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二章练习题ok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世界统计一于物质)即学即练(2)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世界统计一于物质)即学即练(2)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世界统一于物质)即学即练(2)一、单项选择题1.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B.唯物与唯心的关系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D.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2.老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

A.唯心主义宿命论B.唯物主义决定论C.相对主义诡辩论D.唯意志论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4.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

A.必须意识本身正确B.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C.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D.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5.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

A.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精神B.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与意识C.把世界的本原归于上帝创造的D.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7.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B.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D.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8.提出真正科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是()。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题号正确答案1C2C3C4C5D6C7C8B二、多项选择题9.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认为()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B.世界的本质是精华的C.运动是绝对的D.时空是相对的E.世界是以一定的时空形式,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永恒运动的物质10.下列各项属于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表现的有()A.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B.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的C.意识能认识客观世界D.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E.意识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11.下列各项属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有()A.唯物主义一元论B.相对主义诡辩论C.二元论D.运动观上的绝对论E.唯心主义一元论12.规律具有如下特点()A.客观性B.稳定性C.普遍性D.随意性E.重复性13.所谓相互静止是指()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世界上不存在静止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一事物对它事物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E.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14.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是()A.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B.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是由无数有限时空构成D.时空的有限性是由无数无限时空构成E.时空无限性存在于有限性之中,并通过时空有限性表现出来1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当作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

马克思哲学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第二章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C、科学实验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2、实践的主体是()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3、实践的客体是()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4、实践的中介是()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11、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的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12、“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13、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14、“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客观真理论D、机械唯物主义15、“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16、“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17、“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性18、“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C、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D、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19、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23、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24、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马克思主义哲学题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题库 第二章

一、选择题 I :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A. B. 反映论的观点C. 辩证观点D. 唯物的观点2.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是 (C)B. 具有适应环境能力的人C.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D. 具有创造能力的人3.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和实践的客体是 (D)自然界C. 客观世界D. 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4. 恩格斯提到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 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一观点说明 (A)A.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 实践使认识具有科学性D.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5. 生产实践的巨大发展,‚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设计成为可能。

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才成为可能‛。

这表明 ( B)A.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6.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别在于 (D)A.B. 前者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后者是认识的高级阶段C. 前者的源泉是实践,后者的源泉是书本知识D. 前者是自己亲身实践得到的认识,后者是从他人那里 (包括从书本中) 得到的知识7. 从根本上说 , 认识的唯一来源是 ( A)A. 社会实践B. 感性认识C. 客观世界D. 理性认识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A. 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9.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思维一一离开实践的思维一一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单项选择题1、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是(A )A反映论 B实践论 C先验论 D可知论2、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B )A科学兴趣 B社会实践 C求知欲望 D好奇心3、物质生产实践主要处理(A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 C对抗性矛盾的关系 D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4、真理总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因而(A )A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 B真理中包含谬误的认识C谬误中包含一定的真理性认识 D谬误是真理不可摆脱的对立面5、认识的最终目的是(B )A发现真理 B改造世界 C创立科学理论 D改造客观规律6、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属于(D)观点A客观唯心论 B主观唯心论 C旧唯物论 D辩证唯物主义7、认识的本质在于( B )A主体创造 B能动反映 C社会实践 D客观存在8、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过程是(C)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C个别——一般——个别 D一般——个别——一般9、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说明(B )A实践对理论有决定作用 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比实践更为重要 D实践比理论重要10、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D )A本质认识 B深刻认识 C内在认识 D正确认识11、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B )A人们对每一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指导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12、人的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D)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13、“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说明( B )A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 B一切从实际出发C上级的指示和决议不能成为行动的依据D没有直接经验就没有发言权14、从认识发展的规律看,“熟知”与“真知”的关系是(B )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15、唯心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是( B)A唯心论都是不可知论 B唯心论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分C主观唯心论是可知论,客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D客观唯心论是可知论,主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16、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D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唯物论和唯心论都可以承认的观点17、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C )A科学知识 B丰富的经验 C社会实践 D人类的认识能力18、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D)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真实B感性认识是否上升到理性认识C这一认识是否反复多次D理性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19、唯物论和彻底的唯心论的认识论都是(B )A反映论 B可知论 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D先验论20、假象是(C )A人们认识中发生的错觉 B从正面反映本质的现象C从反面歪曲本质的现象 D不表现本质的现象2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的含义是(D)A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 B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除了实践标准还有其他标准D实践的历史局限性决定检验理论是一个过程2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论认识论的区别是( C )A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B认识发展是辩证的过程C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3、人类活动的“两个尺度”是(C)A认识与实践 B真理与谬误 C真理与价值 D抽象与具体24、人们的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C)A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B法官审理案件 C农民播种小麦 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25、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根本原因是(D)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C环境与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26、“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不以革命的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说明(C)A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 B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C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D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27、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D)A主体心灵的主观创造 B主体心灵对客体的直觉C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B)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29、“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的观点属于(C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30、我们看到苹果的形状和颜色,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在意识中就形成对苹果的整体感性形象。

