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与实用实用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336699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8.png)
发酵豆粕标准
一、原料要求
1.1 豆粕应符合国家豆粕标准的规定。
1.2 生产发酵豆粕的原料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
1.3 豆粕应保持新鲜、无霉变、无虫害。
二、感官指标
2.1 颜色:发酵豆粕应为浅褐色或黄褐色,具有光泽。
2.2 气味:具有特有的发酵豆粕香味,无异味。
2.3 质地:发酵豆粕应质地松散,无结块现象。
三、理化指标
3.1 水分:发酵豆粕的水分应不高于14%。
3.2 蛋白质:发酵豆粕的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40%。
3.3 脂肪:发酵豆粕的脂肪含量应不高于4%。
3.4 酸度:发酵豆粕的酸度应不高于30。
四、卫生指标
4.1 微生物:发酵豆粕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4.2 毒素:发酵豆粕的毒素指标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五、微生物指标
5.1 大肠菌群数:每克发酵豆粕中大肠菌群数应不大于100个。
5.2 细菌总数:每克发酵豆粕中细菌总数应不大于10万个。
六、加工质量
6.1 生产设备:发酵豆粕的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6.2 生产工艺: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七、运输要求
7.1 运输工具:发酵豆粕应使用清洁、干燥、无异味的运输工具。
7.2 包装:发酵豆粕应使用清洁、干燥、无异味的包装材料。
八、贮存要求
8.1 贮存环境:发酵豆粕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无污染的环境中。
您须知道的发酵豆粕真正品质评判的测定方法说明【五】
![您须知道的发酵豆粕真正品质评判的测定方法说明【五】](https://img.taocdn.com/s3/m/09984e2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5.png)
您须知道的发酵豆粕真正品质评判的测定方法说明【五】发酵豆粕中的小肽与抗原蛋白是衡量品质优劣的两项重要指标,长期以来国内的发酵豆粕产品主要由乳酸菌通过厌氧发酵生产,而出于便捷考虑,业内通常使用酸溶蛋白法测定小肽含量,使用ELISA法测定抗原蛋白含量,但随着发酵豆粕使用普遍性提高,并且芽孢杆菌通过有氧发酵生产的发酵豆粕在国内市场上渐露锋芒,这两种测定方法是否适用,是否能作为客观反映小肽和抗原蛋白真实含量的指标,引起了关注与讨论。
1 小肽-酸溶蛋白法①不同pH 发酵(或酶解)的豆粕在酸中的溶解度不同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对蛋白质的分解,实质上就是微生物产蛋白酶的作用。
但是,不同酸碱性的蛋白酶酶解豆粕所得的小肽在酸中的溶解度不同,其中酸性蛋白酶酶解小肽高达96%可以溶于三氯乙酸,而碱性蛋白酶酶解小肽不到 50%。
因此,酸溶蛋白更适合评估酸性发酵或酶解的豆粕产品,将低估希杰速益肽这类芽孢杆菌发酵的中偏碱性产品的小肽含量(刘慧珍,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速益肽 55%CP 产品酸溶蛋白相对低(6-10%)。
②小肽应有明确的分子量定义食品国家标准《大豆肽粉GBT 22492》2008 版将小肽的定义由③酸溶蛋白只体现了速益肽小肽含量的一小部分希杰研究所实验发现,同时测定的发酵豆粕样品整体蛋白分布(红色峰)和三氯乙酸溶解后上清液的蛋白分布结果(蓝色峰)。
三氯乙酸提取的分子量5kDa 以下蛋白质部分,而红色图谱和蓝色图谱之间存在一个灰色的面积区域是三氯乙酸没有办法提取出来的样品中的肽含量的部分,即三氯乙酸并不能完全溶解出样品中的所有的肽,只能溶解出其中的一小部分(如下图)。
2 抗原蛋白-ELISA 法和SDS 法①ELISA 法测定加工豆类产品的缺陷致敏性不确定:目前已有商品化大豆抗原蛋白的检测试剂有大豆球蛋白检测试剂盒和β-伴大豆球蛋白检测试剂盒,但是另两种大豆抗原蛋白 Gly m Bd 30K 和 Gly m Bd 28K 并没有商品化试剂盒。
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
![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cf8ad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e.png)
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引言发酵豆粕是一种富含营养的饲料原料,通过发酵过程可以改变其营养成分和口感等特性。
为了确保发酵豆粕的品质和安全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方法。
本文将介绍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并重点讨论营养成分、微生物、重金属以及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营养成分是评价饲料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发酵豆粕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1.水分含量检测:采用干燥法测定。
2. 粗蛋白含量检测:采用Kjeldahl法测定。
3. 粗脂肪含量检测:采用Soxhlet萃取法测定。
4. 粗纤维含量检测:采用Weende方法、AOAC方法或Van Soest方法测定。
5.粗灰分含量检测:采用高温炉燃烧法测定。
微生物含量是评估发酵豆粕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发酵豆粕微生物检测方法:1.总菌落计数:采用平板计数法或膜过滤法。
2.酵母和霉菌计数:采用平板计数法或膜过滤法。
