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社会学视域下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社会学视域下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涂尔干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道
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深远影响。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可以分
为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社会实践教育、学生自治与社会参与。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
为有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人,而不仅仅是培养他们的学术能力。
他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的精神、道德和社会价值观的培养,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情
感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的公民。
涂尔干提出了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这一思想在社会学领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
涂尔干提倡学生通
过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了解社会现实,培养社会问题意识并积极参与解决社会问题,使
学生的道德教育能够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真正发挥作用。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自治与社会参与。
他主张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自治
的机会和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涂尔干还强
调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中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锻炼其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
他认为,通过学生的自治与社会参与,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辩论辩题的道德问题
辩论辩题的道德问题正方辩手:道德问题是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它关乎人们的行为准则和社会秩序。
对于辩题中的道德问题,我认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思考和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学科,它强调的是人们的行为应当符合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如果一个行为违背了社会的道德规范,那么这个行为就是不道德的。
在我们的辩题中,如果某个行为导致了不公平和不公正的结果,那么这个行为就是不道德的。
正义和公平是道德的核心原则,如果一个行为违背了这些原则,那么这个行为就是不道德的。
其次,我们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学科,它强调的是人们的行为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影响的影响。
在我们的辩题中,如果某个行为是由于社会环境和社会影响导致的,那么这个行为就是不道德的。
社会环境和社会影响可以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它们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果一个行为是由于这些因素导致的,那么这个行为就是不道德的。
最后,我们可以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法律是社会中的一种规范和约束,它强调的是人们的行为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和法律精神。
在我们的辩题中,如果某个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那么这个行为就是不道德的。
法律是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的规范和约束,它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
如果一个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那么这个行为就是不道德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道德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思考和分析。
伦理学、社会学和法律这三个角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探讨这个问题。
在我们的辩题中,如果某个行为违背了社会的道德规范,是由于社会环境和社会影响导致的,或者违反了法律规定,那么这个行为就是不道德的。
反方辩手:道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议题,它涉及到人们的行为准则和社会秩序。
在我们的辩题中,道德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思考和分析。
社会学视角下的伦理道德研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伦理道德研究伦理和道德一直被认为是社会的基础,是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根源。
在社会学领域中,研究伦理和道德的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伦理道德的问题不仅是个体行为的问题,更是社会结构本身的问题。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伦理道德的研究。
一、伦理道德的定义和形成伦理道德是指个体在大众文化和社会中行为的规范和标准。
伦理道德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沉淀,通过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形成的。
伦理道德常常受到文化、宗教和社会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同的文化、宗教和社会习俗也会对伦理道德产生不同的影响和塑造。
伦理道德的形成有多种机制。
首先,伦理道德的形成需要文化传承的影响。
随着家庭、学校、信仰和工作场所的影响,人们学会了正确行为的规范和标准。
其次,伦理道德的形成需要社会互动的影响。
社交行为以及社会交往的互动,是构建人们行为规范和标准的重要基础。
另外,少数人的行为也可能通过人们的注意引发社会更广泛的反思和反省,令社会获得道德发展所需的信仰和特定行为的规范。
因此,伦理道德的形成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的过程,需要考虑许多影响和因素。
二、伦理道德的意义和作用伦理道德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伦理道德能够为人们提供行为标准和规范。
伦理道德对个体行为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它能够迫使个体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谨遵其界限和标准。
其次,伦理道德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伦理道德构成了社会规范的重要部分,它在社会组织和社会秩序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伦理道德为社会创造了信任和合作的环境,从而实现了个体和社会之间的不断进步。
