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最大公因数》导学案123

合集下载

《找最大公因数》优秀教案

《找最大公因数》优秀教案

《找最大公因数》承接性练习课教学目标: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多种方法找出两个数或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并能用集合图法、列举法、短除法等找出两个数的因数和公因数。

3、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

教学重难点:学生会用多种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并能准确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过渡语】同学们,我们又见面啦!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找最大公因数〔贴板书〕昨天咱们做了首学检测题,我选其中几张展示给大家,请大家一起来分析分析。

一、出示首学检测题照片。

〔首学〕1、首先,我们来看看我会说这个题,是关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孩子们怎么理解的,有的说是两个数相同的因数,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相乘的因数叫做公因数就不对了,大家找最大公因数用到的方法有列举法、筛选法,还有短除法。

2、其实呀!除了这些方法,我还有其他方法想介绍给大家,请看视频,仔细看哦!〔播放微课视频〕3、视频中还向你介绍了什么方法?〔学生边说,边贴板书〕你看明白了吗?现在有这么多方法,那平时做题的时候,你喜欢用哪个方法?过渡语: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特殊数,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有规律的,你只要发现这个规律,遇到找这类特殊数的最大公因数的题时,你能很快找到。

二、互学:找两种特殊数的最大公因数。

探究“两个数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时两数的最大公因数。

探究“两个数找不到除了1以外其他的公因数〞时两数的最大公因数。

1、看题单上的第一题,听清楚要求:先用自己的方法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填在题单上,再仔细观察琢磨,小组内交流,试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你有什么发现?3、请同学汇报每种特殊数的结果。

4、学生发言:有什么发现?5、小结:两个数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辗转相除法或列表法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探索、交流、合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及其求法。

2. 运用辗转相除法或列表法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

难点:1. 理解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

2. 灵活运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学生准备:1. 学习资料。

2. 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如:“小明和小华分别有30本和40本书,他们想要共同借阅一些书籍,他们最多可以一起借阅多少本书?”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 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列表法或辗转相除法进行探究。

3.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并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运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 练习与反馈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进行讲解和反馈。

五、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及其求法,以及如何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快速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 教师可以举例说明最大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分解质因数、简化分数等。

七、课堂练习a. 12和18b. 21和35c. 48和60a. 54和24b. 80和48八、课后作业a. 72和84b. 105和1202. 家长签字确认。

五年级数学上册 找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 找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北师大版

《找最大公因数》导学案预习案1、什么是因数?找出2×9=18中的因数?2、你知道18的因数还有哪些?3、填空:① 18÷6=3 所以18是6的(),6是18的()。

② 24的因数有(),30的因数有()。

4、2、怎样才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二、合作交流阅读教材第45页, 思考下列问题: 1.写出12和18的因数分别有哪些? 2.举例说明你是怎样找因数的?3.举例说明什么叫公因数?什么叫最大公因数?4.举例说一说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5.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用“?”标记出来。

组内交流组内讨论 交流并汇报三、展示成果课本第四题。

1、当两个数的公因数是1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

2、当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时,最大公因数是其中最( )的数。

组内交流 解疑 老师点拨四、达标检测1. 8的因数:2. 5的因数: 16的因数: 7的因数: 8和16的公因数: 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 8和16的最大公数是:3.填一填。

完成导学单中的达标题。

1、先独立答题2、组内交流3、师生交流 五、盘点收获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你能举例说明吗? 六、作业布置(1)找出右边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2)写出下列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12的因数 15的因数 18的因数 12和15的公因数 12和18 的公因数 15和18 的公因数预习案 一、填空1、甲=2×3×5,乙=2×3×7,甲和乙的最大公约数是( ).2、36和60相同的质因数有( ),它们的积是( ),也就是36和60的( ).3、(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4、自然数a 除以自然数b ,商是15,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约数是( )5、两个数为互质数,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6、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为( ).7、18和24的公约数有( ),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是(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 1、互质数是没有公约数的两个数.( ) 2、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是质数.()《找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6找最大公因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6找最大公因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6 找最大公因数 |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2.能够运用欧几里得算法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3.能够应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2.运用欧几里得算法求出最大公因数。