3.大肠菌群检测:采用MPN法或膜过滤法。
4.乳酸菌计数:采用平板计数法或膜过滤法。
重金属含量是评估发酵豆粕的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发酵豆粕重金属检测方法:1.铅和镉的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2.汞的测定:采用氢化物液相色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铬、镍、锰和锌的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有害物质的含量是评估发酵豆粕的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发酵豆粕有害物质检测方法:1.黄曲霉毒素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气相色谱法。
2.农药残留的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或液相色谱法。
3.病原体的检测:采用PCR法或快速培养法。
结论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包括营养成分、微生物、重金属以及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评估发酵豆粕的品质和安全性,确保其在畜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严格执行相关的检测标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发酵豆粕质量评价方法
![发酵豆粕质量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abf54f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6d.png)
发酵豆粕质量评价方法豆粕发酵通常采用固体发酵法,由于传统意义上的固体发酵较粗放,从而容易导致产品的不均匀,产品外观的观测也是判断产品优劣的基本条件,对发酵豆粕的评判,主要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感官评判优质发酵豆粕的产品粒度均匀,色泽一致,较原豆粕略深(产品粒度越细,颜色越浅),有淡淡发酵香味,无豆腥味,且因同一批次的产品加工条件和原料较一致,产品感官的一致性可反映出其生产工艺的稳定性。
2.抗腐败能力好的发酵豆粕在整个发酵生产过程的卫生状况非常好,但如果发酵过程中没有做好消毒卫生工作,染菌情况会非常严重。
判断是否染菌可用清水浸泡,优质的发酵豆粕在25℃环境中,1周内不会变味,气味依然芬芳;而染菌不良者,同样条件,2天就会发臭冒泡。
3.粗蛋白质发酵豆粕的粗蛋白质含量达到50%,是由于去除了不良寡糖和降低了水分浓缩而成的,发酵程度越好,粗蛋白质含量越高。
以46%的豆粕为原料来发酵的话,发酵豆粕成品的粗蛋白质含量一般为48%-51%。
粗蛋白质含量也不是越高越好,发酵豆粕成品的粗蛋白质超过51%的话,一来有掺假的嫌疑,二来发酵损耗过大,得率不高。
3.小肽(酸溶蛋白)可间接地反映地反映发酵豆粕抗原的降解情况。
发酵豆粕的小肽含量大概在8%-12%左右(相对于所含蛋白质的比例),发酵程度越好,小肽含量越高,但如果小肽含量超过15%,则产品粘度过高,干燥困难。
4.酸度(以乳酸计)反映发酵情况。
酸度应大于2%,过低则可能发酵程度不足或发酵控制不当而产氨。
5.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PS)反映大豆粕产品加热过度的情况。
发酵豆粕是豆粕的二次加工产品,选择合适的烘干工艺可有效防止产品蛋白溶解度的降低,保证产品的营养品质,一般应为65-85%。
蛋白溶解度低于65%几乎可以肯定豆粕加热过度,营养价值已受到破坏,大于85%则表示加热不足,豆粕的一些抗营养因子还未完全失去活性,降低了豆粕的品质。
6.挥发性盐基氮(VBN)反映发酵豆粕非蛋白氮添加情况和杂菌污染情况。
发酵豆粕产品质量的鉴别及评价方法
![发酵豆粕产品质量的鉴别及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4488a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6.png)
发酵豆粕产品质量的鉴别及评价方法发酵豆粕是一种由大豆粕经过发酵处理而得到的产品。
它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家禽饲料、牲畜饲料和水产养殖等领域。
在进行发酵豆粕的质量鉴别和评价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总体外观:观察发酵豆粕的外观,应该是均匀、颗粒分散,无结块和异物。
发酵豆粕颜色应均匀,没有明显的色差。
质量好的发酵豆粕应该具有清晰的豆酱香味,而不是有异味或受潮发霉。
2.外观形态:通过观察发酵豆粕的颗粒大小和形态,可以初步判断其品质。
颗粒大小应该均匀一致,不应有过大或过小的颗粒存在。
质量优良的发酵豆粕颗粒表面应该光滑,颜色均匀。
有些发酵豆粕还可能具有丝状外观,这是酵母菌发酵的产物,属于正常现象。
3.中间物含量:发酵豆粕中的中间物含量对于产品品质也有较大影响。
中间物是指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质,如糖、氨基酸等。
这些中间物质的含量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来确定。
根据不同用途的要求,中间物含量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4.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发酵豆粕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用总氮量或粗蛋白含量来表示。
蛋白质含量可以通过氮的定量分析,再根据其发酵豆粕的氮蛋白质比来计算。
优质的发酵豆粕应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这对于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5.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发酵豆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水分过高会导致发酵豆粕容易发霉、变质。