最后,伦理道德能够促进个体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个体的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从而促使个体提高道德素养和成为更有价值的人。
伦理道德的遵守不仅对个体本身有所好处,也对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所贡献。
三、伦理道德研究的方法和内容伦理道德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是一个多领域、多角度的研究课题。
青少年道德败坏的社会学因素分析
青少年道德败坏的社会学因素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有幸走出了很多贫困和不文明的局面,但是也不能否认,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负面的现象正在悄然发生。
其中之一就是青少年道德败坏的情况越来越多。
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逐渐加剧呢?本文将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对此进行一些基本的分析。
1. 社会不稳定性当前整个社会表现出的不稳定性非常明显。
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内心的不安全感。
如果成年人都感到困扰,那么未成年人,特别是青少年,就更容易成为受害者。
面对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他们需要有坚定的信仰和理念作为支撑,但那些富有争议或者自相矛盾的信息和思想,只会让他们心理更加扭曲。
2. 教育环境的恶化教育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但是事实上,我们现在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带来的后果却是越来越明显。
如今的学生们,很多人在生活中看到了很多恶意和不尊重的行为,甚至会觉得这些行为是可以值得效仿的。
这种教育环境的恶化对青少年的思想导向有着怎样的影响可以想而知。
3. 群体认同的消失青少年期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时期,特别是对于身处小城镇和乡村中的青少年而言,许多人都面临着孤独感和寂寞感的困扰,这也使得他们更容易崇尚一些暴力和反社会的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需要加入一些群体以获得认同感,但是很多恶劣的群体也在向他们招手。
如果我们不能提供更多的健康、积极的社交圈子,并让他们学会认同和文明地共处,就难以想象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会有多好。
4. 社会变迁加速目前,我国处于愈加快速的社会变迁时期,不少事物的变化在速度和影响上都要比以往更为迅猛。
青少年阶段正是需要稳定生态环境的时期,突然的社会变革和自我的成长大概率会形成很大的反差,甚至造成对社会价值观的顽逆和抵触。
哪些可以帮助他们适应这种变化,保持健康的道德心理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
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断裂的社会学分析
向 。道 德规范 , 从来 不是 一个单 纯 的理 论 问题 。道 德 只有 和人 的行 为统 一起 来 ,才具 有其 社会 意 义 和社会价 值 。【 德 行 为是判 断一个 人 的道德 高低 l 道 与否 的最佳标 准 和最 高境 界 。
和 道德 行为 四个 要 素 。其 中 ,道 德行 为 是道 德 认
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的综合体现。道德行 为是
一
种价值行为 ,体现出道德行为者的一种价值取
度, 而生活追求新潮 , 贪图安逸享乐等功利主义色 彩较重。( ) 3 道德要求和道德评价方面采用双重标
准。道 德 困惑 表现 明显 , 际行 为与道 德认 知结合 实
4 2
出现脱节现象。知行脱节使部分学生成了 “ 两面 人” ,对 于道 德认 知 和道 德 行为 采 取双 重标 准 , 在 要求 自己和要求社会时也采取双重标准。这很容 易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双重性格 ,形成一种扭曲的
自我认知 和社会 认知 , 不利 于 以后 的成 长和发展 。 二、 道德认 知和 道德行 为 断裂 的社会 学分 析
元化 , 道德 困惑和 冲突 加剧 , 德认 知 和道 德行 为 道
作者简 介 : 刘银行(94 )男, 18一 , 河南虞城人,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 级硕士研究生; 08
王彦-(94 ) ,  ̄ 18- , 河南安阳人, , 男 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0 级硕士研究生, m iwny f_g2 6.m 08 E a:aga e O1@1 e o - l ni 3o
21 00年第 4 期 总第 8 期 8
徐特 纱印籀立 研 究 学报 学投 ( 专科)
社会学视角下的道德伦理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道德伦理问题道德伦理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传统道德标准到现代道德观念,我们似乎认识到道德观念的多样性和动态性。
社会学视角下的道德伦理问题将道德问题放置在了社会背景下,揭示了社会如何影响我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本文将从社会学角度探讨道德伦理问题的现实意义。
一、道德意识的社会根源道德行为是社会行为的一种,人们的道德意识来源于社会。
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人的道德观念也有所不同。
道德意识根植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中,需要综合各个层面的因素做出分析。
自私自利、利欲熏心,这似乎是人类的原始状态。
然而,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个体在社会环境下表现出的道德行为与人类原始状态内在的道德观念相悖。
社会因素在道德观念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社群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构成了个人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基础,另一方面,道德观念的创新与变革往往显现为社会历史、经济、思想、文化等要素的出现,它们为社会道德判断提供了新的、更加广泛的话语。
所以,道德意识经常被视为个人和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窗口。
人们对“自由、平等、公正、尊重”等基本价值的认知是被这样的社会影响所塑造的。
二、道德观念与社会变迁的关系道德观念是随着时间和社会变迁不断改变的。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一关系来理解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变化过程。
社会变迁常常伴随着观念的转变。
自从近代以来,社会对道德观念的认知大抵可分为三个时期。
前现代社会,人们对道德观念的认识主要与信仰、崇拜和传统认知有关。
现代社会,人们的道德矛盾越来越多的跟相互依赖和尊重相关。
而后现代社会,人们的道德观念更多地涉及到个体的自我实现、愉悦、实用和自由,不同的社会群体观念的多样性也越来越明显。
因此,社会变迁和观念的转变对于道德观念的形成、演化和改变具有显著影响。
几乎所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变化都是在这些变迁中开始的,这一点面对着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人员来进一步探讨。
三、社会对道德规范的管理有时,为了社会利益,社会需要对个人行为做出规范化管理,形成道德规范。
大学生道德越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种 社会设置” 即 , 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
