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成本管理会计名词解释简单题
成本管理会计名词解释(1)
一、成本计算对象:就是生产费用的承担者,即生产费用的归属对象。
二、成本项目与费用要素:所谓费用要素,就是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成本项目就是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核算的项目。
三、约当产量比例法:约当产量比例法是指将月末结存在产品数量按期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划分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四、逐步结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亦称顺序结转分步法,它是指按照产品连续加工的先后顺序,根据生产步骤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和产量记录,计算自制半成品成本,半成品成本随着半成品实物在各加工步骤之间顺序移动,最后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五、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分批法是指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分步法是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六、成本性态: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又称为成本习性。
七、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八、约束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管理当局的决策不能随意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
九、贡献毛益与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贡献毛益率是单位贡献毛益除以单位售价或者贡献毛益总额除以销售收入总额。
十、安全边际与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是指现有(或正常)销售量超过临界点销售量的差额。
安全边际率是指安全边际与现有(或正常)销售量的比例。
十一、弹性预算与零基预算:弹性预算是指企业在不能准确预测业务量的情况下,根据本、量、利、之间有规律的数量关系,按照可预见的、不同的多种业务量水平编制的预算。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与简答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机会成本: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出一个最优方案,而放弃另外的方案,此时,被放弃的方案所获得的潜在利益就称为已选中的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也称为选择性固定成本或任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者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经营预测:是指根据历史资料和现在的信息,运用一定的科学预测方法,对未来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预计和推测的过程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是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可以作为控制成本开支,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尺度的一种目标成本作业成本计算法:是把企业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工作,并把作业收集的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法全面预算:企业对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投资,财务等与企业价值流相关的各项经济活动所作的总体安排,是对公司整体战略发展目标和年度计划的细化特性:整体性,适时性,规范性,参与性,责任性作用:预测,规划,评价,控制,沟通,协调,资源分配,奖励激励,防范风险零基预算:全称为“以零为基础编制的计划和预算”,主要用于对各项费用的预算特点:各项费用的预算数完全不受以往费用水平的影响,而是以零为起点,根据预算期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需要,按照各项开支的重要程度来编制预算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又称为择一成本、替代性成本。
机会成本对商业公司来说,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时间或资源生产一种商品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机会就是机会成本。
而机会成本泛指一切在作出选择后其中一个最大的损失,机会成本会随付出的代价改变而作出改变,例如被舍弃掉的选项之喜爱程度或价值作出改变时,而得到之价值是不会令机会成本改变的。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简答
1、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数之间的依存关系.2、固定成本: 是指在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变动而变动,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3、变动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增减变动而相应的成正比例变动得有关成本4、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5、本量利分析:是指运用和依据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对有关指标进行分析和预测的一种方法6、经营杠杆系数:是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7、边际成本:指当产量发生一个单位变动后所引起的成本变动额8、差量成本:指一种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与另一种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之间的差异数额9、假计成本:指需要估算的使用某种资源的假设性支出,它通常是与某种经济活动相关联但又不会引起实际现金支付的假设性成本10、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所形成并已于过去支付款项而发生的成本11、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许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12、弹性预算: 随着生产经营情况变动而变动的预算13、滚动预算: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行向后延伸的一种预算14、零基预算: 就是以零为基础的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15、概率预算:就是对预算期中相关指标的各种影响因素情况出现的概率大小进行分析、计算,借以编制而成的一种预算16、标准成本:就是根据历史成本资料,依据现有技术水平和经营条件,应用科学方法对未来一定时期生产某种产品所预定的成本水平,它是一种预定的目标成本。