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第二章习题

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满足和被满足的价值关系 D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3.概念、判断、推理是()。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社会实践B社会基本矛盾C社会发展规律D社会存在6.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会导致()。

A先验论和经验论B直观反映论和庸俗唯物论C唯理论和经验论 D不可知论和二元论7.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的相互区别主要在于()。

A第一次飞跃是认识事物的现象,第二次飞跃是认识事物的本质B第一次飞跃获得感性认识,第二次飞跃获得理性认识C第一次飞跃主要是认识世界,第二次飞跃主要是改造世界D第一次飞跃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第二次飞跃的目的是检验和发展认识8.“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有限的近似正确的认识”,这种观点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绝对主义 D相对主义9.“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10.毛泽东总结的认识过程总公式是()。

A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B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C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D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11.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第二章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A .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C .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B .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D .书本上的常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2.当代,自然科学的开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这是由〔A .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 .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C .环境和资源状。

况决定的D .出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3 .认识的本质是〔〕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 .主体对客体的直不雅反映C .认识是主体头脑中固有的D.认识是绝对不雅念在头脑中的显现4 .感性认识的形式是〔A .概念、判断、推理C.阐发和综合〕B .感觉、知觉、表象.总结和概括D5.理性认识的形式是〔A .感觉、知觉、表象C.概念、判断、推理〕B .感觉、阐发、$合D 、识记、联想、判断6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颠末两次飞跃。

以下各项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查询拜访研究,了解情况C .精心安排,制定方案7.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B .深入思考,形成理论D .执行方案,付诸实践〕A .感性认识一理性认识一感性认识B .实践—认识一实践C .认识一实践一认识D .概念一判断一推理8. 整个人类的认识是〔A .有限与无限的统一C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B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D .正确与错误的统一9 .两条底子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 .可知论与不成知论B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 .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D .能动的反映论与被动的反映论10 .驳倒不成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A .指出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B .指出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C .指出人的认识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D .指出社会实践可以证明人能够正确认识客不雅世界11.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底子的关系是〔A.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 反映与被反映的的关系C. 彼此依存的关系〕D.彼此作用的关系12.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掉臂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A.类似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错误B.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了C .类似唯理论的错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13 .有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抽象的理论是不成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A .唯理论的错误C .形而上学的错误B .经验论的错误D .主不雅唯心主义的错误14.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A .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B .真理是不变的,谬误是可变的C .真理来源于实践,谬误是主不雅自生的D .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15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克不及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竭斥地认识真理的道路。

《哲学常识》第二章 联系与发展的规律和范畴 测试题

《哲学常识》第二章 联系与发展的规律和范畴 测试题

《哲学常识》第二章联系与发展的规律和范畴测试题2012.12 ·第一部分 09-12历年真题(09真题)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为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其根本分歧在于()A.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物质是否可以被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物质运动是否具有规律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对意识是否具有能动作用问题的不同回答(09真题)2、23岁的乌克兰女孩奥克萨娜•玛莱娅,由于小时候与狗共同生活了5年,她的举止行为都和狗一样,智力只相当于6岁儿童。

