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手法与常见病治疗

合集下载

17种常见病小儿推拿组合手法,妈妈不要错过学习

17种常见病小儿推拿组合手法,妈妈不要错过学习

17种常见病小儿推拿组合手法,妈妈不要错过学习经常有妈妈十万火急地留言给我,问我宝宝生病了怎么办,要用什么推拿手法。

很多时候,我会让她们在我的公众号里找对应的文章和手法指导。

但随着接触的妈妈越来越多,宝宝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

有的宝宝不仅是感冒,还有发烧、积食或腹泻,有的宝宝咳嗽又伴有鼻炎……类似这样的情况,有些妈妈就乱了,不知道怎么办,有时候要用到好几套手法,分别找文章不方便大家查询。

思来想去,我整理了一些宝宝常见问题的组合手法。

今天分享的这些手法都是宝宝常见问题最基本的处理手法。

如果你是一个小儿推拿的新手,利用这些基本手法能迅速帮宝宝缓解症状。

如果你对小儿推拿有一定的了解,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把这些基本手法搭配起来使用,更是能有效帮助宝宝抵御疾病哦!退烧手法大多数宝宝生病的最初症状都是发热,所以发热是大家问的最多的手法:温度在38.5度以下,让宝宝多喝水,不用处理。

38.5度-39度,清天河水300-500次。

39-40度,每50次清天河水搭配5-10次打马过天河。

40度以上,退六腑300次。

如果宝宝高烧不退,还需要配合吮痧。

宝宝感冒的具体发展过程以及更详细的感冒处理手法,找我之前的文章《妈妈一定要记住的立刻见效宝宝绿色退烧方法【宝宝发烧专题】第一篇》了解发汗手法有时候宝宝头、身体很烫,但却手脚冰凉,宝宝一个劲的说冷,这是宝宝处于寒战期的表现,这个时候要用发汗手法帮助宝宝体温上升,把汗发出来。

出汗能带走高温,出汗后,宝宝的体温就能迅速下降。

具体手法是:推三关300次,按揉外劳宫1分钟,掐心经1分钟,掐揉二扇门1分钟如果用了这套手法,宝宝手脚不凉了,温度升高但不出汗,这个时候就用前面的退烧手法再处理。

外感手法当宝宝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头疼等感冒症状时,可以用这套具有疏风解表、止头疼功能的外感手法,这套手法无论是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或是流感、病毒性感冒,都能使用并迅速见效。

具体手法为:开天门300次,推坎宫300次,揉太阳1分钟,揉耳后高骨1分钟,拿风池2-3分钟宝宝感冒的具体发展过程以及更详细的感冒处理手法,找我之前的文章《宝宝感冒不打针不吃药,五步搞定感冒各种症状(高清图解并有视频实操)》了解止咳手法宝宝如果突然咳嗽起来,需要用止咳手法,这套手法在咳嗽刚刚开始时使用效果尤其好,寒咳、热咳、积食性咳嗽都可以用这套手法:分推肩胛骨5-10分钟,按揉肺腧1-2分钟,按揉天突1分钟,按揉膻中1分钟具体分辨热咳、寒咳以及对症食疗建议,找我之前的文章《盐蒸橙子、大蒜水、花椒炖梨……这些耳熟能详的止咳食疗方你真的知道怎么给宝宝用才是对的吗?》了解化痰手法如果宝宝咳了一两天后,开始有痰出现,或是能明显听到宝宝嗓子里有呼哧呼哧的痰音,这时就要用健脾化痰的手法帮助宝宝把痰往外排,具体手法是:运内八卦300次、按揉掌小横纹1分钟,按揉膻中1分钟,分推膻中300次,按揉中脘1分钟,分推腹阴阳300次,按揉丰隆2-3分钟要帮助宝宝止咳,需要分辨宝宝究竟是热咳还是寒咳,我们可以根据痰的颜色做一些对症处理,具体分辨方法找我之前的文章《秋天咳嗽季到来,让宝宝不打针不吃药的绿色止咳方法,赶紧用起来吧!(高清图解并有视频实操)》了解止喘手法宝宝气管本来就没发育好,有些宝宝又不会吐痰,咳嗽痰多的时候宝宝就特别容易出现咳喘。

小儿推拿搞定常见病(六)小儿推拿基本常识

小儿推拿搞定常见病(六)小儿推拿基本常识

小儿推拿搞定常见病(六)小儿推拿基本常识本文约2200字,阅读约需10分钟,读完将会明白小儿推拿的基本常识,包括小儿推拿的适应证、禁忌证、要求等内容。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中医学整体观念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疏经通络,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的一种方法。

其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按摩经》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志。

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顺序,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

小儿推拿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其机理是通过刺激经络,可使小儿气血调和、饮食不偏、正常发育,从而达到未病先防之功效;当其处于疾病期,可激发人体正气以抗邪,从而达到既病防变之目的。

无论治疗外感还是内伤疾病,小儿推拿均可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从根本上改善患儿体质,提高患儿抵抗力,减少患儿生病次数,其远期疗效不容小视。