三、导入老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导入本节课:1.两个数的公约数有哪些?2.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什么?3.怎样求最大公约数?四、整合1.最大公因数的定义最大公因数,英文称为Greatest Common Divisor,简称GCD,指的是多个整数中共有的最大因数。

比如,15和25的公因数有1和5,其中5是最大的公因数,因此15和25的最大公因数为5。

2.计算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我们通常使用欧几里得算法来计算最大公因数。

以求15和25的最大公因数为例,步骤如下:•用25除以15,得1余10;•用15除以10,得1余5;•用10除以5,得2余0。

最后一步余数为0时,除数就是15和25的最大公因数,即5。

从上面算法的步骤中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不变,当且仅当它们的余数相同时,就可以停止算法;•当两个数中包括1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是1;•较小数除以余数的余数一定比较大数的余数小;3.最大公因数的应用最大公因数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1.最简分数:把分子分母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就可以得到最简分数。

2.求最小公倍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等于它们的乘积除以最大公因数。

五、引申本节课的任务是独立完成练习册P16~P17(4)。

作为引申,我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进行思考:1.怎样判断两个数是互质的?2.什么是质数?怎样求一个数是不是质数?3.怎样求最小公因数?六、总结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学会了欧几里得算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同时,我们还能够使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数学知识,做出更好的决策。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找最大公因数(三) 导学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找最大公因数(三) 导学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时导学案【学习内容】找最大公因数(三)(课本第62页)【学习目标】1.我要学会用最大公因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自己的猜想、分析和推理能力。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2的因数有(),16的因数有()二、学海探秘例1:张老师家买了新房子,其中有一个长16分米,宽12分米的储藏室,他想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储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的。

1.猜一猜:在长方形的地面上铺正方形的地砖,既要铺满,又要都用整块的地砖,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正方形地砖呢?我猜可能是:用边长是()分米的正方形地砖能正好铺满。

2.试一试:用边长为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分别铺在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

哪些纸片能将长方形正好铺满?哪些不能?操作结果是正好铺满,不能正好铺满。

3.揭晓秘密:为什么边长为1厘米、2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地砖能正好铺满呢?这有什么奥秘呢?请认真阅读课本P62揭晓答案:要使所用的正方形地砖刚好铺满又是整块的,地砖的边长必须是()的因数,又是()的因数。

4. 我知道:16的因数有(),12的因数有()。

()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的因数,它们是12和16的公因数。

5.我归纳: 是12和16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 ),其中( )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 )。

6.我明白:所以地砖的边长可以是 ,最大是 。

三、知识运用1.填空:16的因数有( ),20的因数有( ),16和20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

2.有一张长方形纸,长70㎝,宽50㎝.如果要剪成若干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几厘米?3.写出下列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97( ) 368( ) 7218( ) 159( )四、拓展提高男生有48人,女生有36人。

男、女生分别站成若干排,要使每排的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有多少人?这时男、女生分别有几排?五、达标检测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找最大公因数》导学案1234

《找最大公因数》导学案1234

找最大公因数导学案【学习目标】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难点:探索找两个公因数的方法。

一、【温故互查】1、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根据。

1632 =( )16 = 4( ) = ( )4 =1( )2、举例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

3 ×4 = 12因数 因数 积(3和4都是12的因数)二、设问导读:。

1、找出12和18的全部因数,并与同伴交流你是怎么找的?12的因数有:18的因数有:2、12和18公有的因数是哪几个?公有的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多少?公有的因数有( ),其中公有的因数中最大的是( )。

3.如何将这些因数填入两个相交的集合呢?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又应该填哪因数呢?讨论,并试着填一填。

4、说说什么叫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归纳: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们的()。

.三、自学检测:1、把16和20的因数和公因数分别填在下面的集合圈中,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8的因数有()42的因数有()28和42的公因数有()28和42的最大公因数是()3、下表中哪些数是20的因数,哪些数是15的因数?在相应的格子里打上“√”。

