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旅游空间分布演化与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外流,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吸引游客。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从政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和解决。
本文将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问题分析1. 乡村旅游缺乏政策支持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缺乏政策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并不完善。
由于政府的政策支持不足,导致乡村旅游项目的推进缓慢,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2.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滞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不便利,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不健全,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这些问题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 乡村旅游产业链条短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条较为短,乡村旅游业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缺乏协同配合,无法形成完整的乡村旅游产业链。
4. 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乡村旅游景区在景点开发、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上存在着较大差距,游客体验不佳。
5. 乡村旅游宣传力度不足乡村旅游宣传力度不足,乡村旅游产品知名度低,影响了乡村旅游产品的推广和市场开拓。
二、对策建议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体系,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引导。
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乡村旅游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村旅游环境。
鼓励和引导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等产业结合,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
我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杨萌;封旭辉
【期刊名称】《宜宾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3(23)2
【摘要】以我国2019-2021年公布的前三批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借助最近邻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自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立至今,我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一直呈东密西疏、整体分布不均的态势。
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地理探测处理后得出:影响力较强的因素为交通运输能力、自然资源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加强乡村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乡村地区自然资源环境,增强政策扶持力度,发挥旅游发展基础较强地区的带动作用。
【总页数】11页(P43-53)
【作者】杨萌;封旭辉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7
【相关文献】
1.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研究
2.贵州省旅游扶贫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国家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例
3.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4.西南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5.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

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一、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新热点。
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推动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和优化乡村经济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特征表现在多个方面。
从地理分布上看,这些重点村往往集中在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如山水田园风光区、古村落和民族风情区等。
从空间形态上,这些重点村呈现出点状分布、线状串联和面状辐射的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和线路。
这些重点村在空间发展上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从初级的农家乐、乡村观光,到深度的农事体验、文化研学等。
影响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特征的因素众多。
自然地理条件是基础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它们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
社会经济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交通状况、政策支持等,它们直接影响着乡村旅游重点村的选址、建设和运营。
文化背景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包括地方文化特色、民俗文化、历史传统等,它们为乡村旅游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魅力。
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特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因素,对于优化乡村旅游的空间布局、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休闲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休闲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它不仅能够使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还能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乡村文化,增强对乡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迅速,成为推动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乡村旅游资源的分布不均,导致一些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滞后,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中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四、结论
四、结论
中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在未来的发展中, 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和发展策略,推动乡村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与科技等 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质量和竞争力,为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 的动力。
三、特色村镇类和乡村文化类旅 游地集聚程度高
三、特色村镇类和乡村文化类旅游地集聚程度高
在各种类型中,特色村镇类和乡村文化类的休闲旅游地集聚程度较高。这是 因为这些旅游地通常能更好地融合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让游客体验到原汁原 味的乡村生活。而休闲观光类和农业科技类的旅游地数量较多,布局相对分散, 这可能与其发展的阶段和水平有关。