17、成本差异: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18、责任会计:根据会计方法和其他科学方法,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将企业内部各部门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若干责任中心,并对各责任中心的工作业绩进行计量、记录、评价和考核的一种内部控制制度19、责任中心: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20、成本中心:是指只负责计量和考核成本费用,不计量考核收入、利润、投资的责任中心21、利润中心:是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并将成本与收入进行比较的责任中心22、投资中心:是指既要对成本、收入、利润负责,又要对资金的利用效益负责的责任中心,它是比利润中心更高层次的责任中心.23、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各有关责任中心因相互提供中间产品和劳务所采取的一种结算价格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两者的联系:1所使用的基本信息同源2服务对象相互交叉,职能目标相通3要求核算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并易于检验。
(完整版)成本会计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完整版)成本会计名词解释及简答题1. 定额消耗量:是指一定产量下按照消耗定额计算的可以消耗的数量,即产量与消耗定额的乘积2。
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是指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的一种分配方法。
4.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与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的百分比。
5. 间接生产费用: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例如机物料消耗、辅助生产工人工资和车间厂房折旧费等.11。
定额变动差异:是指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
12。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不包括长期借款竣工前的利息费),如利息费用、汇兑损失等。
14。
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是指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的一种分配方法。
15。
分项结转法:是指将各步骤所耗半成品费用,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16. 产品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经营费用,如广告费、展览费、运输费等19。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对数即比率,来考察经济业务的相对效益的一种分析方法,主要有相关指标分析法和构成比率分析法.22。
直接计入费用:在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中,可以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可以称为直接计入费用(简称直接费用)24. 简化的分批法:是指采用分批法进行成本计算时,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在产品完工前只登记直接费用和生产工时,每月发生的间接费用则是在生产成本二级帐中分别累计起来,到产品完工时,按照完工产品累计工时的比例,在各批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由于这种方法只对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费用,而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故又称为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25. 成本项目:是指为了具体地反映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的各种用途而划分的若干个项目,简称产品成本项目或成本项目。
成本管理会计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答案一、名词解释1. 战略管理会计:是企业战略管理与会计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是充分收集、分析、应用与战略管理相关的所有信息,而不再局限于财务信息,使企业能做到知己知彼,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和实施战略,考核和评价战略管理业绩。
2.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
3.变动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增减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4.固定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成本。
5. 约当产量法:指按完工产品数量和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比例来分配生产费用,以确定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的方法。
6.成本动因:是导致成本发生的任何因素,既成本的诱致因素。
表示某一特定作业和一系列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
7.分类法是按照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类别产品的成本,然后再分别计算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8.分批法是以产品批别或订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9. 成本还原:是将完工产品成本中的“自制半成品”项目的综合成本,分解为原始的成本项目。
10.本量利分析:是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依存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
11.贡献毛益:是产品的销售收入超过产品变动成本的金额,其金额补偿固定成本后的正数余额,可谓企业的产品销售利润。
12.安全边际:是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超过保本销售量(额)的差额,该差额可以表示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
13.保本点(盈方分界点):是指企业在此点时处于不盈不亏、不赔不赚的状态,即收入等于成本,利润为零时的销售量或销售额。
14.定量分析法:又称数量分析法,是指在完整掌握与预测对象有关的各种要素定量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据以建立能够反映有关变量规律性联系的各类预测模型的方法体系。
15.指数平滑法:它是以加权因子(即平滑系数)以及(1-平滑系数)分别作为前期实际观测值和前期预测值的权数,计算出两者的加权平均值,以它作为本期某变量的预测值。
成本管理会计试题 (7)
成本管理会计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经济订货批量2.概率预算3.内部转移价格4.零基预算5.分批成本法6.约当产量比例法7.机会成本8.成本还原9.安全边际10.变动成本计算法11.财务预算12.经济附加值13.直接成本14.产品成本15.直接分配法16.标准成本17.剩余收益18.平行结转分步法19.约当产量比例法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其计算结果不等于变动成本率的是()。
