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新增)

合集下载

环境表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环境表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环境表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一、目的为明确医院环境表面清洁消毒要求,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我院环境表面清洁消毒工作。

三、内容(一)术语和定义1.环境表面是指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玻璃窗、门、卫生间台面等,后者如监护仪、呼吸机的表面等。

2.环境表面清洁是消除环境表面污物的过程。

3.清洁单元是指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4.高频接触表面是指患者和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的环境表面,如床栏、床边桌、呼叫按钮、监护仪、微泵、床帘、门把手、计算机等。

5.污点清洁与消毒是指对被患者的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处理。

(二)管理职责1.后勤科是医院环境表面清洁消毒的责任部门,负责日常环境清洁质量的监督、对环境清洁服务人员开展业务指导,并协调本单位日常清洁与突发应急事件的消毒。

2.护士长和医技部门负责人,指导和管理医务人员或环境清洁人员对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

3.医院感染管理科应规定各种消毒因子的使用方法,指导全院医务人员正确选择与使用消毒因子,并负责全院环境消毒的业务培训和环境表面清洁消毒工作的监督。

(三)管理要求1.后勤科(1)开展内部建筑修缮与装饰时,应建立有医院感染控制人员参与的综合小组,对施工区域环境污染风险进行评估,提出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指导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区域的隔离防护,并监督措施落实的全过程。

(2)应建立完善的环境清洁质量管理体系,在环境清洁服务的合同中充分强调环境清洁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

(3)对环境清洁服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加强环境清洁消毒质量检查和持续改进,对未达到环境清洁消毒质量进行处罚。

(4)定期安排人员对清洁与消毒质量进行检查,使全院环境清洁消毒达到整洁卫生、无尘、无碎屑、无异味、无污迹的目测要求,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环境清洁服务人员进行整改并监督整改落实情况。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XXXX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1、执行《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要求,对医院环境物体表面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等处理符合要求,质量监测合格。

2、建立健全环境清洁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明确保洁公司和各部门医务人员的职责。

爱卫办具体负责安排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工作,护理部、门诊部、院感科等职能部门参与环境清洁质量监督,并对环境清洁服务机构的人员开展业务指导。

3、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监护仪、呼吸机、微泵、透析机、新生儿暖箱、计算机、病历、治疗台、办公桌等)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如由保洁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4、保洁员应对普通门诊、病房地面、诊断床,病床、床边桌、呼叫按钮、门把手、卫生间台面等污染频次较多的表面每天上、下午上班前进行湿拭清洁;对墙面、玻璃窗、门等污染频次较少的表面每周清洁擦拭1-2次,保持清洁;床帘每月定期进行清洗。

当以上环境表面有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清洁与消毒处理。

凡开展侵入性操作、手术、分娩、吸痰等高度危险诊疗活动结束后,应立即实施环境清洁与消毒。

5、实施卫生清洁顺序应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多床病室,每个床单元用一套清洁用品,按以上顺序擦拭;6、清洁方法:(1)普通病房以用清洁剂擦拭去除污染为主。

(2)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地面、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清洁消毒2次以上,当物体表面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及时对污点进行局部清洁消毒,如污染液体明显时,先用吸纸清除,再用500mg/L-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min。

(3)医疗器械表面及无菌物品器械厨可选用一次性清洁与消毒湿巾擦拭。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规范(最新版)版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规范(最新版)版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最新版)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求、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环境清洁服务的机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环境表面environmental surface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玻璃窗、门、卫生间台面等,后者如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新生儿暖箱的表面等。

3.2 环境表面清洁environmental surface cleaning消除环境表面污物的过程。

3。

3 清洁工具cleaning products用于清洁和消毒的工具,如擦拭布巾、地巾和地巾杆、盛水容器、手套(乳胶或塑胶)、洁具车等。

3。

4 清洁单元cleaning unit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3.5 高频接触表面high-touch surface患者和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的环境表面,如床栏、床边桌、呼叫按钮、监护仪、微泵、床帘、门把手、计算机等。