3、建设成本与收益:美丽休闲乡村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 建设成本是影响其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2、不同类型乡村的分布规律:不同类型的美丽休闲乡村的分布规律也存在差 异。例如,古村落、古民居等文化遗产型美丽休闲乡村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等 传统文化保留较为完整的地区。而自然风光型美丽休闲乡村则多分布在西南、西 北等地的山区和河谷地带。
参考内容二
引言
引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民 俗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 假的重要选择。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是指那些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底 蕴和良好的休闲设施的乡村地区。这些乡村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和规 律,探讨其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助于为未来美丽休闲乡村的发展提供参考。
2、市场需求与偏好: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 不断增加。同时,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游客偏好也会影响美丽休闲乡村的分布。
农村旅游业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旅游业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旅游业逐渐兴起并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政策扶持、农村资源、交通条件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分析农村旅游业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
一、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居民越来越需要远离喧嚣的城市,寻找清新宜人的乡村环境来放松身心。
农村旅游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而且,农村旅游还可以满足人们对于农耕文化、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的向往。
二、政策扶持近年来,政府对农村旅游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农村旅游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土地流转等措施。
这些政策的出台极大促进了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并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
三、农村资源农村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成为农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
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湖泊和农田等,以及人文景观如传统乡村建筑、民俗风情和特色手工艺等都能吸引游客。
农村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是通过开发和保护这些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
四、交通条件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一直是制约农村旅游发展的瓶颈。
但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如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等的建设,农村地区与城市间的交通变得更加便利。
这不仅提高了游客到访农村旅游目的地的便利性,也降低了旅游成本,进一步推动了农村旅游业的发展。
五、文化传统农村地区的丰富文化传统是农村旅游的重要吸引力。
传统节日、民族习俗、手工艺品等都是游客体验和了解农村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和农耕体验等,农村旅游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加农村的文化内涵。
六、经济收益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机会,也为当地带来了就业机会。
农村旅游业的兴起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民转变思维方式,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推动农村繁荣。
七、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发展农村旅游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实现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Resource Development&Market202137(6) doi:10.3969/j.issn.1005-8141.2021.06.013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戚禹林,王丽丽,李丁,刘笑杰,肖人荣(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精准识别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格局及驱动因素对促进我国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价值。
运用不均衡指数、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及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揭示2019-2020年我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异特征,并进一步利用地理探测器探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我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格局趋于集聚分布且空间分异明显,总体呈现以京津与江浙为双核心,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次核心环绕,边境趋冷的分布态势。
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异受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多重影响,其中经济水平和交通区位的驱动力最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地理探测器;中国中图分类号:F592.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8141(2021)06-0734-07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Key Rural Tourism Villages in ChinaQI Yu—lin,WANG Li—li,LI Ding,LIU Xiao—jie,XIAO Ren—rong(College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730000,China) Abstract:It wa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driving factors of key rural tourism villages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rural tourism quality and efficiency and realize the strategic goa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This paper used the methods of disequilibrium index,nearest neighbor index,nuclear density and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to reveal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key rural tourism villages in China in2019-2020,and further analyzed the driving factors by using the geographical detector.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key rural tourism villages in China was significantly unbalanced,and the spatial pattern tends to be concentrated and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was obvious.