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的技能
教案中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选择
教案中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选择教案编写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案不仅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还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选择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常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供教师参考。
一、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重要性教学策略和方法是教师用来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路径。
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
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需要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支持,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1. 教学目标导向策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比如,如果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如果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可以采用复习巩固策略,多次重复学习内容。
2. 学生特点考虑策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
比如,如果学生喜欢合作学习,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策略,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如果学生喜欢自主学习,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通过自主探索来学习。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1. 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来传递知识。
这种方法适合于知识点较多、理解较困难的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演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
2. 问题解决法问题解决法是一种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
3.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师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案例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 视听教学法视听教学法是通过影音材料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技巧
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技巧在教案设计中,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是教师必备的重要工具。
它们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下面将从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两个方面来介绍它们在教案设计中的应用。
一、教学策略在教案设计中的应用1. 理解学生需求:在教案设计之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现状。
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存在的困难,从而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
2. 制定教学目标:在教案设计中,教学策略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衡量性和可实现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教学方法选择: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教案设计中,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特点,将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内容安排在最佳的时间段,充分利用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 提供反馈与评价:教师在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策略应包括提供学生反馈与评价的机制。
通过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进,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学技巧在教案设计中的应用1. 激发兴趣: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提问、引入故事、展示实物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习的乐趣。
2. 清晰表达:教师在教案设计中要善于运用教学技巧,确保自己的教学内容表达清晰明了。
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图表解释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3. 灵活运用教具:教学技巧中,灵活运用教具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教学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教具,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观察能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4. 激发思考:在教案设计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案的教学策略与技巧
教案的教学策略与技巧教案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准备工作,它的设计与编写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掌握一些教学策略与技巧来制定有效的教案。
本文将介绍教案的教学策略与技巧,帮助教师在教案编写过程中能够做到准确、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一、明确教学目标编写教案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对学生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描述。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阶段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并确保目标具体、明确、可衡量。
二、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在教案编写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情景模拟法等。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合理安排课堂活动教案的教学策略之一是合理安排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循序渐进性和互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在安排课堂活动时,教师需要合理控制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活动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教案的教学策略之一是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课件、实验设备等。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预先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并合理安排使用。
充足的教学资源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丰富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五、灵活运用评价方法教学的评价是教案编写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评价要求,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可以包括测验、考试、作业、小组讨论等。
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反思与改进教案编写完成后,教师应及时进行反思与改进。
反思是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回顾和总结,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听取学生的反馈、与同事交流等方式,来不断完善教案,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教学计划的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教师教学计划的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导言:教学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作为教学的核心,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需要思考并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教师教学计划的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一、了解学生的特点在制定教学计划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
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有助于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例如,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帮助他们弥补知识差距。
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也是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的依据。
教师需要明确期望学生在课程中达到的能力水平,再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例如,如果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辩论讨论等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争论,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考虑课程内容不同的课程内容对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有不同的要求。
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采用讲授和讲解的教学策略;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采用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需求,选择最为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四、关注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制定教学计划的重要方面。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装置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资源的特点和可行性,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例如,如果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果教学资源有限,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等策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