#1小儿推拿适应证小儿推拿调理范围广泛,可用于治疗发热、感冒、咳嗽、腹痛、腹泻、便秘、厌食、流涎、遗尿、夜啼等多种儿科常见疾病,对于小儿斜颈、生长发育迟缓及脑瘫等疑难病症临床疗效亦为显著。

小儿推拿不打针、不吃药、无创伤之特点深为家长所推崇,已得到国内外临床医学界的认可。

#2小儿推拿禁忌证及注意事项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范围广泛,效果良好,但也有一些情况不适合使用,具体如下。

(1)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疥疮者,局部不宜推拿。

(2)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患者不宜推拿。

(3)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折、骨头脱位等患者不宜推拿。

(4)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病等患者不宜推拿。

(5)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慎推拿。

小儿疾病的病理特点决定了小儿容易发病、传变迅速,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影响疾病的愈后转归,故推拿治疗前应先由专业医师进行诊断后再施行推拿治疗,必要时需配合内治法协同治疗。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全(附穴位示意图),快快收藏!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全(附穴位示意图),快快收藏!
[功用] 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 主治]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呕吐,气逆,咳喘,痰鸣等症。
天枢
[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操作]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儿科学基础
1、儿科基础知识:小儿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2、儿科诊断基础:小儿常见病的四诊(望闻问切)
十天
小儿推拿基础
小儿推拿适应症、禁忌症、基本要求、推拿处方、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详解及实际操作,老师一对一指导;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定位、操作、功效及主治。
小儿推拿临床运用
常见病及疑难病证治疗:
小儿推拿
全科班
小儿推拿中级+小儿推拿高级+一天校内真人小儿模特实操
+5天免费中医门诊实习+中医药博物馆游学
【证书】国家人社部双认证康复理疗师小儿推拿证书
【复训】一年之内免费复训
小儿推拿中级班3980(前10名送小儿推拿证书+开店扶持)
报名资料
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复印件、个人近照(2寸蓝底照片4张以及电子版照片)
【小儿推拿高级班】招生简章
【招生对象】
以小儿推拿为职业者、获取小儿推拿专业资格者、增加小儿推拿专业技能者、为自己宝宝治疗保健者、小儿推拿爱好者。如医生、护士、医学院校毕业生等。
宋《苏沈良方》中有掐法治疗脐风口撮等症;
明清已有小儿推拿专科, 小儿推拿著作有30余种;
小儿推拿于2013年正式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小儿推拿至今兴起
【小儿推拿的核心优势】

小儿推拿治疗常见病--ppt课件

小儿推拿治疗常见病--ppt课件
加艾条灸百会2分钟,用医者两拇指涂少许桐油,用炭火 或煤火烤热(不能用明火),在肛门、龟尾处各熨2分钟, 每日1次或两次以固肠升阳止泻。
ppt课件
18
18
(2)常食后作泻者,每餐食后1小时顺时针摩腹100次, 逆时针摩腹100次,以调理胃肠,运脾止泻。
ppt课件
19
19
5、脾肾阳虚 辨证要点:久泻不愈,下利清谷,形寒肢冷,睡时露睛,
ppt课件
34
34
咳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证候。无论是外感或内 伤,均能导致肺的宣降清肃失常而致咳嗽。临床上根据其 病因病理及症候特点,大致可分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
ppt课件
35
35
1.外感咳嗽
主症:咳嗽有痰,鼻塞,流涕,恶寒,头痛,苔薄,脉浮。 若为风寒痰稀清白,流清涕,恶寒重而无汗,苔薄白,指 纹蓝边红心;若为风热者兼见痰涕黄稠,稍怕冷而微汗出, 口渴,咽痛,发热,苔薄白,脉浮数,指纹青紫。
ppt课件
46
46
方义:
常例开窍。推五经重补脾经,配揉外劳、中脘、肚脐、摩 腹温中散寒,健脾助运;补肺、肾两经益气温脾;揉足三 里,捏脊健脾助运;清肝、心经、小天心,安神宁志;按 肩井关窍。
ppt课件
47
47
2.心热 主症:面红目赤,烦躁不宁,面喜仰卧,恶见灯火,哭声
粗壮,手腹较热,便秘,小便短黄。 治法:清心导赤,安神宁志。
ppt课件
26
26
方义:常例用以开窍,尤其开天门,推坎宫,揉运太阳能 疏风解表,发散外邪。
推五经调理脏腑,以清肺经为主,宣肃肺气,以达解表止 咳。
推三关发寒解表,疏风散寒,配六腑以防发散太过,又能 清热。
按肩井关窍,又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

小儿推拿(大全)PPT课件

小儿推拿(大全)PPT课件

contents •小儿推拿概述•常用手法介绍•常见病症治疗•操作注意事项•实践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目录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发展历程原理及作用机制原理作用机制小儿推拿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可以激活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促进气血流通,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从而改善病情。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030201三指拿法用拇指与食、中二指相对用力提捏肌肤。

五指拿法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肌肤。

指按法掌按法摩法指摩法掌摩法症状表现推拿手法注意事项1 2 3症状表现推拿手法注意事项症状表现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可伴有腹痛、发热等。