以 人不 为己 , 天诛地灭 ” “ ,遇到责任给 别人 , 遇到利益想 自己” 为人生 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 。具体包括道德规范以及相 关的社会价值观 、 信条 ; 小至旷课 、 迟到 、 考试作 弊 , 至打架 、 大 同居、 同性 恋甚至 赌博 、 盗 权 威 等 。 窃、 诈骗、 身伤害 、 人 性犯罪等等都屡见不鲜 。 社会设置很大程度上偏重于 静态解构 。就社会运 行而言 , 还需要 虽然现行大学思想政治课程中 , 安排了大量篇幅用 于阐述人生观 、 借助动态控制手段。社会设置要发 挥作用必须 借助 于社会控 制 , 内化 人生价值观和基本法律知识 , 反复强调个人 对社会的责任 和贡献 , 强调 为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的行为 准则。在社会学语 境 中, 社会控制 又称为 人生真正 的价值在于奉献 , 强调遵纪守 法、 明礼 诚信是现代社会对 于公 “ 社会制约 ” 指 “ , 社会组织体系运 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手段与 民的基本道德要求 。但社会存 在决定社 会意识 , 波澜壮 阔的社会 生活 方式 , 对社会成员( 包括社会个体 、 社会群体以及社会组织) 的社会行为 图景 , 势必对于传统的主流道德规范产 生严 重 击。毫无疑 问 , 何及 及价值观进行指导和约 束 , 中 如 对各类 社会关系进 行调解和制 约的过程 ” 。 时调适以应对新形势下大学生 道德越轨 的挑战 , 已经 成为摆 在广大 德 社会控制主要针对包括犯罪 、 违法 、 道德越轨等各类 社会失范行为。相 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对于法律等外在的强制性约束 力量 , 通过规范 内化而产 生自我 内在约 二、 大学生道德越轨的社 会根源 束力量的道德 , 社会 成员的行 为调控显得 更加彻底 而稳 定。道德 对于 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撰文指出, 调查显示“0 8 7 . %的班主任认为 教育作~种行之有效 的社会控制 手段 , 对于预防 大学生 社会越轨 行为 社会风气和家长的影响大于学校的专门道德教育 ” 对于“ , 对你 目前思想 的发生无疑具有 重要作用。 道德观念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 这一问题 , 学生的回答依次是社会风气 、 人从 出生起就开始 了其向一名被社会所认可的合格社 会成 员角色 同伴交往、 学校教育 、 家庭氛围 ,把社会影响和家庭氛围加起来 , 其重要 进化、 转变 的进 程。其 间, 牵涉到 生理 、 心理 、 智力 、 道德 、 情乃 至法 感 性程度远远超过学校教育 。调查数据明白无误的显示 , 当前青年一代遭 律 、 治、 政 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嬗变。这 一过 程的终结就是社会化过 程的 遇的道德越轨问题早已超出了单纯学校教 育的层 面 , 必须将 其置于整个 完成。“ 社会化 的实质就是社会所广泛认可的文化被社会个体 接受并 宏观社会背景下考察 , 才有可能找到问题 的根源和破解路径。 内化 的过程 , 其基本 内容包 括政治社会 化、 道德社 会化等 四个方面 , 大 在社会学视野中, 学生德育作为公民道德教 育的子集 , 大 其危机 的 学生德育着眼于社会文化中最核心、 最基本的部分——价值体 系、 社会 根源无疑是与我国的社会转型密 切相关 的。宏 观上 看, 德育危 机最深 规 范的个体 内化 , 实质上就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 刻的社会根 源主要有 两个—— 首先是威廉 ・ 奥本格 最早提 出的 文化 现代社会 , 家庭教育不当、 社会 交友不 良、 学校教 育失误 和管理不 堕距 ” 即在社会文化发生变迁时 , , 各个组成部 分变化 速度不一致 , 其顺 力以及学生个人的人格缺陷及心理不健康等都 可能成为大学生道德越 序依次是 : 物质文化 、 制度 文化、 风俗 、 民德文化 、 值文化 , 价 由此 造成 轨的直接动因。但系统而规范的学校教育始终 是大 学生完成社会化的 失钠与错位 , 生‘ 产 堕距 ’ 引发 社会问题 L ( 任何 社会都 不同程度 主要渠道 。在伦理道德、 俗习惯 、 , 。2 J 风 信仰信念和 社会舆论四种文化控制 的存在这种错位和落差 , 特别 是在社 会转型 期, 很容易 遭遇集 中爆发 。 手段中 ,伦理道德对 社会行为 的约束力最 强” “ 。大学生道 德教育在本 当前 , 物质文化层面 , 在 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 在制度文 化层面 , 各项 质上是道德主体通过内在的主观 努力和 自我塑造 , 而自觉 自愿产生 从 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 在风俗 、 理与价值 文化层 面 , 伦 社会 道德领 域的 趋善避恶的自律行为 , 中 从而使大 学生自觉纠 正偏离社 会目标 的道德越
道德的困境和出路——道德社会学的启示
道德的困局和出路道德的困局和出路————道德社会学的启示道德社会学的启示道德社会学的启示曹金羽内容提要内容提要::道德问题一直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从涂尔干到鲍曼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道德问题的理解。
道德在随着现代性的崛起逐渐走向困局,这其中尤其以理性主义、科层制和商品经济对其影响最大,面对道德困局哈贝马斯提出通过建立交往理性重新建立道德的合法性基础,利奥塔则从元叙事危机下讨论了后现代道德的生存状况,并对走出道德困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但是二者为道德所指出的道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道德问题,在这里本文认为道德问题要想走出困境必须利用涂尔干的“职业群体”与鲍曼“为他者负责”相结合,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共同建立道德的良好范围,为道德指明出路。
关键词关键词::道德 道德社会学 道德困局 现代性 职业群体时下道德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道德滑坡”、“道德崩溃”、“道德危机”等等言论铺天盖地。
“道德……正在经历着骇人听闻的危机和磨难。
……转眼之间,我们的社会结构竟然发生了如此深刻的变化。
……其速度之快、比例之大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与这种社会类型相适应的道德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影响力,而新的道德还没有迅速成长起来,我们的意识最终留下了一片空白,我们的信仰也陷入了混乱状态。
”1涂尔干对道德的这段描述可以作为当下道德状况的一个注解。
道德究竟怎么了,是简单的人心不古的问题吗,还是说这是社会转型的所造成的必然结果?道德面临这样的困局,那么它可能的出路又会在哪里?一、道德与社会学道德与社会学社会学对道德问题的关注源于对社会秩序的追求,源于对“社会何以可能?”问题的追问,是人们试图走出“霍布斯丛林”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其分支1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学科——道德社会学。
道德社会学产生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孔多塞、冯特,涂尔干等人为其产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孔多塞提出“道德科学”的概念,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开创了对道德问题的实证研究,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事实和推理”2两个层面上,勾勒出以历史学为导向和以统计学、应用经济学等为导向的研究方向。
社会学中的道德观
社会学中的道德观道德,作为社会中伦理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了社会学家们的关注和研究。
在社会学中,道德的概念被定义为符合社会共识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社会秩序稳定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道德观念的形成和演变,与社会、文化、历史、人类意识等方面无处不在的联系紧密。
下面就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一下道德观在社会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道德观的形成因素道德观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历史、人类意识四个方面。
首先是社会因素。
社会是道德观形成的基础,传统社会的道德观主要受到宗教和道德哲学的影响。
