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法制宣传资料

合集下载

农村法制宣传材料【范本模板】

农村法制宣传材料【范本模板】

农村法制宣传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要第九条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第十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摘要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

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

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

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

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农村法制宣传知识内容

农村法制宣传知识内容

农村法制宣传知识内容一、符合哪些条件的孩子可以被收养?根据《收养法》第4条规定,下列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1)丧失父母的孤儿;(2)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3)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二、亲生父母可以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收养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1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所以,自己的孩子是不能随意送人收养的。

三、死者生前留下的哪些财产属于可继承的遗产?《继承法》第3条规定了可供继承的遗产范围:1、公民的收入;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四、经常虐待父母的子女在父母死亡后还享有继承权吗?子女赡养老人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如果不尽义务反而虐待父母,实为道德法律所不容。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七条第三项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3)人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五、最低生活保障是什么?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标准且家庭财产符合当地政府规定条件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资助,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障制度。

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有哪些?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农村平安法制宣传内容

农村平安法制宣传内容

农村平安法制宣传内容
以下是一些农村平安法制宣传的内容示例:
1. 法律常识:介绍基本的法律概念和法律体系,如宪法、民法、刑法等,帮助农民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2. 土地权益:宣传农村土地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民对土地权益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 劳动权益:普及劳动法律法规,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保护等方面,让农民了解自身的劳动权益和维权途径。

4. 安全生产:强调农村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宣传农业生产、农村建筑施工、农村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和法规。

5. 环境保护:教育农民关注环境保护,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6. 消费者权益: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教育农民如何辨别假冒伪劣产品,维护自身的消费权益。

7. 法治观念:培养农民的法治观念,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鼓励农民依法办事,维护社会秩序。

8. 纠纷解决:介绍纠纷解决的合法途径,如调解、仲裁、诉讼等,引导农民通过合法渠道解决矛盾和纠纷。

9. 法律援助:宣传法律援助制度,让农民了解如何获得法律援助,帮助弱势群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0. 法治文化:弘扬法治文化,通过法治故事、法律案例等形式,培养农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在宣传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宣传册、标语、广播、讲座等,以确保信息能够传达到农村居民中。

农村法制宣传演讲稿

农村法制宣传演讲稿

农村法制宣传演讲稿农村法制宣传演讲稿1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说起大自然,同学们的脑海中往往就会浮现出高山流水、一片郁郁葱葱茂密大森林的秀美景象,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不仅仅是因为电视里是这样描绘的,根本原因是大自然如果没有茂密的森林,那只是一幅荒凉和肃杀的画面,有了森林点缀的大自然才是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这也是同学们心中对美丽大自然的向往。

森林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珍贵资源。

但也是脆弱的。

我们都应保护森林。

现实情况是,森林每年都会遭到一定的破坏,特别是森林火灾,所以我们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根据气候特点和森林火灾的发生规律,浙江省划定每年的11月1日到第二年的`4月30日为森林防火期。

据省气象部门预测,今冬明春我省三级以上森林火险天气占60%,其中四、五级为森林火险高风险等级,这时天气晴好或连续晴好,林区严格控制野外用火或禁止一切野外用火,这一点在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栏目中每天都有报道。

同学们,森林防火,人人有责。

为了提高每个人的森林防火意识,增强每个人的森林防火责任心,我们应该加强森林防火宣传。

我校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的要求,将开展“五个一”宣传教育活动,这“五个一”是指:张贴一次宣传标语,张贴一次森林防火图片,上一堂森林防火知识课,每位学生写一篇森林防火作文,并给家长写一封森林防火宣传信。

为此,我们给每个同学家长写了一封名为“谨防冬季森林火灾”的公开信,同学们一定要拿回去给你们的家长看,并向你们的家长做好森林防火的宣传工作;再者,我们将开展一次有关森林防火的征文活动,要求三至六年级,每班上交1篇征文,与下周一交给学生处的雷老师。

希望同学们能够踊跃参与,将你们有关森林防火方面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或者切身感受跃然纸上。

你们的参与就是对森林防火工作的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森林防火这一公益事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农村法制宣传演讲稿2各位领导:近年来,我们在推进企业法制建设进程中,坚持以建立专业性的企业法制建设促进会为突破口,以建立行业性的教育指导机制为切入点,以开展“诚信守法”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企业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企,为保障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农村法制宣传讲稿】_农民法制教育讲稿