推拿手法补脾经、补大肠经、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等。

注意事项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避免腹部受凉,注意饮食卫生。

推拿手法症状表现清胃经、清大肠经、揉板门穴、运内八卦等。

注意事项力度适中根据小儿年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法力度,以达到治疗效果。

轻柔为主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柔为主,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小儿不适或伤害。

逐渐增加在推拿过程中,可根据小儿的反应逐渐增加手法力度,但需注意适度。

手法力度掌握穴位选择准确性熟悉穴位01准确取穴02避免误伤03避免误操作风险了解禁忌症推拿师应了解小儿推拿的禁忌症,如高热、急性炎症等,避免对禁忌症患者进行推拿。

注意观察反应在推拿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小儿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推拿。

避免过度治疗推拿治疗应遵循适度原则,避免过度治疗导致小儿身体负担加重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成功案例展示01020304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案例四问题解决方案探讨如何准确判断小儿病症推拿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何根据小儿年龄和体质调整推拿手法遇到复杂病症时的处理建议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问题四建议一建议二建议三建议四家长自助推拿指导建议介绍了小儿推拿的定义、历史背景、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

小儿推拿基本概念与原理常用手法与穴位常见病症治疗注意事项与安全防护详细讲解了小儿推拿中常用的手法,如推、拿、按、摩等,以及常用的穴位和经络。

常见病的小儿推拿手法培训

常见病的小儿推拿手法培训

第三步:温肺,搓前胸后背
适应症:一些体质较弱的孩子,容易反复咳嗽,其实是 因为肺功能比较弱,容易受凉引起。 方法:坐在孩子的侧面,一手放在胸前,一手放在后背, 两手相对沿着前胸和后背来回反复搓,搓到他感觉到发 热为止 。 搓热前胸后背手法:晚上:睡觉前,坐在孩子的侧而,一手 放在前胸,一手放在后背,两手相对沿着前胸和后背来 回地反复地搓,搓到他感觉到发热为止。
常见病的小儿推 拿手法培训
目 录
退烧 咳嗽 流鼻涕 便秘和腹泻 保健:摩腹和捏脊 睡眠
退烧
基本手法
医生建议时长: 1.速度每分钟要达到两百次以上,手法多 练习,熟能生巧。 2.坚持10分钟以上,可以看到宝贝出汗。 温度没有降下来,可以反复做,不会损伤 机体
位置:前臂内侧的中间,从手腕到肘关节,中间成一条直线,是天河水 穴。可用食指和中指直推这个穴位。
手法:从手腕到肘关节的方向,单方向直推。推得时候可以用一些介质, 如矿泉水,沾上水后在皮肤表面推,有散热作用。
频率:速度每分钟要达到200次以上。坚持10分钟以上,可以看到宝贝 出汗。温度没降下来可以反复做,不损伤机体。
注意事项:一般建议38.5度以下,孩子精神状况还好,可以在家做这个 手法。高烧39度以上,也可以作为退烧的方法之一,但不能作为唯一,要及 时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
流鼻涕
具体手法:
按揉迎香穴在鼻翼靠近脸庞,凹陷的地方,按下去有酸胀感,是迎香穴。
位置
在鼻翼靠近脸庞,凹陷的地方, 按下去有酸胀感,即为迎香穴。
频次
50—100次最佳 也可用“黄蜂入洞”的方法。
便秘和 腹泻
推大肠穴
食指上的大肠穴,同一手法不同方向, 一个穴位可以管腹泻,又管便秘。 食指桡侧的线状穴即是大肠穴。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主治及操作手法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主治及操作手法

小儿推拿1原理:通过推拿按摩特定部位及穴位、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脾胃,达到去病、强身壮体的作用。

2手法的基本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2.1轻快:用力轻速度快。

使手法力度由肌肤小量而快速向深部传入。

2.2柔和:要有明显的气感,又要操作轻柔灵巧、变换自如。

2.3平稳:操作时应不急不躁、勿快勿慢,用力适宜、勿轻勿重。

2.4着实:操作时选取穴位、部位要准确,手法有一定力度,不可浮躁,滑移不稳,使力度直达深部而起治疗作用。

总之操作要选准穴位、轻快柔和、不急不躁,又要有一定力度,明显气感。

3基础手法3.1推法:直推、分推,单拇指、二指推。

3.2揉法:一指、双指、大、小鱼际、全掌。

3.4摩法:往返揉按。

3.5拿法:两指、四指拿3.6按法:拇指、中指指腹、掌面着力3.7掐法、捣法、运法、搓法4手法的补泻要求及应用4.1掌握施术操作方向:如推上气节为补,推下气节为泻,否则可致虚则愈虚,实则愈实。

4.2手法力度的补泻作用:力度大,刺激性强有泻的作用,力度小,刺激性弱有补的作用。

5注意事项5.1术环境要保持一定温度和安静。

5.2者要注意手的卫生,勤修指甲,不得戴戒指。

5.3前应细心检查,明确诊断,辨证用穴,对于急腹症、出血症、骨折均不宜施术。

皮肤病、糜烂等均不宜施术。

5.4操作者手要保持温暖,手法轻柔适宜,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着力均匀,达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快而不乱、慢而不涩。

