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钼混合精矿分离技术

合集下载

铜钼混合精矿分离技术

铜钼混合精矿分离技术

铜钼混合精矿分离技术第一部分概述一、国内外的主要分离方法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八个国家的五十多个矿山生产钼金矿,其中钼矿山有8个,铜钼矿山有37个,锡钼矿山4个,铀钼矿山2个。

目前,钼产量主要集中在美国、智利、加拿大、苏联和墨西哥等国,其产量之和占世界总是的90%以上。

我国现有生产钼精矿的矿山四个,即金堆城、杨家杖子、栾川、青田;副产钼精矿的18个,其中铜钼矿山10个,包括德兴、临江、小寺沟、宝山、闲林埠、铜山等;钨钼矿山8个,包括西华山、琯坑、汶水以及湖南的钨矿山。

金堆城和杨家杖子是我国两家主要生产钼精矿的厂矿,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左右;栾川是一个伴生钨的大型矿床。

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钼金属和钼精矿约有45%来源于铜钼矿石(一般含钼为0.04-0.13%)。

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从铜钼矿石中回收钼,通常都采用混合物浮选。

而这种工艺的技术关键是铜钼混合物精矿的分离,因此,寻求理想的分离技术同,一直是选矿工作者坚持不懈的研究课题。

铜钼分离方法很多,简单地说可以分为抑铜浮钼和抑钼浮铜两大类。

表2-1简列了国内外生产实践中常用的、当前正在推广应用的以及尚处于处于研究阶段的方法。

由表2-1可以看出,抑铜浮钼是主要的,这是由辉钼矿具有天然可浮性所决定的。

国内外抑铜浮钼工业生产中多采用无机物作抑制剂,大体上可分为六类:1、氰化物;2、硫化钠类药剂;3、诺克斯法;4、蒸汽加温法;5、焙烧法;6、氧化剂法。

近年来,氮气法在国外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有机抑制剂的发展迅速,已成为重要方向;而强磁选则已展示出乐观的前景。

抑钼浮铜工艺较少采用。

辉钼矿的抑制有糊精、淀粉、明胶和木质磺盐等。

表2-1铜钼分离方法二、分离方法的选择分离方法的选择与矿石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

铜矿物以黄铜矿和斑铜矿为主时,通常采用硫化钠法、蒸汽加温法等;对辉铜矿和铜兰则以氰化物和诺克棋斯类药剂比较有效。

方法的选择还与其它因素有关,例如,为确保环境不受污染,无毒药剂始终是人们寻求的目标;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促进老方法的改进和新方法的兴起;还有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条件、工业结构及各自的生产经验均不相同,因而有个因地制宜的问题,加拉丁美洲的智利、秘鲁等国采用诺克斯法较多,苏联以硫化钠蒸汽加温法为主(同时对氧化剂、有机抑制剂等进行大量研究),美国则采用多种方法(如石灰蒸汽法、硫化钠法和诺克斯法、氮气法等),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硫化钠(包括硫氢化钠)法并对强磁选和有机制等进行了多方研究。

难选铜钼矿铜钼分离新工艺研究

难选铜钼矿铜钼分离新工艺研究

区域治理前沿理论与策略难选铜钼矿铜钼分离新工艺研究陈艳平凉山矿业香格里拉市鼎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 香格里拉 674499摘要:以某地斑岩型铜钼矿浮选产出的铜钼混合精矿为原料,经650℃焙烧后先用水浸出部分铜,浸铜渣用纯碱浸出钼,钼浸出率达9605%,浸出液中的钼可用沉淀法回收。

铜在浸钼渣中的品位达2793%,并含有138g/t金和144g/t银。

关键词:多金属矿;铜钼矿;选矿工艺;分析某地区斑岩铜矿床储量巨大,与钼、金、银等有用资源有关。

铜和钼的粒度很细,含有石墨。

铜钼分离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尚未得到开发利用。

对该矿的原料组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确定了矿石不应进行细磨,从分离中分离出铜和钼,应采用选矿冶金学相结合的工艺,适当地分离矿石。

