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简明教案(诗歌部分)
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诗歌部分第一单元 天狗 (4) Word版含答案
生命的律动——《天狗》赏析本不成一句话。
——《咬文嚼字》由上述咬文嚼字的例子可知,名家的作品也是可以质疑的,请本着咬文嚼字的态度,思考并交流你认为《天狗》可以改进的地方。
示例:1.部分诗句语句不够简洁,读起来缺乏流畅感。
2.第三节的“飞奔”可以换成“飞跑”,让飞跑得到更好的强调。
3.在文字选用上使用了“energy”“电气”等词语,使整首诗的文字有点不和谐。
……有一位作家曾说过:“没有争鸣的文学,将是跛脚的文学。
假如没有了争鸣,长此以往,文学创作将走向衰退。
”所以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可以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个性化的见解。
五、拓展训练1.林夕《我》歌词修改。
开课前,我们曾介绍过张国荣的歌曲《我》,“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这句词后面紧接着的歌词是“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歌词中的我虽然在不断自我肯定,但也难免留露出消极情绪:“烟火”“泡沫”这两个意象都是虚幻易消失的,所以这首歌还充满了感伤基调。
这首歌的填词人林夕在张国荣自杀后这样说:“我忽然很内疚,写下了那么多勾引听众眼泪的歌词,究竟对这个世界有什么意义?”自此,林夕的歌词有了一个新的转变,林夕说:“我以后可以写悲伤,但始终要有温暖”。
同样有自我肯定,相对于林夕的《我》来说,郭沫若的笔下张扬狂放的天狗显然是积极乐观的。
请同学们帮林夕修改一下歌曲《我》中歌词的主要部分,并小结“我”的特点,用你的阳光和快乐为这首歌涂上亮丽的生命色彩。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就是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我。
高中语文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高中语文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教案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对选定的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深入分析,让学生掌握文学欣赏的基本
方法,提高语言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
能力,鼓励他们发表个人见解,同时引导他们学会尊重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案的内容安排如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或播放与诗歌、散文主题相关的音乐、图片等多媒体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为
新课的学习创造情境。
二、诗歌欣赏
1. 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如杜甫的《春望》,首先由教师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
节奏和韵律。
2. 分析诗歌的形式特点,如押韵、对仗、意象等,并讲解这些技巧如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3. 探讨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平背景和历史时期,理解诗歌深层的含义。
4. 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简短的诗句,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培养创新思维。
三、散文欣赏
1. 选择一篇经典散文,如朱自清的《背影》,教师先进行范读,然后让学生跟读,体会散
文的语言美。
2. 分析散文的结构布局,如开头、发展、转折、结尾等,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组织结构。
3. 讨论散文中的人物描写、景物描绘和心理描写,指导学生如何捕捉文中的细节,体会作
者的情感。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散文的理解和感悟,增进交流与合作。
四、课堂小结
总结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强调文学欣赏的方法和意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诗歌和
散文,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
五、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如写一篇对所学诗歌或散文的感想,或者模仿文中的风格创
作一篇短文,以此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简明教案(诗歌部分)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简明教案(诗歌部分)第一章:现代诗歌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诗歌的定义与特点掌握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认识到现代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1.2 教学内容现代诗歌的定义与特点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概述现代诗歌的代表诗人及作品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诗歌的定义与特点,概述发展历程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诗歌的代表诗人及作品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介绍现代诗歌的定义与特点,引发学生兴趣1.4.2 讲解:详细讲解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代表诗人及作品1.4.3 分析:分析现代诗歌的代表诗人及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1.5 课后作业请学生课后阅读一首现代诗歌,并简要分析其艺术特色第二章:新月派诗歌2.1 教学目标了解新月派诗歌的定义与特点掌握新月派诗歌的发展历程与代表诗人认识到新月派诗歌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2.2 教学内容新月派诗歌的定义与特点新月派诗歌的发展历程与代表诗人新月派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新月派诗歌的定义与特点,概述发展历程与代表诗人案例分析法:分析新月派诗歌的艺术特色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介绍新月派诗歌的定义与特点,引发学生兴趣2.4.2 讲解:详细讲解新月派诗歌的发展历程与代表诗人2.4.3 分析:分析新月派诗歌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2.5 课后作业请学生课后阅读一首新月派诗歌,并简要分析其艺术特色第三章:象征派诗歌3.1 教学目标了解象征派诗歌的定义与特点掌握象征派诗歌的发展历程与代表诗人认识到象征派诗歌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3.2 教学内容象征派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象征派诗歌的发展历程与代表诗人象征派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象征派诗歌的定义与特点,概述发展历程与代表诗人案例分析法:分析象征派诗歌的艺术特色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介绍象征派诗歌的定义与特点,引发学生兴趣3.4.2 讲解:详细讲解象征派诗歌的发展历程与代表诗人3.4.3 分析:分析象征派诗歌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3.5 课后作业请学生课后阅读一首象征派诗歌,并简要分析其艺术特色第四章:九叶诗派4.1 教学目标了解九叶诗派的定义与特点掌握九叶诗派的发展历程与代表诗人认识到九叶诗派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4.2 教学内容九叶诗派的定义与特点九叶诗派的发展历程与代表诗人九叶诗派的艺术特色分析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九叶诗派的定义与特点,概述发展历程与代表诗人案例分析法:分析九叶诗派的艺术特色4.4 教学步骤4.4.1 导入:介绍九叶诗派的定义与特点,引发学生兴趣4.4.2 讲解:详细讲解九叶诗派的发展历程与代表诗人4.4.3 分析:分析九叶诗派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4.5 