5.5术时应依次先从身体上部穴开始操作,先推主穴,后推次穴。

5.6应使用按摩介质以润滑皮肤,减轻摩擦,且需辨证使用。

5.6术后应避风,出汗者汗退后方可离去。

6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主治及操作手法6.1开天门法:既天庭,自两眉至前发际。

两手扶头,自眉心起用两手拇指交替上推至发际。

30—50次。

主治:感冒头痛、惊风6.2推坎宫:在眉上一寸,直对瞳仁。

先以拇指掐坎宫一下,再以两拇指尖侧面自天心(额正中略下于天庭),向外推至坎宫,20—30。

感冒头痛、惊风、昏迷6.3推印堂:两眉间。

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社区宣传
利用社区资源,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等,开展小儿推 拿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小儿推拿的认知度。
线上推广
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小儿推拿相关知识和案 例,扩大宣传覆盖面。
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训模式探索
线上理论学习
提供线上视频课程、图文教程等学习资源,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 习小儿推拿理论知识。
年龄段划分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如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等,采用不 同的推拿方案,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个性化调整
根据每个小儿的具体情况,如病史、家族遗传等因素,对推拿方案进 行个性化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
长期跟踪观察及效果巩固
定期随访
对接受过小儿推拿治疗的小儿进行定期随访,观察其身体状况和 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的疗效。
03
情绪表现
观察小儿推拿前后的情绪变化 ,如哭闹、烦躁等情绪的改善 情况,评估推拿对小儿心理状
态的调节作用。
04
家长反馈
收集家长对小儿推拿效果的反 馈意见,了解家长对推拿的认
可度和满意度。
针对不同体质和年龄段调整策略
体质辨识
根据小儿的体质特点,如寒热虚实等,选择相应的推拿手法和穴位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手法选择和力度掌握原则
根据小儿的年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法,如推、 拿、捏、揉等。
力度要适中,既要达到治疗效果,又要避免对小儿造成 不适或伤害。
在推拿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小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手法 和力度。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小儿处于舒适、放松的 状态,避免其哭闹或挣扎。
推拿师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 呼吸,避免自身疲劳。

常见病的小儿推拿手法 修改

常见病的小儿推拿手法     修改

箕门:水道之门
位置 :大腿内侧、髌骨上缘至腹股沟成一 直线。 手法:用食、中二指自膝盖内上缘至腹股 沟部作直推,称推箕门;推约3分钟;以 食、中、无名、小指并拢,沾凉水从下至 上拍之,称拍箕门,拍之局部潮红为度。 作用:清热利尿
复式操作法
特点:
① 特定的名称。 A、根据操作形象——黄蜂入洞、二龙戏珠等;
坎宫
位置 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手法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 用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 推至眉梢,一般分推3分钟。 功效 疏风解表,调节阴阳,醒脑 明目。
太阳
位置 外眼角与眉梢连线的中点后 方的凹陷处 手法 用两手大拇指指腹分别按在 两侧颞部太阳穴上,作轻柔 缓慢的环形移动,向眼方向 运为补,向耳方向运为 泻。—般运24次,每运3次 后轻轻按一下。 功效 疏风解表,调节阴阳,清利头目


位置 二眉之间至 前发际成一直. 手法 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上推24次,开天人合一的门户。 作用 开启经穴 ,启迪智力,外感 头痛
板门:脾胃之门
位置 手掌大鱼际平面。
手法 可揉、可运、可推、可捏挤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 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揉3分钟、 运100 次,推100次,捏挤10次
起水泡、骨折、出血等,禁止在该处推拿。
注 意 事 项(2)
(4)取穴准确,用力适度。切记:不要给孩子推疼了,不要推出水泡,不要推青或推肿了,是否有效不 ( 在于用力的大小,而在于穴位的选择是否正确,是否对症。不过,用力也不能过轻,否则就没有效果。 推拿速度以每分钟100~120次为宜,轻症或是虚寒证的病人,用力宜轻,速度宜慢,每日推拿1~2次;重 症或是“火大”的人,推拿疗程宜长,适当用力,速度要稍快些,每日多次推拿或连续推拿,根据情况 随症加减。 (5)新病、旧病都有的人,哪个病重就先调哪一个。 (6)推拿后出汗者,要注意避外邪,以免加重病情。

小儿推拿调理27种常见疾病

小儿推拿调理27种常见疾病

小儿推拿调理27种常见疾病小儿推拿疗法早已成为国际儿童保健、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比起那些药物治疗,家长们越来越信任小儿推拿这种纯绿色疗法,下面为家长们汇总了27种小儿推拿治小儿常见疾病的方法,包括解决感冒咳嗽、发热、哮喘、吐奶、腹泻等症状的简单推拿方式,很有效!小儿推拿原则和注意事项01不静心时不推。

