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教学大纲
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
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智力、情感、行为和社交方面存在与常人有明显差异的儿童。
他们需要特殊的教育服务,以满足他们在学习和发展方面的需求。
教育诊断与评估是为了全面了解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和教育需求,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案和支持措施的过程。
一、教育诊断的重要性教育诊断是特殊儿童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通过教育诊断,教育专业人员可以对特殊儿童的个体发展、学术能力、社交技能和特殊需求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这有助于发现他们的潜能、兴趣和优点,并确定他们在学习上可能遇到的困难。
只有通过教育诊断,才能为特殊儿童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支持措施,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
二、教育诊断的过程教育诊断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信息:教育专业人员需要获取有关特殊儿童的相关信息,如家庭背景、医疗记录、学校表现等。
这些信息的获取可以通过与家长和学校老师的面谈、观察特殊儿童的行为和表现,以及使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来进行。
2. 评估特殊儿童的学术能力:教育专业人员需要评估特殊儿童在各学科领域的学术能力,如阅读、写作、数学和科学等。
评估可以使用标准化的测试工具,也可以通过观察和与特殊儿童的互动来进行。
3. 评估特殊儿童的社交技能:除了学术能力,教育专业人员还需要评估特殊儿童的社交技能,如与他人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评估可以通过观察特殊儿童在班级和社交场合的表现,以及与他人的互动来进行。
4. 确定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通过收集信息和评估,教育专业人员可以全面了解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和教育需求。
他们可以确定特殊儿童所需的教育支持和服务,以满足他们在学习和发展上的需求。
三、教育诊断的工具和方法教育诊断可以使用多种工具和方法来进行,具体选择的工具和方法取决于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育诊断工具和方法:1. 标准化评估工具:如智力测验、学术能力测试和行为评估量表等。
这些工具可以提供客观的数据,帮助教育专业人员对特殊儿童的能力和困难进行评估。
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第二章 第一节 智力障碍(第二章)
附:智力障碍学生入学评估访谈记录表 编号:
儿童姓名
填写日期: 年 月 日
(一)生理方面 (二)自我照顾 (三)动作 (四)沟通 (五)社会情绪 (六)特殊需求 (七)已做过测验资料
• 目前国内 采用的鉴别标准; • 台湾教育部于2002年5月9日发布的《身心障碍及资
赋优异学生鉴定标准》第三条第二项第一款中,提 出智能障碍的鉴定标准;
见下表
DSM—— 鉴别标准
1.一般智能明显低于 平均水平,个体测 量智商(IQ)值为70 或70以下。
2.同时存在适应功能 缺陷或损害,即与 其年龄和群体文化 标准相应的个体功 能的缺损,如社交 技能、社会责任、 交谈、日常生活料 理、独立和自给能 力的缺损。
1992年定义
2002年定义
智力落后是指一般智 “所谓智力障碍是指现有功
力功能明显低于平 能上的重大限制。其特征
均水平,同时伴有 是显著低于一般的智力功
适应行为的障碍, 能,同时影响以下互为相
并发生在发育时期。 关的至少两个或更多的适
这里的变化是将发 应技能领域,如:沟通、自
育阶段界定为胚胎 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交
3.社会适应能力评估 (1)AAMD适应行为量表 (2)文兰社会成熟量表(VSMS) (3)PEP发展量表 (4)儿童适应行为量表 (5)社会适应能力评定量表 (6)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 (7)社会行为评估系统 (8)独立行为量表
4.学校生活评估
在幼儿园和学校各方面的表现 与同学的交往情况 各科学业成绩,学习兴趣、类型和习惯 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 教材的难度
第二章 特殊儿童的特征及 诊断与鉴别标准
(第一节 智力障碍)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智力障碍
《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课程教学大纲
《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课程教学大纲《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课程教学大纲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是特殊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也是特殊学校教师培训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帮助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掌握特殊教育发展的最新理论,为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教育信念与责任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观、教师观和特殊儿童教育观。
2.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理解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和发展特殊儿童的知识与能力。
3.教育实践与体验的获得。
通过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应具有观摩、参与及研究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的教育实践经验。
(三)课程要求1.教育信念与责任的培养:理解遗传和环境对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特殊儿童教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形成终身学习的意愿;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对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进行专业的思考与判断。
2.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了解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的主要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一般规律和特征;掌握特殊儿童常见疾病、发展障碍和学习障碍的基础知识和应对方法,如手语、盲文、婴儿保育教育和发展心理学知识等,并能够利用相应知识处理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中的基本问题。
3.教育实践与体验的获得。
学生应结合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的知识,观摩特殊儿童的生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了解特殊儿童教育的规范与过程;深入特殊儿童幼儿园和班级,参与特殊儿童活动,直接体验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的活动;参与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的教研活动,获得与特殊儿童教育教师直接对话或交流的机会;与家庭和社区合作,提高沟通能力,获得共同促进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的实践经验。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讲授方法为主,同时辅以必要的观察记录、讨论、专题研究和案例分析。
本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教师可以结合案例授课,同时与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思考、学会学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的全部内容。
一名词解释第一章诊断:医学方面;了解病情后对病人的病症及其发展情况作出判断。
特教方面;分析研判会影响特殊需要儿童学习成果的任何生理问题、心理过程或行为表现及其原因,以便为进一步的教学策略计划的制定及辅导治疗提供依据。
评估:教育方面;指使用测验和其他测量手段测量学生成就和行为,以便作出教育性决定的过程。
特教方面;评估包括各式各样的评鉴、估计、评价以及判断出有关特殊需要学生需求的技术和程序.特别强调,调整过程以符合个别学生的特殊需求而不是试着让学生符合特别的评估程序。
教育诊断与评估: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服务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需要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同时评估又包含有诊断的含义,二者之间有重叠,难以严格区分。
