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的概念种类特点及地表影响
地震波的特性及其利用
地震波的特性及其利用地震波是由地球内部产生的振动波,是地震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地震波的传递过程中,具有很多独特的特性和规律,这些特性给地震学家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探测自然资源提供了很多方法。
本文将介绍地震波的特性及其利用。
一. 地震波的分类地震波按照传播介质的种类分为P波、S波和表面波。
P波是指压力波,它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的一种纵波,速度比S波快,可以通过液体和气体介质。
在地震波传播中,压缩性强的纵波作用于岩石时,岩石会轻微收缩,伸长性强的横波作用于岩石时,岩石会产生剪切变形。
S波是指切向波,它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是一种横波。
表面波是指沿地表传播的地震波,速度慢,振幅较大,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波。
二. 地震波传播速度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受到传播介质的物理性质和地震波的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P波速度最快,平均速度在5-8km/s之间,S波速度次之,平均速度在3-5km/s之间,表面波速度最慢,平均速度在2-4km/s之间。
三. 地震波产生原理地震波的产生原理主要是一个物理学原理,即通过地球内部产生振动波。
在地球内部发生岩石变形或破裂时,会产生弹性波,这些波沿各个方向传播,最终形成地震波。
地震波的产生通常是由于地壳内部的应力集中引起的,如地震断层、岩石滑坡等。
四. 地震波的利用1.地震勘探:地震是勘探自然资源的重要工具,勘探目标通常是油气、矿产等,测量已知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反射强度等数据,并对地下介质的性质进行推断。
这种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因为不同的介质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强度具有不同的响应,可以推断出介质的性质来。
2. 地震学研究:研究地震活动是地震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地震波传播规律的研究,可以帮助地震学家分析地震活动的特点,进而预测地震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通过研究地震波传播,还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如温度、压力、密度等参数。
3. 地震灾害预测和应对:利用地震波特性对地震灾害进行预测和应对也是地震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
地震概论地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地震学的研究范围和历史全球每年发生500万次地震,人们可以感觉的仅占1%,造成严重破坏的7级以上的大地震约有18次,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1~2次。
全世界有6亿多人生活在强震带上,上个世纪约有200万人死于地震,预计二十一世纪将有约1500万人死于地震。
我国是个多地震国家,20世纪以来,我国发生了800多次6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年约8次;历史记载全球死亡超过20万人的地震有6次,其中在中国就有4次。
第一节什么是地震学?地震学包括:一、地震的科学以及地球内部物理学,后者主要研究地震波的传播,从而得出地球内部结构的结论;二、弹性波(地震波)的科学,主要研究地震、爆炸等激发的弹性波的产生、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记录以及记录的解释;三、应用:地震勘探、工程地震学、识别核爆。
固体地球物理学则是通过观测地球表面上的物理效应来研究地球内部的物质的性质第二节地震学的研究范围和主要的研究方面研究范围的三个方面一、宏观地震学:主要是指地震宵害的调查和研究、地区基本烈度的划分,以达到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提供合理的资料和指标,并为地震预报提供宏观数据。
二、地震波的传播理论:根据地震台风网观测得到的地震资料,研究地震波的发生及传播特征,并利用来研究地壳和地球内部的结构、组成和状态。
三、测震学:内容包括地震仪器的研制、地震观测台网的布局以及记录图的分析、处理和解释工作。
第三节地震学的基本名词和概念2)按震源深度划分:✧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天然地震;✧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300km之间的地震称为中源地震;✧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km的地震已记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约700公里。
有时也将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统称为深震。
(3)按震中距划分:✧地方震:震中距小于100km的地震;✧近震:震中距小雨1000km的地震;✧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km的地震;(4)按震级划分:✧弱震:M<3的地震;✧有感地震:3<M<4.5的地震;✧中强震:4.5<M<6的地震;✧强震:M 6的地震;地震波波长:数百米至数千米第三节古代人类对地震的认识一、地震学前史在科学不发达的过去,人们对地震发生的原因,常常借助于神灵的力量来解释。
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第1讲课时5地球的历史和圈层
课时5地球的历史和圈层考点1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震波1.概念: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2.类型及特征分类特点传播速度传播介质共同点纵波(P波)较快固体、液体、气体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横波(S波)较慢固体3.意义: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图中A为横波,B为纵波。
2.两个界面:在上图中恰当的位置用虚线绘出莫霍面、古登堡面并标注名称。
答案3.各圈层特征名称界面特征C地壳莫霍面①固体外壳;②厚度最小,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古登堡面地壳较薄;③海拔越高,地壳越厚D地幔上地幔①呈固态,主要由硅酸盐类矿物组成;②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下地幔E地核外核①极高温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组成;②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内核三、地球的外部圈层1.A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近地面的大气密度大,随高度增加,大气密度迅速减小。