通过湿法冶金从精矿中分离铜和钼,并有效地利用伴生金和银。

一、精矿性质铜钼精矿是通过斑岩铜矿原矿浮选获得的。

矿石的粒度为-0.045mm89.81%。

精矿中的主要金属是铜(25.25%),其次是钼(8.18%)。

精矿中的伴生贵金属(Au103g/t,Ag135g/t)和其他化学组分(%)分别为S26.43、TFE18.90、Zn0.19、SiO210.68、Al2O34.06等AO1.12、MgO0.56、K2O0.74、Na2O0.56。

铜钼精矿以黄铜矿为主,其次为斑岩铜矿,钼矿石主要为辉钼矿。

因此,在制定铜钼分离提纯技术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金银的综合回收。

二、试验方案的选择确定该精矿的铜品位已达铜精矿要求,可直接进入炉内,但在火熔炼条件下,钼会挥发,不易回收;精矿中大部分铜为黄铜矿。

该原生铜矿由于湿法不易浸出,辉钼矿也是原生硫化矿,不能直接浸出。

因此,必须通过湿法分离铜和钼,并必须活化浓缩物。

研究了焙烧-硫酸浸出、焙烧-碳酸钠浸出、氢氧化钠焙烧浸出和次氯酸钠直接浸出分离铜钼的结果。

通过对铜钼精矿的多方案分解试验可知,焙烧纯碱浸出方案较好。

它具有几个优点:在浸出阶段可以分离铜和钼,浸出液杂质少,易于回收和回收钼。

美国科珀顿铜选矿厂及其铜钼分离工艺

美国科珀顿铜选矿厂及其铜钼分离工艺
原载《第 21 届国际选矿会议论文集》,2000 , B13 ,1 - 8 ( 张兴仁译 李长根 校)
(上接第 45 页)
表 2 选厂水 、电及钢球消耗
项目名称 单 耗
水 ( m3/ t) 117
电耗 ( kWh/ t) 碎 磨 全 厂
12165
1815
钢 球
( kg/ t) 01698
在热处理回路中 ,精矿经浓密 、过滤 、干燥 ,再经 加热排除有机物 ,并使辉钼矿表面轻微氧化 ,添加硫 酸调 浆 , 使 矿 浆 完 全 脱 药 和 活 化 酸 不 溶 物 。在 <1524 ×9144 mm 衬胶浮选柱中反浮选 ,其槽内产品 给入槽容为 111 m3 的阿基太尔浮选机中扫选 ,进一 步浮选酸不溶物 ,反浮选泡沫送往铜精矿浓密机 ;槽 内产品加 NaO H 中和 ,然后脱水 。浓密机底流送入 第二次塔式球磨机再磨 ,再磨后在 <914 ×9144 mm 浮选柱中进行辉钼矿的第 3 次 、第 4 次精选 。浮选 精矿采用湿式强磁场磁选机除杂 ,然后浓缩 、添加氰 化钠浸出残留铜矿物 。最终钼精矿经压滤 、干燥 、装 包出售 。铜钼分离工艺流程见图 3 。
(下转第 43 页)
2001. 4 国 外 金 属 矿 选 矿
43
值得注意的是 ,与 Zn 和 Ca 的情况不同 ,搅拌 更能增强除 Pb 效果 。而且 ,Ca 的浸出率随搅拌时 间增加而降低 。由此看来 ,动态浸出有利于除去与 ED TA 形成最稳定络合物的金属 ,而其余两种金属 的脱除率则受到不利的影响 。为了除去更多的锌 , 需要提高 ED TA 浓度 ,从而使工艺过程不经济了 。 这些结果与每种金属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直接有关 (直至 p H = 9 时) , Pb 、Zn 和 Ca 的 ED TA 络合物稳 定常数的负对数分别为 1516 、1312 和 718 。因此 , 动态浸出法只对最稳定的络合物是有效的 。 214 动电法治理

浅谈国内铜钼分离工艺及发展现状

浅谈国内铜钼分离工艺及发展现状

浅谈国内铜钼分离工艺及发展现状摘要针对铜钼矿石的性质,阐述了铜钼矿石浮选的一般特点,介绍了混合浮选-铜钼分离流程及国内主要铜钼矿选矿厂的选矿工艺。

关键词铜钼分离;选矿工艺;抑铜浮钼;浮选前言钼是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和战略储备资源,具有熔点高、耐高温、热硬性好等优良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钢铁、机械、电子、化工、兵器、航天航空以及核工业等领域,对整个国民经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钼能广泛地与其他流化床共生形成多金属矿,铜钼硫矿床即为典型的铜钼伴生矿。