测量:是决定学生能力表现或成就水平的过程,在特教评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测量有多种形式,测验只是其中的一种,还有行为观察、晤谈、填写评定量表、填写检核表以及临床评定等。
测验:是一种特定形式的诊断程序,是较大评估过程的一部分,是用一组问题来产生一组分数或一些其他的数字结果。
特教工作者要依赖许多形式的测验来评估特殊需要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存在问题,包括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的非标准化测验。
生理状态:即身体检查与医学诊断,包括儿童的健康状况,如视力、听力、语言功能及家庭与个人病史等,通常由儿童本人、家长及医生提供评估资料。
对生理状态的检查,可分为【1】一般性的健康检查(身高、体重、呼吸、脉搏和血压、感觉、神经系统的检查)【2】病史询问(询问儿童母亲的妊娠史、询问儿童的出生史、儿童父母的亲缘关系及家族史、儿童的生长发育史)【3】针对性的特殊检查(血液检查、尿味检查、染色体检查、X线检查、CT检查、脑脊液检查)三个方面。
特殊儿童的诊断评估 第1章 绪论
(二)评估的层次
L1
L2
转介学生 筛选学生
转介机构:专业 机构 转介者:教师等
目的:决定 行为或成就 的一般层次
L3
诊断和安置 学生
流程:确定 是否是特殊 儿童→分类 →安置
L4
制定教育性 方案
作用:提供教育性 决定所需的资料 评估:了解学生进 步情况及特殊需求
L5
评估学生的 进展情况
综合和讨论,为儿童写出书面评估意见和教育建议。 (1)求同存异;(2)找矛盾,探原因;(3)剔除无效资料;(4)
得出结论;(5)提出建议。
03 第三节 教育诊断与评估的实施程序
(三)综合评定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2.评估报告中应包含的项目 (1)基本资料;(2)评估目的;(3)标准化测验所得资料;(4)
(一)诊断 诊断的内容包括:病史诊断、病理诊断、实验室诊断、心理诊断及教育
诊断。 诊断的注意事项:测验工具的信度与效度,受测者的合作情况,行为反
应、敏捷度、表达能力、清晰度、环境的干扰,受测者的文化环境、生活习 俗等。
01 第一节 教育诊断与评估的涵义及类型
一、 教育诊断与评估的涵义
(二)评估 评估一词译自“assessment”,又译为评量、评定,是根据一项标准,对所测量到的数值予
一、实施人员——评估团队
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诊断评估通常由一定的专业人员(特殊教育专家、 医生)、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共同组织成一个评估团队来执行。
03 第三节 教育诊断与评估的实施程序
二、实施程序——四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教育诊断评估的准备阶段,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一是明确评估
目的和了解评估对象;二是设计评估方案。
《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教学大纲
《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11104002课程名称: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开课教研室:学前教育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学前教育学专业的的选修课。
2.课程任务:该课程需要在学习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之后开设,特殊儿童从广义的概念而言,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
由于这类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容易接触到,所以本门课程更多的以理论讲授为主,旨在让学生了解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差异性。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系统讲授有关特殊儿童心理的基本概念,识记其中的一级概念、二级概念和部分重要的三级概念;2.学会观察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加以分析说明;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形成科学的儿童观,尊重、理解儿童、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儿童,去观察每一个儿童,去引导儿童。
成绩考核形式:期终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考勤、回答课堂提问或作业)(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特殊儿童的概念、分类及特征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特殊儿童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3.教学重点和难点特殊儿童的特征4.教学内容第一节特殊教育的概念一、特殊教育与特殊教育学二、特殊教育的对象三、特殊教育的意义四、特殊教育的学科基础第二节特殊儿童的分类一、残疾儿童二、问题儿童三、超常儿童第三节特殊教育的原则一、早期教育原则二、补偿教育原则三、个别教育原则四、系统教育原则第二章特殊儿童的感知觉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各类特殊儿童的感知觉各级概念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各类特殊儿童的感知觉各级概念。
3.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障碍儿童的感知觉4.教学内容第一节感知觉理论与感知觉的发展一、感觉二、知觉第二节感官障碍儿童的感知觉一、视觉障碍儿童的感知觉二、听觉障碍儿童的感知觉第三节智力异常儿童的感知觉一、智力落后儿童的感知觉特点二、超常儿童的感知觉特点第四节学习障碍儿童的感知觉一、学习障碍儿童的视知觉特点二、学习障碍儿童的听知觉特点三、感觉统合失调第五节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第三章特殊儿童的注意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各类特殊儿童的注意理论及各级概念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各类特殊儿童的注意理论及各级概念。
特殊儿童的教育诊断与评估
特殊儿童的教育诊断与评估特殊儿童是指那些在智力、情感、行为、学习和社交等方面存在发展异常或障碍的儿童。
他们需要得到特殊的教育和关爱,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身潜能的最大化。
在教育特殊儿童的过程中,教育诊断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可以帮助教育者全面了解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出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和教学策略。
下面将从教育诊断和评估两个方面来探讨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诊断教育诊断是指通过系统的评估手段,对特殊儿童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分析,以明确其发展水平、学习特点、问题和需求的过程。
教育诊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目的明确:在进行教育诊断前,首先要确定评估的目的和对象,明确评估的内容和范围,以便针对性地开展评估工作。
2. 评估手段多样:教育诊断可以通过观察、问卷调查、心理测试、教学实验等多种手段进行,以获取全面的信息。
3. 评估结果准确:评估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评估标准和程序进行,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评估报告完整:评估结束后,要及时编制评估报告,将评估结果详细记录下来,为后续的教学和干预提供依据。
教育评估教育评估是指根据教育诊断的结果,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和进展进行评估和监测,以调整和改进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教育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目标明确:教育评估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评估的目标和内容,以确保评估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 方法灵活:教育评估可以通过定期测试、观察、记录和访谈等多种方法进行,以全面了解特殊儿童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3. 结果反馈:评估结果应及时向教育者和家长反馈,共同探讨并制定出有效的教学计划和干预措施。
4. 效果评估:教育评估的最终目的是评估教学效果,检验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为教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特殊儿童的教育诊断和评估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特殊儿童的需求和问题,制定出更加针对性和有效的教学方案,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
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
4、认知发展能力
主要包括:知觉、想像、辨认、理解,记忆、判 断及思考等复杂的行为能力.