这包括操作者的专心和孩子的安静。

闹则气乱,推拿效果差。

操作者要心平气和、专注操作,不能三心二意,神不达,意不表;孩子要安静地享受操作的过程,不能在孩子大哭不止时,强行推拿。

家长推拿时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分散精力。

02环境嘈杂时不推。

嘈杂时,影响操作者和孩子的心情。

03饭前饭后半小时不推。

(或者说过饱过饥时不推)04推拿部位有骨折或皮肤溃烂,不能推。

05子时与午时不能推。

肝心当令,魂与神宜安宁,不可打扰。

06推拿时要轻而实、快而稳,推拿速度在150~200下/分钟,初学者以100~150下/分钟,推拿时间单穴位以一岁一分钟为原则,推拿时术者手指要紧贴皮肤、轻轻的、均匀的推拿。

操作方向:向心为补,离心为泻。

天河水例外(天河水只有一个向心为清的方向,没有离心方向的操作)。

3、三字经小儿推拿特点:(1)三字经小儿推拿强调取穴少,一般每次取穴3~5个,不宜太多。

取穴多,气易乱。

(2)取穴位置以手臂的前臂为主,少取躯干部穴位。

躯干部穴位离内脏近,属于脏腑点穴范畴,对于不是专业医生或从业人员,易伤内脏,不建议多按。

(3)推拿介质以医用滑石粉以宜,在药店可以买到,在家可以用爽身粉代替。

滑石粉适宜久推,其他介质不能久推,并且可能伤到皮肤。

萱宁堂小儿推拿今日分享:知道为什么孩子总是咳嗽起来没完吗?药也吃了,针也打了,液也输了,推拿也推了,可是就是好不彻底??尤其是那些所有的方法都试了,医院也住了,药也吃了,把小儿推拿当做最后救命稻草的朋友,我只能告诉你,小儿推拿的效果很好,但是在你身上有没有效果,还要全凭你的配合。

【咳嗽】饮食八忌:一忌寒凉食物(咳嗽时不宜吃冷饮或冷冻饮料。

小儿推拿病症治疗原则及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病症治疗原则及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病症治疗原则及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儿童常见的病症有着显著的疗效。

小儿推拿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调整脏腑功能、改善气血循环、调整神经功能等。

推拿手法是小儿推拿的具体操作方法,共有21种常用手法,下面将详细介绍。

1.调整脏腑功能:小儿推拿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按摩身体,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2.改善气血循环:通过推拿手法的实施,可以促进气血的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3.调整神经功能:小儿推拿可以刺激神经末梢,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调整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平衡。

4.缓解症状:小儿推拿可以通过刺激穴位,缓解疼痛、痉挛等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下面是小儿推拿常用的21种手法合集:1.常规推拿:按摩整个身体,促进气血循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2.动推:用手臂的力量进行推拿,对于大面积施力较好,适用于病情较重的儿童。

3.引导推拿:通过手势、声音等方法,引导患儿主动配合推拿,增强治疗效果。

4.柔推:用柔软的手法进行推拿,适用于婴幼儿或体质较弱的儿童。

5.交替推拿:用一手推拿,一手按压,交替进行,增加治疗的刺激力度。

6.单手推拿:用一只手进行推拿,适用于小面积施力的治疗。

7.节拿:用手指按摩关节,缓解关节僵硬和疼痛。

8.揉推拿:用手指进行轻轻揉搓的推拿手法,促进气血循环。

9.点拿:用手指按摩穴位,调整脏腑功能,缓解相应症状。

10.穴位推拿:针对特定病症,按摩相应穴位,缓解病情。

11.海口推拿:通过按摩肚脐周围的穴位,调整脏腑功能,改善消化不良等问题。

12.背穴推拿:按摩背部的穴位,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脊柱功能。

13.推背:用手掌按摩背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背部疼痛。

14.推肚:用手掌按摩腹部,促进消化功能,缓解腹痛等症状。

15.推扣:用手掌按摩胸部,促进肺部气血循环,缓解呼吸困难。

16.推耳:按摩耳朵周围的穴位,调整耳朵功能,改善听力等问题。

17.推头:用手掌按摩头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头痛、偏头痛等症状。

小儿推拿:治疗儿童发烧、咳嗽、腹泻的穴位按摩,非常实用!【藏益康感冒贴】

小儿推拿:治疗儿童发烧、咳嗽、腹泻的穴位按摩,非常实用!【藏益康感冒贴】

小儿推拿:治疗儿童发烧、咳嗽、腹泻的穴位按摩,非常实用!【藏益康感冒贴】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

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外感风寒发烧外感风寒发烧,可采用以下四种推拿方法,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

1、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2、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穴位:天河水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3、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穴位:天门(攒竹)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4、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