【农村法制宣传讲稿】_农民法制教育讲稿

【农村法制宣传讲稿】_农民法制教育讲稿农民法制教育讲稿主讲:黄维春时间:2021年8月10日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朋友们:我今天在这里着重给大家讲讲农村普法教育的问题,讲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的意义;二是村普法教育的主要内容;三是农村普法教育的基本形式;四是农村普法教育应搞好几个结合.第一个问题: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的意义(一)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是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民主方面要达到的目标是:农村基层民主更加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切实发挥作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完善,农村群众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不断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法制方面要达到的目标是:农村基层法制更加完备,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法律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各项制度更加完备,农村干部群众的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形成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进一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深入农村普法教育,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坚持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民主法制的素质,树立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增强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形成民主法制的习惯,提高当家作主的能力,才能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创造全民素质条件.(二)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部叫《被告山杠爷》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威信高,敢说敢管的村委会主任,用游街示众的方法惩治教训一个不孝的儿媳,却逼出了人命,好心办了坏事,成了被告,引发了人们对法治问题的思考,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村庄,都要依法办事,依法管理,这就是说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近十三亿人口,八亿在农村,如果不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依法治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村级组织,既是广大群众接受法律,按照法律规范自己行为的最基层单位,同时又是国家政策、法律落实到基层的最低关口,也是检验上层建筑能不能做到依法行政的检验点.而且许多法律法规都与农民朋友有着直接的关系,农民朋友既是实践者、执行者,更是对执法者执法水平、执法作风的一面镜子.因此,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意义十分重大.(三)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是发展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有利于保障农民和农村企业依法经营、公平竞争、诚实守信、自主决定其经济活动,依法维护其交易安全与合法权益,维护农村市场的运行秩序,确保农村市场的公正与安全,提高农村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促进物质文明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有利于依靠法制手段、教育手段、管理手段解决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而产生的利益分配、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带来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许多新的问题,促进和保障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四)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政治基础,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有利于畅通广大农民参与农村社会经济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渠道,活跃农民的民主生活,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创造生动活泼、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有利于畅通依法调处各种矛盾和纠纷的渠道,及时化解农村在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社会矛盾、经济纠纷和民事纠纷,排除非法律行为的干扰,保护农民的正当权益,建立良好的法律秩序,有利于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惩恶扬善,消除农村各种消极因素和邪恶势力,形成优良健康的社会风气.第二个问题:农村普法教育的主要内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去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特别是关于农村承包经营,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的同时,结合农村实际学习宣传与农民朋友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法规.如宪法、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收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以人身自由权利为例,这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它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等,均受法律保护.在一些农村非法拘禁、捆绑、关押他人,非法侵入他人房屋、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他人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行为都是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违法犯罪行为.情节轻微的要受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要按《刑法》制裁.这里还有一案例,讲的是某县县委派出工作组到某乡李家村进行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工作.村民刘明学等4人出于个人目的,为阻挠工作组开展工作,于8月7日以发表演说等手段煽动不明真相的300余名群众到工作组驻地进行骚扰、漫骂、侮辱,冲击达数小时.8月31日,当得知工作组将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村委会班子时,刘明学等4人便带领少数群众冲进会场,对工作人员再次进行侮辱、漫骂、纠缠,致使选举工作无法进行.9月12日上午,刘明学等人又对工作人员大打出手,致使选举工作再次中断.此案中刘明学等4人的行为违反什么法,应受什么处罚呢?刘明学等4人的行为违反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刑法》.县委派出的工作组,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组织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刘明学等4人暴力抗拒和阻扰,不仅妨碍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还触犯了《刑法》,犯下了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根据我国《刑法》第278条规定: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熟练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对公民法律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法制宣传教育的一个经常性课题,必须常抓不懈.(二)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种子法、森林法、草源法、渔业法等.《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2条规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流转.某村村民汪某与周某商量,互换了一块耕地;后来汪某又要求再换回来,周某不同意,引起纠纷,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判决双方退还互换过的那块耕地,这是为什么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14条规定:承包方未经发包方同意,转让承包合同、转包或者更换承包经营标的物的,人民法院应认定该转让、转包、互换行为无效.