5、语言发展能力
包括:口头语言和书写语言。它是由语音、语形、 语法、语意及语用等五种要素组成。目前评估语 言也大都是针对这些要素来进行。
6、社会行为能力
社会行为能力是人际互动中表现令人接受或有 价值的行为。包括:在不同复杂程度的事件中 和东西或人互动的能力、满足身体需要的能力、 对同龄或大人的沟通互动等。
执行学习常规情况;是非判断能力; 与老师同学相处情况;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 情绪与日常行为;学习能力。
4、社会调查与家长问卷——搜集儿童社会适应资料
社会调查的取证来源于小区群众、隔壁邻居和儿 童家长。
家长问卷包括十个方面: 个体发育;日常生活能力; 主要娱乐形式;课余学习; 辅助成人劳动;与家庭成员相处; 与其它儿童相处;与邻居相处; 语言交往能力;一般公共生活。
(2)病史询问 包括:儿童母亲的妊娠史、儿童的出生史、儿童父
母的亲缘关系及家族史、儿童的生长发育史 (3)针对性的特殊检查 包括:血液检查、尿样检查、脑脊液检查、染色体
分析、X线检查、CT检查等。
2、心理测量——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心理测量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客观地测定个体的心理 过程、个性特征、发展水平的手段。
注:同时评估智力障碍学生的感知、认知、言语能力
➢ 社会适应能力评估
1)AAMD适应行为量表 2)文兰社会成熟量表(VSMS) 3)PEP发展量表 *4)儿童适应行为量表 *5)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 6)社会适应能力评定量表 7)社会行为评估系统
➢ 动作能力评估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评估过程注意事项:
1、取得受试者本人或其家长的同意 2、依受试者的状况设计施测情境 3、弹性运用各种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估 4、非标准化测验工具的
《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教学大纲.docx
《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隶属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幼儿教师培养的知识模块,是学前教育专业新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
它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儿童间的个体发展差异和特殊教育需要、特殊儿童教育评估与个案研究、特殊儿童认知和人格的发展以及各类特殊儿童的发展特征与学习策略。
它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①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认识儿童间的个体差异,了解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树立科学合理的儿童观和儿童发展观。
②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灵活应对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的不同需求。
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学前特殊教育的认识,培养并提高学生从事学前特殊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点与课时安排(一)教学内容与要点第一章特殊儿童与特殊教育需要(4课时)1、课程导航2、儿童的个别差异与发展3、特殊需要与特殊教育发展4、讨论:如何看待特殊儿童的入园问题?要求:理解儿童的个别差异,树立合理的差异观与发展观,理解儿童的特殊需要,树立合理的学前融合教育的观念。
能正确看待特殊儿童的入园问题,并能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反思,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特殊儿童的教育评估与个案研究(2课时)1、特殊儿童的教育评估2、特殊儿童的个案研究要求:理解特殊儿童教育评估的重要意义,掌握特殊儿童教育评估的方法,理解幼儿教师在特殊儿童教育评估中所扮演的角色等。
掌握特殊儿童个案研究的方法,具备进行个案研究和撰写个案研究报告的能力。
第三章特殊儿童的认知发展与学习(2课时)1、特殊儿童的认知发展概述2、基于认知基础上的特殊儿童学习要求:认识和了解特殊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理解特殊儿童认知发展的矛盾, 并能在此基础上掌握特殊儿童的具体学习策略和教育策略等。
第四章特殊儿童的人格发展与学习(3课时)1、特殊儿童人格发展概述2、特殊儿童人格发展策略3、讨论:“玩物尚志” vs “玩物长智”要求:认识和了解特殊儿童人格发展的规律,理解特殊儿童人格发展的矛盾, 并能在此基础上掌握特殊儿童人格教育的原则、内容和策略。
特殊教育学大纲
特殊教育学教 学 大 纲一 、说明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本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使学生对特殊教育工作的性质、意义、任务以及各类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教育特点有初步了解;并在理解、尊重、热爱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事业的基础上,培养对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事业的感情和事业心。
通过本课程学习将为学生今后系统学习本专业的课程、了解特殊教育领域其他专业的知识和从事某一类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特殊儿童的专门教育,并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和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2)教学重点特殊教育的若干基本概念、各类特殊儿童的定义、鉴别标准、心理发展特点及特殊教育对策。
(3)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通论;后修课程为:教学论、教 育心理学、各类儿童心理与教育等。
(4)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见习活动、观看录象等。
二 、讲授大纲第一章 特殊教育概述本章教学要求:1、理解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2、掌握特殊教育的原则及过程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 特殊教育的概念一、特殊教育与特殊教育学二、特殊教育的对象三、特殊教育的意义四、特殊教育的学科基础第二节 特殊儿童的分类一、残疾儿童二、问题儿童三、超常儿童第三节 特殊教育的原则一、早期教育原则二、补偿教育原则三、个别教育原则四、系统教育原则第四节 特殊教育的过程一、预防二、诊断三、教育训练四、劳动就业的培训第二章 特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本章教学要求:1、了解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的历程2、理解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3、掌握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 国外特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欧特殊教育的兴起二、北美特殊教育的发展第二节 