穴位:太阳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

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

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完整小儿推拿ppt课件

完整小儿推拿ppt课件

原理及作用
扶正祛邪
通过增强正气、祛除邪气,提高小儿免疫 力,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原理
小儿推拿通过手法刺激体表穴位,激发经 络之气,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流通, 达到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的目的。
平衡阴阳
通过刺激穴位,调整阴阳平衡,改善小儿 体质。
疏通经络
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穴位,促进气血流通, 缓解局部症状。
操作注意事项
01
推拿前需明确诊断,根 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推拿 手法。
02
操作时手法要轻柔、平 稳、着实,避免使用暴 力或过度刺激。
03
注意推拿的禁忌症,如 皮肤破损、骨折、结核 、肿瘤等。
04
推拿过程中要密切观察 患儿的反应,及时调整 手法和力度。
实践经验分享
01
02
03
04
在推拿过程中,要注重与患儿 的沟通和交流,消除其恐惧和
05
小儿推拿在家庭保健中应 用
家庭保健意义及作用
促进小儿健康成长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经络穴位,调 和气血,促进小儿身体发育和健
康成长。
增强小儿免疫力
推拿能够激发小儿自身的免疫功 能,提高抵抗力,减少生病几率

缓解小儿常见病症
针对小儿感冒、咳嗽、腹泻、消 化不良等常见病症,推拿可起到
缓解症状、加速康复的作用。
02 推拿手法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清 天河水等。
03
治疗过程
04
首先进行开天门,从患儿两眉中 点处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然后进 行推坎宫,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 成一横线来回推动,接着揉太阳 ,最后清天河水,从患儿腕横纹 中点推至肘横纹。
疗效评估
经过推拿治疗,患儿感冒症状得 到缓解,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中医小儿推拿PPT课件医疗手法常用医学治疗医护医生儿科常见病wps (8)

中医小儿推拿PPT课件医疗手法常用医学治疗医护医生儿科常见病wps (8)

2020/10/12
推拿学科
6
2、坎宫: 位置:在两眉上,自眉头至眉梢成一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称推坎宫,30—50次。 主治: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目赤痛。
2020/10/12
推拿学科
7
临床运用: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合用:治疗外感发热,头痛,推坎宫,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 水合用:目赤肿痛。
2020/10/12
推拿学科
17
2 腹:
位置:腹部。
操作:沿肋弓角连缘或自中脘至脐,身两旁分推,称为分推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次数:分推 100—200次,摩5分钟。
2020/10/12
推拿学科
18
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呕吐恶心。
临床运用:摩腹,分推腹阴阳能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在临床中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全用还 可用于小儿保健,起经壮身体,健脾和胃,消食得作用。
2020/10/12
推拿学科
24
5 肚角: 位置:脐下2寸,至两旁大筋(相当于石门穴) 操作:用拇指食中三指作拿法,称拿肚角;或用中指端按,称按肚角。
2020/10/12
推拿学科
25
2020/10/12
推拿学科
26
主治:腹痛,腹泻。
临床运用:按拿肚角,治疗各处原因引起得腹痛,特别是对寒痛、伤食痛效果更好,一般拿 3—5次即可。为治腹痛之要法。
2020/10/12
推拿学科
48
主治:先天不足,久病体虚,泄泻,遗泥沙 ,虚喘,膀胱湿热,小便淋沥刺痛等。
《幼科铁镜》中说:“肾水小指与后溪,推上为清,下补之,小便闭迟清之妙,肾虚便少补为 宜,小指正面属肾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推拿与常见病的治疗小儿推拿手法是与成人推拿手法相对而言的,实际上,大多数的手法是既可应用于成人,也可应用于小儿。

其实,由于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在手法应用上各有侧重而已。

小儿推拿的手法特别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根据病情的轻重和患儿的年龄的大小,在手法操作次数或时间上有明显的区别,一般说,年龄大病情重者,操作次数多时间长,年龄小病情轻的,操作次数少时间短。

小儿推拿是以小儿疾病为治疗范围,并有独特的诊查手段、穴位及操作方法,除了在阐述病因病机时注意生命特点,在应用四诊时注意望诊,在辩证中以五脏辩证为主外,小儿推拿的特点有这样几个方面:在经学方面,提出五指经学通联的观点,有特定穴位,这些穴位大多集中在头面及上肢部,并且穴位不仅是点状,也有线状、面状,如前臂的三关和六腑穴都是线状,而面部的脾土、肺金、心火、肝木、肾水诸穴均为面状穴,特定穴位的点、线、面状分布的特点更能反映推拿与手法制定为主的特点。

诊断中发展了四诊法,治疗上更重视追根施治和五行生克等基本法则。

1.上肢部1)脾土位置:拇指螺纹面,拇指桡侧缘。

主治:消化不良、泄泻、呕吐、疳积等。

临床应用: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常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形体消瘦、消化不良等;清脾经能清热祛湿,常用于恶心呕吐、湿热腹泻等。

小儿脾胃虚弱不易攻伐太过,故在一般情况下,脾经穴多用补法,脾壮挟持者当用清法。

补脾土法:拇指螺纹面贴在小儿拇指螺纹面上做旋转推法,或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

清脾经法: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补法300~400次,清法100~200次。

2)肝木位置:食指螺纹面。

主治:因风抽搐、烦躁不宁、目赤等。

临床应用: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虚证需用补法时,则应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之,称为补肾养肝法,清肝经能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常与退六腑,清心火等配伍,治疗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以及目赤等症。