这就是说,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采取互换等形式流转,但必须依法进行.农民朋友深入学习《种子法》等也非常重要.如果购买到劣种子,辛苦一年会徒劳无获,颗粒无收.学好《种子法》后,可以在购种时注意以下问题:(1)看证照,看是否有营业执照,看是否有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或委托书,流动销售商贩的种子千万不要买.(2)识别包装:合格种子应有正规的包装,作物种类、品种名称、生产商、质量指标、种子经营许可证编号、生产年月、净含量等都载明在包装上,不要购买散种子和拆包种子.(3)保存购种发票和保留种子包装物,保护好现场,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向农业、工商部门报告并申请鉴定,然后可凭种子发票,包装物和鉴定结论依法索赔.这些法律是对农民财产所有权和生产经营权的有力保护,是农民朋友应该掌握的重要法律武器.(三)关于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合同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担保法等.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村民之间、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之间进行生产经营,民事经济往来,订立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常有的事.因此,学习掌握合同法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发生经济纠纷,难于依法保护.如某村村民李某与本村村委会签订了18亩苹果园承包合同,承包期20年,双方约定果树为集体所有,果园要常有人看管,禁止牛羊进入果园,果树要进行修剪、追肥,保证无病虫害,收益归承包人,承包人每年交承包费2000元给村委会.过了几年后,李某不再履行看管、修剪、给果树打药治虫等合同义务,而在果园内大量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并擅自在果园内开采石场,造成果树大量死亡.李某不全面履行合同,还擅自进行破坏性和掠夺性生产经营,违反合同约定,应依法解除合同,赔偿集体的经济损失.又如商贩王某与村民江某协商购一万斤西瓜,单价每斤元,正当双方要达成协议时,村民秦某以高于王某价格欲购江某的西瓜.江某于是终止了与王某的协议,答应买给秦某.第二天秦某并未来购买,江某只好以元一斤的价格将一万斤西瓜卖出.后来得知秦某是受人指使故意来搅黄江某的生意,江某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判决秦某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应承担赔偿责任.上述法律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学习掌握这些法律意义十分重大.(四)关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信访条例等.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是发展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本保证,应继续下大力抓好这些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五)关于要求法律救济,保护合法权益的程序法.如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法律援助条例等,学习掌握这些法律法规知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来自公民、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的侵犯造成损害时,能通过法律的途径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三个问题:农村普法教育的基本形式农村普法教育应结合当地实际,充分运用农村的各种宣传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促进村民学法用法,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根据多年的普法教育实践,可以采用的农村普法教育形式主要有:1、建立村民普法学校,开展经常性的普法教育.以农村党员活动室为阵地,建立村民普法学校,做到有组织(成立村普法教育领导小组)、有计划(制定普法教育工作计划)、有教材(订购农村普法教材资料)、有老师(明确普法主讲人)、有场地(以村党员活动室为学法教室)、有总结考评,有针对性地组织村组干部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和利用农闲季节、阴雨天气和晚间组织村民听取法律知识讲座.2、在村头寨尾、村民群众生产生活必经之地或平时人员集中之地建立农村普法宣传专栏或版报,明确专人负责,定期刊出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案例进行普法宣传.3、开展法制广播宣传,把法律知识录制成磁带,通过村里的广播定期向群众播放.4、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文艺宣传.我州广大农村的少数民族群众能歌善舞,有条件的村可以组织法制文艺宣传队,编演一些法制文艺节目,如苗歌、侗戏、小品、弹唱、快板、歌曲等,把法制教育富于娱乐之中,扩大普法宣传的影响和效果.5、组织法律知识竞赛.以村为单位,编制好竞赛试题和复习资料,制定竞赛方案和规则,准备一定数量的小奖品,通过发卷答题竞赛或者组织若干个队进行现场抢答,并组织村民群众旁听,可收到良好的效果.6、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点和村里的闭路电视开展专题性的普法宣传.7、利用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节日和当地的民族节日集会等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既能大造普法宣传的声势,又能扩大普法宣传的覆盖面.8、组织开展送法进村入户活动,可先编印一些简易的法制宣传单、学法小册子、农村普法百条等,开展送法到户活动,达到户均一册以上,使村民学法有教材.9、派出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或宣讲骨干到农村中小学校定期作法制教育报告,并给学生布置带法回家的任务,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来参加普法教育活动.10、以村为单位开展村民学法用法,遵纪守法光荣户或星级文明户等的评比活动,村委会也可组织与农户签订遵纪守法责任书,建立村民学法用法档案等以此来促进村民自觉学法用法.第四个问题:农村普法教育应搞好几个结合(一)农村普法教育应与村民自治实践相结合.农村普法教育应结合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实践,加强民主制度、民主原则、民主权利、民主程序以及民主与集中、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纪律统一性等的教育,通过一点一点地渗透,一点一点地引导,推动村民自治活动不断发展.(二)农村普法教育应与农村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应结合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税费改革、粮食购销体制等的改革实践,组织农民学习相关政策和法律,做到既保证农村改革顺利进行,又能在实践中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政策水平.(三)农村普法教育应与发展农村经济的实践相结合.一是结合调处经济纠纷,参与经济诉讼组织学习相关法律;二是结合整顿治理农村市场经济秩序组织学习相关法律;三是结合开办新的生产项目,结合招商引资,签订经济合同等组织学习相关法律;四是结合民工进城务工,外出打工,组织学习相关法律.通过学习,提高农民在经济活动中依法生产,依法经营,依法维权的能力,促进和保障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四)农村普法教育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实践相结合.主要结合调解,处理民间矛盾和纠纷,把法制教育贯穿调处的全过程,依法疏导和劝解,防止矛盾激化,还要贯穿到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中,尤其要结合整顿社会治安,不断宣传《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教育、震慑、管理等多管齐下,以保持农村稳定的治安秩序.(五)农村普法教育与制定和完善农村各项规章制度相结合.在制定、修改和完善农村村规民约和各项规章制度时,要组织村民学习相关联的法律,依法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使干部群众在制定、修改和完善村规民约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把握制定村规民约和规章制度的法律依据,适用范围和意义,从而提高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六)农村普法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教育村民从社会主义道德、中华传统美德的角度理解法律的深刻内涵和本质,提高人们判断是非曲直,荣辱美丑的能力,使高尚道德、法制观念融为一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表彰和奖励奉公守法,道德高尚的人和事,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导向作用,弘扬正气,树立健康向上的优良风气.同时震慑和遏制不道德行为,教育村民群众积极协助公安等有关部门打击和严惩违法犯罪,形成人人遵纪守法,崇尚良好道德的浓厚氛围,以创建文明户、文明村寨为主要形式,把法律要求和道德要求融入到文明标准里去,建立群众打分,社会投票,组织考评相结合的社会评价体系,动员和组织群众踊跃参加法制和道德实践,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农民工法制宣传材料