由于铜矿物与钼矿物紧密连生,可浮性接近,使得铜钼分离较为困难。

铜钼分离方法有2种:一是抑铜浮钼;二是抑钼浮铜。

从铜钼矿石中回收的钼约占钼产量的一半左右,铜钼分离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对于铜钼资源回收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1]。

1 铜钼分离浮选流程1.1 铜钼矿浮选的一般特点斑铜矿因其储量大,是目前全世界提取铜的重要资源。

斑铜矿也是钼的重要来源。

对国外50个斑岩铜矿的统计表明,有28个回收钼。

斑铜矿的特点是:原矿品位较低,大多数斑铜矿含Cu 0.5-1%,平均0.8%左右;含Mo 0.01-0.03%;储量大,可以建立大规模的厂。

斑铜矿中的铜矿物,多半为黄铜矿,也有以辉铜矿为主的,或者两者兼有的,其他铜矿物较少。

钼矿物一般为辉钼矿。

斑铜矿的浮选,通常是铜钼混选,原则是浮尽铜,尽量多回收钼。

为了抑制黄铁矿,一般在碱性介质中进行,PH=8.5-12,对于辉钼矿的浮选,PH太高其可浮性受影响,最好的PH是8.5。

一般用石灰作调整剂,矿泥较多的矿石,因为石灰对矿泥有团絮作用,对辉钼矿的浮选有影响,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代替石灰较好,但成本增高。

铜钼混合浮选的捕收剂,最常用的是黄药。

其中50%的厂用丁黄药。

捕收辉钼矿,可用烃油,以中沸点分馏的煤油性能最好,使用烃油时,应注意与起泡剂的比例,以确保最佳的泡沫状态。

起泡剂国外使用MIBC,国内一般用松油。

铜钼混合浮选粗选,往往是在比较粗磨(50-65% -200目)的条件下进行。

铜钼混合精矿分离

铜钼混合精矿分离

铜钼混合精矿分离铜钼混合精矿分离有两种方案:一是抑铜浮钼,是最主要的选矿方法。

二是抑钼浮铜。

后一方法只有少数选厂采用,并用糊精抑制辉钼矿。

铜钼混合精矿分离有两种方案:一是抑铜浮钼,是最主要的选矿方法。

二是抑钼浮铜。

后一方法只有少数选厂采用,并用糊精抑制辉钼矿。

浮钼抑铜进行铜钼分离的抑制剂方案有:(1)硫化钠法;(2)硫化钠+蒸汽加温法;(3)单一氰化物法;(4)氰化物+硫化钠法;(5)诺克斯药剂(或它与氰化钠合用)法;(6)铁氰及亚铁氰化物法;(7)次氯酸钠或双氧水法;(8)硫基乙醇等有机抑制剂法。

铜钼分离:硫化钠、氰化物、砷或磷诺克斯药剂抑制以黄铜矿、斑铜矿为主的铜矿物较有效;硫化铵、铁氰化物及亚铁氰化物、氧化剂、次氯酸盐及双氧水抑制次生硫化铜矿物较有效。

巯基乙醇等有机抑制剂是新研制的无毒高效钼的伴生硫化物抑制剂,正在推广之中。

为了改善铜钼分离效果常采用的措施有:(1)浓缩脱药。

混合精矿分离之前,先进行浓缩脱药,除去进入混合精矿中的过剩药剂,保证搅拌和粗选在适宜的浓度下进行。

(2)蒸汽加温。

国外一些铜钼选厂在铜钼分离前,对铜钼混合精矿进行蒸汽加温(85~90℃),有时还加入适量石灰(0.8~1.2kg/t精矿),鼓入氧气或空气。

其目的是通过解吸和分解破坏混合精矿表面的捕收剂膜。

不少国家把硫化钠+加温(蒸吹)法视为铜钼精矿分离的最佳方案,此法是在使用硫化物抑制铜矿物的同时,沿浮选作业线用蒸汽直接加温(60~75℃)矿浆,这样不仅加速了捕收剂的解吸和分解,还减缓了硫化物的氧化,大大地降低了硫化物用量,改善了分离指标。