这一事实蕴含的哲理是()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B.意识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意识受主观条件的影响D.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实在(09真题)3.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D.事物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09真题)4.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③画饼充饥④我思故我在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09真题)5.在实际工作中,主观主义的表现有()①教条主义②本本主义③经验主义④唯物主义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09真题)6.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①庖丁解牛,游刃有余②绳锯木断,水滴石穿③集腋成裘,聚沙成塔④一叶障目,不见泰山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09真题)7.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原理的是()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09真题)8.“谁毁弃了家园,谁就输掉了未来;谁保护好环境,谁就赢得了明天。

《哲学引论》第二章习题并答案

《哲学引论》第二章习题并答案

《哲学引论》第二章中国哲学史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世界三大哲学体系。

2、儒家是中国文化的精魂所系,它与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干。

3、对中国影响最大的非正统思想是道家学说,对自然学科感兴趣,自觉讲求逻辑学和认识论的先秦哲学是墨家。

4、被清人尊为“开国儒宗”的清代哲学家顾炎武,提倡经学研究经世致用,中国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提出了“天地之化日新”的著名论断。

5、首先提出了信仰第一,为中世纪经院奠定基础的是奥古斯丁,创建了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最大、最全面体系的是托马斯·阿奎那。

6、近代哲学的主导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在西方哲学史第一个创导主客二分式和主体性原则的哲学家是笛卡尔。

7、五四运动以后,中西方哲学的深入交会以及由此引发的三次著名论战使原本发源西方哲学范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扎下根来。

8、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主张文化的批判继承和辩证综合,具有连接近现代和东西方文化的特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在中国扎下根来是历史的选择。

9、古希腊哲学开启了西方哲学的基督教神学传统,中世纪哲学以为主题,近代哲学开始了认识论转向现代哲学形成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大思潮。

二、选择题1、中国哲学形成于___B___.A、夏商周三代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唐宋时期2、中国先秦哲学的主要特征是__A__.A、诸子百家争鸣B、充满思辩色彩C、以仁学为核心D、以孝心为核心3、下列以“仁学”为核心的伦理哲学体系的哲学派别有__B__.A、道家哲学B、儒家哲学C、法家哲学D、两汉哲学4、“百家争鸣”在事业上取得最大成就的中国哲学派别是__C___。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5、中国哲学中最著名的“三表法”属_A__。

A、墨家B、道家C、法家D、儒家6、中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_D___A、管仲B、李煜C、商鞅D、韩非7、中国本土特色的宗教是__D__A、佛教B、儒教C、天主教D、道教8、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是__C__A、董仲舒B、王充C、朱熹D、王夫之9、下列人物被公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是__C__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泰勒斯D、毕达哥拉斯10、西方中世纪神学与哲学最大最全面的体系是_A___A 、托马斯主义 B、柏拉图主义C、人文主义D、新柏拉图主义11、近代唯理论哲学的第一个代表是___A____A、培根B、布鲁诺C、伽利略D、笛卡儿12、西方哲学史上最庞大、全面的哲学体系是__B__A、康德哲学B、黑格尔哲学C、柏拉图哲学D、培根哲学13、一般认为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奠基人是_C___A、奥古斯丁B、托马斯C、利玛窦D、毕达哥拉斯14、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和精神领袖是__B___A、莱布尼茨B、伏尔泰C、笛卡儿D、培根15、中国近代社会学贯中西的启蒙先驱并开创了中国近代逻辑思想史的是__C__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孙中山三、多项选择题1、并称世界三大哲学体系的是__A B C___A、西方哲学B、中国哲学C、印度哲学D、欧美哲学2、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干是__B C___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3、黑格尔辩证法的核心是__A B__A、具体普遍B、对立统一C、理性观念D、 "二率背反"4、现代西方哲学两大主要思潮是___A B___A、科学主义思潮B、人本主义思潮C、人文主义思潮D、经验论5、以下属于近代经验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__A C____A、培根B、笛卡儿C、洛克D、休谟6、下列观点正确的有__A B C D__A、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属于现代西方哲学的范畴;B、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C、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文化的批判继承和辨证综合;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实证主义和意志主义同时代的产物.7、中国现代哲学的三大思潮是__A B C___A、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B、中国化的科学哲学C、三民主义D、实证主义哲学8、中国五四运动到40年代,出现的三次著名论战有_A B C___A、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B、中国社会性的论战C、东西方文化关系论战D、实证主义与意志主义的论战。