说一说哪些数是20和15的公因数。

四、拓展延伸有两根木料,一根长16米,另一根长18米。

现在要把它们截成相等的小段且每根不许有剩余,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五、我的收获约分导学案学习目标: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约分的含义。

2、难点:能正确的进行约分。

一、温故互查1、找出下列数的最大公因数。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内容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内容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最大公因数的定义:两个数公有的最大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 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1)短除法:用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来表示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列表法:分别列出两个数的因数,找出它们共有的最大因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最大公因数的定义,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最大公因数的定义、求法及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两个数的因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2. 讲解最大公因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3. 讲解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重点讲解短除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4.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最大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求一组给定数的最大公因数,并写在练习本上。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2. 利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PPT示例直观地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及求法。

2. 讲解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详细步骤,并通过PPT示例进行演示。

3. 学生分组练习,每组选择一组数,运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并互相检查。

4. 老师选取几组练习题,进行讲解和解析,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最大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最大公因数年级:小学四年级学科:数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辗转相除法找出一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3.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数字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数字。

2. 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与最大公因数相关。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找出这些数字的最大公因数?2. 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他们的想法。

探索最大公因数: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然后引入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 教师解释最大公因数是指两个或多个数共有的最大因数。

3. 教师通过示例演示如何使用辗转相除法找出一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尝试使用辗转相除法找出其他一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拓展应用: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与最大公因数相关,例如:小明有12个苹果,小红有16个苹果,他们想把苹果平均分成最多的堆,每堆有多少个苹果?2. 学生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运用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总结回顾: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辗转相除法的运用。

2.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思考和策略。

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最大公因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继续探索和应用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2. 学生可以尝试寻找其他方法来找出一组数的最大公因数,与辗转相除法进行比较。

教学反思:1. 教师回顾教学过程,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教师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最大公因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6 找最大公因数-北师大版(2012)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6 找最大公因数-北师大版(2012)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6 找最大公因数-北师大版(2012)一.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1.认识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学会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因数。

3.练习对最大公因数的运用。

二. 教学重点1.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求法,了解已整除与互质两种情况的关系。

2.掌握最大公因数的应用。

三. 教学难点辗转相除法的应用。

四. 教学内容1.讲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意义。

2.讲解如何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因数。

3.练习运用最大公因数。

五.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举一些实例,引导学生对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有所了解,并启发学生去思考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讲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所谓最大公因数,是指几个数公有的因数中最大的一个。

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最大公因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应用在分数约分、分数加减乘除、分解因数等问题中。

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辗转相除法例如,设两个数分别为a、b,且a > b,则有:a=kb+r,其中k是一个整数,且0≤r<b若r=0,则b是a的一个因数,且是最大的公因数。

若r≠0,则有:b=k′r+r′,其中k′是一个整数,且0≤r′<r继续用上述方法,直到r=0为止。

最终,b就是该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实例讲解例如,求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36÷48=0 (36)48÷36=1 (12)36÷12=3 0因此,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为12。

4.练习练习1:求48和60的最大公因数。

解:方法同上,得到最大公因数为12。

练习2:若a和b的最大公因数为6,且a/b=3/4,则求a和b的值。

解:由于a和b的最大公因数为6,所以可以表示为a=6m,b=6n,其中m、n 互质。

又因为a/b=3/4,所以有6m/6n=3/4。

化简后,得到m/n=1/2。

由于m、n互质,所以m=1,n=2。

因此,a=6m=6,b=6n=12。

5.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辗转相除法的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够灵活应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找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小学数学找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的因数 小窍门:先找较小数的所有因数,再在这些因数中圈出较大数
的方法(提示:有条理) ②展示找 12 和 18 公因数
的因数,这样找公因数比较省力(你知道为什么吗?)
的方法(两种方法)
方法三:将 12 和 18 的因数填在下面集合图合适的位置,并说
③展示介绍集合图每一部
说你为什么这么填
分表示的意思,说一说怎
)是它们的最大公 结合实例说明什么叫公因数
因数
②说说你是怎么找公因数的 方法一: 先找出 12 和 18 的所有因数,然后圈出 12 和 18 因数中出现的 学 相同的数
展示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面向全班展 示