例如,佛教强调的慈悲和禅定,使得其道德观倾向于关注内心的平静和他者的利益。
道教则强调的是自然的和谐与无为而治,注重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
西方基督教强调的是绝对的道德规范和个人的对上帝的责任感,使得其道德观更加关注个体的责任和人的尊严。
现代社会的道德观则受到了现代化、理性化和区分社会性别缺失的影响,强调个体的自由、平等和人权。
其次是文化因素。
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道德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志向”、“和谐”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真善美的理想。
而西方文化则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它的道德观强调的是自我掌控的自主主义和工具理性。
文化因素在塑造道德观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历史因素。
历史是道德观形成和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历史上道德观的变迁是朝向更加人道主义化的方向不断推进的。
在人类生活环境变化的历史背景下,伴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进步、社会制度的变化,道德观念从最初的力量、权利、义务,到后来的契约、道德、自由等,都经历了不断的演进。
最后是人类意识的因素。
人类意识认识道德问题是从人类认知行动的角度出发,深层次地拷问自我,认识到一些行为的道德性。
随着人类意识的不断升华,人们的道德观也会不断变革和更新。
明显的例子就是,人们原本认为农民是低贱的,城市人是优秀的,但现在已经不再这么看待,并且普遍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社会学研究中的伦理与道德问题探讨
社会学研究中的伦理与道德问题探讨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群体、组织、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等。
在社会学的研究过程中,伦理与道德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社会学研究中存在的伦理与道德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和解决途径。
一、伦理问题的存在与影响在社会学研究中,伦理问题的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数据采集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冲突社会学研究通常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来支持理论假设和研究结论。
然而,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研究者可能会涉及个体的隐私信息,如个人身份、家庭背景和健康状况等。
如何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权,避免数据滥用和泄露,是一个伦理问题。
1.2 研究对象的权益与研究目的的平衡社会学研究通常需要与被研究对象进行互动和接触,以了解其社会行为和思维方式。
在此过程中,研究者可能需要询问一些敏感问题或观察一些私密情境,从而产生研究对象的不适和困扰。
如何在保护研究对象权益的同时实现研究目的的平衡,是一个伦理问题。
1.3 研究结果的伦理责任与真实性要求社会学研究的结果可能会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者有责任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然而,为了符合某些利益相关方的期望,一些研究者可能会故意篡改或操纵研究结果,从而违背了伦理道德的原则。
二、道德问题的存在与影响社会学研究中的道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价值观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社会学研究要求研究者能够客观、中立地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和信念不同,研究者可能会对研究对象产生主观偏见,影响研究结果的客观性。
如何在研究过程中保持中立性和客观性,是一个道德问题。
2.2 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的关系社会学研究往往需要与被研究对象建立互动和信任的关系。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和被研究对象之间可能因为地位、权力和目的的不同而产生一些伦理困境,例如研究者的权威性和被研究对象的自主性之间的冲突。
如何处理好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道德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道德沦丧现象分析与应对
社会学视角下的道德沦丧现象分析与应对道德沦丧是一个流行的话题,其影响在不同领域的社会生活中显而易见。
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贫困或富裕,道德沦丧现象在社会生活中都保持着不可忽视的存在,其所造成的各种后果也逐渐被认识到,迫使人们加强对道德的关注。
在这个社会背景下,我们需要以社会学视角来深入探讨道德沦丧的原因,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危害,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社会学视角下的道德沦丧原因分析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范,作为人类文明的代表,道德应该被人们所遵循和传承。
然而,在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现象比比皆是,这个现象的出现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
1. 价值观变化导致。
早期的道德准则通常源于宗教、传统或习俗,但现代社会下的多元文化和全球化使得人们的生活演变成更加复杂、多样的东西。
人们要适应各种文化的冲击和挑战。
这样的价值观念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传统的道德准则,从而影响社会的道德风气。
2. 意识形态的冲击。
人们所信此的宗教或哲学思想,无论是在昨天还是今天,都有其对社会行为的规范约束和引导作用。
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意识形态的冲击在道义上也会起到负面的效应,导致一些人拒绝接受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甚至违反基本的法律规定。
3. 社会趋利性和金钱重要性的增加。
现代人更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地位的瓮好,而这种趋势很容易导致他们在道德方面退缩。
因为这种趋势来源于一个强化自我利益最大化的信仰,这样的信仰使得人们更加强调自己在某些社会中的地位。
二、道德沦丧现象的危害分析道德沦丧初始化人们生活中存在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从小到大都会带来种种危害:1. 社会信任被侵蚀。
在一个道德规范良好的社会中,人们的信任是基于他们共同遵循和尊重的道德观点建立的。
然而,当道德规范萎缩时,信任也随之减少。
人们之间的信任度降低,这就使得一个社会在各种方面的运作都变得消极、困难且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遇到更多的问题。
2. 社会的安全感下降。
道德规范良好的社会通常是相对安全的社会,因为这样的社会拥有着最基本的与否定乱象的规范。
社会学分析社会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方案
社会学分析社会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方案社会问题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或不公平现象,它们的存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和痛苦。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社会学的角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诠释和解决方案。
