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变化规律测试题
2023-2024学年上海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同步练习 第1-2单元测试题(拓展卷)
第1-2单元测试卷(拓展卷)-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阶段练习(沪教版)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因为13×24=312,所以3.12÷1.3=()。
A.2.4B.0.24C.242.下面的算式中,积最小的是(),积相等的两个是()和()。
A.9.2×0.23,920×0.023,9.2×2.3B.920×0.023,0.92×230,9.2×0.23C.9.2×2.3,920×0.023,0.92×230D.0.92×230,9.2×2.3,9.2×0.233.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为3.6,这个两位小数最大可能是().A.3.64B.3.66C.3.594.如图,竖式中的这个“10”表示()。
A.10个0.01 B.10个0.1C.10个15.0.7×0.2与7×0.02的积()。
A.相等B.不相等C.无法判断6.当a是一个最小的一位小数时,下列各式中结果最小的是().A.a×0.68B.a÷0.68C.a÷6.8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7.5.6×2.8的积是( )位小数,2.84×4.63的积是( )位小数.8.当17.4÷2.3的商取一位小数时,余数是( )。
9.5.9807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8.296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10.某小学五年级进行速算比赛,共出了100道题,甲每分做4道题,乙每算出20道题比甲算出同样多的题少用1.5分,则乙做完100道题时,甲还有( )道题没做.11.计算0.387÷0.45时,去掉除数的小数点把它变为4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变为( ).12.先找左边一列算式的计算规律,再按规律计算右边一列算式的结果:2.1×2.9=6.09,3.1×3.9=( );2.2×2.8=6.16, 4.2×4.8=( );2.3×2.7=6.21, 5.3×5.7=( );2.4×2.6=6.24, 6.4×6.6=( );2.5×2.5=6.25,7.5×7.5=(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数的和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加数B.两个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C.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 A选项:考虑两个负数相加的情况,例如−2+(−3)=−5,其中−5小于−2和−3,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考虑被减数为负数,且减数的绝对值大于被减数的绝对值的情况,例如−2−3=−5,其中−5并不小于−2,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在除法运算中,除数不能为0,因为任何数除以0都是没有定义的,所以C 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下面算式结果最大的是( )。
A.49÷7+2B.49−7×2C.49−7+2首先计算A选项:49÷7+2=7+2=9接着计算B选项:49−7×2=49−14=35最后计算C选项:49−7+2=42+2=44比较三个结果,35>44>9,所以B选项的结果最大。
故答案为:B。
3、若a×7=42,那么a×70=()。
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
已知a×7=42。
那么a×70可以看作是a×7再乘以10,即:a×70=a×7×10=42×10=420故答案为:420。
4、一根绳子长(5/8)米,剪去(1/4),还剩多少米.答案:(5/16)米解析:首先,我们确定绳子的原始长度是(5/8)米。
接下来,我们要计算剪去的绳子长度。
根据题目,剪去了绳子的(1/4)。
那么剪去的长度就是:(5/8) × (1/4) = 5/32米最后,我们计算剩下的绳子长度。
原始长度减去剪去的长度就是剩下的长度:(5/8) - 5/32 = 10/16 - 5/16 = 5/16米5、将3.05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是多少答案:0.305解析:首先,将3.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变为305。
积的变化规律测试题
小学士教育第二次课堂测试姓名: 成绩:1、妙笔填空 (2×19=38分)(1)两个因数分别是14和9,积是( ),如果把9乘以 4,积是( )。
(2)两个因数分别是18和4,积是( ),如果把18除以2,积是( )。
(3) 两个因数分别是15和6,积是( ),如果把15除以3,6乘以2,积是( )。
(4)两个数相乘,积是3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3倍,那么得到的新积是( )。
(5)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8,积就(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9,积就( );一个因数除以4,另一个因数乘以8,积就( )。
(6)在乘法算式12×40,如果一个因数乘以4,另一个因数除以4,积就是( )。
(7)两个数相乘,积是36,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4倍,另一个因数缩小为它的31,那么得到的新积是( )。
(8)两个数相乘,积是7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为它的51,那么得到的新积是( )。
(9)两个数相乘,积是81,如果一个因数缩小为它的91,另一个因数缩小为它的31,那么得到的新积是( )。
(10)由8×20=160可得16×20=( ),32×20=( ),32×40=( ),4×20=( ),16×10=( )。
2、对号入座 (3×5=15分)(1)由25×80=2000,可得75×80的积是( )。
A 、1000B 、2000C 、3000(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7,积就( )。
A 、乘以7B 、除以7C 、不变(3)一个因数不变,要使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另一个因数应()。
A、不变B、乘以4C、除以4(4)两个数相乘,积是230,要使积不变,一个因数乘4,另一个因数应()。
A、除以4B、乘以4C、不变(5)两个数相乘,积是48,要使积变成96,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应()。
小学数学人教版(2014秋)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2倍,积().A.扩大为原来的20倍B. 扩大为原来的100倍C.不变【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解答】10×2=20,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2倍,积扩大为原来的20倍.选A.2.【答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应()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B.缩小到原来的C.扩大到原来的10倍D.不变【答案】A【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由此解答.【解答】10×10=100(倍),所以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扩大到原来的100倍.选A.3.【答题】下列算式,与250×30结果相等的是().A.250×300B.2500×3C.250×3【答案】B【分析】本题可以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积,再同250×30的积进行比较.