农民工法制宣传材料

法治宣传材料一第一部分务工维权知识一、进城务工须知(一)进城务工人员应具备的条件1、进城务工农民要达到法定的年龄,即年满16周岁,并且要有劳动能力。

2、要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并且不因外出务工而影响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二)不要盲目进城。

盲目进城去寻找工作,至少有以下几个不良后果:1、很难找到工作。

2、浪费自身的钱财。

3、容易上当受骗。

(三)进城务工需要有相关证件1、有效居民身份证件。

2、16-49周岁的育龄妇女还要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3、近期正面免冠照片。

二、外出务工一定要签定劳动合同1、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劳动合同的作用有哪些?(1)劳动合同是产生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

(2)劳动合同是我国公民实现权利和履行义务的一种主要法律形式。

(3)劳动合同能够保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劳动合同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能促进用人单位工作效率个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5)劳动合同可以避免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3、为什么外出务工者与用人单位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

用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有利于劳动合同的履行和管理机关的监督,发生劳动争议后也便于及时处理,能有效的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4、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中必须明确约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条款。

同时,双方当事人还可以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协商约定其他内容作为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

5、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一般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三种。

劳动合同期限应协商确定,用人单位不能强行规定期限。

6、签订劳动合同应注意哪些问题?(1)要认真阅读由用人单位拟定的劳动合同内容,注意劳动合同中是否有违背自己意愿或利益的内容。

农村法制宣传讲稿

农村法制宣传讲稿

农村法制宣传讲稿尊敬的乡亲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宣讲嘉宾,我将向大家介绍有关农村法制的重要内容。

希望通过今天的宣讲,增进大家对农村法制的理解,提升法律意识,维护自身权益,共同建设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

一、宪法与农村法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对于农村法治建设具有基础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我们要深入学习宪法,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法治思维指导农村发展。

二、土地制度和农村经济法律土地是农村的命脉,土地制度是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了解土地承包、流转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守法经营,规范土地交易行为,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三、劳动与农民工法律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环,我们要了解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坚决抵制非法招工、拒绝农民工工资拖欠等违法现象,确保农民工工作的合法权益。

四、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法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五、乡村治理与村民自治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了解乡村治理的法律基础和要求,积极参与村民自治,推动公正、透明、有序、稳定的农村社会秩序建设。

六、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农村环境,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七、家庭和婚姻法律保障家庭和婚姻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婚姻法律保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了解婚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倡导婚姻幸福美满,守护家庭和睦和谐。

八、农村安全与防范意识安全是农村法制建设的核心,也是农民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

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关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到安全生产,守护家园平安。

九、维权与法律救助农民权益维护是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要了解维权渠道和法律救助机构,主动维护自身权益,依法行使合法权益,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农村法制讲座讲稿

农村法制讲座讲稿

农村法制宣传讲座全村的广大群众:你们好!我今天要发言的题目是主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学法、守法、用法,如何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可见,法制宣传教育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理念,是建设现代化国家,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前提和基础,我们国家通过五个五年的普法教育,人们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但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因此如何把法制建设纳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使老百姓能够自觉守法、护法,不断提高自身知法、守法意识,和依法办事本领,而不去犯法,如何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合理表达诉求。

“有话好好说、有事依法办”,共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同营造遵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我针对农村经常性会发生的几类纠纷,及如何处理,简单的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仅供广大群众参考:一、房屋宅基纠纷1、所谓的房屋纠纷,是指公民之间因房屋的所有权、使用权、占有权和处分权而发生的争执,房屋纠纷,有的属于民事纠纷,有的属于行政纠纷,也有的因房屋纠纷造成了伤害后果,酿成刑事犯罪。

这类案件首先要弄清楚房屋的产权是属谁的,有没有权属证书,当然农村主要是以土地管理部门颁发的宅基证为准,确认该份房屋的登记证上是谁的名字,那么该处房屋的归属权就是谁的,这种类型的案件争议很多,有的是建房纠纷,宅基地四至不清引起的纠纷,一方侵犯了他人或集体的合法权益,还有的是违章建房纠纷,房屋拆迁纠纷,房屋赠与纠纷、换房纠纷等。

2、宅基地纠纷主要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因宅基地使用权归属问题而产生的纠纷,宅基地使用权转移而产生的纠纷,因宅基地的使用而侵犯了他人和集体的纠纷。

这类纠纷处理起来比较复杂,宅基地使用主要以宅基证为主,四至或界限不明确的,可到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确权,待土地管理部门确权后方可使用。

农村法制宣传资料

农村法制宣传资料

农村法制宣传资料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法制建设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农村法制宣传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法制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推动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提供农村法制宣传资料,帮助农村地区的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法律素养,促进农村社会的法治进程。

二、法律知识普及1.宪法知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保障人民享有基本权利和自由,农民要充分认识宪法的重要性,了解宪法对农民的权益保护。

2.法定权益:农民应该了解法律对农民权益的保护,包括土地管理、农民工权益、集体经济组织等方面的法律规定,使农民能够依法享有自己的权益。

3.合同法:农民在生产和经营中要与他人签订合同,在合同中要详细约定各方的权责,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劳动法:农村劳动者要了解劳动法,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5.婚姻法家庭法:农民应了解婚姻法和家庭法,保护自己的婚姻和家庭权益,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