五、结合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对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
教师需要考虑教室的大小、学生的数量以及学生的分布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例如,对于大班级教学,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策略,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对于小班级教学,可以采用个性化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案中的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教案中的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个好的教案不仅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还需要选用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的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是一个教案设计的基础。
根据学生的年级、能力水平和学科特点,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有明确的时间安排和预期结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和兴趣。
二、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在教案设计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可以增加教学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启发式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合作学习策略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语言教学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理科实验教学中,可以采用探究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通过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教案中,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来展示教学内容、解释概念、示范操作等。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兴趣。
五、注重评价与反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
在教案设计中,需要注重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立。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作业、测验、小组讨论等,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及时给出反馈。
评价与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教案中的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是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案的设计应该兼顾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多样选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及评价与反馈的重视。
只有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策略与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策略选择技巧
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策略选择技巧在教案设计中,教学策略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发展。
为了有效地选择教学策略,以下是一些教学策略选择技巧。
1. 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在进行教学策略选择之前,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等方面的特点来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
2. 考虑教学目标和内容。
教学策略的选择应该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一致。
如果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那么可以选择一些开放性的教学策略;如果教学内容是概念的讲解和记忆,那么可以选择一些系统性的教学策略。
3. 考虑教材和资源的利用。
在教学策略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利用。
教材和教学资源可以起到有效支持和补充教学策略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来利用这些资源。
4.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在选择教学策略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例如,讲解性教学策略适合用于知识的传授和概念的解释;合作学习策略适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问题解决策略适合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5. 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选择并不是一次性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调整。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判断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之,在教案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只有在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的发展。
希望以上的教学策略选择技巧能够给教师在教案设计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教师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教师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目标任务和教学环境等多个因素。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介绍选择教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一些建议。
一、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提高效果。
具体有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选择策略和方法。
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根据年龄、智力水平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幼儿阶段的学生,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等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选择策略和方法。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听讲,有的学生喜欢看图,有的学生喜欢实践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对于视觉型学生,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对于动手能力浓厚的学生,可以采取实验、实践等活动。
3.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策略和方法。
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对于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将教材内容与音乐相结合,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二、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核心,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时,需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的要求。
具体有以下几点:1.根据教学目标的层次选择策略和方法。
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例如,对于基础知识的教学目标,可以采用讲授、示范等直接的教学方法;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根据教学目标的难度选择策略和方法。
教学目标的难度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对于简单易懂的教学目标,可以选择直接教学的方法;对于较复杂的教学目标,可以选择分步教学、反馈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的技能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的技能今天,我和大家来共同学习第六章: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的技能。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什么是教学策略(课件出示):所谓教学策略是教师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以达成教学目标为指向,以教学情境为出发点的有关检查、评价、监督、控制、调节教师的各种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程序性知识系统。
一般讲,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使用的手段和方法。
在此意义上,教学策略同义于教学方法。
但从广义上讲,教学策略不仅用来表示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使用的手段或方法,而且还用来指教学活动的序列计划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技巧、艺术。
它的内涵较为广泛。
教学方法这一概念就侧重在指教学过程的横向结构,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材等教学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组合方式,它的实质就是具体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
教学策略包含多个方面的含义,包括目标的设立、媒体的选择、方法的确立、活动的组织、反馈的方法、成绩的评定等等。
所以,从系统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设计。
教学策略的选择是相对性的,其适当与否与教学目标、学科性质以及学生年级能力等因素,都紧密相关。
古语有:“术谋之人,以思谟为度,故能成策略之奇。
”可见策略的突出特点在于对手段方法的计谋性思考。
这表明策略不仅具有目标性、计划性和选择性,同时又具有艺术性、直觉性的特征。
现在,我们就从四个方面来探讨一下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
(切换幻灯片)一、设计学法与教法的有机结合教学效率、效益的提高,不能简单地依靠增大教师劳动强度和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来实现。