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key rural tourism villages in China generally presented a distribution trend with Beijing-Tianjin and Jiangsu一Zhejiang as the dual core,the north China plain 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as the sub-core,and frontier cooling.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key rural tourism villages in China was affected by both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Among them,economic level and traffic location were the most driving forces.Key words:key rural tourism villages;spatial distribution;influencing factors;geographic detectors;China乡村旅游是依托乡村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集休闲娱乐、生态观光、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村野旅游形式,在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o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井喷式发展,乡村旅游地的主题同质化、基础设施滞后、土地利用错位、资源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也不断涌现出来,严重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亟待向特色化和优质化转变。
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作者:江永佺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19期[摘要]乡村旅游对于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选取了鄂西74个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示范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的方法对示范点的空间分布均衡程度、分布密度等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①鄂西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示范点在整体上呈现空间集聚性分布特征;②密度分布表现为鄂西北、鄂西南和江汉平原三大空间分布热点区域;③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和政策、景区等人文因素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
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促进鄂西旅游扶贫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空间分异;影响因素;GIS;鄂西[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引言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将旅游与农业相结合,不仅对于贫困地区的脱贫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而且极大地满足了城市居民向往农村田园风光与生活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将会有更大的作为。
但乡村旅游在发展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农村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农村基础设施比较差;乡村人口老龄化,年轻劳动力不断减少等。
国外学者在研究内容方面对乡村旅游的关注比较多,比如乡村旅游的影响因素、发展现状、模式和策略等方面;国内学者吴必虎对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区域经济、旅游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相关的研究。
在研究方法方面,胡美娟,李在军等(2015)借助GIS和Crime Stat3.3软件对江苏省乡村旅游景点空间格局及其多尺度特征进行研究。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包括襄阳、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和神农架等8个市州(林区),这里地形多样,气候条件较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鄂西地区的乡村旅游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区域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市场营销和服务水平等方面,鄂西旅游还存在较明显的粗放发展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作者:陈秀美来源:《商场现代化》2018年第23期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着重分析了影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同时提出推进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对策乡村旅游简单来说即是以旅游度假为目的,以农村田间野外为主要空间,以绿色无污染、自然生态化为主要特色的一种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在振兴农村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阻碍农业衰退、推动乡村文化、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对影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实现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1.机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进,城市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泛,乡村旅游自身所具备的鲜明的时代特征愈发凸显。
在这一形势下,城市居民想要摆脱紧张的生活节奏,远离城市的雾霾、拥挤的街道,摆脱相对狭窄的居住空间,尝试绿色无污染美食,乡村旅游不失为一项绝佳的选择;另一方面,在精神层面上,国人本身对“修身养性”、“返璞归真”等文化传统有着天然的需求,同时“乡愁”在东方更是有着显著的普世价值,而乡村旅游在这一方面也有着天然的人文基础,能够满足人们上述这一精神层面的需求,这本是乡村旅游自身蕴藏的价值,而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发展之下,使得乡村旅游这一价值得到更为显著的凸显,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827122亿元,比往年增长了6.3%,我国人均GDP为59660元,换算成美元,意味着我国人均GDP超过了8000美元,也就是说,从发达国家的标准来看,我国已经迈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在这一大形势的影响下,为乡村旅游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如今乡村旅游作为新生活方式的代表,已是城市居民选择国内休闲度假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村旅游的发展潜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旅游的发展潜力及影响因素分析农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备受关注。
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人文历史,还能为农村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旅游的发展潜力及影响因素。
一、资源环境潜力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优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大片的田园风光、清澈的河流湖泊,以及历史悠久的古民居等,都为农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此外,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较好,相对于城市更加适宜休闲度假,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出行环境。
二、经济发展潜力农村旅游的兴起,为农村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游客的增多,农家乐、民宿等服务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收入。