板书组:

1.板书 12 和 18 的所有因

方法二: 先找出 的所有因数,然后再在这些因数中圈出
①9 和 15 ②8 和 12 ③15 和 20 ④14 和 21
( )的因数有(

( )的因数有(

拓展组:
①完成拓展部分内容,根
据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的
不同,进行分类,并说说
合作预时:12 分钟
你发现了什么。
( )的因数 ( )的因数
②交流,互动,举例验证
观察集合图,用红笔圈出公因数中最大的数。
你的发现。
课程 自 学 指 导
互动策略
展示 方案
结构
一、复习旧知:找出 12 和 18 的全部因数,
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 12 和 18 的因数,。
12=( )×( )=( )×( )=( )×( )
18=( )×( )=( )×( )=( )×( )
12 的因数有 (

对子学习

找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找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学案
导案
备注
我们在第一单元的时候学习了找一
个数的因数,举例说明什么是因

数。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找因数的 布置课前回顾

链 比赛,好吗?2人小组互相比一
复习第一单元
接 比,一个找出12的全部因数,另一 知识。
个找出18的全部因数,看看谁找得
又快又准!
1. 分别写出12和18的因数 12=( )×( )=( )×( )
找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学科
数学
备讲人 刘裕 萍
学习 找最大公因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45—46页) 内容
知识与技能:1.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 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2.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 学习 的方法,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目标 过程与方法: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 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问 戏。要求把一张长50厘米,宽20厘 题,你会怎么
题 米的长方形纸片剪成若干个小正方 想?遇到这样
引 形纸片,并且纸片没有剩余,那么 的问题其实是
入 剪出来的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最大是 让我们求什么
多少厘米?
的?
回答下面的问题:
当我们遇到困
1. 结合你们的理解,2人小组 难的时候,千
说一说12和18的公因数和 万别忘了我们
导 )。
表示的方法)
读 ( )和( )的公因数有(
通过集合的方
),( )和( )的最大公因数 式使得学生更
是( )。
直观地理解公
4. 观察一下,两个数的公因 因数的含义。
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之 指定多小组代
间有什么关系?
表发言。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
首先,学生们在列举法寻找最大公因数时,有时会遗漏一些因数,这说明他们在数学思维的条理性上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更系统地找出所有因数。
其次,筛选法作为一个较为高效的寻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部分学生对其原理理解不够透彻。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用更多具体的例子来解释筛选法的原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个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感、逻辑推理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学习找最大公因数,使学生能够:
1.增强数感,理解数的性质,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发展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探索和总结找最大公因数的规律,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3.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将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符合新教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此外,学生在分享讨论成果时,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为了让他们能够更清晰、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会加强他们的语言训练,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我也意识到,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巩固和拓展还需要在课后进行更多的练习。因此,我会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习题,让他们在课后进行巩固。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初步》单元,主要内容为《找最大公因数》。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公因数的概念,掌握寻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具体内容包括:
1.理解公因数的定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
2.掌握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应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如求两个数的公有部分,或简化分数等。
2.教学难点
(1)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最大公因数是两个数共有的最大因数,学生需要理解“最大”这一概念;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等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数学思考:经历列举法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感受集合思想。

4、情感与态度:培养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教学难点:应用列举法等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磁性贴片、学生座位号数字贴片和集合圈等。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介绍自己座位号的数字特征,复习因数和倍数、2、3、5倍数的特征、奇数、偶数、质数与合数等。

如10号:我是2和5的倍数,是偶数,是最小的两位数等。

(二)教学过程1、找出12和18的全部因数。

孩子们,谁的座位号是12号呀!谁是18号呢?来,挥挥手,哦!大家能帮这两位孩子找出12和18的全部因数吗?(1)学生在学习单上找12和18的全部因数。

学生完成,师巡视。

(2)交流汇报(你是怎么找的?多些孩子说)生1:用乘法找,12=1×12=2×6=3×4,12的因数有:1、2、3、4、6、12。

18的因数有:1、2、3、6、9、18。

师:孩子们,你能听懂他的意思吗?谁再说一遍,有请。

生2:.........师:除了用乘法找,还可以怎么找?生3:用除法找,就是12除以1等于12,,那么1和12就是12的因数..........2、贴因数你手里拿了谁的因数,请贴在对应的位置。