【解答】250×30=7500,250×300=75000,2500×3=7500,250×3=750,250×30=2500×3.选B.4.【答题】500×605×6000,中应填的符号是().A.=B.<C.>【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积不变.500×60=(500÷100)×(60×100)=5×6000.选A.5.【答题】下列算式,与340×30结果相等的是().A.34×30B.3400×3C.34×3000【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不变.所以340×30=(340×10)×(30÷10)=3400×3.选B.6.【答题】下面四道算式中,与其他三道的积不相等的是().A.190×70B.19×700C.19×70D.19×700【答案】C【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四个选项中的算式分别计算出来,再进行比较即可选择出不同的一项.【解答】190×70=13300,19×700=13300,19×70=1330,19×700=13300,所以与其他三道算式的积不相等的是19×70.选C.7.【答题】下面的算式,与240×30的积不相同的是().A.120×60B.100×80C.480×15【答案】B【分析】先把题干中的算式计算出结果,再把三个选项中的算式计算出结果,进行比较即可选择.【解答】240×30=7200,120×60=7200,100×80=8000,480×15=7200,所以与240×30的积不相同的是100×80.选B.8.【答题】与310×70的积相等的是()A.370×10B.3100×7C.310×10【答案】B【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乘法算式中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一个因数扩大几倍(0除外),则另一个因数要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解答】310×70=(310×10)×(70÷10)=3100×7.9.【答题】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24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那么积是().A.2480B.1240C.620【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24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那么积也乘2,所以是2480.选A.10.【答题】下列算式,与27×50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是().A.270×50B.90×150C.50×270D.500×270【答案】D【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把27×500和每个选项的算式计算出来然后进行选择即可.【解答】27×500=13500.A选项:270×50=13500;B选项:9×150=13500;C 选项:50×270=13500;D选项:500×270=135000.所以500×270与27×500的计算结果不同.选D.11.【答题】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8,积().A.乘8B.除以8C.不变【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8,那么积也乘8.选A.12.【答题】一个因数不变,要使积扩大为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应().A.不变B.扩大为原来的9倍C.扩大为原来的3倍【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要使积扩大为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应扩大为原来的3倍.选C.13.【答题】由210×11=2310,可得210×22的积是().A.2310B.4620C.1155【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解答】22=11×2,另一个因数210不变,所以积扩大2倍,即210×22=2310×2=4620.选B.14.【答题】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积().A.扩大到原来的3倍B.扩大到原来的9倍C.不变【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选A.15.【答题】与310×70的积相等的是().A.370×10B.3100×7C.310×10【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则积不变.310×70=(310×10)×(70÷10)=3100×7.选B.16.【答题】在一道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都扩大为原来的10倍,那么积().A.扩大为原来的100倍B.扩大为原来的10倍C.不变【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在一道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都扩大为原来的10倍,则积会扩大为原来的100倍.选A.17.【答题】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A.扩大为原来的10倍B.扩大为原来的100倍C.不变【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一个因数(零除外)扩大为原来的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为原来的100倍.选B.18.【答题】根据25×24=600,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25×12=______ ;25×48=______ ;50×24=______ ;75×24=______.【答案】300,1200,1200,1800【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也乘或除以这个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25×12=300;25×48=1200;50×24=1200;75×24=1800.故本题的答案是300,1200,1200,1800.19.【答题】两个因数的积是130,如果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那么积是______.【答案】65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如果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那么积也乘5,即130×5=650.故本题的答案是650.20.【答题】如果26×3=78,那么260×3=______,26×30=______,260×30=______.【答案】780,780,7800【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也乘或除以这个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260×3=780,26×30=780,260×30=7800.故本题的答案是780,780,7800.。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章_小数除法》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10)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章小数除法》单元测试卷(10)一.填空.(第7、12题各3分,第13题4分,其余每题1分,共20分)1. 2.5小时=________分1260米=________千米1.2小时=________分3.05千克=________千克________克3.02千克=________克3千米50米=________米450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米3.8米=________米________分米。