2.B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按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根据地壳化学组成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将地壳分为上下两层(如下图),这两层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有着明显的区别(如下表)。
分层名称主要成分密度分布上层硅铝层由硅、铝成分较多的花岗岩类组成小不连续分布;一般只出现在大陆地壳下层硅镁层镁和铁的比重相对增加,由镁、铁、钙成分较多的玄武岩类组成大连续分布;大陆和大洋地壳中都有分布(海南地理)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 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
据此完成1~2题。
1.该钻井()A.未穿透地壳B.深达莫霍面C.已穿透岩石圈D.即将穿透地幔2.该钻井深达8 500多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A.侵入岩B.喷出岩C.变质岩D.沉积岩[关键信息点拨]油气等化石燃料多储存在沉积岩中。
地震勘探原理知识点总结
地震勘探原理知识点总结地震勘探是一种通过观察和分析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方式,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地震波是由地震事件产生的一种机械波,它在地下的传播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地质体的影响而产生反射、折射等现象,从而携带着地下结构信息。
因此,地震勘探可以用来确定地下的地层结构、寻找矿藏、油气藏等目的。
在地质勘探中,地震勘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本文将对地震勘探的原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地震波的产生地震波是由地球内部的地震事件产生的,地震事件通常是由地质构造活动引起的,比如地震断裂带的发生、火山喷发等。
当地球内部发生地震事件时,会产生由地震波作为机械波向四面八方传播。
地震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地下不同地质体的影响,并产生不同的反射、折射现象,携带着地下结构信息。
地震波的种类地震波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压缩波(P波)和剪切波(S波)。
P波是一种机械波,它的传播速度相对较快,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S波是一种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不能传播在液体和气体中。
P波和S波在地下传播时会受到地质体的影响而产生反射、折射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被记录并用来解释地下结构的特征。
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受到地质介质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现象。
当地震波遇到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一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回来;另外一部分能量会继续向前传播。
此外,当地震波遇到介质的界面时,也会发生折射现象,这会导致地震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地震波的这些特性可以被记录下来,并通过分析来进行地下结构的解释。
地震波的记录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过程中,会在地下不同深度和不同位置上产生不同的反射、折射现象。
这些现象可以通过地面上的地震波记录仪被记录下来。
地震波记录仪会记录下地震波传播时的波形和传播时间,这些记录可以被地震学家用来分析地下的结构和岩性。
地震波的解释地震波的记录可以被地震学家用来解释地下的结构和岩性。
通过分析地震波的波形和传播时间,地震学家可以确定地下的地层结构、寻找矿藏、油气藏等目的。
地球的地震波与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的地震波与地球内部结构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的内部结构和地震波是我们探索地球深处的窗口。
地震波是由地震引起的地球中的震动传播而来的波动现象。
通过研究地震波,科学家们能够揭示地球内部的组成、结构和演化过程。
本文将探讨地震波的种类及其在揭示地球内部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地震波的种类地震波可以分为P波、S波和表面波三种不同类型。
1. P波P波,即纵波或压力波,是一种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的波动。
P波是最快速传播的地震波,其传播速度约为每秒5-8公里。
P波是通过压缩和膨胀物质颗粒而传播的,因此在传播过程中,物质颗粒会以振动的方式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前后移动。
2. S波S波,即横波或剪切波,与P波相比传播速度较慢,约为每秒3-5公里。
S波是沿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振动的波动。
与P波不同的是,S波无法在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只能在固体内部传播。
S波的振动方式是以剪切的形式使物质颗粒沿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来回振动。
3. 表面波表面波是沿地球表面传播的地震波,相对于体波而言,传播速度较慢。
表面波分为两种类型:Rayleigh波和Love波。
Rayleigh波是一种向外展开的波动,具有回旋的性质,震动方式为垂直于波传播方向且呈现椭圆形路径上下振动。
Love波是横向传播的波动,主要引起地表的水平振动。
二、地震波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揭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受到不同介质密度和弹性性质的影响,根据地震波传播的速度、路径和衰减等参数,可以推断出地球内部的结构。
1. P波和S波的速度差通过测量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特别是P波和S波的传播速度差异,我们可以了解地球内部不同岩石层的密度和弹性模量。
在地球的内核和外核之间的临界界面上,P波速度会快速增大,而S波无法通过内核,因此S波在该界面上会消失。
这种现象为地球的核心结构提供了证据。
2. 地震波的折射和反射当地震波传播到地球不同介质之间的界面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通过观测折射和反射的地震波,我们可以推断出地球内部岩石层的分布、厚度和界面形状。
幼儿园小班地震教案(精选2024)
室外避震方法