课后作业请学生课后阅读一首九叶诗派诗歌,并简要分析其艺术特色第五章:当代诗歌5.1 教学目标第六章:自由诗派6.1 教学目标理解自由诗派的诗歌理念和创作特点熟悉自由诗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把握自由诗派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中的贡献6.2 教学内容自由诗派的诗歌理念和创作背景自由诗派的代表人物,如胡适、郭沫若等分析自由诗派的代表作品,如《狂人日记》、《女神》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由诗派的诗歌理念和创作背景案例分析法:分析自由诗派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6.4 教学步骤6.4.1 导入:介绍自由诗派的诗歌理念,引发学生兴趣6.4.2 讲解:详细讲解自由诗派的创作背景和代表人物6.4.3 分析:分析自由诗派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体会自由诗派的特点6.5 课后作业请学生课后阅读一首自由诗派的诗歌,并简要分析其艺术特色第七章:乡土诗派7.1 教学目标理解乡土诗派的诗歌主题和创作特点熟悉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把握乡土诗派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中的意义7.2 教学内容乡土诗派的诗歌主题和创作背景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如沈从文、艾青等分析乡土诗派的代表作品,如《边城》、《我爱这土地》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乡土诗派的诗歌主题和创作背景案例分析法:分析乡土诗派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7.4 教学步骤7.4.1 导入:介绍乡土诗派的诗歌主题,引发学生兴趣7.4.2 讲解:详细讲解乡土诗派的创作背景和代表人物7.4.3 分析:分析乡土诗派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体会乡土诗派的特点7.5 课后作业请学生课后阅读一首乡土诗派的诗歌,并简要分析其艺术特色第八章:朦胧诗派8.1 教学目标理解朦胧诗派的诗歌理念和创作特点熟悉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把握朦胧诗派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中的影响8.2 教学内容朦胧诗派的诗歌理念和创作背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顾城等分析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品,如《回答》、《一代人》等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朦胧诗派的诗歌理念和创作背景案例分析法:分析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8.4 教学步骤8.4.1 导入:介绍朦胧诗派的诗歌理念,引发学生兴趣8.4.2 讲解:详细讲解朦胧诗派的创作背景和代表人物8.4.3 分析:分析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体会朦胧诗派的特点8.5 课后作业请学生课后阅读一首朦胧诗派的诗歌,并简要分析其艺术特色第九章:网络诗歌9.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诗歌的产生背景和创作特点熟悉网络诗歌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把握网络诗歌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中的新兴力量9.2 教学内容网络诗歌的产生背景和创作特点网络诗歌的代表人物,如宁财神、安妮宝贝等分析网络诗歌的代表作品,如《忘川》、《七月与安生》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诗歌的产生背景和创作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网络诗歌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9.4 教学步骤9.4.1 导入:介绍网络诗歌的产生背景,引发学生兴趣9.4.2 讲解:详细讲解网络诗歌的创作特点和代表人物9.4.3 分析:分析网络诗歌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体会网络诗歌的特点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诗歌部分的教学目标,需要强调对现代诗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现代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认识。
(语文教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观赏教案诗歌散文观赏课,是由人教社课程争辩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争辩开发中心和北大中文系语文教育争辩所共同开发的一门课程。
这门课属于“诗歌与散文〞系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现代诗歌散文观赏教案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中国现代诗歌散文观赏教案1教学目标一. 体会诗人对故土、祖国的眷恋之情。
培育同学爱国的情操。
二. 把握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培育读诗、写诗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一. 反复朗读,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为教学重点二. 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习长城谣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请同学们说出中国的象征物,如长城等。
(游子思乡的载体)二检查预习正音正字:焉支隘口蹲踞荒莽山巅焚起敕(注音略)三学海拾贝1 简介席慕容(略)2听录音,整体感知3 讲授第一节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悲欢、恩怨、无情、冷眼)明确:写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
长城作为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
使诗歌的气概一下子显得大气磅礴。
4 讲析其次节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总、一……就……) 明确:抒发对长城的依恋之情和赞美。
(唱、写)追问:诗人如何抒情“总〞字写出诗人日夜牵挂故土;“一……就……〞写出诗人心系长城以及长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诗人把长城当成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予之所,所以才有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情结。
5 讲析第三节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不眠)明确:梦回长城思考: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敕勒〞、“阴山〞是的故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
诗人期望有梦,好梦回故土。
但好梦难成,由于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寐!6 老师小结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土,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
窗-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窗-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认识其发展历程。
2.学习选读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4.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扩大文化视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着重介绍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意蕴和表现手法,提高思维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选读本课程将以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为主要阅读内容,包括以下部分:•陈毅《春天的故事》•徐志摩《再别康桥》•梁实秋《谈艺录》•钟理和《记南京大屠杀》•许地山《长城谣》•欧阳江河《鲁迅和他的时代》通过选读这些文学作品,学生将了解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同时也能够从中感受作者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