2.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小数点要和________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________,再继续除。
3.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16.5,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8,那一个因数是________.4. 计算中0.387÷0.45时,去掉除数的小数点把它变为4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变为________.5. 1.748÷2.3=________÷2337.8÷0.18=________÷18.6. 在横线上填上“<”,“>”或“=”7. 两个数相除,商是27.6,如果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除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它们的商是________.8. 已知A=22.5×0.6,B=22.5÷0.6,C=0.6÷22.5,不用计算,判断出________最大,________最小。
9. 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________.10. 7.986精确到十分位是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__.11. 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是3.80,这个三位小数最小可能是________,最大可能是________.12. 在横线上填上“>”或“<”:3.45÷0.99________3.451.88÷1.01________1.882.85÷0.6________2.85×0.63.76×0.8________0.8×3.76.13. 李老师给参加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买奖品,用148.8元买了12枝钢笔,每枝钢笔值________元。
著名机构五升六数学讲义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
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课型一对一/一对N教学目标1.掌握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2.学会根据规律进行速算重、难点根据积、商的变化规律速算课首沟通1、上讲回顾(错题管理);检查作业;2、询问学生加减乘除的运算公式知识导图课首小测1.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25,另一个加数也增加15,和()。
2.两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减少18,减数减少8,差()。
3.两个因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缩小5倍,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
4.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出第二、第三个算式的得数。
(1)18÷6=3(18×2)÷(6×2)= (18×3)÷(6×3)= (2)480÷10=48(480÷2)÷(10÷2)= (480÷5)÷(10÷5)= (3)420÷6=70(420×2)÷(6÷2)= (420÷5)÷(6×2)=知识梳理例 1. 按题目要求解答下列各题。
(1)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减8,另一个数加8,和是否变化?(2)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加3,另一个数也加3,和有什么变化?(3)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减6,另一个数减2,和有什么变化?例 2. 按要求解答下列各题。
(1)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增加8,要使和增加15,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2)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增加8,要使和减少15,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例 3. 小华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错误地写成7,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3错误地写成8,所得的和是1996。
原来两个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例 4. 两个加数都扩大了8倍,则和扩大()倍。
【学有所获】两个加数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零除外),和也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含试卷)
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积的变化规律》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充分参与积的变化这个规律的发现,让学生在充分地观察、大量的举例中去感悟积的变化的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初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让学生自己经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是:研究具体问题——归纳发现规律——解释说明规律——举例验证规律。
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与交流。
老师只是适时补充或纠正。
我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意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我不仅使学生了解课本上的积的变化规律:两数想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就乘(或除以)几;我还通过练习,让学生感知了: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积不变的规律;两数相乘,两个因数分别扩大若干倍,积就扩大两因数扩大倍数的积的倍数。
如:6×2=12 60×20=1200。
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我认为平时的教学不应受教材的框框限制,适合自己,适合学生,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是最重要的。
但我反思自己课堂上的一个现象就是:学生通过举例、观察对积的变化规律有了初步的感悟、也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学生在描述规律时,语言总是不够准确、表述总是不够完整。
“语言表达是学生思维的全面展现”,学生们对于新知内容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靠语言描绘去反馈,当学生的概括能力受挫时,我想:首先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教学是否让学生真正明白了。
当学生真正明白了一道、两道、十道,甚至更多的题目后,怎样概括,而不是让学生就题论题似乎也是个问题。
