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第五章
逻辑学第5章
三、假设证明法
1、间接推证法的特点认知 给定前提不够,需要附加。 2、假设证明法的基本思路 附加假设,依据蕴涵引入的规则有条件的推出相 关结论。 3、假设证明法的模式构造 4、应用举例分析 【例析4207-4210】 5、假设证明法的逻辑启示
四、反证法
1、反证法的特点认知
前提不够,需要附加。 附加与结论相矛盾的命题作为假设依据规则进行推导寻求矛盾。 找到矛盾后利用否定引入或销去规则反证结论成立。
2、构造规则(分解规则)
合取并列、析取分枝、多重转化
3、构造步骤及注意事项
多重转化、 合取先行、析取分枝、
4、具体应用
四、真值表法的局限性
1、完全真值表法的局限性 判定多变项命题公式过于繁琐。 2、归谬赋值法的局限性 仅能判定蕴涵式,且当被判定公式的后件为合取式或等值式是 须分情 况讨论多有不便。 3、真值树法的局限性 判定结构复杂的公式时,树冠过大操作不便。 4、问题:
p∧﹁q
*返回*
p T T F F
q T F T F
等值
p→q T F T T
﹁p∨q T F T T
p∧﹁q F T F F
矛盾
实例分析4104:
请用归谬赋值法判定((p→q)∧﹁q)→﹁P这个推理是否有效?
((p→q)∧﹁q)→﹁P
0
1
1 1 1 1
0
1
0
由上表可知: q 的赋值出现矛盾,此命题形式是重言式,与之相对应的
2、完全真值表法的判定功能
(1)命题公式的性质判定
(解释、例析4102)
(2)推理形式有效性的判定
(3)命题公式之间关系的判定
(例析4103)
三、简化真值表法
逻辑学 第五章 判断——复合判断
第二赌,甲或者取下自己的右眼用牙咬, 或者输掉100元。这里又漏掉了“甲取下自己的牙齿去咬 右眼”。同上理又错了。
p
q
p←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⒊充要条件假言判断
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的充分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形式:当且仅当p,才q。 p、q是前件和后件,“当且仅当”是联结词。 符号表示:p←→q。“←→”读作“等值于”。
真假情况:只有当p、q都取相同的真值时,假言判 断才为真。可看下表:
p
q
p↔q
真
真
真
真
真假 真
符号表示:p∨q。
真假情况:断定选言支至少有一真,但也 假 真 真
可以都真,因此,一个相容选言判断,只有在
选言支都假的情况下才是假,其他情况均为真。 假 假 假
选言判断
⒉不相容选言判断
P Q p∨q
不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中至少有
一种存在,并且至多只有一种存在的选言判断。 真 真 假
փ (如无p,有q没q不定) 第二 p是q的必要条件 是指:无p一定无q;有p未必有q。
փ (如有p,有q没q不一定) 第三 p是q的充要条件 是指:有p一定有q,无p一定无q。 所以,假言判断有三种形式, 即: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充要条件假言判断。
⒈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的充分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逻辑学》第五章(精简版)
42
【思考与训练】
下列三段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1.许多水果是北方产的,苹果是水果,因此,苹果 是北方产的。 2.审判员在法院工作,这些人在法院工作,所以, 这些人是审判员。 3.外语翻译都懂外语,他不是外语翻译,所以,他 不懂外语。
35
三段论的规则
3.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大项扩大或小项扩大”
比如: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 语言是社会现象
所以,社会现象是没有阶级性的。
再比如:凡共青团员都是青年 张三不是共青团员
所以,张三不是青年
36Βιβλιοθήκη 三段论的规则4.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两否定推结论” 比如: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唯心义者 费尔巴哈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所以,费尔巴哈? 前提真而结论不定,推理无效。原因在于两个前提都否
一个概念(前一句是指“传统逻辑,后一句则指包括传统逻辑和现 代逻辑两部分在内的总的逻辑),所以,犯“四概念”错误。
33
三段论的规则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中项两次不周延” 比如:故意犯罪是犯罪 过失犯罪是犯罪 所以,过失犯罪是故意犯罪
前提真而结论假,中项“犯罪”一次都不周延,所以, 违反该规则,推理无效。
21
【思考与训练】
1.下列推理能否成立?为什么? (1)从SOP推出SOP (2)从SEP推出POS (3)从SAP推出POS (4)从SIP推出POS
22
【思考与训练】
2.将下列判断换质、换位、换质位、换位质。 (1)一切马克思主义者都是无神论者。 (2)有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3)有些花不是红的。
9
对当关系直接推理
复旦大学《逻辑学》第5章
第五章复合命题地描画——正确地或错误地——现实,必须与现实具有共同的东西,这种形式就是逻辑形式,即现实的形式。
像弗雷格和罗素一样,我把命题看作是其中所包含的式的函数。
——[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236主要内容•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负命题•真值形式与真值函项•真值表237一. 概述1、定义复合命题(compound proposition)是古典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指本身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以联结词联结简单命题而成。