同时,农村旅游的发展还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了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进一步促进了农村产业的发展。
三、文化传承潜力农村旅游不仅能够带动经济发展,还能够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
农村地区的民俗风情、传统工艺等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领略。
通过农村旅游的推动,当地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为农村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基础设施建设潜力农村旅游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
例如,交通网络的完善、酒店住宿条件的改善等都是农村旅游发展的关键。
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仅能够提升游客的体验感,还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农村地区旅游,进而推动农村旅游的发展。
五、政府支持潜力政府的支持对于农村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优化农村旅游的发展环境,提供经济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农村旅游项目。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对农村旅游从业者的培训,提高其服务水平,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六、旅游市场需求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为农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的居民,渴望摆脱城市的喧嚣,寻找一处宜人安静的度假胜地。
农村旅游的独特魅力正好符合这一需求,因此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在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广阔土地的国家,村庄一直是重要的人居环境。
然而,中国村庄的空间分布并不均匀。
本文将探讨中国村庄空间分布的规律,并分析影响村庄分布的因素。
一、中国村庄空间分布规律1. 地理因素中国村庄的分布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各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特点决定了村庄的空间分布。
例如,山区多见于西部地区,山脉的起伏和海拔高度的不同决定了山区的村庄聚集和分散程度。
平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水源丰富,村庄分布相对稀疏而均匀。
2. 农业因素农业是中国村庄的主要经济活动,也是村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业资源的分布格局直接影响了村庄的空间分布。
例如,水稻种植适宜于江南地区的湿润气候,因此江南地区的村庄分布相对密集。
而北方的农村地区更多种植小麦和玉米,相应地村庄分布则较为稀疏。
3. 历史因素随着历史的变迁,村庄的空间分布也受到了历史因素的影响。
古代战乱和政治更迭导致了村庄的迁徙和调整。
例如,在历史上的战争动荡中,一些原本位于边疆地区的村庄被迫向内陆迁移,导致了内陆地区的村庄聚集现象。
二、中国村庄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1. 政策因素政策对村庄空间分布产生着重要影响。
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农村建设政策等不同的政策措施会引导和调整村庄的空间分布。
例如,农村搬迁政策的实施会引导人口从山区向平原地区转移,从而影响村庄的分布。
2. 交通因素交通设施的发展往往会改变村庄的空间分布。
交通的便利程度直接影响人们的出行和通讯,进而影响村庄的发展。
在中国,随着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原本偏远的地区逐渐与城市相连,村庄的分布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3.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是影响村庄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资源的分布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收入水平,从而影响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选择和迁徙。
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比如矿区或经济特区,往往会吸引大量人口涌入,导致村庄的集聚。
总结:中国村庄的空间分布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地理、农业、历史等。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众多的村庄和农村人口。
本文将探讨中国村庄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乡村振兴和农村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村庄的空间分布情况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在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大部分村庄分布在大中型城市周边或沿江、沿海地区,形成了密集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区。
而在中西部地区,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等因素,村庄分布较为分散,多位于山区、高原等地区。
从南北地区来看,中国村庄的分布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较为有利,因此村庄分布较为密集。
而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干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相对较为困难,因此村庄分布较为稀疏。
在城乡结合部地区,中国村庄的分布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这些地区的村庄多位于城市周边,交通便利,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这些村庄逐渐被城市所包围,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影响中国村庄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历史因素和政策因素。
自然因素方面,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都会对村庄的分布产生影响。
历史因素方面,不同地区的村庄往往受到不同的历史事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的影响。
政策因素方面,政府的农业政策、土地政策、扶贫政策等也会对村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中国村庄空间分布规律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南北差异。
在城乡结合部地区,村庄分布较为集中,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村发展,需要综合考虑自然、历史和政策等多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优化村庄空间布局,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建议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深入分析中国村庄空间分布规律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如何通过规划和管理,优化村庄空间布局,提高农村地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如何加强城乡交流与合作,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对贫困地区和特殊类型地区的村庄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振兴。
乡村旅游点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优化乡村旅游点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提升游客体验
关注游客需求,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强化乡村旅游点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
塑造品牌形象
根据乡村旅游点的特色和优势,塑造独特的品牌 形象。
制定营销策略