今后我要不断尝试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怎样抓住一些关键的例子、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让学生去推敲、去体会,最终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描述出积变化的规律,并通过一些重点词的理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规律,构建起完整的认知体系。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积的变化规律解析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积的变化规律》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一、填空1.一个数和25相乘的积是15000,如果这个数缩小100倍,积变成()。
【考点】:整数乘法规律。
【解析】:根据一个数和25相乘的积是15000,可以求出这个数是:15000÷25=600.如果这个数缩小100倍,600÷100=6,再乘25。
由此可知答案。
【答案】:150【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整数乘除法计算规律的知识掌握情况。
2.李师傅平均每天加工360个零件,一个月工作22天。
一个月加工()个零件。
【考点】:整数的乘法和应用【解析】:360×22=7920(个)由此可知答案。
【答案】:7920【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乘法的应用的掌握情况3.如果18×24=432,那么(18÷2)×(24×2)=()。
【考点】: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
【解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由此可知答案。
【答案】:432【总结】:本题主要考查积的变化规律的掌握情况4.42与5的积是210,那么一个因数42扩大100倍后积为()【考点】: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
【解析】:根据规律可知积也扩大100倍,可解此题。
【答案】:21000【总结】:本题主要考查积的变化规律掌握情况.5. 67000×8=536000,那么67×8=()【考点】: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
【解析】:根据规律可知积也缩小1000倍。
【答案】:536【总结】:本题主要考查积的变化规律特点的掌握情况。
二、选择题1.一长方形公园面积为15公顷,将公园的长和宽分别扩大到原来的2倍,扩建后公园的面积是( )公顷。
A.15B.60C.30D.150【答案】:B2.下面算式的积与240×30的积不相同的是()。
A.120×60B. 2400×3C.480×15D. 2400×300 【答案】:D1一个长方形面积为240平方米,宽为4米,将这个长方形的宽扩大3倍,长不变,扩大后绿地的面积是多少?【答案】:方法(1)长不变,宽扩大几倍,面积就扩大几倍。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出积的变化规律。
2.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谈话:同学们,2008年奥运会帆船、帆板项目的主赛场设在青岛浮山湾。
大家已经知道为了给运动员创设洁净的比赛环境,清淤船对海湾进行了淤泥处理,同样,为了让观众在松软的沙滩上观看比赛,筛沙车已经在沙滩上忙碌起来了。
设计意图:本课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第四个信息窗,情景内容与信息窗1的情景练习非常密切,因此有信息窗1的情景引出本课情景串成一个情景串,这样设计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融入进了本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课件出示教科书42页情境:清理海水浴场(1)谈话:你能从图片中捕捉到那些文字信息?(2)谈话:根据文字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因为图片上只告诉了我们筛沙车的工作效率,因此部分学生可能觉得提问题无法下手,因此这里要尽量发挥优等生的带头作用。
)(3)很多同学想知道筛沙车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总量。
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可以吗?筛沙车清洁沙滩的总面积与筛沙车的工作时间有什么关系?谁想现在发表自己的看法?(4)你们的观点是否正确?筛沙车清洁沙滩的总面积与筛沙车的工作时间是否还存在着更有研究价值的规律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2.课件出示统计表:(1)下面咱们同桌合作,看那些同学又快又好得把统计表填完整。
(2)谁想把你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告诉大家?在学生的汇报中教师随机板书,并在课件上依次显示答案。
80×15=120080×30=240080×60=480080×120=9600(3)仔细观察我们的统计结果,看看从统计表和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题号—二三四五六合计分数—・填空。
(每空2分,共14分)1.25乘80的积的末尾有()个0。
2.莉莉每分钟看10页书,照这样计算,半小时可以看()页。
3.—列火车每小时行驶200千米,可以说这列火车的速度是( L4.28的5倍是(),28的25倍是(\5.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填空。
①两个因数的积是88,其中一个因数乘IO z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X②两个因数的积是140,其中一个因数乘2 Z另一个因数乘5 ,积是,"V"或"="。
(12 分)三・判断。
(15分)1.79乘29的结果一定比2500小。
2.三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 )3.两个因数的乘积是190 I ta果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 ,积就变成950o( )4.单价二总价÷数量。
()5.150乘20的积末尾有两个O o( )四.填表。
(每空1分,共6分)五•计算。
(30分)1.用竖式计算。
(18分)304x50= 450x30=289×14= 123×32=504×18= 109×26=2.脱式计算。
(12分)170x7-230 400+156x10480÷6×2-100 134-100÷5六•解决问题。
(第1题3分,第2~6每题4分,共23分)1 •太阳光从太阳到达地球大约需要498秒。
光速为每秒30万干米。
求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大约为多少千米。
2•某动车组列车从A站到B站的全程票价是二等座136元/张,—等座258元/张。
买两张二等座和一张一等座一共需要多少钱?3.—辆汽车往返于甲、乙两地之间,去时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用了5小时,接着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有一条宽9米的人行道,占地面积是720平方米。
现在将人行道的宽度增加到18米,长不变。
第3课 积的变化规律(四年级)同步测试.doc
第3课 积的变化规律(四年级)同步测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 【题文】填空。
(1)两个因数的积是300,把其中国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
(2)一个因数不变,把另一个因数乘5,积是90,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 )。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乘8,它的周长乘( )。
【答案】900;18;8【解析】试题分析:(1)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3,那么积也乘3,积是300 ×3=900。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因数乘5,那么积也乘5,原来两个因数的积是90÷5=18。
(3)一个正方形边长乘8,那么周长也乘8。
【题文】算一算,你能发现什么?7 × 3 =( ) 6000 × 4 = ( )7 ×30 =( ) 600 × 4 = ( )7×300 =( ) 60 × 4 =( )7×3000 =( ) 6 × 4 =( )我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 )。