2.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学作品,探究其意蕴和表现手法。
•课外拓展:组织学生参加相关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和视野拓展。
•个性培养: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和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评价与考核1.课堂表现(15%):包括课堂积极参与度、思维敏捷度、讨论质量等因素。
2.作业表现(30%):包括写读书笔记、阅读文献、文学评论等因素。
3.测验成绩(50%):以期中和期末测验成绩为主要考核因素。
4.个性特长(5%):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提供个性化考核政策。
五、教学反思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而课堂教学的任务是通过研读文学作品,激发和提升学生的文学意识和文化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通过互动探究和个性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美-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美-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作品,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感性认知能力。
3.帮助学生加强对诗歌散文的语言艺术的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作品的欣赏。
3.诗歌散文的阅读和写作方法。
三、教学设计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课件或者黑板上展示一段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点明课堂主题,引导学生进入情感和意义丰富的语言艺术的世界。
2.基本概念和特点的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抒情、意境、节奏等。
3.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作品教师向学生讲解一些中国现代诗歌散文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文学特点,包括:贺知章的《静夜思》、于光远的《义务献血的挽歌》、方方的《易安居即景》等。
4.诗歌散文的阅读和写作方法的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诗歌散文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包括:通过语言和意象鉴赏作品,通过模仿和创作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等。
5.练习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阅读和写作任务,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感性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散文语言艺术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通过详细讲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作品。
同时,通过对中国现代诗歌散文作品的欣赏,掌握阅读和写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师生互动的默契和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度学习,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诗的语言-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诗的语言-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的发展背景和特点;2.掌握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1)中国现代诗歌的历史背景自 20 世纪初开始,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中国社会的变革,中国现代诗歌开始走上了自己的发展之路。
(2)中国现代诗歌的主要特点中国现代诗歌的主要特点是:语言新颖、形式多样、自由意识强烈、追求个性化和民族性。
2. 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和特点(1)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背景中国现代散文也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中国社会的变革而逐步形成的。
(2)中国现代散文的主要特点中国现代散文的主要特点是:文体多样、情感真挚、表现民众生活、对社会现实关注。
3. 选修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欣赏本次教学选修的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作品包括:(1)诗歌作品: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鲁迅2.《登高》辛弃疾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4.《静夜思》李白5.《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2)散文作品:1.《爱的教育》鲁迅2.《故乡》鲁迅3.《彩楼记》钱钟书4.《茶》茅盾5.《烟花三月》茅盾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阅读、演讲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对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的深刻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流程1.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1)历史背景通过讲授和课堂讨论,详细介绍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背景。
(2)主要特点通过讲授和阅读篇目,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主要特点,并重点讲解诗歌创作中的语言运用。
2. 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和特点(1)历史背景通过讲授和课堂讨论,详细介绍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背景。
(2)主要特点通过讲授和阅读篇目,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现代散文的主要特点,并重点讲解散文创作中的基本技巧。