A.1-边际贡献率 B.1-达到保本点的作业率C.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D.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2.在变动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中不包括()。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C.变动制造费用 D.固定制造费用3.已知某产品的销售利润率为16%,安全边际率为40%,边际贡献率为()。
A.40% B.6.4%C.2.5% D.56%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没有期初、期末存货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与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相等B.没有期初存货、但有期末存货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小于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C.在有期初存货、但没有期末存货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小于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D.即使期初存货与期末存货数量相等,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与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也不一定相等5.如果所制定的标准成本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且成本差异不大,()。
A.每月的成本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在销售成本、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摊B.每月将成本差异全部结转到销售成本中去C.成本差异累积到年终时,按比例分摊到销售成本、产成品和在产品成本D.成本差异累积到年终时,全部结转到销售成本上去6.在生产设备最优利用的决策中,关键是计算分析不同类型设备之间产品加工批量的()。
A.最优生产批量 B.生产准备成本C.储存成本 D.成本平衡点7.产品或劳务处于完全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并有客观的市价可供采用,各责任中心之间转让的产品或劳务应()。
(完整版)成本会计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1. 定额消耗量:是指一定产量下按照消耗定额计算的可以消耗的数量,即产量与消耗定额的乘积2. 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是指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的一种分配方法。
4.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与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的百分比。
5. 间接生产费用: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例如机物料消耗、辅助生产工人工资和车间厂房折旧费等。
11. 定额变动差异:是指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
12.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不包括长期借款竣工前的利息费),如利息费用、汇兑损失等。
14. 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是指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的一种分配方法。
15. 分项结转法:是指将各步骤所耗半成品费用,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
16. 产品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经营费用,如广告费、展览费、运输费等19.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对数即比率,来考察经济业务的相对效益的一种分析方法,主要有相关指标分析法和构成比率分析法。
22. 直接计入费用:在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中,可以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可以称为直接计入费用(简称直接费用)24. 简化的分批法:是指采用分批法进行成本计算时,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在产品完工前只登记直接费用和生产工时,每月发生的间接费用则是在生产成本二级帐中分别累计起来,到产品完工时,按照完工产品累计工时的比例,在各批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由于这种方法只对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费用,而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故又称为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04533管理与成本会计-名词解释与简答
04533管理与成本会计-名词解释与简答《管理与成本会计》名词解释:上篇.成本会计第⼀章⼀、名词解释1、成本预测:是依据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依存关系,运⽤预测理论和⽅法,对未来⼀定时期的⼀定产品或某个项⽬、⽅案的成本⽔平、成本项⽬进⾏科学的测算,以便为成本决策、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提供及时的、有效的信息和依据,避免决策、计划和控制中的主观性和⽚⾯性。
2、成本决策:是指⽤决策理论,根据成本预测及有关成本资料,运⽤定性与定量的⽅法,抉择最佳成本⽅案的过程。
3、成本计划:是企业⽣产经营总预算的⼀部分,它以货币形式规定企业在计划期内产品⽣产耗费和各种产品的成本⽔平以及相应的成本降低⽔平和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的书⾯⽅案。
4、成本核算:对⽣产经营管理费⽤的发⽣和产品成本的形成所进⾏的核算。
5、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定时期预先建⽴的成本管理⽬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产耗费发⽣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标实现的管理⽬标⾏为。
6、成本分析:是利⽤成本核算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成本⽔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的分析⽅法。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是正确评价企业成本计划的执⾏结果,揭⽰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为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7、成本考核:是指定期考查审核成本⽬标实现情况和成本计划指标的完成结果,全⾯评价成本管理⼯作的成绩。
8、记录型成本会计:早期的成本会计仅限于对⽣产过程的⽣产消耗进⾏系统的会计和计算,也称记录型成本会计。
9、经营型成本会计:现代的成本会计发展重点由事中控制、事后计算和分析转移到事前预测、决策和规划,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
第⼆章⼀、名词解释1、定额管理:是指利⽤定额来合理安排和使⽤⼈⼒、物⼒、财⼒的⼀种管理⽅法。
2、⽣产费⽤:是指在企业产品⽣产的过程中,发⽣的能⽤货币计量的⽣产耗费,也就是企业在⼀定时期内产品⽣产过程中消耗的⽣产资料的价值和⽀付的劳动报酬之和。
成本管理会计简答题
简答题成本会计第一章1.什么是成本?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什么?成本是由物化劳动(生产资料)和(人工)的必要劳动的价值组成的。