例1.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社会契约论》例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例3.并不是我特别聪明,我只是比较执着于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2、复合命题的逻辑特征(1)复合命题的基本单位是命题。
在复合命题中,原子命题成为“逻辑变项”,它们被称为“支命题”。
(2)支命题由逻辑联结词(“逻辑常项”)联结,不同的逻辑联结词具有不同的逻辑性质。
(3)复合命题的真假取决于支命题的真假组合和联结词的逻辑性质。
3、复合命题的种类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负命题二. 联言命题1、定义联言命题(conjunctive proposition)指关于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命题。
例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例5.李白和杜甫是唐朝人。
例6.空洞的理论是没有用的,不正确的,应该抛弃的。
2、逻辑形式p并且q,读作“p并且q”。
p∧q,读作“p合取q”。
5、常用联结词…并且…;…和…缺一不可;尽管(虽然)…但是…;既…又…;不但…而且…;除了…还…。
6、需要注意的问题逻辑学中的“并且”与日常用语中的“并且”不完全相同,后者不仅是对“并且”前后两命题的肯定,而且前后两命题在内容方面有联系,或递进,或转折,或并列,而在逻辑学意义上,这一点被抽象掉了。
不论p和q在内容上是否有相关性,只要p、q都为真,那么“p并且q”就为真。
例7.“1+1=2,并且,雪是白的”;例8.“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逻辑学(第五章)
B、利用质的准则产生的话涵 如:反语。隐喻。缓叙(meiosis), 缓叙是将大事说小。夸张。
C、利用关系准则而产生的话涵 厂长:你怎么迟到了? 工人:百货大楼抓了一个小偷。 > 因为我看抓小偷的场面而迟到了。 甲:我的毛衣好看吗? 乙:你的帽子挺漂亮的。 > 你的毛衣不怎么样。
一、预设(presupposition)
(2)预设还大量存在于明言的判断之中 例:2002年巴西队把世界杯又夺回来了。 预设(1)巴西队以前夺过世界杯; (2)巴西队以前失去世界杯。 又如:2006年西班牙队把世界杯又夺回来了。 预设(1)西班牙队以前夺过世界杯; (×) (2)西班牙队以前失去世界杯 。(×)
二、话涵(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2.Grice的会话合作理论 (3)关系准则 要有关联,要切题。 (4)方式准则 要清楚明白: ①避免晦涩; ②避免歧义; ③简明扼要(不要罗嗦); ④井井有条。
A、利用量的准则而产生的话涵 “量的级差话涵定理”:断定强项可以 推导出弱项成立,而断定弱项则话涵强项不 成立。 例如:断定某人有十只铅笔。 → 某人有九只铅笔。 断定某人有九只铅笔。 > 并非某人有十只铅笔。 又如:断定所有的学生都是健康的。 → 有些同学是健康的。 断定有些同学是健康的。 > 并非所有的学生是健康的。
(3)语用预设 涉及到交际者双方,由具体语境而产生的预设。 例:约翰把玛丽称为共和党人,然后玛丽也侮 辱了约翰。 》把某人称为共和党人是对他的侮辱。 又如:A:天下雨啦! B:庄稼可有救了! 》久旱无雨。 再如:A:天下雨啦! B:今年收成可完啦! 》连续的阴雨天。
逻辑学第五章
第五章演绎推理(一)一、思考题1.01 什么是推理?什么是正确的推理?(或:正确的推理有哪两个条件?)1.02 什么是演绎推理的有效式?1.03 就演绎推理而言,推理形式为有效式是推理正确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抑或充要条件?前提真且推理形式有效是推理正确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抑或充要条件?前提真且推理形式有效是结论真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抑或充要条件?试论述之。
1.04 什么是换质法?换质法的规则是什么?1.05什么是换位法?换位法的规则是什么?1.06什么是三段论?什么是三段的格、式?1.07什么是三段论公理?1.08“大(小)项不当周延”的错误是什么?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1.09“中项两次不周延”的错误是什么?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二、概念解释题2.01 蕴涵2.03换位法2.05 三段论的格2.07四概念错误2.09小项不当周延2.02换质法2.04三段论2.06三段论的式2.08大项不当周延2.10三段论公理三、以下列判断为前提进行直接推理,并写出推理形式。
3.Ol没有概念不是有外延的。
3.02一切困难都不是不能克服的。
3.03有的集合概念是单独概念。
3.04这个村有的人家不是外来户。
( 以上述判断为前提进行换质法推理 )3.05是绝缘体的金属是不存在的。
3.06有自由电子的物体都是导电的。
3.07有的工具学科是没有阶级性的。
( 以上述判断为前提进行换位法推理)四、下列直接推理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明为什么;若正确,写出推理过程。
4.01 因为所有的疑问句都不是表达判断的,所以,有的表达判断的不是疑问句。
4.02 有的鸟不是非胎生的,因为,所有的鸟都不是胎生的。
4.03 凡上层建筑的东西都是有阶级性,所以,有的非上层建筑的东西不是有阶级性的。
4.04 凡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所以,凡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
4.05 凡无机物都不是生物,所以,有的生物是有机物。