3.6 污点清洁与消毒spot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对被患者的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WS/T 512—2016毒处理.3。

7 消毒湿巾disinfection wet wipes以非织造布、织物、无尘纸或其他原料为载体,纯化水为生产用水,适量添加消毒剂等原材料,制成的具有清洁与消毒作用的产品,适用于人体、一般物体表面、医疗器械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

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制度在医疗卫生领域,清洁消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医院作为一个集人员、物品、设备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其清洁消毒工作更是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医院环境清洁消毒制度1.1 清洁消毒频率医院环境清洁消毒的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对于特殊病房、手术室、产房等重点部位和感染源患者的房间,应每日至少清洁消毒两次;普通门诊、病房、诊疗室等可每天清洁消毒一次。

1.2 清洁消毒范围医院环境清洁消毒的范围包括地面、墙面、门把手、窗户、桌子、椅子、床铺、垃圾桶、空调、灯具等医院内部的一切物品。

1.3 清洁消毒流程清洁消毒人员应该着装规范,戴好手套、口罩,佩戴防污染鞋套进入清洁消毒区。

在清洁过程中,应用清洁剂清洁物体表面,对于高峰期和感染源患者的房间,应选择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在消毒过程中,应有定时换水、换布,防止污染扩散。

1.4 清洁消毒记录清洁消毒记录应该详细记录每个房间的消毒状态和时间,及时更新,存档备查。

1.5 清洁消毒资质清洁消毒人员应持有相关岗位证书,定期参加清洁消毒培训,并有熟练的清洁消毒操作技能。

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制度2.1 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的频率医院物体表面清洁消毒频率应日常按照不同物体的使用频率制定,如床架、床头柜、检查台、衣柜等与患者密切接触的物品应每日清洁消毒2次,其他物品如鞋架、走道、垃圾桶等则应每日清洁消毒1次,玻璃窗、玻璃门、墙面、天花板等则可每3日清洁消毒1次。

2.2 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的范围医院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的范围如下:2.2.1 床铺床单、被套、枕套应在病人出院后立即更换,并先机洗后干洗,烘干后包装密封存放。

床架、床垫在每位患者出院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2.2.2 洗手间、厕所常规地面、墙面、门把手、洗手盆等应每日清洁消毒3次以上,厕所应每日清洁消毒5次以上。

2.2.3 公共走廊、手推车公共走廊、手推车等每日清洁消毒1次以上。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规范(最新版)版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规范(最新版)版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最新版)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求、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承担环境清洁服务的机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环境表面environmental surface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玻璃窗、门、卫生间台面等,后者如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新生儿暖箱的表面等。

3.2 环境表面清洁environmental surface cleaning消除环境表面污物的过程。

3.3 清洁工具cleaning products用于清洁和消毒的工具,如擦拭布巾、地巾和地巾杆、盛水容器、手套(乳胶或塑胶)、洁具车等。

3.4 清洁单元cleaning unit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3.5 高频接触表面high-touch surface患者和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的环境表面,如床栏、床边桌、呼叫按钮、监护仪、微泵、床帘、门把手、计算机等。

3.6 污点清洁与消毒spot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对被患者的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WS/T 512-2016毒处理。

3.7 消毒湿巾disinfection wet wipes以非织造布、织物、无尘纸或其他原料为载体,纯化水为生产用水,适量添加消毒剂等原材料,制成的具有清洁与消毒作用的产品,适用于人体、一般物体表面、医疗器械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

(完整版)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制度

(完整版)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为贯彻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现制定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如下:一、空气:1、开窗通风:目的是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

2、紫外线消毒:各治疗操作及特殊科室需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照射时间每日1次,时间为1小时,有记录。

紫外线灯管每周用75%酒精擦拭一次。

二、墙面与门窗:1、每月定期清水擦拭,保持无尘与清洁。

2、门把手每日清水擦拭。

3、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

三、地面:1、所有地面每天用清水擦拭1-2遍,每个拖布清洁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