常用的方法来测定水分含量是采用称重法或干燥法。
根据不同用途的要求,水分含量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产品的贮存稳定性和营养品质。
综上所述,发酵豆粕产品的质量鉴别和评价主要包括外观、外观形态、中间物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含量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验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和评价发酵豆粕的质量,以帮助用户选择优质的产品。
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鉴别评价体系,提高鉴别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
![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eea6c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9.png)
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发酵豆粕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其发酵过程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
为了确保发酵豆粕质量符合要求,需要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
下面将介绍发酵豆粕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
1.水分水分是判断发酵豆粕是否存在霉变和变质的重要指标。
水分的测定可以通过烘干法和红外干燥法进行。
烘干法是将样品在105℃下加热,然后进行重量测定,计算得到水分含量。
红外干燥法是利用红外辐射对样品进行加热,通过光学传感器测定样品的水分含量。
2.粗蛋白粗蛋白是发酵豆粕中的重要营养成分。
常用的粗蛋白检测方法有凯氏消解法和红外消解法。
凯氏消解法是将样品与酸和碱进行消解,然后利用定量分析方法测定样品中的氮含量,通过乘以样品的氮蛋白转化系数来计算粗蛋白含量。
红外消解法则是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中的氮谱带,然后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粗蛋白含量。
3.粗脂肪4.粗纤维粗纤维是发酵豆粕中的非消化性纤维成分。
常用的粗纤维检测方法有酸碱消解法和中性洗涤法。
酸碱消解法是将样品先用酸和碱进行消解,然后进行过滤和洗涤,最后干燥、称重,计算得到粗纤维含量。
中性洗涤法则是将样品浸泡在中性洗涤液中,进行过滤和洗涤,最后干燥、称重,计算得到粗纤维含量。
5.灰分灰分是发酵豆粕中的矿物质成分。
灰分的测定可以通过加热、烘干和称重来进行。
将样品在高温下加热,使有机物燃烧殆尽,然后进行干燥和称重,计算得到灰分含量。
6.外观和色泽外观和色泽是发酵豆粕的质量指标之一,可以通过目测来判断。
良好的发酵豆粕应该具有均匀的颜色和无异物的外观。
综上所述,发酵豆粕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以及外观和色泽的检测。
这些检测方法能够全面评估发酵豆粕的质量,并确保其适合作为优质饲料原料使用。
发酵豆粕选用豆粕的标准
![发酵豆粕选用豆粕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4b83b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1.png)
发酵豆粕选用豆粕的标准
一、原料豆粕
选用优质豆粕:应选择新鲜、无霉变、无污染的豆粕作为发酵原料。
豆粕质量:应符合国家或地方豆粕质量标准,如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水分含量等指标。
二、微生物菌种
微生物种类:发酵豆粕所用的微生物菌种应具有较高的发酵能力和安全性,如乳酸菌、酵母菌等。
微生物质量:菌种应具有较高的活力和纯度,以保证发酵过程的稳定性和豆粕发酵质量。
三、发酵条件
温度:发酵温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保证微生物的生长和豆粕发酵的顺利进行。
湿度:发酵湿度应适中,以避免豆粕过度干燥或过湿,影响发酵效果。
时间:发酵时间应根据所选微生物菌种和发酵条件来确定,一般需要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
四、添加剂
营养添加剂:根据需要可添加适量的营养添加剂,如氮源、维生素等,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豆粕发酵。
酸碱调节剂:在某些情况下,可添加适量的酸碱调节剂
来控制发酵pH值,以保证发酵过程的稳定性和豆粕发酵质量。
五、贮存条件
密封贮存:发酵豆粕应密封贮存,以避免氧化变质和污染。
温度控制:贮存温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避免豆粕变质和微生物滋生。
保质期:发酵豆粕应标注保质期,并在此期限内使用完毕。
六、质量检测
感官指标:发酵豆粕应具有特有的色泽、气味和口感,无霉变、无污染等现象。
理化指标:发酵豆粕的理化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如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水分含量等。
发酵豆粕品质检测方法适用性
![发酵豆粕品质检测方法适用性](https://img.taocdn.com/s3/m/208887cc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2.png)
发酵豆粕品质检测方法适用性发酵豆粕是一种用微生物菌种发酵过的豆粕产物。