4.06 有的水生动物不是鱼,所以,有的鱼不是非水生动物·4.07 有的工艺品不是出售的,所以,有的出售是非工艺品。
(逻辑学课程课件)第五章推理
A、E、I、O四种判断的换位质
原判断 SAP SEP SIP SOP
换位 PIS PES PIS —
换位质 PO┐S PA┐S PO┐S
5
换主项
换主项旧称戾换。就是对一个判断反复地进行换质、换位,最后得到一个新判 断,使新判断的主项和原判断的主项相矛盾。
A、E、I、O四种判断的换主项
原判断 SAP SEP
命题推理及其有效式
在命题逻辑部分,我们只研究命题推理。那么,什么是命题推理呢? 试比较以下两个推理: (1)如果某甲作案,那么他一定有作案动机。
事实是某甲没有作案动机。 —————————— 所以,某甲没有作案。 (2)所有的作案都都有作案动机。 某甲没有作案动机。 —————————— 所以,某甲不是作案者。 这两个推理的区别在于:推理(1)的前提或结论中出现复合命题,推理 (2)的前提和结论都是原子命题;推理(1)的根据是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推理(2)的根据是原子命题内部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推理(1)这样的推理,称为命题推理。命题推理就是依据命题之间的逻辑 关系进行的推理。在命题推理中,原子命题被当作最基本的单位,而对它的内部 结构不再分析。 命题推理的推理形式,就是只包含命题变项和联结词的真值形式。 命题推理的真值形式是一蕴涵式:前提的合取蕴涵结论。不难得出结论:一 命题推理是有效的,当且仅当它的真值形式是重言的蕴涵式。
一推理是形式有效的,当且仅当具有此推理形式的任一推理(即其推理形式 的任一解释)都不出现真前提和假结论。显然,有效推理的证据支持度是100 %;前提对结论的形式有效的证据支持关系,是一种最强的证据支持关系。
例如: (1)所有的人都是有思想的。
所有的猴都不是人。
—————————— 所以,所有的猴都不是有思想的。 该推理的推理形式是: 所有的M都是P 所有的S都不是M
第五章__逻辑学的基本规律
一 同一律
(一)主要内容
1.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有的概念和命题都必须 与自身保持同一。
2. 公式:A=A,或者
3. 作用:保证思维的确定A性。A
(二)基本要求:
1. 所使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同一; 2. 所使用命题的意义和真值必须保持同一。
(三)逻辑错误:
(二)逻辑错误:自相矛盾(“两可”)
第一组: 我花了近一年多的时间,才写完这本书。 中国园林建筑始于汉唐宫室。 他是很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第二组: 我国劳动人民修建的万里长城是一道天然屏障。 实践固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马列主义
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我是有信心做好此事的,只是感到没有把握。
3. 有人说:“经验主义不能一概反对,例如,工作经验、生产 经验等,就不应该反对”。
4. 小李和小王下了两局祺。小张遇到小李: ──“你赢了吗?” ──“没赢。” ──“那么你输了?” ──“也没有输。”
5. 这次试验一定会成功,当然,也有失败的可能。
6. 要说物质是永恒不灭的,这不符合事实,因为世界上的植物 物、动物,甚至恒星等物质都是有生有灭的。
7. 我不认为一切金属都是固体,也不认为一切金属都不是固体 。
8. 对于是否有外星人的问题,在科学未证实之前,我的态度是 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9. 这次考试我一定能通过,因为我这次信心十足,家里人也很 鼓励我,支持我。
10. 病人:我的记忆已经完全丧失了,我现在记不得任何东西。
医生:什么时候开始的?
病人:今年春节晚会结束时,我记得那时一阵兴奋,接着脑 子里便是一片空白,什么都不记得了。
3. 作用:保证思维的明确性。
逻辑学第五章 复合命题
逻辑学
(二)联言命题的真值表
p q p∧q
+
+ -
+
+ -
+
-
1.一个联言命题只有当它的每个肢命题都真时,它才是真的; 只要其中有一个肢命题假,它就假。 2.永假式:P并且非P
5
文法学院13/14学年第2学期
逻辑学
(三)使用联言命题应注意的问题
1.如果联言命题的肢命题是矛盾命题,那么就可以断定该联言命 题是假命题. 被害人死亡的原因既是自杀,又是他杀。
24
“并不是…”
文法学院13/14学年第2学期
逻辑学
3.逻辑形式 语言表达式:并非P 符号表达式(公式):~P 4.负命题的真假情况 肢命题与负命题是矛盾关系,互为真假。 5.负命题的真值表
注意:负命题不等同于性质命题中的否定命题。
(1)所有的同学都不是往届生。 (2)并非所有的同学都是往届生。
25 文法学院13/14学年第2学期
2.反驳一个联言命题时,只要能证明其中任一肢命题为假即可。
张三要受到法律制裁,并且李四也要受到法律制裁。
6
文法学院13/14学年第2学期
逻辑学
思维训 练题
某地有两种人,分别是说谎族和诚实族。诚实族总说真话, 说谎族总说假话。一天,有旅行者路过此地,看见此地的甲 乙二人。他向甲提出一个问题:“你俩中有诚实族吗?”甲 回答说:“没有。”旅行者想了想,就正确地推出了结论。 问:以下哪项是施行者作出的命题? A、甲是诚实族,乙是说谎族。 B、甲乙都是诚实族。 C、甲乙都是说谎族。 D、甲是说谎族,乙是诚实族。 E、甲乙所属均不明。
液体沸腾的原因是温度升高和压力下降。
《逻辑学》第五章(精简版)
换质换位 连续交替进行法
13
换质法
通过改变前提判断中联项的质从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直接推理。
规则: 1.改变前提的质,由肯定变为否定,或由否定变为肯定,
主、谓项的位置不变。 2.换质后判断的谓项是原谓项的矛盾概念。
SAP SEP
SIP SOP
SEP SAP
SOP SIP
换质不换位,谓项加并非
14
换位法
23
【思考与训练】
3.从“一切好的干部都是密切联系群众的” 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么?