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对工作中少走弯路,用较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环。
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生,对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的教法制约着学生的学法,同时对学生的智力的发展、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计划中的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教学计划中的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教学计划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所设计的一项系统性计划。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需要仔细考虑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本文将讨论教学计划中的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常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供教师参考。
一、教学策略的选择在教学计划中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是确保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一步。
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策略供教师选择: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或团队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和分享,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团队项目等。
2. 问题解决: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和掌握知识。
教师可以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来教授知识和概念,帮助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科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观察和实践: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知识。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计划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供教师选择: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来传授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运用举例、比喻和故事等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
2.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知识。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解决方法。
3. 基于问题的学习:以问题为导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幻灯片、视频和音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
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教学策略和技巧的定义、分类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教学策略的定义和分类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计划。
它可以帮助教师有目的地组织教学活动,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直接教学策略:直接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重点是传授概念、原理和基础知识。
这种策略广泛应用于科学、数学等学科的教学中。
2. 探究教学策略:探究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现和探索知识。
这种策略适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讨问题,通过相互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
这种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精神,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技巧的定义和分类教学技巧是教师在实施教学策略时所运用的技巧和方法。
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技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提问技巧: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学科特点,采用不同形式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
例如,启发性问题、引导性问题、挑战性问题等。
2. 激励技巧:激励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赞扬、奖励、鼓励等方式激励学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定可达到的目标,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力。
3. 多媒体技巧: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技巧的运用越来越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投影仪、电脑、音频等多媒体工具,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策略和技巧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教学策略和技巧的应用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场景和学科特点。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技巧:1. 学生需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
教学教案中的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教学教案中的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教学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它是教学过程的规划和指导。
在编写教学教案时,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教学教案中的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教学策略的选择在教学教案编写中,教学策略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手段。
合理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1.问题导入策略问题导入策略是一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方式,通常适用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授数学方程式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如“如果小明今年12岁,那么他的爷爷和奶奶分别多大年纪?”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方程式计算爷爷和奶奶的年龄。
2.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这种策略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英语口语的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每个小组的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顾客和店员,通过对话来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3.探究学习策略探究学习策略是指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这种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教授科学实验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发现科学原理和现象,并总结出相应的规律。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除了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教案中的教学方法也需要谨慎选择。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教学手段和方式。
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1.讲授法讲授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理论。
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信息。
2.示范法示范法是一种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模仿的方式来教授技能的方法。
教案中的教学策略与技巧
教案中的教学策略与技巧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教学则是教育的核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教案,以指导学生的学习,并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教案中的教学策略与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的教学策略与技巧,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确定学习目标的策略与技巧在编写教案时,确定学习目标是首要任务。
学习目标应当具有明确性、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
具体而清晰的学习目标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为了确定学习目标,教师可以运用以下策略与技巧:1.1 分解学习目标:将整个学习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可行的小目标,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1.2 将目标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通过将学习目标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的连贯性。
1.3 确定适应性目标:对于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可以制定适应性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二、选择教学方法的策略与技巧教学方法是实施教学策略的手段和途径。
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些策略与技巧:2.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讨论、实践和合作学习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
2.2 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和不同内容,灵活运用黑板、教具、多媒体、实验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引导学生的策略与技巧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以下是一些引导学生的策略与技巧:3.1 提问引导: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案例、实验等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策略与技巧