由于发酵过程中豆粕中的蛋白质、纤维等成分有所改变,以及微生物的介入,因此其品质特征也有所不同。
因此,为了评估和控制发酵豆粕的品质,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方法。
1.水分检测:水分是豆粕中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其稳定性和保存期限的因素之一、常用的水分检测方法有称重法、烘箱法、红外干燥法等,其中红外干燥法由于其快速、准确、无需前处理等优点,适用于发酵豆粕的水分检测。
2. 蛋白质检测:蛋白质是豆粕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发酵豆粕的重要品质指标。
常用的蛋白质检测方法有Kjeldahl法、紫外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等。
其中,Kjeldahl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适用于发酵豆粕蛋白质的检测。
3.纤维检测:纤维是发酵豆粕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对其品质和使用效果有一定影响。
常用的纤维检测方法有酸性洗涤法、中和洗涤法、NDF 含量测定法等。
其中,酸性洗涤法是一种相对简单、准确的方法,适用于发酵豆粕中纤维的检测。
5.氨基酸检测:氨基酸是豆粕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对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氨基酸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发酵豆粕中氨基酸的检测。
6.微生物检测:豆粕发酵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对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有菌落计数法、PCR法、气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发酵豆粕中微生物的检测。
通过上述方法的组合应用,可以对发酵豆粕的水分、蛋白质、纤维、脂肪、氨基酸等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判断其品质特征和适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和使用目的,灵活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进行品质评估和控制,以确保发酵豆粕的品质和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用的检测方法,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出现更加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因此,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关注和引入最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以提高豆粕品质的检测水平和评估精度。
发酵豆粕饲用品质的评定指标及其应用
![发酵豆粕饲用品质的评定指标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172777627284b73f2425063.png)
发酵豆粕饲用品质的评定指标及其应用摘要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用品质的评定指标主要有感官指标、常规理化指标、非常规理化指标与尝试检测指标等,本方就这些指标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要正确认识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的饲用品质,必须从感观、抗营养因子去除程度、小分子蛋白含量、挥发性盐基氮及有益菌、乳酸含量等方面对其饲用品质进行综合的整体评定。
关键词植物肽蛋白发酵豆粕饲用品质评定指标应用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的饲用品质评定指标主要有感官指标、常规理化指标、非常规理化指标与尝试检测指标等。
1.感官指标及其在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饲用品质评定上的应用1.1正常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的色、香、味与粘度色: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皆为棕黄色,这是由于豆粕经过发酵干燥颜色变深所致。
如果颜色较浅且不均匀,或与豆粕一致,有可能发酵程度不够或掺入生豆粕或其它浅色蛋白原料。
此外,同一批产品颜色应一致,不同批的产品颜色也应一致或接近一致。
香:淡淡的酸香味,无异味与霉味。
加适量的水煮开后有很强且愉快的发酵酸香气,无氨臭。
掺入了载机酸的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酸味较刺激且不均匀。
味:品尝正常无异物感,略带酸涩味。
粘度: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按1:1~2加水调和后可感觉其粘度。
水泡评定:将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放置到透明烧杯中用水泡,如果溶液及固体植物颜色金黄或灰黄且均匀,又无发黑杂志和黒(硬颗粒则为未发酵或发酵不彻底的豆粕),表明烘干时加热均匀,没有烘干过度,对营养成分保存较好。
闻之有酸香味但无刺鼻感。
上浮的杂质中无赖皮及其它植物杂质,手捏揉觉柔软但无明显颗粒感。
用水不断轻柔冲洗发现水溶物质较多,最后剩下较少渣滓,则质量较好。
这样的豆粕发酵程度较深,经发酵的其高分子蛋白(﹥66.2ku)、中分子蛋白(25~66.2ku)减少,小分子蛋白(﹤25ku)提高,还有更小的物质如肽、氨基酸等,水解度提高,故手捏无硬物颗粒感。