【答案】21 ,210 ,2100 ,21000;24000 ,2400 ,240 ,24 ;乘几 ,除几(0除外)【解析】试题分析: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除几(0除外)。
【题文】根据60 × 80 =48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6 × 800 = 10 × 80 =60× 160 = 120× 40 =12× 80 = 60× 40 =【答案】 4800 ,9600 ,960 ,800 ,4800 ,240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 60 × 80 =4800,6 × 800中相当于因数60除10,因数80乘10,即积不变6 × 800 = 4800;60× 160中相当于因数80乘2,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乘2, 60× 160 =4800×2=9600;12× 80相当于因数60除5,另一因数不变,积也除5,12× 80=4800÷5=960;10 × 80 中相当于因数60除6,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除6,10 × 80=4800÷6=800;120× 40 相当于因数60乘2,因数80除2,积不变,120× 40 =4800;60× 40相当于因数80除2,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除2,60× 40=4800÷2=2400。
积的变化规律测试题
姓名: 成绩:1、妙笔填空 (2×19=38分)(1)两个因数分别是14和9,积是( ),如果把9乘以 4,积是( )。
(2)两个因数分别是18和4,积是( ),如果把18除以2,积是( )。
(3) 两个因数分别是15和6,积是( ),如果把15除以3,6乘以2,积是( )。
(4)两个数相乘,积是3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3倍,那么得到的新积是( )。
(5)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8,积就(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9,积就( );一个因数除以4,另一个因数乘以8,积就( )。
(6)在乘法算式12×40,如果一个因数乘以4,另一个因数除以4,积就是( )。
(7)两个数相乘,积是36,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4倍,另一个因数缩小为它的31,那么得到的新积是( )。
(8)两个数相乘,积是7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为它的51,那么得到的新积是( )。
(9)两个数相乘,积是81,如果一个因数缩小为它的91,另一个因数缩小为它的31,那么得到的新积是( )。
(10)由8×20=160可得16×20=( ),32×20=( ),32×40=( ),4×20=( ),16×10=( )。
2、对号入座 (3×5=15分)(1)由25×80=2000,可得75×80的积是( )。
A 、1000B 、2000C 、3000(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7,积就( )。
A 、乘以7B 、除以7C 、不变(3)一个因数不变,要使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另一个因数应( )。
A、不变B、乘以4C、除以4(4)两个数相乘,积是230,要使积不变,一个因数乘4,另一个因数应()。
A、除以4B、乘以4C、不变(5)两个数相乘,积是48,要使积变成96,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应()。
小学数学冀教版第八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210×3的积是21×30的10倍. (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210×3=21×10×3=21×30,所以210×3=21×30.故本题错误.2.【答题】在乘法里,两个因数都乘10,积也乘10. (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两个因数都乘10,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积就乘10×10=100.故本题错误.3.【答题】122×36=(122×2)×(36÷2). ( )【答案】√【分析】根据积不变的性质可知,如果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除以2,积不变,据此判断.【解答】根据积不变的性质可知,122×36=(122×2)×(36÷2),所以原题是正确的.4.【答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由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故本题正确.5.【答题】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63.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那么积是______.【答案】6300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根据题意,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那么积扩大到原来的10×100=1000倍.63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63000.故本题的答案是63000.6.【答题】已知12345679×9=111111111,那么12345679×18=______,12345679×27=______,12345679×36=______,12345679×54=______.【答案】222222222,333333333,444444444,666666666【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解答】因为12345679×9=111111111,所以12345679×18=12345679×9×2=222222222,同理可得,12345679×27=333333333,12345679×36=444444444,12345679×54=666666666.故本题的答案是222222222、333333333、444444444、666666666.7.【答题】一个长方形停车场的面积是60平方米.扩建后,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宽扩大到原来的4倍,扩建后停车场的面积是______平方米.【答案】72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和积的变化规律.【解答】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宽扩大到原来的4倍,则面积变为原来的12倍.求现在的面积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计算为:60×12=720(平方米),故本题的答案是720.8.【答题】把一个面积为45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扩大到原来的4倍,扩大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答案】72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扩大到原来的4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16倍.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所以扩大后的长方形的面积为:45×16=720(平方厘米).故本题的答案是720.9.【答题】300×80()3×8000.A.=B.<C.>【答案】A【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它们的乘积不变.【解答】300×80=(300÷100)×(80×100)=3×8000.选A.10.