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乡村旅游点 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加强宣传推广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有更多的资 金和条件来开发和发展乡村旅游,因 此这些地区的乡村旅游点数量和规模 相对较大。
政策支持
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也是影响 乡村旅游点分布的重要因素,政策支 持力度较大的地区,乡村旅游点的发 展速度和规模相对较快。
03
乡村旅游点空间分布的影响因 素
自然环境因素
在影响因素方面,除了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外, 政策、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也需要考虑,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 影响因素的范畴。
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个案研究和区域对比方面,缺乏对更大范围 、更多元化样本的研究,未来可以通过跨区域、跨文化的比较研 究,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的理论体系。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政策与市场因素
政策支持
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支持政策如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等,可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从而影 响乡村旅游点的空间分布。
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也是影响乡村旅游点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不同乡村旅游点之间的竞争关系会影 响其市场地位和发展前景。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会影响乡村旅游点的空间分布,例如游客对某种特定类型乡村旅游活动 的需求增加,会促使更多相关乡村旅游点出现。
04
乡村旅游点空间分布优化策略
优化乡村旅游点空间布局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quantitativelyandqualitativleyonthespatialdistributionpatternandinfluencingfactorsofthekeyvillagesofrural tourisminChina. 【Results/Conclusions】Theresultsshowedthat:(1)thespatialdistributionofthekeyrural
64
台湾农业探索
2020 年 10 月
品体系成熟、质量较高;(5)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较完善;(6) 就业致富带动效益明显。甄选标准为 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进一步规范了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建设工作,有利于 乡村旅游村的繁荣发展。
乡村旅游村的发展最早 可 以 追 溯 到 20 世 纪 90 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与地区,如波兰的生态农业旅 游村、匈牙利充满传统民族文化的乡村旅游村等, 这些发展 乡 村 旅 游 的 农 村 大 多 历 史 悠 久、 特 色 鲜 明、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发达、产业体系完善并且 在国际上享有较大的声 誉 。 [4-5] 我 国 的 乡 村 旅 游 虽 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地理条件、诱因差异,全国各 地都开 展 了 内 容 各 有 侧 重 的 乡 村 旅 游 村 建 设 热 潮 , [6-7] 侧重点包括以乡村 生 态 环 境 为 特 色;以 乡 村名胜、古村古镇为特色;以乡村传统农业、民俗 为特色等 。 [8] 目前我国已有一批各具特色、建 设 较
tourism villagesinChinawasuneven,presentingaspatialdistributionpatternof “denseinthesoutheastofChina andsparseinthenorthwestofChina”.(2)ThespatialdistributionofthekeyruraltourismvillagesinChinahada significantagglomeration,formingthefourhighdensityagglomerationareas,which wasledbyShanghaiNanjing
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分析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的因素,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一、研究背景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是指农村经济在不同地区的发展程度及特征。
了解空间分布的差异和影响因素,对于制定合理的农村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地处山区的农村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农产品的销售难度较大,导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而平原地区由于土地肥沃且交通便利,农产品的销售和加工更加便捷,因此经济发展相对较好。
三、人口因素的影响人口因素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等都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
例如,人口多的地区容易形成较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高的地区更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的升级,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四、资源因素的影响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例如,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地区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具备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地方可以开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五、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结构的差异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发展较好的农村地区往往具备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等行业相对较为发达。
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则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产业的多样性。
六、政策因素的影响政策因素在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中起着关键作用。
政府的农村发展政策直接影响着不同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于经济较为滞后的地区,政府可以给予税收减免、经济补贴等政策支持,鼓励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振兴。
七、教育水平的影响教育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对较高的教育水平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进而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
中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中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摘要:乡村旅游地作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游客中具有广泛的吸引力。
本文通过对中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揭示了乡村旅游地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以及影响这些特征的因素。
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发达的经济区域。