1.2凭感官指标对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饮用品质评定的局限性常见的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掺假是往豆粕中掺入其它非豆粕蛋白原料,常见的有玉米蛋白、大米蛋白、棉粕、菜粕与花生粕等植物源蛋白,或肉骨粉、氨基酸菌体蛋白、水解羽毛粉、水解皮革粉与劣质蛋白胨等以提高蛋白含量,但却降低了植物肽蛋白饮料发酵豆粕的饲用品质。
如何评判和检测发酵豆粕的质量-
![如何评判和检测发酵豆粕的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a6d0563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6.png)
如何评判和检测发酵豆粕的质量?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豆粕转化为优质蛋白质饲料原料,是国际研究开发热点,产品问世不到十年,技术和产业化水平在国际上以丹麦最为突出。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目前国内仍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初期,已有近百家企业生产发酵豆粕,但品质参差不齐,加之许多生产厂家片面宣传、有意或无意误导,使该类产品在市场上造成很大的混乱,用户无所适从。
如何评判和检测发酵豆粕的质量成为各饲料厂家,甚至有些发酵豆粕厂家(小厂)的一大难题。
1、豆粕发酵的目的明确豆粕发酵的目的,才能够确定评判发酵豆粕质量的主要指标。
豆粕经过发酵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四个方面:1.1破坏豆粕中抗营养因子豆粕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低聚糖、凝集素、植酸、脲酶等抗营养因子,发酵过程中通过微生物、酶及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的作用,使得抗营养因子被降解或者钝化,从而得到破坏。
1.2消除豆粕蛋白的抗原性豆粕中含有的 7S 和 11S 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幼龄动物对其尤为敏感。
在发酵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将其降解而使其失去抗原性。
1.3降解大分子蛋白质豆粕中 11S 和 7S 蛋白分子量分别为 350KD 和180KD,通过发酵酶解,被降解为氨基酸及各种多肽,有利于动物的吸收利用。
1.4形成各种有益发酵产物目前豆粕发酵均采用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等安全菌株,产品发酵后往往含有较高数量的有益菌和有机酸、蛋白酶等代谢产物。
2、发酵豆粕评判程序对发酵豆粕的评判,可以按四个步骤进行,需要检测的指标如下:2.1感官评判包括色泽、气味、细度。
豆粕经过发酵、干燥后颜色变深,优质的发酵豆粕皆为棕黄色或浅黄褐色。
如果颜色浅而与豆粕一致,有可能发酵程度不够或掺入其他浅色蛋白原料;如果颜色过深(如深褐色),则表明干燥过度,发生美拉德反应。
发酵豆粕的气味根据菌种和生产工艺的不同,也略有差异,但均应无豆腥味和霉味。
一般为酸香味(较浓郁),酸味较浓的产品是以乳酸菌发酵为主,该类产品损耗低、成本低、有机酸含量较高、诱食效果较好,可部分降解抗营养因子、粗蛋白一般可提高4-5%、消化吸收率较高。
发酵豆粕常见指标检测方法
![发酵豆粕常见指标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078c7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1.png)
发酵豆粕常见指标检测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粗蛋白含量检测(GB/T6432)一、原理:凯氏法测定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
参加强碱进展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取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计算出粗蛋白含量。
二、仪器设备:1.高速粉碎机,粉碎时间1分钟。
2.分样筛;、40 目3.分析天平;感量4.消化炉5.滴定管;酸式50mL6.锥形瓶;250mL7.定氮仪;以凯氏原理制造的半自动蛋白测定仪三、试剂1.硫酸:含量98%2.氢氧化钠:40%水溶液〔m/V〕3.硼酸:2%水溶液〔m/V〕4.混合催化剂:硫酸铜(5 个结晶水),6g 硫酸钾或硫酸钠,磨碎混匀。
5.混合指示剂:甲基红%乙醇溶液,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期为三个月。
6.L 盐酸标准溶液:mL 盐酸注入1000 mL 蒸馏水中。
标定:减量法称取左右在270-300℃灼烧2h 的无水NaCO3,加水50mL 溶解,加10 滴混合指示剂,用配好的盐酸滴定成暗红色,煮沸2min,冷却(水中)后再滴至暗红色,同时作空白试验(不加Na2C03)。
计算:m×1000C=(V1-V2)M1 式中: C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之物质的量浓度〔mol/L 〕m ——无水碳酸钠的质量,gV 1 ——盐酸溶液的用量,mL V 2——空白试验盐酸溶液的用量,mL M ——无水碳酸钠的摩尔质量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M(1/2NaCO 3)=〕7. 蔗糖8. 硫酸铵:分析纯,枯燥四、分析步骤:〔国标推举法〕1. 试样的消煮2. 称取试〔含氮量 5~80mg 〕准确至,放入消化管中,参加混合催化剂,与试样混合均匀,再参加 12mL 硫酸,于 420℃消化炉中消化 3 小时。
发酵豆粕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5351b6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b.png)