(有序,不遗漏不重复。

表扬)1、2、3、6没有了,思考:为什么1、2、3和6要贴两次?理由是什么?老师来补齐。

3、因数填在集合圈里学生说,师填数。

(一组一组找,有序不遗漏)4、找相同的因数(1)列举法(2)筛选法(3)筛选法大家看看这两个集合圈,熟悉吗?在哪里见过,第三单元的课堂精练里练习有做过。

嗯,真的熟悉。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导学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导学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导学案设计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导学案设计设计说明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在各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提供数学学习的素材,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相结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

2.借助直观操作,有效理解概念。

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已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

本设计中让学生借助直观的操作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2.小组讨论方法后尝试求最大公因数,汇报自己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列举法:先分别找出18和27的因数,然后看18和27的因数中哪些是它们的公因数,再从中找出最大的一个。

(2)筛选法: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小数18的因数,再从中圈出较大数27的因数,最后找出最大的一个。

2.判断。

(1)互质数是没有公因数的两个数。

( )(2)因为15÷3=5,所以15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5。

( )(3)30,15和5的最大公因数是30。

( )(4)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 )(5)1和任意非零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 )3.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和75和1016和2036和48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2分钟)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61页3题。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63页1、2题,使学生熟练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直接写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找最大公因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找最大公因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找最大公因数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能够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列举法、筛选法、分解质因数法等方法找出最大公因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将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运用到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1.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 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列举法、筛选法、分解质因数法。

3. 最大公因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掌握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筛选法和分解质因数法找最大公因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 新课导入:讲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举例说明。

3.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列举法、筛选法、分解质因数法等方法找出最大公因数。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以及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找最大公因数的规律。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找最大公因数的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建议1. 在讲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时,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在探究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在练习巩固环节,可以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找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找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找最大公因数》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名:学习目标1、让学生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准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通过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灵活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方法指导自主研究,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总结归纳。

流程具体内容一自主学习温故知新1、3×4=12,()是12的因数。

2、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的,最小因数是(),最大因数是()。

3、一个数只有()和它()两个因数,这样的数是质数。

4、1既不是(),也不是()。

5、12=()×()=()×()=()×()18=()×()=()×()=()×()12的全部因数是:18的全部因数是:12和18公有的因数是:12和18公有的因数,也就是它们的,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

根据上面的题目,我发现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6、试找出8和10的最大公因数。

二小组合作探讨交流问题一:找出16和24的最大公因数。

16的全部因数是:24的全部因数是:16和24的公因数是1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我发现: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①先找出各个数的()②再找出两个数()③最后确定()问题二:请你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和8( ) 9和3( ) 28和7( ).我发现:每组数都是( )关系,他们的最大公因数的特点是()。

问题三:请你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5和3 ()9和16 ()7和15()我发现:每组数都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特点是()。

三强化梳理拓展延伸找出下列分数分子与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12824164836四达标检测总结评价1、我是小法官(1)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两个数的公因数一定小于这两个数。

找最大公因数优质课教案(通用3篇)

找最大公因数优质课教案(通用3篇)

找最大公因数优质课教案(通用3篇)找最大公因数优质课篇1教学内容《最大公因数》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教材第80到81页的内容及第82页练习十五的第3题。

设计思路这个内容被安排在人教版第十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内,是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知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用。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校买回12棵风景树,现在要栽种起来,栽种时行数不限,但每行栽种的数目相等,可以怎么栽种?16棵呢?2、分别写出16和12的所有因数。

二、教学实施1、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集合图。

指出: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他们的公因数。

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2、完成教材第80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拿卡片的同学快速站一站,那几个数站在左边,那几个数站在右边,那几个数站在中间,最后集体订正。

3、出示例2。

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1)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着找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在全班交流。