告诉孩子们在地震发生时,如 果身处室外,应该远离建筑物 、树木、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 物体,到开阔的空地或者操场 上躲避。
紧急疏散方法
教育孩子们在地震发生后,要 听从老师或者家长的指挥,按 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和程序,迅 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组织开展模拟演练活动
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
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详 细的地震应急演练计划,包括演练的 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物资准备等 。
产生原因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板块间的应力累积到一定程度,超过地壳 岩石的强度极限而发生的破裂和错动。此外,火山活动、地下核 爆炸等也能引起地震。
地震波传播方式与特点
地震波传播方式
地震波包括体波和面波两种。体 波在地球内部传播,包括纵波(P 波)和横波(S波);面波沿地表 传播,包括勒夫波和瑞利波。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心理辅导
在地震教育中,需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辅 导和支持,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增强学生 的心理韧性和抗挫能力。
家校合作,共同推进防震减灾事业
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地震教育计划和 实施情况,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地震教育。
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消防 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烟雾报警 器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 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 有效地进行处置。
定期对幼儿园师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 ,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加强师生员工应急处理能力培训
影响因素
震源深度越浅、震中距越近、地质构造越复杂、土 壤越松软,地震的烈度通常越高。
1地震波的基本特征解析
第一节 地震波的基本特征
一、波的类型
质点振动方向:纵波、横波;
波传播空间:体波、面波;
传播路径:入射波、反射波、直 达波、透射波、折射波、滑行波等
一般来说,当地震波入射到反 射界面时,既产生反射纵波和反射 横波,又产生透射纵波和透射横波。 与入射波类型相同的反射波和透射 波成为同类波;改变了类型的反射 波和透射波称为转换波。
速度剖面(叠加速度、均方根速度、速度剖面等)
…
三瞬剖面(瞬时振幅、瞬时频率、瞬时相位剖面等)
反射系数剖面
波阻抗剖面 等等
第二节 地震剖面特点与地震资料处理流程
一、地震剖面的一般概念
1、地震剖面的种类
地震模型的水平叠加剖面
塔东2
偏移剖面
波阻抗剖面
第二节 地震剖面特点与地震资料处理流程
一、地震剖面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地震剖面特点与地震资料处理流程
一、地震剖面的一般概念
岩 性 密度 速度 波阻抗
反射
剖 面 (P) (V) (Z )
系数
单个反射界面的 地震记录
地震 记录道
反射1 反射2 反射3
反射4
界 面 1- 负 反 射 界面2 - 正反射 界 面 3- 负 反 射
界 面 4- 正 反 射
反射5 反射6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第一章
第一节 地震波的基本特征 一、波的类型 二、地震波的特征
第一节 地震波的基本特征
一、波的类型
质点振动方向:纵波、横波;
横波(S波)
纵波(P波)
第一节 地震波的基本特征
一、波的类型
波传播空间:体波、面波;
Rayleigh波传播时,质点在沿着波传播方向的垂直的平面做逆时针 的椭圆运动,波到来时,地面的运动和水面上的波浪运动一样。
地震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地震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地震是指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自然现象,常常会引发各种地质灾害。
地震与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与制约。
本文将从地震的定义、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以及地震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探讨地震与地质灾害之间的紧密联系。
地震是由地壳内部的构造运动引起的,地球的内部势能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超过了岩石的潜在抗压能力,即可引发地震。
地震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地震的破坏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地面的震动、地表形变和地块位移。
这些地震效应往往会引发各种地质灾害。
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泥石流、岩体崩塌、地震火灾以及洪涝等。
其中,地面塌陷是地震最常见的伴生现象之一,主要是由于地震引起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地层松动和液化,导致土壤和地基的持力力学特性发生变化,从而造成地表塌陷。
地震引发的地裂缝也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断层破裂而导致地表出现明显裂纹。
除此之外,滑坡、泥石流以及岩体崩塌也是地震常见的伴生灾害,这些灾害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震的震源特性、震中位置以及震级大小等方面。
地震的震源参数决定了地震的破坏力,震中位置决定了灾害发生的位置,而震级大小则直接决定了地震对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程度。
另外,地震还会产生地震波,通过地震波的传播和折射,进一步影响灾害的发展和扩大。
例如,地震波的能量传输会导致土壤液化,从而引发地面塌陷和房屋倒塌等严重灾害。
间接的地震影响主要体现在地质构造的变化以及地震后的余震。
地震会造成地下岩石的断裂和错动,改变地质构造,进而改变地壳的稳定性。
这种构造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地下水系统的稳定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进而引发地面塌陷。
此外,地震后的余震也会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扩大,因为余震往往能够破坏已经存在微弱的地质体系,进一步削弱地壳的稳定性。