3. 选修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欣赏(1)诗歌作品欣赏通过阅读和分析选修诗歌作品,引导学生从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理解诗歌的语言美感。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简明教案(诗歌部分)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简明教案(诗歌部分)第一章:现代诗歌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3. 培养对现代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二、教学内容1. 现代诗歌的定义与特点2. 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3. 现代诗歌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现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诗歌的代表作品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现代诗歌进行欣赏和批判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现代诗歌的概念和特点2. 讲解:讲解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3. 分析:分析现代诗歌的代表作品4. 讨论:引导学生对现代诗歌进行欣赏和批判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首现代诗歌,并写出阅读感悟2. 选择一位现代诗歌代表人物,了解其生平及作品,下节课分享第二章:徐志摩诗歌欣赏一、教学目标1. 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2. 分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3. 培养对徐志摩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二、教学内容1. 徐志摩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2.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3. 徐志摩的代表作品及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徐志摩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徐志摩的代表作品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徐志摩诗歌进行欣赏和批判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2. 讲解:讲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3. 分析:分析徐志摩的代表作品4. 讨论:引导学生对徐志摩诗歌进行欣赏和批判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首徐志摩的诗歌,并写出阅读感悟第三章:郭沫若诗歌欣赏一、教学目标1. 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2. 分析郭沫若诗歌的艺术特色3. 培养对郭沫若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二、教学内容1. 郭沫若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2. 郭沫若诗歌的艺术特色3. 郭沫若的代表作品及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郭沫若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郭沫若的代表作品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郭沫若诗歌进行欣赏和批判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郭沫若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2. 讲解:讲解郭沫若诗歌的艺术特色3. 分析:分析郭沫若的代表作品4. 讨论:引导学生对郭沫若诗歌进行欣赏和批判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首郭沫若的诗歌,并写出阅读感悟第四章:戴望舒诗歌欣赏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戴望舒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2. 分析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色3. 培养对戴望舒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二、教学内容1. 戴望舒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2. 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色3. 戴望舒的代表作品及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戴望舒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戴望舒的代表作品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戴望舒诗歌进行欣赏和批判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戴望舒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2. 讲解:讲解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色3. 分析:分析戴望舒的代表作品4. 讨论:引导学生对戴望舒诗歌进行欣赏和批判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首戴望舒的诗歌,并写出阅读感悟2. 选择一首戴望舒的代表作品六章:穆旦诗歌欣赏一、教学目标1. 了解穆旦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2. 分析穆旦诗歌的艺术特色3. 培养对穆旦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二、教学内容1. 穆旦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2. 穆旦诗歌的艺术特色3. 穆旦的代表作品及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穆旦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穆旦的代表作品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穆旦诗歌进行欣赏和批判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穆旦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2. 讲解:讲解穆旦诗歌的艺术特色3. 分析:分析穆旦的代表作品4. 讨论:引导学生对穆旦诗歌进行欣赏和批判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首穆旦的诗歌,并写出阅读感悟七章:艾青诗歌欣赏一、教学目标1. 了解艾青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2. 分析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3. 培养对艾青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二、教学内容1. 艾青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2. 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3. 艾青的代表作品及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艾青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艾青的代表作品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艾青诗歌进行欣赏和批判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艾青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2. 讲解:讲解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3. 分析:分析艾青的代表作品4. 讨论:引导学生对艾青诗歌进行欣赏和批判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首艾青的诗歌,并写出阅读感悟八章:白话诗派诗歌欣赏一、教学目标1. 了解白话诗派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白话诗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3. 培养对白话诗派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二、教学内容1. 白话诗派的定义与特点2. 白话诗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3. 白话诗派诗歌的艺术特色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白话诗派的定义与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白话诗派的代表作品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白话诗派诗歌进行欣赏和批判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白话诗派的概念和特点2. 讲解:讲解白话诗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3. 分析:分析白话诗派的代表作品4. 