(3)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演示方法方法一:先分别写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公有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先找出18的因数,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从中找最大。

18的因数有:①,2,③,6,⑨,18方法三:先找出27的因数,再看27的因数中有哪些是18的因数,从中找最大。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经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结合具体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不重复的思考习惯。

3、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想一想,以旧引新1、找12的因数。

师:话说有一个人养了一些猴子,每天他都要给这些猴了了喂桃子,有一天,他想考一考他的孩子。

于是,他就问:如果我现在有12个桃子,平均分给这些猴子,刚好分完,你说说这里的猴子可能有多少只?生:可能是1、2、3、4、6、12只。

师:你是怎样发现的,而且如何才能找到所有的可能情况?学生汇报、交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

从而得出:12=1X12=2X6=3X4,因此12的因数有1、2、3、4、6、12。

2、找18的因数师:如果我现在有18个桃子,平均分给这些猴子,也刚好分完,你说说这里的猴子可能有多少只?学生很快得出结果:18=1X18=2X9=3X6,18的因数有1、18、2、9、3、6找一找,经历过程在刚才的故事中,我们是通过乘法算式来找两个数的因数的,现在请同学们将这些因数填入下面的集合:小组讨论: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应该填哪些因数?小组汇报:1、2、3、6师总结:像这样两个数的公有的因数就是它们的公因数,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在找12与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时,还有别的方法吗?生:可以先找出12的因数:1、2、3、4、6、12,再判断这几个数中,哪几个也是18的因数,只有1、2、3、6,所以1、2、3、6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其中6最大,它就是最大公因数。

师:那你现在知道可能有多少只猴子了吗?最多有多少只?小结:1、2、3、6是12和18的公有的因数,我们把它们称作12和18的公因数,其中6最大,它就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准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同学们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要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养成不重复、不遗漏的思考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发现、讨论归纳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入课题有位农夫养了一群小兔子,有天农夫对他的孩子说:“如果我有8根胡萝卜,平均分给这些兔子,刚好分完。

”农夫又说:“如果我有12根胡萝卜,平均分给每只兔子,也能刚好分完。

”农夫最后又说:“其实兔子的数量就是8和12的最大公因数。

”(板书课题:找最大公因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二、新知识教学(一)用列举法找出最大公因数1、分别列出8和12的因数18=(1)×(18)=(2)×(9)=(3)×(6)12=(1)×(12)=(2)×(6)=(3)×(4)18的因数:1、2、3、6、9、1812的因数:1、2、3、4、6、122、找出8和12公有的因数:1、2、3、63、找出8和12的最大公因数:6(二)用集合法找出最大公因数(课件演示)所以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6 。

小结:(板书)1、先找各个数的因数找最大公因数的步骤2、找出两个数公有的因数3、确定最大公因数(三)练一练:用两种方法分别找出下列数的最大公因数24和18(四)观察、合作探究,特殊数找最大公因数的简便方法(1)8和16 4和8 9和3 28和7(2)5和7 2和3 11和19 3和7观察8和16这两个数字的关系(倍数关系)公因数是1、2、4、8,最大公因数是8,它是这两个数中的较小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找最大公因数
【学习目标】
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重点: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难点: 2、探索找两个公因数的方法。

一、【温故互查】
1、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根据。

1632 =( )16 = 4( ) = ( )4 =1( )
2、举例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

3 ×
4 = 12
因数 因数 积
(3和4都是12的因数)
二、设问导读:。

1、找出12和18的全部因数,并与同伴交流你是怎么找的?
12的因数有:
18的因数有:
2、12和18公有的因数是哪几个?公有的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多少?
公有的因数有( ),其中公有的因数中最大的是( )。

3.如何将这些因数填入两个相交的集合呢?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又应该填哪因数呢?讨论,并试着填一填。

4、说说什么叫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
归纳: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
们的()。

.
三、自学检测:
1、把16和20的因数和公因数分别填在下面的集合圈中,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8的因数有()
42的因数有()
28和42的公因数有()
28和42的最大公因数是()
3、下表中哪些数是20的因数,哪些数是15的因数?在相应的格子里打上“√”。