我国特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古代中国特殊教育的起源二、旧中国特殊教育的兴起三、新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四、港台特殊教育发展的概况第三节 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一、特殊教育观念的变化二、特殊教育范围的扩大三、政府的直接干预和特殊教育立法四、特殊教育的一体化五、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残疾人提供的帮助六、国际合作日益加强第三章 特殊教育法律法规本章教学要求:1、熟知我国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2、了解台湾及有关国家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3、掌握国际有关特殊教育的立法及文件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 我国大陆地区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一、特殊教育立法进程二、特殊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第二节 我国台湾地区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一、特殊教育立法进程二、特殊教育法律法规简介第三节 美国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一、特殊教育立法进程二、特殊教育法律法规简介第四节 特殊教育相关国际文献一、国际残疾人立法概况二、特殊教育相关国际文献概述第四章 特殊教育的体系与模式本章教学要求:1、了解特殊教育的体系2、掌握特殊教育的各种模式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 特殊教育的体系一、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二、特殊儿童的基础教育三、残疾青年的高等教育第二节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的模式一、家庭教育模式二、训练中心模式三、综合训练模式四、医疗康复模式第三节 特殊儿童学校教育的模式一、资源教室模式二、特殊教育班模式三、特殊学校模式四、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五、职业教育模式第五章 特殊教育评估本章教学要求:1、了解评估的类型、内容和方法2、掌握特殊教育评估的组织过程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 特殊教育评估的目的与类型第二节 特殊教育评估的内容与方法一、身体检查与医学诊断二、心理与教育测验三、其他评估方法第三节 特殊教育评估的组织与实施一、准备阶段二、测评阶段三、综合评定阶段四、个别教育计划第六章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本章教学要求:1 、理解视觉障碍学生的定义与分级2 、了解造成视觉障碍的原因3 、掌握视觉障碍学生的感性认识活动特点及举止特征,并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教育。
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第二章 第四节 语言与言语障碍儿童特征
三级 四级
可以进行部分言语交流。语音清晰度在26%-45%之间, 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未达到三级测试水平。
能进行简单会话,但用较长句或长篇表达困难。语音清 晰度在46%-65%之间,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未达到四级 测试水平。
台湾各类语言障碍标准:
类别
内
容
• 构音障碍 说话的语音有省略、替代、添加、歪曲、
有明显偏差或迟缓现象者。
四、语言与言语障碍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 (一)评估流程
1.转介 2.筛选 3.临床评估 4.专业团队评估 5.决策
(二)评估项目
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评估项目与内容
评估项目 评估内容
1.生理评估
(1)听力测试:一般听力检查;语音听觉—— 正确感知和分辨语言声音的能力等。
(2)体格检查:一般的体格检查(注意口腔器 官是否异常,如畸齿、腭裂、舌系带问题等) 、口腔运动功能的检查包括下颌的位置是否居 中、嘴唇的运动、舌的位置和运动、口的轮替 运动、发声情况等。
(8)看情节图画或动作表演进行叙述。 (9)朗读儿歌或短文。 (10)主题对话。
5.家长 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如家长的职业、家长的文化程 访谈 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是否和睦、家长对孩子的 教养态度、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了多少时 间和精力、父系和母系三代中有无言语与语言障碍、 听力障碍以及智力低下者等;收集儿童的基本数据, 了解儿童的出生和生长发育史,如疾病史、诊疗史、 教育史、曾做过的测验等;围绕社会交往、社会性 沟通和情绪行为了解儿童能力现状以及儿童的正强 化物与负强化物等;了解家长能配合学校的程度, 例如家长能教哪些东西?一天能教多久等等;给家 长提出一些建议,如是否安排个别智力测验或发展 测验、是否安排专业训练或支持协助等。
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第十五章 生态评估
一、生态评估的涵义
生态评估是一种通过观察与评估,对学生在 家庭、学校及小区等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 力进行分析,以利于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的过程。
➢ 生态评估目的:教导个体适当的社会性行为,协 助个体社会化。
➢ 生态评估适用的对象:适用于中重度障碍的儿 童。
二、生态评估搜集资料的方式
搜集资料所采用的方式
2. 兼顾生理与心理年龄
▪ 通过生态评估设计的教学,目标在于协助个案在其 生态环境中表现应有的适当行为,因此,课程内容 应同时符合个案的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
3. 依据评估结果进行教学
▪ 生态评估的目的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应 与生态评估的结果紧密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生态评估的效果。
4. 着重在自然情境中进行教学
▪ 依据生态评估结果所做的教学,应该尽可能在自然 情境中进行,培养他们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能力, 提高障碍儿童与一般人互动的能力,以增加其在未 来融合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5. 辅助需求的评估
▪ 辅助器具及辅助程度的评估,更容易帮助个案成功 地参与生态环境中的活动。
6. 职业能力的评估
▪ 身心障碍者在工作场所常有不适应的现象,如果能 用生态评估去了解其能力与工作条件的吻合情况, 就可以适当地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
项目
内
涵
直接观察
有计划地观察特定学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
下来
记录分析
依照原有的记录表或是其它现存资料加以分
析汇总整理
晤谈
与学生本人、同伴、家长、师长或其它关键
人物等晤谈