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策略与技巧教案设计是教师备课工作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
一个好的教案设计不仅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还需要考虑教学策略与技巧的运用。
本文将从教学策略与技巧的角度,探讨教案设计中的关键点。
一、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
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以下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1.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例如,在教授地理知识时,可以邀请一个旅行家来讲述他的旅行经历。
2. 调整教学材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材料,如图表、视频和实物等。
3. 引入新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多媒体、小组合作学习等新颖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教案设计不仅要注重内容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以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种策略:1. 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2. 引导探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知识,通过实验、观察和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3. 提供反馈: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引导他们分析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调节能力。
三、合理组织教学活动的技巧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策略需要与具体的教学技巧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一些合理组织教学活动的技巧:1. 激发学生思考: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适时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3. 分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适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教案中的教学技巧与策略选择
教师教案中的教学技巧与策略选择在教师教案中,教学技巧和策略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策略的能力,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本文将探讨教师教案中的教学技巧和策略选择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教学技巧和策略。
在教师教案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技巧和策略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不同的课程和学习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授数学概念时,可以采用直观而生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
而在教授文学作品时,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另外,教学技巧和策略的选择应该考虑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优势,一个教师应该能够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例如,对于视觉型学习者,可以使用图表、图片等可视化工具来辅助教学;对于听觉型学习者,可以多采用朗读、讲解等方式来传授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技巧和策略,供教师教案中选择使用:1. 合作学习: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互动性,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
2.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如投影、视频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认知导图:通过绘制认知导图,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框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
4. 问题导向学习: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不同程度的扩展: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提供不同程度的拓展活动,满足高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
6. 教学游戏:通过设计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度,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上仅为一些常用的教学技巧和策略,教师在制定教案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技巧和策略。
在教学技巧和策略的选择中,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反思和调整,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进行相应的改进。
教学策略选择的教案设计技巧
教学策略选择的教案设计技巧教案是教学设计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制定的一种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系统安排。
在设计教案时,教师需要考虑各种教学策略的选择,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下面将介绍一些教案设计中选择教学策略的技巧。
1. 分析教学目标在设计教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根据学科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然后,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
比如,如果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选择实验教学策略或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等。
2. 理解学生的特点在教学策略选择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
这样能够更准确地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对于普通班级的学生,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结合教学资源在设计教案时,教师还需要结合教学资源来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教学设备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资源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例如,如果教材中有相关的实例分析或案例研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策略,利用教材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案例分析教学。
4. 引入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引入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包括讲授、讨论、实践、探究等不同的教学方式。
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5. 及时反馈和调整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反馈。
通过评价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了解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策略。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选择教学策略是教案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则是教案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在教学中,合理的教学策略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探讨教案设计中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
一、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制定教学策略之前,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背景等方面的情况。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够主动参与学习。
因此,在教案设计中,教师需要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例如,利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可以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选择具有启发性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
例如,选择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等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促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使用投影仪、电脑课件等,来呈现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像、声音等形式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五、注重评价和反馈在教学中,及时的评价和反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成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应该合理设计评价和反馈的环节,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例如作业、小组讨论等,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总结起来,教案设计中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注重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只有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案编写中的教学策略选择与实施
教案编写中的教学策略选择与实施教案编写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实施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本文将探讨教案编写中的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实施,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准备。