补:100~200次,清:200~400次。

补肝经法,小儿食指螺纹面上旋推法。

清肝经法,由指尖向指根直推。

3)心火位置:中指螺纹面。

主治:高热和神昏、烦躁不宁、目赤、惊搐、小便赤涩。

临床应用,心经宜清不宜补,若气血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时易惊等症,需用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

清心经,能清热泻心火,常用于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症。

多与清小肠,青天河水等配伍应用。

补心经法:在小儿中指螺纹面作旋转推法。

请心经法,由指尖向指根直推。

泻心火法,在中指螺纹面上夹之。

4)肺金位置:无名指螺纹面。

主治:咳嗽痰稠、感冒发热、咽喉肿痛。

临床应用,补肺经,则宜补益肺气,与补肾经配伍,用于治肺气虚损、咳嗽气喘。

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与青天河水、退六腑等配伍,治疗感冒、发热、咳嗽痰多等肺经实热症。

操作,补肺经法,在无名指螺纹面上作旋转推法。

清肺经法,在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

补、清法,200~300次。

5)肾水位置:小指螺纹面。

主治:先天不足、遗尿、尿频、虚喘咳嗽。

临床应用,补肾经能补肾益脑,与揉命门、肾俞合用,能补下元,与补肺经合用,能养阴润肺,常用于治疗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泄,多尿遗尿。

操作,补肾水法:在小指螺纹面上作旋转推法。

清肾水法,自小指间向指根方向直推。

补:200~400次,清,100~200次。

6)肾顶位置:小指顶端。

主治:噩梦、盗汗等。

临床应用,揉肾顶和揉肾经可同时操作,对自汗、盗汗等症可与补肺金、补脾土等合用。

7)肾纹位置:小指掌面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处。

主治:目赤、内热、高热。

临床应用,揉肾纹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对于自汗、盗汗或大汗淋漓不止等症均有疗效。

8)大肠位置:食指桡侧边。

主治:泄泻、脱肛、便秘。

临床应用,补大肠能温中止泻,用于虚寒腹泻、脱肛等症,清大肠能除热湿,导积滞,常用于热积食滞、身热腹痛。

本穴在临床应用时与清脾经、摩腹、推下七节骨等合用。

操作,补大肠法: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食指尖向虎口直推,清大肠法:从虎口推向指尖,次数,200~400次。

9)小肠位置:小指桡侧边。

主治:小便赤色不利、尿闭等。

临床应用,因下焦湿热而见小便短赤,或尿闭时用清小肠与青天河水合用。

若属下焦虚寒多尿、遗尿,则宜用补小肠与补肾经合用。

操作,补小肠法,用拇指从小指尖向指根直推。

清小肠法,从指根推向指尖,做100~200次。

10)四横纹位置: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二节横纹处。

主治:疳积、腹胀、消化不良、咳喘。

临床应用,本穴掐之能退热除烦、散淤结,推之,能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

操作,掐揉四横纹法4~5次,推四横纹法50~100次。

11)小横纹位置:掌面食、中、无名、小指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掐小横纹法,用拇指掐之,掐3~5次,推小横纹法,用拇指侧推,推50~100次。

主治:发热烦躁。

临床应用,推掐小横纹能退热、消账、散结。

推小横纹配合揉肺腧穴治疗肺部干性啰音有一定疗效。

12)胃经位置:拇指掌面第二节。

操作,补胃经法,用拇指螺纹面旋推。

清胃经法,向指根方向直推,清、补均为50~100次。

主治:泄泻、呕吐、食欲不振等。

临床应用,清胃经能和胃降逆,清胃焦湿热,清胃火,常与清肺经、推天柱府、横纹推向反纹掌配伍,治疗体胃湿热,或胃气不和引起的恶心、呕吐等。

13)版门位置:拇指下手掌桡侧红白肉际大鱼际部。

操作:揉版能法,用指端左揉法。

推版门法,由拇指根推向腕横纹100~200次。

主治: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

临床应用,版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对治疗五食积滞、食欲不振以及嗳气、腹胀、泄泻、呕吐等症是要穴。

14)小天心位置:掌根横纹微上正中处,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

操作:揉小天心法,用中指端揉之,50~100次。

掐或捣小天心法,用拇指甲掐或用指关节捣,5~10次。

主治:惊厥抽搐、烦躁不安、小便赤涩不利、目赤痛等。

临床应用,本穴主要用于心经有热而致目赤肿痛、惊惕不安、小便短赤、热惊风、斜视,可配合掐老虎人中、清肝经等。

15)内劳宫位置:掌心中握拳时中指端处。

操作,揉内劳宫法,用中指端按揉之,50~100次。

主治一切实热证。

临床应用,本穴乃清热除烦之要穴,多用于心经有热、面赤、口舌生疮、发热、烦渴等症。

揉内劳宫与揉掌小横纹、揉小天心配伍,能清虚热,对心肾两交虚热最为适宜。

16)内八卦位置,掌心内劳宫四周。

操作,运内八卦法,用拇指或中指作顺时针方向运转,50~100次。

主治呕吐、纳呆、腹胀、胸闷。

临床应用,运八卦能理气化痰、行滞消食。

主要用于痰结咳喘、五食内伤等。

17)一窝风位置,手腕背侧掌根凹陷处。

主治:感冒无汗。

临床应用,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痛,常用于因受寒或食积等原因引起的腹痛,多与拿肚角、推三关、揉中脘等配伍,操作20~40次。