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受到自然环境、旅游资源、交通设施、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对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可为乡村旅游地的发展和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国;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影响因素一、引言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借助农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开展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活动的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地的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乡村旅游资源的国家,各方面对乡村旅游的发展都非常重视。
因此,研究中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中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根据统计数据,乡村旅游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发达的经济区域。
具体而言,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份是乡村旅游地最为集中的地区。
其中,河南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山东省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江苏省的苏州、扬州、南通等乡村旅游地以其园林、古镇等独特景观享有盛誉;浙江省的西湖、乌镇等乡村旅游地是中国乡村旅游的瑰宝。
三、影响中国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的因素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乡村旅游地发展的重要基础。
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洁的空气、丰富的水资源等对于吸引游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自然环境的好坏对于乡村旅游地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大有潜力我国乡村资源丰富,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山清水秀、古村古镇、田园风光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2. 发展不平衡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等原因,乡村旅游发展滞后,旅游产业化水平不高。
4. 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和个性化的特色,难以吸引更多游客。
5. 景区开发滞后一些乡村景区的开发建设滞后,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影响了游客的游玩体验。
1. 地域差异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地域差异较大,一些地区发展滞后,一些地区发展迅速,地域之间的差距较大。
2. 政策缺位目前,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落实政策,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3. 缺乏品牌乡村旅游缺乏知名的品牌,难以形成统一的形象,无法竞争国内外一流的旅游品牌。
4. 劳动力短缺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缺乏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人才。
5. 环境破坏一些地方由于盲目开发,导致了环境破坏,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在面临这些问题的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呢?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制定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包括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2. 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加大对乡村旅游产品的挖掘和整合,提升产品品质,打造特色产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 倡导绿色发展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该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好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
4.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5. 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各地应该加大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和转型。
通过以上对策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

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中国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乡村旅游重点村作为其中的热点景点,具有独特的空间特征和受众影响因素。
本文将探讨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特征以及影响因素。
一、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特征1.地理条件:乡村旅游重点村通常位于风景优美的地区,具备独特的自然资源,如山水景观、田园风光等。
这些地理条件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2.文化底蕴:乡村旅游重点村常常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包括传统建筑、民俗活动、乡土文化等,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光顾。
3.特色产业:乡村旅游重点村通常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如农业观光、民宿、手工艺品等,这些特色产业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
4.基础设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包括餐饮、住宿、交通等方面的设施,满足了游客的各类需求。
二、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影响因素1.政策因素: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兴起得益于政府的扶持政策,包括引导资金、减税优惠、宣传推广等,这些政策为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市场需求: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发展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随着人们对优美环境、亲近自然的需求增加,乡村旅游重点村得到了更多游客的青睐。
3.经济发展: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乡村旅游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为农民增加收入,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4.社会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发展需要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包括积极参与、提供服务、保护环境等。
社会支持对于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总之,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具有独特的空间特征和受众影响因素。
这些乡村旅游重点村以其地理条件、文化底蕴、特色产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光临。
政策因素、市场需求、经济发展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也为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力。
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

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国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并成为乡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一些村庄被列为重点村,享有政策、资金等优惠支持,这些重点村具备独特的空间特征和受多种因素影响。