一、教学策略选择在进行教学策略选择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来确定合适的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学策略:1. 直观教学策略:这种策略通过图像、实物、实验等形式,让学生能够直接感知并理解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授植物结构的课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植物模型或实际植物进行展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构造。
2. 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和合作。
这种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理解。
3. 问题导向策略: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促使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
这种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找到答案。
4. 案例教学策略:案例教学是通过真实或虚拟的案例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思考和解决。
这种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例如,在教授商业管理课程时,可以使用真实的商业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找到解决方案。
二、教学策略实施教学策略的实施需要教师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并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以下是一些教学策略实施的要点:1. 充分准备:教师在实施教学策略之前,需要对教学内容和策略进行充分准备。
了解学生的特点、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对教学策略进行认真研究和选择,并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材料。
2. 灵活运用:教师在实施教学策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反馈进行灵活调整。
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多元评价: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外,还可以通过作品展示、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教案中的教学技巧与教学策略的选择
教学教案中的教学技巧与教学策略的选择在教学教案中,教师需要合理选择适用的教学技巧和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从教学技巧和教学策略的定义与分类、教学目标的确定、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的考量、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详细探讨教学教案中的教学技巧与教学策略的选择。
一、教学技巧与教学策略的定义与分类教学技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于促进学习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常见的教学技巧有提问、举例、分组讨论、情景模拟等。
而教学策略则是教师在一段时间内运用多种教学技巧的有机组合,以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教学策略一般分为直接教学策略和间接教学策略。
直接教学策略是指教师直接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教师讲授、示范、指导等;而间接教学策略则是指教师创设适当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例如项目学习、合作学习等。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在编写教学教案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预期结果的准确描述,是教学教案中的核心。
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学生的年级水平、教材要求以及学校教学要求等因素。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实现性和可评价性,能够指导教学实施,并能够通过评价方法进行检验。
三、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的考量在选择教学技巧和教学策略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环境。
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学习风格等都会对教师的选择产生影响。
例如,对于小学生,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强、直观性强的教学技巧和教学策略,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需注意教学环境的因素,如教学设备、教室布局等,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四、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关于高中数学教案中教学技巧与教学策略的案例分析: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和变化规律。
基本教学设计:先通过举例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图象的形状和变化规律,然后进行相关的练习和巩固。
教学技巧和教学策略:1. 提问技巧: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性质。
教案模板中的教学策略选择与实施
教案模板中的教学策略选择与实施教学策略在教案设计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们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在教学中,选择和实施适当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成绩表现。
本文将探讨教案模板中的教学策略选择与实施,并给出一些建议。
一、教学策略的选择1. 学习目标导向策略学习目标导向的教学策略着重于明确学习目标并通过设计相应的活动和评价方式来达到这些目标。
在教案中,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和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可以采用目标导向的策略包括直接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
2. 多元智能理论策略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在不同的智能领域具有不同的优势。
在教学策略选择中,可以通过多元智能理论来考虑学生的多样性。
例如,对于语言类智能的学生,可以采用互动讨论、小组合作等策略来促进其学习;对于逻辑数学类智能的学生,可以采用问题解决、案例分析等策略。
3. 情景模拟策略情景模拟策略是通过创造真实或近似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
教学中可以使用情景模拟策略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
例如,在教授商务谈判技巧时可以设计情景模拟的案例让学生实践应用。
4. 反思策略反思策略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其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在教学策略选择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形式的反思。
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认识,进而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二、教学策略的实施1. 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在教案实施中,教师需要合理组织各种教学活动。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确保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然后,根据选择的教学策略,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
最后,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设备等,支持教学实施。
2. 鼓励学生参与互动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互动。
通过开展小组讨论、问题解答、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案编写中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选择
教案编写中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选择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案是教学的重要依据。
教案编写中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选择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本文中,将探讨教案编写中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以期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一、教学策略的选择在编写教案时,合理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和问题解决法等。
具体选择哪种策略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来确定。
1.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策略,适用于知识传授和基础概念的讲解。
在教案编写中,可以采用讲授法将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系统的教学。
同时,应注意语言表达的流畅清晰,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
2. 讨论法讨论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案编写中,可以设置一些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 实验法实验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在教案编写中,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实践来理解和巩固知识。
4. 案例法案例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案编写中,可以通过引入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案例,从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5. 问题解决法问题解决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案编写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案编写中,除了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外,还需要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方式,它们的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确定。
1. 集中讲授法集中讲授法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适用于教授基础知识和理论。
在教案编写中,可以通过黑板、幻灯片等方式进行集中讲授,将知识有理有序地传递给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的技能今天,我和大家来共同学习第六章: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的技能。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什么是教学策略(课件出示):所谓教学策略是教师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以达成教学目标为指向,以教学情境为出发点的有关检查、评价、监督、控制、调节教师的各种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程序性知识系统。