2、不同区域分开使用拖布,每次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洗净悬挂晾干。

3.每日清洁消毒应按顺序进行:从治疗室即清洁区开始,依次为办公室、值班室、病房或诊室、走廊、厕所,最后是洗手间即污染区。

4、如地面被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拖把分色规定:清洁区(白色标记)值班室、办公室、治疗室半清洁区(蓝色标记)走廊诊室、检查室、换药室污染区病房(绿色标记)病房污染区洗手间(红色标记)处置室病人体液(黄色标记)三、医疗及生活用品(一)使用中的医疗器械如监护仪、心电图机、听诊器、血压计及电脑、电话等:1、每日用清水擦拭1次。

2、频繁接触的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电话按键、鼠标等,每周用75%酒精擦拭1遍。

13、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或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二)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等物体表面:1、每日用清洁布巾或消毒布巾擦拭2次,上、下午各一次。

2、用后抹布用热力消毒90℃1分钟或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三)病历夹、病历车1、每周用清水擦拭1遍。

2、病历夹不应带入病房放在病床上。

(四)体温表、测温仪1、体温表:流动水清洗擦干;含氯消毒剂500mg/L盖盒浸泡30分钟;冷开水冲净擦干后使用。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确保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范围内的一切环境和物品的清洁与消毒工作。

第三条本院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标准、节约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消毒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四条本院设立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二、清洁与消毒范围和内容第五条清洁与消毒范围包括:诊疗区域、办公区域、公共区域、卫生间、患者宿舍、食堂等。

第六条清洁与消毒内容主要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地面、医疗器械、器具、物品、患者分泌物、排泄物等。

三、清洁与消毒方法和要求第七条根据不同区域和物品的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清洁与消毒方法。

第八条清洁与消毒工作应当遵循先清洁后消毒的原则,采用湿式清洁法,避免交叉污染。

第九条清洁与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达到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要求。

第十条清洁与消毒剂的浓度、作用时间和更换频率应当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执行。

第十一条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环境表面,立即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先采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根据污染的病原体特点选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四、清洁与消毒操作规范第十二条清洁与消毒工作应当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第十三条清洁与消毒操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

第十四条清洁与消毒操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清洁与消毒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感染。

第十五条清洁与消毒操作人员应当做好清洁与消毒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清洁与消毒时间、地点、对象、方法、消毒剂名称、浓度、作用时间等。

五、清洁与消毒质量控制第十六条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当定期对清洁与消毒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确保清洁与消毒效果。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规范(最新版)版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规范(最新版)版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最新版)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求、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承担环境清洁服务的机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环境表面environmental surface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玻璃窗、门、卫生间台面等,后者如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新生儿暖箱的表面等。

3.2 环境表面清洁environmental surface cleaning消除环境表面污物的过程。

3.3 清洁工具cleaning products用于清洁和消毒的工具,如擦拭布巾、地巾和地巾杆、盛水容器、手套(乳胶或塑胶)、洁具车等。

3.4 清洁单元cleaning unit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3.5 高频接触表面high-touch surface患者和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的环境表面,如床栏、床边桌、呼叫按钮、监护仪、微泵、床帘、门把手、计算机等。

3.6 污点清洁与消毒spot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对被患者的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WS/T 512-2016毒处理。

3.7 消毒湿巾disinfection wet wipes以非织造布、织物、无尘纸或其他原料为载体,纯化水为生产用水,适量添加消毒剂等原材料,制成的具有清洁与消毒作用的产品,适用于人体、一般物体表面、医疗器械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消毒制度二)医务人员应积极参与环境保洁工作,严格做好监护仪生命维持设备等表面的日常清洁消毒工作。

完成对环境造成高污染风险的诊疗操作后,应立即对其表面清洁消毒。

指导保洁人员做好诊疗仪器设备表面的终末清洁、终末消毒工作。

三)保洁服务机构应建立环境清洁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质量管理文件程序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开展清洁与消毒质量审核,并将结果及时向医院报告。