地震波的概念种类特点及地表影响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关于地震波 摘要: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
地球内部存在着地震波速度突变的基干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关键词:地震波 辐射 地球内部一:背景①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② 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03时42分53.8秒,在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震中烈度Ⅺ度,震源深度23千米的地震。
地震持续约12秒。
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
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
整个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
唐山地震没有小规模前震,而且发生于凌晨人们熟睡之时,使得绝大部分人毫无防备,造成24.2万人死亡,重伤16.4万人,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一。
地震波的分类
地震波的分类地震是一种自然界的地壳运动,指的是震源在地下的地震,它们一般具有明显的振幅。
地球上板块运动最活跃的地带,多为火山和地震多发地带,这些地区存在着很强的地应力。
如果应力太强就会发生断裂,进而引发地震。
一般来说,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出来就会引发地震。
一、地震波的种类:主震和余震。
(1)纵波(p)。
传播速度最快,无阻尼性质,遇到任何障碍物都将直接穿过去。
由于此时地壳运动是水平方向的,所以又称水平型地震波。
主要的波速范围约为600-1500米/秒。
主要分布在地表浅层及浅层不连续面(如断层、裂隙等)处。
在主震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还可能在距震中一定距离的地方听到附近的震动。
这是因为前震的能量继续作用,使断层两边的岩石圈和上覆的软土层仍在继续发生弹性变形,并且把震动向四周传播。
纵波通常是沿着地壳的垂直方向传播,但也有少数是斜向传播的。
在一般情况下,纵波是传播速度最快的,但是当地壳内应力较大或者岩层结构不同时,则可能出现剪切波。
这种波速度虽然不是最快,但其影响面积更广,所以破坏性也更大。
(2)横波(s)。
在垂直方向有一定的速度梯度。
当横波遇到薄弱的断层面时会产生折射,然后继续传播,直到绕过断层为止。
这种波遇到断层面时,往往在折射点的附近反射,折射角随着离开断层的距离增大而减小,直到折射角消失为止。
所以人们把这种波叫做剖面波,在垂直方向又称斜型地震波。
这种波比纵波衰减慢,并且可以传播很远。
(3)表面波(t)。
这种波的速度随深度线性增加。
在垂直方向上的速度最大值,位于深度为80-180米之间的地方。
表面波既有纵波的特征,又有横波的特征。
表面波的波长很短,一般在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之间,而且波长越长其衰减得越厉害,故其传播距离很小,仅为几米至十几米。
人们把这种波叫做声波。
(4)剪切波(z)。
此类地震波主要发生在地壳的浅层,并在各个方向上均匀分布。
这是由于地壳内存在许多脆性薄弱带,或是某些断层、裂隙面等导致局部岩层的刚性和韧性发生急剧变化,引起变形而造成的。
地震与地震波-教育版PPT课件
波很接近,因此又称地声波。但普通的声波在流体中传播,而 地震波是在地球介质中传播,所以要复杂得多,在计算上地震 波和光波有些相似之处。波动光学在短波的情况下可以过渡到 几何光学,从而简化了计算;同样地,在一定条件下地震波的概 念可以用地震射线来代替而形成了几何地震学。不过光波只是 横波,地震波却纵、横两部分都有,所以在具体的计算中,地 震波要复杂得多。
22
授课:XXX
2021/3/9
地震波的概念
地下岩层断裂错位伴随产生大量的能 量释放,造成周围弹性介质的强烈振 动,这种振动以波的方式向外传播, 即为地震弹性波
23
授课:XXX
2021/3/9
地震波的种类
按波的本质形式大体可分为纵波和横 波
按波的传播区域大体可分为体波和面 波
24
授课:XXX
2021/3/9
震级 震源深度 震中距 场地条件 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 建筑物质量 发生地震的时间
16
授课:XXX
2021/3/9
地理分布——地震 带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 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 活跃的地震带。全世界主要有三个地震带:
9
授课:XXX
2021/3/9
地震分类
◢ M<1级 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 1≤M<3级 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 3≤M<4.5级 的称为有感地震 ◢ 4.5≤M<6级 的称为中强震 ◢ 6≤M<7级 的称为强震 ◢ 7≤M<8级 的称为大地震 ◢ 8≤M级 的称为巨大地震。
10
授课:XXX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2)
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标解读课标要求素养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地震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综合思维)2.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地区地壳厚度的差异。
(区域认知)3.通过野外观测,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
(地理实践力)4.保护人类生存的圈层,促进人地协调。
(人地协调观)。
自主学习·必备知识基础预习一、地震和地震波1.地震(1)定义:地壳快速释放① 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
(2)震级:地震的大小。
一次地震,只有② 一个震级。
(3)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③ 破坏强弱的程度。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2.地震波(1)定义:地震的能量以④ 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2)分类地震波传播介质传播速度纵波(P波)在固体、⑤ 液体、气体中均能传播速度快横波(S波)只能在⑥ 固体中传播速度⑦ 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3)作用:获得地球内部物质和结构状况的主要依据。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2.地壳(E )(1)范围:地面以下、C ⑧ 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
(2)厚度:平均厚度为⑨ 17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5~10千米。
特别提醒(1)地壳上层为硅铝层,除氧之外,以硅和铝为主,密度较小。
地壳下层为硅镁层,除氧之外,以镁和铁为主,密度较大。
(2)硅镁层是连续的,硅铝层主要分布在大陆地壳上,大洋底部很少。
