发油的含量 ( % ) 。
10
灰分测定
▪ 总灰分是指中药供试品经粉碎通过2号筛、 混匀、加热、高温(500~600℃)炽灼至 完全灰化而残留的灰分即生理灰分
▪ 将总灰分加10%盐酸处理而得到不溶于 10%盐酸的灰分即为酸不溶性灰分。
▪ 《中国药典》规定了中药总灰分的最高限 量 ,如大黄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 性灰分不得过0.8%。
1
物理常数测定
▪ 相对密度:指在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 与水的密度之比。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纯物质 的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液体药品的
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测定;测定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 度可用韦氏比重秤。详见药典附录ⅦA
▪ 馏程:指一种液体经蒸馏,校准到标准压力(101. 3kPa即760mmHg)下,自开始馏出第5滴算起,至供 试品仅剩3~4ml或一定比例的容积馏出时的温度范围。 某些液体药品具有一定的馏程,测定馏程可以区分或检 查药品的纯杂程度。详见药典附录ⅦB药品膨胀性质的指标,指按干燥品计算,每1g 药品在水或其他规定的溶剂中,在一定时间与温度条件 下膨胀后所占有的体积(ml),主要用于含粘液质、胶 质和半纤维素类的天然药品。
▪ 色度:药物溶液的颜色与规定的标准比色液相比较,或 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其吸收度以检查其颜色。两者之间 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药物的纯度。
4
物理常数测定
▪ 折光率:常指光线在空气中进行的速度与 在供试品中进 行的速度的比值。根据折射定律,折光率n=sin i(光线 入射角正弦)/sin r(光线折射角正弦);本法采用钠 光谱的D线(589.9nm)测定供试品相对于空气的折光 率,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温度为20℃
▪ 硬度:指矿物抵抗外来作用的能力,如朱砂硬度为 2.0~2.5
19
有害物质检查
▪ 重金属检查:《中国药典》对某些矿物药、挥 发油或加工品规定了重金属(如铅、汞、银等 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 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含量的最高限度,如石膏 含重金属不得过10ppm。
▪ 砷盐检查: 《中国药典》对某些中药如石膏、 阿胶、芝硝等规定了砷盐含量的最高限度,如 石膏含砷盐不得过2ppm,检测方法有古蔡氏法和 二乙基硫化氨黄甲酸银法等。
金属及砷盐)
7
杂质检查法
▪ 药材中混存的杂质系指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 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或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 质,或无机杂质如砂石、泥土、尘土等。
▪ 检查方法:取规定量的供试品,摊开,用肉眼或放大镜 (5~10倍)观察,将杂质拣出;如其中有可以筛分的 杂质则通过适当的筛,将杂质分出。然后将各类杂质分 别称重,计算其在供试品中的含量(%)。
16
膨胀度检查
▪ 膨胀度是衡量中药膨胀性质的指标,通常 按干燥品计算,设1克中药在水或其它规 定的溶剂中,在一定时间与温度下膨胀后 所占有的体积毫升数。主要用于 含粘液质、 果胶质和半纤维素中药(如车前子、葶苈 子、哈蟆油等)的鉴定,如蛤蟆油的膨胀 度不得低于55。
17
酸败度检查
▪ 酸败度:指油脂或含油脂的种子类药材在贮藏过程中发 生化学变化,产生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和低分子的醛 类、酮类等分解产物而出现特异臭味的程度。通过分别 测定酸值、羰基值、过氧化值来检查药材的酸败程度。
▪ 熔点:依照待测物质的性质不同,可分3种测定法,第 一法适于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品,第二法适于测定不易
粉碎的固体药品如脂肪、脂肪酸、石蜡、羊毛脂等,第
三法适于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物质。“初熔”指供试
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时的温度;
“全熔”指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详见药典附录
ⅦC
2
物理常数测定
12
含量测定
▪ 有效成分清楚的可选择具体的有效成分含量测 定;有效成分尚不清楚的而化学上大类成分清 楚的可测其总成分的含量。
▪ 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有:容量法、重量法、分 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如 测人参中人参皂苷Rg1和Re的总量≥0.30%,人 参皂苷Rb1含量≥0.20%) ) 、薄层扫描法、薄 层—分光光度法等。
▪ 酸值:中和脂肪、脂肪油或其它类似物质1g中含有的游 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重量(mg),但在测定时可采 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进行滴定。
▪ 羰基值:指每1kg供试品中所含羰基化合物的毫摩尔数。
▪ 过氧化值:指供试品中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 离碘的百分数。
▪ 皂化值:中和并皂化脂肪、脂肪油或其它类似物质1g中 含有的游离酸类和酯类所需氢氧化钾的重量(mg)
18
有害物质检查
▪ 农药的种类很多,如有机氯类农药滴滴涕
(DDT)和六六六(总BHC)等、有机磷类农 药敌百虫、敌敌畏等以及拟除虫菊酯类。如 《中国药典》规定甘草含DDT≤0.2ppm, BHC≤0.2ppm,五氯硝基苯(PCNB) ≤0.1ppm。可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 ▪ 黄曲霉素检查:主要有黄曲霉素B1、B2、B2a、 G1、G2、G2a、M1、M2等8种,其中B1、B2 酶性最大,有强烈致癌性。检测方法:荧光鉴 别、薄层色谱等。
▪ 乙法: 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 1.0 以上的挥发油。
取水约 300ml 与玻璃珠数粒,置烧瓶中,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 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再用移液 管加入二甲苯 lml ,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将烧瓶内容物加热至沸 腾,并继续蒸馏,其速度以保持冷凝管的中部呈冷却状态为度。 30 分钟后,停止加热,放置 15 分钟以上,读取二甲苯的容积。然 后照甲法自 “ 取供试品适量 ” 起,依法测定,自油层量中减去二 甲苯量,即为挥发油量,再计算供试品中挥发油的含量 ( % ) 。
理化鉴定
▪ 理化鉴定(physicochemical identication)是 利用中药中某些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通过物 理化学或仪器分析手段来鉴定中药的真实性、 纯度和品质优劣的一种鉴定方法。它主要用于 中药所含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的有无和含量的 多少以及有害物质的有无等的分析鉴定。
▪ 理化鉴定内容:物理常数的测定、常规检查、 一般理化鉴别、色谱法、光谱法、色谱-光谱联 用分析法等。
3
旋光度测定
▪ 液体供试品比旋度计算公式:
▪ 固体供试品比旋度计算公式:
αt D
α
ld
▪ [α]为比旋度 ▪ D为钠光谱的D线 ▪ t为测定时的温度
αtD
100α lc
▪ l为测定管长度,dm
▪ α为测得的旋光度
▪ d为液体的相对密度
▪ c为每100ml溶液中含有被测物质的重量 (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质计算),g
20
一般理化鉴别
▪ 显色反应 ▪ 沉淀反应 ▪ 泡沫反应和溶血指数的测定 ▪ 微量升华 ▪ 荧光分析
▪ 对于含挥发油、脂肪油、树脂、蜡等成分的药 材,除进行油、脂、蜡的含量测定外,尚要进 行有关物理常数和化学常数的测定,如相对密 度、凝固点、流程、酸值、皂化值等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