发酵豆粕标准豆粕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由于其中包含一定量的抗营养因子,直接用作饲料容易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发酵豆粕的方法,通过发酵处理,可以大大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
为了确保发酵豆粕的质量和效果,制定相应的标准势在必行。
一、发酵豆粕的定义与分类发酵豆粕是指将豆粕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后得到的产物。
根据豆粕原料的不同,发酵豆粕可以分为大豆发酵豆粕和豌豆发酵豆粕。
二、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通过发酵处理,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得到有效分解和去除,同样可以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
此外,发酵豆粕中还含有较多的益生菌和酵素,对动物的消化吸收有促进作用。
实验证明,与普通豆粕相比,发酵豆粕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疾病抵抗力均有显著提高的效果。
三、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1. 原料选择:选择新鲜、干净、无霉变的豆粕作为发酵豆粕的原料。
2. 发酵剂选用:常用的发酵剂包括优质酵母、乳酸菌、酵母菌等。
根据豆粕的特性和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发酵剂。
3. 发酵条件控制:发酵温度一般在35-40摄氏度之间,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
同时,控制好氧化还是厌氧发酵,以获得最佳的发酵效果。
4. 发酵后处理:发酵豆粕需要进行干燥、粉碎等处理,以便于储存和使用。
四、发酵豆粕的质量控制指标1.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影响发酵豆粕保存期限的重要因素,一般要求水分含量低于12%。
2. 总酸含量:表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的含量,一般要求不超过5%。
3. 益生菌和酵素含量:通过发酵的过程中能生成大量的益生菌和酵素,含量越高,对动物的促进作用越大。
一般要求益生菌含量不低于10^7 cfu/g,酵素活性不低于1500 U/g。
4. 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发酵豆粕的蛋白质含量要高于普通豆粕,并且氨基酸组成也更加完善。
五、发酵豆粕的应用发酵豆粕可以作为畜禽的高质量饲料原料,广泛应用于饲料行业。
其营养价值高、消化吸收好的特点,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肉质的品质,降低饲料成本,同时对环境也更加友好。
全能生物科技发酵豆粕品控与检测
![全能生物科技发酵豆粕品控与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e3436047852458fb770b56a4.png)
*异黄酮含量判断 A.发酵状况 B.是否参假
大豆中含量:128mg/100g 12种异构体,其中苷元类的染料木素最为稳定
检测方法:三波长243、263、283检测
异黄酮含量
3.50 3.00 2.50
原料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優肽100
Y
J
B
大豆球蛋白 400 300 200 100 0
120 100 80 60 40 20
原料 優肽100 Y J B
伴大豆球蛋白
*單位:mg/g
0
原料
優肽100
Y
J
B
特殊分析
•乳酸(提高适口性,抗菌)
•异黄酮(抗氧化,抗应激)
乳酸分析
•总酸检测
•HPLC检测(液相色谱仪) •分光光度计检测(尚开发中)
一般成分分析
水分, CP, PH,灰分,色泽
2013第一季竞品一般成分分析
项目 原料 优肽 100 Y J(BJ) J(M) 10.59 50.46 6.61 5.44 B 7.49 50.2 4.79 4.79
水份 12.19 5.62 8.01 7.42 CP 45.72 50.77 51.06 50.06 灰分 5.54 6.12 9.74 6.65 PH --- 4.70 5.4 5.96
粉碎处理
优肽-100®
管 制 原 因 检 测 设 备
原料质量 与安全
菌种最适 生长条件
菌种最适 生长条件
减少蛋白变性 提高消化率
减少颗粒 粒径大小
产品质量与 安全
NIR, ELISA
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
![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f26c76168884868762d6fe.png)
2.3 酚酞指示液:取酚酞 1g,加乙醇 100mL 使溶解,即得。
3.仪器、设备
3.1 分析天平,感量 0.001g。 3.2 容量瓶:100、1000mL。 3.3 烧杯:100 mL。 3.4 磁力搅拌器。 3.5 高速离心机。 3.6 离心管:50mL。
称取粉碎试样 3-5g(精确至 0.01g)于 250mL 三角瓶中。吸取 100mL 20℃ 蒸馏水于三角瓶中,振摇使试样不结块,均匀分散。 将三角瓶固定于摇床,温 度控制在(20 士 2)℃.,振荡 60 min。 取下三角瓶,将溶液用中速定性滤纸过 滤。过滤完毕后,取 10mL 上清液,上机蒸馏、滴定;或采用常量直接蒸馏式或 半微量水蒸气蒸馏式凯氏蒸馏装置蒸馏、滴定。 4.1.2 计算
游离氨含量(﹪)={[(V-V0)×C×0.017×100]/(m×10)}×100% 式中: V——滴定样品消化液所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0——滴定空白消化液所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 ——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0.017——铵根离子的毫克当量数。 4.2 小肽含量的测定 4.2.1 操作步骤 称取发酵豆粕 m 3~5g(准确至 0.0001 g)于 250mL 具塞三角瓶内,准确加 入 100.00mL 150g/L 的三氯乙酸溶液。摇匀后,室温振荡 30min,静置 5min,将 上清液倒入 50mL 离心管内,4800r/min,离心 15min。 取上清液 10.00mL 于消化管内,加入 2g~3g 混合催化剂,12mL 浓硫酸,420℃ 消化 1.5h。冷却后,缓慢向消化管内加入约 10mL 蒸馏水,摇匀,冷却后蒸馏。 2%的硼酸溶液吸收,0.1mol/L 的盐酸溶液滴定,消耗盐酸体积 V。 4.2.2. 计算:
发酵豆粕质量鉴定
![发酵豆粕质量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792f493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e.png)
发酵豆粕质量鉴定发酵豆粕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制作的豆粕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利用率。
其质量鉴定是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发酵豆粕的生产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发酵、压榨和干燥等工艺步骤。
首先将豆类原料进行清洗、脱皮、破碎,然后添加适量水和酵素发酵,控制好温度、酶活性和发酵时间,使豆粕中的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得以有效分解和转化。
最后通过压榨和干燥工艺,制得成品发酵豆粕。
发酵豆粕的质量鉴定指标1.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豆粕的重要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营养价值。
2.氨基酸组成: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含量及比例对产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3.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过高容易导致产品变质,影响保存期限和稳定性。
4.纤维素含量:纤维素是发酵豆粕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对于动物的消化吸收有一定的益处。
5.微生物含量: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应符合规定标准,避免产品受到污染。
6.异物含量:产品中应无异物杂质,确保产品的纯度和安全性。
发酵豆粕质量鉴定方法1.化学分析:通过化学分析仪器对产品样品进行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水分含量等指标的测定。
2.显微镜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产品样品的外观、颗粒大小等特征,判断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3.微生物检测:利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对产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性。
4.红外光谱分析:通过红外光谱仪器分析样品的特征频率,了解其大分子结构和成分。
5.密度测定:利用密度计检测产品的密度值,判断产品的致密程度和结晶性。
发酵豆粕质量鉴定的意义通过对发酵豆粕的质量鉴定,可以保障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信任度。
同时,合理的质量鉴定方法可以帮助生产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合理控制和调整,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保持较高水准的质量。
综上所述,发酵豆粕的质量鉴定是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标准来进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
发酵豆粕(湿料)生产工艺及相关指标
![发酵豆粕(湿料)生产工艺及相关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6765ad1bf90f76c660371a9d.png)
发酵豆粕〔湿料〕消费工艺及相关指标目录目录 (2)发酵豆粕消费手册 (3)产品指标 (4)混合及发酵设备 (5)发酵车间设计 (6)发酵豆粕湿料应用 (7)发酵料储存时间 (9)附件〔局部检测方法〕: (13)发酵豆粕消费手册原料:豆粕、酵源、水、糖蜜〔非必选〕原料配比:酵源5kg +水500Kg+豆粕1000Kg〔+糖蜜20Kg,非必选〕工艺:上述原料混匀,转入发酵桶、盖严、室温48~120 小时。
检测pH 值≤5.5 即为合格。
发酵容器可选内膜袋、呼吸膜袋、发酵桶、发酵箱等,以能密闭不进气为好。
添加顺序:酵源+水充分混匀,再参加豆粕中。
酵源与水混匀时间不小于2分钟,混合液添加至豆粕时间不超过2分钟,混合液与豆粕搅拌混合不超过2分钟。
温度需求:水温30~40°C最宜,不能高于40°C,低于15°C考虑用热水;环境温度20~40°C,低于15°C考虑保温或延长发酵时间。
水质要求:普通自来水及以上级别均可。
加工设备:材质要求不锈钢〔防腐蚀〕。
原料称量:确定电子秤准确后按配方要求顺序称取各种原料,最大误差:大宗原料保持在0.5Kg 以内、小料保持在100g 以内。
原料混合:非连续消费时,混合前后清理搅拌机,保证原料的混合均匀度。
严禁出现结块,半干半湿现象。
产品指标以46%蛋白豆粕计算,干料以60°C烘干计算混合及发酵设备混合设备:建议采用带投料斗垂直提升绞龙卧式混合机接种混合系统在整个设计中比拟关键,因此必需要满足一下几个条件:1.对于水分较高的料具有较高的混合均匀度,不会出现成团或成球;2.效率高,占地面面积小,运行费用低;3.发酵前要尽量防止带入杂菌,因此菌种混合系统要易于清理。
发酵设备:建议采用呼吸袋或者厚一点普通密封塑料袋子,可以重复利用。