3.地幔(F )(1)范围: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即莫霍面与D⑩ 古登堡面之间。
(2)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合称。
(3)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⑪ 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4.地核(G+H )(1)范围: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
(2)分层{外核(G ):高温和高压状态下呈G ______ 或熔融状态内核(G ):一般认为呈固态⑫ 液态三、地球的外部圈层1.大气圈{组成:包裹地球的气体层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 度迅速G _______意义: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⑬ 减小2.水圈{组成:液态水、G _______分类: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意义:水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所 不可或缺的⑭ 固态水和气态水3.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 G _______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 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核心: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 下200米范围内⑮ 生态环境的总称4.关系: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⑯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地震波
体波和面波
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 称为体波,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
面波:地震体波到达岩层界面或 地表时,会产生沿界面或地表传播 的振幅很大的波,称为面波。由于 体波到达岩石界面或地表,能量背 起捕获,所以面波只能延着界面或 地表传播。
要点一:波速
地震纵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5·5~7千 米/秒 ,横波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 /秒。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同时产生于震源, 由于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所以纵波 首先抵达地表之后,横波才会尾随而来。 地震时人总是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再感觉 到左右晃动。
纵波是物体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 的传播方向同轴的波。
如敲锣时,锣的振动方向与波的 传播方向就是一致的。
在震中区,人们对纵波的感觉是 上下颠动。
横波(Secondary wave)
横波是物体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 向垂直的波
比如甩绳时绳上的每一个质点的震动方向 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在震中区人们对横波的感觉是左右晃动
重塑性:地震通过剧烈的复杂的 升降作用对地形地貌进行迅速重塑。
地光
当地震快发生时,由于地下岩石发生破裂、 错断,岩石间产生相对摩擦滑动等而产生 一种电磁效应作用,从而造成一个较大范 围的放电现象,并沿着断裂缝隙通向大气 层,在低空引起大气电离和发光的现象。
地震波对地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目标
1. 地震波的概念 2. 地震波有哪些种类?特点有哪些? 3. 地震波对地表物体的影响
地震波的概念
发生于震源并在地球表面和内部 传播的弹性波称为地震波。 地震 波也就是由地震产生的弹性波。
地震波知识点高一地理
地震波知识点高一地理地震波是地震时在地壳内传播的震动信号,它承载着地震能量的传递。
地理学中的地震波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对我们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震级的测定以及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地震波的种类、传播特点以及应对地震的重要性。
一、地震波的种类地震波可分为体波和面波两类。
体波又称为纵波和横波,它们能够在地球内部直接传播。
纵波是一种沿传播方向上颤动的弹性波,其传播速度相对较快。
而横波则是垂直于传播方向颤动的弹性波,传播速度略慢于纵波。
相对于体波,面波则是只能沿地表面传播的波动,它们的传播速度较慢。
二、地震波的传播特点1. 体波的传播:体波能够穿过固体、液体以及气体等不同介质,因此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并不受到地层类型的限制。
纵波能够经由压缩和膨胀来传播,而横波则是通过固体颤动传播的。
这两种波动使得体波能够在地震发生后最先被地震仪记录到。
2. 面波的传播:面波主要有瑞利波和洛仑兹波两种类型。
它们主要沿着地表面传播,且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减弱。
瑞利波的传播方式类似于海浪,使得地面上发生起伏运动。
而洛仑兹波则在传播时造成地面旋转,类似于涡旋。
三、地震波的影响与应对地震波会对地表和建筑物造成破坏,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研究和掌握地震波的特点,对于我们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1. 建筑抗震: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建筑物的合理规划和抗震设计。
例如,在地震多发区域,可以采用减震设备、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等方式来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2. 预警系统: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感器的监测,可以建立地震预警系统,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警报,使人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安全疏散和采取保护措施,从而减轻地震的影响。
3. 地震监测:地震波的记录和监测是研究地震活动、预测地震趋势的重要手段。
通过地震仪的观测,我们可以了解地震的震级、震源的位置以及地球内部的结构,这对于地震学的发展和地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波的种类及其特点
地震波的种类及其特点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产生的能量在地球内传播的波动。
