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段:高年级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

一、授课时间: 2010年6月12日上午第一节

二、授课地点:胶州市北关小学五年级二班

三、执教教师:胶州市北关小学崔珍

四、研究课题或本节课要重点研究的问题: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 ----以《水》

为例教好“反衬”

五、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及补充材料初步感悟理解“反衬”手法。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及练写小片段使学生初步掌握“反衬”手法的运用。

3、在读读写写中,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与能力。

六、教学内容分析

《水》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反映了我国缺水地区人民的生活,主要描写了三个场景:远途挑水、雨天洗澡和勺水冲凉。作者马朝虎运用“反衬”手法,通过“雨天洗澡”和“勺水冲凉”这两个场景来以乐衬苦。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反衬”的表现手法,难点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反衬”手法的运用。

七、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阅读与写作的能力,但“反衬”的写作手法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通过提供一些不同题材的典型的例文,让生在阅读中揣摩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及练写小片段使学生初步掌握“反衬”手法的运用,以此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八、教学用品:搜集并打印《鸟鸣涧》《入若耶溪》《智慧的美丽》及仿写小片段材料,学生人手一份。

九、教学过程:

(一)依托教材认识反衬

1、导入新课:这节课继续学习26课《水》,想想文中主要写了几件事情?作者通过这几件事表现了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远途挑水苦

雨水洗澡

勺水冲凉乐

2、谈话引导:是呀!挑一担水,路途是那样远,等着挑水的人是那样多,泉眼又是那样的小!缺水给村里人带来多少苦啊!可雨水洗澡和勺水冲凉这两部分我们分明读到的是快乐呀!这是否矛盾呢?打开书读一读这两部分,再体会一下。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对《水》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表达的缺水之苦在第一课时已经掌握,这里通过看似矛盾的“苦”与“乐”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4、学生交流发言

5、师结合学生发言顺势引导提炼:你太棒了,你读懂了文字背后的东西!从乐中体会到了苦,这就是一种反衬的写法。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儿?能不能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板书反衬)

6、学生读书思考后交流发言。

7、师小结:对!愈是写用雨水洗澡的痛快,愈反衬出平时不能洗澡之苦。在他们尽情地享受雨水带给他们的抚摸与清凉,幸福与快乐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他们的苦涩与无奈。愈是写一勺水淋浴的舒服,愈反衬出平时无水淋浴时的难受。在他们兄弟四人尽情享受水带给他们滋润与痛快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他们背后的痛苦与煎熬。正是因为反衬的这种强烈的表达效果,被许多文学家所反复使用。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的深入文本,师生交流,让学生初步感悟到以乐衬苦的精妙。)

过渡:请同学们欣赏两篇文章,你能读出其中的反衬吗?

(二)补充材料感悟内化

1、读第一首小诗《鸟鸣涧》。

(1)一边读一边思考:这首小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2)师生交流

(3)教师小结:是呀,明明是要表现山谷的幽静,可作者偏偏要让月亮升起来,要让鸟飞起来,要让鸟叫起来,这是以动来衬静。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是呀,更能表现出山谷的幽静!

(6)生自由读,体会一下。

(7)师小结:这样的古诗还有不少,例如第二首中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更是一句以动衬静的千古名句。课后大家去品味一下其中的精妙吧。

(设计意图:读议结合,让学生充分感悟古诗中的“反衬”,教师的小结提炼使学生对“反衬”有了明确的印象。)

2、读材料《智慧的美丽》

(1)学生自由读短文,思考: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仔细品味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师生交流

(3)教师小结:对!这是用别人的着急来反衬答题人的冷静。

(4)其实,这种反衬的写法在我们学过的课文里就有不少的例子,例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想一想,是用什么反衬什么?

(5)小结:对!通过描写洪教头的“自高自大、傲慢无礼”更反衬出林冲的“武艺高强、谦和礼让”。

(6)交流,你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7)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智慧的美丽》和学生搜集的材料,在多篇材料的交流讨论中,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同形式的“反衬”,进一步内化。)(三)联系实际指导说话

1、谈话:在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只是我们不曾留意而已。例如,在玩耍的时候,你能不能听到钟表的声音?那么在什么时候能听到?钟表是怎么响的?还能听到什么声音?用哪些词来形容这些声音?

2、学生讨论

3教师小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尤其是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又着急又害怕的时候,不但能听到钟表“滴答滴答”的声音、远处传来的脚步声、敲门声、就连

自己的“咚咚咚”的心跳声都听得清清楚楚,可见夜是多么寂静呀!如果把这些声音写好了,就更能衬托出夜的寂静了。

3、你还有这样的例子吗?交流一下。

4、如果学生想不出例子来,师作如下提示:

如果我要写一个勇敢的人,该选什么材料来反衬他?心胸宽广的人呢?一个谦虚的人呢?一个自信的人呢?怎样表现梅花的不怕寒冷?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用“反衬”说话的兴趣和信心,为写好下面的片段做好铺垫。)

(四)仿写片段尝试运用

1、教师谈话:从这些材料里大家体会到了反衬这种手法的精妙了吧,你想试一下吗?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三个场景,读一读,你打算写哪一段?

2、学生交流

3、学生练习写。

4、组织学生交流互评,让学生畅所欲言。师顺势指导。

(三个片段的设计,由易到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写中进一步理解“反衬”,进而提升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搜集反衬的例文,仿写一个片段。

十、教后反思: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成功之处有以下两点:

1、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先以引导者的身份,引领学生不断地研读文本,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体会,后鼓励学生动笔尝试运用。这样先读后写,体现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2、以文为本,注意写作方法的感悟与提炼。

反衬,这种艺术手法因其鲜明而强烈的表达效果为古往今来的艺术家们所青睐。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要让其理解并运用有一定的难度。而《水》这篇文章中“反衬”的运用,作者马朝虎不是点到为止,而是扎扎实实地落实,所以我充分利用了这篇教材,并通过补充的其他材料,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写一写,在文本中感悟内化,在对话中引发学生思考,在小练笔中学以致用,让学生从认识走向自我发现再到学会简单的应用。从课堂效果看,大部分学生的小练笔都主动运用了反衬的写法。

当然,教学始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想通过提供一些不同题材的感性材料,在让学生充分感悟理解的同时,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从教学效果看所选的材料有点过难,如果能以学生学过或熟悉的一些材料为例,篇幅再短小精悍一些,课堂上会节省更多的时间,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一些。仿写的小片段也可降低要求为一句话的训练,如1.月夜是那样宁静,。(以“闹”衬“静”)2.夜黑沉沉的,伸手不见五指,。(以“明”衬“暗”)3.妈妈慢悠悠地骑着自行车,。(以“快”衬“慢”)

十一、补充的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