【答题】下列算式,与34×30得数相等的是().A.340×3B.3400×3C.34×300【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它们的乘积不变.【解答】34×30=(34×10)×(30÷10)=340×3.选A.11.【答题】下列算式,与280×40的结果相等的是().A.340×80B.2800×4C.280×10【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它们的乘积不变. 280×40=(280×10)×(40÷10)=2800×4.选B.12.【答题】已知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244.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那么积是().A.488B.122C.246【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244,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那么积也乘2,所以积是244×2=488.选A.13.【答题】如果A×40=360,那么A×4=().A.3600B.360C.36【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也除以10.如果A×40=360,那么A×4=36.选C.14.【答题】两个数相乘,如果要想使它们的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可以().A.两个因数都乘2B.其中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除以2C.两个因数都除以2D.其中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保持不变【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解答】两个数相乘,如果要想使它们的积扩大2倍,那么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保持不变.选D.15.【答题】两个数相乘得54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这时积是().A.54B.540C.5400D.54000【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就乘(或除以)几,所以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也会扩大到原来的10倍,540×10=5400.选C.。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三)附答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三)班次: 姓名: 得分:一、选择.(12分)1.在一个除法算式中,除数是8,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最大是( ). A .62B .63C .642.当两个因数都不为0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 ). A .缩小到原来的110B .不变C .扩大到原来的10倍3.一节火车车厢可以装货( ). A .60吨B .600千克C .6 000克D .60千米4.阅览室有5个书架,每个书架从上到下共有4层.现有600本图书,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列式正确的是( ). A .60054÷⨯B .60045÷⨯C .60054÷÷5.淘气计划一个星期看完一本217页的书,前2天共看了57页,剩下的平均每天要看( )页. A .32B .29C .33D .306.是通过( )得到的.A .平移B .旋转C .无法确定二、填空.(共14分)7.十二分之七写作:________ 13102读作:________ 8.要使645÷□的商是两位数,“□”中最大能填________;要使664÷□的商是两位数,“□”中最小能填________.9.超市运进324箱苹果,工人用平板车一次最多运8箱,大约需要________次可以运完. 10.一个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小2,另一个数比最大的一位数大6,这两个数相乘,积是________. 1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6千克 5吨 9 000克 8 000千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一个长方形,如果宽增加3厘米,那么面积就增加24平方厘米,这时正好是一个正方形,那么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13.在一张边长8分米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剩下部分的周长至少是________分米.14.同学们排队做操,小小站在队伍中,从前数第7个,从后数第12个,从左数第13个,从右数第14个.如果每行的人数相同,每列的人数也相同,那么一共有________人在做操.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15.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16.用12米长的铁丝围成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 17.在乘法算式中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 18.阴影部分可以用分数13来表示.( )19.字母A B E F H 、、、、都是轴对称图形.( ) 四、计算.(36分) 20.口算.1022÷= 3320⨯= 1730⨯= 1599+= 12040⨯= 4805÷= 5320⨯= 11112-= 1862⨯≈819÷=3051⨯≈484÷=21.列竖式计算.5821⨯=3566⨯=3598÷=5364÷=2764÷= 6843⨯=22.脱式计算.8179⨯÷()5022475-÷2516294⨯+()63623÷⨯五、求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8分) 2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六、解决问题.(25分)25.超市运来50箱色拉油,每箱里装6桶油,每桶油5千克,这些油一共重多少千克?26.王阿姨准备在门前一块正方形空地上种鲜花,29种百合,39种玫瑰,剩下的用来种菊花.菊花的种植面积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27.燕山旅游运输公司有72辆大客车,大客车的数量是小客车的3倍,平均每辆小客车载客25人,这些小客车一共能载客多少人?28.下面是男女生喜欢图书的类型记录.(1)男生喜欢看哪类图书的人最多?女生喜欢看哪类图书的人最少?(2)喜欢看哪类图书的人最少?(3)你从统计表中还能得到什么信息?并提出一些建议.答案解析一、 1.【答案】B【解析】余数最大的是7,则商也是7. 被除数787=⨯+567=+63=. 故答案为:B .余数小于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要使被除数最大时,则需要商最大即余数最大,本题中除数是8,则余数最大是7.【考点】100以内数有余数的除法及应用,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答案】C【解析】当两个因数都不为0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故答案为:C .积的变化规律:两个因数相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几倍,据此解答即可.【考点】积的变化规律 3.【答案】A【解析】一节火车车厢可以装货60吨. 故答案为:A .质量的单位有:吨、千克、克,结合实际情况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质量单位的选择 4.【答案】C【解析】解:根据数量关系可知,正确的算式是:60054÷÷. 故答案为:C .用图书总数除以书架的个数求出每个书架上的图书数,用每个书架上的图书数除以每个书架的层数即可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的本数.此题还可以列式:()60054÷⨯. 