一、社会问题的根源分析1.经济因素经济不平等是社会问题的一个主要根源。
在一个社会中,贫富差距过大会导致社会不稳定,社会阶层固化,资源分配不公平等问题。
贫困、失业、低收入等现象将使一些人陷入困境,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2.教育因素教育质量不高、教育资源不均等也是导致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一。
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将导致人们的竞争力不同,增加了社会的不公平感,甚至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此外,教育体制的僵化和学校教育的内容不符合社会需求,也是社会问题的根源。
3.文化因素文化对社会问题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不良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在社会中得到传播和强化,使社会问题得以滋生。
例如,对于性别歧视、暴力行为、腐败等现象的容忍和接受,都会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二、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1.经济与社会公平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是通过经济与社会公平的手段。
政府应该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减少贫富差距,提供更多公平的机会和资源,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问题的存在。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提供社会救助和支持服务,帮助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
2.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改善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公平,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和发展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
3.文化与价值观念的改变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改变对于解决社会问题至关重要。
通过积极宣传和教育,改变人们的不良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从而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4.社会参与与合作解决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应共同努力,形成多方合作的机制,共同制定和推动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
社会学角度下的职业道德问题
社会学角度下的职业道德问题职业道德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不管是医生、律师还是记者等职业,都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职业道德洁白无瑕。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会出现一些职业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职业道德问题究竟是怎样的一种问题?本文将从社会角度出发,对职业道德问题进行探讨。
1.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道德是指职业人员在从事自己的职业活动时应该遵守的规范。
它是职业活动的伦理基础,是职业人员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职业行为的标准。
职业道德不仅代表了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正义立场,还代表了职业人员对社会、对公众、对国家、对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2.何为好的职业道德?在最广义的意义上,好的职业道德应该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职业道德应该是一种内在的事物,即职业人员应该有自我修养和自我规范的意识。
一个好的职业人员应该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他们应该遵循的职业准则不仅是法律和规则本身,还有人性、良知的准则。
职业人员不应该只是在遵守法律的框架内工作,职业人员应该通过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自觉地创造出一个新的道德框架,完成自己的职业使命。
第二,职业道德应该能够与社会、大众需求、价值相统一。
一个好的职业人员,不仅要接受技术、管理等专业训练,还应该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考虑到社会、大众需求,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需求,从而取得社会的应有信任和认可。
3.违反职业道德的后果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人,最大的后果就是丧失自己获得的信任和公信力。
一个职业人员如果违反了职业道德规范,可能会导致他所在的企业或行业受到声誉损失,甚至是经济损失。
同时,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人可能会面临惨重的处罚,例如开除、罚款、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
此外,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还会让一个人丧失人格魅力,失去社会地位。
一个人的职业道德标准往往代表着他的道德底线和良知,在职场中,绝大多数的人往往更愿意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人共事,因为他们能够给人留下更好的印象。
社会学视角下的道德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道德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以及对道德的理解,但无论如何,道德问题一直是社会中难以回避的话题。
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的学科,社会学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全面深入的道德问题分析。
首先,社会学认为道德问题是受到社会背景影响的。
社会背景包含了各种社会文化、环境、历史背景等。
我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往往源于我们所处的社会背景,比如西方的个人主义文化与东方的家族主义文化在道德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
因此,在考虑道德问题时,我们需要从社会文化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入手,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道德问题。
其次,社会学认为道德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的。
社会结构指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等。
在一个社会结构相对平等、公正的社会中,人们更容易对道德问题有正确的判断和行为;而在社会结构不平等的情况下,道德问题就更容易出现。
比如富裕阶层与贫穷阶层之间的道德分化现象,就与社会结构紧密相关。
其次,社会学认为道德问题涉及到个体行为和系统问题。
个体行为指的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德问题的态度和行为;而系统问题则指的是一些比较宏观的社会问题,比如大规模腐败、贪污等。
这些系统问题往往源于社会结构和制度的不公正,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去解决。
