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摘要

商业银行竞争力是银行综合能力的体现,其本身是一个难以完全量化的复杂系统。它由显在的市场指标表征,但由潜在的银行内部因素决定。根据WTO协议,我国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开放后外资银行的涌入将对我国金融体系形成强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竞争力是否能够应对该冲击?本文结合实证分析,运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对中外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了相应的比较,用以寻找中国商业银行面对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商业银行竞争力因子分析

一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理论基础

银行业竞争力是指,银行在兼顾社会责任和公众服务的同时,以“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准则,利用自身资源,提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银行业发展规律的存贷款、支付结算、信息咨询等产品和服务,使之在市场竞争中,相对于竞争对手所表现出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是银行综合能力的体现。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提出的竞争力方程,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

是银行竞争力现实的表现,也可以说是我们所讲的银行绩效的比较。通过竞争力方程,我们可以看出,银行竞争力包括现实竞争力(竞争力的现实存在是什么样子)和潜在竞争力(这一存在竞争力的进程是怎样实现的)。

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界定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和服务的特殊企业,也同样面临着优化资源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同样有一个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问题。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和金融市场非垄断性、金融产品非专利性,其核心竞争力不能简单归结为哪一方面,或哪一项产品,更多地体现为“品牌”竞争、管理竞争,体现于金融对手难以轻易获得的综合素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国际上通过研究企业的竞争力的方法来分析商业银行竞争力。哈默以及普拉哈拉德(1990)[1]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随同企业核心产品和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这个观点是从银行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观的角度来研究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代表观点。Alhadeff(1954)[2]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1938年至1950年间加利福尼亚州的成本和产出,结果发现,银行业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发展存在着产出和成本反向变动的效应,且在成本和产出方面大型银行都比小银行有优势,Beston(1965,1972)对Alhadeff(1954)[2]的研究结果

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得出在不考虑规模效应的情况下,如果影响银行发展的其他条件不改变,随着其规模扩大一倍,平均成本能够降低5%到8%,也就验证了规模经济效应在所有的银行都存在。Kolar(1987)[2]根据业务类型将美国近五百家银行划分为四类型,逐个验证了业务范围效率假说。结果说明了银行业存在着业务范围效率,且当各家银行都有着相关或共享的业务资源和信息的条件下,经营组合业务比经营单一业务成本要低。

2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随着时间的发展,目前已取得较多成果。但从目前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还未能构建出独立且系统的分析理论。国内针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有两种代表思想:一种是从商业银行的业务过程来描述银行竞争力的概念,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盈利能力,但忽视了构建竞争力的其他因素,也未能够考量到风险管理这个核心因素。另一种定义非常明晰,认为银行竞争力是“能为股东创造持续高额的未来收益”的能力,着重于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但其缺陷是对于某些银行来说,他们具有高负债且高度信息不对称的行业特征,将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是不实际的,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坚持这样的理念,容易促使银行股东与高管勾结,形成共同利益,从而忽视金融银行业应特别防范的金融风险,从事高风险业务,导致经营风险的产生,发生所谓的“所有者掠夺”。因此,银行应站在其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管理企业,最大化的实现资本盈利和扣掉风险成本后的经济增加值。

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都十分重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认为这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及来源。即使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研究着银行竞争力,但其剖析各有弊端并不全面。若是直接运用企业竞争力的理论,将其直接引用到银行业,则无法反映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金融特性;而大多研究过分关注银行的盈利能力而忽略其他,使得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容易忽视银行的高风险特性;我们对银行竞争力的研究应考虑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在能够有效促进银行长足发展的前提下定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三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优劣势分析

自1995年国务院决定在大中城市组建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商业银行以来,由于在产权安排、机制运行、机构设置等方面比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有效性和竞争优势,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自身取得极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完善了金融体系结构,提高了金融市场配置资金的效率,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3年末,全国共有城市商业银行113家,资产总额达16938亿元,其中各项贷款9045亿元;负债总额达16361亿元,其中各项存款14341亿元;当年实现利润82亿元;所有者权益577亿元。

在新时期调整城市商业银行战略并实施战略转型,必须从理解和掌握现实环境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应用SWOT分析方法研究城市商业银行的优势、劣势、竞争、威胁,分析和评价中小商业银行商业环境和战略能力,以自身独有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核心能力的充分发挥为基础,发挥自身战略能力,形成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定位和战略,促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并以此作为未来发展的依托。

1 在规模水平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庞大的资产规模并未形成规模经济优势。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无论资产规模还是业务规模不仅在国内占绝对优势,而且居世界大银行前列,这可以

说是国有商业银行强大的竞争优势。而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庞大的资产规模并未能达成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优势。从各银行的税前利润看,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存在较大差距。

2 在经营水平方面。从现金资产比率指标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比率普遍低于国外银行,这说明国有商业银行头寸调度和资金清算效率较低从资产流动比率指标来看,国有商业银行高于国外银行,这种高流动性反映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使用率较低的现状;从存贷比率指标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低于国外的大银行,表明国外银行存在较高的利润追逐动机,尽量压缩非盈利资产,这与资产流动比率的分析是一致的。此外,国外银行高存贷比率也与其奉行更为积极的流动管理策略有关。

全国商业银行资本收益率(所有银行均在监管指标的及格线之上)

3 在风险性方面。从资本充足率来看,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在1998年我国发行2700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后,国有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率增长明显,但仍旧低于花旗、汇丰等银行。自有资本率的提高说明的只能是银行扩充资本的结果。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能力与偿债能力仍普遍低于国外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资产占比较大。从不良资产比率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高于国外银行,不良贷款呆账准备金提取较少。国外银行不良贷款中次级、可疑、损失分别按25%、50%、100%比例提取呆账准备金,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际提取比率仍然偏低。在收益性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在资产收益率上与同业差距不明显,甚至比国外一些著名银行更高,但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就比国外银行高。从其他的盈利指标看,如收入利润率,国有商业银行就明显低于国外银行。这主要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以利息收入为主,其他方面的收入较少。

表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2012VS2013)

4 在效率性指标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在营业费用比率和股权乘数指标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股权乘数明显高于国外银行,但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真正商业化以后,股权乘数必然会趋向一个合理的风险水平,这种优势也就自然丧失。中外银行虽然在资产利用率方面并无明显优劣之分,但是从人均利润率看,国有商业银行明显低于国外一些大银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