成本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生产者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2.成本的开支范围是什么?它与成本的经济实质有什么差异?成本的开支范围是由国家通过有关法规,制度来加以界定的。
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这种理论上的成本所包括的内容是有一定差别的。
例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非生产性支出从实质上看,并不形成产品的价值,它不是产品的生产性耗费,并不属于成本的范围,考虑到经济核算的要求,应将其计入成本.3.早期成本会计阶段取得的成果有哪些?(执行性成本会计)(1)建立工时记录和人工成本计算方法(2)建立间接制造费用分配方法(3)建立材料核算和管理方法(4)制造业根据生产特点,利用分批成本计算法或分步成本计算法计算产品成本(5)组织方法4.近代成本会计阶段取得了哪些进步?(1)标准成本制度进入了实施阶段(2)除了制定标准成本外,还有预算的编制(3)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从原来的工业企业扩大到各种行业5•新型的看重管理的经营性成本会计有哪些内容?(现代成本会计)(1)成本预测和决策(2)进行目标成本计算(3)进行责任成本核算(4)实行变动成本计算法(5)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应用(6)成本会计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第二章1。
企业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时考虑的因素主要是什么?必须充分考虑各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以及管理上的要求。
2. 在企业内部结算价格时,考虑的主要依据是什么?(1)内部转移的材料物资等,通常以当时的市场价格作为内部结算价格;(2)材料物资、劳务等,也可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以双方协商确定的价格作为内部结算价格;(3)企业生产的半成品,产成品等在内部转移时,可以用标准成本或计划成本作为内部结算价格;(4)在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作为内部结算价格.3. 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差异是什么?(1)生产费用强调的是一定利益主体(企业,集团等)的耗费;而产品成本强调的是为特定目的(某种或某批产品等)所发生的耗费。
成本会计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理论成本是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
成本计算对象是指计算产品成本过程中,确怎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的承担客体。
产品成本项目一般是指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的项目,是对产品成本构成内容所作的分类。
交互分配法是指会讣期中将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归集,期末先将这些费用在各辅助生产车间或部门之间,按照它们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第二次分配。
约当产量比例法是指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虽,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的方法。
品种法也称简单法,是以产品品种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大虽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企业,深受它们的青睐。
简化分批法是每月发生的间接计入费用,先将其在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按成本项目分别累计起来,只有在有产品完工的那个月份,才对完工产品,按照其累计工时的比例分配间接计入费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而全部在产品应负担的间接il•入费用,则以总数反映在基本成本二级账中,不进行分配,不分批计算。
常见的分批法。
成本性态是成本变动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
平行结转分步法指半成品成本并不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而是在哪一步骤发生就留在该步骤的成本明细帐内,直到最后加工成产成品,才将其成本从各步骤的成本明细帐转出的方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产品成本汁算分步法中结转成本的一种方法,亦称”汁划半成品成本法"。
技术性变动成本也称约朿性变动成本,是指在苴单位成本受客观因素决泄,消耗量由技术因素决泄那部分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泄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左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汁算模式。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简答题
管理会计名词解释简答题(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名词解释1、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活动之间的关系2、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不受企业管理层短期决策行为影响,在短期内不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3、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受企业管理层短期决策行为影响,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4、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5、混合成本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它们既非完全固定不变,但也不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因而成为混合成本6、完全成本法在计算产成品成本时,不仅把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计入产品成本,而且把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制造费用都吸收到产品成本中去,同时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因而又称为“吸收成本法”7、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成本时,只包括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而将固定制造费用全部作为期间费用列入当期损益表,从而当期的收入中扣除8、本量关系是指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9、盈亏平衡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既不盈利也不亏损、利润为零的状态10、安全边际是指企业预算(或实际)销售量超过盈亏平衡点的差额11、经营杠杆作用产销量较小幅度变动引起利润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就成为经营杆杠作用12、经营杠杆系数是指利润变动百分比相当于销售量变动百分比的倍数13、相关成本是指由某项特定决策方案直接引起的未来成本支出,并且是不同方案之间有差别的未来成本14、机会成本是指在决策分析过程中,由于选择了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