讨论:引导学生对白话诗派诗歌进行欣赏和批判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首白话诗派的诗歌,并写出阅读感悟九章:新月派诗歌欣赏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月派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3. 培养对新月派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二、教学内容1. 新月派的定义与特点2. 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3. 新月派诗歌的艺术特色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月派的定义与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月派的代表作品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新月派诗歌进行欣赏和批判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新月派的概念和特点2. 讲解:讲解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3. 分析:分析新月派的代表作品4. 讨论:引导学生对新月派诗歌进行欣赏和批判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首新月派的诗歌,并写出阅读感悟十章:现代诗歌创作与欣赏一、教学目标1. 掌握现代诗歌的创作重点解析本教案以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主题,共十个章节。
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一单元川江号子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川江号子一、导入由诗句“脚蹬石头,手爬沙滩,风里来雨里去,牛马一般。
拉急流走遍了,悬崖陡坎”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1、请听诵读2、点读(两学生诵读)3、两学生谈初度感受三、知人论世(一)、介绍川江号子1、川江号子:是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劳动歌唱形式。
2、历史渊源:重庆和四川东部是川江号子的主要发源地。
从四川宜宾到宜昌一千多公里的长江江段俗称川江。
川江水势凶险,在激流险滩处逆流而上时,需要船工们齐心协力摇桨行船,甚至需要在岸上拉纤绳拖着船向上游走。
而两岸山峦重叠,悬崖峭壁,也极其危险。
他们需要奋力前行,否则不进则退。
甚至会被卷进漩涡中,掉到悬崖下。
(二)、作者介绍1、蔡其矫(1918—2007)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福建晋江人。
有诗集《回声集》《涛声集》《倾诉》《蔡其矫诗集》等。
2、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58年,那是中国最艰难的年份,饿殍遍野,而举国的诗人要么沉默,要么昧着良心还在欣快症的控制下大唱“形势一片大好”的赞歌。
当时他正挂职为长江规划办公室政治部宣传部长,作为一名从延安走出来的革命诗人,却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所谓“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
(三)、再读感知1、学生读2、学生谈在读感受3、归纳诗中的视觉和听觉意象:川江号子,船夫,闪电,雨点,巨大木船,鱼,鸟四、品意象,味诗情按照分好的小组对这些意象进行评析, 5分钟。
每组派代表展示评析结果。
(一)、品意象第一组:川江号子明确:此诗的首行先声夺人,“你碎裂人心的呼号,”将川江号子的“碎裂人心”撼人心魄的声音展现出来。
随后两行交代了号子的源地,凸显出号子的陡峭与迅疾。
接下来三行指明了号子的——去向,烘托了号子的旷远与激越。
它们在结构上与前三行相同,写到号子的“回声”的“震荡”,里面渗透着悲音,“悬岩”和“漩涡”进一步烘托了号子的旷远与激越。
接着的三行用“吆喝”“长啸”使号子具体化,再用一个比喻——“有如生命最凶猛的浪潮”,十分形象(“浪潮”和后面的“流来,流来”,恰好与江、号子同时取得了联系,将号子与生命勾连起来。
美-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美-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前言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时代性。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学习诗歌和散文的基本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
•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增强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和方法诗歌1.现代诗歌的特点和流派;2.选读鲁迅、臧克家、海子、北岛等诗人代表作,分析其意境、表现手法和语言技巧;3.听诗和背诗,提高诗歌的朗诵和记忆能力;4.创作自己的诗歌,将所学的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散文1.现代散文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选读余秋雨、梁文道、杨绛、方方等作家的代表作,分析其意境、表现手法和语言技巧;3.练习写作,模仿和创作不同风格的散文,磨练写作能力和文学感知能力。
教学方法1.讲授和讲解;2.阅读和分析;3.背诵和朗读;4.写作和创作;5.互动和讨论。
教学周期本教案建议课时为6-8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现代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掌握诗歌和散文的基本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
3.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增强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教学难点1.学生的文学感知能力和阅读能力普遍较低,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培养、提高阅读能力。
2.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有限,需要重视写作和表达的训练和指导。
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进行评价和鉴定:1.日常表现评价:观察学生的听课、作业、讨论等表现情况,给予评价和鼓励;2.作品评价:针对学生的写作作品,从语言表达、思想深度、文学感知等多个方面给予评价和指导;3.总结鉴定:教学结束后,对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和效果进行总结鉴定,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指导和改进的方向。
结束语本教案针对美-人教版选修课程的中国现代诗歌散文课程,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周期,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文学的美感,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艺术。
2024年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2024年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流派和发展历程。
掌握若干著名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阅读、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散文。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概述基本特点:现代性、个性化、情感化、象征性。
流派分类: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发展历程:从清末民初到当代的演变过程。
2. 著名诗人及其作品赏析徐志摩:《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鲁迅:《野草》、《朝花夕拾》等。
戴望舒:《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3. 著名散文家及其作品赏析茅盾:《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巴金:《家》、《春》、《秋》等。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等。
三、教学方法与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相关诗歌散文的朗诵录音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学生对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的了解和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讲解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流派和发展历程。