(3)分段添加硫化钠。

硫化钠法是铜钼分离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抑制非钼的所有金属硫化矿物,其用量波动范围很大,可在2~30kg/t内波动。

硫化钠采用分段添加较有利,常将一部分硫化钠溶液添加到搅拌槽中,而另一部分硫化钠以固体形式放在粗选和精选的泡沫槽中,利用硫化钠溶解时发出的热量使矿浆温度升高,以增强其抑制作用。

常见的铜钼精矿浮选分离方法

常见的铜钼精矿浮选分离方法

常见的铜钼精矿浮选分离方法常见的铜钼精矿浮选分离方法我国铜钼矿资源储量丰富,但矿石的品位较低,铜矿物和钼矿物常常紧密共生,并且这两种矿物的可浮性相近,使得铜钼分离相对困难。

现在选厂中常用的铜钼分离方法仍然是浮选法,通过对矿物添加各种药剂来实现两者分离。

目前,铜钼矿浮选分离法主要为铜钼优先浮选分离法、铜钼等可浮选分离法和铜钼混合浮选分离法。

一、铜钼精矿优先浮选分离法铜钼精矿优先浮选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优先浮选钼再浮选铜的方法,另一种是优先浮选铜再浮选钼的方法。

该选矿方法主要是针对铜钼矿中,原生钼矿或原生铜矿的回收,或是用来分选含铜较低的钼矿石及含钼较低的铜矿石,如单一钼矿、钨钼矿、铁钼矿、单一铜矿、铜铅矿、铜锌矿等。

在铜钼矿种以黄铜矿及辉钼矿为主是,由于辉钼矿的可浮性较黄铜矿好,难以被抑制,所以铜钼优先浮选一般选用优先浮钼工艺流程。

优先浮选法多适用于处理低品位的铜矿石或钼矿石,在回收原生铜矿或原生钼矿时,优先浮选一般都能够获得可满足要求的铜精矿或钼精矿。

但该方法对于被抑制的铜矿物或钼矿物难以再被活化,导致精矿回收率偏低。

二、铜钼精矿等可浮选分离法等可浮选法是将铜矿浮选回收分为两个阶段,一阶段是优先浮选回收辉钼矿,在保证钼高回收率的同时会浮选带出一部分的铜矿物,然后再将铜钼精矿分离,得到铜精矿Ⅰ和钼精矿;二阶段是向一阶段的尾矿中添加强力的捕收剂对铜矿物进行浮选回收,得到铜精矿Ⅱ,然后将铜精矿Ⅰ和铜精矿Ⅱ混合作为最终的铜精矿。

一般情况下,等可浮选法和优先浮选法均需要加入pH 调整剂,在碱性环境下实现铜钼的浮选分离。

常用的pH 调整剂为氧化钙,氧化钙的加入会对钼矿物的浮选进行抑制,不利于钼的回收。

三、铜钼精矿混浮选分离法铜钼矿混合浮选方法是先将铜矿物和钼矿物作为铜钼混合精矿先一起浮选出来,然后再然后再对铜矿物和钼矿物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一般情况下,铜钼矿混合浮选过程中会遵循完全浮铜,尽量增加钼回收率的原则。

(完整word版)铜钼分离综述(精华)

(完整word版)铜钼分离综述(精华)

铜钼分离综述(精华)在我国,钼资源极其丰富,占世界总量的37%左右,主要集中于河南、陕西、辽宁、河北等地,且绝大部分来源于斑岩型铜钼矿。

目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对铜钼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铜钼资源存在着贫矿多富矿少、共伴生严重、其他有用组分多、嵌布粒度细、辉钼矿与铜硫化矿可浮性相近等问题,造成铜钼分离的困难.因而,对于铜钼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2 铜钼浮选分离技术目前,利用浮选处理铜钼矿石较为普遍,工艺技术成熟,且指标较好。