对所有环境清洁服务人员开展上岗培训和定期培训,掌握医院感染预防基本知识与技能。

四)环境表面清洁消毒遵循先清洁、再消毒原则,采取湿式卫生清洁方式。

医院根据风险类别和清洁等级要求,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有明显污染时,应先行去污操作。

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消毒。

环境清洁应有序进行,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效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

五)对不同环境感染风险采取不同的环境清洁等级。

低风险区域应达到清洁级要求,卫生、整洁、XXX、无异味等感官指标合格。

中风险区域应达到卫生级标准,在全天或半天工作结束后执行消毒措施。

高风险区域应达到消毒级标准,消毒频率不少于每日2次,重点科室日常消毒频次3~4次/d。

各类环境中一旦发生患者血液、排泄物等污染时,应立即实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六)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环境表面,应先采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根据污染的病原体特点选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七)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布巾、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溶液和消毒溶液内。

八)发生耐药菌、诺如病毒与艰难梭菌等感染暴发时,尤其是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或疑似暴发与环境污染有关联时,应及时更换消毒产品,增加消毒频率,选用其他技术辅助强化消毒,进行消毒效果微生物学评估。

八)发生耐药菌、诺如病毒与艰难梭菌等感染暴发时,尤其是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或疑似暴发与环境污染有关联时,应及时更换消毒产品,增加消毒频率,选用其他技术辅助强化消毒,进行消毒效果微生物学评估。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一、清洁与消毒原则:1.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2.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3.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4。

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5.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注:清洁单元: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6。

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

7.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如计算机键盘、口腔科工作台),建议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8.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9。

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10。

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清洁与消毒.11.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注:污点清洁与消毒:对被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处理.)12.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

13。

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二、日常清洁与消毒1.各部门和临床科室按照风险等级,划分为低度风险区域、中度风险区域、高度风险区域,不同风险区域应实施不同等级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具体要求见表一。

(注:低度风险区域: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的区域。

如更衣室、会议室、医生办公室等.中度风险区域:有普通患者居住,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对环境表面存在潜在污染可能性的区域。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要求版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要求版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要求版
1. 前言
此文档旨在规范医疗机构的环境表面清洁和消毒要求,确保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达到规范要求,为患者提供安全的诊疗环境。

2. 清洁和消毒标准
医疗机构的清洁和消毒应符合以下标准:
2.1 清洁标准
- 各类表面应该保持清洁,不应有明显污垢和灰尘;
- 日常清洁应采用湿式或干式清洁,清洁剂应选用具有清洁消毒效果的产品,并且对材质无损伤;
- 清洗墙面和地面时,应使用清洁剂或清洁消毒剂,必要时可用蒸汽清洗;
- 定期清洁和更换通风设备和过滤网。

2.2 消毒标准
- 自然消毒:将物品置于经太阳照射或通风处闲置4-6小时,或喷洒75%乙醇消毒液;
- 高级消毒:使用消毒剂消毒,消毒剂应符合国家卫生部门要求,并按照说明书稀释使用,正确使用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 处置感染性物品和垃圾需要按照医疗垃圾处置标准执行。

3. 操作规范
医疗机构应编制环境表面清洁和消毒操作规范,并向全院工作人员宣传,确保各项规范得以严格执行,并定期评估清洁和消毒的效果。

4. 总结
此文档明确了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和消毒的要求和标准,建议各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清洁和消毒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一)一、清洁与消毒原则:1.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3.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4.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5.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注:清洁单元: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6.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

7.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如计算机键盘、口腔科工作台),建议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8.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9.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10.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11.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注:污点清洁与消毒:对被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处理。

)12.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

13.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二、日常清洁与消毒1.各部门和临床科室按照风险等级,划分为低度风险区域、中度风险区域、高度风险区域,不同风险区域应实施不同等级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具体要求见表一。

(注:低度风险区域: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的区域。

如更衣室、会议室、医生办公室等。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医院环境卫生,预防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院范围内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工作。

第三条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确保医院环境整洁、优美、舒适,为患者和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第四条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全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共同做好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