三、教育方法1.宣传资料制作:制作易于理解的宣传资料,包括宣传册、海报、宣传单、横幅等。

资料内容要简明扼要,图文并茂,以吸引农民的注意力。

2.宣传场所设置:将宣传资料放置在农村常去的场所,如村委会、农贸市场、学校、医院等地方,使更多的农民能够接触到宣传资料,了解法律知识。

3.宣传活动开展: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如举办法律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邀请专业人士给农民进行法律知识讲解,加深农民对法律的理解。

四、宣传重点1.土地管理:宣传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让农民了解农村土地使用权的依法保护和处置方式,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2.集体经济组织:宣传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和权益保护,帮助农民了解和维护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

3.农民工权益:宣传有关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帮助农民工了解自己的权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婚姻家庭:宣传婚姻法和家庭法,帮助农民了解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规定,提高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

农村法制宣传材料

农村法制宣传材料

农村法制宣传材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原因,法制观念相对薄弱,法律知识的普及程度有待提高。

为了增强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特编写此法制宣传材料。

一、农村常见法律问题1、土地承包与流转土地是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

在土地承包和流转过程中,容易出现合同不规范、权利义务不明确等问题。

例如,有些农户在流转土地时只是口头约定,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一旦发生纠纷,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婚姻家庭农村的婚姻家庭问题也较为突出。

比如,家庭暴力、赡养老人、离婚财产分割等。

一些人对婚姻法律规定不了解,导致在处理婚姻问题时出现违法行为。

3、民间借贷在农村,亲朋好友之间的借贷较为常见。

但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很多借贷没有书面凭证,利息约定不明确,容易引发债务纠纷。

4、消费者权益保护农村居民在购买农资、生活用品等商品时,有时会遇到假冒伪劣产品,但由于不知道如何维权,往往只能自认倒霉。

二、相关法律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典涵盖了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多个方面,与农村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在婚姻家庭方面,明确了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范围,规定了离婚时财产的分割原则;在物权方面,保障了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的合法权益。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该法对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护、建设用地等作出了规定。

农民朋友了解这部法律,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土地权益,避免在土地征收、流转等过程中受到侵害。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村居民作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等权利。

如果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可以依据这部法律要求赔偿。

三、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1、增强法律意识平时要多关注法律知识,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渠道了解法律法规的最新动态。

乡村法制宣传工作方案

乡村法制宣传工作方案

乡村法制宣传工作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乡村法制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预防和解决农村法律问题,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宣传内容1.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重点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设置及职权,公民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权利等。

2.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规:让农民了解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土地征收与补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3.农业法及相关法规:引导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4.婚姻法及相关法规:引导农民了解婚姻家庭、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5.其他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三、宣传形式1.开展法制讲座:邀请法律专家或律师深入乡村,为农民讲解法律知识。

2.制作宣传资料:印制宪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册,发放给农民。

3.组织法律咨询活动:在集市、村委会等场所设立法律咨询台,解答农民的法律问题。

4.利用媒体资源: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播放与农村相关的法制节目,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5.建立法律援助机制:在乡镇设立法律援助站,为需要法律援助的农民提供帮助。

四、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制定宣传计划,确定宣传内容、形式及时间表,并准备相关宣传资料。

2.实施阶段:按照计划开展各项宣传活动,确保宣传工作的顺利进行。

3.评估阶段:对宣传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4.反馈阶段:收集农民对宣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改进方向。

五、预期效果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预期将实现以下效果:1.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2.预防和解决农村法律问题,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发展。

村法制宣传内容

村法制宣传内容

村法制宣传内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法治观念在人们心中日益重要。

为了增强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需要加强村法制宣传教育,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宣传法律知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首先要传播法律知识,让农民了解什么是法律,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组织法律知识问答活动等方式,向农民普及法律知识,让他们知道法律是如何保护他们权益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传播法律知识,让更多的农民了解法律,增强法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二、推广法治文化法治文化是一种以法治为核心的文化,它强调法律的重要性,提倡人们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

为了推广法治文化,我们可以开展各种法治文化活动,如组织法治文化展览、举办法治知识竞赛、编排法治文化情景剧等,让农民感受法治文化的魅力,认识法治对生活的重要作用,增强农民的法治意识。

三、加强法律监督村法制宣传教育还要关注法治监督,促进法律的实施。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村民对法治工作进行监督,对法治工作的批评建议,提高法治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加强对执法部门的监督,确保执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四、培育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和看法,它影响着人们对法律的态度和行为。

为了培育法律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法治故事会”、“法治文艺表演”等活动,让农民了解法律在现实中的作用,启发农民的法治思维,形成积极向上的法律意识。

五、营造法治环境法治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法治建设的优劣程度,它直接影响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为了营造法治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广法治文化,加强法治监督,改善法治环境,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总之,村法制宣传教育是建设法治农村的重要内容。

通过开展法治知识宣传、推广法治文化、加强法治监督和培育法律意识等方式,我们可以让农民了解法律、认识法律,增强法律意识,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农村法制宣传资料