原则上,铜钼矿的浮选方式有混合浮选、优先浮选、等可浮选三种,生产上大多数选择混合浮选,但有时也采用优先浮选或等可浮选。

2。

1 铜钼的混合浮选技术多数铜钼矿采取混合浮选-铜钼分离工艺,原因在于辉钼矿与黄铜矿可浮性相近、伴生严重,此工艺成本较低、流程较简单。

2。

1。

1 混合浮选环节一般情况下,混合浮选捕收剂选用黄原酸盐类(丁基黄药) 、辅助捕收剂烃类油( 煤油) 、松醇油作起泡剂、石灰和水玻璃作调整剂.叶力佳对安徽某低品位铜钼矿进行试验研究发现,煤油作捕收剂,BK301C 作辅助捕收剂进行铜钼混浮,59 g /t 的用量即可实现铜和钼回收率分别达到93. 01% 和73. 2%,效果比其他辅助捕收剂好得多。

马克希莫夫则进行了混合抑制剂( 二氧化硫、石灰)抑制黄铁矿的试验研究,发现高游离氧化钙浓度( 700 mg /L) 可以起到抑制黄铁矿作用,但同时也会抑制辉钼矿不利于回收,回收率不超过45%;若采用二氧化硫与石灰( 250 mg /L) 组合的方式也可抑制黄铁矿,而钼精矿的回收率可提高到57%~59%.2. 1. 2 铜钼分离预处理环节通常情况下,铜钼分离工艺有抑钼浮铜和抑铜浮钼两种方案,鉴于辉钼矿更加易浮,大多数采用的是抑铜浮钼方式。

但当进行高铜低钼矿的分离时,便应当考虑抑钼浮铜工艺,因为抑铜将产生高昂的药剂费用。

另外,辉钼矿有良好的可浮性,无机或有机小分子抑制剂不易发挥作用,这使得一些高分子抑制剂得以使用,如糊精、淀粉、腐殖酸、单宁酸等。

含铜钼精矿的处理方法与设计方案

含铜钼精矿的处理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涉及一种含铜钼精矿的处理方法,将含铜钼精矿磨细,获得矿粉;将矿粉与水按1:3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进行一段氧压浸出后,固液分离,获得第一浸出液和第一浸出渣;将第一浸出渣与水按1:69的质量比混合均匀,进行二段氧压浸出后,固液分离,获得第二浸出液和第二浸出渣;对第二浸出渣进行碱浸处理,获得pH值为810的矿浆;将第二浸出液与矿浆混合,反应,获得混合浆液;对混合浆液进行固液分离后,获得第三浸出渣和富含钼的第三浸出液。

本技术的处理方法浸出率高,且酸得到有效利用。

技术要求1.一种含铜钼精矿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含铜钼精矿磨细,获得矿粉;其中,含铜钼精矿中,Mo含量为 25~35wt%,Cu含量为5~9wt %;S2、将S1获得的矿粉与水按1:3-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进行一段氧压浸出后,固液分离,获得第一浸出液和第一浸出渣;其中,一段氧压浸出时,控制温度为110-150℃,总压力为0.6-1.0Mpa,浸出时间为1-3h;所述第一浸出液中,铜含量为12-30g/L,硫酸浓度<25g/L;S3、将S2获得的第一浸出渣与水按1:6-9的质量比混合均匀,进行二段氧压浸出后,固液分离,获得第二浸出液和第二浸出渣;其中,二段氧压浸出时,控制温度为210-230℃,总压力为2.5-3.5MPa,浸出时间为2-4h;所述第二浸出液中,钼含量为3-20g/L,硫酸浓度<100g/L;S4、对S3获得的第二浸出渣进行碱浸处理,获得pH值为8-10的矿浆;S5、将S3获得的第二浸出液与S4获得的矿浆混合,反应,用第二浸出液进行调酸,获得混合浆液;S6、对S5获得的混合浆液进行固液分离后,获得第三浸出渣和富含钼的第三浸出液。

2.其中,所述第三浸出液中,钼含量为20-40 g/L,硫酸浓度<40g/L;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将含铜钼精矿磨细至D90<30μ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钼混合精矿分离技术第一部分概述一、国内外的主要分离方法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八个国家的五十多个矿山生产钼金矿,其中钼矿山有8个,铜钼矿山有37个,锡钼矿山4个,铀钼矿山2个。