分析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其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首诗歌或一篇散文进行深入探讨。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中国现代诗歌或散文进行赏析,并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赏析报告。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文学价值。
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散文的深层含义和艺术魅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的理解程度和文学鉴赏能力。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一单元【单元概览】单元说明:本单元都是展示“生命的律动”的诗篇。
这些诗篇所显现的生命形态,或如“天狗”般充满豪放的气势,或像“井” 一样保持着“静默,清澈”的姿态,或如“春天”一般显示蓬勃的生机;或者表现为战士直面死亡的勇气,或者表现为船夫搏斗急流的坚韧。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领悟并品味这些诗歌所包蕴的生命内涵,进一步了解现代诗歌创作与诗人人格之间的关系,以及现代诗歌奇特的思维方式。
学习目标:1 、理解现代诗歌“生命的律动”的内涵。
2 、了解各篇课文所包含的人格魅力。
3 、结合课文,领悟现代诗歌的奇特的思维方式。
4 、体会诗的韵律和节奏,学习现代诗的朗诵。
【精读】天狗1 、预习质疑及感悟:我的质疑:我的感悟:我的收获:2 、含英咀华一言品评(这首诗我喜爱的诗句摘录及品评):我喜爱的诗句摘录:我的品评:3 、问题探究:1 、这首诗的中心意象及其特点?中心意象:天狗特点:有气吞日月星辰的恣肆、凌厉、张扬自我、狂放不羁、气势磅礴2 、请探讨本诗中心意象的深层意蕴。
“天狗”形象具有双重含义(象征意蕴):它既是一个五四时代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大写的“我”(民族与时代新人)的象征,显示了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
又是一个热忱、坦荡和叛逆的“小我”,是“大时代中诗人自我灵魂”的真实写照。
3 、简析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①完全自由体诗形式(诗句是长短不一的,每一节的行数也不固定,且没有统一的韵脚)与诗歌展示的“天狗”形象和表现的思想主题相得益彰。
②修辞:拟人手法:使“天狗”形象的塑造能够生动地展现充满豪气的自我精神,也便于诗人进行富于想象力的夸张。
浪漫主义的夸张:更好地展现天狗张扬自我、狂放不羁的个性。
4 、语言品味:品四类词:①动词:“吞”“飞奔”“狂叫” “飞跑”等一系列富有动感、活力的动词,将“天狗”无所畏惧、狂放不羁、恣情宣泄的特点活脱脱地展现出来。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简明教案(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走进诗的世界教学目标:1、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2、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生命律动3、体会诗歌抒情主人公的人格魅力4、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思维方式教学方式:1、自读品味法2、导读提升法3、讨论交流法4、读写结合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安排:1、阅读讲解讨论《走进诗的世界》2、诵读本单元所有课文教学过程安排:一、中国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一)外部特征1、分行。
2、音乐性。
(二)内在特征1、精美的语言2、隽永的滋味3、纯粹的情感4、深刻的哲理5、异常的美感二、生命的律动——现代诗歌魅力探密(一)反复诵读本单元各首诗歌这些诗歌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但至今都还有其独特的魅力,独特的价值。
要求静心诵读,进入诗歌的世界,体会诗歌的意韵,读出滋味。
要求先不看导读分析文字。
(二)品读现代诗歌的方法诵读——直觉,混沌(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初解——表层意义、字面意义深入——知人论世、技法应用与目的咀嚼——深层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三)结合导读分析文字,从语言(技法)、滋味、情感、哲理、美感等角度中,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交流。
1、要求:⑴自主式的思考(即要求读出自己的感觉,品出自己的滋味,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⑵开放式的交流(即与同学、老师进行多向的交流探讨,)⑶有条理的表达2、课文解读⑴《天狗》总体评价:这是中国最早的白话诗歌之一,顺应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激情。
最突出的特点:高度张扬的自我意识、激荡不已的激情(狂飙突进)主要技法:化用民间传说、极度夸张知人论世:由于处在白话文刚刚兴起的时期,又恰逢“新文化运动”,语言总体显得粗糙,也比较直露,滋味不够隽永,美感无从谈起。
⑵《井》总体评价:是一首比较成熟的现代诗。
最突出的特点:形象鲜明,涵义隽永,美感异常。
主要技法: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衬托写作年代: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1944年,抗战胜利前一年。
表层意义:描写“井”的形象——静默、清澈、简单、虔诚、寂寞描写“井”的环境——草叶、小小的天空和浮云(和谐)花叶的腐烂、垃圾(不和谐)描写“井”的对象——“你们”饥渴、汲取、扰乱、遗弃深层意义:写井即写人,写“我”。
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三单元神女峰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神女峰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读诗,品诗。
2、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质疑精神。
3、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引导学生朗读及感悟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过程:一、导语(幻灯)神女峰的典故与传说明确:巫山云雨,传楚宋玉《高唐赋·序》说,楚怀王在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曾梦与巫山神女遇,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当然,也是因为在三峡有一片巨石,因其形状像女子的身姿,又因为常年有云霞遮绕,所以,巨石所在的山峰就被称作是“神女峰”。
继续点拨:据说这个“神女峰”衍生出许多的神话传说。
其中有一个最为著名,把神女峰叫做“望夫石”,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个的传说?明确:一位女子的丈夫因故远行,女子便每天爬上高高的山峰极目远眺,思念丈夫,无论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天天如此,久而久之,便化做巫峡上的一座山峰,人们为了纪念她,把她命名为神女峰,又称为望夫石。
点拨:多么美丽又忧伤的故事,这块耸立在巫峡江岸上的山石,作为女性坚贞的化身备受礼赞。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令多少人一洒同情之泪。
而中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舒婷也坐着游船慕名前往游览参观时,她呈现给我们的又是一座怎样的神女峰呢?二、学生感受性诵读好,下面请大家齐读此诗,然后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你的阅读初体验。
提问:你觉得这是一篇怎样的诗(在格调上)?明确:是一首很伤感,朦胧,很有感染力的诗。