一般讲,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使用的手段和方法。
在此意义上,教学策略同义于教学方法。
但从广义上讲,教学策略不仅用来表示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使用的手段或方法,而且还用来指教学活动的序列计划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技巧、艺术。
它的内涵较为广泛。
教学方法这一概念就侧重在指教学过程的横向结构,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材等教学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组合方式,它的实质就是具体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
教学策略包含多个方面的含义,包括目标的设立、媒体的选择、方法的确立、活动的组织、反馈的方法、成绩的评定等等。
所以,从系统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设计。
教学策略的选择是相对性的,其适当与否与教学目标、学科性质以及学生年级能力等因素,都紧密相关。
古语有:“术谋之人,以思谟为度,故能成策略之奇。
”可见策略的突出特点在于对手段方法的计谋性思考。
这表明策略不仅具有目标性、计划性和选择性,同时又具有艺术性、直觉性的特征。
现在,我们就从四个方面来探讨一下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
(切换幻灯片)一、设计学法与教法的有机结合教学效率、效益的提高,不能简单地依靠增大教师劳动强度和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来实现。
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对工作中少走弯路,用较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环。
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生,对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的教法制约着学生的学法,同时对学生的智力的发展、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幻灯切换后朗读,边读边击中要害鼠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因此,新课程实施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法的改变。
在实际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实现学法与教法的有机结合。
例如(课件出示)第一行读完后说:注意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思考时间的提问回答,看似流畅,实际低效。
特别更要注意问题的导引,有效提问的设计等。
(课件点返回)下面,我们就对教法和学法做一下具体的分析。
二、自主学习策略的使用(一)、首先我们来学习下自主学习的概念和特征。
(点击课件)行为主义心理学者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而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无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以:“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为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自主学习”的特征概括为:(课件出示后读一下)(二)新课程“双向互动”和“知识建构”的操作原则决定有效的学习必然是自主的学习。
新课程主张:教学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是“对话中心的教学”。
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中介,去共同生成和创造“文本”,构造“意义”的过程。
(点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两种对话:(点课件)一是学生与作为文本的课程——教材之间的对话。
二是借助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三)自主学习需要应答式的教学环境近几年来涌现的教学形式具有共同特点,是否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或者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提供示范、建议或指导,引导学生大胆阐述并讨论他们的观点,让学生说明他们所获的结论的有效性,并对结论进行评价。
所以说,(课件出示)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说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这也就是说,新课程的教学环境应当从“人-——人”系统转变为“人——环境”系统。
(课件出示)(四)自主学习注重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
读一读课件,最后解释“积极的教师期望”是指由于教师对学生寄予期望而导致学生表现优良的心理效应。
比如我们当老师的都知道,如果你信任,喜欢,重视某个学生,这个学生因为感受到教师的正面期望,就是会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
如果老师对某个学生表现出厌恶、失望、轻视等情绪,这个学生因为感受到教师的负面期望而极容易造成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的后果。
可以这样说,优秀的老师关注期望,另一些教师关注规则,而最差劲的教师关注破坏规则后的惩罚措施。
教师必须对学生充满期望,保持对学生的期望能引导学生良好的行为。
成功的教师一大特点是:他们能在课堂和学校里创造出积极的气氛,尤其懂得赞扬的力量。
下面我们来聊一聊自主学习的案例。
《中小学管理》上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原来教政治课的老师被安排教语文课,在无法胜任的情况下,他每周让学生在图书馆看三节课的课外书,只用两节课讲教科书上的内容。
到高考时,他任教的成绩却意外高于其他学校。
这可以说是个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故事,却也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正是她给学生提供了独立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才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表现和提升,使学生充分享受到了学习的主权,提高了学习效率。
再说说教育家魏书生,他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外演讲,而他教的班级成绩却一直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也是他的学生享有了充分的“学习权”。
通过这些事便,我们都可以看到新课程的理念在闪烁。
再举一个自己教学的例子。
三、设计有效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课件点击)那什么是合作学习呢?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成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中师生单维交流,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局面的状况,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较多的学习方式。
举例:四、探究性学习的使用新课程之所以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质疑,敢于超越老师。
注重学生独立性的培养以及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注重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探究性学习定义那究竟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呢?(课件出示)探究性学习是从科学领域或从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探究性学习的要素根据对探究和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分析,探究性学习以下七要素:(点击逐条出示)1、提出问题:学习者投入到对科学型问题的探索中。
在课堂里,提出对学生有意义有针对性的问题,能够丰富学生的探究活动,但问题不能是深不可测的,而是必须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从可靠的渠道获取的知识能够解决的。
而且,问题的设置必须合格有效,一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我们要检查昨天的作业,我们要组织学生纪律,我们要进行课前导入,我们还要让学生自己阅读等这都需要时间,如果我们在讲授的过程中,不能把握好知识点,不能提出“有效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而是信口开河,张嘴就一个问题,让学生随口回答地在浪费时间,那么这课堂也就不能称之为“课堂”,就应该改为“屠宰场”了,因为它无形中会浇灭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它无时不刻地屠杀着孩子们美好的灵魂和青春。
教育工作实质上也是一种劳动,需要老师认真研究教材,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巧妙设问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积极回答,并且改掉自己不良的随口发问的习惯,这样,教师的劳动都会成为“有效劳动”,都能收获到丰硕的成果。
例如:九年义务教育第九册中的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我们可以利用轻松的谈话导入方式给学生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让你独自环绕世界旅行,而且只能带一样供自己娱乐的东西,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大部分学生提到了“书”,于是老师板书出了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这一问题的提出,一方面迅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埋下了一个伏笔。
这一问属于“有效提问”。
)然后,让学生读课文,在学生读完课文之后,王老师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作者为什么会把书当作伴侣,他是如何读书的呢?”学生根据刚才读到的课文的内容,纷纷回答了这个问题“书就像朋友,就像家……”,“一遍又一遍地读,首先……然后……还会……最后……”(这个问题的提出,既有助于学生对课文题目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一种读书方法。
这也属于“有效提问”。
)还以《走遍天下书为侣》为例,如果在课堂中你这样对学生说:“你愿意见到你以前的朋友吗?”,“你会舍弃你熟悉的家吗?”学生的回答是不约而同“愿意”、“非常愿意”,“不会舍弃”、“家怎么能舍弃呢”。
这些学生不经大脑思考,脱口就可以回答出的问题,实在属于毫无价值的问题。
2.猜想与假设:猜想或假设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形式。
猜想或假设促进了科学概念和科学定律的建立,在科学定律被提出之前,人们往往是先提出假设,再通过实践等对假设进行检验,并不断的对假设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形成科学的定律。
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猜想或假设能为收集信息、分析和解释信息提供一个大致的框架,能为制定探究计划或设计探究方案奠定必要的基础。
但猜想和假设也要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提出,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提出。
3、制定计划:在探究性学习中,假设和猜想必须通过实践证实或证伪。
制定计划,是探究式学习中重要的环节。
4、收集数据:学习者重视实证在解释与评价科学型问题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