目前,钼产量主要集中在美国、智利、加拿大、苏联和墨西哥等国,其产量之和占世界总是的90%以上。

我国现有生产钼精矿的矿山四个,即金堆城、杨家杖子、栾川、青田;副产钼精矿的18个,其中铜钼矿山10个,包括德兴、临江、小寺沟、宝山、闲林埠、铜山等;钨钼矿山8个,包括西华山、琯坑、汶水以及湖南的钨矿山。

金堆城和杨家杖子是我国两家主要生产钼精矿的厂矿,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左右;栾川是一个伴生钨的大型矿床。

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钼金属和钼精矿约有45%来源于铜钼矿石(一般含钼为0.04-0.13%)。

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从铜钼矿石中回收钼,通常都采用混合物浮选。

而这种工艺的技术关键是铜钼混合物精矿的分离,因此,寻求理想的分离技术同,一直是选矿工作者坚持不懈的研究课题。

铜钼分离方法很多,简单地说可以分为抑铜浮钼和抑钼浮铜两大类。

表2-1简列了国内外生产实践中常用的、当前正在推广应用的以及尚处于处于研究阶段的方法。

由表2-1可以看出,抑铜浮钼是主要的,这是由辉钼矿具有天然可浮性所决定的。

国内外抑铜浮钼工业生产中多采用无机物作抑制剂,大体上可分为六类:1、氰化物;2、硫化钠类药剂;3、诺克斯法;4、蒸汽加温法;5、焙烧法;6、氧化剂法。

近年来,氮气法在国外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有机抑制剂的发展迅速,已成为重要方向;而强磁选则已展示出乐观的前景。

抑钼浮铜工艺较少采用。

辉钼矿的抑制有糊精、淀粉、明胶和木质磺盐等。

表2-1铜钼分离方法二、分离方法的选择分离方法的选择与矿石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

铜矿物以黄铜矿和斑铜矿为主时,通常采用硫化钠法、蒸汽加温法等;对辉铜矿和铜兰则以氰化物和诺克棋斯类药剂比较有效。

方法的选择还与其它因素有关,例如,为确保环境不受污染,无毒药剂始终是人们寻求的目标;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促进老方法的改进和新方法的兴起;还有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条件、工业结构及各自的生产经验均不相同,因而有个因地制宜的问题,加拉丁美洲的智利、秘鲁等国采用诺克斯法较多,苏联以硫化钠蒸汽加温法为主(同时对氧化剂、有机抑制剂等进行大量研究),美国则采用多种方法(如石灰蒸汽法、硫化钠法和诺克斯法、氮气法等),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硫化钠(包括硫氢化钠)法并对强磁选和有机制等进行了多方研究。

三、铜钼分离工艺的几个特点1、分离前需浓缩、脱药,进一步添加解吸剂或加温处理破坏捕收剂膜,使铜矿物表面氧化。

2、辉铜矿系非极性矿物,其捕收剂与一般硫化矿物不同,多采用烃类油。

3、由于原矿含钼低,而对钼精矿的质量要求很高(Mo>45-47%),富矿比常达几千倍,因此需要多次精选(一般6-14次),有时甚至需再磨精选。

四、国内外几个选钼厂的铜铅分离药剂制度比较表2-2国内外几个选钼的药剂制度第二部分主要分离方法各论【抑铜浮钼部分】一、传统方法1、氰化物法氰化物(氰化钠或氰化钾)强碱弱酸盐,在矿浆中水解生成HCN和CN-。

后者能有效抵制铜矿物,而不影响辉钼矿的浮选。

由于氰化物用量低,选择性好,在钼矿石精选和铜钼分离时,是一种经典方法,以加拿大加斯贝铜矿为例,该矿铜矿主要为黄铜矿,含少量辉铜矿。

原矿含铜0.7-1.28%,含钼0.02%。

铜钼分离时,先将混合精矿浓缩至固体浓度35-54%,加温至99o C,加氰化钠0.73公斤/吨混合精矿物抑铜浮钼。

钼粗精矿经6次精选后再磨,再精选16次,最终钼精矿含Mo50%,含C u<0.8%。

此法的缺点是氰化物有剧毒。

2、硫化钠类药剂这也是一个经典方法。

自1936年苏联专利(USSR48010和63803)用硫化钠代替氰化物作铜铁硫化矿的抑制剂后,由于效果较好,至今苏联、我国及许多国家都沿用该法生产。

⑴基本原理硫化钠的抑制作用是由于它在水中按下式解离:Na2S+2H2O=2 Na++2OH-=H2SH2S=H++HS-,HS-=H++S2-HS- 和S2-一方面使吸附在矿物表面的捕收剂解吸,同时本身吸附在矿物表面造成亲水性,辉铜矿以其良好的天然可选择性不被抑制。