根据传播方式和振动方向的不同,地震波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P波、S波和表面波。
它们各具特点,对地震的传播与破坏产生不同影响。
1. P波(纵波)P波是最快传播的地震波,也是最早被地震仪记录到的波动。
它是一种纵向波,其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P波能够传播在任何物质中,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速度通常为地震波中最快的,约为每秒6-7千米。
特点:- 速度最快。
P波能够快速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在地震发生后最早被记录到。
- 穿透力强。
P波能够穿过地球内部的各种物质,不受阻挡,并且能够穿过建筑物和其他障碍物。
- 传播路径直接。
P波以直线传播的方式传递能量,路径较直接,因此到达目标地区的时间较短。
2. S波(横波)S波是一种横向波,其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相比于P波,S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并且无法传播在液体和气体中,只能传播在固体中。
特点:- 速度相对较慢。
S波的传播速度通常为地震波中第二快的,约为每秒3-4千米。
- 穿透力较弱。
相较于P波,S波的穿透力较弱,遇到固体之外的物质无法传播。
3. 表面波表面波是地震波中传播最慢的一种波动,主要分为两类:Rayleigh波和Love波。
Rayleigh波:Rayleigh波是一种横向和纵向混合的表面波。
它的振动方式呈现旋转的形式,向外像水波扩散。
Rayleigh波是大多数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波动类型,它会引起地表的上下和横向振动,产生滚动和挤压的效应。
Love波:Love波是一种纵向的表面波,其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Love波只能在地震波通过的表面介质中传播,无法穿透到地下。
Love波造成的破坏往往比P波和S波更为严重,因为它会引起地表的横向移动和剪切。
特点:- 破坏力强。
表面波一般会在地表产生大幅度的振动,对建筑物和结构物造成严重破坏。
- 传播速度最慢。
表面波的传播速度相对较慢,通常为每秒2千米以下。
地震勘探第二章--地震波的产生和类型1
弹性模量描述了物体的弹性性质。 弹性模量描述了物体的弹性性质。常用的弹性模量有五个 1、杨氏模量E 、杨氏模量 杨氏模量是最简单的沿一个方向拉伸或压缩的情况, 杨氏模量是最简单的沿一个方向拉伸或压缩的情况 , 应力与 应变成正比,其比例常数E即杨氏模量 即杨氏模量。 应变成正比,其比例常数 即杨氏模量。它表示物体对受力作用 的阻力(或形变 的度量.坚实物体对拉伸力的阻力愈大(或形变 或形变)的度量 的阻力 或形变 的度量 . 坚实物体对拉伸力的阻力愈大 或形变 愈小), 值愈大。 愈小 ,则E值愈大。T=E*e 值愈大 2.体变模量K .体变模量 在静水压力均匀作用在物体上时, 在静水压力均匀作用在物体上时 , 应力与应变的比例常数是 体变模量K。如果静水压力为P, 体变模量 。如果静水压力为 ,它使物体体积相对产生微小变 定义为: 化 θ ,则K定义为: 定义为
⑵菲涅尔原理:(惠氏原理的补充) 菲涅尔原理: 惠氏原理的补充) 任一点子波视作来自各方向子 波的迭加的总振动。 波的迭加的总振动。 同一波阵面上的各点所发出的子波 经传播在空间相遇时可以相互迭加 产生干涉。 产生干涉。 在某观测点观测到的是来自各点子 波迭加后的总扰动。 波迭加后的总扰动。
费马原理(最小时间原理)
γ
PS
1
2
P
12
P
γ
S
(p1s1、p1s2为转换波) 为转换波)
第二章 地震波的产生和类型
地震波是弹性波
纵波 横波 面波 反射波 透射波 折射波
地震波在岩石中传播 讨论条件: 一、 讨论条件: ⒈波动—是质点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波动 是质点振动在 弹性波或 为弹性波或机械波 地下岩石 岩石为 ⒉地下岩石为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完全 弹性体 岩石存在有两面性: 存在有两面性 ⒊岩石存在有两面性:弹性和塑性
地震波频率划分
地震波频率划分
地震波的频率划分主要根据其传播方式和速度,分为纵波(P波)、横波(S 波)以及面波(L波)。
具体如下:
1. 纵波(P波):纵波又称为压缩波或初至波,是地震波中速度最快的波,频率范围广,可以在固体、液体或气体中传播。
在地震记录图中,P波通常是最先到达的波,其粒子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
2. 横波(S波):横波也被称为剪力波或次至波,其传播速度比P波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无法通过液体。
横波的粒子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通常在P波之后到达地震站。
3. 面波(L波):面波是在地表附近传播的波,速度较慢,但携带较大的能量,因此破坏力较强。
面波包括Love波和Rayleigh波,其中Love波仅在地表水平方向上振动,而Rayleigh波则包含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振动。
此外,地震波的频率还可以分为低频和高频,低频震源的研究是勘探地震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人工地震激发的地震波频率范围一般在2-90Hz之间。
在地震数值模拟中,震源子波的主频一般在6-50Hz范围内。
总的来说,地震波的频率划分对于地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性以及地球内部结构。
通过分析不同频率的地震波,科学家可以推断出地震的深度、位置以及地壳和地幔的性质。
震动波的概念
震动波的概念震动波一般是指在星球表面或者在大气中传播的一种能量波动。
这种波动通常是由自然力或人为因素引起的物理事件产生的。
此外,震动波可以在各种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中被观察到,包括地震、天气现象、工业和科技设备等等。
震动波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振幅,这是指波浪在传播过程中的振动幅度。
如果振幅越大,那么波浪就越强烈,而传播的范围也会更广。
同时,波浪在传播时也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速度,这些特征决定了波浪对周围物体和环境的影响。
最常见的震动波莫过于地震。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产生的能量,它以震源为出发点,向四周传播。
震源的能量释放可能会造成颠簸不安,地表会形成不同尺度的形变,同样的地震波在地球不同的材料介质中传播的特点也有所不同。
地震波的一个特点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体波,另一种是面波。
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分别有S波和P波。
面波则在地表面上传播,包括Rayleigh波和Love波。
不同种类的波有不同的速度和传播路径,这也是研究地震学时需要确定的参数。
除了地震,天气也是常见的自然震动波的来源之一。
例如,雷暴过程中的闪电可以引起强大的电磁波,这些波会引起气体振动,产生声音。
从而形成了闪电的天气现象伴随着的雷声。
其他一些因素,例如风都可以产生气体振动,产生声音。
这些声音在偏离源头时渐渐耗散。
之外,人类因素也会产生震动波。
例如,机器和交通工具的振动会发出声音,影响周围的生活环境。