农村法制宣传资料

农村法制宣传资料第一章:引言法制是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农村地区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宣传资料旨在加强农村法制宣传,为农民提供必要的法律知识,增强其法律意识,让他们能够依法维权,合法合规地参与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活动。

第二章:法律体系概述我国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多个层次。

其中,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法律是国家统治和社会管理的主要工具,是国家机关的行为准则。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具有普遍规范性的规定。

地方性法规是省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具有地方性规范性的规定。

部门规章是有关部门依法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第三章:农村重要法律法规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3.《农村土地承包法》4.《农村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若干规定》5.《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6.《农村宅基地条例》7.《农田水利条例》8.《农村土地管理规定》9.《农民工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四章:农村法制教育农村法制教育是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的重要方式。

相关部门应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培训活动,向农民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识,如土地承包、农民工权益、合同法等。

同时,可以利用农村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媒介进行法制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第五章:农村法律服务第六章:加强法律监督和执法为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应加强法律监督和执法工作。

可以加大对农村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对非法侵占土地、非法拆迁等行为进行查处。

同时,可以加强对农村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案件的调解和处理,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结语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相关部门应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提供必要的法律知识,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村法制宣传材料

农村法制宣传材料

农村法制宣传材料尊敬的农村居民:大家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法规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现向大家简要宣传农村法制知识,让我们共同建设和谐法治农村。

一、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法律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和规则,法律存在的目的就是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使每个人在社会中都能够享有公平、公正的待遇。

农村法制涉及到土地权益、农村经济发展、食品安全等方面,关系到每个农村居民的利益和生活。

只有具备法律意识,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农村土地权益的保护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经营权是农民追求幸福生活和发展事业的基础。

国家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者的权益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禁止非法征收和随意变更土地使用权。

农村居民要了解自己的土地权益,遵守土地法律法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和发展自己的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

三、农村经济发展法规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居民共同的利益,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

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村金融法等。

农村居民要了解和遵守这些法律法规,不从事违法违规经营活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四、食品药品安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是农村居民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治理重点之一、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如《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

农村居民要保持食品药品安全的警惕性,购买合格的食品药品,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农药、兽药等,切实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五、建设和谐法治农村建设和谐法治农村需要每一个农村居民共同努力,形成文明守法、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

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不制造噪音、环境污染等,共同营造良好的农村环境。

我们要尊重和信任法律、依法决策,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们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农村法制宣传内容标语(精选190句)

农村法制宣传内容标语(精选190句)

农村法制宣传内容标语农村法制宣传内容标语(精选190句)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标语吧,标语不但折射着时代精神,也体现了执政的方向和智慧,其意义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那么什么样的标语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法制宣传内容标语,欢迎大家分享。

农村法制宣传内容标语11、加强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2、普及法律知识,构建和谐社会3、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4、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履行法定义务5、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6、遵纪守法,利人利己7、与法同法,社会和谐8、学法人人受益,守法处处和谐9、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推进农村法制建设10、让法律与我们相伴,让文明与我们相依11、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高法律素质12、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13、同筑法制长城,共享法治阳光14、法律援助在您身边,公平正义与您牵手15、学法用法守法提高全民法律素质16、坚持学法用法,提高法律素质17、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依法维护合法权益18、开展普法教育,增强法制观念19、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20、法律素质高一分,全村形象高十分21、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22、全面实施普法规划,努力构建平安柯桥23、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24、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25、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农村法制宣传内容标语21、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2、学法让人生更美好,守法使社会更和谐3、读书明理,普法医愚,守法律己,和谐添彩!4、诚信是生活的通行证,法治是社会的安全网5、学法知法懂法事事讲法;守法用法护法人人普法6、学法护法者智,违法乱法者愚7、人生道路千万条,学法用法第一条8、以人为本营造和谐,以法为准彰显公正9、手拉手践行法治,心连心共建和谐10、学法懂法,心明眼亮;不学不懂,迷失方向。

11、学法以正,普法以诚,明法以精,尚法以恒。

12、知法明礼,用法维善,护法除恶,守法心安。

农村法制宣传资料范文

农村法制宣传资料范文

农村法制宣传资料导语:法制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法律制度,而且包括法律实施和法律监督等一系列活动过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欢迎借鉴与阅读!农村法制宣传资料各位领导、全体同志们: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与在座的各位一起共同学习和交流。

我叫xxx,是xxx律师事务所的一名执业律师。

今天,受县委、政府的指派,参加2016平江县“法制宣传教育乡村行”宣讲活动。

大家都知道,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宪法修正案》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具体到农村,就要求基层干部的施政行为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范围,自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各种利益关系也在进行调整,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生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

对这些新矛盾和新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挫伤村民的积极性,甚至会影响到稳定,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每一名农村基层干部面临的新课题和新考验。

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部叫《被告山杠爷》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威信高,敢说敢管的村委会主任,用游街示众的方法惩治教训一个不孝的儿媳,却逼出了人命,好心办了坏事,成了被告,引发了人们对法治问题的思考,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村庄,都要依法办事,依法管理。