【考点】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5.【答案】A【解析】()()2175772-÷-1605=÷()32=页,所以剩下的平均每天要看32页. 故答案为:A .剩下平均每天看的页数=剩下的总页数(总页数-前2天看到的页数)÷剩下的总天数(一星期的天数-看了的天数),代入数值解答即可.【考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1 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6.【答案】B 【解析】是通过旋转得到的.故答案为:B .图形或物体围绕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就叫做旋转现象. 【考点】运用旋转设计图案 二、7.【答案】712一百零二分之十三 【解析】十二分之七写作:712;13102读作:一百零二分之十三.故答案为:712;一百零二分之十三.分数的读法:先读分母,然后读分数线,最后读分子.分数中间的一条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读作几分之几. 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然后写分母,最后写分子.【考点】分子为1的分数认识及读写,分母在10以内的分数认识及读写 8.【答案】4 7【解析】要使645÷□的商是两位数,“□”中最大能填4;要使664÷□的商是两位数,“□”中最小能填7.故答案为:4;7.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是两位数.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是三位数. 【考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9.【答案】41【解析】()324841÷≈次. 故答案为:41.商是40.5次,因为次数都是整数,所以需要41次可以运完. 【考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10.【答案】1470 【解析】100298-=,9615+=,98151470⨯=.故答案为:1 47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一位数是9,根据条件,先求出这两个因数,然后相乘即可,据此列式解答.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11.【答案】6千克 9000克 5吨 8000千克 【解析】510005000⨯=千克,所以5吨5000=千克;900010009÷=千克,所以9 000克9=千克;因为8000500096>>>,所以6千克<9千克<5 000千克<8 000千克, 即6千克<9 000克<5吨<8 000千克. 故答案为:6千克;9 000克;5吨;8 000千克.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乘以进率,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先将5吨和9 000克转化成以千克为单位的数值,再将各个数值进行比较即可. 【考点】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12.【答案】40【解析】长方形的长:()2438÷=厘米, 长方形的宽:()835-=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854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4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长方形的宽增加3厘米,长方形面积增加量=长方形的长⨯宽增加的量,结合题目数据即可求出长方形的长;宽增加后长方形变为正方形即长方形的长减去宽增加的厘米数即为长方形的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考点】长方形的面积 13.【答案】60 32 【解析】8822⨯-⨯644=-()60=平方分米,所以剩下部分的面积是60平方分米.()8432⨯=分米,所以剩下部分的周长至少是32分米. 故答案为:60;3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边长为8分米的正方形面积-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求剩下部分的周长可将其移动即可得到是边长为8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计算即可.【考点】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面积 14.【答案】468【解析】列的人数:()7112-+612=+()18=人,行的人数:()13114-+1214=+()26=人,总人数()2618468=⨯=人, 所以一共有468人在做操. 故答案为:468.做操的人数=每行的人数⨯每列的人数,每列的人数=从前数的个数1-+从后数的个数,每行的人数=从左数的个数1-+从右数的个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1 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三、15.【答案】√【解析】1010100⨯=,99999801⨯=.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即正确. 故答案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假设两个最小的两位数相乘和两个最大的两位数相乘,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即可.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16.【答案】√【解析】正方形的边长:()1243÷=米,正方形的面积()339=⨯=平方米;长方形的长与宽之和:()1226÷=米,假设长方形的长为5米,宽为1米,即长方形的面积为()515⨯=平方米;若长方形的长为4米,宽为2米,即长方形的面积为()428⨯=平方米. 所以用12米长的铁丝围成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故答案为:√.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结合题中的数据即可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再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要假设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值.【考点】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17.【答案】√【解析】例如一个因数是205,另一个因数是3,则积2053615=⨯=,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本题采取假设法,假设一个因数是205,一个因数是3,计算出积,再判断即可. 【考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 18.【答案】×【解析】观察图形可知长方形不是平均分,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考点】分子为1的分数认识及读写,分数及其意义 19.【答案】×【解析】F 不是轴对称图形,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轴对称图形,是指在平面内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根据这个特点将各个字母折叠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轴对称 四、20.【答案】102251÷= 3320660⨯= 1730510⨯=156999+= 120404800⨯= 480596÷= 53201060⨯= 11111212-=18621200⨯≈ 8199÷= 30511500⨯≈ 48412÷= 【解析】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这个末尾有零的因数的零前面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然后在乘得的积的后面加上零.