个体行为则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和各级教育引导,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最后,社会学也认为道德问题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
道德问题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比如诚信、公正、权利、义务等,其中每个问题又有着其独特的背景和条件。
因此,在处理道德问题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从而评估出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待道德问题,更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解决道德问题。
我们需要从社会背景、社会结构、个体行为以及多元复杂性等方面入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道德问题的出现。
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也需要发挥作用,加强道德教育和规范,为我们营造一个更加公正、诚信和回报的社会。
社会学中的社会问题与社会道德
社会学中的社会问题与社会道德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社会之中的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关注的是人类在群体之中的行为和互动。
因此,社会问题和社会道德是社会学中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讨论。
一、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性和影响力的矛盾、冲突和问题。
这些问题一般都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政府和各个社会阶层共同努力才能得以解决。
社会问题的存在反映了社会的不完善和发展的不平衡,这也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核心问题。
现代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非常复杂,包括贫富差距、教育问题、少数民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的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比如,贫富差距会导致社会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而教育问题则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发展。
少数民族问题会引起民族关系的紧张和冲突,而环境污染问题则会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产生极大的威胁。
社会问题的存在与否,是人们对于社会目标的认识和追求的结果,也是人们在现实环境中的处境所决定的。
因此,解决社会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才能够达到长久的效果。
二、社会道德社会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照共同的规范、义务和责任所表现出来的品格和行为。
社会道德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正因为社会道德的存在,个人才能够在社会中找到归属感和奋斗的目标,社会才能够保持稳定和繁荣。
社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道德的表现形式也有所差异。
但是,社会道德的核心始终是对于他人的关爱和尊重,对于社会的认同和责任担当。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的表现形式也日益多样化,比如对于环境保护的呼吁、对于社会公平的追求、对于人权的守护等等。
社会道德的表现既需要个体的努力和实践,也需要社会的支持与引导。
政府、学校、家庭等社会机构都需要扮演好传承和弘扬社会道德的角色,使得道德理念得以传承下去,并不断适应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需求。
社会学角度下的伦理道德问题
社会学角度下的伦理道德问题伦理道德,是人们交往、行为和思想的准则,处处充斥着我们的人生。
人们在不断地思考,精神领域内有哪些行为可能被认为是”对的”,又有哪些行为是”不对的”。
这种标准是非常主观的,也受到政治、历史、文化和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入手,探讨伦理道德问题。
一、伦理道德的产生和演变伦理道德是由社会产生和发展的。
它随着人们对社会作用的认识以及社会的演变而不断变化。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产生了不同的道德规范。
例如,文化背景使得中式婚姻有着与西式婚姻不同的道德标准,伦理道德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
在过去,人们往往对伦理道德有着强烈的信仰。
它们来自于有限的权威,从而限制了思想的多样性。
但随着科学文化的进步和媒体的广泛传播,人们对各个方面的看法越来越多样化。
伦理和道德问题也不断发展和演变,成为了当今社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二、伦理道德与社会社会和伦理道德之间相互关联。
社会的道德标准不仅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也影响着整个社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不遵守伦理道德规范,可能会导致道德滑坡。
利益、利益分配会影响公共道德。
而与此同时,发现社会弱势群体在伦理的角度被较容易地忽略。
这些人往往容易被视为神经癌症患者、法外之徒、不良市民或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伦理道德的制约对他们几乎是没留下任何影响。
三、个人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区别虽然个人伦理和社会伦理旨在提高道德问题,但分别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个人伦理是一个人所认为对和错,这仅在个体水平上具有意义。
如对于一个人来说,“诚实”可能是一种准则,但对于另一个人来说,可能“不撒谎”才是更重要的准则。
这种伦理通常是基于个人经验和信仰形成的。
而社会伦理是整个社会所认为的对和错。
通常在法律、政治、文化和道德规范中得到体现。
当社会上的人群遵循相同的伦理标准时,我们通过其行为来了解这些标准。
与个人水平的信仰和经验不同,社会伦理标准通过各种制度和规范来传递。
社会学对社会道德的探讨
社会学对社会道德的探讨在人类社会中,道德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道德不仅是社会规范的体现,还是人们行为准则的指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变革,道德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
社会学对道德的探讨,就是要深入了解道德现象的本质和演变,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当下的道德挑战。
一、社会学中的道德概念社会学把道德定义为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它来源于社会共识和价值观,并且受到社会集体的固化行为制度的约束。
从这个角度来看,道德与习俗、法律等社会规范密切相关,但又不完全等同。
道德对人的行为有更广泛、更深入的渗透和影响。
二、社会变革和道德演变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是道德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社会转型期,道德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历史时期,社会的信仰、价值观、观念、道德规范等方方面面都会被重新审视和调整。