18)膊阳池位置,一窝风上3寸的凹陷中。

主治:尿赤、便秘、头痛等。

临床应用,掐揉膊阳池能止头痛、通大便、利小便,特别对便秘,揉之多有显效。

19)总筋位置,手腕掌侧横纹中点。

主治:惊厥抽风、身有潮热。

临床应用,揉总筋能清心经热、散结止痉、通周身气机,与青天河水、清心经配伍治疗潮热等实热症。

掐3~5次,揉10~20次。

20)大横纹位置,两掌掌后横纹处。

主治腹胀、呕吐、泄泻、食积。

操作,分推大横纹法,两拇指从大横纹中向旁分推,称分阴阳。

和阴阳,自两旁向中间合推,50~100次。

临床应用,分阴阳能调和气血、行滞消积,多用于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而致寒热往来、烦躁不安以及五食停滞。

和阴阳能行寒散结,用于痰结咳喘、胸闷等症。

21)十宣位置,十指尖端指甲内赤白肉际。

操作,掐十宣法,用拇指甲掐之,3~5次,醒后即止。

主治昏厥、四肢抽搐、高热等。

临床应用,本穴主要用急救,与掐老虎、掐小天心、掐人中合用,治疗高热惊厥、四肢抽搐。

22)二扇门位置,位于手背第三掌骨小头的尺侧,位于手背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小头之间,一手有2穴,位于手背第三掌骨两旁。

操作,掐二扇门法,用拇指甲掐之,3~5次。

揉二扇门法,食、中二指作揉法,30~50次。

主治风厥、惊风、身热无汗。

临床应用,掐揉二扇门是发汗的有效方法。

23)二人上马位置,手背小指与无名指掌指关节后陷中。

操作,掐二人上马法,用拇指甲掐之;揉二人上马法,用拇指端作揉法。

主治小便赤涩、牙痛、腹痛。

临床应用,本穴揉法应用较多,为补肾滋阴的要法。

主要用于阴虚阳亢、潮热烦躁、小便淋沥等。

24)外八卦位置,掌背外劳宫周围,与内八卦相对。

操作,运外八卦法,用拇指或中指作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运转20~40次。

主治胸闷、气滞、腹胀。

临床应用,运外八卦,能宽胸理气、消滞散结,常与摩腹揉脐。

推膻中合用。

25)三关位置,前臂桡侧缘,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操作,推三关法,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面自腕部推向肘部,200~400次。

主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无汗。

临床应用,三关性温,推之能温阳散寒、发汗解表,常与揉丹田、捏脊、摩腹等配伍应用。

2.头面部1、百会穴:揉20-40次位置:头顶正中主治:头痛、痉娴、久泻临床应用:百汇穴贯通全身,与肝经、清心肝应用,治疗乙脑、脱肛等症,临床也常与补脾、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等应用。

2、天门:推20-40次位置:两眉中点起直至前额发髻眉头凹陷中主治:感冒、发热、头痛临床应用:开天门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治疗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常与推坎宫、揉太阳穴等配伍应用。

治疗惊啼不安、烦躁不宁等,可与心肝经、清心经、百会等配伍应用。

3、太阳:揉20-40次位置:两眉梢后凹陷中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目赤临床应用:推揉太阳穴能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治疗外感表时头痛用泄法,治疗表虚及内伤头痛用补法。

4、坎宫位置: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目赤临床应用:推坎宫能推能疏风解表、清脑明目、止头痛。

治疗外感发热、头痛常与开天门、揉太阳合用,治疗目赤痛,也可用加按法、或点穴放血以增强疗效。

5、人中位置: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界处主治:昏厥、惊风、抽搐临床应用:本穴用于急救,加人中配伍内关可以醒脑开窍、镇惊止搐。

6、迎香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主治:鼻塞、流涕、口眼歪斜临床应用:鼻为肺之窍,迎香穴置于鼻翼两旁,揉之能宣肺气,通鼻窍,治疗鼻塞、流涕、呼吸不畅等,常与清肺经、揉肺俞、拿风池等有较好的疗效。

7、印堂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主治:感冒、头痛、昏厥、抽搐临床应用:治疗惊厥时用掐法,多于掐人中、掐十宣等合用,常与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等配伍应用。

8、风池位置: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主治:感冒、发热、头痛、鼻塞临床应用:拿风池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发汗效果尤为显著,若再配合攒竹、二扇门等则发汗解表之功等则更强,拿风池也可治疗肺长痛等病。

9、天柱位置: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侧凹处主治:项强、惊风、发热临床应用:推天柱治疗外感发热及项强头痛等,常与风池、二扇门等配伍应用;治疗恶心、呕吐等症,常与横纹推向板门、揉中脘等配伍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