在空间特征方面,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这些村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游客到达。
例如,一些位于著名景区周边的村庄,以其独特的风景和文化吸引着大量游客。
其次,重点村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做得较好。
这些村庄传承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节日习俗和手工艺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再次,这些村庄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
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清新的空气、丰富的植被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等,使游客能够亲近自然、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丽。
最后,这些重点村有一定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标准,能够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例如,建有舒适的客栈、餐馆、卫生间和停车场等,以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
重点村的空间特征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政策因素是影响重点村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选定通常遵循一定的政策指导,政府将有限的支持资源集中投入到一些有潜力的乡村中,以推动其快速发展。
其次,区位因素也是影响重点村选择的重要因素。
地理位置优越和交通便利的村庄通常更有可能成为重点村。
再次,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的丰富度也是选择重点村的重要依据。
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的村庄往往更具吸引力,有望成为重点村。
除此之外,社会经济因素也会对重点村的选择产生影响。
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服务业发达等因素,都能够提高乡村成为重点村的机会。
重点村的发展对其本身和周边地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重点村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乡村旅游的兴起给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其次,重点村的发展推动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村庄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在游客的参观体验中弘扬传统文化,从而使这些村庄的文化得以传承和传播。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影响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影响专家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作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客源市场,针对他们回归自然的旅游偏求,满足游客观光、务农娱乐、休闲度假、购物等多种需求而开展的参与性强、文化内涵深厚、乡土奇趣味浓郁的新兴旅游活动。
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地深入,旅游业和农业的发展,农村条件日益改替,城市居民收入增加,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加之世界各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促使中国乡村旅游开始发展,但当时的乡村旅游主要集中于大城市的周边农业地带,规模较小。
进入21世纪,乡村旅游在我国已经悄然兴起。
由于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有着极强的带动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望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将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开始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那到底是哪些因素促使游客们到乡村旅游?哪些因素促使了乡村旅游市场的形成?深入了解和剖析乡村旅游发展的驱动因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规律。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有:1、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城市人口有了极大增长,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高楼林立,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这些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琉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使城市居民有暂时逃离单调的城市生活的渴望,而乡村是人们释放压力,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的理想场所。
加之,我国城市居民过去有“上山下乡当知青”的特殊历史经历,寻根追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回归乡村自然,于乡村旅游开发研究是“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乡村旅游项目一推出便受到欢迎。
2、随着旅游业发展的深入及游客需求的不断变化,游客己不满足于走马观花、饱受疲劳之苦的简单观光旅游产品,对众多选题相似、表现手法雷同的主题公园也不再感到新鲜,这在客观上要求对我国旅游产品进行结构优化调整,尤其在旅游业起步早、发展速度快、且地区经济基础较好的旅游地,游客对参与性强,集知识、娱乐、享受为一体的旅游产品的需求更为迫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区域空间演化特征及对比
区域演化理论在强调空间结构演变的同时 , 注重内部要素的变化及其对外在结构演化的促进作用 , 乡村 旅游作为特殊的研究区域 , 该理论对分析其演化具有指导作用 。 依据示范点数据分析 , 把示范点的区域空间演化划分成两个跨度 , 即2 . 0 0 4~2 0 0 5和2 0 0 4~2 0 1 3 两个 a ) 。 首先 , 图 1~2 跨度 。 运用 A 各省示范点 数 量 的 总 体 分 布 格 局 未 发 生 本 质 性 r c G I S 1 0. 0 软件将其空间化 (
·3 总第 4 0 1 4 年第 1 1期( 2 4期) 9· 现代化农业 2 改变 , 数量上均有所增加 , 但依然存在发展的层次性 , 由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综合 经 济 区 组 成 的 沿 海 一 带 和 大西南综合经济区构成的区域发展最好 , 东北综合经济区次之 ; 发展较好的经济区和省份的乡村旅游圈也在 不断向周边区域扩展和融合 , 如河南与发展较好的北部沿海经济区融合 , 宁夏 、 青海 、 云南和福建在逐渐缩小 与其他经济区的内部差距 ; 西藏 、 海南 、 吉林及黄河中游 、 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都属于发展缓慢区域 。
7 3 1% 1 1 2 3 9% 1 9 6 5% 1 4 4 7%
7 1% 5 1 1 2 5 3% 2 3 6 5% 1 2 7 1 6 7 0% 1 1 1 2 7% 1 5 6 9%
3 7 5% 1 2 8 1 8 3% 1%
图 1 2 0 0 4~2 0 0 5 年各省示范点数量 图 2 2 0 0 4~2 0 1 3 年各省示范点数量
表 1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相关要素的八大经济区分布状况 国家八大 经济区 东北综合 经济区 北部沿海 经济区 中部沿海 经济区 南部沿海 经济区 黄河中游 综合经济区 长江中游 综合经济区 大西南综合 经济区 大西北综合 经济区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东 上海 、 江苏 、 浙江 福建 、 广东 、 海南 内蒙古 、 陕西 、 山西 、 河南 湖北 、 湖南 、 安徽 、 江西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广西 西藏 、 新疆 、 青海 、 甘肃 、 宁夏 省份 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数量 1 7、 1 1、 4 5 、 1 61 3、 2 5、 6 9 1 4、 5 4、 2 8 1 5、 2 4、 5 1 8、 1 0、 2 1、 2 2 、 41 3、 1 2 6、 1 4 8、 2 0、 2 1 6、 2 7、 2 1 0、 5、 2 9、 1 4、 8 总量 比例 极差 m i n a x m 3 4 1 5 1 4 5 6 3 9 1 6 1 4 4 4 1 5 1 9 4 5 2 1 2 0 2 1 2 1 3 3 6 1 2 1 2 6 8 1 2 1 5 0 5 2 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 数量 1 1、 3 3、 1 3 、 2 12 5、 5 5、 2 4 3 3、 3 0、 7 3 1 8、 0、 2 9 0、 2、 9、 0 、 1 36 8、 2 1、 3 5 0、 0、 5、 0、 1 3 0、 0、 2、 1、 5 总量 比例 极差 m i n a x m 2 2 1 3 1 3 3 4 1 5 2 5 4 3 0 3 3 7 2 9 9 0 2 9 0 9