高二政治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二政治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二政治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陈礼都一、选择题1.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

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②普遍与特殊的关系③客观与客体的关系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天体位置历表的精度不断提高,只要能算出太阳、月球和地球这三者在某时刻的相对位置,就能准确预报日、月食。

这说明()①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②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3.沙漠治理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鄂尔多斯人另辟蹊径。

变“征服沙漠”的一厢情愿为“善待自然”的两全其美,他们把沙漠绿化、沙产品开发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双赢,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鄂尔多斯发展模式”。

这一发展模式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B.认识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社会实践 C.自然界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意志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4.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进而认识到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来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告诉我们()①人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②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先对立后统一④人类终究无法把握无限的自然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这表明()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6.“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章(试题及答案)第⼆章⼀、单项选择题1、把科学的实践观第⼀次引⼊认识论是( )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B.⿊格尔哲学的功绩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D. 康德哲学的功绩2、“⼈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个理论的问题,⽽是⼀个实践的问题。

⼈应该在实践中证明⾃⼰思维的真理性,即⾃⼰思维的现实性和⼒量,亦即⾃⼰思维的此岸性。

”这⼀论断说明了(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和⼒量3.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说”被教廷判处终⾝监禁。

1979年11⽉10⽇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4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伽利略平反。

这说明( )A.谬误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B.真理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4.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指()A.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B.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C.逻辑证明也是检验真理的途径D.实践标准具有历史局限性,它对真理的检验是⼀个过程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性和效益性6.“社会上⼀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所⼤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的7.恩格斯说:“⼈的智⼒是按照⼈如何学会改造⾃然界⽽发展的。

”这说明 ( )A.⾃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C.⼈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具有认识⾃然的能⼒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C.实践⾼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D.实践与认识是合⼀的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这⼀名句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C.实践是认识的⽬的 D.间接经验毫⽆⽤处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11.我们通过眼、⽿、⿐、⾆、⾝各种感官感觉到⼀个梨⼦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C. 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的真理性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13.“真理和谬误的对⽴,只是在⾮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形⽽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 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15.“真理是⼈造的供⼈使⽤的⼯具”的看法是( )A. 主观唯⼼主义 B.客观唯⼼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主观唯⼼主义真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C.客观真理论 D.形⽽上学真理论17.“此亦⼀是⾮,彼亦⼀是⾮”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1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 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19.“听其⾔必责其⽤,观其⾏必求其功。

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第二章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一、单项选择题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答案A2.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答案C3.《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答案D4.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B.根本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C.降低了人在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D.表明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形式的同一性答案D5.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答案B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答案D7.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A.决定性元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答案C8.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答案A9、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马哲第二章

马哲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40小题)1.一切唯物主义都是()A.不可知论B.唯实论C.可知论D.辩证法2.“我思故我在”是()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3.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A.实验和工业B.人的经验C.科学理论D.逻辑证明4.哲学史上,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共同点是()A.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关系B.夸大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C.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D 夸大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A.具有客观性B.具有能动性C.具有历史局限性D.具有社会性6.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7.“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表明()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8.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C.真理是客观的。