说一说哪些数是20和15的公因数。

四、拓展延伸
有两根木料,一根长16米,另一根长18米。

现在要把它们截成相等的小段且每根不许有剩余,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
五、我的收获
约分
学习目标: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理解约分的含义。

2、难点:能正确的进行约分。

一、温故互查
1、找出下列数的最大公因数。

4和9 18和32 24和15
二.设问导读
1、观察课本79页的图片,并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你发现了什么?讨论
2、你能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释笑笑的发现吗?讨论
归纳总结: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 )。

三分之一不能再约分了,是( )。

3、那么如何进行约分呢?你能把24
8进行约分吗?说说你是怎样进行约分的?
4、比较这两种约分的方法有什么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种?比较、交流,并说说。

三、自学检测
1、填空:
(1)分子和分母只有( ),这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2)分数单位是81
的最简真分数有( )。

(3)一个最简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积食24,这个分数是( )
或( )。

(4)在( )填上“﹥”“﹤”“=”
73( )76 402( )85 (41 )49
2、判断:
(1)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一定是质数。

( )
(2)5/12是一个最简分数。

( )
(3)把一个分数化成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 (4)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 )
(5)最简分数一定是真分数。

( )
(6)约分以后,分数单位变小了。

( )
四、拓展延伸
1、把下列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

105
=( ) 3528
=( ) 2211=( ) 2025 =( ) 5117
=( )
2416=( )
五、你的收获
找最小公倍数
学习目标:
1、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2、会利用列举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表示公倍数和最小
公倍数时感受集合思想。

学习重难点:
1、重点:会利用列举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难点: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一、温故互查:
1、找出下列数的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8的倍数12的倍数
30以内6的倍数:( )
100以内9的倍数:()
二、设问导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1、在表中用○标出4的倍数,用△标出6的倍数。

2、认真观察以上圈出的数,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像12、24、36、48,这些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它们是4 和6的( ),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
3、填一填。

4和6相同的倍数有:( ) 。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

3、用集合图的方法表示公倍数,并说说你是怎么填写的?
3、自学检测
1、填一填。

× 1 2 3 4 5 6 7 8 9 10
8 8 16
6 16 12
50以内6和8的公有倍数(),最小公倍数是()。

2、想一想,填一填。

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
50以内6和9的倍数
3、求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3和6 8 和10 2和7 6和10
四、拓展延伸
1、判断题。

(1)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大。

()
(2)甲数和乙数都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因数。

()
(3)两个数的公倍数是有限的。

()
(4)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最大公因数的倍数。

()
2、一种地板长15cm,宽12cm,要铺成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
板?
五、我的收获
分数的大小
学习目标
(1)探索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学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通分的含义,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3)重点:理解通分的含义,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4)难点: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一、温故互查:
(1)说一说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2)如何找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比较下面分数的大小。

75 438
3 二、设问导读:
(一)、比较分数的大小,认识通分。

1、出示课本第83页“校园面积”情景图,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2、根据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尝试解答。

3、小组交流讨论谁的占地面积大?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归纳:(1)像这样,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作( )。

(2)比较分数的大小,先将分数化成( )分数,然后再比较。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 );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 )。

(二)、比一比,宿舍楼和教学楼谁的占地面积大?小组讨论汇报。

归纳:通分的方法:通分时用原分母的公倍数作( ),为了计算简便,通常选用最小公倍数作( )。

三、自学检测:
1、
65= = = 2、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 ),用( )作为43和6
5的公分母进行通分。

3、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两个分数,分子( )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分母( )的分数比较大。

4、小丽和小红为灾区捐款,她们都有100元零花钱,小红捐出8
3,小丽捐出7
2,( )捐的钱多。

5、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

(1)31和74 (2) 127和43 (3)163和8
5
四、课外拓展 (1)比较210
3,395,和272的大小。

(2)李庄有2517的农户参加了新农合,有4
3的农户参加了养老保险,参加哪一种的人数比较多?
五、我的收获 12 ( )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