15、重置成本是指按照现行市场价格购买功能与某项现有资产相同或相似的资产所需要支付的成本16、专属成本是指那些能够明确归属于某一特点决策方案的固定成本,也称直接归属固定成本17、沉没成本-是指由过去的决策所引起并已经发生的实际支出,不是现在或将来决策所能改变的成本18、边际收入是指当业务量以一个可计量单位增加或减少时所引起的总收入的变化量19、边际成本-是指当业务量以一个可计量单位增加或减少时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量20、成本加成定价法是在单位产品成本的基础上按预定的加成率计算相应的加成额,进而确定产品的目标售价21、差别对待定价是指企业对同一种产品或劳务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而制定不同的价格22、货币时间价值由于放弃了使用或消费这笔货币的机会或权利,那么按放弃时间的长短而计算的代价或报酬就称为货币的时间价值23、年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隔相同时间就发生相同数额的系列收款或付款,也称等额系列款项24、资本成本是指使用资本所要付出的代价,通常包括资金使用费用和筹资费用两部分内容25、折现回收期又称动态回收期,是指从折现后的净现金流量中收回原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26、内部报酬率内部报酬率又称内部收益率,是指一项长期投资方案在其寿命期内预期可达到的报酬率27、弹性预算是为克服固定预算缺点而设计的,它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按一系列可能达到的预计业务量水平而编制的能适应多种情况的预算28、滚动预算又称连续预算,其基本特点是预算期总是12个月,每过1个月都要根据新的情况进行调整,在原来预期末再加1个月的预算,从而使总预算经常保持12个月的预算期29、零基预算法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任何一种费用的开支数,不是以过去预算水平或现有费用开支水平位基础,即不考虑以往情况,而是一切从零开始,根据其必要性来确定预算期内费用支出数额30、标准成本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应该发生的成本,即产品成本的标准31、正常的标准成本是指根据企业正常的开工情况,正常的工作效率以及正常的价格水平来确定的32、现行可达到的标准成本是指在企业现行的生产经营条件下,在预计可能达到的开工率下,考虑了平均的先进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而确定的标准成本33、成本差异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偏离预定的标准成本所形成的差额34、责任中心在分权管理企业中,各种承担与其经营决策相适应的经济责任的组织部门或区域,称为责任中心35、成本中心是只对成本或费用支出承担责任的责任中心36、利润中心是指对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它常被称为战略经营单位,实际上既要对收入负责,又要对成本费用负责37、投资中心是对投资负责的责任中心,其特点是既要对成本、收入、利润负责,又要对投资效果负责38、剩余收益是指投资中心的营业利润扣减其营业资产按规定的最低预期报酬率(即资本成本)计算的基本利润后的余额39、内部转让价格是指企业内部责任中心之间由于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为区分责任和评估业绩进行结算或转账所选用的一种价格标准40、质量成本是指企业因生产不符合质量的产品,以及为防止或纠正低质量产品而发生的成本41、综合记分卡也译为平衡记分卡,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系统考虑企业业绩驱动因素、多维度平衡评价的一种业绩评价系统;同时,它又是一种强企业战略目标与企业业绩驱动因素相结合、动态时是企业战略的战略管理系统。
期末成本管理会计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直接分配法:是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不互相分配费用。
3.交互分配法:是对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进行交互分配和直接分配两次分配。
第一步,是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第二步,是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交互分配前的成本费用加上分配转入的成本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按对外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4.约当产量:是指月末结存在产品的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5.约当产量比例法:是指月末结存在产品的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然后将产品应负担的全部成本按照完工产品产量和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6.简化分批法:每月发生的间接计入费用,先将其在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中,按成本项目分别累计起来,只有在有产品完工的那个月份,才对完工产品,按照其累计工时的比例分配间接计入费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而全部在产品应负担的间接计入费用,则以总数反映在基本成本二级账中,不进行分配,不分批计算。
7.综合结转分步法:是指上一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转入下一生产步骤时,是以“半成品”或“直接材料”综合项目记入下一生产步骤成本计算单的方法。
8.成本还原:就是将产成品耗用各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
9.平行结转分步法:指半成品成本并不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而是在哪一步骤发生就留在该步骤的成本明细帐内,直到最后加工成产成品,才将其成本从各步骤的成本明细帐转出的方法。
10.分项结转分步法:是指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各个成本项目中。
04533管理与成本会计-名词解释与简答
《管理与成本会计》名词解释:上篇.成本会计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成本预测:是依据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依存关系,运用预测理论和方法,对未来一定时期的一定产品或某个项目、方案的成本水平、成本项目进行科学的测算,以便为成本决策、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提供及时的、有效的信息和依据,避免决策、计划和控制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2、成本决策:是指用决策理论,根据成本预测及有关成本资料,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抉择最佳成本方案的过程。
3、成本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总预算的一部分,它以货币形式规定企业在计划期内产品生产耗费和各种产品的成本水平以及相应的成本降低水平和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的书面方案。
4、成本核算: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核算。
5、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目标行为。
6、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的分析方法。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正确评价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揭示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为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7、成本考核:是指定期考查审核成本目标实现情况和成本计划指标的完成结果,全面评价成本管理工作的成绩。