……点拨:同学们的感受特别敏锐,表述也特别直白。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三、研读欣赏提问:(幻灯展示)1.“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挥舞花帕的是些什么人,表现出她们对神女峰或者说神女怎样的情感态度?2“.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这人与挥舞花帕的人有什么不同?3.“美丽的梦”为何会留下“美丽的忧伤”?神女的梦美丽吗?忧伤也能美丽吗?4“.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这句反问反映作者怎样的疑惑呢?“神女”的意象?它代表着怎样的爱情婚姻观念?6.舒婷对“神女峰”的评价,态度怎样?从那些诗句中可以证明?7.诗人对“神女峰”的定位,反映出怎样的爱情观?舒婷还在其他的那些诗作中也体现了这样的爱情观?归类;在这八个问题中品位语言的有1、2、3、4探究意象的有5领悟情感的问题有6、7、8现在我们开始一一来解读这些问题(学生讨论后陈述观点)1、挥舞花帕的是女性。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讲课教案
激励的手段:追求理想必会遭遇挫折,此时推开窗子, 看看这满园的欲望就会从自然之春中获得无尽的力量。
诗人表达了心灵觉醒后不甘寂寞,追求理想,在遭遇 挫折后陷入痛苦又渴望光明,寻求突破的思想状态。 这种感受是每一个热血青年必然会经历的一种状态, 因此它既是个人的,也是大众的和普遍的,既是时代 的,也是永恒的。
第1节侧重于塑造一个春的意象,意象既是现实之景, 也是心灵写照。第1节是第二节的铺垫,诗人把春描绘 得美丽富有诗意,令人向往。正因为此,第2节诗人遭 遇挫折后才会痛苦,而痛苦却又不甘于此,仍然要寻 求突破,第2节侧重表现诗人的心路历程。整体上看, 第1节的春意象洋溢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情感,调子明朗。 第2节通过肉体、泥土、赤裸表达一种复杂感受,调子 趋向于灰暗。两节连起来读,就会让读者反复从明朗
火焰 红色
象征意义 活力、激情 热情、活力
花朵 美丽 理想
1.请你谈谈“春”这个意象在诗中所起的作用
2.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是诗人的感 受,但也是无数人的感受,请分析。
3.请你就诗歌的结构特点作一些赏析
1.“春”这一意象在诗中主要起三种作用:理想的象征、 现实的写照、激励的手段
理想的象征:绿色的火焰象征着青春的激情,花朵象 征着理想,青春渴望实现理想,这是任何一个青年人 的梦想。
现代诗与古代诗的不同
1.写作内容 古诗多为言志抒怀,即使写国家,也与 个人的遭遇脱不了干系;现代诗除以上内容外,更多 关注心灵、个性、自由、爱情等,内容更为广博,受 到西方诗歌的显著影响。
2.抒情风格 古诗含蓄,但不朦胧;现代诗风格多样 化,含蓄与奔放、冷静与热烈兼有,直接与间接并重。 有些现代诗歌诗句本身并不含蓄,但其整体却比较难 懂。
简明教学设计:《中国现代诗三首》教案
《中国现代诗三首》教案简明教学设计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学的需求日益增多。
而在学校中,文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诗歌是文学中的一种,而《中国现代诗三首》这一教材就是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和学习现代诗歌写作的机会。
本教案设计的目的就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接触和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韵味及其创作的艺术特点。
同时,还能使学生从中领会到情感、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对生命的热爱感。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现代诗歌的产生、发展、特点和意义;2.掌握三首中国现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3.理解三首现代诗歌的情感、意义和语言,欣赏诗歌的韵律、节奏、语言特点等。
能力目标:1.能以诗歌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感受;2.能理性评价自己与他人创作的现代诗歌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间,珍视感觉和体验的能力;2.激发学生的创意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关注时代变迁和人类命运的情感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眼前》的朗诵本课的导入采用朗诵的方式,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呈现。
选取《眼前》这首现代诗歌,通过领读和朗诵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氛围,感受诗歌的情感和语言。
2.语文——现代诗歌的来源和特点通过介绍现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产生背景及其历史演变、艺术形式、思想倾向和语言特点等。
这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和思考将有深远的影响,也是学习现代诗歌的必要前提。
3.学练——《朝花夕拾》、《咏橘》、《人生》的鉴赏通过对《朝花夕拾》、《咏橘》、《人生》三首现代诗歌的文本分析和鉴赏,让学生能够领会诗歌的情感韵味并了解其创作背景及艺术特点。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4.阅读——课外阅读与作品创作在学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相关的文学作品阅读,并进行简单的思考和透析。
之后,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进行现代诗歌的创作,可以选择学习的一首或多首现代诗歌进行仿写或变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走进诗的世界教学目标:1、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2、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生命律动3、体会诗歌抒情主人公的人格魅力4、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思维方式教学方式:1、自读品味法2、导读提升法3、讨论交流法4、读写结合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安排:1、阅读讲解讨论《走进诗的世界》2、诵读本单元所有课文教学过程安排:一、中国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一)外部特征1、分行。
2、音乐性。
(二)内在特征1、精美的语言2、隽永的滋味3、纯粹的情感4、深刻的哲理5、异常的美感二、生命的律动——现代诗歌魅力探密(一)反复诵读本单元各首诗歌这些诗歌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但至今都还有其独特的魅力,独特的价值。
要求静心诵读,进入诗歌的世界,体会诗歌的意韵,读出滋味。
要求先不看导读分析文字。
(二)品读现代诗歌的方法诵读——直觉,混沌(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初解——表层意义、字面意义深入——知人论世、技法应用与目的咀嚼——深层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三)结合导读分析文字,从语言(技法)、滋味、情感、哲理、美感等角度中,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交流。
1、要求:⑴自主式的思考(即要求读出自己的感觉,品出自己的滋味,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⑵开放式的交流(即与同学、老师进行多向的交流探讨,)⑶有条理的表达2、课文解读⑴《天狗》总体评价:这是中国最早的白话诗歌之一,顺应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激情。
最突出的特点:高度张扬的自我意识、激荡不已的激情(狂飙突进)主要技法:化用民间传说、极度夸张知人论世:由于处在白话文刚刚兴起的时期,又恰逢“新文化运动”,语言总体显得粗糙,也比较直露,滋味不够隽永,美感无从谈起。
⑵《井》总体评价:是一首比较成熟的现代诗。
最突出的特点:形象鲜明,涵义隽永,美感异常。
主要技法: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衬托写作年代: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1944年,抗战胜利前一年。
表层意义:描写“井”的形象——静默、清澈、简单、虔诚、寂寞描写“井”的环境——草叶、小小的天空和浮云(和谐)花叶的腐烂、垃圾(不和谐)描写“井”的对象——“你们”饥渴、汲取、扰乱、遗弃深层意义:写井即写人,写“我”。
“我”是一个旁观者,独立于尘世,为他人(你们)的需要付出自己的帮助。
“我”遭受不公正的命运,对命运既不逃避,也不反抗,但内心却是孤独、渴望、无奈。
虽然内心的丰富与遭遇的凄凉形成了难以接受的现实,但却用静默、孤独,用对外界的决不逃避、也不兴奋来保持自我的丰满,保持自我的独立。
咀嚼感悟:人生肯定会有各种遭遇,甚至是命运多舛。
我们应对世间不幸遭遇,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改变自我,随波逐流;一是坚持自我,保持个性。