社会变革会引发各种道德矛盾和挑战,如经济利益、治理、公民权利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变化,道德规范和价值观也在不断演变,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例如,现代中国的道德演变是由传统文化、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甚至是全球化时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社会化和道德教育社会化是人类从出生到成长、成熟过程中在社会中逐渐被纳入和融合的过程,是一个从家庭、学校、社区到整个社会和文化系统的过程。
道德教育无非也是社会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育和社会化共同构成了人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的成长和塑造过程。
教育是人类思维、情感、意志等各方面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而道德教育则是对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训练与提高。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学校、社会、媒体等各方面都扮演着道德教育的角色。
例如,学校教育鼓励良好的品德操守,社区组织组织志愿者活动以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家庭培养孩子的个人品质和道德观念以及商业或公益广告的传播,都是道德教育的有力手段。
四、社会道德建设的路径在探讨完道德的概念、演变和教育后,我们再来看如何进行社会道德建设。
社会学教案二:用社会学的眼光看待道德与法治
社会学教案二:用社会学的眼光看待道德与法治在社会学中,道德和法律是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两个概念。
道德是社会上共同活动的准则,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性内容,而法律则是道德之上的规范,是组织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律规则。
两者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社会进步的基础。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人们自己的内心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力量。
道德不仅能引导个人的行为,还能调整和规范社会各方面的行为,进而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在社会生活中,道德是一种强烈的情感,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
但是,道德的约束力弱,导致了社会行为的负面影响。
社会需要法律作为规范来对不道德行为进行惩罚和修复。
法律的作用在于维护社会的权益和秩序,保障社会公正、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法律能够对特定行为做出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起到限制、规范和约束行为的作用。
同时,法律也能够对于案件进行判决,满足公正和公平的原则,解决纠纷和争议。
法律是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的桥梁,是社会和谐和发展的保障。
在社会生活中,道德与法律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社会进步的基础。
道德是社会行为的本质,而法律是对道德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依存。
但是,道德和法律并不是绝对的,它们受到社会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道德和法律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变革,以适应不同的社会需要。
道德与法律是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共同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社会文明和秩序的基石。
社会学教育中,我们必须用社会学的眼光来看待道德与法律,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社会学视角下的商业道德问题探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商业道德问题探究商业道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商业活动的高速发展和复杂性,不断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
本文将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对商业道德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商业道德的概念和重要性普遍认为,商业道德是商业活动中必需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包括商业道德原则和商业道德行为。
商业道德的原则是商业领域内的基本法律法规、商业准则、道德规范等,商业道德行为是指在商业活动中所应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
商业道德在商业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商业道德规范了商业活动的行为标准,使得商业活动能够更加有序、规范。
其次,商业道德能够增强商业交易的信任度,保障了商业活动的稳定和长期发展。
最后,商业道德有助于调整商业活动的内部结构和改善商业活动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二、商业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商业活动中,商业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诚信许多商业活动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承诺。
然而,在商业活动中,有些人故意不履行承诺,或者说故意撒谎,以达到其个人利益的目的。
这种行为使得商业交易无法健康进行,破坏了商业活动的秩序和稳定性。
2.盗窃和舞弊商业活动中的盗窃和舞弊是商业道德问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盗窃是指窃取财产,舞弊是指对商业活动进行欺骗和操纵。
商业活动中的盗窃和舞弊会硬性扭曲市场的公正性,给消费者和合法经营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3.剥削和贪污商业活动中的剥削和贪污也是商业道德问题的凸显表现。
剥削是指强制给别人带来经济利益,而不是通过公平的交易方式获得;贪污是指商业交易过程中的贪污行为,影响了商业交易的公正性和竞争性。
三、导致商业道德问题的原因商业道德问题是由于许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度不完善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商业道德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很多情况下,商业道德问题源于制度设计的缺陷,不完善的监管机制会导致商业活动中不诚信、盗窃和舞弊等问题的发生。
道德与社会批评
道德与社会批评道德伦理与社会批评是当今社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道德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社会的运行和个体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社会批评则是针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不公平和不道德行为进行指责和审视。
本文将探讨道德与社会批评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于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一、道德的重要性道德是一种价值取向,指导人们在行为和思想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它是一种规范,通过规定人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为社会提供了秩序和稳定。