硫化钠在水中解离情况与氢离子浓度有关,PH值在7-11时,HS-浓度最大。

矿浆中重金属离子(Cu2+,Zn2+)使硫化钠的解吸作用减弱,而Fe2+离子则由于它有很强的吸氧能力,有助于提高矿浆中有效作用离子(S2-,HS-)浓度,强化硫化钠的解吸效果。

⑵生产实例①硫化钠闲林埠铜硫铁矿。

该项矿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辉钼矿、磁铁矿、磁黄铁矿和黄铁矿。

选厂回收铜、钼、铁、硫四种产品。

采用硫化钠分离铜钼混合精矿。

硫化钠溶液添加在搅拌槽,另一部分以固体形式加入粗选和精选泡沫槽中,用量为2.5-3公斤/吨。

混合精矿采用粗选和四次精选、两次执行扫选、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分别得到钼精矿和铜精矿。

当原矿含Cu0.163%,Mo47.36%,铜精矿含Cu11.73%,钼和铜的回收率分别为91%和80.4%。

②硫化钠+硫氢化钠德兴铜矿是一座特大型斑岩铜矿山。

矿区平均钼品位虽只有0.011%,但储量很大。

金属矿物以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为主,辉铜矿、斑铜矿、闪锌矿、黝铜矿次之;脉石矿物以绢云母、石英为主。

入选矿石含铜0.5%左右,硫2%左右,钼0.008%-0.011%。

选矿厂铜钼混精通过两次调浆,用硫化钠-硫氢化钠抑铜浮钼,三次精选泡沫再磨(开路),调浆,再精选五次,得到钼精矿。

五个作业的尾矿都返回到精选三作业。

药剂用量(公斤/吨混合精矿):硫化钠36.34,硫氢氧化钠7.28,水玻璃5.86,六偏磷酸钠2.94,煤油1.14,漂白粉300。

1984年2-10月铜钼分选平均指标为:钼精矿品位43.46%钼回收率率70.02%。

该法工艺简单,投资省;但药剂用量大,生产费用较高。

③硫氢化钠+氰化钠加拿大海芒特铜钼选矿厂矿床的两个矿带矿石储量达1.22亿吨,含铜0.27%,钼0.029%。

主金属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和辉钼矿。

选厂设计能力为25000吨/日。

铜钼混合浮选在自然pH8.5条件下进行,捕收剂用戊基钾黄药和Aero3302,起泡剂为MIBC。

混合精矿脱水后加硫氢化钠和氰化物抑铜,用燃料油作捕收剂浮辉钼矿。

分离尾矿为铜精矿。

钼粗精矿精选十次,最终钼精矿加氯化铁浸出以脱除残留铜。

铜精矿和钼精矿产率、品位以及回收率分别为0.77和0.040%,31.3和55%以及90.40和78%;尾矿产率99.19%,含铜0.026%,钼0.0048%。

④硫氢化钠+硫化铵美国皮马选厂用85%硫氢化钠与15%硫化铵共8公斤/吨混合精矿,在pH值为11时分离铜钼混合物精矿。

硫化铵的作用是使铜钼混精中吸附有黄药的硫化铜矿物失去活性,再通过硫氢化钠给予抑制而浮选辉钼矿。

钼精矿的质量和回收率均获得改善。

⑤我国某铜钼矿属于高中温热液矿床,主要金属矿物有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孔雀石、兰铜矿、铜兰、闪锌矿等;主要脉石矿物有、长石、云母等。