世间最可悲的到底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还是丧失自我顺从大流?面对不幸,有没有勇气去坚持自我,耐住寂寞?因为,保持自我,保持个性,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需要有肯定自我价值的智慧,需要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才能抗拒一切世俗的嘲讽乃至遗弃。
知人论世:抗战时期,1939年,作者到西南联大外语系就读,后担任“美国志愿军大队”(即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翻译一年,后又到印度比哈尔邦的“蓝伽训练中心”任少校翻译官两年多。
1945年西南联大毕业。
因此,这里的“井”象征着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是某种民族精神的象征,有其鼓舞人心的作用: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顽强地应对民族的苦难。
难句理解:“你们只能扰乱我的表面/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点明了“井”的生命内涵的源泉。
“黑暗的地层”既指明了保持高洁的“井”所面对的险峻,又隐含了其生命内涵的强大支撑——生存在底层的民众。
“无边的宇宙”带有某种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内蕴,它实际上展示了“井”所向往的开阔的胸襟、高远的抱负。
春总体评价:这是一首抒写青春的比较成熟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诗歌。
最突出的特点:赋予意向以最异常的感觉,隐晦地表达青春的热情与困惑,焦虑与迷惘。
主要技法:拟人、拟物、象征、意象的变形,句式的变形。
写作年代:1942。
1940年从西南联大毕业,留校任教两年,后到缅甸抗日战场担任翻译一年。
表层意义:春天,充满生命力,万物蓬勃滋长,生命的欲望赤裸展现,无比美丽。
深层意义:春带来生机,带来欢乐,也带来烦恼,甚至痛苦。
这正是青春的象征。
青春无比美丽,充满生命的张力,生命的欲望被点燃,却又遭受压抑,因而更加强化了对禁锢和压抑的突破与反抗的渴望。
咀嚼感悟:青春是永恒的美丽季节,青春的理想,爱情的渴望,成为永远的谜,蛊惑者年轻人的心。
但这种渴望,却不可以无限地张扬,无限地膨胀。
等待也许是一个被动的行为,却绝不是懦弱;不加节制地任其燃烧,青春之火将烧毁的,也许就是青春本身。
知人论世:作者写此诗时24岁。
此时,正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作者即将赴缅甸抗日战场参加工作。
战争,不仅是爱情被沉重的战争压抑,民族、生命、道德,都在遭受侵略者铁蹄的蹂躏。
这个时期的青春的诗歌,也当然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充满了禁锢感、矛盾感,充满了反抗感,以及对结束战争、迎接新生活的等待和渴望。
难句理解:“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以火焰表现绿色之盛、之逼人,以摇曳突出绿色之动感。
整句突出地表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也暗示青春的蓬勃气息。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倒装的句式。
突出花朵的无穷生命力。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缺无处归依”——“永远的谜”,那是生命的谜,是青春的谜,“泥土做成的鸟的歌”,既轻盈,又浑沉,这奇妙的组合,使轻盈不至于轻飘轻率,使厚重不至于板滞沉重。
⑷《无题》总体评价:这是一首形式新颖的经典的现代诗歌。
最突出的特点:理想崇高,意象鲜明,形式特异,形象鲜明,语言简洁。
主要技法:设问、想象。
写作年代: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
表层意义:仆倒于雪地,化为万物的营养,迎来美丽的春天。
深层意义:直面苦难,毫不畏惧,相信为正义的事业、崇高的理想的牺牲的价值。
咀嚼感悟:是什么让人大义凛然,前仆后继?是理想,是为一个高远的理想所激励的时候,人才会认识到死的意义,进而更理解和追求生的意义。
知人论世:作者曾经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8年初被迫去香港。
结构理解:结构完整,前后呼应。
形式特色:最后五行特别有意思。
四个词语独立成行,强调了牺牲之后迎来的美好的未来图景;结尾句既照应开头,又余味隽永。
川江号子总体评价:这是一首气势雄浑、情感悲壮的现代抒情诗。
最突出的特点:情感浓烈、炽热。
主要技法:直接描写与侧面烘托,复沓与对仗。
写作年代:1958。
大跃进。
表层意义:描写川江号子,川江船工。
表现号子和船工给人带来的心灵的震动。
深层意义:主要从最后六行表现。
一方面写船工,另一方面也表现自己的思考。
这是理想与现实错位交织的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感慨。
知人论世:1938年进入延安鲁迅文学院文学系学习,1958年被划为“右派”。
咀嚼感悟:两点可以思考:船工的号子和呐喊,是为了让人倾听吗?我们为理想而奋斗,是为了什么?如果遭遇了挫折,蒙受了冤屈,我们将要如何面对?妙处点拨:本诗撼人心魄的力量来源,一是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的描写所带来的心灵冲击,那是力量与血泪第二单元《挚情的呼唤》——诗的发现教学目标:1、现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发现美的外部条件2、理解诗歌内涵,领会真挚情感,体会诗歌以情动人的特点。
3、领会诗歌“诗缘情而绮靡”的意义,学习诗歌的抒情艺术。
4、体会诗歌语言特点,训练语感,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
教学方法:1、自读品味法2、导读提升法3、讨论交流法4、读写结合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阅读讲解讨论《诗的发现》2、诵读本单元所有课文,感受诗歌情感。
教学过程:一、挚情的呼唤——感悟诗歌情感1、朗读诗歌,初步感知2、说说你所感受到的诗歌表达的情感(体会写什么)(1)《贺新郎》(毛泽东)表达对妻子的依依柔情,更表现了献身革命的激情。
二者水乳交融,互为映衬。
(2)《也许》(闻一多)表达对早夭的女儿的刻骨的爱,以及失去女儿的无限的痛苦。
(3)《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表达思乡之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4)《秋歌》(瘂弦)表达一种向往,一种追求。
诗行透露出的情感,至诚至柔。
(5)《妈妈》(江非)表达了对妈妈的歌颂和热爱。
二、柔软的心——体会情感表达的方法(探究怎么写)贺新郎1、化用古诗典故和诗意2、对比与衬托(异常)把儿女私情与革命激情相对比,又相映衬,突出了青年革命者的追求理想的高大形象,又表现了真实的儿女情长。
3、以景衬情凄清的秋天初晨之景,衬托别情离绪之沉重;此沉重又反衬出青年革命者离家投身革命、实现伟大抱负的可敬可佩。
4、细节描写“眼角”两句,写离愁别绪,是常理;“住”字又突出了异常,表现对方(妻子杨开慧)的深明大义。
也许以痴想表达对早夭的女儿的爱意柔情,其中隐含的悲怆与无奈,比捶胸顿足更令人不忍卒读,更加的撕心裂肺!对比。
想象。
至柔至痴。
不谐中的和谐。
一个小农家的暮1、细节描写。
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日常细节画面,体现农村平民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2、口语化的语言。
质朴无华滋味隽永。
3、声想结合,动静结合。
4、结尾异常。
引民歌入诗,与前面的和谐宁静情调迥异,表现了对民生的关怀。
秋歌1、化用古意。
前三节,意象的选择别有诗意,有古典的美。
为后两节的抒情营造了古朴典雅的诗歌意境。
2、朦胧含蓄。
文中的主体意象是“暖暖”。
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对暖暖的深情与依恋,欣喜与呵护,但却对“暖暖”是谁颇费猜度。
妈妈1、对比写法。
城市化与农村生活的对比。
撼人心魄的是最后五行。
前面都为这五行铺垫,它不止是反衬农村生活的艰苦,更是反衬生活在农村的妈妈的伟大,突出“我”对妈妈的赞美和思念。
2、欲扬先抑。
对现代城市化的生活,妈妈也许都没见过,都不懂。
但妈妈又勤劳,有爱,那一切其实都显得并不重要。
3、细节叙写。
白描,毫无渲染,却令人感动。
第二课时重点:探究与表达一、阅读《诗的发现》一文,想一想,为什么那些经典的篇章能够魅力永在。
1、博大的爱心。
2、纯真的童心。
3、独特的观察。
4、特异的思维。
二、探究与表达㈠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写道:美呀,在爱中找你自己吧。
闻一多又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
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细读本单元各首诗歌,谈谈他们是用什么、怎么样表达对独特对象的爱。
㈡对比阅读《妈妈》与《生日》,从写作角度的选择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㈢诗歌虽然简短,但却有许多诗句写得可感可触、可视可听,它们化无形为有形,化平淡为神奇。
从第一、二单元中任选一个例子,说一说它们是怎么样达到这样的表达效果的。
㈣为你的亲人写一首诗歌。
三、鉴赏表达从一、二单元中任选一首自己最有感觉的诗歌,结合两个单元的学习所得,写一篇鉴赏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