混合完后装袋发酵,保证袋口密封,杜绝空气中的杂菌进入影响产品质量。
根据每个饲料厂的情况选择合理发酵方式,如今用的比拟多的发酵形式有:槽式发酵,堆式发酵,箱式发酵,塔式发酵,罐式发酵,袋式发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豆粕各项指标检测方法与标准
发酵工艺2010-12-31 15:16:17 阅读8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1、水份、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份、钙和磷的分析方法全部采用国标法。
2、总有机酸测定采用氢氧化钠滴定的方法和乳酸测定采用气象色谱。
3、pH的测定采用玻璃电极pHS-3C型pH计测定。
4、可溶蛋白的测定方法
5、小肽含量的测定
水份的测定
水份测定直接参见国标
测定完水分后的样品需要测定其中的总有机酸的含量,其数值为A,并计算有机酸的挥发量。
水份含量的计算时应当扣除这部分有机酸的挥发量,否则会出现水分超标现象。
总有机酸检测
试剂:NaOH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酚酞指示剂
仪器:磁力搅拌器离心机
方法:
(1)取发酵后鲜样品15g 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溶于100ml去离子水,在磁力搅拌器上浸提30min。
(2)取部分浸提样离心10min(3000r/min)。
(3)取上清液15ml, 加30ml去离子水稀释(以消除底色的影响),加酚酞指示剂四滴,用0.1molNaOH 标准溶液滴定,并记录到终点消耗NaOH体积。
(终点到溶液呈现粉红)
计算
乳酸(%)=N(NaOH)×V(NaOH) ×0.09008/15×115/15g
N(NaOH):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
V(NaOH) :消耗NaOH标准溶液体积;
0.09008:乳酸的毫克当量。
0.1mol氢氧化钠的配制与标定
1、配制:称取9.6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
用塑料管虹吸5ml的上清液,注入2000ml无二氧化碳水中(将去离子水煮沸5分后冷却),摇匀。
2、标定
称取0.67g于105~110℃烘至恒重的基准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准确至0.0001g,溶于50ml的无二氧化碳水中,加4滴酚酞指示剂(0.1%),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3、计算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c(NaOH)=m/(V1-V2)×0.2042
式中c(NaOH)——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之物质的量的浓度,mol/l;
V1——滴定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之用量,ml;
V0——空白试验氢氧化钠溶液之用量,ml;
m——邻苯二甲氢钾之质量,g;
• 0.2042——与1.00ml氢氧化钠标准液[c(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邻苯二甲氢钾之用量。
0.1%酚酞指示剂的配制:称取1.000克酚酞,溶解与100ml95%的试剂酒精中,混匀即得。
乳酸测定
称取样品10g与50ml的烧杯中,移取30ml去离子水,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在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利用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测定乳酸含量。
pH的测定
称取样品10g与50ml的烧杯中,移取15ml去离子水,搅拌30min,用pHS-3C型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
或者用精密pH试纸测试。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根据AOCSBa11-65测定蛋白质溶解指数的方法
称取20g样品于300ml的匀浆杯中、量取50ml 37+1℃的去离子水于匀浆杯中,将匀浆杯放在37℃的水浴中,浸泡搅拌5min,在内切式组织匀浆机上匀浆10min,从匀浆杯中取出浆液移入600ml烧杯中,待浆液分层后,移出40ml上清液注入50ml离心管中,并在27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min,移取15ml 上清液于凯氏烧瓶中,测定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和样品总蛋白含量,计算溶解可溶性蛋白质的数量。
小肽含量测定方法
三氯乙酸(TCA)法
三氯乙酸法的原理是利用大分子的蛋白质在TCA溶液中沉淀,除去酸不溶蛋白质,然后测定酸溶蛋白含量。
国外大量资料表明在蛋白质酶水解的研究中测定水解度,通常在酶解液中加入TCA溶液,是为水解的大分子蛋白质沉淀,而与小分子的酸溶蛋白成分,即肽类和FAA离开,测定酸溶蛋白占总蛋白的含量,求得水解度,即酸溶蛋白占总蛋白的百分比。
粗蛋白≥50%小肽(1000d以下)≥10%乳酸≥3.5%水分≤10%钙0.5-0.54%总磷≥0.74%/gm益生菌≥20亿/克蛋白酶≥150粗脂肪≤5.0%粗纤维≤3.0%无氮浸出物≤28%粗灰分≤6.0%猪消化能(kcal/kg)3980猪代谢能(kcal/kg)3600猪净能(kcal/kg)2320禽代谢能(kcal/kg)2570鱼消化能(kcal/kg)3200奶牛净能(kcal/kg)1090天门冬氨酸Asp 5.42%赖氨酸Lys 3.03%蛋氨酸0.65%苏氨酸Thr 2.05%精氨酸Arg 3.50%甘氨酸Gly 2.25%丝氨酸Ser 2.43%异亮氨酸Ile 2.21%苯丙氨酸Phe 2.37%缬氨酸Val 2.36%组氨酸His 1.24%谷氨酸Glu 9.84%丙氨酸Ala 2.30%脯氨酸Pro 2.04%色氨酸Trp 0.50%亮氨酸Leu 3.76%
发酵豆粕与普通豆粕、膨化豆粕比较。