二、清洁范围及注意事项第五条清洁范围包括全院内的诊疗区域、办公区域、公共区域、卫生间、电梯间、楼梯间等。

第六条注意事项:1. 清洁工具应专用,避免交叉使用。

2. 清洁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使用安全。

3. 清洁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

4. 清洁工作应在患者及职工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避免影响正常医疗秩序。

5. 清洁后的区域应确保干净、卫生、无污染。

三、清洁与消毒工作流程第七条清洁与消毒工作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先清洁,后消毒。

2. 采用湿式清洁法,避免产生灰尘。

3. 根据不同区域的风险等级,确定清洁与消毒频率。

4.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剂,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5. 清洁与消毒过程中,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6. 清洁与消毒工作完成后,应进行效果评价,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四、特殊区域清洁与消毒第八条特殊区域(如新生儿室、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的清洁与消毒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 特殊区域应实施严格的环境清洁与消毒措施,确保环境符合无菌要求。

2. 进入特殊区域的人员应进行严格的个人防护,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 特殊区域的清洁与消毒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操作规范。

五、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第九条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污染程度进行,确保消毒效果。

第十条消毒剂的使用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 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合法生产资质。

环境表面消毒与消毒制度

环境表面消毒与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新增)清洁与消毒原则1、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3、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4、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5、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注:请洁单元: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6、实施清洁与清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结東时应做好手卫生。

7、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如计算机、键盘、口腔科工作台),建议采取屏降保护措施,用于屏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8、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色标记。

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9、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清毒产品。

10、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11、在诊疗过程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注:污点清洁与消毒:对被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处理。

)12、环境表面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

13、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二、日常清洁与消毒1、各部门和临床科室按照风险等级,划分为低度风险区域、中度风险区域、高度风险区域,不同同风险区域应实施不同等级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具体要求见表(注:低度风险区域: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的区域,。

如更衣室、会议室、医生办公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新增)
一、清洁与消毒原则:
1、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3、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4、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5、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注:请洁单元: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6、实施清洁与清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结東时应做好手卫生。

7、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如计算机键盘、口腔科工作台),建议采取屏降保护措施,用于屏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8、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色标记。

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9、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清毒产品。

10、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
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11、在诊疗过程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注:污点清洁与消毒:对被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处理。


12、环境表面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

13、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二、日常清洁与消毒
1、各部门和临床科室按照风险等级,划分为低度风险区域、中度风险区域、高度风险区域,不同同风险区域应实施不同等级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具体要求见表一,(注:低度风险区域: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的区域,。

如更衣室、会议室、医生办公室等。

中度风险区域:有普通悲者居住,患者体液、血液、排排物、分泌物对环境表面存在潜在污染可能性的区域。

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查室等,高度风险区域:有感染或定植患者居住的区域以及对高度易感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的区域,如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重症监护病区、血透室等。


2、应遵守清洁与消毒原则。

3、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环境表面,应先采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根据污染的病原体特点选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4、常用环境表面消毒方法见表二。

三、强化清洁与消毒
1、下列情况应强化清洁与消毒:
a、发生感染暴发时,如不动杆菌属、艰难校菌、诺如病等感染暴发;
b、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3-内酰胺酶( ESBLS)细菌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等耐附药菌。

2、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落实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隔离措施。

3、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并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消毒剂,消毒剂的选择和消毒方法见表三。

四、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
1、各部门和临床科室规范使用清洁工具复用处理的房间,保持环境干燥、通风换气。

2、清洁工具的数量、复用处理设施应满足病区或科室规模的需要。

3、清洁工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与消毒,干燥保存。

表一不同等级的风险区域的日常清洁与消毒管理
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立即实施污点清洁与消毒。

注2:凡开展侵入性操作、吸痰等高度危险诊疗活动结束后,应立即实施环境清洁与消毒。

注3:在明确病原体污染时,可参考WS/T367提供的方法进行消毒。

灭微生物的效果。

“—”表示较弱的杀灭作用或没有杀灭效果。

部分双长链季铵盐类为中效消毒剂。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