求积的近似数:将两个因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计算即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①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考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1.【答案】58211218⨯=;35662310⨯=;3598447÷=……;5364134÷=;276469÷=;68432924⨯=;【解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首先数位对齐,然后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注意积的数位对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①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考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22.【答案】8179567963⨯÷=÷= ()5022475255551-÷=÷= 2516294400294694⨯+=+= ()636236366106÷⨯=÷=【解析】整数四则运算法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若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若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考点】1 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五、23.【答案】解:()242422144⨯÷÷=平方米【解析】观察图形可得斜着的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大正方形的一半,阴影部分的小正方形的面积是斜着的小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大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计算即可.【考点】正方形的面积24.【答案】解:()1064462601612761264⨯+⨯-⨯=+-=-=平方厘米 【解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2-个空白部分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考点】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六、25.【答案】解:()506530051500⨯⨯=⨯=千克答:这些油一共重1500千克.【解析】色拉油的箱数⨯每箱油的桶数计算出总共油的桶数,再乘以每桶油的千克数,即可计算出总共油的千克数.【考点】千克的认识与使用,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位数的乘除法,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26.【答案】解:2341=999-- 答:菊花的种植面积占这块地的49. 【解析】将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用1减去百合占的分数再减去玫瑰占的分数,即可得出菊花面积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考点】分母在1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27.【答案】解:()723252425600÷⨯=⨯=人答:这些小客车一共能载客600人.【解析】大客车数量3÷=小客车数量,小客车数量⨯每辆小客车坐的人数=这些小客车一共能载客人数.【考点】倍的应用,1 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8.【答案】(1)解:男生喜欢看历史故事类图书的人最多.女生喜欢看科普类图书的人最少.(2)解:喜欢看科普类图书的人最少.(3)解:男生看作文类与女生看作文类的人相差不大.建议:应该鼓励学生多看科普类的书.【解析】观察图形可得:男生:童话类10人,历史故事书16人,科普类8人,作文类14人;女生:童话类18人,历史故事书8人,科普类4人,作文类17人.(1)男生:16>14>10>8,女生:18>17>8>4,所以男生喜欢看历史故事书的人最多.女生喜欢看科普类图书的人数最少.(2)男生看科普类的人最少,女生看科普类的人最少,所以喜欢看科普类的人最少.根据图形将男生、女生看各类书籍的人数统计出来.(1)将男生各类书籍的人数进行比较,找出最大的数即可;将女生各类书籍的人数进行比较,找出最小的数即可;(2)分别找出男生和女生人数最少即是喜欢图书最少的类型;(3)从统计表可以看出:男生看作文类与女生看作文类的人相差不大.看哪类图书人数较少,就建议多鼓励看这方面的书.【考点】数据收集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 1000
B 、 2000
3000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 7, 积就
A 、乘以7
B 、除以7
C 、不变
小学士教育第二次课堂测试
成绩:
两个数相乘,积是3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 3倍,
那么得到的新积是( ) (5)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 8,积就( );一个因数不 变,另一个因数除以9,积就( );一个因数除以4,另一个因数乘以8,积 就( )0
(6)在乘法算式12X 40,如果一个因数乘以4,另一个因数除以4,积就是(
)0
那么得到的新积是(
(10)由 8X 20= 160可得 16X 20= ( ) , 32X 20= (
), 32X 40=(
4X 20=(
), 16X 10=(
)0
2、对号入座
(3X 5= 15分)
(1)由 25 X 80= 2000,可得 75 X 80 的积是(
姓名:
1、妙笔填空 (2X 19=38分)
14和9,积是(
(1) 两个因数分别是
),如果把9乘以4,积是( (2) 两个因数分别是 18和4,积是( ),如果把18除以2,积是( (3) 两个因数分别是 15和6,积是(
),如果把15除以3,6乘以2,积是(
)o
(4) (7)两个数相乘,积是36, 1
,那么得到的新积是( 3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 4倍,另一个因数缩小为它的
(8)两个数相乘,积是75, 1
,那么得到的新积是( 5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 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为它的
(9)两个数相乘,积是81, 如果一个因数缩小为它的 1
,另一个因数缩小为它的i , ),
3)一个因数不变,要使积扩大为原来的 4 倍,另一个因数应()
A、不变
B、乘以4
C、除以4
(4)两个数相乘,积是230,要使积不变,一个因数乘4,另一个因数应()
A、除以4
B、乘以4
C、不变
(5)两个数相乘,积是48,要使积变成96,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应()
A、除以2
B、乘以2
C、不变
3、找规律填空(3X 6= 18 分)
12X 12= 144
12X 24= 12X 36= 12X 48=
12X 60= 12X 72= 12 X 84=
4、解决问题(共29 分)
(1)在乘法算式36X 6中,如果一个因数除以4,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有什么变化? (5 分)
2)在乘法算式36X 6中,如果一个因数除以4,另一个因数乘以4,积有什么变化?
6 分)
(3)两个数相乘,积是66,如果一个因数乘以8,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该有什么变化?( 6 分)
(3)芳芳在做一道整数乘法算式题时,在一个因数末尾多写了一个“0”,得到的结果是240,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6 分)
(4)明明在做一道整数乘法算式题时,把其中一个因数末尾的“ 0”漏写了,得到的结果是240,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