在建筑物或其他工程结构中,震动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因素,因为它可以导致破坏。
这意味着,对于建筑物、桥梁等工程结构应该在其设计过程中考虑地震和其它可能的震动波的效应,从而采取措施使其变得更加稳定。
总之,震动波是通过自然力或人为因素产生的波动,可观测的范围越相对越广。
不同的震动波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传播规律,在不同的领域都被广泛应用。
人们可以通过研究和分析震动波的特征,深入理解各种自然和人类现象。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震的成因、作用过程、地震波传播特点以及防震减灾措施。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地震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地震的成因及其作用过程:理解地壳运动、断层活动等地震成因,以及地震发生时的作用过程。
(4)地震灾害的严重性与影响:了解地震灾害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地震灾害的严重性。
(5)震前预兆的认识与防震减灾措施:掌握地震预兆的类型,了解防震减灾措施的重要性。
举例:在讲解地震波传播特点时,可以通过实验、动画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P波和S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的差异。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较强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成果分享时,部分学生的表达不够清晰。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述水平。
5.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疑问。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我计划在课后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
2.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论掌握方面较为吃力,尤其是地震波传播规律和地震成因的部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讲解与实例的结合,用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难点。
地震影响地震波
地震影响地震波地震影响地震波地震是自然界中一种令人震惊的现象,它对地球的表面和地下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震波是地震现象的核心,它们承载着地震事件中所蕴含的信息,并在它们传播的过程中受到地球内部的复杂结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地震如何影响地震波,以及这些波对我们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地震学研究的重要性。
**地震波的种类**地震波主要分为两大类:体波和面波。
体波包括纵波(P波)和横波(S波),它们是从震源沿着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动。
纵波是一种像声音波一样的振动波,它可以穿过液体、固体和气体。
相比之下,横波是一种垂直振动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面波包括瑞利波和洛夫波,它们主要沿地表传播,造成地表的振动和损坏。
**地震波的传播**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取决于地球的物理性质。
在地球内部,温度、密度和物质的弹性特性变化会影响地震波的传播。
这些波动的速度与特定地层的物理性质有关,因此地震波的路径可以帮助地震学家推断出地球内部结构。
纵波相对于横波传播得更快,因此在地震事件发生后,P波通常首先抵达地表,而S波稍后到达。
**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地震波在穿越不同密度和物质的地层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这些现象提供了有关地下结构的重要信息。
反射是指地震波遇到不同密度地层时部分反射回来的现象。
折射则是地震波在穿越不同密度地层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使地震学家能够绘制地下结构的剖面图,这些图谱可用于寻找潜在地震危险区域,了解地下资源分布,以及研究地球内部的性质。
这些方法对于地质勘探和资源开采等领域都具有重要价值。
**地震波的速度和频率**地震波的速度和频率也提供了有关地震源和地下结构的信息。
地震波的速度受地层性质的影响,不同地层中的波速各异。
这种变化使得地震学家能够确定地下结构的类型,如岩石、水、沉积物等。
频率则反映了地震波的震源性质,强烈的地震通常伴随着更高频率的波动。
**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地壳结构**地震波的传播路径是地球内部结构的窗口,通过分析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地震学家可以研究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地震波摘要: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
地球内部存在着地震波速度突变的基干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关键词:地震波辐射地球内部一:背景①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②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03时42分53.8秒,在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震中烈度Ⅺ度,震源深度23千米的地震。
地震持续约12秒。
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
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
整个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
唐山地震没有小规模前震,而且发生于凌晨人们熟睡之时,使得绝大部分人毫无防备,造成24.2万人死亡,重伤16.4万人,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一。
③邢台地震由两个大地震组成:1966年3月8日5时29分14秒,河北省邢台专区隆尧县(北纬37度21分,东经114度55分)发生震级为6.8级的大地震,震中烈度9度强;1966年3月22日16时19分46秒,河北省邢台专区宁晋县(北纬37度32分,东经115度03分)发生震级为7.2级的大地震,震中烈度10度。
两次地震共死亡8064人,伤38000人,经济损失10亿元。
这是一次久旱之后的大震。
二:地震的发生原理及传播方式发生原理:这是英文seismic wave.由地震震源发出的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弹性波。