·3 总第 4 0 1 4 年第 1 1期( 2 4期) 8· 现代化农业 2 1. 1 空间区域划分 以国家旅游局公布的示范点和星级企业作为参考指标 , 以国务院 “ 十一五 ” 提出的全国八大综合经济区 为单位 , 对其截止到 2 0 1 3 年的数据进行整理得到表 1。
1 乡村旅游空间划分及区域特征
收稿日期 : 0 1 4 7 5 2 0 1 - - )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科 项 目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4 1 3 0 1 1 4 1 1 0 Y J C 8 5 0 0 3 8) L Y 1 3 D 0 1 0 0 0 7) ; ) 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科研项目 ( 宁波市学科带头人培育项目 ( 1 2 J DHY 0 3 Y B) G 1 2 K 1 0 -X , 作者简介 : 王璐璐 ( 女, 河南鹤壁人 , 在读硕士 , 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旅游 。 1 9 9 1 -) , 通讯作者 : 周彬 ( 男, 山东曹县人 , 副教授 , 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旅游和旅游地理 。 1 9 7 9 -)
·3 总第 4 0 1 4 年第 1 1期( 2 4期) 7· 现代化农业 2
我国乡村旅游空间分布演化与影响因素研究
2 王璐璐1 , 周 彬1,
( 浙 江 宁波 3 宁波 大 学 旅 游 系 , 中 国 科 学 院 地理 科 学 与资源 研究所 ) 1 5 2 1 1; 2. 1. 本文通过搜集和整理各省份2 运用 0 0 4~2 0 1 3 年 间 我 国 休 闲 农业 与 乡 村 旅 游 示 范 点 和 星 级 企 业 的 数 量 , 摘要 : 并进行了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r c G I S 1 0. 0 做 出八 大经济 区和 各 省 份 的 乡 村 旅 游 空 间 分 布 图 , A 和 研究 。 结果表 明 : 中部沿海经济 区、 长 江 中 游 综 合 经 济 区 的 乡 村 旅 游 发 展 水 平 最 高, 黄河中 ① 北部 沿 海 经济 区 、 游 综 合 经济 区和 大 西 北 综 合 经济 区最低 , 其 他 区域 居 中 ; 资源条 ② 影响 我 国 乡 村 旅 游 发 展 水 平 的 因 素 主 要 有 四 种 : 件、 区 位 条件 、 旅游发展水平、 政策 扶持 ; 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外部综合环境上 ③ 各 区域和 省 份 根据 自身 条件 在 交 通 、 应选 择 差异 化 发 展 道路 。 乡村旅游; 空 间分布 ; 空间演化; 影响 因 素 关键词 :
5 5 3 8 1 6 1 3 3 0 1 5 0 5
1. 2 区域空间特征 对中国目前乡村旅游空间分布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 。 从示范点来看 , 南部沿海经济区和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处于低比重部分 , 北部沿海经济区和大西南综 合 . a 经济区为高比重部分 , 其他 4 个为中等比重部分 。 从星级企业来看 , 北部 、 中部 及 长 江 中 游 综 合 经 济 区 均 呈 东北综合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经济区分别为 1 其他三个均不超过 共占到 7 现高于 2 0% 的比重 , 3% , 1% 和 9% , 北部沿海和中部沿海经济区乡村旅游发展最好 , 其次是东北和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 , 其 3% 。 综合两个指标 , 他三个经济区发展较为落后 。 根据表 1 分别 计 算 出 了 示 范 点 和 星 级 企 业 两 个 主 要 参 考 指 标 比 重 的 标 准 差 , 示范点的标准差为 b. 星级企业的标准差相对较大 , 达到 0. 且示范点在 全 国 0 4 2 9, 1 0 5 3。 说明星级企业与示范点存在较大差异 , 0. , 。 区域分配中较为均衡 但旅游星级企业在区域分配上存在较大问题 从八大经济区分析 , 各经济区在示范点中所占比重差距较小 。 南部沿海和东北综合经济区在两个指标 . c ; 北部沿海 、 中所占的比重十分稳定 , 差值分别为 2 中部沿海和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星级企业的比重大于 %和0 尤其是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比重提高了 1 黄河中游 、 示范点 , 差值的平均值为9 大西南和大西北综合 . 6 7 %, 5 %; 说明大西南和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差距最大 。 经济区则相反 , 星级企业远小于示范点 , 且最大差值达 1 4 %, 细化到八大经济区内部各省数量的差异对比 , 示范点和星级企业不仅存在 5 而且这 d . 6和5 5 的高极差 , 些区域又是拥有高数量 , 分别有中部沿海经济区和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 , 尤其北部沿海经济区 。 说明该区域 虽然乡村旅游发展较为先进 , 但是区域内部发展不均衡 , 影响到其以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
0 引言
乡村旅游是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相融合 、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 是同时推动旅游业和 农村发展的新模式 。 乡村旅游在欧洲被认为是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复兴的 有 效 催 化 剂 , 是世界各国发 展旅游业和改变乡村经济结构的重要 途 径 之 一 。 乡 村 旅 游 所 独 有 的 “ 乡 村 性” 对城市居民产生强烈的吸引 我国已有 2 力, 成为我国国民重要的旅游休闲方式 。 截至 2 0 1 1 年底 , 8 个省市提出要把旅游业打造成地区经 济支柱产业 , 5 万个乡村开展了休闲农 业 与 乡 村 旅 游 活 动 。 乡 村 旅 游 作 为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重 要 组 8. 成部分 , 在拉动社会消费 、 促进农村现代化 、 优化乡村经济社会结构 、 统筹城乡 发 展 、 提升文化传承与文明程 度、 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走过了 1 国外乡村旅游自 1 国外学者在研究数量和内容上 9 世纪在欧洲兴起以来 , 0 0 多年的发展历 史 , 不断深化 , 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 多以实证研究为基础 , 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概念研究 、 经济文化等影响因 素研究和动力机制研究 , 以此推动乡村旅游管理 、 发展策略 、 营销策略和利益相关者的研究 , 实现乡村旅游的 目前以乡村旅游 为 主 题 的 研 究 成 果 仍 处 于 上 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始于 2 0 世纪 9 0 年代 , 升期 , 呈现基础理论和产品开发研究向发展模式 、 营销管理 、 空间布局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扩展 , 由理论性的宏 观分析逐步向实证性案例研究转变 , 并不断融合管理学 、 营销学 、 人类学和社会学等更多学科的研究理念 , 细 化到旅游者个体行为 、 社区居民态度 、 旅游企业研究的各个层面 , 结果更具指 导 性 和 实 用 性 。 国 内 外 研 究 侧 重点既交叉又不同 , 但都朝着构建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的目标努力 。 乡村旅游 , 就是以乡村地域及与农事相关的风土 、 风物 、 风俗 、 风景组 合 而 成 的 乡 村 风 情 为 吸 引 物 , 吸引 旅游者前往休息 、 观光 、 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 。 中国幅员辽阔 , 地域差异突出 , 对地理学空间结构进行分 析有助于揭示隐藏在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现象背后的规律 , 推动乡村旅游健康 发 展 。 国 内 对 乡 村 旅 游 空 间 结构的研究主要以某一区域或城市为主 , 基于全国范围的研究较少 , 缺乏对形成现有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的分 以下简称示范点 ) 和2 析 。 本文基于对 2 0 0 4~2 0 1 2 年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 0 1 0~2 0 1 3 年间星级 企业 ( 以下简称星级企业 ) 的调查统计 , 通过比较空间分布和演化差异 , 探讨其影响 因 素 , 以期为更好地指导 区域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