8、记录型成本会计:早期的成本会计仅限于对生产过程的生产消耗进行系统的会计和计算,也称记录型成本会计。
9、经营型成本会计:现代的成本会计发展重点由事中控制、事后计算和分析转移到事前预测、决策和规划,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定额管理:是指利用定额来合理安排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种管理方法。
2、生产费用:是指在企业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发生的能用货币计量的生产耗费,也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支付的劳动报酬之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品种法:是以产品的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计算方法。
2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3分批法:也称订单法,它是按照产品的批别来归集生产费用,并计算该批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4简化分批法:在有些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里,同一月份投产的产品批别很多,而实际每月完工的批别不多,为了简化成本核算工作,对所发生的间接计入费用,可采用累计分配率法,这种方法称简化的分批法,或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法。
5交互分配法:企业中各个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服务,其提供的数量还比较大,所以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不仅要考虑对辅助生产车间之外的各受益部门进行分配,而且还应考虑对辅助生产车间内部各受益部门进行分配的方法。
6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相关的决策时必须加以考虑的未来成本。
7机会成本:是指由于从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取一种最优方案而放弃一些次优方案上的收益。
8预定分配率法;亦称年度计划分配率法,是按照各生产单位年度的制造费用预算和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及事先确定的预定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9约当产量;是指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投料程度和加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本月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之和称为约当总产量,简称约当产量。
10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特定业务范围内,与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没有直接关系,因而不随业务量增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11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得增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间接费用等。
12混合成本:是兼有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双重成本性态的混合成本。
(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13固定预算;也称静态预算,是指根据未来固定不变的业务水平,不考虑预算期内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发生的变动而编制的一种预算。
14弹性预算:就是在编制预算时,预先估计到预算期间业务量可能发生的变动,编制出一套能适应多种业务量的成本费用预算,以便分别反映在各该业务量的情况下所应开支的费用水平。
15零基预算:或称零底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不考虑以往的水平,对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起点,根据其必要性来确定预算额的预算。
16滚动预算:又称永续预算,其主要特点是预算期连续不断,始终保持12个月,每过去1个月,就根据新的情况调整和修订以后几个月的预算,并在原来预算期末再加一个月。
17高低点法:是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的一种简单方法。
这种方法是以一定时期内的最高点业务量的混合成本与最低业务量的混合成本之差,除以最高点业务量与最低点业务量之差,先计算出单位变动成本,再据以把混合成本中的变动成本部分和固定成本部分分解出来的一种方法。
18回归直线法:是根据一定期间业务量和混合成本的历史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确定一条最能反映业务量与混合成本关系的回归直线,借以分析确定混合成本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方法。
19散布图法:是一种目测法,这种方法是将一定时期的混合成本历史数据逐一地在坐标图上标明以形成散布图,然后通过目测,在各个成本点之间作出一条反映成本变动平均的趋势直线,借以确定混合成本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方法。
20本量利分析:它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内在联系的一种专门方法。
21成本性态:亦称成本特性或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量(如产量,销售量和劳务量等)的依存关系,即业务量变动与其相应的成本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22保本点:也称损益平衡点或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费用时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即在这一销售量或销售额上,企业正好不盈也不亏。
也就是说,达到这一销售量或销售额时,企业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正好抵偿固定成本总额。
23安全边际率:是安全边际与预计销售量(或销售金额)之间的比率。
24边际贡献率:是指单位边际贡献与销售单价之间的比率,或边际贡献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之间的比率,它表示每百元销售收入能提供的边际贡献。
简答题1简述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①成本预测②成本决策③成本计划④成本控制⑤成本核算⑥成本分析⑦成本考核2简述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及适用范围?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成本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以及大量大批多步骤、管理上不要求按步骤计算成本的生产分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产品成本的计算。
分步成本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的产品成本的计算。
3试述简化分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可以减少间接计入费用分配和登记的工作量,月末未未完工产品的批别越多,核算工作就越简化。