A.有些好的干部不是密切联系群众的 B.不密切联系群众的是不好的干部 C.密切联系群众的是好干部 D.不密切联系群众的不是不好的干部
24
【思考与训练】
4.从“学习不好的同学都不是考试及格的同学”这一前提 出发,能否分别推出以下五个结论?如能,请将推理形式用符 号表示。
A.并非所有北大学生都不是共产党员
B.有些非民主党派成员不是非北大学生
C.并非所有学文科的都是非北大学生
D.有些今后不会成为杰出人士的人不是北大学生 E.有些北大学生是非民主党派成员。
【答案】D
27
第三节 三段论推理
凡人都会死, 张三是人 , ∴张三也会死
M——P
S——M S——P
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概念的性质判断作前提推 出一个性质判断结论的间接推理——三段论。
三明市所有的工科背景的大学毕业生都是行政人员mpa55三段论的省略式三段论的省略式省略大前提依据规则把结论中的大项同小前提中的中项联结起来组成大前提省略小前提依据规则把结论中的小项同大前提中的中项联结起来组成小前提省略结论依据两个前提中中项所处的位置按规则推出结论561
第五章 简单判断演绎推理
逻辑学·第5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在日常语言中,表达联言判断的语句也常采用
合并或省略形式。
例如:“你我都是可怜人。” “他分不清是非。” “我起了床,叠了被。”
三、联言命题的逻辑值
1、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共存性)
一个联言命题真,当且仅当其联言支都真;
如果联言支有假,则联言命题为假。
例如:“矛盾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如果并且只有“同一性”和“斗争性”都存 在着,这一判断才是真的。
定义: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断定一事物情况存在,
另一事物情况就存在的假言判断。 (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
例如:“如果发生摩擦,物体就会生热”
“如果天下雨,那么路面湿”
联结词的语言表达: 在日常语言中,应当化归为“如果…那么…” 的语言形式有: “假使…就…” “倘若…则…” “只要…就…” “要是…就…” “当…便…” 等
例如:“他又肥胖又消瘦” “他的作品既是长篇小说又是短篇小说”
第三节 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一、选言命题概述
1、选言命题的定义
选言命题是反映若干对象情况至少有一种情况 存在或只能有一个情况存在的命题。 “析取关系”
例如:“小张学习成绩差或者因为不够努力或者因 为方法不对。”
选言命题的构成:
支命题 联结词
第二节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一、联言命题的定义 联言命题是反映若干对象情况共同存在命题。
联言命题的基本特性在于对象情况的共存性。
例如:“矛盾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联言命题的结构: 联言支、联结项 联言支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联结项一般应化归为“并且”
例如:“矛盾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化归后为 联结项 “矛盾有同一性并且矛盾有斗争性” 联言支
联言命题的公式: p并且q 或 p∧q
逻辑学课件5逻辑学第五章逻辑规律
第一节 同一律(law of identity) )
逻 辑 基 本 规 律
一,定义: 定义: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同一个概念,同一个判断,在含 义上必须保持同一;即每个思想必须与其自身保持统一 即 A→A 公式: 二,公式: A是A, A,A A 同一律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相对的稳定性和质的规定性 三,同一律的要求 在同一时间,方面,条件,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判断 都要保持同一. 1.概念同一: 要求保持外延和内涵的统一(主要是外延同一,即所指 相同),不能混淆概念,偷换概念. 混淆是无意的偷换,偷换是有意的混淆 2.论题(论点)同一 判断同一要求推理论证使用的判断不能变为另一个, 否则为转移论题,偷换论题.