心理的教育测量 采用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测量工具
➢ 生态评估是以学生为中心,Fra bibliotek调对学生与其周围环境互动关 系的了解,通过观察、记录、晤谈及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测量工 具,搜集学生在环境中的发展情况,以便为教师设计教学方案 提供参照。
特殊儿童的诊断评估适应行为评估培训课件
特殊儿童的诊断评估适应行为评估
8
第一节 适应行为评估概述
二、适应行为评估的方法
结构性访谈法——
AAMR适应行为量表—学校版、文兰适应行为量表和儿童适应行为量表等 访谈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只对了解被评估者情况的人做访谈;②把握每个
条目的确切含义和记分方法;③如果被访谈者无法提供部分信息,要向其他知 情者了解情况,以便获得完整的资料;④判断各种信息的准确性。
特殊儿童的诊断评估适应行为评估
5
第一节 适应行为评估概述
一、适应行为的涵义
1984年,斯帕罗等人认为,适应行为是指按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要求独立处 理各种日常事务的行为。它不是指某种潜能,而是指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表现。
特殊儿童的诊断评估适应行为评估
6
第一节 适应行为评估概述
一、适应行为的涵义
1992年,美国弱智学会对弱智及相关术语的界定进行了第九次修订,把适应行 为细分为沟通、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交技能、社区利用、自我指导、健康 与安全、功能性学业技能、休闲与工作10项技能。
特殊儿童的诊断评估适应行为评估
24
第三节 实施案例
(四)结论和建议
➢ 徐卉的智力和适应行为都存在明显缺陷。根据弱智的鉴别标准可以判断她属于 轻度弱智。因此,建议徐卉的家长和老师为她设计个别化的教育方案,提供满 足她的需要的特殊教育服务。
特殊儿童的诊断评估适应行为评估
25
THANK YOU
特殊儿童的诊断评估适应行为评估
特殊儿童的诊断评估 适应行为评估
CONTENTS
第十章 适应行为评估
特殊儿童的诊断评估适应行为评估
2
01
第一节 适应行为评估概述
特殊儿童的诊断评估 第2章 特殊儿童的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2
THANK YOU
11 第十一节 多重障碍儿童的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
一、多重障碍的定义
多重障碍是指人的生理、心理或感官上两种或两种以上障碍合并出现的 状况,并且这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障碍不具有连带关系且非源于同一原因,这 种状况给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
11 第十一节 多重障碍儿童的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
二、多重障碍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
多重障碍,也称多重残疾、多重缺陷、综合残疾。是指生理,心理,或 感官上,两种或两种以上障碍合并出现的状况(如盲聋,智力落后兼肢体障 碍重障碍的定义
(一)美国的定义 美国在94-142公法中将多重障碍定义为:多重障碍,是指多种障碍的伴
随出现(诸如智能不足与盲等),这种障碍状况的合并所造成的严重教育问 题,并非为某一单一障碍所设的特殊教育方案所能解决的。但是该障碍并不 包括盲聋在内。
11 第十一节 多重障碍儿童的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
二、多重障碍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
(一)生理方面 出现发育迟缓或持续恶化的现象。 由于身体运动能力和理解记忆能力不佳,行动上不易完全自主。
11 第十一节 多重障碍儿童的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
二、多重障碍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
(二)认知及智力方面 基本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 语言沟通能力不佳,或者无法用语言沟通。
11 第十一节 多重障碍儿童的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
一、多重障碍的定义
(二)台湾地区的定义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及资赋优异学生鉴别原则与鉴别基准》(2002)
中将多重障碍定义为:多重障碍,指具两种以上不具连带关系且非源于同一 原因造成之障碍而影响学习者。
11 第十一节 多重障碍儿童的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
悦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发育良好,但是心智方面发展非常缓慢。 上课时,悦悦有时会大喊大叫;要求得不到满足或逃避问题时也会大喊或者 大叫,有时有自伤行为(如扯头发、抓破自己的手)。高兴时会摇动身体并拍 手;不易与其他小朋友用语言来交往,不喜欢被触摸;喜欢听音乐,会唱听 过的歌曲,尤其喜欢王菲的歌,听歌时喜欢甩头摇晃身体非常有节奏;常有 破涕为笑、转怒为喜的现象,有时也会出现焦虑、难为情,会为一点小事激 怒。——王辉,李晓庆,陈惠华.多重障碍儿童特殊教育需要研究的个案评 估报告[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2.
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第三章 特殊儿童的评估取向与范围
Erikson的人格发展八阶段
阶段 大约年龄 危机或冲突
1 出生至两岁 对人信赖—不信赖人
2 两至三岁 活泼自动一羞愧怀疑
3 三至六岁 自动自发一退缩内疚
4 六岁至青春 勤奋努力一自贬自卑 期
5 青年期
自我统整一角色错乱
6 成年期
友爱亲密一孤独疏离
7 中年期
精力充沛一颓废迟滞
8 老年期
完美无憾一悲观绝望
二、生态和行为评估取向的目标
使用生态和行为评估取向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所获 得的资料不同于其它取向的评估。 不同评估取向所获得资料的差异
取向
核心焦点
备注
心理计量取向
著重于量化本质的评估或推 论的特性
在此类评估上环境的功能性角色
不是经由标准化评估程序加以控制, 就是将它视为随机的变异
质化特性评估 取向
在不同实验控制条件下观察 行为
记录完成后推论有关行 观察刺激一行为的关系之前,
为的相互依赖
将行为操作化
行为形式和顺序
行为频率和持久性
(一)生态取向问题
1.强调自然的概念。要把自然概念移至评估实践中, 则需要考虑行为的情境,并依照先前决定的标准来 观察记录。
2.关于评估的方法。应尽可能采用非参与性的观察, 而且观察范围要全面的,而不是选择性的。
(三)年龄等量的概念
针对特殊儿童运用心理计量方面,有项常见的目 标就是在心理学上(认知、沟通)和其它发展范围(体 重,头围)上得出一种以上特性的年龄等量。 使用 年龄等量存在问题:
1、使用年龄等量描述可能会造成整体运作功能的类 化。
2、有关年龄等量概念的整体性描述。
3、有关假定将年龄等量的概念作为成就表现测量的 基础。
《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教学大纲