地球内部存在着地震波速度突变的基干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震震源发出的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弹性波。
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
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
传播方式: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
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
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
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
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地震波- 传播速度(图)1989年10月17日当洛马普瑞特地震袭击时,我在伯克利家中突然感到房屋摇动,我开始计时。
10秒钟后摇动突然变的特别厉害,这表示S波已经到达。
P波总是首先从震源来到,因为它们沿同一路径传播时比S波速度快。
利用波的这一特性,我可以计算出这个地震的震源在80多千米以外。
P波和S波的实际传播速度取决于岩石的密度和内在的弹性。
对线弹性物质而言,当波与运行方向无关时,波速仅取决于两个弹性性质,称为弹性模量:岩石的体积模量k和剪切模量μ。
当向岩石立方块表面施加一均匀压力时,其体积将减小,其单位体积的体积变化作为所需压力大小的度量,称为体积模量。
当P波穿过地球内部传播时发生的就是这种类型的变形;因为它只引起体积变化,所以在流体中也可以发生,与在固体中一样。
通常体积模量越大,P波的速度就越大。
第二种变形类型是,在向岩石立方块体两相对的面上施加方向相反的切向力时,这体积方块将受剪切而变形,而没有体积变化。
同样,圆柱状岩心两头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力扭曲时也发生这种变形。
岩石对剪切或扭曲应力的抵抗越大,其刚性就越大。
S波通过剪切岩石而传播,剪切模量给出其速度的量度。
通常是剪切模量越大,S波速度就越大。
P波和S波速度的简单公式在下面给出。
这些表达式与已经提到的波的重要性质一致:因为流体的剪切模量是0,剪切波在水中的速度为0,因为两个弹性模量总是正的,所以P 波比S波传播得快。
因为地球内部的强大压力,岩石的密度随深度增大。
由于密度在P波和S波速度公式中的分母项上,表面看来,波速度应随其在地球的深度增加而减小。
然而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随深度而增加,而且比岩石密度增加得更快(但当岩石熔融时,其剪切模量下降至0)。
这样,在我们的地球内部P和S地震波速一般是随深度而增加的,在第6章中将进一步讨论。
虽然某一给定岩石弹性模量是常数,但在一些地质环境里岩石不同方向上的性质可以显着变化。
这种情况叫各向异性,这时,P波和S波向不同方位传播时具有不同速度。
通过这种各向异性性质的探测,可以提供有关地球内部地质状况的信息,这是当今广泛研究的问题。
但在以下的讨论中将限制在各向同性的情况,绝大多数地震运动属于这种情况。
三:简谐波最简单的波是简谐波,即具有单一频率和单一振幅的正弦波,如框图2.1所示。
实际地震记录波形包含着多种波长的波,短波长的波叠加在较长波长的波上,如图2.10所示。
由法国物理学家傅里叶首次于1822年将复杂的波列定量表达为各种不同频率和振幅的简谐波的叠加,如图2.3所示。
较高阶的谐波的频率是最低频的基波频率的整数倍。
实际记录的地面运动可用傅里叶方法,即由计算机分别考察各谐波组分来进行分析描述参量波动可用一些特定的参量来描述。
考察框图2.1中以实线画出的正弦波,它表示时刻t 位于x处的质点波动位移为y。
假设波的最大幅度为A,波长λ是两个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
一完整的波(从一个波峰到下一个波峰)走过一个波长的时间称为周期T。
这样,波速v 是波长除以周期。
v =λ/T波的频率f,是每秒钟走过的完整波的数目,所以f = 1/T一个波的确实位置取决于它相对于波起始的时间和与起始点的距离,图中细线描绘的波是第一个波向前面移动一个短距离,称之为由于这一移动而出现了相移。
性质推导弹性模量和波速均质各向同性的固体可由两个常数:k和μ来描述其弹性,两常数都可表示为单位面积的力。
k是体积模量,表示不可压缩性。
花岗岩:k约为27×1010达因/厘米2;水:k约为2×1010达因/厘米2。
μ是剪切模量,表示其刚性。
花岗岩:μ约为1.6×1010达因/厘米2;水:μ为0。
密度为ρ的弹性固体内,可以传播两种弹性波。
P波,速度vP =√(k+3/4μ)/ρ。
花岗岩:vP=5.5千米/秒;水:vP=1.5千米/秒。
S波,速度vS=√μ/ρ。
花岗岩:vS=3.0千米/秒;水:vS=0千米/秒。
四:地震共振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有时可使地震能量汇集于一地质构造中,如冲积河谷,因为那里在近地表处有较软岩石或土壤。
稍后将讨论的1985年墨西哥城和1989年洛马普瑞特地震时严重破坏的特殊分布区可以用此原因解释(图2.7)。
其效应与在一个屋子里面声波能被墙多次反射形成回音汇集能量一样。
在地震时,P波和S波从远处传来,折射入谷地,它们的速度在刚性小的岩石中减低,它们在谷底下传播直到接近谷边缘时,部分能量折射回到盆地中。
这样,波开始往复传播,类似池塘中的水波。
不同的P波和S波交织,回转的波峰叠加在射入的波峰上,引起幅度的变化。
这时每一叠加波的相位是关键,因为当交切的波位相相同时能量会加强。
通过这种“正干涉”,地震能量在某些频率波段汇集起来。
如果没有波的几何扩散和摩擦耗散,即振动的岩石和土壤使一些波能转化为热,波的干涉造成的振幅增长真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可以从另一种角度去认识在限定的地质构造中地震波的效应。
如同在池塘里看到的交叉水波一样,干涉的地震波可产生驻波,表观上,干涉波似乎站住不动了,地面似乎纯粹作上下震动。
同样地,当弦乐器如竖琴的弦被拨动时,也产生驻波。
一般来说,地震时,往往在一河谷或类似的构造中激发许多不同频率和振幅的P波和S波,松软土壤能增强在许多频段上的运动,与音乐中的情况一样,产生显着的泛音或高阶振型。
如果布设足够的地震波记录仪器,有时能够识别出这种泛音。
五:地震时的防护措施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
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
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
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
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
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震后自救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
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
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
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参考文献》1 百度百科2 《构造地质学》3 罗运先,赵宪生,吴雄英,郭大江;地震波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4 《关于地震波的几点认识》作者:赵德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