但是,由于各批未完工产品成本明细账内不反应间接计入费用,也就不能完整的反应各批在产品成本。
同时,由于累计分配率实际是一种加权平均分配率,如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悬殊,则分配的间计入费用将实际情况不符,必然会影响各月产品成本的正确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投产批数繁多,完工批数较少,个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及其分配标准大致均衡的企业4简述制造费用分配的三种方法?1)实际分配率法,采用分配率法,应先根据各车间和分厂归集的制造费用和耗用分配标准总量,分别计算出各车间和分厂的制造费用分配率,然后根据制造费用分配率和各产品耗用的分配标准量计算出各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2)预定分配率法,亦称年度计划分配率法,是按照各生产单位年度的制造费用预算和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及事先确定的预定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3)累计分配率法,是将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先分别累计起来,到产品完工时,在按累计分配率和完工产品的累计工时数(或其他分配标准)分配给完工批别的一种方法.5比较分步成本法与分批成本法的不同点?1)成本计算对象不同。
分步成本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各个生产步骤的各种产品。
分批成本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
2)成本计算期不同。
分步成本法的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不一致而与会计报告期一致。
分批成本法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一致,而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
3)在产品计价不同。
分步成本法,月末计算成本时,各步骤内都有在产品,需将成本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分批成本法下,其产品是按批分别投产并计算成本的,批内产品一般都能同时完工,因此不存在成本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问题。
4)适用性不同。
分步成本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分批成本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
6简述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有哪几种?各自有何特点?辅助生产成本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采用直接分配法,由于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只需进行一次分配即可将辅助生产费用全部分配计入辅助生产车间之外的各受益部门的费用或成本中,因而这种分配方法简便易行。
顺序分配法,采用顺序分配法能有重点的反应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交互提供服务的关系,分配结果较直接分配法合理。
交互分配法,由于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相互提供的服务进行了交互分配,因而提高了分配结果的正确性,同时该种方法易于理解和操作。
计划成本分配法,在计划成本分配法下,如果成本差异比较小,也可以采用将其全部计入管理费用的简化方法,不再进行调整分配。
代数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是最精确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但辅助生产车间较多、数据复杂的情况下,解方程组的工作量较大。
如果企业能借助于计算机来完成方程组的求解,该法将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7简述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并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有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直线法。
高低点法简单易懂。
但是,高低点法没有利用所有全部数据来估计成本,只依靠高低点两组数据,因此,如果选用的数据不具代表性,分解的结果就会发生较大的误差。
散布图法能够考虑所提供的全部历史成本资料,其图像可反映成本的变动趋势,同时可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是对高低点法的一种改进且形象直观,容易掌握。
但是,由于仅凭目测画线,人为随意性太大,总难免存在一定的误差,适用于对混合成本分解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回归直线法,它是对散布图法的改进和提高,其理论健全,分解结果精确。
但是,计算数据繁多,分解过程复杂。
如能借助电子计算机则能起到扬长避短的功效。
8简述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变动成本法的计算理论依据是固定制造费用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不管其实际利用程度如何,有关费用照样发生,同产品的实际生产没有直接联系,既不会由于业务量的提高而增加,也不会因业务量得下降而减少,因此,固定制造费用不应计入产品成本,而应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变动成本法的特点:前提条件不同。
产品成本的组成不同。
存货的盘存价值不同。
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应用的目的不同。
9简述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a)一切进行本量利分析的产品和企业都应将其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这是进行本量利分析的一个基本前提。
b)产品的销售单价不变,在相关范围内,产销量是影响销售收入和总成本的唯一因素,c)企业的计划期内,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是一致的,因而,不考虑产成品期初,期末存货水平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d)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多种产品时,其产销售的增减变化是以各产品之间的结构不变为前提的。
e)所有收入和成本在进行加总或比较时,均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10简述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优点,1能为企业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为规划未来和参与决策服务2便于分清各部门经济责任,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与业绩评价3促进管理当局注重销售,防止盲目生产4当销售不佳时,容易将问题暴露缺点1不便于编制对外会计报表2不能适应长期投资决策的需要3不能直接据以进行产品定价决策4改变成本计算方法可能会影响有关方面的利益11简述标准成本制度的主要内容及作用?标准成本制度的主要内容:标准成本的制度、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作用:1有利于企业的目标管理2有助于责任会计制度的推行3有利于简化产品成本计算工作和及时提供成本资料4有利于作出产品定价决策12简述预算的概念及意义?预算是用货币形式来表示的企业经营计划,是具体化的企业经营目标。
1明确目标2协调工作3全面控制4评价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