《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及代码: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12021113课程学分与学时:2分/32学时(课堂讲授22学时,实验实践10学时)先修课程:《特殊教育导论》《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适用专业:教育康复学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一)课程性质《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是教育康复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是关于对各类特殊儿童进行诊断和评估的理论及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评估特殊儿童的基本程序和技术,以便将来正确地诊断、评估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这对于提高教育康复学专业学生的诊断、评估能力和业务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目的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的概念、意义,掌握诊断与评估的类型、内容和程序,理解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的重要性;2.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特殊儿童诊断、评估的理论和技术;3.通过学习,能使学生掌握几种典型的评估种类、领域,并学会将相关的工具运用于实践,并且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对特殊儿童进行诊断和评估的能力;(三)课程任务1.了解特殊儿童诊断评估的概念、意义,掌握诊断评估的类型、内容和程序;2.了解各类特殊儿童的身心特征,并掌握相应的诊断评估标准;3.掌握几种典型的评估种类、领域,并学会将相关的测量工具运用与实践。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理论大纲第一章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概述(2学时)一、教育诊断与评估的含义及类型1、教育诊断与评估的含义2、评估的类型及层次3、诊断、评估与筛查、鉴定的比较二、教育诊断与评估的内容及方法三、教育诊断与评估的实施程序1、准备阶段2、测评阶段3、综合评定阶段4、评估结果的应用四、教育诊断与评估的注意事项五、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的意义第二章特殊儿童的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2学时)一、发展障碍儿童的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1、智力障碍儿童特征及诊断与鉴定标准2、学习障碍儿童特征及诊断与鉴定标准3、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特征及诊断与鉴定标准4、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特征及诊断与鉴定标准5、自闭症儿童特征及诊断与鉴定标准二、身体功能障碍儿童的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1、视觉障碍儿童2、听觉障碍儿童3、肢体障碍儿童4、病弱儿童三、其他障碍儿童的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第三章教育测验的基本理论与技术(3学时)一、测量概述1、心理特质及其可测性2、心理测量的误差及其种类3、真分数的含义4、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二、测量的信度1、信度概述2、信度的种类及计算3、影响测量信度的因素4、提高测量信度的常用方法三、测量的效度1、效度概述2、效度的种类及估算3、影响测量效度的因素4、提高测量效度的常用方法四、测验的编制1、编制的原则2、编制的步骤以及标准化五、测验的分数解释第四章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技术(3学时)一、教育评价概述1、教育评价的概念2、教育评价的特点3、教育评价的功能4、教育评价的类型5、教育评价的原则6、教育评价的过程二、教育评价技术1、教育评价的方法2、收集信息的方法3、处理信息的方法第五章智力评估(2学时)一、智力评估概述1、智力的内涵及其主要学说2、影响智力评估的因素3、智力评估的方法二、相关智力评估工具的介绍第六章教育成就评估(2学时)一、教育成就评估概述1、教育成就测验概念2、教育成就测验的分类3、编制教育成就测验注意事项4、教育成就测验结果解释二、相关量表介绍及使用第七章言语及语言评估(2学时)一、语言评估概述1、语言的涵义2、口语的结构性成分3、口语能力的评估方法4、书写语言能力的评估方法5、语言评估的程序6、语言评估的其他考虑因素二、语言评估工具介绍及实施案例第八章知觉与动作评估(2学时)一、知觉动作评估概述1、知觉动作的涵义2、知觉动作的心理过程3、知觉动作的评估方法4、评估原则二、知觉动作评估工具的介绍第九章适应行为评估(2学时)一、适应行为评估概述1、适应行为的涵义2、适应行为评估的方法3、适应行为评估资料的运用4、适应行为评估的问题二、适应行为评估的工具介绍第十章行为问题评估(2学时)一、行为问题评估概述1、行为问题的涵义2、行为问题评估的方法3、行为问题评估资料的运用二、行为问题评估的工具介绍四、实训大纲(实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项目一特殊儿童诊断评估方案设计(4学时)[实验类型]:综合性[开设类别]:必修[实验目的]:1)掌握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的鉴定标准;2)掌握诊断评估的基本流程和方案设计;3)学习、巩固评估方案撰写的步骤、方法和技巧;[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1)收集1名特殊儿童的基本信息;2)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份特殊儿童诊断评估方案;[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计算机、相关软件、A4纸项目二撰写特殊儿童诊断评估报告(6学时)[实验类型]:综合性[开设类别]:必修[实验目的]:1)综合运用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的相关知识;2)学习、巩固评估报告撰写的步骤、方法和技巧;[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1)根据本学期所学内容,完成对1名特殊儿童的教育诊断评估;2)依据教育诊断评估的相关要求,完成一篇特殊儿童教育诊断评估报告。
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第二十章 课程本位评估
▪ 学习目标与要求:
1、理解、掌握课成本位评估的涵义、课成本位 评估的类型、课成本位评估的方法、课成本位 评估的实施步骤。
2、了解课成本位评估的原则、课成本位评估的 特征及对课成本位评估的评析。
3、分析课成本位评估的实施案例,练习课成本 位评估的实施步骤。
内容
一、课程本位评估的涵义 二、课程本位评估的类型 三、课程本位评估的方法 四、课程本位评估的原则 五、课程本位评估的实施步骤 六、课程本位评估实施案例分析 七、课程本位评估的特征 八、课程本位评估的评析
(1)不要改变介入:如果资料显示学生有适当的 进展且达到标准,就不需要改变介入措施。
(2)改变教学:如果学生进展缓慢或错误率增加, 那么应该考虑四种改变教学的选择(回到较容易 的技巧,回到较容易的任务形式,尝试不同的 教学程序或者是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
(3)提高教学目标:如果学生表现出高的成功率, 那么教师应该考虑改变教学目标。依据任务和 真实世界的要求,教师应该考虑三种可能的选 择之一(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增加任务的难度或 提供新的技巧)。
育计划) (2)咨询了解学生状况的教师 (3)直接评估学生 (4)与其它学生作成就表现的比较 ▪ 最后,将学生的表现直接与学习目标作比较,评
估学生在课程内容中的学习起点能力,以准备教 学。