谬误是主观的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9.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B.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认识发展的动力10.一切真知都发源于()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客观事物D.人的意识11.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D.客观物质性的优点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论是()A.摹写和创造的统一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C.真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D.可知论和本体论的统一13.承认客观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在真理上坚持了()A.唯物主义B.辩证法C.唯心主义D.可知论14.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C.人类认识工具的改进发达D.人类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15.感觉、知觉、表象是()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1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17.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题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题库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单项选择题:(10题)1、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C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C.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D.只是辨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DA.每个人必须事事实践才能有认识B.只要参加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4、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BA.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B.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C.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D.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5、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CA.是否被大多数人拥护B.是否被社会普遍承认C.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一致D.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DA.反映的观点B.客观存在性的观点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B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客观摹写D.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8、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BA.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B.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C.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D.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9、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指:AA.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B.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自由地创造C.自由意志为所欲为D.完全摆脱了必然10、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BA.抽象的不变的统一B.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绝对的永恒的统一D.相对的暂时的统一二、多项选择题(多项5题)1、实践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它们是指:A DA.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B.实践具有观念的形式C.实践具有理论的特性D.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E.实践是一切生命物质的存在形式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这一说法:A D EA.是指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是唯心主义的C.是庸俗唯物主义的D.是辩证唯物主义的E.是对意识来源的一种正确解释3、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是因为:A B C D EA.事物矛盾的暴露有个过程B.事物本身的复杂性C.认识本身的复杂性D.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性E.人们的实践及其认识条件的历史性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它:A B C EA.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B.具有普遍性C.具有直接现实性D.能检验某一认识是否有用E.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5、以下论断正确反映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作用的有:B D EA.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B.幻想是极可贵的品质C.意志决定一切D.顿然醒悟,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症结E.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不畏劳苦坚持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三、辨析题:(10题)1、只有直接经验才是重要的,间接经验没什么用处。

哲学家第二章试题(1)

哲学家第二章试题(1)

自测练习题2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题学填人括号内)l、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①存在②理想③灵魂④“原初”物质⒉、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Θ客观安在性②物质运动的绝对性⑧存在的第一性④对于意识的根源性3、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①客观唯心主义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⑧二元论·④主观唯心主义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了()①物质和运动的统一②运动和静止的统一③有限和无限的统一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5、时间和空间是(〉。

①物质的惟一属性②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③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④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6、客观实在性是()。

①运动的有序性②物体的结构性③物质的“惟一特性″④事物的矛盾性7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①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②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法。

③否认了事物的客观性④是对物质的自发猜测8、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中的先天形式,这是一种()o①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②二元论的观点③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④机械唯物论的观点9、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①物质和意识的统一。

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④时间和空间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10、空间是指()。

①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②事物之间的距离③物体的体积④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1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①内容和形式的关系②②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③抽象和具体的关系④一般和个别的关系12、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根本对立的观点有()。

①一元论与二元论②唯物论和唯心论③辩证法和形而上学④唯理论和经验论13、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①否认世界°物自体Ⅱ的存在②坚持物质决定精神的观点③主张世界存在着物质和精神两个本源④反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观点14、时间的一维性是指时间的(〕。

①可逆性②不可逆性③无限性④客观性15、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①存在性②物质性③可知性④矛盾性16.坚持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是()①庸俗唯物论②辩证唯物论③机械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第02章在线测试满分答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第02章在线测试满分答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44:41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

A、要有旺盛的革命热情B、正确反映客观规律C、充分集体主义精神D、把世界的万物之源归结为主观精神2、下列哲学家中,二元论的代表人物是()。

A、康德B、贝克莱C、费尔巴哈D、笛卡儿3、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是( )。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5、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电脑的发展会大大超过人脑B、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C、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D、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当作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

它( )。

A、认为原子的质量是不变的B、把原子理解为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C、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D、认为原子没有广延性,是不可分割的E、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同具体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混为一谈2、不可知论( )。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B、否认有认识世界的能力C、回避世界就其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D、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观性E、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可靠性3、意识是( )。

A、人脑的机能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C、人的头脑里固有的D、有客观内容的E、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4、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随堂练习-试题和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随堂练习-试题和答案