目前有的基层干部依法施政能力不强,工作中不按政策法规办事,班子决策的事情,经受不住法律政策的考验,时间一长,就丧失了在群众中的威信,群众和村级班子产生了对立情绪,再加上个别村财务公开不够,甚至个别干部以权谋私,致使村干部与群众的矛盾越积越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引发群众上访等不稳定因素,既给各级党委、政府带来很大压力,更主要的是给村级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不少同志都认为,现在农村工作难做,老百姓不好管了。

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群众法律意识提高了。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形势要求我们农村基层干部必须首先要学法懂法,依法治村,全面掌握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按法规政策办事,这样才能顺应时代要求,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农村基层干部。

农村法制讲座讲稿

农村法制讲座讲稿

农村法制讲座讲稿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在新的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鉴于此,我准备了一篇关于农村法律法规的演讲稿。

农村的法律法规涉及方方面面,内容繁杂,在这里我结合实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探讨相关知识。

一、农村土地法律制度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而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合理的利用农村土地也是一个关键的要素,关于农村土地的法律法规,我不想单纯的去搬那些生硬的条文,我想结合实际的事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学习。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1、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承包方式的规定是:“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2、农村土地承包期限:耕地为30年,草地30至50年,林地为30至70年。

3、土地承包的原则:一是按规定统一组织承包时,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也可以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的权利;二是民主协商,公平合理;三是承包方案应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四是承包程序合法。

4、农村土地承包的合法程序是:(1)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2)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3)依法召开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4)的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5)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承包方案。

5、下面结合相关事例谈谈土地承包合同问题。

(1)例:土地承包人去世后,农村户口家属可以继承他的承包权吗?村委会有权收回土地吗?答案:承包人过世的,应判断他所在的承包合同内其他人员是否在世,如果都不在世了,属于全户消亡,发包方有权收回承包地。

春节农民工普法宣传内容

春节农民工普法宣传内容

春节农民工普法宣传内容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农民工们最期盼的时刻。

然而,
随着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加,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工作也面临着
各种挑战和困难。

因此,春节期间的普法宣传对农民工来说尤为重要。

首先,普法宣传可以帮助农民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他们
可以通过宣传了解自己在城市中的权利,包括工资、工作时间、社
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同时也了解自己在城市中的义务,包括遵守
法律法规、维护公共秩序等。

其次,普法宣传可以帮助农民工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城市中生活和工作,农民工往往面对各种法律问题和纠纷,如果他
们能够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受到侵害。

最后,普法宣传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和社会稳定。

农民工作为城
市中的重要劳动力,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就能更好地融入城
市生活,促进城乡融合,同时也能减少因为法律纠纷而引发的社会
不稳定因素。

因此,春节期间的普法宣传对农民工来说至关重要。

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媒体可以通过举办普法宣传活动、制作宣传资料、开展
法律咨询等方式,帮助农民工提高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希望在未来的春节,农民工们能够更加
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过一个安稳、幸福的节日。

农村宣传法律知识点

农村宣传法律知识点

农村宣传法律知识点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不断提升法制宣传水平,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法律知识普及工作。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素质,还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本文将从法律知识点、宣传方式和效果评估等方面,分析当前农村宣传法律知识的现状及改进之策。

一、1. 家庭法律知识农村家庭法律知识的宣传包括婚姻法、继承法、家庭暴力等方面,可以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发放宣传册、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进行。

在宣传过程中,要重点向农民群众普及合法继承、平等婚姻和家庭成员权益等方面的法律知识,促进家庭和睦稳定。

2. 劳动法律知识农村劳动力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对农村劳动法律知识的宣传,对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预防和解决劳动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通过发放劳动合同范本、开展劳动法律知识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工对劳动法律的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有效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3. 基本法律知识农村群众的法律知识基础不足,常常容易陷入各类纠纷中。

因此,向农村群众普及基本法律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制作宣传视频,在公共场所播放;组织法律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解。

利用农村广播电台、村务公开会和农民夜校等渠道传播法律相关信息,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素养。

二、农村宣传法律知识的方式1. 信息化手段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技术手段,将法律知识宣传直接传递给农村群众。

例如,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开设法律知识公众号,发布相关法律知识内容,吸引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学习法律知识。

2. 实地宣传农村地域广阔,居民分散,因此,实地宣传是农村法律知识普及的重要形式。

比如,利用村委会、农民夜校等场所,定期举行法律知识讲座;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农村群众的兴趣和参与度;利用农民文化技能课程等,通过实际操作加深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农村宣传法律知识效果评估宣传法律知识需要及时评估宣传效果,以便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

农村法制宣传资料全

农村法制宣传资料全

1、什么是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答:《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0条规定了侵犯人身权利行为,即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一)组织、胁迫、诱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二)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

2、不服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可以怎么办?答: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9条规定,对公安机关的行政拘留处罚,当事人不服的,在接到通知后五日内,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起行政复议,当事人对上一级公安机关的行政复议仍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后五日内再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就是说,当事人对公安机关做出的行政拘留、处罚不服、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必须先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仍不服时,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同时还要注意,一定别错过了法定期限。

3、为索取欠款而将债务人私自关押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答:《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对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行为的非法拘禁罪作了规定。

所谓非法拘禁罪,是指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从犯罪构成的角度来看,为索取欠款而将债务人关押的行为,符合非法拘禁罪的构成要件。