道德不仅仅涉及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关乎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它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关心和帮助。
在一个道德价值观树立的社会中,人们会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和责任,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社会批评的作用社会批评是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和指责,它可以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通过社会批评,人们可以发现并揭示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和不道德行为,从而引发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社会批评还能够激发人们对于道德的思考和行动,促进人们的道德行为和责任感的提升。
在社会批评的引导下,人们可以更加积极地为改善社会而努力,推动社会的公正和进步。
三、道德与社会批评的关系道德与社会批评是紧密相关的,它们相互促进和影响。
道德为社会批评提供了参考标准和价值观念,它是社会批评的基础。
社会批评则通过揭示和指责不道德行为,促使人们重新反思和重塑道德观念。
道德与社会批评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共同推动社会向更加公正和道德的方向发展。
四、道德与社会批评的意义道德与社会批评对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它们可以提醒人们保持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通过社会批评的警示和指责,人们可以意识到自身潜藏的不良行为,从而纠正和改善。
其次,道德与社会批评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社会批评揭示社会中的问题和矛盾,促使人们对社会进行反思和改变。
最后,道德与社会批评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
只有通过道德的规范和社会批评的引导,人们才能更好地相互尊重、关心和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名]: 道德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责任者]: 孙立平
[发表时间]: 2001-06-06
[原文出处]: 《北京日报》
[秘密等级]: 公开
[字数]: 1946
[主题词]: 道德问题/社会学/分析
[正文]:
道德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孙立平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转型,我们的社会道德方面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
其中,“蹂躏道德”现象就是值得重视的一种。
何谓“蹂躏道德”现象
这里所说的“蹂躏道德”是指这样的一种现象:故意将社会中的某些道德规范加以违反、嘲笑和奚落;将违反道德的言语和举动故意张扬,以引人注目;对符合道德的现象故意加以嘲弄和羞辱,以表明自己与道德的势不两立;充满着对道德的挑战,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还在将道德作为一种有力的武器加以使用,最终一定是将你自己弄得荒唐可笑;而违反或“蹂躏”道德,似乎成为一种潇洒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至少有相当的一部分的人们是在将这种对道德的违反、嘲笑和奚落视为一种“精神的享受和快乐的源泉”。
一般地说,这种现象具有一种道德反叛的含义,是对一种已经过了时的道德的反叛。
许多西方国家在经历急剧的社会变迁的时候,都曾发生过类似的现象。
因此,如果用这个思路来解释目前我们生活中存在的“蹂躏道德”现象,似乎也说得通,因为中国也在经历变革,走向现化代的历史时期。
但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这种解释未免失之简单。
因为目前我国的情况毕竟与西方有很大的不同,类似的现象发生的背景有着截然的区别。
毫无疑问,价值的多元化,急剧变迁时期的“道德失范”,是非标准的模糊,失衡的心态,都可以用来解释中国大陆现有的道德混乱状态;拜金主义、物质崇拜,两极分化,更是难辞其咎。
但问题是,缺少道德就缺少道德好了,为什么非得把道德蹂躏一番?为什么非得把道德弄得像一个阶级敌人似的?好像不把道德戏弄一番,心里就不痛快!
其实,道德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有时它很硬、很强,似乎比法律还起作用,还有力量。
但有的时候,道德又很弱。
因此,有时候,道德也许只是一个无辜的被蹂躏的对象,是种种的历史的与现实的因素赋予了它以悲剧性的命运。
道德重建中几个关键性问题
在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的过程中,重建道德,这已在相当多的人们中间形成了共识。
这里需要解决重建道德中的一些具体而又具有关键性的问题。
A、道德秩序与多元结构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社会结构应该是多元化的,多元的结构所承担的功能又是有所不同的,并在功能上有所互补。
一般地说,在一个结构多元的社会中,至少应当有如下的三种力量在起作用:市场的力量,政府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
在一个相对复杂的社会中,分化的结构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同时又能够在功能上互相配合,构成社会有序的基础,否则,就会造成社会生活的紊乱。
在道德的问题上,也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道德的重建,迫切需要两个因素的作用。
在这两个因素中,一个是硬的,即由政府和法律所代表的硬性的机制。
这种机制的作用不在于说教,而在于行动。
其作用具体表现在对于超过一定限度的非道德行为进行惩罚,使违反道德的行为不至于带来吸引人的利益,使遵守和维护道德的行为不至于付出太大的代价。
另一个则是软性的,即社会中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包括宗教。
也可以将这后一种机制称之为超越型的机制。
超越型机制的力量在于它的神圣性,不需要计算和衡量,更不是仅仅以功利为标准。
这种机制看起来是很软的,但其作用是绝不能低估的。
可以说,在一个人的心目中有没有“上帝”是大不一样的。
B、道德秩序与制度安排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一个社会中人们的道德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为此而做的制度安排。
因此,重建道德,首先还不在于宣传和号召,而是在于制度建设。
首先,减少遵从道德的行为的代价和成本。
更通俗地说,不能使遵从道德者总是成为事实上的吃亏者。
这就需要社会中制度安排能够保障最起码的公平与正义。
如前所述,当社会中的公平与正义被破坏的时候,道德便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
在公平与正义能够基本上得到维护的时候,道德的力量也会强大起来。
从这种意义上说,道德有赖于体现公平与正义的社会秩序的支撑。
道德本身是不能单打独斗的。
其次,是不能使违反道德的行为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
在一个社会中,当违反道德的行为往往能够带来利益的时候,就会产生有害的误导。
因此,必须通过社会中的制度安排,使不遵从道德者不但不能受益,而且还可能吃亏。
这样,道德的重建才会有保证。
C、道德秩序与道德示范
道德的示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
作为一种自律,这是不错的。
但如果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个口号又是不够的。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这种“从上做起”无疑应当是道德重建的现实开端。
(作者系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
《北京日报》2001年6月06日
创建时间: 2001-08-04
修改时间: 2001-08-04
操作员: CN=lyx/O=notesc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