总述
形式逻辑规律
逻 辑 基 本 规 律
一,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的定义 即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是人们运用概念组成判断,运 用判断构成推理,借以认识客观世界,表达并交流思想 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是最起码的思维准则. 二,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的内容 有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这些规律要求我们的思维要有同一性(确定性),无 同一性( ),无 同一性 确定性), 矛盾性,前后一贯性(明确性)和论证性; 矛盾性,前后一贯性(明确性)和论证性 它们基本上概括了逻辑思维的特征:思维的确定性. 前三条是由亚里士多德及其弟子提出来的, 一千多年后,德国的莱布尼茨(G.W.Leibniz,16461716)把前三条归结为矛盾律并提出了充足理由律. 三,特殊规律和基本规律: 特殊规律和基本规律: 有关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各种具体规则只对某些具体 的思维形式起作用,缺乏普遍性,属特殊规律. 除特殊规律外,还有贯穿思维活动始终的一般规律, 即基本规律,这就是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
逻 辑 基 本 规 律
逻辑学第五章判断-复合判断
02 其中,“p”、“q”表示联言支,即各个简单判 断。
03 逻辑联结词“并且”表示联言支之间的并列关系 。
联言判断的真值表与推理规则
真值表
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所有联言支 都为真时,联言判断才为真。否则, 联言判断为假。
01
02
推理规则
根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可以总结 出以下推理规则
03
肯定前件式
矛盾律
对于任意判断“P”和“非P”,它们不能同时为真,也不能同时为假。
排中律
对于任意判断“P”和“非P”,它们之中至少有一个为真。
06 复合判断的推理与应用
复合判断的推理方法
联言推理
根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推 演的推理。若联言判断为真,则 它的每个联言支都为真。
选言推理
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 推理。选言推理分为相容的选言 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两种。
条件判断
如果前一个判断为真,则后一个判断也为 真。例如:“如果P,则Q”。
否定判断
对一个判断进行否定,形成新的判断。例 如:“非P”。
复合判断的逻辑形式
析取式
P ∨ Q(读作“P或 者Q”)
条件式
P → Q(读作“如 果P,则Q”)
合取式
P ∧ Q(读作“P并 且Q”)
否定式
¬P(读作“非P”)
双条件式
系统建模
在复杂系统的研究中,复合判断可以帮助我们构建系统的模型,并分析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系统的行为。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P ↔ Q(读作“P当 且仅当Q”)
02 联言判断
联言判断的定义
01
逻辑学课件第五章
前提旳除一种以外旳其他选言支,从而得出肯定剩余 一种选言支旳结论旳推理形式。
这种推理旳形式可表达为:
p或者q 非p(或非q) 所以,q(或p) 也能够用蕴涵式表达:
(p∨q)∧¬p→q (p∨q) ∧¬q→p
[例1] 该案旳作案人或者是甲,或者是乙, 现已查明该案旳作案人不是甲, 所以,该案旳作案人是乙。
• 一种二支旳联言命题旳形式为:p而且q,
• 也能够表达为合取式:p∧q。
• 真值表:(基本特征
是各支命题之间旳共 存性)
p
q
p∧q
+
+
+
+
--
-+
-
- --
二、联言推理 联言推理就是前提或结论是联言命题,而且根据
合取词或联言命题旳逻辑性质进行旳复合命题推理。 1、联言推理旳分解式(∧- )
联言推理旳分解式是由联言命题旳真,推出一种 支命题真旳联言推理形式。
[例2] 或者法是在原始社会就形成旳,或者法是伴随国家 旳形成而出现旳, 法不是在原始社会就形成旳, 所以,法是伴随国家旳形成而出现旳。
相容选言推理中有一种无效旳推理形式即肯定否定 式,其推理形式为:
p或者q p(或q) 所以,非q(或非p)
[例3] 某甲犯错误或是立场原因或是认识原因, 某甲犯错误是认识原因; 所以,某甲犯错误不是立场原因。
不相容选言推理旳否定肯定式是在前提中否定选言前 提旳除一种以外旳其他选言支,从而得出肯定剩余一 种选言支旳结论旳推理形式。
这种推理旳形式可表达为:
要么p,要么q
非p(或非q)
所以,q(或p)
逻辑学 第五章 复合命题及推理
①一对夫妇吵得很凶。事后,丈夫很后悔, 就把妻子带到窗前,去看一幅景象——两 匹马正拖着一车干草往山上爬。 丈夫: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那两匹马那样一 起拉,把我们拉上人生的山顶。 妻子:我们不可能像那两匹马一样,因为 我们两个中至少有一个是驴子。——显然 妻子也后悔了。 ②所欲者要么为鱼,要么为熊掌。
复合命题及推理
②组合式联言推理的逻辑形式 p p 或 q q ———————— ———— 所以, 并且 并且q 所以,p并且 ∴p∧q 或: ∧ (p、q)—→p∧q 、 ) ∧ 构成贿赂罪,要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构成贿赂罪,要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构成贿赂罪, 构成贿赂罪,要有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 为, —————————————————————— 所以, 所以,构成贿赂罪既要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复合命题及推理 又要有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又要有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复合命题及推理
被告人或犯贪污罪,或犯受贿罪; 被告人或犯贪污罪,或犯受贿罪;既然 被告人不是贪污罪,可见, 被告人不是贪污罪,可见,被告人是受贿 罪。 被告人或犯贪污罪,或犯受贿罪;既然 被告人或犯贪污罪,或犯受贿罪; 被告人是贪污罪,可见, 被告人是贪污罪,可见,被告人不是受贿 罪。
复合命题及推理
有一对老年夫妇家里遭窃,公安机关接报后派人 去侦查。这对夫妇住在一栋周围环境相当安全的 二层楼房中,上下共有6户人家。侦查员遂把佟 楼其他5户列入调查范围,结果花了很大精力仍 一无所获。最后才弄清楚,原来是与这对夫妇同 住的儿子偷了父母的东西。 开始调查走了弯路,原因何在?