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8-06-15 23:59:59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1.(单选题) 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答题: A. B. C. D. (已提交)2.(单选题) 把物质等同于原子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答题: A. B. C. D. (已提交)3.(单选题)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性B、规律性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答题: A. B. C. D. (已提交)4.(单选题)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运动B、静止C、规律性D、可知性答题: A. B. C. D. (已提交)A. B. C. D.A. B. C. D.A. B. C. D.A. B. C. D.A. B. C. D.A. B. C. D.单选题)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是(A. B. C. D.A. B. C. D.A. B. C. D.A. B. C. D.A. B. C. D.A. B. C. D.A. B. C. D.答题: A. B. C. D. E. (已提交)19.(多选题) 哲学物质观经历的基本历史阶段有()。

A、自然科学的物质观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C、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E、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答题: A. B. C. D. E. (已提交)20.(多选题)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

A、哲学物质发展的第二个基本历史阶段B、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构成物质要素的原子C、以一定自然科学材料作根据D、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客观存在E、把世界的本原说成是某种特定的物质结构层次答题: A. B. C. D. E. (已提交)21.(多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定义对于现代科学发展()。

哲学第二单元练习

哲学第二单元练习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习题一、填空题1.物质是不依赖于,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2.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和;物质是运动的。

3.运动是绝对的、的和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物质世界是和的统一。

4.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的联系。

规律具有性和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

5.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的主观映象。

因此,决定。

6.人不仅能够能动的,而且能够能动的。

7.实践是人们改造的活动。

它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即、、。

8.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是检验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

9.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认识具有性和性。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原理。

二、单项选择题11.辩证唯物论的物质概念()A.是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B.就是客观的万事万物C.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D.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东西12.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A.大脑 B.劳动 C.上帝 D.物质13.《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观点()A.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是形而上学观点 D.是不可知论的观点14.一种新型固体垃圾处理炉采用二次焚烧的办法,将垃圾高温分解,分解后残留物无毒、无污染,可作为肥料直接施于农田。

这一事例说明()A.规律具有客观性B.只要积极努力,办任何事情都能取得成功C.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D.人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15.在日本,有一种乌鸦,能将坚果丢到公路的斑马线上,让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红灯停车时去吃。

据此,有人认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

这一观点()A.否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否认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是正确的,有些动物确实很聪明,也有意识D.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6.宋朝画家文与司善于画竹,友人写诗称赞曰:“与司画竹时,胸有成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 ( )。

A.矛盾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
3.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

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

”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C.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4.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犯了 ( )。

A.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B.类似诡辩论的错误
C.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5.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真理的 ( )。

A.一元论 B多元论 C主观真理论 D.实用主义真理论6.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表明真理具有A.相对性 B.阶级性 C.主观性.绝对性7.“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这是 (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8.“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这是 ( )。

A.诡辩论的观点 B.实用主义的观点
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9.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其主要依据
A.它具有客观实在性 B.它具有直接现实性
C.它具有形式的多样性 D.它具有社会历史性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

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具体条件的限制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
11、下列表述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
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D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性活动
12.
A.
B.
C.
D.与不可知论根本对立
13.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没有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得广泛和深刻。

这一哲学观点在认识论上说明了
A.认识来源于经验
B.在经验的积累中加深认识
C.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例
D.认识的深刻性与知识的积累有密切联系
1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15.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 )。

A.理性认识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发展
B.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重要
D.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检验正确与否
16.
A.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B.同谬误相对立的正确认识
C.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的反映
D.
17、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必然导致
A.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C相对主义 D.绝对主义18“有用的就是真理”的错误实质是 ( )。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
B.把真理性和有用性混为一谈
C.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D.歪曲了真理的本性
19、价值的特性有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20.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三、材料分析题
21、
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的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

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

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


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误的,有第四种夸克。

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

——摘自2000年5月2日《人民日报》
请回答: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22
材料 1.: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

停滞了,老是那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

但是,马克是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是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就要犯错误。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材料2:“决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

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答案的任务。

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3: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还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因此还要继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

——摘自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材料1、2、3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2)试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