(五)决定适当的达标标准
▪ 确定达标的标准通常可根据下列三种方法来决定:
(1)考虑布鲁姆的认知分类,它包括记忆、理解、应 用、分析、综合及评价等六个层次。这项分类系统 可用于决定学生获得、同化、应用资料和概念到内 容资料中。
二、课程本位评估的类型
(一)着重流暢性的课程本位评估模式 该模式目的:在于直接测量学生的进步情形,作
特殊儿童教育评估--第一章 绪论
▪ 理解:理解评估人员应对自己所作决定的行为结果负 责,认识个人能力的界限,评估资料的隐秘性,坚持 专业评估标准,测验安全性。
▪ 了解:评估的内容和方法,包括医学诊断、心理测试
主要包括:血液检查、尿味检查、染色体检查、X线检查、CT检查、脑 脊液检查。
2021/10/10
12
(二)心理表现:
主要包括:智力、语言、人格发展、情绪行为 困扰状况、性向等。通过心理测量获得资料,心理测量内容 主要是智力测验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评定。
(三)教育情况
主要包括:学绩考察、教师问卷、课程评估等。
通过评估想获得的结果或者想要 解决的问题。
特殊儿童的评估目的主要是筛查 、鉴别、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 进行教育评价等。
2.了解评估对象
设计合理评估方案,选择合适的 评估工具和评估方法
(二)设计评估方案
1.确定评估的指标体系
2.选择收集资料的方法、途 径和工具,并设计收集资料 的程序。
3.评估人员的选择和训练。
项一项进行提问,受访者按提问者的问题按一 定规则回答。 2.半结构式
通常事先拟定一份访谈大纲,以 大纲为主题进行。受访者的答案通常没有固定 的形式。 3.非结构式
通常没有预设的谈话提纲,范围 较广,访谈结果常常没有预期,但可以从受访 对象中获取更多真实的信息。
2021/10/10
20
(三)评定量表 评定量表是目前特殊学校使用
、经济的方法。在筛选阶段不能正式确认智力障碍,筛选的结论只
能是这个个案是不是智力障碍。
特殊儿童测量与评估-教学大纲
《特殊儿童的测量与评估》教学大纲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Exceptional Children课程编码:16A21090 学分:3.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计划学时:52 其中讲课:44 实验或实践:8 上机:0适用专业:特殊教育推荐教材:陈辉主编,《特殊儿童教育评估》,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参考书目:韦小满编著,《特殊儿童心理评估》,华夏出版社,2006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特殊儿童评估的基本理论,其内容涉及特殊儿童的定义和鉴别标准、特殊儿童评估的注意事项、测验的信效度、测验的选择与使用等;第二部分详细介绍对各类特殊儿童的智力、学业成就、语言等方面进行测量与评估的方法与技术。
通过学习该课程,希望学生初步掌握特殊儿童测量、评估的理论和技术,增强其从事特殊教育的信心和勇气;为进一步学习有关课程和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1、通过课堂教学和小组讨论,使学生掌握特殊儿童教育与心理评估的原理和方法,理解各类特殊儿童的特殊性,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盲、聋、智障三类儿童的鉴别标准,掌握特殊儿童智力、语言、知觉动作、适应行为等领域的测量与评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能够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运用;3、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特殊儿童观、特殊教育观,能够正确客观地看待特殊儿童,深刻认识到特殊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形成一定的使命感。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特殊儿童的定义、分类和鉴别标准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特殊儿童的定义、我国划分特殊儿童的类别、各类特殊儿童的鉴别标准;[教学重点与难点] 各类特殊儿童的鉴别标准[授课方法] 讲授法为主[授课内容]第一节特殊儿童的定义与分类一、特殊儿童的定义二、我国特殊儿童的分类三、其他国家特殊儿童的分类第二节各类特殊儿童的鉴别标准一、听力障碍儿童的鉴别标准二、视力障碍儿童的鉴别标准三、智力障碍儿童的鉴别标准四、其他障碍类型儿童的鉴别标准第二章:特殊儿童心理评估概述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特殊儿童心理评估的定义、心理评估与心理测量的关系、心理评估的类型;掌握心理评估的过程和注意事项,理解心理评估的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 心理评估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授课方法] 讲授法和讨论法[授课内容]第一节心理评估的概念和类型一、心理评估的概念二、心理评估的类型第二节心理评估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一、心理评估的过程二、心理评估的注意事项第三节特殊儿童心理评估的意义第三章测量与测验的基本问题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测量和量表的定义、心理测验有着怎样的特性,了解测验的定义和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及代码: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12021113
课程学分与学时:2分/32学时(课堂讲授22学时,实验实践10学时)
先修课程:《特殊教育导论》《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
适用专业:教育康复学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是教育康复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是关于对各类特殊儿童进行诊断和评估的理论及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评估特殊儿童的基本程序和技术,以便将来正确地诊断、评估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这对于提高教育康复学专业学生的诊断、评估能力和业务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目的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的概念、意义,掌握诊断与评估的类型、内容和程序,理解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的重要性;
2.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特殊儿童诊断、评估的理论和技术;
3.通过学习,能使学生掌握几种典型的评估种类、领域,并学会将相关的工具运用于实践,并且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对特殊儿童进行诊断和评估的能力;
(三)课程任务
1.了解特殊儿童诊断评估的概念、意义,掌握诊断评估的类型、内容和程序;
2.了解各类特殊儿童的身心特征,并掌握相应的诊断评估标准;
3.掌握几种典型的评估种类、领域,并学会将相关的测量工具运用与实践。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三、理论大纲
第一章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概述(2学时)
一、教育诊断与评估的含义及类型
1、教育诊断与评估的含义