复合命题及推理
要确保一个选言推理正确,必须注意前提真实和推理形式有效在 选言推理中,“前提失真”往往表现在作为主要前提的选言判断 的选言支不穷尽。 一位妻子对丈夫说:“许多人都说你是工作狂,你得改一改,不 然你会早死的。”丈夫说:“难道你要让我做一个无所作为的懒 汉吗?”在这里,丈夫有这样一个推理: 我要么做工作狂,要么 做懒汉;我要做工作狂;所以,我不要做懒汉。 选言推理形式的无效,主要表现在相容选言推理误用“肯定否定 式”。如: 小张学习成绩好,或因学习方法正确,或因主观努力;小张学习 成绩好,是因为学习方法正确;所以,小张学习成绩好,不是因 为主观努力。
《逻辑学》第五章 词项逻辑
S
P
1
2 4 3
1= S'∩P'
E S∩P=0
S
P
2= S∩P' 3= S∩P 4= S'∩P
S +
P
I S∩P≠0
S
P
++ SS
P
P
A S∩P'=0
O S∩P ' ≠0
A、E、I、O命题的关系
S P A真,E假,I真,O假 性质命题其实就是断定了主 项S和谓项P两个概念外延之 间的关系。而任意两个概念 外延的关系,可用欧拉图来 分析。这样,我们就可以利 用欧拉图来确定A、E、I、O 之间的真假关系
用文恩图检验三段论的有效性
文恩图的结构:论域;三个相交的圆:S、P、M;阴影号;十字号
做法:将推理中的命题翻译为集合论语言; 将前提映射到文恩图上; 看做出的文恩图是否可以得出原推论的结论
M6 7 5 8 S 3 4P 2 文恩图中“有些”的解释是“存在”。如果要合乎传统 逻辑的推论,需预设全称命题的主项存在。
P
三段论的规则
一般规则 三段论有效性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1)中项至少周延一次 中项出现两次,至少有一次或是全称命题 的主项,或是否定命题的谓项。 错误:中项不周延 2)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项的周延性不能扩大 错误:小项扩大;大项扩大 3)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必然得出结论 至少有一肯定前提 错误:双否定前提 4)结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否定 前提有一否定,则结论否定; 结论否定,则前提否定;前提没有否定(均肯定),则结论肯定;结 论肯定,则前提均肯定(没有否定)。 错误:肯定前提得否定结论 否定前提得肯定结论
A — E :不同真,可同假(由一真可推一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演绎推理(一)一、思考题1.01 什么是推理?什么是正确的推理?(或:正确的推理有哪两个条件?)1.02 什么是演绎推理的有效式?1.03 就演绎推理而言,推理形式为有效式是推理正确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抑或充要条件?前提真且推理形式有效是推理正确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抑或充要条件?前提真且推理形式有效是结论真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抑或充要条件?试论述之。
1.04 什么是换质法?换质法的规则是什么?1.05什么是换位法?换位法的规则是什么?1.06什么是三段论?什么是三段的格、式?1.07什么是三段论公理?1.08“大(小)项不当周延”的错误是什么?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1.09“中项两次不周延”的错误是什么?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二、概念解释题2.01 蕴涵2.03换位法2.05 三段论的格2.07四概念错误2.09小项不当周延2.02换质法2.04三段论2.06三段论的式2.08大项不当周延2.10三段论公理三、以下列判断为前提进行直接推理,并写出推理形式。
3.Ol没有概念不是有外延的。
3.02一切困难都不是不能克服的。
3.03有的集合概念是单独概念。
3.04这个村有的人家不是外来户。
( 以上述判断为前提进行换质法推理 )3.05是绝缘体的金属是不存在的。
3.06有自由电子的物体都是导电的。
3.07有的工具学科是没有阶级性的。
( 以上述判断为前提进行换位法推理)四、下列直接推理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明为什么;若正确,写出推理过程。
4.01 因为所有的疑问句都不是表达判断的,所以,有的表达判断的不是疑问句。
4.02 有的鸟不是非胎生的,因为,所有的鸟都不是胎生的。
4.03 凡上层建筑的东西都是有阶级性,所以,有的非上层建筑的东西不是有阶级性的。
4.04 凡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所以,凡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
4.05 凡无机物都不是生物,所以,有的生物是有机物。
4.06 有的水生动物不是鱼,所以,有的鱼不是非水生动物·4.07 有的工艺品不是出售的,所以,有的出售是非工艺品。
4.08 没有哺乳动物是通过腮呼吸的,所以,凡是不通过腮呼吸的都是哺乳动物。
五、下列三段论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明为什么;若正确,写出其形式并指明其格式。
5.01 有的菌类植物是可以食用的,因为没有无毒的蘑菇不是菌类植物,而且没有无毒的蘑菇不是可以食用的。
5.02 法律是上层建筑,因为法律有阶级性,而上层建筑都是有阶级性的。
5.03 单独概念有很多种类,因为单独概念是概念,而概念是有很多种类的。
5.04 凡历史传记皆以记载史实为主旨,历史小说不是历史传记,所以,历史小说都是不以记载史实为主旨。
5.05 有的语词是不具有实在意义的语词,因为凡是具有实在意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的,而有的语词不是表达概念的。
5.06 四川是人口众多的,因为四川是中国的,而中国是人口众多的。