非法拘禁是继续犯,即该行为自开始至恢复被害人的人身自由期间内始终处于继续状态。

持续时间的长短,对于行为的危害程度有直接的关系。

时间多长才可以构成犯罪,刑法未作明确规定。

但如果时间过短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应以犯罪论处。

是否定罪,应当综合案件的各种主观情节来确定。

为索取欠款而将债务人私自关押,其行为严重侵害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应以拘禁罪论处。

4、土地征收应履行哪些程序?答:(一)应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范围内发布征地通告,告知征地范围、面积、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安臵途径以及征地用途等;通告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者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
答:《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0条规定了侵犯人身权利行为,即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组织、胁迫、诱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
(二)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

2、不服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可以怎么办?
答: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9条规定,对公安机关的行政拘留处罚,当事人不服的,在接到通知后五日内,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起行政复议,当事人对上一级公安机关的行政复议仍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后五日内再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就是说,当事人对公安机关做出的行政拘留、处罚不服、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必须先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仍不服时,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同时还要注意,一定别错过了法定期限。

3、为索取欠款而将债务人私自关押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答:《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对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行为的非法拘禁罪作了规定。

所谓非法拘禁罪,是指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从犯罪构成的角度来看,为索取欠款而将债务人关押的行为,符合非法拘禁罪的构成要件。

非法拘禁是继续犯,即该行为自开始至恢复被害人的人身自由期间内始终处于继续状态。

持续时间的长短,对于行为的危害程度有直接的关系。

时间多长才可以构成犯罪,刑法未作明确规定。

但如果时间过短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应以犯罪论处。

是否定罪,应当综合案件的各种主观情节来确定。

为索取欠款而将债务人私自关押,其行为严重侵害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应以拘禁罪论处。

4、土地征收应履行哪些程序?
答:(一)应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范围内发布征地通告,告知征地范围、面积、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安臵途径以及征地用途等;通告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者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

(二)征询村民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应记录在案;
(三)进行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
(四)拟定建设用地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应地方案,并向有批准权的机关报批;
(五)在被征地所在村进行征用土地公告、征地补偿安臵方案公告,并听取对征地补偿、安臵方案的不同意见,必要时举行听证会;
(六)将公告后的土地补偿、安臵方案,连同被征地人的意见及采纳情况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七)市、县政府批准征地补偿安臵方案后,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并交由市、县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八)被征地人持土地权属证书到指定地点办理征地补偿手续;
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应当在征用土地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土地承包合同)到指定地点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

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未如期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的,其补偿内容以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调查结果为准。

(九)实施补偿安臵方案和交付土地。

5、征地补偿有哪些法律规定?
答: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臵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征收耕地的安臵补助费,按照需要安臵的农业人口数计算。

需要安臵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

每一个需要安臵的农业人口的安臵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

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臵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臵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臵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依照上述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臵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臵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臵补助费。

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臵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臵补助费的标准。

6、《信访条例》是如何规定信访秩序的?
答:《信访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的;
(二)携带危险物品、管理器具的;
(三)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四)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的;
(五)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的;
7、除了信访之外还有哪些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
答:信访只是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之一,其他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还有复议、诉讼、仲裁等。

(一)行政复议。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二)行政诉讼。

公民、法人或者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诉讼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民事诉讼。

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纠纷,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四)民商事仲裁。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五)劳动争议仲裁,人事争议仲裁,等等。

8、针对农村信访的常见问题,信访人应当向哪个机构提出?
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农村信访的主要问题,我们对有关机关及其信访职责作简单介绍:(1)涉及超生、早育、计划生育中违法乱纪,结扎后遗症等问题,应找乡镇或街道计划生育办公室,问题较严重的,也可直接找县(市、区)计划生育局(委)。

(2)涉及到农村经济和土地调整等农村政策问题,应找县(市、区)农委。

(3)征占地补偿问题,应找县(市、区)土地局。

(4)涉及到水库移民安臵等
问题,应找问题发生地的县(市、区)水利局。

(6)涉及盲聋哑人、残疾人员就业安臵等问题,应找县(市、区)残联。

(7)涉及军烈属、残废军人、复退军人要求优抚安臵、补发证件,要求解决生活困难等问题,应找县(市、区)民政局。

(8)涉及到公办、民办教师问题,学籍处理,招生,大专毕业分配等问题,应找县(市、区)教育局以及教育局下属的招生办公室。

(9)涉及到城镇房屋管理和私房改造等问题,应找县(市、区)房地局。

(10)涉及到拆迁回迁、城镇建设、环境污染等问题,应找县(市、区)城建环保局。

(11)涉及到医疗事故等问题,应找县(市、区)卫生局或事故发生地卫生局。

(12)涉及到劳保工资、劳动福利、公伤争议、劳动就业问题,农村的(包括县城),找县人社局;城市的,如果本单位处理不了,可找本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直至区、市人社局。

(13)反映的问题涉及好几个部门,或者问题不好归口,无口可归,以及重大疑难的问题,可直接向县(市、区)信访办投诉或面谈。

9、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有哪些?
答:《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规定,有下列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1)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
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2)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3)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4)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5)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10、公民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答:《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规定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