用硫化铵进行铜钼分离时,钼和铜的分离作业回收率分别在94%和92%惧以上,并取得了不亚于诺克斯法,而优于石灰石加热法和硫化钠法的最终指标。

在铜钼分离作业中,硫化铵对黄铜矿等硫化矿物既有解吸作用,又有抑制作用。

硫化铵的水解产物为HS-,S2-和OH-,和硫化钠水解反应生成的离子是一样的,而且是等量的,因此,硫化铵和硫化钠具有相同解吸能力,也是最强的解吸剂。

同时,HS-和S2-吸附在黄铜矿等硫化矿物表面,增加了它们的亲和力,从而抑制硫化铜等到矿物的浮选。

3、蒸汽加温法⑴作用原理工业生产中,加温法的矿浆温度一般为60-75o C,通常用蒸汽直接通入浮选槽。

蒸汽加温法的主要作用如下:①降低硫化钠的氧化速度,保证矿浆中必需的HS-浓度。

这是因为加温能显著减少O2,CO2等气体在矿浆中溶解,从而减缓硫化钠的氧化;同时,还能促进黄药的分解:ROSSNa+H2O→NaOH+CS2,增加HS-的浓度:CS2+OH-→COS+HS-,COS+OH-→CO2+HS-。

②加速黄药从矿物表面解吸。

有人通过测定证明,温度由20o C增至80o H黄药在液体中的浓度增加5倍;如有硫化钠存在时则为15-20倍。

③部分地氧化铜矿物表面。

⑵实际效果及进一步强化的措施实践证明,用蒸汽加温矿浆,不但大大降低硫化钠用量,而且可以改善铜钼分离指标。

苏联巴哈什选矿厂原用硫化钠28公斤/吨,采用蒸汽加温后,下降到1.7公斤/吨。

往热矿浆中添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分离效果进一步改善,如加碳酸氢钠200克/吨,钼回收率由82.2%上升到89%。

其原因可能是:○1析出CO2微泡,吸附于辉钼矿表面的氧化膜:MoO3+NaCO3加热Na2MoO4+CO2。

此外,苏联阿尔马雷克选厂减少浮选机充气量,节省了硫化钠用量约30%。

⑶蒸汽法加温与焙烧法比较①热矿浆浮选时,硫化钠等在矿浆中无氧化之虑,而焙烧法是在常温下浮选,矿浆中含氧量高于热矿浆;○2有利于辉钼矿浮选;○3消除捕收剂的效果不如焙烧法彻底。

⑷生产实例硫化钠(或硫氢化钠)蒸吹法苏联阿尔马雷克选矿厂矿石中金属矿物质有黄铜矿、辉铜矿、辉钼矿、黄铁矿,铜的氧化率为17.6%;脉石中含有绢云母、高岭土、绿泥石等易泥化矿物,比较难选。

该厂铜钼分离采用石灰硫化钠蒸吹法生产流程(图1-2)。

分离前将混合物精矿浓缩,加温到80+ 5℃,在石灰介质中吹洗。

然后再浓缩,脱除过剩石灰。

分离作业添加硫化钠,并通入蒸汽,保持矿浆温度为60+ 5℃。

分离后,铜精矿含Cu18-20%,回收率83-85%;泡沫产品经5次精选后得钼精矿,品位35-40%,回收率55-60%。

苏联巴尔哈什选矿厂在铜钼回路中用蒸汽直接加温矿浆到80-85℃,硫化钠用量由28公斤/吨降低到1.7公斤/吨,而且改善了分选指标。

加拿大M ount Pleasant选矿厂及美国克普菲拉德铜业公司选矿厂均采用蒸吹、加温矿浆后,用硫氢化钠抑铜浮钼工艺。

铜钼混合精矿图2-1阿尔马雷克铜钼精矿分离浮选流程②诺克斯蒸汽加温法所谓诺克斯,是1948年C.M.Nokes和C.G.Quigley发明的铜矿物有效抑制剂,取得了专利(USN2492936),并在选钼厂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而得名。

诺克斯由下述药剂配成:P2S5+NaO H—称磷诺克斯;As2O3+Na2S—称砷诺克斯。

该抑制剂在国外广泛使用,美国加拿大等国有七座选钼厂混合使用诺克斯与氰化物,有十座铜钼选厂使用诺克斯(原用次氯酸钠-亚铁氰化钠)。

我国只有少数铜钼选厂使用。

国外大多数使用诺克斯的选矿厂采用矿浆加温或充氮浮选,目的是防止大气氧化HS-为硫代硫酸盐或亚硫酸盐,以降低诺克斯的耗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