5.07 有的金属是液体,因为金属都是导体,而有的导体是液体。
5.08 没有无机物是含碳的,塑料不是无机物,所以,塑料不是含碳的。
5.09 社会科学都是有阶级性的,社会科学都是研究人类和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科学,所以,凡是研究人类和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科学都是有阶级性的。
5.10 并非所有的大学教师都是有大专文凭的,有的教育工作者是大学教师,所以,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是有大专文凭的。
六、下列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6.01所有的鱼都是水生动物,所以,一切水生动物都是鱼。
6.02有的树不是热带植物,所以,有的热带植物不是树。
6.03凡先进单位都是值得学习的,所以,有的非先进单位不是值得学习的。
6.04铁路遍布全国,宝成铁路是铁路,所以,宝成铁路是遍布全国的。
6.05马不是牛,而牛不是羊,所以,马不是羊。
6.06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属于第三世界的,所以社会主义国家是属于第三世界的。
6.07 一切教条主义者都是理论脱离实际的,左倾机会主义者是理论脱离实际的,所以,左倾机会主义者是教条主义者。
6.08 铁是导电的,木不是铁,所以,木不是导电的。
6.09 所有商品都是有交换价值的,所以,有的没有交换价值的不是商品。
6.10 有的金属是固体,所以,有的金属不是固体。
6.11 中子是基本粒子,中子是不带电的,所以,所有基本粒子都是不带电的。
6.12 语言不是有阶级性的,因为语言不是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都是有阶级性的。
6.13 所有的金属都是非绝缘体,所以,所有的非金属都是绝缘体。
6.14 塑料都不是导体,导体都是含有自由电子的,所以,塑料都不是含有自由电子的。
6.15 所有的鲸都不是鱼,因为鲸是通过肺呼吸的,而鱼都不是通过肺呼吸的。
6.16 有的干部是非党员,所以,有的党员是非干部。
6.17 有的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商品,因为所有非商品都是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6.18凡正确的推理都是遵守逻辑规则的推理,所以,凡遵守逻辑规则的推理部不是不正确的推理。
6.19有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第三世界国家,亚洲的大陆国家都是第三世界国家#所以,有的亚洲的大陆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
6.20 并非有的爬行动物不是非哺乳动物,所以,有的哺乳动物不是爬行动物。
6.21植物都是含有纤维素的,水螅不是植物;所以,水螅不是含有纤维素的。
6.22有的大学生是非党员,所以,有的党员是非大学生。
6.23没有信神的人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
鲁迅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所以,鲁迅不是信神的人。
6.24 巴金的作品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因为,巴金是著名作家,而一切著名作家的作品都是具有独特风格的。
6.25没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怕争鸣的,所以,怕争鸣的都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6.26 有的有机物是非导体,因为有的导体是无机物。
6.27 一切真正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都不是这个厂的产品,因为质量低劣的产品不是真正受消费者欢迎的,而这个厂的产品并非都不是质量低劣的。
6.28一切不正确的理论都是对实践活动无指导意义的,所以,一切正确的理论都是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的。
6.29有的重工业企业是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所以,并非没有重工业企业是经济效益好的企业。
6.30没有自然现象是有阶级性的。
所以,凡没有阶级性的都是自然现象。
6.31长虹牌彩电是质量高的产品。
因为长虹牌彩电是受消费者欢迎的,而质量高的产品是受消费者欢迎的。
6.32导电体不都是金属,而金属不是塑料,所以,有的塑料不是导电体。
6.33有的教师不是作家,因此有的作家不是教师。
6.34 鸭嘴兽是哺乳动物,所以有的非鸭嘴兽是非哺乳动物。
6.35 所有科学理论都不是脱离实际的,因此,所有非科学理论都是脱离实际的。
6.36 有的非唯物主义者是信上帝的,因为有的不信上帝的人不是非唯物主义者。
6.37 并非所有主张改革的人都是马克思主主者,因为有的非马克思主义者是主张改革的。
6.38并非所有不善于于推理的人都是没有学过逻辑的,所以,有的善于推理的人不是学过逻辑的。
6.39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因为不导电的都是非金属。
6.40一切商品都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所以,凡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
6.41 有的国营农场是经营有方的,所以有的国营农场不是经营有方的。
6.42 并非所有非蒙古马都是良种马,因为并非有的蒙古马不是良种马。
6.43 所有政工人员都是干部,而有的工人不是干部,所以,所有政工人员都不是工人。
6.44 所有非植物都不是具有光合作用的,因为凡植物都是具有光合作用的。