2、评估的类型及层次
3、诊断、评估与筛查、鉴定的比较
二、教育诊断与评估的内容及方法
三、教育诊断与评估的实施程序
1、准备阶段
2、测评阶段
3、综合评定阶段
4、评估结果的应用
四、教育诊断与评估的注意事项
五、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的意义
第二章特殊儿童的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2学时)
一、发展障碍儿童的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
1、智力障碍儿童特征及诊断与鉴定标准
2、学习障碍儿童特征及诊断与鉴定标准
3、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特征及诊断与鉴定标准
4、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特征及诊断与鉴定标准
5、自闭症儿童特征及诊断与鉴定标准
二、身体功能障碍儿童的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
1、视觉障碍儿童
2、听觉障碍儿童
3、肢体障碍儿童
4、病弱儿童
三、其他障碍儿童的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
第三章教育测验的基本理论与技术(3学时)
一、测量概述
1、心理特质及其可测性
2、心理测量的误差及其种类
3、真分数的含义
4、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
二、测量的信度
1、信度概述
2、信度的种类及计算
3、影响测量信度的因素
4、提高测量信度的常用方法
三、测量的效度
1、效度概述
2、效度的种类及估算
3、影响测量效度的因素
4、提高测量效度的常用方法
四、测验的编制
1、编制的原则
2、编制的步骤以及标准化
五、测验的分数解释
第四章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技术(3学时)
一、教育评价概述
1、教育评价的概念
2、教育评价的特点
3、教育评价的功能
4、教育评价的类型
5、教育评价的原则
6、教育评价的过程
二、教育评价技术
1、教育评价的方法
2、收集信息的方法
3、处理信息的方法
第五章智力评估(2学时)
一、智力评估概述
1、智力的内涵及其主要学说
2、影响智力评估的因素
3、智力评估的方法
二、相关智力评估工具的介绍
第六章教育成就评估(2学时)
一、教育成就评估概述
1、教育成就测验概念
2、教育成就测验的分类
3、编制教育成就测验注意事项
4、教育成就测验结果解释
二、相关量表介绍及使用
第七章言语及语言评估(2学时)一、语言评估概述
1、语言的涵义
2、口语的结构性成分
3、口语能力的评估方法
4、书写语言能力的评估方法
5、语言评估的程序
6、语言评估的其他考虑因素
二、语言评估工具介绍及实施案例
第八章知觉与动作评估(2学时)一、知觉动作评估概述
1、知觉动作的涵义
2、知觉动作的心理过程
3、知觉动作的评估方法
4、评估原则
二、知觉动作评估工具的介绍
第九章适应行为评估(2学时)一、适应行为评估概述
1、适应行为的涵义
2、适应行为评估的方法
3、适应行为评估资料的运用
4、适应行为评估的问题
二、适应行为评估的工具介绍
第十章行为问题评估(2学时)
一、行为问题评估概述
1、行为问题的涵义
2、行为问题评估的方法
3、行为问题评估资料的运用
二、行为问题评估的工具介绍
四、实训大纲(实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项目一特殊儿童诊断评估方案设计(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开设类别]:必修
[实验目的]:
1)掌握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的鉴定标准;
2)掌握诊断评估的基本流程和方案设计;
3)学习、巩固评估方案撰写的步骤、方法和技巧;
[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1)收集1名特殊儿童的基本信息;
2)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份特殊儿童诊断评估方案;
[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
计算机、相关软件、A4纸
项目二撰写特殊儿童诊断评估报告(6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开设类别]:必修
[实验目的]:
1)综合运用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的相关知识;
2)学习、巩固评估报告撰写的步骤、方法和技巧;
[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1)根据本学期所学内容,完成对1名特殊儿童的教育诊断评估;
2)依据教育诊断评估的相关要求,完成一篇特殊儿童教育诊断评估报告。
[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
儿童康复中心相关实验实训室、计算机、相关评估设备及软件、A4纸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幻灯片、图片、影像等资料,尽可能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直观。
2.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的案例开展课堂讲授,以便于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讲授的内容。
3.讨论法,结合案例,针对某些问题开展课堂分组讨论,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过程考核:占课程成绩30%,包含评估方案设计、案例评估报告、课堂笔记;
2.期末考核:占课程成绩70%,闭卷笔试2小时。
七、其他
(一)作业及自主学习要求
1、作业
(1)以表格形式整理智障、听障、视障儿童及自闭症、言语障碍、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鉴定标准。
(2)简述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实施程序的阶段划分及各阶段评估的作用及内容。
2、自主学习要求
本门课程不安排单独的课程内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体现为课余自主的理论学习,尤其是康复机构或特教学校的实际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其它相关学习。
自主学习的要求是:搜集、汇总自主学习的材料;做好学习的记录与反思;积极的将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困惑与灵感反馈到课堂的交流、讨论和个案的教学活动中。
(二)课程资源
1.建议教材
《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王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版。
2.主要参考书
1)《特殊需要婴幼儿评估的实践指导》,朱迪斯班杜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2)《残疾儿童的教育诊断》,陈云英,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
3)《特殊儿童心理评估》,韦小满,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1版。
4)《特殊学生鉴定与评量》,张世慧等著,心理出版社,2003年。
大纲执笔: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审核签字:教学院领导审核签字:
制订(修订)时间: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