6.45 有的客机是非喷气式的,因为并不是所有客机都是喷气式的。
6.46 有的中国人是科学家,化学家是科学家,所以有的中国人是化学家。
6.47 北京是中国政治、经济的中心、天安门是北京的;所以天安门是中国政治经济的中心。
6.48有的大学教师不是河南人,所以有的河南人不是大学教师。
6.49并非一切真理都是重言式。
所以一切真理部不是重言式。
6.50有的非劳动者不是非知识分子,因为并非有的知识分子不是劳动者。
6.51 有的轻工业品是受消费者欢迎的,轻工业品不是劣质化肥,所以劣质化肥不是受消费者欢迎的。
6.52没有剥削者是善良的,资本家都是剥削耆,所以,资本家都不是善良的。
6.53没有自然科学是有阶级性的科学,所以,一切没有阶级性的科学都是自然科学。
6.54一切党政干部都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的人不是党政干部,所以,有的人不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6.55所有唯物主义者都不是信神的。
所以,所有不信神的人都是唯物主义者。
6.56海豚是哺乳动物,海豚是脊椎动物。
所以,凡哺乳动物都是脊椎动物。
6.57有的农民不是“万元户”,因为有的农民是“万元户”。
6.58有的学校不是先进的,因为学校都不是工厂,而有的工厂是先进的。
6. 59有的石油工人是象棋迷,因为石油工人都是劳动者,而有的劳动者是象棋迷。
6.60 没有商品不是有价值的,有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所以,有的劳动产品不是有价值的。
6.61黑猩猩不是能制造生产工具的,因为黑猩猩不是人,而人是能制造生产工具的。
6. 62 没有物种是不发生变异的,所以,有的要发生变异的是物种。
6.63 落后群众是公正的,因为落后群众是群众,而群众是公正的。
6.64没有非金属不是不受电磁作用影响的,所以,有的金属是要受电磁作用影响的。
6.65有的非金属不是有延展性的,因为一切都是有延展性的。
6.66一切教条主义者都是轻视实践的,左倾机会主义者是教条主义者,所以左倾机会主义者是轻视实践的。
6.67没有社会科学不是有阶级性的,逻辑学不是社会科学,所以,逻辑学不是有阶级性的。
6.68哲学是有阶级性的,伦理学是有阶级性的,所以,伦理学是哲学。
6.69没有概念不是有外延的。
所以,有的非概念是没有外延的。
6. 70 没有事物是永恒不灭的,所以,有的事物不是永恒不灭的。
6.71 一切判断都是具有真假的,所以,有的不具有真假的不是判断。
6.72 有不经过艰难曲折的是非新生事物,因为一切新生事物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
6.73没有自己发光的星球不是恒星,没有自己发光的星球是行星,所以,行星不是恒星。
6.74松藩森林是遍布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因为松藩森林是森林,而森林是遍布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
6.75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生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事物,所以,凡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事物都是不可战胜的。
七、分析下列推理形式是否为有效式:7.01 SI P├PI S7.02 P ES├S EP 7.03 SEP├POS7.04 P A S├SIP 7. 05 SEP├SO P 7.08PE S├SIP 7.09 S E P├S O P 7.10 S E P├SIP 7.11 SEP ├PO S 7.12 S A P├SIP 7.13 SEP├P O S7.14 SA P├SIP 7.15 SEP ├S O P7.16 P AS ├S IP 7.17 SAP├P I S 7.18 PA S├SIP 7.19 SO P├P OS 7.20 S AP├SOP 7.21 P OS ├S OP 7.22 SA P├P AS 7.23 SA P├PA S 7.24 PA S├S AP 7.25 P AS ├S AP 7.26 SO P├P OS 7.27 SE P├SIP 7.28 PO S├S OP 7·29 P ES├SIP 7.30 SE P├PE S7.3l SAP ├S A P7.32 SAP ├P ES 7.33 SEP ├PA S7.34 S AP ├P E S7.35 S A P├SE P 7.36 S A P├P ES 7.37 ⌝SOP ├S OP 7.38 ⌝S IP ├PIS7.39 ⌝SA P├POS 7.40 S EP ├⌝PA S八、在下列括号中填入适当的逻辑常项符号:8.01 SEP ├S( )P 8.02 SEP ├S ( )P8.03 SEP ├P( )S 8.04 SEP ├P( )S8.05 SEP ├S ( )P 8.06 SEP ├S( )P 8.07 S( )P ├S OP 8.08 S( )P├P( )S 8.09 S ( ) P├S ( )P 8.10 S( )P ├P ( )S8.11 S( )P├P( )S 8.12 S( )P├P( )S九、分析解答下列问题:9.0l 以SAP为前提,能否推出:(1)SO P(2)P OS (3)S OP (4)PO S(5)SI P(6)P IS(7)S IP (8)PI S(9)SIP (10)PIS (11)S I P(12)P I S(13)SOP (14)POS (15)S O P (16)P O S9.02 以SAP为前提能否推出:(1)⌝SO P(2)⌝P OS (3)⌝S OP (4)⌝PO S(5)⌝SI P(6)⌝P IS(7)⌝S IP (8)⌝PI S(9)⌝SIP (10)⌝PIS (11)⌝S I P(12)⌝P I S(13)⌝SOP (14)⌝POS (15)⌝S O P(16)⌝P O S十、由下列前提能否得出结论?若不能得出结论,请说明理由;若能得出结论,写出结论及推理形式:10.Ol 黑猩猩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